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主题营销活动方案范文大全
做好金融营销市场,吸收更多的客户,把潜在客户转为主要客户。扩大市场的影响力,提升市场地位。策划书是目标规划的文字书,是实现目标的指路灯。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金融主题营销活动方案3篇,欢迎阅读!
金融主题营销活动方案1
一、市场的范围
以北京市区为中心,辐射到周边城镇,为中高端客户提供股票基金等投资产品和保守的理财咨询服务。
二、客户服务方式
1、基础服务主要包括:及时解决现场及非现场客户交易过程中的问题;客户提出的有关业务及证券知识方面的问题,及时给予清晰和全面的解答;积极同客户沟通,促进客户能够及时和细致了解公司新业务种类和服务产品;为客户提供多种交易方式;收集了解客户需求,及时反馈业务部门,促进完善客户服务内容。
2、亲情服务主要包括:法定节日或特殊节日营业机构管理人员通过广播或到客户群体中恭贺或者有能力的也可给客户举办一些活动;客户及家人的特殊日子发贺电、发贺卡、打电话、拜访、送鲜花等形式表示祝贺。这类服务三种客户的区别也不大,只是一般客户通常不进行客户及家人的特殊问候。
3、咨询服务主要包括:根据客户需求选择性的将各类研究
咨询张贴或转发客户;定期提供客户持仓个股分析报告;及时向客户提供高质量的资讯产品和信息,并根据客户需要为其度身定制资产配置方案;定期将研究机构的投资策略报告发送给客户;通过网络服务平台,对客户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客户专用电子信箱服务,为客户提供个股门诊单、周评报告、月度投资计划以及模拟投资组合等;通过短信提供咨询建议;提供个股答疑、推荐以及跟踪个股服务;现场客户和非现场客户定期沟通。这类服务三种客户的区别就比较大,一般客户只提供基本的咨询服务,接受公共的咨询,而重要客户和核心客户一般都有一一对应的客户经理服务,核心客户的个性化咨询服务比重要客户更好。
4、增值服务主要包括:根据其需要提供各类研究报告,包括内部研究成果和外购报告;以短信营销和客户服务为信息平台,为高端投资者提供实时行情、股市资讯和在线交易同时提供自选股等个性化管理功能。提供及时、全面、-的财经资讯,短信营销信息和客户服务平台作为补充可提供及时的公告信息、个股预警、个股资讯、成交回报、资金变动、中签通知服务;根据客户需求,编撰投资分析报告,如果客户资产量达到相当规模,可根据其需要提供全方位私户理财计划。这类服务三种客户的区别就更大了,一般客户基本不享受增值服务,重要客户享受及时的服务,核心客户则享受全面及时的服务。
第二部分团队的组建和管理
一、团队的组建
1通过与其他证券公司优秀客户经理接触,了解营销员在原来券商的情况,引进有经验的证券营销员。
2联系部分高校,建立校企实习培训基地,能够充分的挖掘有潜质的营销员。
3团队的建设
团队的管理与执行
制定一个有利于团队发展的工作目标是团队合作精神完成最终目标的必要条件。要尽快树立起营销员的业务信心,由于营销员换了一个新的工作网点,网点业务还不够熟悉,需要区域经理和他们一起营销、一起开户这样不但让营销掌握业务技巧,而且也增强了他们开展业务的信心。
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的建设可以规范团队的工作开展,以形成一个共同的工作目标,制度制定的内容包括:日常考勤制度、会议制度、各种台帐制度和激励制度,而且是可以执行的。
1考勤制度,目的是了保证工作时间。内容包括办公室考勤与驻点考勤。
2、会议制度,目的是讨论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提供学台。内容是周例会、月例会、公司例会。
3、台帐制度,目的是对工作的监督与跟踪。内容是 工作计划 、工作日记和其他与销售工作相关的台帐。
4、激励制度,目的是保持团队的工作热情。内容有正负激励之分,正激励一般有:公司高层的表扬与肯定;经济奖励;提升奖励以及公费旅游
三、团队文化建设
态度决定人生的成功高度,而团队文化就像这人生的“态度”,它决定团队效力是否1+1>2。团队文化是对公司的企业文化和发展战略认同的前提下,形成一种积极、易沟通、学习的精神状态。团队文化的外在表现是团队有共同的工作目标、集体活动开展情况以及学习制度的执行情况。共同的工作目标是指团队全体成员愿意把自己的才能奉献给团队,以争取取得良好的业绩。其实这集体活动的开展并不是很难,在每次例会后举行一场足球赛、篮球赛并不是过分的要求,或者一次大家出去欢唱。学习也是团队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学习公司的销售政策、学习新品知识、学习彼此优势等。只有学习型的团队才能取得好的业绩,因为学习的态度反映团队的精神面貌,是团队工作技能的保证,是沟通的需要。
四、个人与团队共同进步
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做销售的人都是生意人,不可否认加薪或者升职是工作的动力之一。一个优秀的团队,应给队员提供个人的发展平台。合理的人员流动,是非常必要的。从另一个方面看,业务工作有强烈的态度需求,在一个地方工作久了,换一个工作区域未尝不是一个让-再次燃烧的方法。假如,在你的团队有优秀的人才,团队就应给他激励的考核。在这个时候,团队的领导就应该向公司推荐人才,并给予培训指导。一个优秀的团队应是个人与团队共同进步,个人在团队工作中,应把自己的职业规划跟团队业绩相结合。
综上所述,营销团队的建设需要一个既有业务能力,又有团队建设意识的领导。团队负责人的工作风格将决定团队的发展。在这里,我主要强调的是团队的工作沟通和团队文化的建设。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工作中的乐趣是最重要的,它可以让人可能地发挥潜能,这是公司与个人双赢的结果。
第三部分营销措施
一、银行驻点营销
几年前,银行驻点营销是市场一种创新,让券商从营业部的坐商走向了市场,让单一的营业部场地,扩张到全市所有的银行网点,因当时的银证通模式,银行直接可以开立券商资金账户,客户可以在银行进行一站式的手续办理。让券商拓展了极大的一部分离营业部很远很远的客户,券商投入小,产出高。银行开发的客户质量也相对比较好。
为此,我市场部与银行关系须注意以下五点:
1、要建立双方长期合作关系。
2、一般企业在银行都有个企业帐户,可以通过银行工作人员的推荐来帮本营业部实现。他们和企业有个很好的交流合作关系。对他们比较信任。这点要求银行和本营业部的合作关系处理好。
3、管理层要对银行公关关系的重视。每隔半月或新人报到之时都工有上级对银行关系的回访。
4、在重要节日会送上些礼品。通常情况下,礼物费用控制在1000元左右。
5、对于重点驻点网点公关,需营业部利用资产的资源为网点注入一定量的存款,为营销员提供更好的业务开展空间。
综上所述,营业部门高管应重视商业银行负责人的公关行动。
二、与大通讯机构的合作营销
要与电信、移动、联通、铁通、网通等机构合作。合作模式应有所不同,例如移动、联通,仅对券商开放系统的合作是不够的。可在其营业厅布点,发展其内部员工。其余的中大型的通讯机构,合作的内容包括,通讯商的资源共享,通讯商入驻小区营销活动时,双方共同营销。券商负担部分通讯机构的产品赠送、通讯商的营销人员兼职券商的营销,实现双赢。
三、低佣金的促销
北京市场的佣金,应该是目前以来最低的阶段。从华泰证券08年开始就以所有客户的佣金打至08‰,北京市场进入了佣金价格战,各券商纷纷跟进,愈演愈烈,现在的光大证券开展佣金年费制,打出“一天一元,轻松一年” 口号 ,但是实行佣金年费制的这一时期,光大证券一直莫名其妙的没有得到多大的扩张,其主要原因是缺少一支强有力的营销队伍。目前,营销团队人数多,且人员相对稳定的券商开始对低佣招揽客户的方式有所收敛,实行按资产多少来规定佣金比率,并随着咨询方面优势的提高逐渐取消降佣制度。目前新进的券商,都是以低佣来招揽客户,新进来的安信证券的佣金比例是整个北京市场最低的,10万左右都可以给03‰。考虑到目前整个市场竞争状况以及公司未来的发展,对一般客户,本团队开发客户时,给予非现场交易的手续费为05‰到20‰的政策是合适的,给予营销员一定底限的自己做主的佣金调节,对特殊客户再另行申请。而对于本营业部也可以科学地对成交量较大的客户做出更大调节。
四、社区营销及技术服务站营销
可以选择些人流量比较大,商业性质比较强的地段进行布点。分工合作,两人派单,两人对有意想客户进行营销说明。在周围的高档写字楼张贴海报、设点促销,利用上下班及午餐人流量大的时间段派发宣传资料、意向沟通,周末在优质社区、大型商场摆台促销,以登记电话送小礼品方式挖掘潜在客户,日常电话跟进,开户即送精美礼品一份。可以不定期的与企业合作:搞庆典联谊活动或投资座谈会股市沙龙等,免费开股东卡,送精美礼品,开发团体客户及机构户。
五、服务品牌的营销
此营销模式是本人比较推崇的、比较欣赏的一种模式。做我们这行的迟早是要做回服务的,只有打造自己的服务品牌,做好客户的服务,你才能在这个市场是立于不败之地。为客户提供有效的资讯,能让客户在市场上挣到钱才是王道。而本营业部在公司没有特别的支持下要坚持自己组织语言,坚持每日一到两条对大盘的分析,个股的推荐等信息。当然这个还依赖与个人专业知识掌握的多少而论。充分利用金穗金融软件-按资产量的多少来给予使用作为卖点,从而使客户对软件的存在一定的依赖性。提高公司在北京的竞争力,应尽量避免通过价格竞争来实现;通过差异化的服务,增加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提高公司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对于差异化服务和公司品牌的树立和扩展,我认为可以通过几个措施来实现。
一、广告和公关工作的开展是品牌建设的重要步骤。
为了达到公众对我公司品牌的认知,可以做些平面的广告,让市场知道就在本营业部就有证券营业部,使他们对公司有所认识,进而在他们有从事证劵交易的需求时,能够想到我们湘财证券。
通过合理正确的运用公共关系和公共事件,扩展我公司在北京的知名度。正如人们所说,资源都是可以靠借的,可以借资金、借人才、借技术、借智慧。而公共关系就是这样一种资源,我们所要做的仅仅是把他们汇集起来,运用智慧把他们有效地运用起来。
事实上,客户对公司信息的接受的程度对比是,间接传播比公司对客户的直接传播更容易。因为从客户心理的角度来说,他们更愿意相信身边的人,对公司直接的宣传都会或多或少的抱有怀疑和警惕的态度。因此,应通过公共关系和公共事件的运用,间接的将公司的宗旨和服务进行宣传,当然这就要求工作人员的时时关注和公司高层的统筹。
一句话就是“借势”,就是借助人物、事件等本身的社会效应在营销活动中以达到推广产品的目的。
同时,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在周末组织公司所有的营销人员以及公司高管在当地的养老院或孤儿所等一些公益事业单位做义工从而既为社会献了一份爱心,又在宣传本营业部。何乐不为相信这样的宣传对与老百姓来说比一些空洞的广告更具说服力在借势营销中,可以借助的手段是多方面的,比如:其他行业具有轰动效应的大事件;政府有关部门的政策法规;新闻媒体的各种报道等等。通过策划发挥、延伸实施,就可以为我所用,去实现自己的营销目标。
借势营销是一把双刃剑,它可能为企业带来丰厚的收益,也可能让企业的付出付诸流水。然而,只要企业对企业自身进行仔细分析,在适当的时机抓住自己需要的“靠山”和机会,正确运用公共关系,并进行有效的营销策划,必能获得成功!
二、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提高服务质量,形成竞争力。
其实,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营销理论不过是本营业部转换角度看问题的方法,是一种让消费者更容易接受产品/服务的营销工具。在竞争性市场中,顾客具有动态性,顾客忠诚度是变化的,他们会转移到其它企业。要提高顾客的忠诚度,赢得长期而稳定的市场,重要的营销策略是通过某些有效的方式在业务、需求等方面与顾客建立关联,形成一种互助、互求、互需的关系,把顾客与企业联系在一起,这样就大大减少了顾客流失的可能性。
面对迅速变化的市场,要满足顾客的需求,建立关联关系,企业必须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提高反应速度和回应力。这样可限度地减少抱怨,稳定客户群,减少客户转移的概率。提高服务水平,能够对问题快速反应并迅速解决。这是一种企业、顾客双赢的做法。(每隔半个月或股市出现重大问题时候对客户的回访。将客户反映的问题做记录。根据问题小组展开讨论,给予客户问题解决的方法)
三、同时,加强对客户维护,对其进行分类管理,大力推行关系营销,缩减成本扩大利润。
关系营销越来越重要了,在企业与客户的关系发生了本质性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抢占市场的关键已转变为与顾客建立长期而稳固的关系,从交易变成责任,从顾客变成拥护者,从管理营销组合变成管理和顾客的互动关系。记住二八定律,必须优先与创造企业80%利润的20%的那部分重要顾客建立牢固关系。否则把大部分的营销预算花在那些只创造公司20%利润的80%的顾客身上,不但效率低而且是一种浪费。而沟通是关系营销的重要手段。
四、营销的目的是利润,但执行的核心是公司员工。
对企业来说,市场营销的真正价值在于其为企业带来短期或长期的收入和利润。一方面,追求回报是营销发展的目的;另一方面,回报是维持市场关系的必要条件。企业要满足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价值,但不能做“仆人”。因此,营销目标必须注重产出,注重企业在营销活动中的回报。一切营销活动都必须以为顾客及股东创造价值为目的。同样对员工来说,回报也是对其工作价值的肯定。从外部营销到树立内部营销理念。由于员工是客户的直接接触者,管理者的观念、思路和决策都要通过员工们的日常工作和行为来贯彻和体现。
事实上,内部员工应是营销活动的首要对象。“要善待客户,必须首先善待员工”,高度重视内部营销。处理好管理者-和员工自主性的关系。首先,应该培养共同参与意识、共同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共同的归属感,努力为员工创造个人发展的机遇和条件。其次,处理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建立明确的责任分工、畅通的信息流动系统及科学、公正的内部考核制度,并前后台效益挂钩,树立起群策群力的合作意识,保证各项政策持续而切实的贯彻。完善管理制度,增设优秀新人奖、开户纪录奖、市值纪录奖等奖项,完善薪资待遇(比如当月成交量达到600万/1000万/1500万等等的提成变法做到多劳多得,奖罚分明。积极进行各项市场调查活动,能对公司的销售模式和销售政策,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人为本,追求个人价值。在新的体制和组织结构下,所有人员的价值由业绩来衡量和体现,而不以上级的主观评价为依据。同时,要形成尊重员工、关心员工的风气,摈弃那种牺牲或压抑员工个性的文化氛围,处处体现出亲和力。
综合来说,公司的营销思路应以客户为导向,以实施关系营销为指导思想,通过前期的成本控制,形成成本优势,打开市场,建立与客户的关联,通过差异化的个性化的服务,及时正确高效地处理客户的需求,建立同客户长期的稳定的关系,进一步形成口碑,树立公司在市场中的品牌形象,实现公司的市场战略。同时公司营销队伍管理上面,我觉得管理方面主要还是看公司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要人性化、要朴素、蹋实、奖罚分明,要有完善的体系和制度。组织员工培训。与投资公司、保险、安利等营销团队合作,资源共享,相互借鉴,请其优秀讲师授课,为我部客户经理培训营销技巧,养成积极心态。
金融主题营销活动方案2
一、市场的范围
以长沙市区为中心,辐射到周边城镇,为中高端客户提供股票基金等投资产品和保守的理财咨询服务。
二、客户服务方式
1、基础服务主要包括:及时解决现场及非现场客户交易过程中的问题;客户提出的有关业务及证券知识方面的问题,及时给予清晰和全面的解答;积极同客户沟通,促进客户能够及时和细致了解公司新业务种类和服务产品;为客户提供多种交易方式;收集了解客户需求,及时反馈业务部门,促进完善客户服务内容。
2、亲情服务主要包括:法定节日或特殊节日营业机构管理人员通过广播或到客户群体中恭贺或者有能力的也可给客户举办一些活动;客户及家人的特殊日子发贺电、发贺卡、打电话、拜访、送鲜花等形式表示祝贺。这类服务三种客户的区别也不大,只是一般客户通常不进行客户及家人的特殊问候。
3、咨询服务主要包括:根据客户需求选择性的将各类研究咨询张贴或转发客户;定期提供客户持仓个股分析报告;及时向客户提供高质量的资讯产品和信息,并根据客户需要为其度身定制资产配置方案;定期将研究机构的投资策略报告发送给客户;通过网络服务平台,对客户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客户专用电子信箱服务,为客户提供个股门诊单、周评报告、月度投资计划以及模拟投资组合等;通过短信提供咨询建议;提供个股答疑、推荐以及跟踪个股服务;现场客户和非现场客户定期沟通。这类服务三种客户的区别就比较大,一般客户只提供基本的咨询服务,接受公共的咨询,而重要客户和核心客户一般都有一一对应的客户经理服务,核心客户的个性化咨询服务比重要客户更好。
4、增值服务主要包括:根据其需要提供各类研究报告,包括内部研究成果和外购报告;以短信营销和客户服务为信息平台,为高端投资者提供实时行情、股市资讯和在线交易同时提供自选股等个性化管理功能。提供及时、全面、-的财经资讯,短信营销信息和客户服务平台作为补充可提供及时的公告信息、个股预警、个股资讯、成交回报、资金变动、中签通知服务;根据客户需求,编撰投资分析报告,如果客户资产量达到相当规模,可根据其需要提供全方位私户理财计划。这类服务三种客户的区别就更大了,一般客户基本不享受增值服务,重要客户享受及时的服务,核心客户则享受全面及时的服务。
金融主题营销活动方案3
方案名称:
参赛队负责人:
完成日期:20------
为了发展我们证券公司购买基金的客户,争取达到每个在我们公司开户的人都同时开立基金的帐户,扩大基金市场中客户占有份额,发展潜在客户。我们公司将通过一系列的营销策略,整合产品营销和关系营销,将基金推上我们公司的主打发展力量,同时给我们公司树立起品牌文化形象,打造稳健的、专业的、诚信的、有远见的、负责的、智慧的、伙伴关系的企业形象。
一、策划目的:
本次策划主要针对基金产品展开营销,其主要目的在于增加我们公司的经济效益,扩大基金市场中客户占有份额,同时建立企业内部文化及品牌形象,发展潜在客户。
我们将对自身基金产品进行营销推广的同时,对公司内部专业人员的专业性水平,服务性水平进行提高,你满足广大投资者的不同需求。
二、营销环境分析:
1中国资本市场已经告别了暴利与投机时代,即将进入健康的投资时代;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监管力量的加强,为证券公司的运作创造出良好的外部环境,并推动基金业的迅速发展。随着基金规模日益扩大,对市场的影响也日益重要,逐渐成为证券市场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的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是证券市场的稳定器,发展机构投
2资者正是我国目前的政策选择。数据显示,目前受中国证监会监管的证券投资基金市值总和已接近800亿元,相当于沪、深两市流通市值的7%左右。
3、证券投资基金是理想的个人理财工具,收益率较高,而个人投资者在收集信息、把握行情及资金实力等方面有先天劣势,自我保护能力不足,这决定了他们的投资结果必然是亏多赢少,这是多年来的实践所证明了的。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证券公司开立基金账户。
4、基金品种的日益多样化,投资风格的逐渐凸现,为证券公司带来了越来越大的代销空间。从1998年第一批以平衡型为主的基金发展至今,已出现成长型、价值型、复合型等不同风格类型的基金,尤其是随着开放式基金的逐步推出,基金风格类型更为鲜明,为投资者提供了多方位的投资选择。
5、面对加入世贸组织后的竞争格局,基金管理公司开展广泛的对外合作,学习先进的管理与技术经验,推动基金产品与运营的创新为中国加入国际金融市场竞争奠定了基础。作为基金代销机构的证券公司,选择证券投资基金已是大势所趋。
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印发了《金融 科技 (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明确提出了近三年以来金融 科技 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浙江省把数字化改革作为新发展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总抓手,全面推进“数字浙江”建设。2021年以来,浙商银行深入贯彻中央与浙江省委的战略部署,围绕“两最”总目标全面实施平台化服务战略,在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数字化思维和理念,提升数字化能力和方法,构建数字化体系与机制,积极打造“ 科技 +金融+行业+客户”综合服务平台,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银行经营提质增效。
一、金融 科技 创新基础
近年来,随着新兴 科技 的快速发展,各类数字化技术不断涌现,在政务、金融、产业链等各领域进行了大量应用,逐渐拉开了各行各业乃至全 社会 的数字化转型大幕。银行业作为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历了近三十年来的电子化、信息化建设和迭代后,对 科技 手段的重要性与 科技 引领金融创新具有清晰的认知。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银行业在技术变革浪潮中持续推动金融 科技 发展与转型升级,电子化取代了原有的手工 *** 作、登记簿记账模式,信息化实现了数据大集中、应用互联互通以及线上业务办理。当前,随着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金融行业的 探索 与应用,银行业对数字化转型发展也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银行通过金融 科技 深化服务实体经济,在推动银行自身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同时,还推动了各行各业的产业链转型升级,为经济 社会 全面数字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金融 科技 创新挑战
尽管银行业开始加快金融 科技 在金融业务中的应用,但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还是存在来自内外部的制约与挑战。
第一,技术成熟度制约业务场景落地。 数字化转型浪潮得益于数字化技术的飞速进步,然而技术在各自领域的成熟度存在差异,每种技术均有各自发展时期特定的业务场景产物,技术的不确定性以及局限性制约了应用场景的落地。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例,其在图像识别、生物识别技术已经进行了较多应用,但在语义识别、逻辑推理等领域仍处于技术发展上升期,尚未形成具有较好效果的示范应用。另外,如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等领域进行了较多应用,但在跨链、链上链下一致性以及作为基础设施构建更大范围联盟链等关键技术上仍然需要突破。因此,银行数字化转型需要将金融 科技 作为核心竞争力,通过技术创新创造场景、重塑流程。
第二,安全自主可控尚待内外部能力提升。 我国银行应用的大部分 *** 作系统、服务器等基础设施以及数据库、技术平台等软件较多依赖于国外相关技术厂商,自主创新与研发能力尚待提升。以区块链技术为例,部分银行及厂商基于Hyperledger Fabric等国外开源区块链底层平台进行二次开发,最终应用于金融业务之中,虽然是开源产品并且实现了国密等符合国情与监管要求的特性,但仍可能存在安全后门、制裁使用等问题。对应领域的人才不足也使得国产化进程较为困难,国产基础设施、软件的能力、易用性、生态等也需要时间来检验。
第三,标准化体系建设需要创新与迭代。 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通过产学研、迭代开发等机制快速推进,甚至在关键技术的攻关上采用了“揭榜挂帅”“赛马”等方式加快突破,而标准化建设往往需要在技术与应用进入初步推广期之后进行立项,标准制定的周期相对较长,可能无法跟随新技术、新应用的变化,需尽快建立适合数字化转型的标准化体系快速迭代建设机制,为金融 科技 应用提供规范指引。
第四,互联网对银行组织架构、管理模式带来冲击。 头部互联网公司在零售端产品、架构、运营等方面的理念与管理模式独具特色,银行在吸纳融合互联网典型机制的同时,也对自身的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形成了冲击。一是在组织架构上,银行因为特有的金融属性需在审慎框架内进行有限尝试,而互联网公司可通过扁平化管理加快决策,其 科技 公司属性允许进行试错;二是在运行模式上,业务部门与信息 科技 部门相互独立,以需求为驱动开展研发工作,难以支撑数字化转型阶段新技术应用的敏捷反应、快速决策、技术储备,而互联网公司通过以客户为中心、以场景为切入点的理念在零售端布局产品占据了大量入口。银行如何平衡两者,推动产品创新与应用推广,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三、金融 科技 创新对策
银行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新技术与金融场景的融合应用,更是对体制机制的重塑。以浙商银行近年来的实践为例,银行数字化转型之路有四大核心。
第一,加速 科技 前置,引领业务创新 。浙商银行目前已成立研究院,综合运用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落地金融应用,优化经营模式、改造业务流程,加强数据运用,提升各条线业务和系统的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同时,浙商银行与知名高校以及头部高新技术企业共建联合研究中心、金融 科技 实验室,加强产学研合作, 探索 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数字技术,加强研究成果落地转化,以 科技 引领业务创新。
第二,强化自主可控,加强技术攻坚 。浙商银行坚持关键技术自主可控、核心应用自主研发,近年来在区块链、知识图谱等底层基础技术与应用建设上完全自主可控,积极拥抱鸿蒙、鲲鹏、麒麟、泰山等国产软硬件基础设施生态,并通过多方安全计算、TEE等技术加强对敏感个人信息数据的保护。自主可控离不开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创新,浙商银行积极参与各项省部级重点课题项目、“揭榜挂帅”项目等,以最大限度激活企业 科技 人员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攻坚核心关键技术,助力打造国产自主可控的金融 科技 发展模式。
第三,以标准化建设引领,有序推进技术发展 。浙商银行广泛参与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标准制定。目前已参与《信息安全 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 参考架构》、《信息安全技术 区块链信息服务安全规范》等国家标准制定,参与工信部电子标准院、北京金融 科技 产业联盟等机构主导的具有行业、产业示范意义的标准制定,为金融 科技 技术的标准化建设添砖加瓦。同时,浙商银行积极参与中国人民银行企业标准“领跑者”活动,加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向行内标准的转化和引导,切实做到以标准为指引,推进产品实施,提升各项技术与应用的标准建设。
第四,转变 科技 管理,创新协同机制。 浙商银行全面构建适应于平台化服务等全行战略发展要求的全新金融 科技 组织架构,实施以产品为中心的创新协同机制,推行一体化敏捷研发机制;实施“引进来、输出去”工程,持续加大 科技 投入和高精尖人才引进力度,培养金融 科技 复合型人才,充实金融 科技 队伍,通过金融 科技 产品输出加强服务实体经济,构建生态,形成标准;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持续申请区块链、人工智能金融 科技 基础技术相关专利,截至2021年8月末,区块链发明专利授权数9项,位居股份制行第一。
四、金融 科技 创新
一是区块链和物联网技术双引擎驱动业务创新。浙商银行于2017年在同业首创基于自主可控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服务解决方案,将企业各类资产转化为区块链电子金融工具,帮助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上下游企业盘活应收账款,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 社会 效益。同时,为解决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数据一致的问题,提升链上数据的真实性、时效性,浙商银行通过采用物联网技术,采集真实、实时的企业经营动态、动产质押数据,建立了“客观信用体系”,通过边缘端统一管控、原生数据上链、多维度交叉验证等机制,提升银行风险管控能力,构建良好的产业链供应链金融生态,目前已在金属加工、养殖、仓储等行业进行了试点与推广。
二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综合运用提升风控能力。浙商银行大数据风控平台综合应用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知识图谱”技术,广泛引入外部相关数据、模型,填补了客户准入、关联关系、授信审批、贷后管理、预警管理、财务分析等系统支持能力的空白。浙商银行充分整合利用内外部数据构建10亿级企业画像知识图谱,结合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技术实现舆情分析预警自动化处理,根据大数据风控规则或模型形成预警信号或风控结论,进一步深化金融 科技 各项技术的综合运用,实现了全行风险管控的数据化、移动化、智能化。
五、金融 科技 创新展望
第一、纵横驱动,构建金融 科技 应用创新基石 。一是顶层纵向驱动,设立“金融 科技 管理委员会”,创新 科技 体制机制顶层设计,由“一部N中心”向“一部一公司一研究院”转型,实现组织架构变革;二是业务横向驱动,通过金融 科技 支持团队派驻业务条线协同业务创新,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提出,主动在业务模式中融入金融 科技 能力,提升数字化能力转化率;三是 科技 横向驱动,加强基础设施平台建设,建立适应数字化转型、实现快速迭代的研发机制,构建适应不同行业技术输出和业务服务于一体的基础性平台。
第二、对标同业,加强新技术综合运用 。通过对标先进同业的产品服务体系、先进的金融 科技 手段,研究先进同业好的理念、好的做法、好的机制; 探索 5G、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的融合交叉解决方案,激发技术创新的活力,形成新一代金融应用技术,从而加速推动银行业金融 科技 创新进程。
第三、场景切入,聚焦服务实体经济 。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痛点、难点,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场景服务为切入点,提供“ 科技 金融 行业 客户”综合服务解决方案,加大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制造业、乡村振兴、“双碳”、绿色产业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在有效服务实体经济中推进自身金融 科技 的高质量发展。
文章转载自《中国金融》2021年第22期
日前,国务院会议提出鼓励互联网金融发展,并且对接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发展,我认为是将是具有非常非常深远意义的。在中国的普惠金融实践中,积极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积极服务中国广大的三农工作,已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三农能力建设是互联网金融发展关键点
互联网金融看似和三农比较遥远,但其实又非常贴切。解决几亿经济活跃的农户和一些贫困农户的实际问题,我们认为有三个问题值得关注。
第一个问题,是资金获取问题。过去很多金融机构讲,远离农村市场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现在农村金融创新需要钱,钱从哪里来这是一个问题?农村市场如何成为一个有效的市场?
在获取资金方面,互联网金融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边是农村农户优良资产,能够由我们做好甄别信用。在信用甄别以后,他们这种小额分散的几千、几万的优质资产,可以通过互联网金融P2P方式和理财者对接。
都市的理财者把可以小额的资金通过P2P借给农户。这种方式可以把资金打得很散,甚至一百块钱都可以。这是一种商业的、可持续的模式,理财者可以获得7%至11%甚至更高的回报。从它的期限来看。有的种植、养殖项目长达9个月时间,有的长达一年甚至更长时间,但这种方式确实可以对接成本较低的资金。
其实当年国开行也曾面向农村市场,做这种批发资金,但是它的基础成本可能高达85%。而且这些钱从国开行开始一层一层的渗透,到最基层的农户手里,可能成本更高。
但今天商业性P2P却可以达到8%至12%的回报帮助同样的项目,这样的出借人可获取的回报也很丰厚,对于农户而言成本也不是太高。所以P2P具有商业可持续性,P2P是帮扶三农走得通的路。
物联网助力融资租赁风险控制
第二个问题,是如何在信息比较缺失的情况下,如何帮助农户建立信用?我们认为,如果没有农村的金融体系信用这方面的建立,资金就不会进入到农村市场。所以就要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的背景下,如何帮助过往信息缺失的农户建立信誉,帮助农村市场建立信用体系。
在这方面,我们使用了物联网的技术,协助建立信用体系。在内蒙等地,我们做基于农机具的融资租赁。农村搞产业化、集约化运营,需要十万、二十万、三十万的农机具,农民买不起,就是基本的拖拉机、收割机,烘干塔这样的。可是如何控制风险呢?我们的农机具上面都是有GPS的,都是有标签的,这就是物联网概念的具体应用,农机上面都有传感器,知道它每天在哪里,它如果动来动去的话,知道它实时情况如何。这种物联网概念技术的应用,使得农机融资租赁业务得以顺利展开。
P2P平台对接三农能力建设
第三个问题,是普惠金融、包容性金融的根本问题。即除了钱之外,还要能够帮助目标人群做能力建设。
如果我们服务的企业是联通、中石化[微博]这样的行业巨头,你不太需要告诉他如何做电信生意,如何做石油生意。但是,当我们的小金融、微金融,所服务的目标对象,是小微企业主和农户,那么除了给他小额的资金支持外,还要帮他做能力建设方面的帮扶,这样才能让他更好开展生意。
我们如何能够帮助农户获取资讯、提高能力呢?如何帮助农户把他生产的东西卖出去?我们认为,也可以用互联网金融的方式,资讯更多的时候,是一个信息流互联网金融平台便可以起到作用。与此同时,就现在农村农户来讲,农户生产的东西可以用互联网金融平台之上的一些手段和出借人有效对接。我们前段时间做的果品项目就是这样,我们生产苹果的农户就可以把它的苹果直接和理财者的需求对接起来,类似这样基于资讯服务,基于产品的对接,帮助农户搞能力建设。这是从资金获取,信用建立,能力建设三个方面互联网金融如何帮助他们,我们觉得我们有很大的空间,未来,农村金融的成长空间是巨大的。
P2P实践不忘公益金融
另外对于那些农村贫困用户,互联网金融应该怎么做呢?
从公益金融海外经验方面来讲,美国有KIVA这样的P2P模式,美国的人士25美元就可以借给非洲贫困妇女做项目,一年以后钱还给他,他在借给下个人,不收取回报,或者收取极低的回报。这样的模式8年前在KIVA开始实践,到现在已在全世界面向贫困农户,25美元一份,累计出借已达几亿美金。
我们也有类似的项目,这是纯公益的P2P。最低100块钱一份份额,都市的爱心人士就可以借给贫困农户,所有农户的信息都是上网的,爱心人士可以在网上看到创业故事,农户过往还款的信用历史信息也都在网上一目了然。这些贫困的农户是由当地驻农的NGO组织评审管理的小额信贷实施的,用的方式也是互联网方式。这样的模式通过爱心、通过金融、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输出到农村。
NGO小农信贷组织在中国的发展,还需要有很大提升空间。通过互联网金融和三农对接完全可以解决资金问题。
构造创新服务平台
从未来发展角度看,不论是小微企业,还是三农工作。我们认为大数据金融技术正在成为我们未来服务信用工作的基础系统。
客户是什么样子的,他们有多少人,他做了什么事情,大数据都能一目了然。大数据不但能帮助小微企业主和广大客户做好业务。同时还大大帮助互联网金融服务提供商等合作伙伴降低风险,还增强黏性。基于互联网,基于云计算,基于大数据的革命,正在给客户的能力建设、资金获取和信用建立带来质的飞跃。
未来,我们完全可以看到科技发展在金融服务中的广泛应用,从最初的风险管理到产品输出,一条完整的金融服务产业链,有望盘活中国农村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我们期待互联网金融可以获得长足发展,为中国三农工作提供更好的助力和翅膀。
① 互联网金融专业难不难学
这是个新专业,一般来说分成三类。
①互联网金融概论,以及涉及到的网 贷、支回付、众筹等分答支的学习;
②互联网类课程,比如电子商务、计算机基础、网络营销等;
③金融类课程,比如金融学概论、政治经济学、证券等课程。
另外,我发现不少书店的这类教材其实内容都比较浅显,理论性太强,推荐学习专业课时看一些其他方面的书,能够帮助你快速入门,知道自己未来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② 关于互联网的专业有哪些
计算机应用这一专业在普通院校里面比较常见,所学的专业一般是应用类工具,专能实践 *** 作的一属个专业。对于想要学技能工具的学员来说,学这一方面是比较实用的。
计算机网络这一专业是很多院校比较推荐的一个专业,因为一边可以玩一边可以学到东西。其实不然,这一专业面太广,而且校园里面的老师对于网络也不是特别的精,只能照本宣科。
电子商务这一专业在很多本科院校里面比较开设,会按照当下比较流行的平台、 *** 作、以及网购所向去选择相关的行业学 *** 作,学实用,及时性很强。
(2)互联网金融专业有哪些课程扩展阅读:
专业核心课:互联网营销导论、互联网思维、新媒体营销、典型互联网工具使用、Web设计、Axure原型设计、互联网金融导论、金融工程。
专业实战课程:商务网站建设实践、互联网产品原型设计与实现、互联网营销策划案的策划与撰写、互联网金融产品运营与推广实践。
③ 互联网金融这个专业前景怎样
作者:侃财社
链接://hu/question/24377077/answer/19823289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趋 势 一:科 技 金 融
有人认为2017年将成为金融科技元年。从去年开始,金融科技俨然成为了国内互联网金融圈最热门的词汇。这标志着中国互联网新金融由商业模式为主的创新,转向科技驱动。然而也存在着很多企业标榜Fintech的标签,而科技属性较弱的现象。
相比“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这个词更聚焦于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并强调它们对于提升金融效率和优化金融服务的重要作用。根据麦肯锡的数据,过去5年,超过40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这个领域。在强势资本的支持下,全球已有超过2000家的金融科技公司。
未来新的金融体系应该是大众金融、普惠金融、消费型金融,更多服务于普通用户、长尾用户,而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使普惠金融成为可能。展望2017年,平台之间的“流量之争”或许仍在,但是“金融科技”之战才是决定公司未来命运的关键。
趋 势 二:消 费 金 融 细 分
消费金融是当下互联网金融乃至整个金融领域的热点,处于政策红利阶段,市场主体仍面临增量市场。数据显示,2017年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规模预计将在2万亿元左右。显而易见,这个万亿级别的市场,仍将处于风口前沿。
2016年8月24日,银监会下发《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个人在同一平台借款余额不超过20万元,企业在同一平台借款余额不超过100万元。网贷暂行办法下发以后,很多平台面临业务转型,其中消费金融成为热点,竞争呈现白热化。
同时,随着消费场景趋于多元化。住房、汽车、电商、旅游、教育等不断细分,电商巨头如阿里、京东也已纷纷发力消费金融,将相关产品植入线上购物平台,这也为消费金融在需求端打开出口。
趋 势 三:集 团 化
互联网金融缘起P2P,现在却在一步步的淡化P2P。由于政策监管或市场竞争等因素,网贷行业需要将战略重点转移,摆脱单一的业务模式。2016年,经过业务剥离、独立上市、兼并整合,版图调整等一系列动作,一批起步于网贷的行业巨头,正在淡化身上的P2P色彩,通过集团化和多元化的综合财富管理业态转型,向更多传统机构的业务版图渗透。
集团化有利于互联网金融企业适应理财端、资产端的不同发展需求,形成互相配合的趋势,稳定业务构架;同时淡化外界的原有印象,实现品牌升级,提升估值,增强企业的信任度,让投资者更加看好公司集团化发展的优质平台。
趋 势 四:监 管 趋 严
2016年,牵涉广泛的恶性事件频发,使得人们认识到,没有安全,互联网金融将无法真正发展。为了规范行业发展,多部文件密集下发,互联网金融监管日渐趋严,形成了“中央统筹、行业自律、专项整治”三大行动体系。
随着监管方案的逐步出台,2017年将是监管合规进一步落实之年。各种监管政策的过渡期、整改期临近,都将加速行业洗牌。因此,2017年合规将成为互联网金融平台发展的主基调,也将成为其先发的优势。在彻底洗牌的行业格局之下,对平台资质的完善,对风控机制的构建,以及对运营模式的创新等诸多因素成为检验互联网金融平台最基本的要点,率先完成各类监管的合规整改,就意味着能抢占行业先机。
因此,2017年合规将成为互联网金融平台发展的主基调,也将成为其先发的优势。在彻底洗牌的行业格局之下,对平台资质的完善,对风控机制的构建,以及对运营模式的创新等诸多因素成为检验互联网金融平台最基本的要点,率先完成各类监管的合规整改,就意味着能抢占行业先机。
随着各项监管政策的过渡期、整改期临近,行业洗牌加速进程。可以说2017年是互联网金融行业贯彻专项整治要求、建立监管长效机制的关键一年,也是协会自律管理规范的深化之年。1月23日,中国互金协会部署17年工作,继续推进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会议提出了新的一年互联网金融整治的9项主要任务,为互联网金融行业行稳致远积极贡献力量。
④ 有互联网金融专业吗
互联网金融(IT FIN)是指以依托于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一种新兴金融。互联网金融不是互联网和金融业的简单结合,而是在实现安全、移动等网络技术水平上,被用户熟悉接受后(尤其是对电子商务的接受),自然而然为适应新的需求而产生的新模式及新业务。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不仅仅在于金融业务所采用的媒介不同,更重要的在于金融参与者深谙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髓,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工具,使得传统金融业务具备透明度更强、参与度更高、协作性更好、中间成本更低、 *** 作上更便捷等一系列特征。[1] 理论上任何涉及到了广义金融的互联网应用,都应该是互联网金融,包括但是不限于为第三方支付、在线理财产品的销售、信用评价审核、金融中介、金融电子商务等模式。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已经历了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个人贷款、企业融资等多阶段,并且越来越在融通资金、资金供需双方的匹配等方面深入传统金融业务的核心。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最基本功能是融通资金,资金供需双方的匹配(包括融资金额、期限和风险收益匹配)可通过两类中介进行:一类是商业银行,对应着间接融资模式;另一类是股票和债券市场,对应着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模式。这两类融资模式对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但交易成本巨大,主要包括金融机构的利润、税收和薪酬。
⑤ 互联网金融模式课程讲什么内容
互联网金融是抄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袭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是新生事物。本课程是互联网金融系列课程的基础课程,也是管理金融类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希望通过本课程,同学们能对互联网金融兴起的金融逻辑有一定的了解,并理解中国互联网金融的普世性和中国自身的特点;了解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强调了风险的应对以及创新的内在逻辑。
⑥ 金融有哪些专业
金融专业包括:金融管理专业、国际金融专业、证券与期货专业、财务管理专业、金融工程专业等。
1、金融管理专业:金融管理专业充分发挥了我国高等教育自学ks的优势,同时吸收西方有关领域的新知识、新方法,主要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德才兼备,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金融管理方面应用性、职业性的专业人才。
2、国际金融专业:国际金融专业,为金融学的一个分支,金融学分为国际金融与国内金融。主要培养具备国际金融知识领域先进理念、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成为既熟知中国金融业发展进程和方向,又了解欧美发达国家金融业的现状,具有国际化水准的外向型、应用型、复合型金融人才。
向左转|向右转
3、证券与期货专业:证券与期货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高投资管理水平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本专业要求学生主要学习金融、证券、期货、财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掌握证券、期货、外汇市场交易的规划和方法,具有从事证券投资咨询、经营、管理,外汇投资和期货交易的实际工作能力。
4、财务管理专业:财务管理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 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简单的说,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5、金融工程专业:金融工程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和金融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理财、投融资、以及风险管理方法与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设计、开发综合运用各种金融工具创造性解决金融实务问题的基本能力。
以及开展金融风险管理、公司理财、投资战略策划以及金融产品定价研究,能在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从事金融财务管理、金融分析和策划的高素质复合型现代金融人才。
⑦ 互联网金融专业需要学些什么
本专业旨在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互联网金融行业,能够适应互联网金融行业动态变化的工作要求,能够从事互联网金融产品设计、系统运营与运维、市场营销、风险控制、客户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 业 方 向
本专业面向互联网金融公司、商业、证券、保险公司、投资公司、小贷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就业岗位包括:互联网金融理财人员、金融大数据分析人员、保险电商运营人员、互联网保险营销人员,互联网金融产品设计师,互联网金融新媒体营销人员、互联网金融分析人员、互联网金融运营人员等。
⑧ 谁能详细地介绍一下大学里的互联网金融专业具体一点,比如历史,比如课程设置,比如就业方向等等
大概的主要课程有:国际金融学、会计学、数学金融、经济学、管理学等;主要是运算这一块,出来大部分会找在银行工作的。
⑨ 中央财经大学互联网金融主要课程有哪些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这是必修的专业课程,还有就内是政治类的像马克容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代史纲要,这些也是必修的课程。剩下的就是经济学和金融学的课程了,有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国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国际金融等等。
⑩ 互联网金融专业要学的课程都有什么
这是个新专业,一般来说分成三类。
①互联网金融概论,以及涉及到的网 贷、支付、众筹等分支的学习;
②互联网类课程,比如电子商务、计算机基础、网络营销等;
③金融类课程,比如金融学概论、政治经济学、证券等课程。
另外,我发现不少书店的这类教材其实内容都比较浅显,理论性太强,推荐学习专业课时看一些其他方面的书,比如《P2P网贷平台合规运营实 *** 手册》等,能够帮助你快速入门,知道自己未来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写了这么多,给个好评呗。
1月4日,数字人民币(试点版)App已在各大安卓应用商店和苹果App Store上架。数字人民币(试点版)App是中国法定数字货币——数字人民币向个人用户开展试点的官方服务平台,提供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的开通与管理、数字人民币的兑换与流通服务。到2020年10月,数字人民币增加了上海、海南、长沙、西安、青岛、大连六个试点地区。加上此前深圳、苏州、雄安新区、成都四地及北京冬奥会场等试点地区,数字人民币试点已经形成“10+1”的格局。
本期书单,我们来了解数字货币与数字金融。
这里发布的书单均依据百道图书选品后台和百道好书大数据制作,书店、图书馆以及阅读推广机构对平台与数据有兴趣体验与试用的,还有出版机构有需要推荐相关图书到书单的,请邮件垂询:bd@bookdaocom。
No1 货币金字塔:从黄金、美元到比特币和央行数字货币
出版社: 社会 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美]尼克·巴蒂亚(Nik Bhatia) 著
出版时间:2021-08
No2 数字金融: 科技 赋能与金融监管
出版社:中译出版社
作者:柏亮 主编;于百程,赵慧利 执行主编
出版时间:2021-07
No3 数字货币与日常生活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李晶
出版时间:2021-06
No4 新货币战争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作者:德诺伯特·海林
出版时间:2020-04
No5 区块链 人工智能 数字货币:黑 科技 让生活更美好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作者:美亚当·格林菲尔德(Adam Greenfield)
出版时间:2018-04
No6 数字货币:数字时代的金融生活
出版社:经济日报出版社
作者:莫开伟,邱泉,李凤文 著
出版时间:2021-05
No7 与领导干部谈数字货币
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作者:杨东,马扬
出版时间:2020-06
No8 数据资产论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汉生
出版时间:2019-05
No9 数字货币--领导干部读本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作者:任仲文
出版时间:2019-11
No10 数字货币来了:比特币·区块链·货币未来
出版社:当代世界出版社
作者:何为,罗勇
出版时间:2021-02
No11 央行数字货币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作者:白津夫,葛红玲
出版时间:2021-09
No12 数字货币初探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作者:姚前 著
出版时间:2018-05
No13 数字金融:未来已来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作者: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数字金融资产研究中心
出版时间:2020-12
No14 数字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践与 探索 (2020)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作者: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金融消费权益保护与教育培训专委会 著
出版时间:2021-01
No15 数字货币经济分析
No16 数字货币新论(新金融书系)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谢平,石午光
出版时间:2019-04
No17 科技 赋能:中国数字金融的商业实践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课题 著,谢绚丽 主编
出版时间:2018-07
No18 货币的非国家化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作者: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Friedrich,von,Hayek)
出版时间:2019-05
No19 银行转型大变局:对话银行数字金融 *** 盘者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何平,许小青,周旭强,曾硕,张曦元
出版时间:2021-10
No20 中国金融 科技 创新:数字金融应用场景实战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作者:刘勇
出版时间:2021-07
No21 法定数字货币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作者:宝山 文武
出版时间:2018-01
No22 数字金融的底层逻辑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徐远 陈靖 著
出版时间:2019-01
No23 中国数字金融创新发展报告(2021)/数字金融蓝皮书
出版社: 社会 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欧阳日辉 主编 刘怡 柏亮 联合主编
出版时间:2021-05
No24 数字货币交易盈利策略
出版社:广东经济出版社
作者:济卿凭
出版时间:2020-11
No25 中国数字普惠金融热点问题评述-((2020-2021))
出版社:中国 社会 科学出版社
作者:曾燕,杨佳慧,等
出版时间:2021-07
No26 区块链与数字金融革命:加密货币完全指南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西〕佩德罗·佛朗哥(PedroFranco)
出版时间:2020-08
No27 与领导干部谈数字金融
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作者:李振华,宫靖
出版时间:2021-03
No28 科技 赋能金融Ⅲ——中国数字金融的最佳实践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作者:写小组
出版时间:2020-06
No29 人民币世界化与世界数字货币体系构建—分布学派的理论解释
出版社:中国 社会 科学出版社
作者:保建云
出版时间:2021-01
No30 数字货币:金融 科技 与货币重构
No31 数字货币极简读本:理想与现实之间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作者:零壹 财经 零壹智库
出版时间:2020-06
No32 数字金融:金融行业的智能化转型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作者:金天,杨芳,张夏明
出版时间:2021-09
No33 区块链时代:数字货币意味着什么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作者:周晓垣
出版时间:2018-12
No34 数字货币:从石板经济到数字经济的传承与创新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作者:龙白滔
出版时间:2020-04
No35 区块链数字货币合规指南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作者:王伟
出版时间:2021-03
No36 央地关系视角下的数字金融:发展模式与监管体制
出版社:上海 财经 大学出版社
作者:郭峰
出版时间:2021-06
No37 国之重器出版工程 区块链+金融:数字金融新引擎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作者:姜才康,李正
出版时间:2021-01
No38 数字金融安全与监管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作者:方亚南,齐佳音
出版时间:2021-10
No39 法定数字货币-(研发趋势与应用实践)
出版社:中国 社会 科学出版社
作者:金钊,曾燕,等
出版时间:2021-09
No40 数字金融: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出版社: 社会 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张勋,万广华,郭峰 著
出版时间:2021-08
No41 新货币论
出版社:中国 社会 科学出版社
作者:陶永谊
出版时间:2021-01
No42 国之重器出版工程 数字货币与人民币国际化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作者:郑润祥
出版时间:2021-01
No43 数字货币蓝皮书(2020)
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
作者:朱嘉明,李晓
出版时间:2021-01
No44 一本书读懂数字货币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王腾鹤,辛泓睿,黄永彬
出版时间:2020-12
No45 数字货币时代:LIBRA系列问答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作者:清华大学金融 科技 研究院区块链研究中心
出版时间:2020-09
No46 数字货币创新--影响与应对/国家智库报告
出版社:中国 社会 科学出版社
作者:彭绪庶
出版时间:2020-09
No47 数字货币:货币革命进行时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作者:[美]Neel Mehta(尼尔·梅塔),Aditya Agashe(阿迪蒂亚·阿加什),Parth Detroja(帕斯·底特律)
出版时间:2020-09
No48 数字金融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作者:京东数字 科技 研究院
出版时间:2019-05
供应链金融是一种生态协作型的金融业务, 即要完成一笔供应链金融业务,需要三方角色进行协作,包括平台提供者、风控管理者、流动性提供者:平台提供者通过服务的输出整合供应链上下游交易相关的主体、物、信息,起到获客、管理和归集信息的作用;风险管理者负责供应链金融方案的设计、风险识别与风险控制;流动性提供者负责提供资金。
因此,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各供应链金融利益相关方/参与主体构成了供应链金融生态。供应链金融生态包含六大类主体:
供应链金融需求方;
供应链上核心企业;
供应链金融平台方;
供应链金融 科技 赋能方;
供应链金融资金方;
供应链金融基础设施方。
图1-1中国供应链金融生态图
01
供应链金融需求方
中小微企业由于在供应链中处于弱势地位、资金被占压严重,并且缺乏有效、低成本的信用评估和增信手段,造成难以通过传统方式获得融资。但当金融机构从供应链整体的角度去衡量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风险时,金融机构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信用状况等等,更利于中小微企业获得金融支持。
02
供应链上核心企业
供应链上核心企业是指行业的龙头/骨干企业,大部分核心企业在供应链金融生态中的职能是为其上下游中小微企业提供信用担保。但需要注意的是,有的行业龙头/骨干企业会往服务化转型,建立生产性服务平台/机构,以提升供应链整体的竞争力、促进整个产业的升级,担任着供应链金融平台方的角色;有的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甚至会成立金融 科技 公司,对外输出风控能力;有的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则会往金融端深入,成立金融子公司,担任着供应链金融资金方的角色。
03
供应链金融平台方
具体包括供应链管理服务公司、物流公司、B2B平台三类主体。这些主体通过构建供应链运营的平台或生态,为供应链金融提供业务场景,并在场景中帮助资金方实现获客与风控:一方面,利用对产业资源的整合能力、对供应链的优化能力,为供应链金融资金方挖掘与推荐融资客户;另一方面,凭借自身积累的行业经验,或对供应链中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掌控,或利用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帮助供应链金融资金方进行风险防控。
(1)供应链管理服务公司
供应链管理服务公司以整合资源为基础,对供应链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商流进行设计、规划和优化,进而提供订单管理、采购执行、报关退税、物流管理、资金融通、信息管理、贸易商务、结算等一体化的综合服务。
供应链公司直接参与贸易,但却不是贸易公司;参与物流,却不是物流公司;帮助中小成长型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但却不是银行;提供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支撑,但又不是 科技 公司。
供应链公司最擅长的是资源整合与配置,满足客户的非核心业务外包需求,通过商业模式的设计实现供应链的高效运作,为客户创造价值。
(2)物流公司
物流公司从专业的物流服务切入,要么形成金融仓储专业服务能力,帮助资金方进行货物质押融资业务的质押物监管;要么从物流扩展至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形成四流合一的供应链管理服务能力,但其物流业务仍是主营业务,并且相对第一类供应链管理服务公司更“重资产”。
(3)B2B平台
B2B平台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为载体,通过标准化、线上化、数据化、智能化的方式,广泛地连接供应商、采购方以及生产性服务商,实现在线化的交易、协作,乃至结算。
线下会按需求搭配高效的供应链运作体系,以线下高效的交付配合线上高效的交易与协作。
最后以大数据智能分析、资金账户管理、物流监管等为主要风控手段,在交易场景中嵌入供应链金融服务。
04
供应链金融 科技 赋能方
金融 科技 运营平台特指利用金融 科技 进行金融风控运营的平台,其专注于金融风控能力的建设,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手段,以独立第三方的风险管理者角色,帮助资金方实现金融风险的识别、管控;以收取风控服务费为主要盈利手段。
大数据+AI技术主要用于对供应链金融相关数据进行智能化的分析从而辅助风控;物联网赋能于物流的运作与对物的可视、可控的监管;区块链技术主要保障信息的匿名、开放、不可篡改、可追溯,并且保障契约的自动执行。
05
供应链金融资金方
供应链金融资金方指的是持牌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保理、小贷、基金、担保、信托、证券、保险等。他们是流动性的提供者。同时,有的金融机构除了提供资金,还担任风险管理者或平台提供者的角色,与作为纯资金提供方的金融机构相比,这类机构对产业供应链的参与程度更深、掌控程度更高。
具体来说,有的银行以资金成本优势和对资金账户的管控能力基础,以交易银行(自建平台或者与平台合作掌握交易)、金融 科技 银行(基于金融 科技 形成新的风控能力)等新模式为实体产业中的中小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有的非银金融机构也通过构建服务平台或研发应用金融 科技 的方式深度开发供应链金融业务。
06
供应链金融基础设施方
基础设施方为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开展提供基础设施、工具、服务,包含各类信息化基础设施供应商(含信息管理系统供应商、金融 科技 供应商)、电子认证技术服务商、标准仓单服务商、电子签名与电子合同服务商、数据服务商、征信服务商、支付服务商、资金管理服务商、金融资产交易所、律所、会计事务所、行业中介组织等。
来源 | 万联供应链金融智库
互联网金融的虚拟性较高,造成了投融资双方了解度不够,而大部分互联网金融机构又对投融资双方的资质审查不严格,准入门槛要求低,且缺乏完备的征信机制,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部分互联网金融机构在高杠杆比率下经营,个别机构引入不具充足担保实力的第三方金融机构,甚至在无抵押无担保状态下的贷款。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互联网金融机构纷纷推出高收益、高流动性的产品,看似诱人的回报背后却给将来埋下了隐患,也加剧了互联网金融的风险。
那么,如何加强和防范互联网金融潜在的风险呢。
首先,要不断创造、设计、开发出各种新的组合金融工具,使金融衍生工具创新和风险控制能得以加强,以期在一定风险度内获得最佳收益。并建立流动性管理指标体系,对贷款的流动性风险进行实时监测、评估,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对流动性风险进行预测。另外应该建立一套应对大规模挤兑的应急预案,比如留存一定比例的备付金。
其次,互联网金融行业以及相关机构应大力发展先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建立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网络金融的安全,最终是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来实现和支撑的,其关键技术有防火墙技术、数据加密技术和智能卡技术等,主要是通过采取物理安全策略、访问控制策略、构筑防火墙、安全接口、数字签名等高新网络技术来实现。
最后,还要加快建立互联网金融领域的行业管理制度,强化在工商注册、金融业务监管、电信备案或许可等不同环节的协作管理,探索构建跨部门联动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从业机构及产品监管规则,形成常态化和长效性的监管机制。要鼓励和引导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开展业务,为长效机制的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作为国内知名的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善林金融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为宗旨,以依法合规为前提,以风险防控为原则,建立良好的创新机制,通过产品、技术、制度、服务和流程等创新方式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资金和信息使用效率。善林金融的成功,原因在于始终把风控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放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首位,并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消灭或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