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对联选萃:安逸(二编四)

书房对联选萃:安逸(二编四),第1张

    我们继续说“安逸”,继续看文人们的家居闲情。

    下面看戴熙(1801-1860)先生一副:

云连海气琴书润,风带潮声枕簟凉。

    这一副“ 云连海气琴书润,风带潮声枕簟凉 ”,上联写“雅”,下联写“闲”,既有大气魄,也见小情趣。

    我们对“闲雅”从正面说得比较多,这里不妨看看它的反面。

    如果不“闲”,那便是“忙”了,“忙”即“心亡”——心都死了,生活还有什么意义?

    而如果不“雅”,你的“闲”就会被低级趣味渗透侵蚀、围追堵截,你曾经憧憬的诗与远方,只能在浑浑噩噩中越来越渺茫了。 

    接着看左宗棠(1812-1885)先生一副:

数笏石存山意思,一帘花得月精神。

    这一副“ 数笏石存山意思,一帘花得月精神 ”,写得真可谓“ 咫尺论万里 ”、“ 四两拨千斤 ”——几块石头即塑造出了山的雄奇,一帘花影便映衬出了月的精神。

    盆景还是那个盆景,花影还是那个花影,但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从此便不同。

    下面看何焯zhuō(1661-1722)先生一副:

啸馆大都偏得月,好云无处不遮楼。

    这一副“ 啸馆大都偏得月,好云无处不遮楼 ”,说得即是高楼居所之美——清宵赏月无物碍,白日观云可手扪。眼界心胸长开廓,赖此高楼迥出尘。

    开发商在卖楼的时候,楼层越高价格越高,或许就是因为住得越高、眼界心胸越开廓吧。如果你家住高层,这一副书房联或许很合适。

    这里上联出自唐末诗人皮日休的七律《夏景无事因怀章来二上人二首其一》,原诗如下:                            

澹景微阴正送梅,幽人逃暑瘿楠杯。

水花移得和鱼子,山蕨收时带竹胎。

啸馆大都偏见月,醉乡终竟不闻雷。

更无一事唯留客,却被高僧怕不来。

    下联出自同样是晚唐诗人的罗隐,诗题为《魏城逢故人 /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原诗如下:

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将别恨和心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接着看赵均(1591-1640)先生一副:

树好频移榻,云奇不下楼。

    上联“ 树好频移榻 ”,是说——绿树参差多姿,我且来左看右看前看后看,从各个角度好好欣赏。

    下联“ 云奇不下楼 ”,是说——白云奇幻无定,我且观其聚其散其卷其舒,弄得我总舍不得下楼。

    上联讲树不动我动,下联讲我不动云动,一动一静,写尽闲雅之情。

    此联出自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寓兴》,原诗如下:

薄宦仍多病,从知竟远游。

谈谐叨客礼,休浣接冥搜。 
树好频移榻,云奇不下楼。

岂关无景物,自是有乡愁。

    下面看张大千(1799-1983)先生一副:

浅碧自斟家酿酒,小红初试手栽花。

    这一副“ 浅碧自斟家酿酒,小红初试手栽花 ”,说的是——喝着自家酿的酒,赏着亲手栽的花,自给自足,自娱自乐,好不快哉。

    上古先民的《击壤歌》唱得好: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此联所言,此歌所咏,与我心有戚戚焉。

    政治学者包刚生先生讲,如果不是因为战争,人就没有必要组织成国家。国家要将一个个松散的人聚合起来、形成最大合力,必然要以强制力剥夺人的许多自由。因为一盘散沙是形不成1+1=2的力量的,更不要说1+1>2了。

    既要享受大团结带来的安全,又想争取被强组织剥夺的自由,这一对矛盾永远在斗争着。战争时期,我们需要集体第一,因为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和平时期,我们可以个人优先,因为抱团取暖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追求个人幸福嘛。

    所以,我们不要嘲笑老子的迂腐,他说的“ 小国寡民 ”,正是没有战争威胁下个体自由幸福的状态呀:

    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道德经·八十章》

    此联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七律《睡起至园中》,原诗如下:

春风忽已遍天涯,老子犹能领物华。

浅碧细倾家酿酒,小红初试手栽花。

野人易与输肝肺,俗语谁能挂齿牙?

更欲世间同省事,勾回蚁战放蜂衙。

    接着看吴昌硕(1844-1927)先生一副:

偶种杂花成小圃,喜逢佳日得闲身。

    这一副“ 偶种杂花成小圃,喜逢佳日得闲身 ”,最切合今日退休干部的幸福生活——种种花、养养草,安逸一秒是一秒;人尚健,国正兴,赶上了盛世咱就享太平。

    下面看梁山舟(1723-1815)学士一副:

一室尊彝多古意,四时花竹寓闲情。

    这一副“ 一室尊彝多古意,四时花竹寓闲情 ”,上联讲尊彝文物,下联讲花竹园艺,既喜好与古人对话,又偏爱与自然厮磨,此等在古今间穿越的雅趣,不知几人能得之?

    接着看王文治(1730-1802)先生一副:

花开隔院香先入,树在邻家绿借看。

    这一副“ 花开隔院香先入,树在邻家绿借看 ”,写得很超然——别人家的香花绿树,自己心安理得地享受着,一副“天下为公”的无私情怀。

    经济学家阿尔钦讲,没有产权就没有效率,没有产权就没有人权。要没有英国的专利权制度,瓦特也不会那么早就改良出万用的蒸汽机。工业革命以来的经济高速发展史,正是一部产权刺激效率的历史。

    但是,就像空气不可能被某一个体(或群体)私有一样,产权也不能给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划定边界。对于花之香、树之色,我能所见即是我之所得,我能所享即是我之所有嘛。

    下面看钱坫diàn(1744-1806)先生一副:

为寻花梦先莺起,试卷帘栊待燕归。

    这一副“ 为寻花梦先莺起,试卷帘栊待燕归 ”,也是一动一静,上联讲早早起床去窥寻花梦,下联说悠悠兀坐且静待燕归。仍是闲情雅致,也写得生动可喜。

    接着看钱南园(1740-1795)先生一副:

架上有书真富贵,胸中无事即神仙。

    这一副“ 架上有书真富贵,胸中无事即神仙 ”,颇合好学淡泊之人的况味。上联是说——粗缯大布杂酒痕,腹有诗书气不群。架上万卷收眼底,身外千金何足论!下联是说——所谓神仙,亦不过自在逍遥而已。没有俗事烦扰的我,也和神仙差不多嘛。

    最后看杨沂孙(1812-1881)先生一副:

懒爱举杯成美睡,静嫌对弈动心机。

    上联“ 懒爱举杯成美睡 ”,说的是——我这个人好静不好动,每天独酌几杯,总是睡得很香;

    下联“ 静嫌对弈动心机 ”,说的是——我这个人心胸敞亮,不爱费心下棋,那步步劳神、着着算计的痛苦,我可不喜欢。

    这一副出自陆游先生的七律《幽居》,原诗如下:

人间岁月苦骎骎 (qīn马疾行) ,

白首幽居不厌深。  

懒爱举杯成美睡,  

静嫌对弈动机心。  

山村野渡双芒屩 (juē草鞋) ,

夜雪晨霜一布衾。   

不到匡庐三十载,   

梦携巾钵上东林。   

    陆游先生晚年的诗作,比起陶渊明来更见恬淡潇洒,比起王摩诘来更见生动活泼。先生之闲雅安逸,千载之下,如在眼前。

(说明:文中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留言联系。)

附:其他墨迹:

唐睿宗李旦(662年6月22日-716年7月13日),别名李旭轮、武轮,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幼子,曾两度登基,二让天下。李旦登基后稳定唐朝,传位于玄宗,称太上皇。唐睿宗为了求得政治的稳定,他决定以禅位终结了自己这次短暂的帝王生涯,他的传位太子实际上是抛弃了太平公主。开元四年(716)六月二十日,太上皇李旦崩于太极宫内之百福殿,年五十五,谥号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庙号睿宗,葬于唐桥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7388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0
下一篇 2023-05-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