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中,车联网是什么东西?

在汽车中,车联网是什么东西?,第1张

为了搞清楚什么是车联网,多年前,比尔·盖茨等人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即“万物互联的互联网”。物联网就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简单来说就是把各种各样的东西连接到互联网上,然后人们就可以通过某个设备远程监控和 *** 作所有连接到互联网上的东西。这与近年来流行的“互联网+”类似。如果用“互联网+”的概念来理解,大概就是“物联网=互联网+”的“物”。车联网是物联网的具体形式。如果物品可以连接到互联网,那么车辆互联网和物品互联网就没有本质的区别。搜狗百科对车联网的定义是一个动态的移动通信系统,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车与传感装置等相互作用。

通过移动设备查看自己的汽车

虽然车联网本质上是一个通信系统,但绝不是通话那么简单。如果车主只能通过移动设备查看自己的汽车,那么这项技术的魅力将大大降低。不酷的东西迟早会被人冷落。人们也想要遥控器。就像智能家居一样,当汽车在烈日下暴晒一个下午,就可以在开车前打开车内的空调,在上车时达到合适的温度。够酷了。如今的车联网技术已经做到了这一点,其功能也越来越强大。打开空调、播放音乐、控制车灯,甚至划定汽车的行驶范围等功能都放入了车联网。

及时发现汽车的隐患

除了这些酷炫有趣的功能,车联网还能让人们实时监控汽车的状态,从而及时发现汽车的隐患,提高汽车的动力、 *** 控等安全性能和机械性能。即使车主不使用该功能,汽车厂商也能实时远程发现汽车故障,并提示车主及时处理。

车联网要实现车与传感器的互联互通

其他功能是什么?还会开发哪些功能?其实这些问题我们都可以想象,因为现在的车联网系统就跟当年刚出现的智能手机一样。现在我们用的是功能更强大的智能手机,但是我们怕车联网之后想不出什么进步。搜狗百科说,车联网要实现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车与传感器的互联互通。所以我们以车路互联为例。虽然有ETC在高速公路收费中的应用,但是ETC在我国的普及程度并不高。如果在车联网中加入不停车收费功能,是不是方便多了?当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车与传感器完全互联的时候,不就是无人驾驶到来的那一天吗?

车联网就像楼上说的 对车辆的整个全程状态的监控 几乎可以很轻松的让你全时间了解你车的整个状态
物联网 其实那个车就属于物 就比如 你住的家里 整个应用了物联网云技术业务 你可以随时通过手机等终端 实时的了解家里的各种状况 应用各种技术什么rfid射频识别等等信息传感器 比如如果家里煤气漏了 会被检测到 整个系统会设定发给你正在使用的终端信息提醒你 也会报火警之类 会不会报火警什么的 全看整个系统的设定
也可以 用电饭煲煮饭之类什么的 你可以选好时间 正好5点下班到家的时候 饭刚煮好什么的
什么用手机控制家里冰箱酒柜的温度什么的 整个门窗系统的防盗 等等 等等
物联网和云技术几乎同时联合使用 而且真的是一次大的革命 工业40么

中国发展网7月3日讯 7月2日下午2点半,一场主题为“释放工业物联网的潜力”论坛在2019夏季达沃斯大连举行。《巴伦周刊》高级管理编辑Lauren Rublin现场主持,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副董事长李杰,密西根大学交大密西根学院荣誉院长及吴贤铭制造科学冠名教授倪军、SCA集团执行董事Bhairavi Jani、SAP执行副总裁兼企业战略主管Deepak Krishnamurthy4位嘉宾一起探讨关于“工业物联网”目前的阶段、挑战及带来的巨大价值。

从左往右依次为《巴伦周刊》高级管理编辑Lauren Rublin,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副董事长李杰,密西根大学交大密西根学院荣誉院长及吴贤铭制造科学冠名教授倪军、SCA集团执行董事Bhairavi Jani、SAP执行副总裁兼企业战略主管Deepak Krishnamurthy

刘沐琪摄图

工业物联网现今挑战大于发展

现场多名专家都认为,工业物联网目前仍处于早期阶段,信息所有权、数据分享规则制定的相关问题也存在着争议。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副董事长李杰认为,互联网改变生活工业物联网改变业界。工业物联网本质上就是D2D(DATA TO DECISION),即通过数据做出决策,企业不管是谁先掌握工业物联网并引导转型,谁就有责任和义务进行标准的制定。

密西根大学交大密西根学院荣誉院长及吴贤铭制造科学冠名教授倪军在现场表示非常赞同李杰的观点,同时他也提出,相关学者已经做了大量研究,并早已绘制相关路径图,更多地展示了工业物联网如何改变企业的KPI(关键绩效指标),很多国家的政府也在鼓励这项新的技术,但是从企业的角度和反馈上来讲物联网还处于早期的阶段,特别是数据的分享、安全和所有权问题还处于早期的阶段。

倪军解释,因为物联网类似 社会 互联网,需要人们彼此连接,搜索世界上所有的供应方,而销售方也会有这样的驱动力去搜索。与之不同的是,在工业物联网中,会存在各种潜在的障碍,去阻碍这样的连接和搜索。例如,在工业物联网当中涉及到商业机密,企业通常不愿意和友商共享这些数据。

SCA集团执行董事Bhairavi Jani表示,现今一个产品的问世需要一系列不同的零部件,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供应链不仅仅是独立且孤立的,供应链中存在着海量数据对物流企业来说蕴藏着很大的发展机会。工业物联网不仅仅涉及到现代化的生产,并且涉及到整个的产品生产、消费、运输等全产业周期。

SAP执行副总裁兼企业战略主管Deepak Krishnamurthy认为,工业物联网需要有一个通用的语言才能信息共享从而创造价值。目前,工业物联网仍处于通用语言开发的初期。他表示,倪军教授所说的“信息所有权”是一个比较棘手和敏感的问题,同时也是复杂的 社会 性的问题,在国际化的供应链中,如何进行跨国的分享数据也是目前世界工业物联网共同面临的问题,同样也是SAP目前试图解决的问题。

至于数据分享规则制定的规律,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副董事长李杰认为,富士康一直在引导业界转型,他举例说明,富士康有175万个机床,这些机床在制造环节会产生大量的数据,通过数据改进绩效是不少供应商的愿望。因此这些供应商希望与富士康合作,从而更快实现需求响应。不同的数据来源联系起来就需要保持一个标准,对于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李杰认为这并非意味着小企业毫无作为。事实上,大型供应商会分享给小企业,这些小企业必须有更快的进程,从而更敏捷地填补大企业的空白以及大企业没有认识到的机会。

工业物联网释放更大价值和机会

SAP执行副总裁兼企业战略主管DeepakKrishnamurthy提出工业物联网已经释放出大量的机会和价值,SAP进军更多消费品领域期待创造更多价值、开放更多市场,也将会有更多的合作伙伴。工业产品不再是过去生产制造的模式,工业物联网用到的设备高能效,在生产过程中减少碳的排放。

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副董事长李杰认为,工业物联网改变业界主要有三点,第一是用前所未有的方式更快生产;第二是运用智能手机就可以实现更大规模更加灵活的远程管理;三是基于事实、证据、数据,通过询证的方式作出判断,从而更加可持续发展。

专家纷纷在现场用实际案例举证工业物联网在未来将释放出怎样的价值和机会。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副董事长李杰提出“灯塔”项目,该项目跟世界经济论坛合作,给想做工业物联网的公司提供从传统产业模式转化为先进的产业模式的范例,通过垂直客户和供应链的整合,用教训经验推动生态系统的转变。

密西根大学交大密西根学院荣誉院长及吴贤铭制造科学冠名教授倪军举例 汽车 整车厂商和IT之间的合作,通用跟生产机器人的厂家合作,产权转移给最终用户,思科提供安全的网络方案收集机器人数据第三方,预测机器人停工的时间,机器人把空闲几分钟有效利用起来可以节约几百万美元,同时生产机器人的公司可以通过数据了解自己的产品未来需要改进的方面。

SCA集团执行董事Bhairavi Jani讲了两个案例,一是三个做消费产品的客户使用工业物联网,供应链收集客户信息更加敏捷。二是初创企业在使用技术帮助农户根据市场需求来实现生产,带来了经济效益和 社会 效益。

SAP执行副总裁兼企业战略主管Deepak Krishnamurthy带来了SAP和微软有一个开放数据信息服务合作项目,这些消费数据整合在一起,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进来,在这个平台可以相互合作可以提出具有共性的价值主张,帮助客户实现更大的价值。

国内车联网行业主要上市企业:四维图新(002405)、东软集团(600718)、启明信息(002232)、高鸿股份(000851)、易华录(300212)、银江股份(300020)、千方科技(002373)

本文核心数据:市场规模、投融资金额及事件、渗透率、用户规模、细分领域占比

行业概况

1、定义

车联网是以车内网、车际网和车云网为基础,按照约定的通信协议和数据交互标准,在车-X(X:车、路、行人及云平台等)之间,进行无线通讯和信息交换的大系统网络,是能够实现智能化交通管理、智能动态信息服务和车辆智能化控制的一体化网络,是物联网技术在交通系统领域的典型应用。

从结构层次来看,车联网系统是一个“端管云”三层结构体系:第一层是端系统,第二层是管系统,第三层是云系统。

从应用分类来看,车联网可以从联网技术、应用对象和需求对象等角度来划分,无论哪种分类方式都基本涉及到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信息服务类应用、以车辆驾驶为核心的汽车智能化应用和以协同为核心的智慧交通类应用。

2、产业链剖析:产业链条较长

车联网产业生态体系构成复杂,这就使得车联网产业形成了较长的产业链,车联网产业链跨越了服务业与制造业两大领域,相互渗透,跨界融合特点突出。

由于车联网产业跨界渗透融合性强,其产业链构成也区别于传统的上、中、下游的产业链构成方式。因此车联网产业链的构成可以结合车联网系统结构进行分析。车联网的系统结构包括“端、管、云”三个系统,车联网产业链也可以这三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端”层面以制造业产业角色为主,包括整车厂商、汽车电子系统提供商、元器件提供商、车内软件提供商等,如比亚迪、均胜电子和东软集团;“管”层面制造业和服务业产业角色比较均衡,主要包括设备提供商、通信服务商等,如移远通信、鼎通科技和广和通;“云”层面以服务业产业角色为主,包括软件和数据提供商、公共服务和行业服务提供商等,如四维图新、赛格导航和华测导航。

行业发展现状

1、渗透率:逐年提升,车联网用户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智能交通的发展,我国车联网行业渗透率逐年提升,用户的规模不断扩大。根据亿欧智库数据,2018年我国车联网行业渗透率为249%,车联网用户数量达5976万辆。2020年,中国车联网行业渗透率已达488%,超过全球车联网行业渗透率,车联网用户规模约为13713万辆。

2、市场规模:规模逐年上升,2020年达到1637亿元

根据亿欧智库的数据显示,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高速增长。2015年车联网市场规模达到442亿元,经过初步估算,2020年车联网市场规模达到163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991%。

这主要是因为车联网作为5G在自动驾驶及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主要应用场景,近年来5G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车联网行业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在5G推动下,车联网潜在市场规模巨大,有待进一步发掘。

3、投融资:政策重燃资本投资热情,规模再创新高

近几年,车联网行业投融资起伏较大。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在车联网概念兴起之时,资本的投资热情较大,2016年投资事件数量达到最高,为130件;2018年投资金额最大,达到79334亿元。自2018年后,车联网行业的投资热情有所下降,这主要是由于疫情对于交通运输行业的重大影响。

2021年,随着国家以及各省市对于车联网行业政策的密集发布,车联网行业投融资规模再创新高,截止2021年9月,投资数量达到63件,投资总金额达到106588亿元,均已超过2020年全年的投资规模。

市场规模预测:2026年车联网市场规模有望超过8千亿元

我国车联网行业不断壮大的优势在于汽车市场规模大,互联网技术升级速度快,以及通信产业发达。这为行业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需求、技术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因此,在发展优势的作用下,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将继续迅猛增长。

未来几年我国仍然是全球汽车消费大国,随着智能交通的发展,我国车联网用户的规模也将逐年提升,行业渗透率将进入进入加速增长阶段。经过初步估算,车联网市场规模有望在2026年达到8千亿元,2021-2026年平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036%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车联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国内车联网行业主要上市企业:四维图新(002405)、东软集团(600718)、启明信息(002232)、高鸿股份(000851)、易华录(300212)、银江股份(300020)、千方科技(002373)

本文核心数据:市场规模、投融资金额及事件、渗透率、用户规模、细分领域占比

行业概况

1、定义

车联网是以车内网、车际网和车云网为基础,按照约定的通信协议和数据交互标准,在车-X(X:车、路、行人及云平台等)之间,进行无线通讯和信息交换的大系统网络,是能够实现智能化交通管理、智能动态信息服务和车辆智能化控制的一体化网络,是物联网技术在交通系统领域的典型应用。

从结构层次来看,车联网系统是一个“端管云”三层结构体系:第一层是端系统,第二层是管系统,第三层是云系统。

从应用分类来看,车联网可以从联网技术、应用对象和需求对象等角度来划分,无论哪种分类方式都基本涉及到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信息服务类应用、以车辆驾驶为核心的汽车智能化应用和以协同为核心的智慧交通类应用。

2、产业链剖析:产业链条较长

车联网产业生态体系构成复杂,这就使得车联网产业形成了较长的产业链,车联网产业链跨越了服务业与制造业两大领域,相互渗透,跨界融合特点突出。

由于车联网产业跨界渗透融合性强,其产业链构成也区别于传统的上、中、下游的产业链构成方式。因此车联网产业链的构成可以结合车联网系统结构进行分析。车联网的系统结构包括“端、管、云”三个系统,车联网产业链也可以这三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端”层面以制造业产业角色为主,包括整车厂商、汽车电子系统提供商、元器件提供商、车内软件提供商等,如比亚迪、均胜电子和东软集团;“管”层面制造业和服务业产业角色比较均衡,主要包括设备提供商、通信服务商等,如移远通信、鼎通科技和广和通;“云”层面以服务业产业角色为主,包括软件和数据提供商、公共服务和行业服务提供商等,如四维图新、赛格导航和华测导航。

行业发展历程:目前处在5G+车联网深度融合阶段

我国车联网起步于2009年。2009年,上汽通用汽车将OnStar命名为安吉星并正式引入中国,在国内率先开启了车联网应用的前瞻探索。

按车联网技术发展情况划分,我国车联网市场经历了车联网导入阶段(支持远程通话)、手机互联网阶段(与汽车共享手机应用)、汽车IVI阶段(车载娱乐,围绕中控屏展开)、5G+V2X阶段。

目前,我国车联网行业处于与5G技术的深度融合时期。随着汽车从传统交通工具向着智能化、网联化和电动化方向演进,车联网成为5G交通和汽车领域跨界融合最具潜力的应用,已经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当前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管理部门的技术研究与产业发展热点。未来,随着5G与V2X技术的发展成熟,车联网产业将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行业政策背景:5G车联网为政策引导终极应用领域

目前,我国车联网相关政策落脚于相关技术领域的融合布局与协同发展。当前,我国主要进行车联网与5G技术的应用融合,以期交通运输、汽车和通信等行业更快实现智能化和数字化,因此近两年的大量政策均围绕5G和车联网展开,如2021年6月提出的《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及2020年9月提出的《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均对5G车联网未来发展目标进行了详细规划。

另外,当前,我国政策落脚于车路、车车协同技术升级,以支持智能交通,提高驾驶安全和提高交通效率。因此车联网先导区、路侧设施和相关网络安全标准体系的建设也成是重要课题,是目前中国车联网相关政策的具体布局指导方向。

“端”层面需求情况:汽车电子发展迅速,助推车联网行业技术升级

汽车电子领域作为车联网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在汽车工业中发展迅速,已经被认为是汽车技术发展进程中的又一次革命。这主要是因为电子产品系统占据了汽车成本的40%左右。另外,在汽车行业向着智能化、电动化和舒适型的方向发展中,其中70%的汽车创新来源于汽车电子行业。

根据Statista数据,2015-2020年我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逐年上涨,2020年已达到8150亿元,同比增长1014%。汽车电子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将刺激汽车电子行业技术进步和创新,势必带动车联网行业的技术升级,推动车联网行业规模扩张,最终实现智能化的大目标。

应用市场发展状况:智能交通及汽车行业未来市场前景可观

智能交通方面。智能交通第一阶段是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展开的,包括水陆空各方面硬件设施及软件系统集成,其中很重要的是建立高速公路收费系统。随着公路信息化的逐步完成,交通拥堵的问题主要来自于道路建设跟不上汽车增长,在道路建设有限的条件下,解决拥堵主要靠对车辆进行管理和调配。

因此目前智能交通发展正向着以车为对象的管理模式转变,未来智能交通将建立以车为节点的信息系统,即车联网。

根据中国智能交通协会和赛文交通网公布的数据,,2011-2019年,我国智能交通市场总规模由420亿元增长至1454亿元。随着我国交通智能化应用的不断推进,结合交通各细分行业的智能化情况,经过初步估算,2020年我国智能交通市场规模超过1600亿元。智能交通市场规模呈明显上升趋势,年复合增长率接近20%,因此智能交通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可观。

汽车行业。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的普及,汽车产销量在我国市场逐年递增,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281亿辆,同比增长1019%。

而汽车作为车联网应用的重要载体,汽车保有量逐年稳步上升,未来市场发展一片向好。另外,在汽车智能化和电动化发展的背景下,对于车联网的需求势必将稳步上升。

行业发展现状

1、渗透率:逐年提升,车联网用户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智能交通的发展,我国车联网行业渗透率逐年提升,用户的规模不断扩大。根据亿欧智库数据,2018年我国车联网行业渗透率为249%,车联网用户数量达5976万辆。2020年,中国车联网行业渗透率已达488%,超过全球车联网行业渗透率,车联网用户规模约为13713万辆。

2、市场规模:规模逐年上升,2020年达到1637亿元

根据亿欧智库的数据显示,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高速增长。2015年车联网市场规模达到442亿元,经过初步估算,2020年车联网市场规模达到163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991%。

这主要是因为车联网作为5G在自动驾驶及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主要应用场景,近年来5G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车联网行业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在5G推动下,车联网潜在市场规模巨大,有待进一步发掘。

3、投融资:政策重燃资本投资热情,规模再创新高

近几年,车联网行业投融资起伏较大。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在车联网概念兴起之时,资本的投资热情较大,2016年投资事件数量达到最高,为130件;2018年投资金额最大,达到79334亿元。自2018年后,车联网行业的投资热情有所下降,这主要是由于疫情对于交通运输行业的重大影响。

2021年,随着国家以及各省市对于车联网行业政策的密集发布,车联网行业投融资规模再创新高,截止2021年9月,投资数量达到63件,投资总金额达到106588亿元,均已超过2020年全年的投资规模。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重点布局长三角地区

目前全国已有40多个城市级车联网试点示范,20多个智慧公路车路协同试点示范区,以及5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和2个省级车联网先导区。包含江苏(无锡)、天津(西青)、湖南(长沙)等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江苏省苏州市和南京市2个省级车联网先导区。因此,目前车联网重点布局长三角地区、天津市、重庆市和湖南省,其中,长三角地区为重中之重。

根据工信部要求,先导区将在重点高速公路、城市道路规模部署蜂窝车联网C-V2X网络,做好与5G和智慧城市发展的统筹衔接,完成重点区域交通设施车联网功能改造和核心系统能力提升,带动全路网规模部署。

国家级先导区方面,江苏(无锡)车联网先导区是国设立的首个车联网先导区,于2019年9月成立。2020年6月,天津(西青)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揭牌,是全国第二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2020年11月,湖南(长沙)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正式揭牌,是全国第三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2021年1月,重庆(两江新区)获得工信部批准创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这是全国第四个、西部第一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2020年9月,长三角三省一市的相关部门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建设国家级长三角区域车联网先导区。

省级先导区方面,江苏省车联网先导区于2019年10月在苏州市正式揭牌,意味着苏州将以常熟市、相城区、工业园区为主体,创建首个省级车联网先导区。2020年12月,南京市省级车联网先导区落成。

2、企业竞争:竞争十分激烈,华为排名暂时领先

车联网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市场参与者众多,每个领域的优势竞争者各不相同。

车联网行业作为技术密集型行业,技术升级和研发创新能力对于企业尤为重要。因此,行业专利的申请数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企业的布局程度和相关技术的领先地位。根据智慧芽的专利数量申请排名,华为、博泰和擎感三家公司专利申请数量位列前三。其中,华为的专利申请数量最多,达到503个。因此,目前华为的车联网相关技术研发位于领先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专利申请排名前十的企业中,互联网企业华为、腾讯和百度,网联终端的代表性企业上海博泰,及汽车整车制造厂商吉利汽车和小鹏汽车均布局车联网行业。

根据搜狐汽车研究室的数据显示,从企业经营、未来发展和社会责任三大角度对车联网行业进行评分排名,华为、中国移动和百度位列前三。另外,软件及数据提供商东软集团、千方科技、四维图新和高新兴均有上榜。

综合来看,车联网行业中主要竞争者来自于互联网公司、整车制造厂商、软件及数据服务公司和网联终端代表性企业。企业跨界在车联网领域进行密集布局,竞争十分激烈。根据智慧芽和搜狐汽车研究室排名综合进行分析,华为的专利申请量和价值排名均位列第一,在车联网行业布局中暂时领先其他竞争者。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中国车联网行业发展三大趋势

目前汽车产业已形成共识,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生产方式向互联协作的智能制造体系演进,服务模式呈现信息化、共享化的趋势,带有鲜明跨界融合特征的智能网联汽车正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最重要的创新载体。

2、渗透率:进入加速增长阶段,用户规模进一步成长

3、市场规模:2026年车联网市场规模有望超过8千亿元

我国车联网行业不断壮大的优势在于汽车市场规模大,互联网技术升级速度快,以及通信产业发达。这为行业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需求、技术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因此,在发展优势的作用下,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将继续迅猛增长。

未来几年我国仍然是全球汽车消费大国,随着智能交通的发展,我国车联网用户的规模也将逐年提升,行业渗透率将进入进入加速增长阶段。经过初步估算,车联网市场规模有望在2026年达到8千亿元,2021-2026年平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036%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车联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小米造车有新进展:整车焊装开始招标

小米造车有新进展:整车焊装开始招标,近日,招标代理公司受委托,发布了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整车焊装线体项目供应商招募公告,小米造车有新进展:整车焊装开始招标。

小米造车有新进展:整车焊装开始招标1

自小米于2021年3月底宣布造车计划之后,一举一动就备受外界关注。近日,有招标代理公司受委托发布了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整车焊装线体项目供应商的招募公告,招募公告邀请全国供应商参加投标。

根据招募公告显示的额内容来看,本次项目的招标范围为:整车焊装线体范围,招标项目分为1个标段,即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整车焊装线体项目。

根据先前的新闻报道称,小米汽车工厂正式落户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新城,其地块面积为718046平方米,约有100个足球场大小。目前,该地块正在进行平地整理工程,进度接近一半。

小米在此前对外公布的信息显示,造车业务首期投资为100亿元,未来十年投资将达到100亿美元,小米汽车预计会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量产。

时至今日,小米产品给人的第一印象,依旧是性价比出色。

小米造车热度如此之高,除了因为跨界之外,还因为大家希望小米造出老百姓都买得起的精品车。

所以大部分人希望小米第一台车卖999万元、1499万元、1999万元,而不是3999万元、4999万元。

换个角度来看,与其说小米自己要造车,倒不如说大家希望小米造车,造大家都买得起的车。

此前,雷军发起的一次关于“你希望小米汽车第一辆车大约是什么价钱”的投票中,“10万以内”的得票数最高。

小米造车有新进展:整车焊装开始招标2

2021年3月份,雷军正式宣布小米进军智能电动汽车业务,号称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愿意压上自己所有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

而小米汽车的进度也十分迅速,火速落户在北京亦庄,并紧锣密鼓的开始建设工厂。

而据中国经营网最新报道,近日招标代理公司受委托,发布了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整车焊装线体项目供应商招募公告,邀请全国供应商参加投标。

据悉,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于3月17日发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新城YZ00-0606-0101地块的招拍挂公告。

公告显示,该地将以六通一平”形式供地,用于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项目,土地面积7180461平方米,租赁和出让总年限50年,交易挂牌起始价为人民币610339185万元。

也就是说,小米工厂的地块面积大约有100个足球场的大小。

据了解,小米汽车项目预计投资630亿元,将分两期建设年产量30万辆的整车工厂,其中一期和二期产能分别为15万辆。按照计划,小米工厂一期计划于2022年4月开工,2023年6月竣工;小米二期项目计划于2024年3月开工,2025年3月竣工。

小米在财报中表示,预计车辆将在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产。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网上曝出一份小米汽车供应商招募公告。文件显示,该项目为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整车焊装线体项目,项目所在地为上海。根据这份招募公告,有分析认为,除了已经开工建设的北京工厂之外,小米将会在上海新建第二座工厂。

但有小米汽车内部人士称,小米汽车目前没有在上海建立工厂的计划,网络上流传的截图信息理解有错误。该人士表示,小米在上海新建工厂是“乌龙”事件,小米汽车只是委托了一家上海的招标公司进行相关项目的招标。

小米造车有新进展:整车焊装开始招标3

近日,招标代理公司受委托,发布了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整车焊装线体项目供应商招募公告,邀请全国供应商参加投标。

据介绍,该项目概况和招标范围为:整车焊装线体范围。本招标项目划分为1个标段,本次招标即为其中的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整车焊装线体项目。

汽车工厂已开始建设

据媒体报道,小米汽车北京工厂所在地块已经开工建设,该地块正在进行平地整理工程,约已完成了十之四五。

据悉,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于3月17日发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新城YZ00-0606-0101地块的招拍挂公告。公告显示,该地将以“六通一平”形式供地,用于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项目,土地面积7180461平方米,租赁和出让总年限50年,交易挂牌起始价为人民币610339185万元。

这块地约有100个足球场大小,目前正进行平地整理工程,进度已接近一半。

除了工厂开工,近期小米汽车还曝光了首项专利。据了解,小米汽车所发布的这项专利叫作多相电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该专利的简介显示,在多相电机发生缺相故障的情况下,获取转子的当前位置,确定其所属的目标区域,按照目标区域对应的控制策略对多相电机进行控制,就可以在不额外增加器件和改变硬件结构的基础上,实现对电机的容错进行控制,进而提升电驱动系统的可靠性。

产业互联网资深分析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案例中心研究员钱文颖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小米现有优势来看,首先是品牌忠诚度和粉丝基础,以及智能网联设备的网络外部性。简单来说,就是一群小米粉丝,因为手机,智能家居都用的是小米,会因为选择的一致性,继续购买小米汽车,将大幅降低一个初创车企早期的单车营销成本。

“沿着上面的智能家居思路来讲,小米已经有了基于物联网和互联网的用户基础和产品服务生态,小米汽车在智能软硬件服务体系上应该会比较容易搭建,也比较容易与已有生态形成链接和影响。

另外,小米具有产业链生态圈整合管理能力。虽然智能硬件和汽车行业不同,但都需要非常强大的供应链整合和管理能力,这方面小米有着很强的能力和经验,可以迁移到汽车制造业,也就是说相比‘蔚小理’当时从零开始探索,小米的学习曲线可能更陡峭。”钱文颖说。

有公开数据显示,目前“新造车”领域的企业已超过100家。而早在2021年8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渗透率已达2062%,如何在群雄并起的电动车市场中切一块蛋糕,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谈及小米汽车的劣势,钱文颖说:“一是入局时间比较晚,等小米量产车开始交付时,可能行业第一梯队市场格局已经要稳定下来,再想破局较难。二是小米的粉丝画像注重极致性价比,小米的品牌定位也被‘刻板’在性价比之上,这对小米进入中高端市场造成了阻碍。”

投资汽车产业链

“作为一个具有强生态链体系的公司,小米系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早已形成,多家上市企业组成了小米生态链,能够支撑小米长期的直接发展。所以和蔚来、小鹏、理想这些汽车公司相比,小米汽车有一个强大的生态链和供应链来进行支撑,但劣势是小米之前没有造过汽车,必然会有很多需要摸着石头过河和探索的东西。”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告诉本报记者。

此外,在汽车产业链上,小米还收购/投资了一大批相关的汽车企业。

去年9月,小米宣布以7737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亿元)收购自动驾驶技术公司DeepMotion(深动科技)。自宣布造车以来,小米系资本在汽车产业链上投资超40家企业,新能源汽车赛道的各个环节都有布局,把小米汽车薄弱的车载芯片和动力电池等领域都补齐了。

此前,小米创始人雷军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做汽车业务并不是为“出风头”,现时电动车已从机械产业转变为信息产业,加上有同行已经在做,小米不做就会被淘汰。小米从智能手机到智能家居及智能办公,属全智能生态,若跟电动汽车好好整合的话,将有极强的扩张性。

雷军还曾表态,小米造车最大的底气是“亏得起”,对造车业务的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的投资额为100亿美元。小米汽车预计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量产。

根据小米2021年财报,小米集团总收入32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5%,净利润为220亿元,同比增长695%。小米集团本身较快的营利增长成为小米造车的一个重要根基。

不过小米造车依然面临不少现实难题。据悉,小米当前面临没有造车资质的问题。公开信息显示,生产并销售新能源车,需要两个资质:一是发改委的许可资质,并且在发改委认可的基础上,企业需要在2年内建设工厂,3年内开始销售车辆;二是工信部的认可资质,满足《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

关于小米汽车的定价,也是个难题。此前雷军曾多次描述小米汽车可能的样子:一是售价区间10万~30万元;二是可能是SUV或轿车;三是一款高端的汽车。

虽然雷军很希望小米汽车能打造成高端车型,但现实骨感,大家期待的小米汽车的价格并不高。雷军本人前段时间在微博上搞过投票,票选米粉希望的小米汽车价格,结果是,10万元以内是最多人选的,其次是10万到15万元。

“我还是比较看好小米汽车的。首先,从小米在智能硬件生态圈的布局和发展来看,小米已经有丰富的‘跨界’能力,其能将自己对用户需求的理解、产品设计的理念、投资并购的经历,以及供应链管理的经验迁移到不同的领域。

新能源汽车产业供应链相对来说比较开放,小米打造出一款受欢迎的产品,我认为对他们来说是不难的。其次,小米拥有较大的粉丝基础,这个基础会让小米相比‘蔚小理’更容易且更低成本度过生存期。”钱文颖说。

江瀚则认为,当前小米的几大业务板块整体还是不错的,虽然各有各的特点,但是整体而言依然处于一个良性发展的状态。“我个人还是比较看好小米汽车的未来,觉得小米汽车,只要能够把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就会有不错的市场表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5765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9
下一篇 2023-05-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