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是怎样将病毒分类的?

人们是怎样将病毒分类的?,第1张

最初对植物病毒的命名,多是根据最先发现的寄主植物及其主要症状而定名。例如:烟草花叶病毒、马铃薯卷叶病毒、水稻萎缩病毒等。此类名称即一般所谓“普通名(commonName)”,它是把病原名与病害名两者合二为一的。在最初发现的病毒种类较少时,还能区分不同的病毒,但随着研究的进展,有时多种病毒在同一寄主上显示相似的症状,也有的病毒可侵染多种寄主或呈现不同的症状,使病毒名与病害名互相脱离而产生混乱,给植物病毒的鉴定和命名造成困难。为此,一些学者对植物病毒的分类及命名进行了研究。

Johnson(1927)指出:从鉴定的角度看,症状不但容易受寄主植物的种类和品种的影响,而且也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还有时因多种病毒混合侵染而造成症状上的变化,因而根据症状来区分病毒是不适宜的。并提出应根据传播途径、介体的种类、自然寄主范围、鉴别寄主、体外存活期、钝化温度及特殊的识别症状作为分类标准。据此拟定了分类检索表,并对50种病毒进行了分类。在命名上提出于植物的英名后附以数字,如TMV为Tobacco virus 1,CMV为Cucumber virus 1…等。其后Holmes(1939)根据症状和介体种类对89种病毒进行了分类,并按一般生物分类方式,提出了拉丁双名命名法。例如,TMV为Marmor tabaci,马铃薯卷叶病毒为Corium solani等。此外,Hansen(1956)根据病毒的传播方式分为蚜传病毒目、叶蝉传病毒目、无介体传病毒目和异介病毒目。目下根据病毒形状定科名,科下根据摩擦接种的难易及有无土壤传播等定属名,用寄主植物的拉丁属名作为种名,如TMV为MinchordaNicotiana(M:表示易摩擦接种,in:表示无昆虫介体,chorda:表示直杆体)。此外,还有些学者提出另外一些分类和命名方案,但是这些基本上都是根据病害的症状拟定的,未能在国际上取得共识。

Bawden(1939)提出植物病毒的分类不能拘泥于寄主植物,而应着重于病毒本身的本质特性的意见,这一观点逐渐为学术界所公认。他在1942年研究植物病毒的血清反应中,认为可以把互相有血清学关系的病毒归为一类,并分成17个血清组。其后Rusk(1954)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病毒粒子,并根据病毒的形状分为球状体及近球状体病毒、杆状体病毒和大型粒子病毒三类。以后又在不同形状的病毒群下根据血清反应划分为若干血清组。1966年Lwoff氏提出以病毒粒子、核酸种类、粒子构造有无包膜、球状病毒的构造单位数目、棒状病毒的直径等作为分类依据的方案。尽管这些方案还不够完善,但是能表达病毒本身的本质特性和病毒间的亲缘关系,给现代植物病毒分类开创了道路。

1968年Gibbs和Harrison放弃了旧式分类中所用的门、纲、目、科、属等的框框,提出了编码法分组的方案,先使亲缘相近的植物病毒归到一起成为一个组,并把已知的病毒归到各自的组中。这个编码是由4对病毒特性组成的。第一对为核酸类型/核酸链数;第二对为核酸分子质量/粒子中核酸的百分率;第三对为病毒粒子的外形/核衣壳的外形;第四对为寄主种类/介体种类。并用一些代号代表不同的形状、寄主和介体。例如:TMV的编码为R/1∶2/5∶E/E∶S/O,即表示本病毒为RNA病毒(R);单链(1);核酸分子质量为200万u(2);核酸含量5%(5);病毒粒子长形(E);能侵染种子植物(S);介体不详(O)。因此,用短短的编码即可表示出该病毒的主要特征,前三对编码基本上属于病毒本身的生化及结构特性,最后一对为生物学特性。这种编码不能作为名称使用,只是一种特性的简单参考,易为学术界所接受。1971年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植物病毒分会,根据这些原则通过了Harrison等提出的16个病毒组的方案。以后每次会议都有新的增加,1990年在德国斯特拉斯堡召开的第八届国际病毒学会议上植物病毒组增加到35个。1993年在英国召开第九次全会,会后分析整理了近年及会议期间专家提出的报告和建议,于1995年发表了第六次国际病毒分类报告。这个报告把病毒基因序列及序列派生特性作为主要分类特征,对植物病毒不再用“组”的分类,而改用“目、科、属、种”的分类体系。其中有关植物病毒的有1目11科47属,另外还公布了9种尚未确定分类地位的植物病毒。近些年来,植物病毒病在世界各国的危害日趋严重,所发现和报道的病毒种类日益增多,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ICTV)于2005年最新发表的病毒分类第八次报告所收录的植物病毒已达1122种(包括确定种和暂定种),分别归属于18个科、81个属。同时对病毒名称书写方法也做了规定。目、科、属一律用斜体字,名称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种名也要用斜体,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其他词除专有名词外首字母一律不大写。属内的暂定种不用斜体,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现将该分类系统有关植物病毒各属的主要形状介绍于下

各属病毒粒子的主要性状(根据ICTV病毒分类第八次报告编制)

简单理解
[编辑本段]
病毒,是一类不具细胞结构,具有遗传、复制等生命特征的微生物。
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有高度的寄生性,完全依赖宿主细胞的能量和代谢系统,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离开宿主细胞,它只是一个大化学分子,停止活动,可制成蛋白质结晶,为一个非生命体,遇到宿主细胞它会通过吸附,进入、复制、装配、释放子代病毒而显示典型的生命体特征,所以病毒是介于生物与非生物的一种原始的生命体。
病毒体积微小,无细胞结构,绝大多数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各种病毒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形态,并具有严格的寄主专一性,即只能在一定种类的活细胞中增殖。病毒的基本化学组成为核酸和蛋白质,某些病毒还含有脂类、多糖及无机盐类等。一种病毒只有一种核酸(DNA或RNA)遗传物质。根据寄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噬菌体)。
[概述]
比细菌还小、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在活细胞中增殖的微生物。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多数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根据其宿主种类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
是一类个体微小,无完整细胞结构,含单一核酸(DNA或RNA)型,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复制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原指一种动物来源的毒素。“virus”一词源于拉丁文。病毒能增殖、遗传和演化,因而具有生命最基本的特征。其主要特点是:①含有单一种核酸(DNA或RNA)的基因组和蛋白质外壳,没有细胞结构;②在感染细胞的同时或稍后释放其核酸,然后以核酸复制的方式增殖,而不是以二分裂方式增殖;③严格的细胞内寄生性。
病毒的形态
(1) 球状病毒;(2)杆状病毒;(3)砖形病毒;(4)有包膜的球状病毒;(5)具有球状头部的病毒;(6)封于包含体内的昆虫病毒。
病毒的大小
较大的病毒直径为300-450纳米,较小的病毒直径仅为18-22纳米
[病毒的组成]
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成。有些病毒有囊膜和刺突,如流感病毒。
病毒的复制过程叫做复制周期。其大致可分为连续的五个阶段:吸附、侵入、脱壳、病毒大分子的合成、病毒的装配与释放
[结构]
最简单的病毒中心是核酸,外面包被着1层有规律地排列的蛋白亚单位,称为衣壳。构成衣壳的形态亚单位称为壳粒,由核酸和衣壳蛋白所构成的粒子称为核衣壳。较复杂的病毒外边还有由脂质和糖蛋白构成包膜。核壳按壳粒的排列方式不同而分为3种模式:二十面体对称,如脊髓灰质炎病毒;螺旋对称,如烟草花叶病毒;复合对称,如 T偶数噬菌体。在脂质的包膜上还有1种或几种糖蛋白,在形态上形成突起,如流感病毒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昆虫病毒中有1类多角体病毒,其核壳被蛋白晶体所包被,形成多角形包涵体。
[特点]
病毒性质的两重性;
一、病毒生命形式的两重性
1、病毒存在的两重性 病毒的生命活动很特殊,对细胞有绝对的依存性。其存在形式有二:一是细胞外形式,一是细胞内形式。存在于细胞外环境时,则不显复制活性,但保持感染活性,是病毒体或病毒颗粒形式。进入细胞内则解体释放出核酸分子(DNA或RNA),借细胞内环境的条件以独特的生命活动体系进行复制,是为核酸分子形式。
2、病毒的结晶性与非结晶性 病毒可提纯为结晶体。我们知道结晶体是一个化学概念,是很多无机化合物存在的一种形式,我们可以认为某些病毒有化学结晶型和生命活动型的两种形式。
3、颗粒形式与基因形式 病毒以颗粒形式存在于细胞之外,此时,只具感染性。一旦感染细胞病毒解体而释放出核酸基因组,然后才能进行复制和增殖,并产生新的子代病毒。有的病毒基因组整合于细胞基因组,随细胞的繁殖而增殖,此时病毒即以基因形式增殖,而不是以颗粒形式增殖,这是病毒潜伏感染的一种方式。
二、病毒结构和功能的两重性
1、标准病毒与缺陷病毒 在病毒的增殖过程中,由于其基因组因某种微环境因素的影响或转录过程的错误而发生突变,以致有装配不全的病毒颗粒产生,称为缺陷病毒,产生缺陷病毒的原亲代病毒,则称为标准病毒,缺陷病毒颗粒有干扰标准病繁殖的作用。
2、假病毒与真病毒 一种细胞有两种病毒同时感染的情况,在增殖过程中,一种病毒可以穿上本身的外壳,这就是真病毒,是这种病毒的应有“面目”;如果一种病毒的核酸被以另一病毒编码的外壳,则称为假病毒,此时一种病毒的本来性质,被另一种病毒的性质所掩盖。
3、杂种病毒和纯种病毒 两种病毒混合感染时,除了出现假型病毒外,还有可能出现病毒核酸重组的情况,即一种病毒颗粒之中,可含有两种病毒的遗传物质,此可称为杂种病毒,折实病毒学中一个相当常见的现象。
三、病毒病理学的两重性
1、病毒的致病性和非致病性 关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问题,是同宿主细胞相对而言的,在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和机体水平,可能有不同的含义。在细胞水平有细胞病变作用,但在机体水平可能并不显示临床症状,此可称为亚临床感染或不显感染。
2、病毒感染的急性和慢性 病毒感染所致的临床症状有急、慢之分,有的病毒一般只表现急性感染而很少表现慢性感染;有的则既有急性过程,也有慢性过程。
目前对病毒的概念可以是:病毒是代谢上无活性,有感染性,而不一定有致病性的银子,他们小于细胞,但大于大多数大分子,他们无例外地在生活细胞内繁殖,他们含有一个蛋白质或脂蛋白外壳和一种核酸,DNA或RNA,甚至只含有核酸而内有蛋白质,或只有蛋白质而没有核酸,它们作为大分子似乎太复杂,作为生物体它们的生理和复制方式又千姿百态。Lwoff在“病毒的概念”一文中强调病毒的特殊性时指出,“病毒应该就是病毒,因为它们是病毒”。
[分类]
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 V)第七次报告(1999),将所有已知的病毒根据核酸类型分为DNA病毒——单股DNA病毒,DNA病毒——双股DNA病毒,DNA与RNA反转录病毒,RNA病毒——双股RNA病毒,RNA病毒——单链、单股RNA病毒,裸露RNA病毒及类病毒等八大类群。此外,还增设亚病毒因子一类。这个报告认可的病毒约4000种,设有三个病毒目,64个病毒科,9个病毒亚科,233个病毒属,其中29个病毒属为独立病毒属。亚病毒因子类群,不设科和属。包括卫星病毒和prion(传染性蛋白质颗粒或朊病毒)。一些属性不很明确的属称暂定病毒属。
病毒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可感染细菌、真菌、植物、动物和人,常引起宿主发病。但在许多情况下,病毒也可与宿主共存而不引起明显的疾病

从第一个病毒出世以来,究竟世界上有多少种病毒,说法不一。无论多少种,病毒的数量仍在不断增加。据国外统
计,计算机病毒以10种/周的速度递增,另据我国公安部统计,国内以4 -6种/月的速度递增。不过,孙悟空再厉害,也
逃不过如来佛的手掌心,病毒再多,也逃不出下列种类。病毒分类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它们。
按照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及特性,计算机病毒的分类方法有许多种。因此,同一种病毒可能有多种不同的分法。
1.按照计算机病毒攻击的系统分类
(1)攻击DOS系统的病毒。这类病毒出现最早、最多,变种也最多,目前我国出现的计算机病毒基本上都是这类病
毒,此类病毒占病毒总数的99%。
(2)攻击Windows系统的病毒。由于Windows的图形用户界面(GUI)和多任务 *** 作系统深受用户的欢迎, Windows
正逐渐取代DOS,从而成为病毒攻击的主要对象。目前发现的首例破坏计算机硬件的CIH病毒就是一个Windows95/98病毒。
(3)攻击UNIX系统的病毒。当前,UNIX系统应用非常广泛,并且许多大型的 *** 作系统均采用 UNIX作为其主要的 ***
作系统,所以UNIX病毒的出现,对人类的信息处理也是一个严重的威胁。
(4)攻击OS/2系统的病毒。世界上已经发现第一个攻击OS/2系统的病毒,它虽然简单,但也是一个不祥之兆。
2.按照病毒的攻击机型分类
(1)攻击微型计算机的病毒。这是世界上传染最为广泛的一种病毒。
(2)攻击小型机的计算机病毒。小型机的应用范围是极为广泛的,它既可以作为网络的一个节点机, 也可以作为
小的计算机网络的主机。起初,人们认为计算机病毒只有在微型计算机上才能发生而小型机则不会受到病毒的侵扰,但
自1988年11月份Internet网络受到worm程序的攻击后,使得人们认识到小型机也同样不能免遭计算机病毒的攻击。
(3)攻击工作站的计算机病毒。近几年,计算机工作站有了较大的进展,并且应用范围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所以
我们不难想象,攻击计算机工作站的病毒的出现也是对信息系统的一大威胁。
3.按照计算机病毒的链结方式分类
由于计算机病毒本身必须有一个攻击对象以实现对计算机系统的攻击,计算机病毒所攻击的对象是计算机系统可执
行的部分。
(1)源码型病毒
该病毒攻击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该病毒在高级语言所编写的程序编译前插入到原程序中,经编译成为合法程序的
一部分。
(2)嵌入型病毒
这种病毒是将自身嵌入到现有程序中,把计算机病毒的主体程序与其攻击的对象以插入的方式链接。这种计算机病
毒是难以编写的)一旦侵入程序体后也较难消除。如果同时采用多态性病毒技术、超级病毒技术和隐蔽性病毒技术,将
给当前的反病毒技术带来严峻的挑战。
(3)外壳型病毒
外壳型病毒将其自身包围在主程序的四周,对原来的程序不作修改。这种病毒最为常见,易于编写,也易于发现,
一般测试文件的大小即可知。
(4) *** 作系统型病毒
这种病毒用它自己的程序意图加入或取代部分 *** 作系统进行工作,具有很强的破坏力,可以导致整个系统的瘫痪。
圆点病毒和大麻病毒就是典型的 *** 作系统型病毒。
这种病毒在运行时,用自己的逻辑部分取代 *** 作系统的合法程序模块,根据病毒自身的特点和被替代的 *** 作系统中
合法程序模块在 *** 作系统中运行的地位与作用以及病毒取代 *** 作系统的取代方式等,对 *** 作系统进行破坏。
4。按照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情况分类
按照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情况可分两类:
(1)良性计算机病毒
良性病毒是指其不包含有立即对计算机系统产生直接破坏作用的代码。这类病毒为了表现其存在,只是不停地进行
扩散,从一台计算机传染到另一台,并不破坏计算机内的数据。有些人对这类计算机病毒的传染不以为然,认为这只是
恶作剧,没什么关系。其实良性、恶性都是相对而言的。良性病毒取得系统控制权后,会导致整个系统运行效率降低,
系统可用内存总数减少,使某些应用程序不能运行。它还与 *** 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争抢CPU的控制权, 时时导致整个系统
死锁,给正常 *** 作带来麻烦。有时系统内还会出现几种病毒交叉感染的现象,一个文件不停地反复被几种病毒所感染。
例如原来只有10KB的文件变成约90KB,就是被几种病毒反复感染了数十次。这不仅消耗掉大量宝贵的磁盘存储空间,而
且整个计算机系统也由于多种病毒寄生于其中而无法正常工作。因此也不能轻视所谓良性病毒对计算机系统造成的损害。
(2)恶性计算机病毒
恶性病毒就是指在其代码中包含有损伤和破坏计算机系统的 *** 作,在其传染或发作时会对系统产生直接的破坏作用。
这类病毒是很多的,如米开朗基罗病毒。当米氏病毒发作时,硬盘的前17个扇区将被彻底破坏,使整个硬盘上的数据无
法被恢复,造成的损失是无法挽回的。有的病毒还会对硬盘做格式化等破坏。这些 *** 作代码都是刻意编写进病毒的,这
是其本性之一。因此这类恶性病毒是很危险的,应当注意防范。所幸防病毒系统可以通过监控系统内的这类异常动作识
别出计算机病毒的存在与否,或至少发出警报提醒用户注意。
5.按照计算机病毒的寄生部位或传染对象分类
传染性是计算机病毒的本质属性,根据寄生部位或传染对象分类,也即根据计算机病毒传染方式进行分类,有以下
几种:
(1)磁盘引导区传染的计算机病毒
磁盘引导区传染的病毒主要是用病毒的全部或部分逻辑取代正常的引导记录,而将正常的引导记录隐藏在磁盘的其
他地方。由于引导区是磁盘能正常使用的先决条件,因此,这种病毒在运行的一开始(如系统启动)就能获得控制权,
其传染性较大。由于在磁盘的引导区内存储着需要使用的重要信息,如果对磁盘上被移走的正常引导记录不进行保护,
则在运行过程中就会导致引导记录的破坏。引导区传染的计算机病毒较多,例如,“大麻”和“小球”病毒就是这类病
毒。
(2) *** 作系统传染的计算机病毒
*** 作系统是一个计算机系统得以运行的支持环境,它包括。COM、。EXE等许多可执行程序及程序模块。 *** 作系统传
染的计算机病毒就是利用 *** 作系统中所提供的一些程序及程序模块寄生并传染的。通常,这类病毒作为 *** 作系统的一部
分,只要计算机开始工作,病毒就处在随时被触发的状态。而 *** 作系统的开放性和不绝对完善性给这类病毒出现的可能
性与传染性提供了方便。 *** 作系统传染的病毒目前已广泛存在,“黑色星期五”即为此类病毒。
(3)可执行程序传染的计算机病毒
可执行程序传染的病毒通常寄生在可执行程序中,一旦程序被执行,病毒也就被激活,病毒程序首先被执行,并将
自身驻留内存,然后设置触发条件,进行传染。
对于以上三种病毒的分类,实际上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引导扇区型传染的计算机病毒;另一类是可执行文件
型传染的计算机病毒。
6.按照计算机病毒激活的时间分类
按照计算机病毒激活的时间可分为定时的和随机的。
定时病毒仅在某一特定时间才发作,而随机病毒一般不是由时钟来激活的。
7.按照传播媒介分类
按照计算机病毒的传播媒介来分类,可分为单机病毒和网络病毒。
(1)单机病毒
单机病毒的载体是磁盘,常见的是病毒从软盘传人硬盘,感染系统,然后再传染其他软盘,软盘又传染其他系统。
(2)网络病毒
网络病毒的传播媒介不再是移动式载体,而是网络通道,这种病毒的传染能力更强,破坏力更大。
8.按照寄生方式和传染途径分类
人们习惯将计算机病毒按寄生方式和传染途径来分类。计算机病毒按其寄生方式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引导型病毒,
二是文件型病毒;它们再按其传染途径又可分为驻留内存型和不驻留内存型,驻留内存型按其驻留内存方式又可细分。
混合型病毒集引导型和文件型病毒特性于一体。
引导型病毒会去改写(即一般所说的“感染”)磁盘上的引导扇区(BOOT SECTOR)的内容, 软盘或硬盘都有可能
感染病毒。再不然就是改写硬盘上的分区表(FAT)。如果用已感染病毒的软盘来启动的话,则会感染硬盘。
引导型病毒是一种在ROM BIOS之后,系统引导时出现的病毒,它先于 *** 作系统,依托的环境是BIOS中断服务程序。
引导型病毒是利用 *** 作系统的引导模块放在某个固定的位置,并且控制权的转交方式是以物理地址为依据,而不是以 ***
作系统引导区的内容为依据,因而病毒占据该物理位置即可获得控制权,而将真正的引导区内容搬家转移或替换,待病
毒程序被执行后,将控制权交给真正的引导区内容,使得这个带病毒的系统看似正常运转,而病毒己隐藏在系统中伺机
传染、发作。
有的病毒会潜伏一段时间, 等到它所设置的日期时才发作。 有的则会在发作时在屏幕上显示一些带有“宣示”或
“警告”意味的信息。这些信息不外是叫您不要非法拷贝软件,不然就是显示特定的图形,再不然就是放一段音乐给您
听……。病毒发作后,不是摧毁分区表,导致无法启动,就是直接FORMAT硬盘。也有一部分引导型病毒的“手段”没有
那么狠,不会破坏硬盘数据,只是搞些“声光效果”让您虚惊一场。
引导型病毒几乎清一色都会常驻在内存中,差别只在于内存中的位置。(所谓“常驻”,是指应用程序把要执行的
部分在内存中驻留一份。这样就可不必在每次要执行它的时候都到硬盘中搜寻,以提高效率)。
引导型病毒按其寄生对象的不同又可分为两类,即MBR(主引导区)病毒, BR(引导区)病毒。 MBR病毒也称
为分区病毒,将病毒寄生在硬盘分区主引导程序所占据的硬盘0头0柱面第1个扇区中。典型的病毒有大麻(Stoned)、2
708等。 BR病毒是将病毒寄生在硬盘逻辑0扇区或软盘逻辑0扇区(即0面0道第1个扇区)。典型的病毒有Brain、 小球
病毒等。
顾名思义,文件型病毒主要以感染文件扩展名为 COM、EXE和,OVL等可执行程序为主。它的安装必须借助于病毒
的载体程序,即要运行病毒的载体程序,方能把文件型病毒引人内存。已感染病毒的文件执行速度会减缓,甚至完全无
法执行。有些文件遭感染后,一执行就会遭到删除。大多数的文件型病毒都会把它们自己的程序码复制到其宿主的开头
或结尾处。这会造成已感染病毒文件的长度变长,但用户不一定能用DIR命令列出其感染病毒前的长度。 也有部分病毒
是直接改写“受害文件”的程序码,因此感染病毒后文件的长度仍然维持不变。
感染病毒的文件被执行后,病毒通常会趁机再对下一个文件进行感染。有的高明一点的病毒,会在每次进行感染的
时候,针对其新宿主的状况而编写新的病毒码,然后才进行感染,因此,这种病毒没有固定的病毒码—以扫描病毒码的
方式来检测病毒的查毒软件,遇上这种病毒可就一点用都没有了。但反病毒软件随着病毒技术的发展而发展,针对这种
病毒现在也有了有效手段。
大多数文件型病毒都是常驻在内存中的。
文件型病毒分为源码型病毒、嵌入型病毒和外壳型病毒。源码型病毒是用高级语言编写的,若不进行汇编、链接则
无法传染扩散。嵌入型病毒是嵌入在程序的中间,它只能针对某个具体程序,如dBASE病毒。 这两类病毒受环境限制尚
不多见。目前流行的文件型病毒几乎都是外壳型病毒,这类病毒寄生在宿主程序的前面或后面,并修改程序的第一个执
行指令,使病毒先于宿主程序执行,这样随着宿主程序的使用而传染扩散。
文件外壳型病毒按其驻留内存方式可分为高端驻留型、常规驻留型、内存控制链驻留型、设备程序补丁驻留型和不
驻留内存型。
混合型病毒综合系统型和文件型病毒的特性,它的“性情”也就比系统型和文件型病毒更为“凶残”。此种病毒透
过这两种方式来感染,更增加了病毒的传染性以及存活率。不管以哪种方式传染,只要中毒就会经开机或执行程序而感
染其他的磁盘或文件,此种病毒也是最难杀灭的。
引导型病毒相对文件型病毒来讲,破坏性较大,但为数较少,直到90年代中期,文件型病毒还是最流行的病毒。但
近几年情形有所变化,宏病毒后来居上,据美国国家计算机安全协会统计,这位“后起之秀”已占目前全部病毒数量的
80%以上。另外,宏病毒还可衍生出各种变形变种病毒,这种“父生子子生孙”的传播方式实在让许多系统防不胜防,
这也使宏病毒成为威胁计算机系统的“第一杀手”。
随着微软公司Word字处理软件的广泛使用和计算机网络尤其是Internet的推广普及,病毒家族又出现一种新成员,
这就是宏病毒。宏病毒是一种寄存于文档或模板的宏中的计算机病毒。一旦打开这样的文档,宏病毒就会被激活,转移
到计算机上,并驻留在Normal模板上。从此以后,所有自动保存的文档都会“感染”上这种宏病毒,而且如果其他用户
打开了感染病毒的文档,宏病毒又会转移到他的计算机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7352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0
下一篇 2023-05-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