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效果好的几个农业展会

2019效果好的几个农业展会,第1张

展会名称:第十届中国国际现代农业博览会 2019国际农药及肥料展览会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
承办单位:世信朗普国际展览(北京)有限公司
举办时间:2019年4月27-29日
举办地点: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全馆:1A、1B、2、3、4、5、6、7、8A、8B)
展会预览:60,000+平方米;2,000+参展商;100,000+专业观众。
展会介绍: CIMAE是全国最大的农业博览会之一。自创办以来,历经九届,累计吸引6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我国30多个省市的上万家涉农单位、40多万客商和群众参展参会,交易总额达1200多亿元。
展品范围:
新型肥料:生物有机肥、微生物菌剂、水溶性肥、冲施肥、大中微量元素肥、叶面肥、海藻肥、磷酸铵类肥、复合肥、控释肥等有利于作物增产和改善品质的生物技术和产品。
生物农药:生物杀灭剂、农业除草剂、除霉剂、防腐剂、杀菌剂、除草剂、种子处理剂、卫生杀虫剂、杀线虫剂、杀螨剂、农药合成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软体动物剂、熏蒸剂、生态农药、生物农药、环保农药、农药原料和制剂、化工原料与中间体、喷雾器等
土壤修复:土壤修复药剂、农田土壤治理及修复技术、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及设备、降解地膜技术及产品、农作物无害化防止及产品、场地修复技术研发与产品等。
采购商类型:
1、全国各地大型农场、种植大户、种植业专业合作社等20,000余人;
2、全国各地农技推广站、土肥站、农资站等10,000余人;
3、全国各省市国有农场5,000余人;
4、海内外贸易商、代理商、经销商、加盟商30,000余人;
5、农业局、农业示范园区、农业产业园区5,000余人;并组织高质量的专业观众到会参观洽谈;
6、科研院所、高校5,000余人。
专业观众优势
精准对接-专业买家:
1、展前:展商填写专业买家需求表,根据展商的实际需求,针对性的邀约专业买家。
2、展会现场:安排展商和专业买家一对一洽谈,免费提供一对一VIP洽谈区。
国内外特邀大买家:
1、特邀大买家:具有明确采购需求的行业管理高层提供专属定制采购服务。
2、贵宾待遇:组委会承担特邀买家的出席、往返机票、食宿、商旅、晚宴及礼品等费用。
逆向采购:专业观众现场发布采购需求
1、采购商设摊,供应商参会:邀请千余家有需求的专业买家集体亮相,发布项目需求。组委会“独树一帜”打破传统展会展商展示坐等客户来展位接洽的固有模式,采用“采购商设摊,供应商参会”的“逆向采购”模式,实实在在地为双方构建直接有效的对接平台。
2、参展商与采购商的“角色互换”:设置专业买家逆向采购专区,千余家采购商在展会现场集中发布需求,展商根据采购商需求进行精准对接。
同期高端论坛、技术研讨会等活动,引入高质量观众
同期举办多场专业论坛、技术研讨会、企业推介会、项目对接会等配套活动,引入高质量专业观众。
全方位推广宣传
超过300家媒体报道,100万短信邀约,300万电邮宣传,3万快递,邮寄20万张门票,10万份专业观众邀请函和20余万次电话邀请,渗透超过30万买家数据库。
同期活动:
1 全国农资经销商发展大会
2 土壤修复与精准施肥高峰论坛
3 全国农作物病虫害防控论坛
4 生物农药创新国际论坛
5 新型肥料发展与贸易国际论坛
6 产品/项目对接洽谈会
7 新产品、新技术发布(推介)会

一、什么是农业物联网?
No1:农业物联网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农业物联网的实质是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使其更具有信息化、智能化。农业物联网的实例化应用就是在感知端使用大量的传感设备(如农业环境信息的传感器、图像采集、RFID 等),广泛地采集农业生产、管理、经营等环境的各类信息(如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牧水产养殖、农产品溯源等领域),建立相对统一的数据传输协议与多源的数据格式转换办法,因地制宜交互使用无线传感器网、移动通信网和互联网等传输通道,实现农业信息多尺度、多源有效的传递。最后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多重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处理,通过智能化调控终端实现农业的闭环控制,实现农业的自动化、最优化控制。实际上,物联网是智慧农业的核心。
“农业物联网主要有感知、传输和控制三大作用,”中国农科院信息所所长许世卫解释,“农业物联网不仅能感知水、肥、热、气等外部环境变量,还能感知生物本体,比如对水稻叶片中的各种营养元素的感知。如果感知到水稻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降低,说明缺氮了,需要添加氮肥,而等到肉眼看到叶片发黄再追肥就晚了。”
No2:农业物联网架构模型
根据计算机网络架构模型的研究方法,国内外将农业物联网架构模型分为感知层、传输层(网络层)、处理与应用层三个层次。
感知层主要包括各类传感器、RFID、RS、GPS以及二维条形码等,采集各类农业相关信息(包括光、温度、湿度、水分、肥力、土壤墒情、土壤电导率、溶解氧、酸碱度和电导率等),实现对“物”的相关信息的识别和采集。传输层是在现有网络基础上,将感知层采集的各类农业相关信息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传输到应用层 ;同时,将应用层的控制命令传输到感知层,使感知层的相关设备采取相应动作,比如开关打开或者关闭、释放氧气、增加温度或者湿度以及设备重新定位等。
公共处理平台包括各类中间件以及公共核心处理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行业的深度结合,完成物品信息的沟通、共享、决策、汇总等。
具体的应用服务系统是基于物联构架的农业生产架构模型的最高层,主要包括各类具体的农业生产过程系统,如大田种植系统、设施园艺系统、水产养殖系统、畜禽养殖系统、农产品物流系统等。通过这些系统的具体应用,保证产前正确规划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产中精细管理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产后高效流通实现安全溯源等多个方面,促进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
(转自搜狐科技网)
二、农业物联网未来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期,农业物联网将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也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利用智能化信息管理技术发展现代农业已成为当今各个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热点之一。
农业物联网发展现状:2013年,农业部发布了《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工作方案》,方案中明确提出,实施区试工程,对于探索农业物联网理论研究、系统集成、重点领域、发展模式及推进路径,提高农业物联网理论及应用水平,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农民增收有重要意义。从深层次阐述了物联网技术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业增产与增收。
在发达国家,智慧农业已进入知识的处理、自动控制的开发以及网络技术的应用,渗透到农业各方面。 据介绍,国外采用物联网相关技术,在温室生产中大量采用无线传感器管理、调控温度湿度、营养液供给以及pH值(氢离子浓度指数)、EC值(可溶性盐含量)等,使设施蔬菜栽培条件达到最适宜水平。
借助物联网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在远程支持与服务平台上,建立智慧农业远程托管中心,实现远程栽培指导、远程故障诊断、远程信息监测、远程设备维护等;将植物生长信息和生物技术、食品安全技术相结合,从种植各个环节解决农产品的安全问题;充分利用先进的RFID、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监测管理和产品安全追溯。目前,这项技术不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且已推向全国市场,广泛应用于现代农业园区、大型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等,深受用户的认可,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农业物联网,即在大棚控制系统中,运用物联网系统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Ph值传感器、光传感器、CO2传感器等设备,检测环境中的温度、相对湿度、Ph值、光照强度、土壤养分、CO2浓度等物理量参数,通过各种仪器仪表实时显示或作为自动控制的参变量参与到自动控制中,保证农作物有一个良好的、适宜的生长环境。远程控制的实现使种植人员在办公室就能对多个大棚的环境进行监测控制。采用无线网络来测量获得作物生长的适宜条件,可以为温室精准调控提供科学依据,达到增产、改善品质、调节生长周期、提高经济效益。
种植业离不开浇水、施肥、打药,农民种地凭经验、靠感觉,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在田里耕作,并把这些经验与方法一代代相传,然而现在瓜果蔬菜该不该浇水,施肥、打药,怎样才能保持精确的浓度,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如何实行按需供给?这些以往在作物不同生长周期凭经验靠感觉“模糊”处理的问题,在农业物联网面前开始了实时定量的“精确”把关。物联网创造的“种地”模式的出现,已经成为打破传统农业弊端的一种新型农业模式。这种通过物联网技术开启的智慧风暴,让农业实现了“环境可测、生产可控、质量可溯”的目标。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转自搜狐网-鑫芯物联)
编辑于 2018-05-26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赞同 1
评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7879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1
下一篇 2023-05-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