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uwb技术和RFID相比有什么不同,国内有用UWB定位的产品吗?

用uwb技术和RFID相比有什么不同,国内有用UWB定位的产品吗?,第1张

1、含义不同: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 *** 控简易,适用于自动控制领域的技术,它利用电感和电磁耦合的传输特性,实现对被识别物体的自动识别。RFID定位系统通常由电子标签、射频读写器以及计算机数据库构组成。根据电子标签是否有源可以分为有源RFID和无源RFID。

UWB定位系统通常包括UWB定位基站、UWB定位标签和定位引擎。UWB定位技术通过发送纳秒级及其以下的超窄脉冲来传输数据,可以获得GHz级的数据带宽,发射功率较低,无载波。

2、侧重不同:有源RFID的电子标签包含电池,因此信号传输范围相比于无源RFID更大,达到30米以上。同时可以实现基于RSSI测量的指纹定位。

无源RFID系统只依赖电感耦合,因此没有电池。相比有源RFID,体积更小,耐用性更高,成本更低。无源RFID定位系统多使用邻近探测法实现定位。

UWB定位技术的主要优势有低功耗、对信道衰落(如多径、非视距等信道)不敏感、抗干扰能力强、不会对同一环境下的其他设备产生干扰、穿透性较强(能在穿透一堵砖墙的环境进行定位)、在室内或者建筑物比较密集的场合可以获得良好的定位效果。

同时在进行测距、定位、跟踪时也能达到更高的精度,可应用于静止或者移动物体以及人的定位跟踪。

3、总结:UWB定位技术较RFID定位技术而言,具有更高的精度,更适用于对定位精度要求较高的行业,比如化工人员定位、煤矿人员定位、电力能源人员定位、制造业人员定位、公安司法人员定位、隧道人员定位等。

扩展资料:

UWB技术具有系统复杂度低,发射信号功率谱密度低,对信道衰落不敏感,截获能力低,定位精度高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室内等密集多径场所的高速无线接入。

UWB技术是一种使用1GHz以上频率带宽的无线载波通信技术。它不采用正弦载波,而是利用纳秒级的非正弦波窄脉冲传输数据,因此其所占的频谱范围很大,尽管使用无线通信,但其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达到几百兆比特每秒以上。

使用UWB技术可在非常宽的带宽上传输信号,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对UWB技术的规定为:在3.1~10.6GHz频段中占用500MHz以上的带宽。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UWB

寻息科技独有的钛准®轻量级定位系统,颠覆行业蓝牙定位规则,自研HCSLP物联网通信技术,在物理层进行多种调制方式的认知与适配,创新提出自适应扩频通信协议,建立了HCSLP物联网通信-定位融合系统架构。大幅度降低系统的实施成本和周期,先进性、稳定性位列行业前茅。系统具备定位精度高、覆盖广、容量高、功耗低、实时性高、普适性强的优势。

从市场需求来说,定位的精度是越高越好,所以,所有的定位技术也在精度方面不断地进行突破,而成本也在产业规模化之后逐渐地降低,“高精度、低成本”的定位方案无疑是未来市场的趋势。本篇SKYLAB君就来为大家简单介绍几款高精度、低成本的室内外定位方案。

基于GNSS定位模块的室外定位方案:

高精度定位的实现


基于GNSS定位模块的高精度室外定位方案

为满足物联网产业链中不断增长的高精度室外位置服务需求,SKYLAB GNSS软件、硬件研发团队创新推出了两款高性能、小尺寸的高精度定位模块SKG12UR和高精度G-Mouse SKM2101MR,内置RTK算法,配合全国北斗增强网的高精度定位服务,GPS/BDS/GLONASS多系统的联动模式,可以通过对观测值各项误差精密建模、估计及消除,可最终实现实时厘米级精度定位。

高精度定位模块SKG12UR和高精度G-Mouse SKM2101MR主要用于高精度位置信息服务,尤其是对精度要求比较高的特定行业,如:智能交通汽车无人驾驶、精准农业农机无人驾驶、无人机应用、机器人割草机应用、共享单车监管应用等产品。

基于UWB技术的高精度室内定位方案:

UWB的定位原理和卫星导航定位原理很相似。如下图,天上的卫星坐标为已知,地上的接收设备同时接收到四个卫星信号就能确定自己的位置坐标(平面和高程坐标)。UWB的定位原理就是通过在室内布置4个已知坐标的定位基站,需要定位的人员或者设备携带定位标签,标签按照一定的频率发射脉冲,不断和四个已知位置的基站进行测距,通过一定的算法精确的计算定位标签的位置。

UWB定位原理

相比WiFi、蓝牙、红外线等室内定位技术,UWB室内定位具有穿透力强、功耗低、抗多径效果好、安全性高、系统复杂度低、能提供精确定位精度等优点。因此,超宽带技术可以应用于室内静止或者移动物体以及人的定位跟踪与导航,且能提供十分精确的定位精度。基于UWB的室内定位方案正在逐步渗透机场、展厅、 写字楼、仓库、地下停车、监狱、军事训练基地等需要使用准确的室内定位信息的应用。

以下回答仅供参考:
智能环境监测应该使用了一下物联网技术
1
传感器技术,对环境的监测都会涉及到传感器,比如监测大气、水质、土壤、污染、漂浮物颗粒等等,这些都必须借助专业的传感器才能做到。
2
无线通信技术,智能环境的概念是脱离原有有线的范畴,在一些户外环境下无法布线的时候,往往使用的都是无线通信技术,比如sz06
zigbee无线数据采集设备,用来采集传感器输出的一些模拟量,比如4-20ma,0-5v,温湿度、烟雾、有毒气体等等。如果需要数据远传的话,还需要sz11
gprs无线模块,把数据通过gprs传输到公网里面。
3
嵌入式系统技术,所有的数据进行汇总与分析,才能挖掘数据的价值。

物联网是一个集合,而旗下各类传感器(射频识别等传感技术)、各类有/无线传感网络、智能联动等技术才是物联网的根本。
传感器技术
传感技术同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一起被称为信息技术的三大技术。从仿生学观点看,如果把计算机看成处理和识别信息的“大脑”,把通信系统看成传递信息的“神经系统”的话,那么传感器就是“感觉器官”。微型无线传感技术以及以此组件的传感网是物联网感知的重要技术手段。

射频识别(RFID)技术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通过无线电信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的无线通讯技术。在国内,RFID已经在身份z、电子收费系统和物流管理等领域有了广泛应用。RFID技术市场应用成熟,标签成本低廉,但RFID一般不具备数据采集功能,多用来进行物品的甄别和属性的存储,且在金属和液体环境下应用受限,RFID技术属于物联网重要的信息采集技术之一。
 
WSN(无线传感网络)技术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或称神经末梢网)主要有ZigBee、蓝牙、NFC、Wi-Fi等表现形式。上海秀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宋福鑫介绍到:“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由独立分布的节点以及网关构成的传感器网络,安放在不同地点的传感器节点不断采集外界的物理信息,如温度、声音、震动等,相互独立的节点之间通过无线网络进行通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每个节点都能够实现数据采集和数据的简单处理,还能接收来自其他节点的数据,并最终将数据发送到网关,再从网关获取数据,查看历史数据记录或进行分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5975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9
下一篇 2023-05-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