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浙江现代农业的应用?

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浙江现代农业的应用?,第1张

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下面是一些典型的应用场景:
物联网技术可以应用于农业环境监测、精准农业管理和智能化农业生产等方面。通过安装传感器和物联网终端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农田的温度、湿度、土壤水分和养分等信息,以便更好地掌握作物的生长情况,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的精准化管理。
云计算技术可以帮助农业企业、农民和政府机构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例如,通过云计算平台,可以实现农业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分析,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的科技服务,同时也能促进农业现代化。
大数据技术可以用于农业生产的决策分析和预测。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农业数据,可以预测农产品市场需求、农作物生长状况和病虫害等信息,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应用于农业机器人和智能化农机装备等方面。通过智能化的农业机器人和农机装备,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化,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人力成本。
总之,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现代农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化,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 罗锡文

近年来,我国数字农业技术得到快速发展,提高了智能农机装备的智能感知、自动导航、精准作业和智能管理水平。依托生物技术、智能农机和信息技术建设的无人农场是推进数字农业的重要途径。智能农机是建设无人农场的物质支撑。

华南农业大学集成相关的智能农机装备,创建了水稻无人农场,并在广州增城进行了实践。水稻无人农场具有耕、种、管、收生产环节全覆盖,机库田间转移作业全自动,自动避障异况停车保安全,作物生产过程实时全监控和智能决策精准作业全无人等特点。

华南农业大学建设的水稻无人农场表明了其在发展数字农业中的巨大潜力,也为我国无人农场建设发挥了示范作用,数字化感知、智能化决策、精准化作业和智慧化管理是无人农场发展的方向。数字化感知:采用各种传感器对农业生产环境、动植物生长、病虫草害、农机作业情况等信息进行全面感知,结合物联网等实现全环节全流程的数字化感知,为决策、作业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撑。智能化决策:结合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展数据挖掘、指示发现等技术研究,实现农场生产决策智能化。精准化作业:包括智能农机装备技术、多机协同技术、自主驾驶技术和精准作业技术,实现无人化智能装备自主精准作业。智慧化管理:包括农作物生长管理、农机管理和农场管理,实现农业生产“耕、种、管、收”高效协同作业及农场生产全流程智慧化管理。

依托部署在农业生产现场的各种传感节点,农业物联网以及无人农业器械的配合是智慧农业的解决方案。因此极飞科技推出了一系列的产品例如:智慧农业管理平台,极飞物联网,农机自动驾驶系统,植保无人机,自动数据传输设备等等来解决类似智能温室大棚,大型农田里的水肥一体化,土壤里的病虫害。极飞可以在水果、蔬菜、茶叶和中药材等产业的生态农产品项目实施地区,通过安装土壤墒情、环境气候等农业物联网监测设备,实现对作物长势、环境条件、病虫害发生情况等信息的实时监测,监测数据实时传输到农业物联网云平台,通过计算机、智能手持终端和物联网终端等设备,实现气象、土壤等信息的查看、时空物联的远程精准控制。也可为企业以及农户提供农技指导、农业病虫害预警、农产品质量溯源等相关服务。通过智能化控制,减少劳动力及农资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数据的积累还可为农业专家对各类农作物构建生产模型提供数据保障,为政府中心以及主管部门宏观监管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了解更多智慧农业解决方案,可以点击智慧农业解决方案:农业物联网系统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近年来我国正在逐步失去人口红利的优势,面临农业劳动力不足问题,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性具有较大的不利影响。因此,在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下,我国有必要发展智慧农业,利用现代技术进行科学化耕作。

对于我国而言,智慧农业是我国智慧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智慧农业通过物联网等现代技术能够有效的解放人力,解决我国农业方面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智慧农业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智慧农业行业的上市公司有中牧股份(600195)、隆平高科(000998)、海大集团(002311)、牧原股份(002714)、温氏股份(300498)、大北农(002385)、大华农(300186)、吉峰农机(300022)、华英农业(002321)、雏鹰农牧(002477)、新都化工(002539)、赛为智能(300044)、新希望(000876)、红太阳(000525)、四川美丰(000731)、辉丰股份(002496)等。

本文核心观点:在我国逐渐失去劳动力红利的背景下,我国大力发展智慧农业以解决我国农业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而智慧农业也成功凭借现代物联网等技术解放了劳动力,减轻了农民的劳作压力。

1、我国农林牧渔总产值逐年增加

2014-2019年,我国农林牧渔总产值呈逐年增长趋势。2019年我国农林牧渔总产值实现1240万亿,较2018年同比增长915%。

粮食是我国最基本的生存资料,而肉类和鱼类的供给是我国人民补充营养的主要食物,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民以食为天”的俗语足以说明农业在我国的重要性。但随着我国人口出生率的减少,未来我国面临着农业领域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2、我国人口出生率屡创新低,农村人口流失严重

从我国人口出生率来看,2018年我国出生人口为152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94%,据国家统计局在公布2018年数据时显示,2018年人口出生率为1952年以来的新低。但随着时间推移,2018-2020年我国出生人口和人口出生率屡创新低。2020年我国出生人口仅为1200万人,人口出生率为850%,较2019年下降198个百分点。

同时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254亿人,占我国总人口比例的181%,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176亿人,占我国总人口的126%,我国人口已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

综合来看,近年来我国人口出生率屡创新低,我国正在失去人口红利优势,未来或面来在农业方面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对于我国农村而言,生育率本身较低外加青壮年和部分以务农为生的中年人不得不选择机会更多,制度更为完善的城市打工,造成了农村人口越来越少。农村人口变少使得务农人员减少,对我国农业发展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3、智慧农业利用现代技术解放人力

近年来,智慧农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智慧农业是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化智能技术在农业领域的运用,是我国智慧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农业能够促进农业生产精细化、高效化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且可以帮助农业生产者建立溯源系统,有利于保障我国的农业食品安全。

在我国智慧农业生产过程中利用植保无人机、农业无人车、自动采摘机器人、自动分拣机器人等现代设备对农作物进行播种、采摘使得老人和小孩在经过培训后也可以轻松的完成农作物生产,大大解放了人力。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智慧农业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智慧农业项目名称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智慧农业项目名称:
1 农业物联网
2 智慧果园
3 智慧农场
4 农业大数据
5 农业无人机
6 智慧温室
7 智慧农机
8 智慧养殖
9 农业机器人
10 农产品追溯系统
这些智慧农业项目都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品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社会意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4356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8
下一篇 2023-05-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