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模型的术语有哪些?er图的三个要素是什么

概念模型的术语有哪些?er图的三个要素是什么,第1张

1、局部模型

确定局部概念模型的范围;定义实体;定义联系;确定属性;逐一画出所有的局部ER图,并附以相应的说明文件。

2、全局模型

建立全局E-R图的步骤如下:确定公共实体类型;合并局部E-R图;消除不一致因素;优化全局E-R图;画出全局E-R图,并附以相应的说明文件。

3、模型评审

概念模型的评审分两部分进行:用户评审;开发人员评审。

构成E-R图的3个基本要素为实体型、属性和联系。

扩展资料

在ER图中有如下四个成分:

矩形框:表示实体,在框中记入实体名。

菱形框:表示联系,在框中记入联系名。

椭圆形框:表示实体或联系的属性,将属性名记入框中。对于主属性名,则在其名称下划一下划线。

连线:实体与属性之间;实体与联系之间;联系与属性之间用直线相连,并在直线上标注联系的类型。(对于一对一联系,要在两个实体连线方向各写1; 对于一对多联系,要在一的一方写1,多的一方写N;对于多对多关系,则要在两个实体连线方向各写N,M。)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E-R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概念模型

步骤如下:
1需求分析阶段 2概念结构设计阶段 3逻辑结构设计阶段 4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 5数据库实施阶段 6数据库运行与维护阶段 er图的作用: E = Entity 实体 R = Relationship 关系 ER图是用来描述某一组织(单位)的概念模型,提供了表示实体、属性和联系的方法构成 ER图的基本要素是实体、属性和关系实体是指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分的事特;属性指指实体所具有的每一个特性

ER图是基于ER模型(实体关系模型)画的,属于概念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实体及其之间关系的抽象。
数据库表是属于数据模型,用来描述数据的结构关系。
通常我们数据库的设计要经过下面这个过程:
现实世界-〉概念模型-〉数据模型
一般项目的设计中,首先通过需求分析的人员根据客户抽象出 ER图,然后由数据库的设计人员根据ER图和用户对查询等方面的需求设计出数据库的表结构,以及相关的视图和索引。

ER模型常用于信息系统设计中;比如它们在概念结构设计阶段用来描述信息需求和/或要存储在数据库中的信息的类型。但是数据建模技术可以用来描述特定论域(就是感兴趣的区域)的任何本体(就是对使用的术语和它们的联系的概述和分类)。

在基于数据库的信息系统设计的情况下,在后面的阶段(通常叫做逻辑设计),概念模型要映射到逻辑模型如关系模型上;它依次要在物理设计期间映射到物理模型上。注意,有时这两个阶段被一起称为“物理设计”。

扩展资料:

E-R模型的组成:

E-R图模型的组成是由实体,属性和联系。其中实体是一个数据的使用者,其代表软件系统中客观存在的生活中的实物,如人、动物,物体、列表、部门、项目等而同一类实体就构成了一个实体集。实体的内涵用实体类型来表示。实体类型是对实体集中实体的定义。

E-R图,也称为实体关系图,用于显示实体集之间的关系。它提供了一种表示实体类型、属性和连接的方法;用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ER模型是数据库的设计或蓝图,将来可以作为数据库来实现。

在E-R图中,实体集是一组相似的实体(数据模型中的数据对象),它们可以有属性。在数据库系统中,实体是数据库中的表或属性,因此ER图通过显示表和它们的属性之间的关系来显示数据库的完整逻辑结构。
实体表示数据模型中的数据对象或组件。例如,人、学生和音乐都可以被视为数据对象。在电流变图中用矩形表示。
数据模型中有一个特殊的实体:弱实体,它不能通过自身的属性唯一识别,并且依赖于与其他实体的关系。在电流变图中,弱实体用双矩形表示。

局部ER图和全局ER图是概念数据模型中的两个不同的层次。
局部ER图是指对一个实体集合或者关系集合进行分析和建模,它只关心一个特定领域内的实体和关系,通常只包括该领域内的实体类型和与之直接相关的属性、联系以及关系。局部ER图更注重于对实体和关系的细节建模,可以更加深入地研究实体和联系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探究某一具体业务场景的详细特征。
全局ER图则是对整个企业或系统进行建模和描述,涉及到系统所有的实体和关系,它在整个业务领域内建立了一种完整的、统一的概念数据模型,能够更好地把握业务的全貌。全局ER图涵盖了整个业务领域,包括多个局部ER图的内容,并且考虑这些局部ER图之间的关联和交互,从整体上考虑企业或系统的数据结构和数据流动情况。
因此,局部ER图和全局ER图的区别在于,前者更加聚焦于某一具体领域内的实体和关系,后者则是对整个企业或系统数据的全局描述和把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6067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9
下一篇 2023-05-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