未来的数字农业,将是怎样的一个运营模式呢?

未来的数字农业,将是怎样的一个运营模式呢?,第1张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各行业都在像数字方向发展,进行互联网融合;农业也不例外,随着不断融合,数字农业随之发展起来,让三农在此背景下获得更多价值;本文作者分享了关于数字农业的商业模式,及如何申报数字农业项目,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一、主流的数字农业

之前分享过一篇文章《最全的16个农业模式分类概念解释》里面对数字农业解释,是一个高阶农业状态,一个商业模式变革;并应用新的信息技术,融合管理技术的形态,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管理理念+业务创新+产业融合。

农业模式图

百度百科对数字农业的定义:数字农业是指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技术、通讯和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等高新技术与地理学、农学、生态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等基础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农作物、土壤从宏观到微观的实时监测,以实现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状况、病虫害、水肥状况以及相应的环境进行定期信息获取,生成动态空间信息系统;对农业生产中的现象、过程进行模拟,达到合理利用农业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产品和质量的目的。

此概念有点把数字仅仅理解为通信方向的数字,并非数据带来的数字化。

随着国务院对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数字经济概念的兴起,数字农业作为农业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

数字化转型文件

二、数字农业老商业模式

农业公司和涉农政府单位的IT项目立项,都可以以数字化转型为立意,充分将管理技术、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与农业相结合,包括农业物联网和5G,当然现在学术界也把这些合成为数字技术。

不仅IT立项可以从数字农业立项,种子种苗培育、新型农机开发、农技发明、生鲜新型产线、农业立体仓等都可以从数字农业出发,盖高帽,好立项。

面向数字农业,其实我们不同主体的商业模式有很多,基本上将现有的商业模式上面套一个数字农业的大帽子;并结合农产品供应链或者生鲜供应链,以生产标准为抓手,以订单农业为保障,以物流城配为交付,全链路为农业服务。

数字农业最终就落到用物联网降低成本,用电商解决销路,用AI和BI支撑决策的老套路;这些都是传统的农业信息化公司和农业物联网,仅限于从自己公司的主营业务出发去为农业制定数字农业商业模式,有些自己还没实现数字化转型就来拿政府项目帮县域政府实现农业数字化转型。

老数字农业商业模式图

三、数字农业新玩法

实则不然,除了以上受到所生产农产品属性影响之外,数字农业的商业模式不应该是简单的数字技术,或者说是信息技术;而是从整个产业的角度出发,去服务一个去做内的农业业态,不能做全国性质的,区域的范围随自己而定,具体如下图。

以龙头为核心,构建产销联盟,数字技术和管理技术服务龙头,帮龙头做大做强,主要帮助其构建渠道,帮其做担保获取扩张资金支持,帮其重塑数字管理体系;能够支撑其适当的业务创新和商业创新,最终将数字技术和管理理念带给区域当地所有的农业业态,以实现区域性质的数字农业。

龙头做大做强后,自然能以标杆,这个我之前的文章也有描述,当然要自己学会发现优质龙头。

我就相比老模式简单示意一下了,核心强调区域性质、产销联盟、产业基金、全面现代供应链管理能力、农业生态、管理技术和数字技术结合。

新数字农业商业模式图

四、生鲜电商在新模式中的不足

这些像一些电商赋能公司却在从事一部分,并没有在整个农业产业链上面铺开。

原因就在于电商只在于销售侧,再往前就是农产品加工(所谓的农业供应链),做得强的还有农业品牌,这些仅仅涵盖整个农业产业链的部分环节;所以生鲜电商现阶段无法全面服务整个农业产业链,不过其与生俱来买全球卖全球的优势,就足够给农业带来流量,就差在数字农业转型过程中合理利用这些流量,造福农业,使能三农。

五、启动资金立项来源

虽然有新的数字农业商业模式,需要做很多,也需要资金来源,通过立项方式获取的资金,新老两个数字农业商业模式,还是一样的。

目前数字农业的立项出处有:

数字经济;

产业链扶持;

区域电商;

智慧农业工程;

现代农业试点;

农业扶贫;

农业信息化及物联网;

各类农业试点;

农产品物流园;

自动产线;

立体仓;

质量追溯智能工厂;

当然传统的有机肥、生态养殖、循环农业等还是能够申报补贴。

具体在实 *** 项目申报的时候,建议多找合作(包括科研院校),将模式往产业模式、数据采集与应用、商业模式变革等方向引,能够带上系统界面就更佳了,还可以描述所带来就业机会。

六、数字农业的潜在价值

当然以上只是农业人明面上从数字农业获利,实际上数字农业对于三农,最大的价值在于将更多的管理理念传递给农民(包括个体户和小微农企);这才是最为农业赋能的,也是新商业模式给三农带来的实际价值。

其他的都是给IT公司、物联网公司服务,并促进社会的经济内循环的。

行业主要企业:大富科技(300134)、梦网集团(002123)、共进股份(603118)、胜宏科技(300476)、润和软件(300339)、立昂技术(300603)

定义

所谓“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又称传感网,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并形成一个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可管理的网络。

早期的物联网是指依托射频识别技术的物流网络,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物联网的内涵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阶段,物联网是指在物理世界的实体中部署具有一定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各种信息传感设备,通过网络设施实现信息传输、协同和处理,从而实现广域或大范围的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信息交换需求的互联。物联网依托多种信息获取技术,包括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二维码、多媒体采集技术等。物联网的几个关键环节可以归纳为“感知、传输、处理”。

物联网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

1、产业物联网占比逐渐上升

根据信通院于2020年12月发布的《2020中国物联网白皮书》,2019年中国物联网连接数中产业物联网和消费者市场各占一半,预计到2025年,物联网连接数的大部分增长来自于产业市场,产业物联网的连接数将占到总体的61%。由此来看,未来产业物联网的市场发展潜力大于消费物联网。

2、市场规模不断增大

目前,物联网在全球呈现快速发展趋势,欧、美、日、韩等国均将物联网作为重要战略新兴产业推进,但在繁荣景象背后却仍存在着众多阻碍发展的因素。其中核心标准的缺失,尤其是作为顶层设计的物联网参考架构等基础标准目前仍处于空白,基于争夺物联网产业主导权,各国对国际标准方面的竞争亦日趋白热化。

新冠疫情对于物联网行业来说犹如达摩利斯之剑,一方面疫情导致全球技术供应链出现一定的停滞期,另一方面疫情助推中国物联网的渗透。2020年无人工厂、无人配送、无人零售、远程教学、远程医疗等“无接触经济”的爆发均离不开物联网技术的支撑。综合多方面的情况分析,前瞻认为未来5年中国物联网的发展将保持高速增长,到2026年市场规模超过6万亿元。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联网行业细分市场需求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AI离人类,可以很远,也可以很近。

艺术中,它是反乌托邦的未来,如新 游戏 《赛博朋克2077》描绘的一般,追踪、芯片、植入,虚拟与现实对抗,机械与肉体互斥, 科技 替代真人行使无限权力。

现实中,它是从认知到产业的颠覆与重组。从阿尔法狗战胜柯洁,Open AI 击败DOTA2职业玩家,到云计算普及、5G全面部署。

如今,AI又开始悄悄附身草莓,掀起一阵“智慧农业”之风。

隔着屏幕看你长大

12月16日,“AI草莓”打了个胜仗。

产量平均值高于传统农人组19632%,投入产出比平均值高出传统农人组7551%。

一颗颗珠圆玉润、红彤彤的由AI制造的草莓,从一众参赛者中脱颖而出,惹得众人惊羡。

这是来自智多莓、CyberFarmer·HortiGraph等四支AI队伍的成绩。

在这场由拼多多联手中国农业大学主办的“人工智能VS顶尖农人”数字农业种植竞赛活动中,四支AI队伍同四支新农人队伍一起,在 120 天的时间内,分别完成一批草莓的种植,并接受从口感、产量、投入产出比到商业价值的层层严苛“审判”。

与新农人队的“亲力亲为”截然不同,AI队只能在阿姆斯特丹、北京、南京和昆明四地全程远程进行 *** 控。队员们能看见的,只有一张屏幕。

那么AI队究竟是怎么生产出奶香奶甜的草莓的呢?

“算”出 来的草莓

你造吗?一颗多汁饱满且柔软的AI草莓,诞生于24小时无死角监控。

坐标云南富民县国家高原云果产业园。

4个种植大棚内,悬挂在支架上的摄像头、种植槽上方的温湿度监控装置、土壤里的传感器等设备,正全副武装,“虎视眈眈”地监视着草莓的生长。

虽“毫无人气”,但棚内却有温度、湿度、光照等数字在电子屏幕不断闪烁。

草莓啊草莓,你还想野蛮生长?

而且,为了种出完美的草莓,每只队伍还构建了一个“AI种植大脑”。

从生长模型、种植决策到生长状态识别,一个由多个算法组合成的“智能种植管控系统”,让AI化身“专家”,对草莓进行着“从头到脚”的审视。

当然,审视归审视,拍板权还是要交给人类BOSS。 在拿到AI提供的温度、光照、水肥等环境因素组合的大数据后,各团队成员便以此为基准,调整水肥配比、灌溉方案甚至草莓生长模型,给出每周的种植策略,指导最终生产。

其中一位BOSS放出了“绝招 ”。这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和比利时根特大学的青年科学家组成的CyberFarmer·HortiGraph队,直接研发了一套基于知识图谱和机器视觉的草莓智慧管控系统,训练AI进行自动控制。

这样一套“开挂”的配置,成果也毋庸置疑。产量和投入产出比上,CyberFarmer·HortiGraph队均领先众人,它最终也获得了AI组冠军。

除了冠军队外,其他几只队伍也分别拿出了各自的“杀手锏”。

满足你的挑剔

一边是AI组的远程数字“狂欢”,一边却是新农人组的“望洋兴叹”。

“不需要种植经验,不用人力,一亩产量却是我们的三倍。”提到竞争对手,新农人“纪荣喜劳模工作队”队长纪荣喜由衷感慨。

新农人“艳九天巾帼队”成员孙郁晴也表示:其实农民种个草莓,真的很难。

孙郁晴每天花在草莓上的时间,至少12个小时。

早上6点,她便要起床去基地,开棚、除湿、观察植株情况并拍照。“最大的心愿,就是早上能自动开棚,多睡一会儿。”

反观AI组,不仅每天远程 *** 控的时长大约只有新农人组的一半,而且相比播种、施肥、除虫等繁杂的体力劳动,他们把大部分时间用在了“烧脑”。

你起床播种,他在睡觉。你播种了十小时,他开始起床思考。

你成本能不高吗?

除了成本外,纯人工种草莓还要面对病虫害、极端天气等风险。

因为草莓很娇气,喜温暖,而温室、大棚费用昂贵。农民买不起棚子怎么办?几万块的塑料布拱棚顶上。

但塑料棚能伺候地好草莓“病娇”吗?于是渐渐地,灰霉病、白粉病、病毒病等“公主病”开始找上门来。

天气不能预测,也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2012年的干旱、2018年的雪灾,都令孙郁晴的草莓损失惨重。

反观草莓呢?不仅挑环境,还挑人。

“通常,只有有多年经验的耕作者才能通过开花状况判断花期,从而准确施肥,”纪荣喜称,“对种植者的专业素质要求很高,但人工智能却能投其所好。”

而在大数据的监控和“智囊团”的督导下,娇弱的草莓往往能够循规蹈矩地成长。

“相比人力,大数据的支撑能实现更精准的水肥、温度和空气湿度控制,从而促进植株的快速生长和开花挂果。”大赛技术支持专家、云南省农科院研究员阮继伟表示。

“我们其实也希望能引入一些AI技术的优势,” 孙郁晴称,“比如把以后的病虫害管理交给数据来检测和处理,做到精准化管控。比如用自动控制节省人力。AI在生产方面确实具有一定好处。”

农民失业?

“AI草莓”获胜,预示着产业的新风向,也引发了一场全新的焦虑:农民要失业了?

毕竟,人工智能“抢饭碗”已有先例。从高盛用AI替代600名人工股票交易员,到微软以AI淘汰数十名新闻工作者,再到无人驾驶、无人销售等。“AI员工”似乎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占职位先机。

莫非农业也难逃此劫?

让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显示,按照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农村16岁及以上劳动年龄人口数约为512亿人,其中从事农业劳动力数仅279亿人。 也就是说,有45%的农村劳动力流失。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长江学者李兆亮认为, 在未来,农业劳动力将继续减少。 “现在的农业劳动力比例是28%,未来的30年,我相信会下到5%左右。”

不得不承认,早出晚归、透支体力的农耕工作,已经留不住农村的绝大部分年轻人。

“AI其实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农业人力的缺口,将种植专家和农民解放出来。”

云南农业科学院的草莓专家阮继伟称。

而对于目前辛勤耕作的农民伯伯们,AI的普及也提供了一条职业转型之路。

“用算法训练机器的同时,也希望可以训练农人,让其灵活掌握应用这套技术,让农民变成技术工人。” “智多莓”队队长程飚表示。

目前,已有针对AI机器 *** 作的相关培训在市面上展开。 农民的技术能力、工作效率有望得到提升,从“人力”向“人才”的转变正在实现。

不过专家也表示, 要完全实现“轻松搞农业”,还要依赖技术的新一轮革新。

“现在的AI技术仍具有局限性,播种、采摘过程仍需人工介入。” CyberFarmer·HortiGraph队成员林森称,“随着摇臂采摘等机器人普及,未来有望实现全程无人化。”

对于“智慧农业”的前景,农业农村部农业物联网重点实验室主任、西北农林 科技 大学教授何东健表达了信心。“再过 10 年,在某些领域一定会实现无人农场、无人牧场,以及高端的植物工厂。”

目前,各组获胜的AI队伍正在联合中国农业日大学等学术机构,将农业专家的判断和思维转化为算法,力图将这些经验标准化,以便推广应用于更多的农业领域。 新 科技 投入商业化规模生产,已经在路上。

“中国的农业是真正的大海,但尚缺标准化的种植和管理。”拼多多副总裁陈秋表示,“我们希望吸引更多更多高 科技 的人才来投资农业,为农产品带来更高的附加值,为农业种植者们带来真金白银,并推动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这次比赛,对于智慧农业的发展,将起到一个里程碑式的作用。数字技术的引进,对农业农村变革意味着重大机遇。”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称。

可以预见的是,“智慧农业”不仅限于草莓,还会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这不仅是一场漫长的 科技 探索 ,更是一场生产方式的变革、一轮产业结构颠覆与重组的新浪潮。

草莓,别怕AI,你要乖乖长大哦。

近年来,人工智能是一项突破性技术。我们已经开始学习与设备进行通信的方法。我们成功地指导机器使用其智能来执行某些任务。最近,与人类和其他动物所显示的自然智能相比,机器正在使用认知智能执行许多更智能的活动AI应用在自动驾驶汽车,聊天机器人,机器人技术和图像处理等。人工智能正在产生重大影响。未来,各个领域的AI实施将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农业:农业是核心产业之一,我们一直在改进种植过程,以从中获得更多收益。农业中的AI有巨大的机会。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技术对于了解及时播种,获得预测,使用肥料,收割和气候条件将非常有用。借助AI等技术,可以实现农业活动的自动化。

建筑:可以肯定地说建筑行业将从AI或机器学习的实施中受益。基于AI的应用程序已在建筑领域广泛使用。AI可以建议建筑物的理想设计,并建议最佳安全功能,以使我们的生活更安全。人工智能在减轻风险方面也将是有用的-它理解复杂的语言并有助于解决问题。基于AI的应用程序将使工程师更加高效,并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交付高质量的工作。此外,该技术将有助于分析建筑行业的工作和过程。 

教育:教育不分年龄,这是影响每个人生活的最重要和最广阔的领域。基于AI的解决方案一直在帮助各级学生和教师。人工智能或机器学习使我们的教育系统更智能,并且人工智能和协作虚拟网络被用来为学生和教师提供理想的学习环境。人工智能和新兴技术一直在创造学习生态系统的适当融合。21世纪的教室配备了新兴的技术解决方案,可以为学生提供最佳的学习环境。

医疗保健:人工智能或机器学习无疑将为医疗保健行业提供更多服务。它将有助于缓解所有挑战。基于AI的应用程序对于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理解医学数据并得出正确的结论很有用。这些应用程序应用于诊断过程,治疗方案开发,药物开发,个性化药物以及患者监测和护理。

物联网的应用如下:
1、智能仓库。物联网一个很好的应用。它能准确的提供仓库管理各个环节数据的真实性,对于生产企业,可以根据这个数据合理的把控库存量,调整生产量。物联网中利用SNHGES系统的库位管理功能,可以准确提供货物库存位置,这就大大提高了仓库管理的效率。
2、智能物流。运用条形码、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等先进的物联网通信技术,实现物流业运输、仓储、配送、装卸等各个环节的智能化。不仅货物运输更加的自动化,而且作出的全面分析还能及时的处理问题对物流过程作出调整,优化了管理。大大提高了物流行业的服务水平,还节约了成本。
3、智能医疗。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患者和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的互动,实现医疗智能化。物联网医疗设备中的传感器与移动设备可以对患者的生理状态进行捕捉,把生命指数记录到电子健康文件中,不仅自己可以查看,也方便了医生的查阅,实现远程的医疗看病。很好的解决当前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看病难的问题。
4、智能家庭。物联网的出现让我们的日常生活更加的便捷。不远的将来一台手机,就可以 *** 作家里大多数的电器,查看它们的运行状态。寒冷的冬天,我们可以提前打开家里的空调,回到家就暖暖的。物联网还能准确的定位家庭成员的位置,你再也不用担心孩子跑的找不见人,省心省力。
5、智能农业。物联网在农业中的应用就更加的广泛。监测温湿度,监视土壤酸碱度,查看家禽的状态。在这些数据的支持下,农户就可以合理进行科学评估,安排施肥,灌溉。监测到的天气情况比如降水,风力等又为我们抗灾、减灾提供了依据。提高了产量,降低了减产风险。
6、智能交通。物联网将整个交通设备连在一起。主要是用图像识别为核心技术。可以准确的收集到交通车流量信息,通过信号灯等设备进行流量的控制,这个技术的运用,会让堵车成为历史。管理人员利用这个技术能将道路、车辆的情况掌握的一清二楚,驾驶违章无处可逃,交通事故也能及时的得到处理。人们的出行得到了很大的方便。
7、智能电力。电力工程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对电网的安全检测是一项必修科目。以南方电网与中国移动通过M2M技术进行的合作为例,因为物联网的运用,使得自动化计量系统开始启动,使得故障评价处理时间得到一倍的缩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4045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8
下一篇 2023-05-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