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这有两层意思:
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
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
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物联网的应用:
1、智能交通。物联网技术在道路交通方面的应用比较成熟。随着社会车辆越来越普及,交通拥堵甚至瘫痪已成为城市的一大问题。对道路交通状况实时监控并将信息及时传递给驾驶人,让驾驶人及时作出出行调整,有效缓解了交通压力。
2、智能家居。智能家居就是物联网在家庭中的基础应用,随着宽带业务的普及,智能家居产品涉及到方方面面。 家中无人,可利用手机等产品客户端远程 *** 作智能空调,调节室温。
3、公共安全。近年来全球气候异常情况频发,灾害的突发性和危害性进一步加大,网可以实时监测环境的不安全性,情况提前预防、实时预警、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降低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的威胁。
01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
2020庚子鼠年的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企业春节后原有的开工节奏,全国所有大中小型企业停工,员工在家待业。一时间大家都显得有点猝不及防。
为保证企业疫情期间的正常运转,云办公、视频会议、在线面试等新型数字化办公模式孕育而起。
本次疫情对所有企业都是一次大考,那些数字化能力弱的企业,在疫情中遭受了极大损失,有的甚至破产倒闭。但早期做了数字化布局和投资的企业,这次的反应速度就非常块,员工进入在线工作状态的能力就比较强,遭受的损失就相对较小。
事实确实如此,本次疫情加速催化了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企业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技术推动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从过去传统的“制造能力”变成了“服务能力+数字化能力+制造能力” ,这无疑是一个确定性的结论。
另外可以洞见的是,为不断提高企业运转效率和抗击突发事件风险的能力,企业在线数字化办公的高潮正在到来。
你和你的企业都准备好了吗?
02
HR数字化转型给企业带来的价值
企业所拥有的一切资源中,人力资源是第一宝贵的,21世纪最宝贵的是人才。的确,人才是公司管理的核心。
不断提高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水平,是企业的第一核心要务。所以,在所有涉及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领域中,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无疑起到领头羊的作用。
人力资源数字化是指利用社交、移动、分析和云(SMAC)技术提高人力资源效率,换句话说,这是人力资源的结构性转变。
随着招聘智能化、数字化、高效化的时代来临,使HR数字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通过“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单化、表单信息化”的方式将人力资源运营管理的方方面面落实到数字化系统平台中,可以实现公司业务集成化、流程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高效运作。
具体的分析,HR数字化转型给公司带来的价值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降低用人成本
人事、招聘管理等数字化工具可一站式集中管理企业的员工和求职者,可以降低一些不必要的人力资源和摩擦成本;同时招聘管理软件强大的内推机制,可极大的降低企业在招聘方面投入的成本。
提高工作价值转化
数字化工具可以帮助HR释放处理“重复又非增值”的时间。例如人事管理、薪酬发放、社保缴纳、招聘发布、简历筛选等以上工作重复性、机械性相对来说比较高,十分适合借助数字化工具高效解决。
提升员工体验
将社交、移动、分析和云(SMAC)技术结合在一起的人力资源数字化模式,是改善员工和候选人体验的新平台,这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品质上的飞跃。
增加人才引进准确度
HR可以借助数字化决策工具,通过后台提供的数据分析趋势,自动判断匹配度,辅助决策,排除人为偏差,使决策更有说服力。即数字化帮助HR从凭直觉、感觉、经验,向量化、精准、细化过渡。
对此,可能有些企业主可能会疑惑:“我已经雇了人专门做HR,为什么还要花钱帮TA提高工作效率?”
这样的疑惑情有可原,却忽视了数字化在线模式和智能协同的价值,忽视了组织数字化的价值,忽视了企业整体数字化能力的价值。而这些价值,在此次疫情这样的特殊时期,都得到了很大的验证和认同。
03
如何进行HR数字化转型
进行数字化转型首先就是要重新定义使命,即进行HR数字化转型的目的是什么?这需要与原有的HR工作思维做一个较大的改变。
鉴于此,HR们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数字化转型。
人事管理 (需求度:✭✭✭✭ )
引进人事管理智能化工具,一站式集中公司员工管理,降低人事管理成
薪酬发放(需求度:✭✭✭)
引进智能薪酬工具,提升每月薪酬计算、奖金发放效率和准确度;自动化发送工资条,降低工资发放错误风险
社保管理(需求度:✭✭✭)
引进社保管理数字化工具,目前市面上的工具一般可做到:每月社保缴纳管理、社保待办提醒、社保数据联动薪资计算、社保账单管理等一键流程化功能,规避入离职人员社保缴纳失误、不及时等问题。
招聘管理(需求度:✭✭✭✭✭ )
引进ATS(招聘管理软件),可实现整个招聘流程的一站式高效协同跟进。全面提高招聘效率和降低招聘成本
绩效考核(需求度:✭✭)
引进绩效考核管理工具,科学跟踪、评估每位员工的绩效,提升公司考核科学性和权威性。
HR数字化的两大成功关键分别是管理层支持和人事团队转型。管理层支持就是要得到公司老板意识上的认可和资金上的支持。人事团队转型则是整个HR团队的搭建要向数字化团队靠拢。
在这场变革中,那些将自己时间价值最大化的HR将破茧而出,真正变成公司的发展引擎和核心人才。于此同时,那些低效的HR将就此沉沦,更加远离公司业务价值链,成为纯粹的支持部门和勤杂工。
04
旺才,致力于让招聘变的简单
HR在日常工作中拥有非常多的痛点,但第一点其实大家都希望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放在重要的事,放在业务所关心的事上面。
HR日常工作占比中最大的一块,就是招聘工作,这个工作也是机械化程度较高、较为繁琐的一块。
整个招聘工作一般流程较长,通常从职位发布-简历筛选-预约面试的整个流程,在一个月到三个月内就可以完成,简历筛选、预约面试等工作重复性、机械性相对来说比较高,十分适合借助数字化办公,因此企业可以选择招聘数字化作为人事数字化的开端。
旺才招聘管理软件,是一款专注于人力资源领域的SaaS产品,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一站式提升企业招聘效率。
那么如何让招聘工作变的省时省力,如何降低招聘成本?
旺才解决方案
职位发布
HR可在旺才产品后台统一管理(发布、删除)职位,一键发布至多个招聘渠道,不必重复地复制粘贴JD内容
人才招募
旺才招聘管理软件帮助HR建立专属品牌招聘主页,开展内推,大大扩充招聘渠道,降低招聘成本,同时获取更多的专业人才资源
招聘流程管理
HR与用人部门使用同一套旺才系统完成招聘工作,可实现在线筛选简历、共享面试安排、实时获取面试反馈、自动发送待办任务通知等,实现从简历筛选到最终录用全流程的全记录、复盘。
人才库搭建与激活
旺才招聘管理软件能帮助企业搭建结构化的人才库,对人才进行集中分类管控,积累历史求职者投递的简历,避免候选人简历在人员流动中丢失。
未来的社会,是快速迭代,不断变化,充满不确定性的。只有足够适应时代的HR和企业,才能在新的环境和大潮中坚强或者且不断成长,拥抱数字化,是解决组织能力的一项必修功课。
我们建议每位企业家都需要且必须需要以Develop a company as a product来构建自己的企业和业务。
同时旺才希望成为每位HR同学进行招聘数字化管理的最佳伙伴,奠定你和企业数字化的未来。
最后,欢迎大家关注“旺才网”微信公众号进行旺才招聘管理软件进行体验。
撰文 | 微胖
徐工集团混改刚收官,9月30日晚间,徐工机械公告拟将其控股子公司徐工信息(持股45%)分拆至 深交所创业板 上市。本次分拆完成后,徐工机械股权结构不会发生变化,且仍将维持对徐工信息的控股权。
公告称,通过本次分拆,徐工机械将进一步实现业务聚焦,围绕工程机械,高标准打造数据驱动的 智能制造 ,提升公司产品的竞争力和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中的地位。
徐工信息所处工业互联网赛道,可谓众星云集。2018年5月,富士康孵化的工业富联登陆A股,创造36天完成「过会」纪录。
三一集团旗下树根互联去年斩获5亿B轮融资;海尔COSMO Plat势头凶猛;美的MIoT、沈阳机床SESOL不甘示弱。早已「虎视眈眈」2B的消费互联网巨头也悉数高调进场。
IDC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工业云基础设施市场规模达到20亿美元,市场格局基本稳定。头部厂商占据大量份额,公有云和私有云基础设施部分,前五位分别占据81%和70%市场份额。
其中,软件系与工业系厂商在这一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用友、金蝶、海尔卡奥斯、树根互联、美云智数等位列前五。 徐工信息目前排名第九 。
图注:软件系与工业系厂商在这一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徐工信息排名并不靠前
本次分拆上市后, 徐工信息将实现与资本市场的直接对接,发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功能和优势,拓宽融资渠道。
公告称,近年来,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行业受益于相应行业政策的支持和鼓励,经历了快速发展阶段。工业互联网行业目前仍在持续快速扩张与发展阶段,如 徐工信息不能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巩固在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领域的竞争优势,则可能丧失目前的发展机会。
2019年12月,徐工信息完成A轮3亿元融资,由高瓴资本领投。融资后,徐工集团持有徐工信息的股份比例由60%变更为45%,其他股东股权相应稀释。
去年曾有消息传出,徐工信息备战科创板。
图注:徐工信息股权及控制关系情况,前三大股东分别为徐工机械、群智信息以及高瓴资本。
徐工信息是由国内工程机械头部企业徐工集团于2014年孵化的工业互联网企业,主要业务包括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构成「 双轮驱动」 。
公司主要产品为工业互联网平台汉云。自诞生以来,其扩张思路也比较清晰:
汉云最先被用于自身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2017年上半年,基于自身工程机械移动设备的应用经验,徐工信息将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推广至其他移动类设备领域,包括物流车辆、新能源 汽车 、环卫车辆、重卡、渣土车等。后续又向智能制造等领域延伸。
2018年1月,徐工信息曾在新三板挂牌,成为国内第一家新三板挂牌的工业互联网企业。时过一年,2019年3月,徐工信息提出终止挂牌申请
目前,汉云平台为装备制造、新能源、建筑施工、物流、有色金属、核心零部件、能源等60多个细分行业提供跨区域、跨行业赋能,汉云平台累计入网设备67万台,连接多个国家。
财报数据显示,近三年,徐工信息业绩快速增长。自2017年至2019年,全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1亿元、174亿元和3亿元,各期净利润分别为100804万元、206444万元、413045万元。
今年上半年,徐工信息实现营收16亿元,同期净利润为269534万元。
同时,徐工信息资产规模也在快速增长。从2017年到2020年6月末,总资产规模从87268万元增至647亿元。资产负债率方面,2020年6月末,徐工信息负债合计217亿元,资产负债率为3350%。
「仅徐工集团内部就能产出大几千万订单,1亿多的营收并不算多,对外盈利能力还有待观察。」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机器之心。
根据徐工信息此前在新三板挂牌时发布的信息,曾因业务高度依赖徐工集团而引发关注。
财务数据显示,2015年、2016年及2017年1~4月,公司来自江苏省的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534%、9897%和9736%,业务区域范围较为集中。
此外,徐工信息的营业收入大部分来源于向徐工集团及其下属公司提供服务或销售商品,且公司与徐工集团及其下属公司的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财务数据显示,2015年、2016年及2017年1~4月,公司来自徐工集团及其下属公司的收入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198%、8066%和8556%。而且,从业务模式来看,徐工信息业务 高度依赖徐工集团及其下属公司。
「单一客户依赖度高,这对于公司来说并非是好事,虽然徐工集团实力雄厚,但是其一旦出现风险,对徐工信息的影响会非常大。」当时曾有分析人士指出。
本次公告也表示, 最近三年一期,徐工信息与徐工集团及其下属其他子公司的关联交易占比较高,尤其是工业互联网业务方面,徐工信息向徐工集团下属各大工程机械厂商提供物联网终端产品及其配套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数据采集、储存和管理分析服务。
「这也是目前国内传统制造巨头孵化的工业互联网项目的共性问题,非关联企业订单占比非常小,有的甚至没有。」在过去采访过程中,一些业内人士对机器之心表达了这一观察。
目前,徐工机械仍然持股最大,如果企业文化不够开放,利用其对公司的控制权在公司的经营决策、发展战略、人事任免、财务管理等方面进行不当控制,可能会给公司正常经营和中小股东利益带来不利影响。
不过,徐工集团公告中表示,「徐工信息关联交易占比较高在当前发展阶段具有商业合理性,符合行业发展惯例。」
一方面,从全球工业互联网企业发展历程来看,在企业创始及快速发展阶段,必须依靠少量大型工业集团迅速做大规模,提升数据处理经验,确立先发优势。
另一方面,由于工业生产流程具有其特殊性, 大型工业集团更容易孵化出优秀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近四五年来,工业互联网浪潮中非常活跃的一个群体当属传统制造企业。
「传统制造业PE非常低,与高 科技 企业没法比。传统制造PE也就二、三倍,打上高 科技 标签的科创类企业可以有二三十倍PE。」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机器之心。
去年,焦虑于「扶不起」的股价、PE只有同业三分之一的TCL惊世骇俗地彻底剥离掉家电业务,「转基因」成一家上游面板企业,希望这一变革 重新修复 TCL 在资本市场的商业估值和市盈率。 2020年,TCL集团更名「TCL 科技 」,其孵化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格创东智更获云锋基金亿元级A轮融资。
类似徐工、TCL这样的制造企业,通常有财力、人力和基础去搭建自己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大量中小型企业未必有这个实力,所以, 头部企业希望从更多中小企业在线化和信息化中获取回报,挖掘新的业务增长点,重修估值。
他们的实践也非常灵活,往往会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置,或先把基本的系统软件配齐,或先把基本设备连接起来。针对小微企业,据媒体报道,他们有时候采取土法上马的办法进行赋能,给一些老设备安装上电表并连接到后台,变相达到监测机器能耗及运转状态的需求。
图注:工信部2019年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
对比消费互联网大厂,制造企业更懂制造,更了解生产,这是传统互联网企业做不到的。但是,被质疑的地方在于,外部企业可能不需要它们的赋能。
比如,三一重工做了树根互联,徐工集团做了徐工信息,其他工程机械公司纷纷屏蔽这两家公司。 谁愿意将自己的数据,特别是核心数据开放给竞争对手呢? 这也是过去采访中机器之心听到过的声音 。
「本身是行业老大,有很多积累,但是这个行业的中小企业可能有一定防备之心。」比如,生产过程的信息能不能上平台,能不能给我指导,都会去考虑。这个同业竞争是不可忽视的。
同行对数据权利的信任阻力,使得这些平台更多围绕自身核心业务整合上下游供应商而构建起封闭体系,更近似某一个行业的「专有平台」,泛化性不强。
而在另一些声音看来,巨头可以整合的行业其实有限。类似航空发动机这样行业可以尝试,因其集中度、技术门槛均非常高以致于普通创业公司很难杀进去。
「现在几个百平台,更像是攒出来的。」一位制造业资深从业者告诉机器之心,还谈不上大的行业影响力,目前制造业没有他们,还是可以运行下去。
如果将真正工业互联网平台定义为以下要素的集合:标准 *** 作系统、丰富的流量(接入多少工厂、连接了多少台设备)、数据纬度、模型积累、开放工具以及丰富的个性应用等,那么,这些选手现在最多处在05(按照从0到1的标准),路还很漫长。
回想互联网经济初期,每家巨头企业也希望搭建一个平台时,有人也说,此时就像当年的百团大战,一旦某家企业大到一定规模(比如西门子),玩家又会认同「中立」。无论如何,大家也是买一张未来的船票,产业互联网最大的机会肯定来自于工业。
不可以扩展:物联网卡禁售调整为限售。物联网卡不允许单独售卖,商家可以随硬件设备(如Mifi、车机等)赠送物联网卡服务,且随硬件设备赠送的物联网卡服务商须符合一定的条件。
物联网卡流入个人市场的危害?
1、物联网卡是运营商面向企业终端客户所推出的一种“流量卡”,目前只针对企业用户、工业设备所使用,不针对个人市场销售,对于流入个人市场的物联网卡大部分都是个人代理行为,换句话来讲也就是一次性的买卖,对于资金安全毫无保障;
2、目前进入个人市场上的物联网卡经常会打着“稳定”“全程4G”“不限流量卡”的噱头进行销售,不管是不是物联网卡、不管正规的物联卡都统一宣称“物联卡”销售,所以,很多卡片在使用过程中就会出现各种问题,而这些使用者就把责任归结到物联卡的头上,在一定程度上给物联卡的“名誉”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3、最后一点,也是十分重要的,由于物联卡是针对企业用于,由企业批量实名,所以对于个人市场就免于个人实名,所以有不少违法犯罪分子利用这种卡进行违法犯罪行为,尤其在一些监管比较薄弱的地区实时犯罪行为,所以物联卡流入个人市场危害是非常大的。
物联网卡只针对企业工业级应用,不针对个人市场,把物联卡用在个人手机上会被封号的。
所有卖给个人设备上使用的物联卡都是违法的,物联网卡不能给手机上网使用,如果用在手机上一旦被检测到有被封卡的风险,所以为了财产安全,购卡需谨慎。
扩展资料:
手机卡和物联网卡的区别
1、资费方式:物联网卡是按照流量的使用多少来计费的,它的应用其实主要是在智能硬件上,以及一些物联网的设备上。
2、售后客户服务:物联网卡的售后服务是代理商或经销商的责任,寻找经营者的客户服务是不可能处理的;
3、管理模式:物联网卡由独立的物联网管理平台管理,独立于普通的SIM卡。
4、购买方式:物联网卡由代理商或分销商购买,不能在营业厅办理。
5、充值方式:物联网卡通过代理提供的管理平台充值,但通过其他渠道充值无效;
6、注销方式:物联网卡三个月后自动注销,无需续费或通过代理人提交注销申请。
物联网卡的优势
1、物联网卡流量资费低。
2、可流量共享。
3、全国流量无漫游。
4、流量套餐灵活,可根据业务自由调整。
5、采用独立网元,信息安全更有保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物联网机器卡
物联网就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通俗地讲,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它包含两层含义:
第一,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和扩展,其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
第二,物联网的用户端不仅包括人,还包括物品,物联网实现了人与物品及物品之间信息的交换和通信。
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具有渗透性强、带动作用大、综合效益好的特点,是继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之后信息产业发展的又一推动者。 1、过时的硬件和软件
由于物联网设备的用户越来越多,这些设备的制造商正专注于增产而没有对安全性给予足够的重视。
这些设备中的大多数都没有获得足够的更新,而其中一些设备从未获得过一次更新。这意味着这些产品在购买时是安全的,但在黑客发现一些错误或安全问题时,就会容易受到攻击。
如果不能定期发布硬件和软件的更新,设备仍然容易受到攻击。对于连接到Internet的任何产品,定期更新都是必备的,没有更新可能会导致客户和公司的数据泄露。
2、使用默认凭证的潜在威胁
许多物联网公司在销售设备的同时,向消费者提供默认凭证,比如管理员用户名。黑客只需要用户名和密码就可以攻击设备,当他们知道用户名时,他们会进行暴力攻击来入侵设备。
Mirai僵尸网络攻击就是一个例子,被攻击的设备使用的都是默认凭证。消费者应该在获得设备后立即更改默认凭证,但大多数制造商都没有在使用指南中进行说明。如果不对使用指南进行更新,所有设备都有可能受到攻击。
3、恶意与勒索
物联网产品的快速发展使网络攻击变得防不胜防。如今,网络犯罪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禁止消费者使用自己的设备。
例如,当系统被黑客入侵时,联网的摄像头可以从家中或办公室获取私密信息。攻击者将加密网络摄像头系统,不允许消费者访问任何信息。由于系统包含个人数据,他们会要求消费者支付大笔金额来恢复他们的数据。
4、预测和预防攻击
网络犯罪分子正在积极寻找新的安全威胁技术。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要找到漏洞并进行修复,还需要学习预测和预防新的威胁攻击。
安全性的挑战是对连接设备安全性的长期挑战。现代云服务利用威胁情报来预测安全问题,其他的此类技术包括:基于AI的监控和分析工具。但是,在物联网中调整这些技术是很复杂的,因为连接的设备需要即时处理数据。
5、很难发现设备是否被入侵
虽然无法保证100%地免受安全威胁和破坏,但物联网设备的问题在于大多数用户无法知道他们的设备是否被黑客入侵。
当存在大规模的物联网设备时,即使对于服务提供商来说也很难监视所有设备。这是因为物联网设备需要用于通信的应用,服务和协议,随着设备数量显着增加,要管理的事物数量也在增加。
因此,许多设备继续运行而用户不知道他们已被黑客攻击。
6、数据保护和安全挑战
在这个相互关联的世界中,数据保护变得非常困难,因为它在几秒钟内就可以在多个设备之间传输。这一刻,它存储在移动设备中,下一分钟存储在网络上,然后存储在云端。
所有这些数据都是通过互联网传输的,这可能导致数据泄露。并非所有传输或接收数据的设备都是安全的,一旦数据泄露,黑客就可以将其出售给其他侵犯数据隐私和安全权利的公司。
此外,即使数据没有从消费者方面泄露,服务提供商也可能不遵守法规和法律,这也可能导致安全事故。
7、使用自治系统进行数据管理
从数据收集和网络的角度来看,连接的设备生成的数据量太大,无法处理。
毫无疑问,它需要使用AI工具和智能化。物联网管理员和网络专家必须设置新规则,以便轻松检测流量模式。
但是,使用这些工具会有一点风险,因为配置时即使出现一点点的错误也可能导致中断。这对于医疗保健,金融服务,电力和运输行业的大型企业至关重要。
8、家庭安全
如今,越来越多的家庭和办公室通过物联网连接变得更加智能,大型建筑商和开发商正在通过物联网设备为公寓和整栋建筑供电。虽然家庭智能化是一件好事,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面对物联网安全应该采取的最佳措施。
即使IP地址暴露,也可能导致住宅地址和消费者的其他****暴露。攻击者或相关方可以将此信息用于不良目的,这使智能家居面临潜在风险。
9、自动驾驶车辆的安全性
就像家庭一样,自动驾驶车辆或利用物联网服务的车辆也处于危险之中。智能车辆可能被来自偏远地区的熟练黑客劫持,一旦他们进入,他们就可以控制汽车,这对乘客来说非常危险。
目前物联网面临的安全问题有哪些?中景元物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