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和互联网谁先出现

物联网和互联网谁先出现,第1张

互联网先出现的。
互联网技术最早是在1960年代末期开始发展的,当时的研究者们发明了一种可以在不同的计算机之间传输数据的网络技术,这就是互联网的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互联网技术发展越来越快,普及率也越来越高,互联网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的重要技术基础设施。
而物联网技术则是在1990年代初期开始发展的,当时的研究者们发明了一种可以将物理世界中的实体物品与虚拟世界中的数据连接起来的技术,这就是物联网的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物联网技术发展越来越快,普及率也越来越高,物联网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的重要技术基础设施。
因此,可以看出,互联网技术比物联网技术先出现了,而且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比物联网技术要快得多。

世界上第一部『 电脑 』是由 美国人毛琪雷与爱克特在 1946 年发明
世界互联网发展史
※196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伦纳德克兰罗克(Leonard Kleinrock)博士发表了分组交换技术的论文,该技术后来成了互联网的标准通信方式。
※1969年:美国国防部开始起动具有抗核打击性的计算机网络开发计划“ARPANET”。
※1971年:位于美国剑桥的BBN科技公司的工程师雷汤姆林森(Ray Tomlinson)开发出了电子邮件。此后ARPANET的技术开始向大学等研究机构普及。
※1983年:ARPANET宣布将把过去的通信协议“NCP(网络控制协议)”向新协议“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过渡。
※1988年: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学生(当时)史蒂夫多那(Steve Dorner)开始开发电子邮件软件“Eudora”。
※1991年:CERN(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提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开发出了万维网(World Wide Web)。他还开发出了极其简单的浏览器(浏览软件)。此后互联网开始向社会大众普及。
※1993年:伊利诺斯大学美国国家超级计算机应用中心的学生马克安德里森(Mark Andreesen)等人开发出了真正的浏览器“Mosaic”。该软件后来被作为Netscape Navigator推向市场。此后互联网开始得以爆炸性普及。
※正是因为通过采用具有扩展性的通信协议TCP/IP,才能够将不同网络相互连接。因此,开发TCP/IP协议的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学生(当时)文顿瑟夫(Vinton G Cerf)等如今甚至被誉为“互联网之父”。
中国互联网发展史
※1987年,北京大学的钱天白教授向德国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当时中国还未加入互联网。
※1991年10月,在中美高能物理年会上,美方发言人怀特·托基提出把中国纳入互联网络的合作计划。
※1994年3月,中国终于获准加入互联网,并在同年5月完成全部中国联网工作。
※1995年5月,张树新创立第一家互联网服务供应商————瀛海威,中国的普通百姓开始进入互联网络。
※2000年4-7月,中国三大门户网站搜狐、新浪、网易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
※2002年第二季度,搜狐率先宣布盈利,宣布互联网的春天已经来临。

没有互联网,就没有信息时代。但是大家用的时候,从来没有人问是谁发明的,只有极少极少数人知道互联网是高能物理学家发明的。互联网是由在欧洲核子中心(CERN,又译西欧核子中心)的一位英国科学家发明的,他的名字为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s—Lee)。当时的背景是:在欧洲核子中心进行着几个大型高能物理实验。大家知道,高能物理的研究需要极其宠大的复杂的实验,时常需要很多科学家参加,有时达数百人之多。这么多的科技人员往往来自几十个国家,他们大都一部分时间在欧洲核子中心,一部分或大部分时间在自己的国家里。准备实验时,大家分工分别在自己的实验室研制实验设备的一部分,然后集中安装在欧洲核子中心。实验进行时,必须把所得的实验数据尽快传送给大家,大家共享,进行分析。分析所用的软件,必须统一。软件如有修改,必须统一。软件如有修改,必须得到大家的认可。分析得到的结果大家进行讨论。在以上一系列的过程中,必须尽快、方便地远距离交换极其大量的信息,而不丢失。怎样做到这一步。英国科学家伯纳斯—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1989年提出“关于信息管理的建议”。建议中说:“本建议涉及欧洲核子中心的加速和实验的一般信息的管理。讨论了复杂谈演化系统的信息丢失问题,得到了一个基于分布的超文本的解决方法”。他用“超文本协议(Hypertext protocol)”建立互联网(World Wide Web)。他的设想在1990年实现,在西欧核子中心内部建立了互联网。1991年互联网开始在因特网上应用。1993年伯纳斯—李写了一本书,书名为“编织互联网”。书中说:“今年(1993)罗伯特和我收到欧洲核子中心的一个声明,是由中心的一位所长签发,并盖了欧洲核子中心的印章。声明说,欧洲核子中心允许任何人可以无偿地使用互联网的协议及其代码,用以建造服务器或浏览器,提供别人使用或出售,没有任何版权或其他限制。”伯纳斯—李还在这句话后加上较大字体的“哈哈”两字,表示他非常高兴和赞同!这里有一个关键问题,由于欧洲核子中心和任纳斯—李不要专利,这样,互联网就在全世界普遍使用起来。当初贝尔发明电话,有专利,因而人人都知道贝尔。

1909年,马可尼(1874~1937)因发明无线电报、布劳恩(1850~1918)因对无线电报的改进,以及他们对发展无线电通讯所作出的贡献,分享了190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马可尼是世界上第一位发现赫兹波可以传递信息,并实现了无线电通讯的科学家。1895年,他将电磁波的传输距离提高到了105公里,也就是这个时候,他想到了根据电报密码来按发报机的电键以进行无线电报通信。1897年5月他第一次实现了9英里之间的无线电联系。1899年,又实现了横跨英吉利海峡之间的无线电通讯,这是人类第一次用电磁波传送信息,电文是:“你的来电收妥无误,而且很清楚。”1901年,他成功地从英国科尔努埃尔发出电报,越过大西洋上空,与加拿大纽芬兰建立了联系。
布劳恩对无线电报作出了许多实际有用的改进,特别是对马可尼的发射系统作出了根本性的改造。他发现了产生高功率低阻尼电波的方法,以及怎样才能在一台接收机上将发自不同信号站的各种信号区分开来。马可尼的发射机是利用一个开的振荡线路进行工作,这种线路产生的功率太低。布劳恩发明了一种发射机,它主要由电容器和火花隙组成的闭路线圈构成,而闭路线圈与一个不带火花隙的天线连接。电容电路的振荡在辐射天线中产生了极大的电流。他把发射机的频带调得很窄,从而减小了不同发射机之间的干扰。他还发明了一种定向天线,只在指定的方向上发出电波,这样就减少了能量的消耗。
在研究过程中,布劳恩于1897年发明了一种阴极射线管(即布劳恩管),在其中有一狭窄的阴极射线束,它可在荧光屏上产生一个明亮的光斑。让所研究的波的电压或磁场来控制射线束的偏转,这样就在荧光屏上得到波动的图象。改进的布劳恩管是电子学试验的一种基础设备,其原理是一切电视管的工作基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6042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9
下一篇 2023-05-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