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大佬们跨界造车了!苹果,小米纷纷加入

科技大佬们跨界造车了!苹果,小米纷纷加入,第1张

电动车2020年真的是风生水起,单看特斯拉的股价涨了6、7倍,比亚迪也46元涨到273元,眼红的人也不少,大佬们都坐不住了。

01 国外的厂商

电动车大佬马斯克稳坐第一把交椅,跨界战斗,造车原本是一个比较传统的行业来的,为什么会令到这些 科技 界别的青睐呢,最近苹果公司也加入到这个圈子了,这里就来聊聊 苹果 索尼 (SONY)。

苹果公司可谓是兜兜转转经历了大神乔布斯后时代就有想法了,当时找的合作代工厂是大众,直到2014年的“ 泰坦计划 ”,还从特斯拉挖了不少工程师来,曝露了造车计划,后来的几年就比较沉默了,甚至还出现过解雇自动驾驶研发部门的200多名员工,到了2020年再一次比较沸沸扬扬传出,而且更多精彩的披露,更强调自动驾驶(L5的级别),充电技术有大的突破,以及充分利用车上的所有玻璃,将它作为更大面积的显示屏,这些我们都拭目以待吧!很明显直接对标的竞争对手特斯拉了。

索尼(SONY)同样有造车,并且都已有样品车路试了,索尼可谓是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首款电动概念轿车Vision-S,这款纯电动概念轿车采用面向软件的设计,搭载各种自动驾驶传感器,提供身临其境的音响体验,动力总成上则配备400kW(536hp)双电动机四轮驱动系统,仅需48秒即可完成0-100 km/h的加速,最终达到240 km/h的最高车速,如果要对标特斯拉Model S的话,显得太普通了,就这样比下去了。

索尼一向以来都是做终端消费电子类市场的比如walkman,cd机,mp3,PlayStation,笔记本电脑,电视,手机,还有影视 娱乐 类的都非常成熟和完善,毕竟深耕了多年这一市场。造车对于这些公司来说多少有一定的难度,跨领域产业链长,以索尼来说就是买 游戏 机(或 娱乐 产品)送车,特斯拉可谓是买车送 游戏 机,这些段子归段子,其实初衷都是希望人们将更多的时间停留在车上,玩 游戏 听歌看都可以在车上满足了,尤其是年轻人来说,他们更加乐意呆在车上,再加上速度与激情,这些的正切合大多数的年轻人。

02 心中有梦

车可能是大多数男人的大玩具吧,所以有了资本更加催生了这一想法,不单买车,还要自己造车。再是现在正风风火火的电动车,满满的高 科技 感,真的让人想到下一波的风口会否是它呢,很自然而然的想法吧,这也是烧钱的第一步即将开始了。

03 国内新兴资本

先有贾跃亭再是董明珠,李想,李斌,许家印,雷军,看来是资本猛灌的时代啊,以上除了双李(李想,李斌)的车落地以外,其他暂未,老贾早已悬空多时,不多说。近来有媒体宣称小米确定造车,不出三几天又说华为造车,其实对于这两个企业的造车我一点都不感到意外,小米做手机时已是价格屠夫,当然小米的智能系列在国内已经是相当有规模了,在物联网方面非常有建设,很多厂商为他站队,所以小米造车一点都不意外,说不定在价格上更加亲民,也是一件好事呀对于老百姓而言。至于华为其实天然的条件早已形成,多数的零部件供应商都具备,只是看意愿而已,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单一部件不难,整车的协调性就是比较大的考验了。百度造车的可能性相对低一些,因为百度在自动驾驶方面下了相当大的功夫(核心竞争力),以及国内的好几家 汽车 企业使用的正是百度研发的系统,居于这些因素造车的机率较低。

04 物联网、AI(人工智能)加持

马上进入5G普及时代,万物互联是一个趋势顺应时代的发展, 汽车 加入物联网简直是如虎添翼,方便不用说,因为车懂你呀,人工智能大数据会知道你的所需所想,这一方面国内公司来说,百度算是做得比较好的了,值得赞赏,车可谓是另一个生活 娱乐 的好去处,除了最基本的为你规划好路线,还给你配一个智能助理。

自动驾驶,目前离全解放双手的距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在国内等级L3特斯拉常见,这种辅助驾驶一般来说系统处理不了或司机觉得人来 *** 控更好,会由驾驶者来接管。是否很成熟还是需要时间来证明的。做自动驾驶系统的国外公司有特斯拉,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国内的主要有百度,华为,沃尔沃(吉利),蔚来。

05 谁会跑得更远

我们应该顺应潮流,环保应该是未来的路线,就算不是电动车,也可能有其他方案来替代,这么多的公司 特斯拉,苹果,小米,百度;他们是否会百花齐放,又或者只有一家独霸天下,时间是最好的证明。


随着世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其实绝大多数互联网的技术开始向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的智能设备也就是——物联网领域开始拓展,截止到今年上半年,全球物联网的连接数量在过去的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内增速明显加快,目前市面上各类无线连接技术齐头并进,并没有谁有主导的优势,随着LPWAN技术以及5G的崛起,物联网的发展速度将会变得更为迅猛。目前使用的物联网设备总数达到了70亿连接。


而在这当中大家知道我们中国占比达到了多少吗?答案是超过了75%,也就是说全球超过四分之三的物联网连接应用都发生在中国,而这在世界物联网 历史 上连接数量超过非物联网设备!而且我们中国手里还有一张王牌,那就是5G!到今天5G其实还没有完全像大家手机当中的4G信号那样普及,但是 以物联网占比全球四分之三的基础加上领跑全球的5G通信技术,中国未来由互联网创造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将会是爆发式的。



在数量基数上我们已经占据了优势,但是对于在物联网这块目前行业还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标准,一些涉及的互联网公司都在使用一套“自己独家”的标准,导致了在一些领域上大家无法实现互通合作,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消费者的体验感也停滞不前。


拿智能家居举例,国内一些不同设备制造商的设备接入不同的智能家居平台,不同平台之间协议、标准均不一致。为此设备制造商要耗费成本针对每一家平台进行适配。而不同标准的设备之间不能交互,即使目前有云端对接和语音服务融合的处理方式,依然有很多路走不通,例如近距离M2M通信、云平台之间的适配问题等。这样的问题既限制了物联网设备的发展,也阻碍了物联网应用的多样化发展。因此, 物联网的标准化是其市场进一步发展绕不开的问题。



但是大家别急,国内的互联网巨头像华为、小米已经开始着手制定物联网界的一套标准了。近日,国内多家互联网企业的巨头终于“强强联合”,成立了一个开放智联联盟:Open Link Association,业界称之为OLA联盟,联盟的管理人才已经吸引了像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国信通院院长刘多、倪光南院士等多位顶尖业界大佬,并且已经将属于我们自己的物联网标准初具雏形,这对于以后我国在智能物联网领域、智能一体化、互联网生活相通上的技术设备大统一将会产生里程碑式意义。


而这套联盟居然是大家熟知的“欢喜冤家”华为和小米两家公司带头制定的,小米多年来研发的IoT智能家居领域还和宜家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宜家的全系照明产品全面接入小米IoT生态,小米的IoT生态开放趋势越发明显。


然后是华为与京东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华为HiLink将与京东小京鱼智能平台打通,实现华为的终端产品:手机,路由器,PC,穿戴式设备等将与京东全系列的智能硬件互联互通。这意味着,无论消费者购买哪一个平台的产品都能彼此兼容、比如,华为智能音箱、智能传感器可以联动采用京东协议的家居设备。


而一些国外及 科技 公司的技术产品,例如智能家居、手机控制、现代化 汽车 等等要想进入到中国庞大的市场物联网设备产品的体系当中来,可想而知肯定都需要遵守OLA联盟所制定的中国的物联网技术标准,而随着我们率先制定的物联网标准的出炉应用,凭借5G网络的绝对领先、物联网核心技术上的进一步突破,庞大 科技 型公司企业对物联网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不仅可以实现我国的物联网标准的“大统一”,甚至可以引领、推动全球在物联网技术标准上的联合,推动物联网的长效发展和进步!


随着国家新基建战略的加速推进,国内5G网络建设的步伐明显加快,物联网等产业所带来的一系列发展机遇也必将推动我国移动物联网进入一个爆炸式的发展阶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7521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1
下一篇 2023-05-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