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的资料

毕加索的资料,第1张

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是二十世纪西方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
他一生留下了数量惊人的作品,风格丰富多变,充满非凡的创造性。
毕加索生于西班牙的马拉加,后来长期定居法国。他的父亲是一位艺术教师。他自幼喜爱艺术,15岁时以优异成绩进入巴塞罗那美术学校,后来转入马德里圣费尔南多美术学院。他于1900年来到法国巴黎,开始以极大的同情心描绘穷人的生活。此时,他的作品充满悲剧性。
瘦削的形象和冷灰的蓝色调,使他的画上充满孤独和绝望、灾难与不幸的感觉。
人们把这一时期称为其创作的“蓝色时期”(1900—1904年)。
1904—1906年是毕加索创作生涯的“粉红色时期” 。
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以描绘马戏团人物为主,形象虽然忧郁,却并不孤寂。1906年毕加索受到非洲原始雕刻和塞尚绘画影响,而转向一种新画风的探索。
于是,他画出了那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名杰作——《亚维农的少女》。
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是二十世纪西方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
他一生留下了数量惊人的作品,风格丰富多变,充满非凡的创造性。
毕加索生于西班牙的马拉加,后来长期定居法国。他的父亲是一位艺术教师。他自幼喜爱艺术,15岁时以优异成绩进入巴塞罗那美术学校,后来转入马德里圣费尔南多美术学院。他于1900年来到法国巴黎,开始以极大的同情心描绘穷人的生活。此时,他的作品充满悲剧性。
瘦削的形象和冷灰的蓝色调,使他的画上充满孤独和绝望、灾难与不幸的感觉。
人们把这一时期称为其创作的“蓝色时期”(1900—1904年)。
1904—1906年是毕加索创作生涯的“粉红色时期” 。
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以描绘马戏团人物为主,形象虽然忧郁,却并不孤寂。1906年毕加索受到非洲原始雕刻和塞尚绘画影响,而转向一种新画风的探索。
于是,他画出了那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名杰作——《亚维农的少女》。
《亚维农的少女》
这幅不可思议的巨幅油画,不仅标志着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它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亚维农的少女》始作于1906年,至1907年完成,其间曾多次修改。画中五个裸女和一组静物,组成了富于形式意味的构图。这幅画的标题是由毕加索的朋友安德鲁·塞尔曼所加,据说毕加索本人对之并不喜欢。但不管怎样,这只不过是作品名称罢了。在现代艺术中,标题与作品的相关性越来越小,画家们常常有意识地不以标题来说明作品的内容。毕加索这幅《亚维农的少女》,想必亦是如此。该画原先的构思,是以性病的讽喻为题,取名《罪恶的报酬》,这在最初的草图上一目了然;草图上有一男子手捧骷髅,让人联想到一句西班牙古老的道德箴言:“凡事皆是虚空”。然而在此画正式的创作过程中,这些轶事的或寓意的细节,都被画家一一去除了。其最终的震撼力,并不是来自任何文学性的描述,而是来自它那绘画性语言的感人力量。
这幅画,可谓第一件立体主义的作品。画面左边的三个裸女形象,显然是古典型人体的生硬变形;而右边两个裸女那粗野、异常的面容及体态,则充满了原始艺术的野性特质。野兽派画家发现了非洲及大洋洲雕刻的原始魅力,并将它们介绍给毕加索。然而用原始艺术来摧毁古典审美的,是毕加索,而不是野兽派画家。在这幅画上,不仅是比例,就连人体有机的完整性和延续性,都遭到了否定。因而这幅画(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述),“恰似一地打碎了的玻璃”。在这里,毕加索破坏了许多东西,可是,在这破坏的过程中他又获得了什么呢当我们从第一眼见到此画的震惊中恢复过来,便开始发现,那种破坏却是相当地井井有条:所有的东西,无论是形象还是背景,都被分解为带角的几何块面。我们注意到,这些碎块并不是扁平的,它们由于被衬上阴影而具有了某种三度空间的感觉。我们并不总能确定它们是凹进去还是凸出来;它们看起来有的象实体的块面,有的则象是透明体的碎片。这些非同寻常的块面,使画面具有了某种完整性与连续性。
从这幅画上,可看出一种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空间的新手法,这种手法早在塞尚的画中就已采用了。我们看见,画面中央的两个形象脸部呈正面,但其鼻子却画成了侧面;左边形象侧面的头部,眼睛却是正面的。不同角度的视象被结合在同一个形象上。这种所谓“同时性视象”的语言,被更加明显地用在了画面右边那个蹲着的形象上。这个呈四分之三背面的形象,由于受到分解与拼接的处理,而脱离了脊柱的中轴。它的腿和臂均被拉长,暗示着向深处的延伸;而那头部也被拧了过来,直楞楞地对着观者。毕加索似乎是围着形象绕了180度之后,才将诸角度的视象综合为这一形象的。这种画法,彻底打破了自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始的五百年来透视法则对画家的限制。
毕加索力求使画面保持平面的效果。虽然画上的诸多块面皆具有凹凸感,但它们并不凹得很深或凸很高。画面显示的空间其实非常浅,以致该画看起来好象表现的是一个浮雕的图像。画家有意地消除人物与背景间的距离,力图使画面的所有部分都在同一个面上显示。假如我们对右边背景的那些蓝色块面稍加注意,便可发现画家的匠心独具。蓝色,通常在视觉上具有后退的效果。毕加索为了消除这种效果,便将这些蓝色块勾上耀眼的白边,于是,它们看上去就拼命地向前凸现了。
实际上,《亚维农的少女》是一个独立的绘画结构,它并不关照外在的世界。它所关照的,是它自身的形、色构成的世界。它脱胎于塞尚那些描绘浴女的纪念碑式作品。它以某种不同于自然秩序的秩序,组建了一个纯绘画性的结构。
毕加索1909—1911年“分析立体主义”时期的绘画,进一步显示了对于客观再现的忽视。这一时期他笔下的物象,无论是静物、风景还是人物,都被彻底分解了,使观者对其不甚了了。虽然每幅画都有标题,但人们很难从中找到与标题有关的物象。那些被分解了的形体与背景相互交融,使整个画面布满以各种垂直、倾斜及水平的线所交织而成的形态各异的块面。在这种复杂的网络结构中,形象只是慢慢地浮现,可即刻间便又消解在纷繁的块面中。色彩的作用在这里已被降到最低程度。画上似乎仅有一些单调的黑、白、灰及棕色。实际上,画家所要表现的只是线与线、形与形所组成的结构,以及由这种结构所发射出的张力。
1910年,毕加索作《卡思维勒像》,油画,100×615厘米,芝加哥,芝加哥艺术中心藏。
1912年起,毕加索转向其“综合立体主义”风格的绘画实验。他开始以拼贴的手法进行创作。这幅题为《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的作品,清楚地显示了这种新风格。
《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 1890年—1892年,油画,45×57厘米,巴黎奥塞博物馆藏
油画《格尔尼卡》,是毕加索作于30年代的一件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此画是受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委托,为1937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西班牙馆而创作。画中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暴行。作为一个具有强烈正义感的艺术家,毕加索对于这一野蛮行径表现出无比的愤慨。他仅用了几个星期便完成这幅巨作,作为对法西斯兽行的遣责和抗议

分类: 文化/艺术 >> 书画美术
问题描述:

他在法国待了多少年晚年又在哪干什么

解析:

1881—1900年 童年时期

1881年 10月25日毕加索出生于西班牙南部的马拉加;

1889年 完成第一件油画作品《斗牛士》;
1895年 进入巴塞罗那的隆哈美术学校;

1897年 进入马德里的皇家圣费南多美术学院就读,油画作品《科学与慈善》获马德里全国美展荣誉奖,后来又在马拉加得到金牌奖;

1900—1903年 蓝色时期

1902年 完成“蓝色自画像”;

1903年 完成《人生》,以浓郁的蓝色调表示贫老与孤独的苦难;

1904—1906年 玫瑰时期

1904年 开始定居巴黎的“洗衣船”,玫瑰时期开始。邂逅费尔南德·奥利维叶,并同居:

1905年 创作《拿烟斗的男孩》并被慈善家约翰·海惠特尼女士以3万美元重金购得;

1906年 结识野兽派大师马蒂斯,为美国作家兼收藏家菖楚·斯坦因画像,《斯坦因画像》是毕加索从“玫瑰时期”跃入“立体主义”的跳板;

1907—1916年 立体主义时期

1907年 结识布拉克,开始立体派风格创作,创作《亚威农少女》;

1909年 解析立体派开始;创作《费尔南德头像》;

1917—1924年 古典时期

1917年 在意大利邂逅舞者欧嘉·科克洛娃,创作《欧嘉的肖像》;

1918年 与欧嘉结婚,与马蒂斯举行联展;

1920年 手工彩绘珂罗版《三角帽》;

1922年 创作《海边奔跑的两个女人》;

1925—1932年 超现实主义时期

1927年 邂逅年仅17岁的玛丽·德蕾莎·沃尔持,成为毕加索的模特。并生下女儿马姬;

1929年 与雕塑家贡萨列斯一起创作雕塑和铁线结构成。作系列以女人头像为题的攻击性画作,显现婚姻危机,结识达利;

1932—1945年 蜕变时期

1932年 创作《红色扶手椅中的女人》;

1933年 以雕塑家工作室为题,创作蚀版画

1934年 创作以斗牛为题的作品;

1936年 西班牙内战暴发。认识多拉。玛尔,并创作《多拉·玛尔的肖像》;

1937年 创作完成《格尔尼卡》;

1942年 创作版画《大自然的故事》

1943年 邂逅22岁的弗朗索娃·吉洛;

1944年 加入法国 ;

1945年 开始尝试石版画创作;

1946—1973年 田园时期

1947年 儿子克洛德降生。在陶艺家哈米耶工作室制陶,至1948年共作了2000件陶艺术品;

1948年 为世界和平会议作“和平之鸽“海报和《贡戈拉的二十首诗》;

1949年 创作《卡门》系列;

1950年 获列宁和平奖章;

1953年 在玛都拉陶艺工作坊邂逅杰奎琳·洛克;

1954年 开始创作德拉克罗瓦的“阿尔及利亚女人”变奏系列;

1956年 与克罗鲁佐共同拍摄《神秘的毕加索》公映;

1957年 在纽约现代艺术馆举办“毕加索75岁纪念展”,创作版画《斗牛系列》;

1958年 毕加索为设在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大厦创作了壁画《伊卡洛斯的坠落》;

1959年 创作仿马奈《草地上的午餐》变奏系列;

1961年 与35岁的杰奎琳·洛克结婚,并庆祝毕加索80大寿;

1963年 绘制《画家与模特儿》;

1966年 巴黎大皇宫及小皇宫举办大型《毕加索回顾展》。创作《流沙系列》;

1968年 创作《塞莱斯蒂纳》和《可笑的男人》系列版画;

1970年 把西班牙家中保存的近2000件早期作品捐赠结巴塞罗纳毕加索美术馆:

1971年 巴黎国立现代艺术馆举办了《毕加索诞生90同年回顾展》;

1973年 92岁,4月8日逝世于坎城附近的幕瞻市。4月10日葬于佛文纳菊别墅花园里。

毕加索作品
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是二十世纪西方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他一生留下了数量惊人的作品,风格丰富多变,充满非凡的创造性。毕加索生于西班牙的马拉加,后来长期定居法国。他的父亲是一位艺术教师。他自幼喜爱艺术,15岁时以优异成绩进入巴塞罗那美术学校,后来转入马德里圣费尔南多美术学院。他于1900年来到法国巴黎,开始以极大的同情心描绘穷人的生活。此时,他的作品充满悲剧性。瘦削的形象和冷灰的蓝色调,使他的画上充满孤独和绝望、灾难与不幸的感觉。人们把这一时期称为其创作的“蓝色时期”(1900—1904年)。1904—1906年是毕加索创作生涯的“粉红色时期”。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以描绘马戏团人物为主,形象虽然忧郁,却并不孤寂。1906年毕加索受到非洲原始雕刻和塞尚绘画影响,而转向一种新画风的探索。于是,他画出了那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名杰作——《亚维农的少女》。
《亚维农的少女》
这幅不可思议的巨幅油画,不仅标志着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它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亚维农的少女》始作于1906年,至1907年完成,其间曾多次修改。画中五个裸女和一组静物,组成了富于形式意味的构图。这幅画的标题是由毕加索的朋友安德鲁·塞尔曼所加,据说毕加索本人对之并不喜欢。但不管怎样,这只不过是作品名称罢了。在现代艺术中,标题与作品的相关性越来越小,画家们常常有意识地不以标题来说明作品的内容。毕加索这幅《亚维农的少女》,想必亦是如此。该画原先的构思,是以性病的讽喻为题,取名《罪恶的报酬》,这在最初的草图上一目了然;草图上有一男子手捧骷髅,让人联想到一句西班牙古老的道德箴言:“凡事皆是虚空”。然而在此画正式的创作过程中,这些轶事的或寓意的细节,都被画家一一去除了。其最终的震撼力,并不是来自任何文学性的描述,而是来自它那绘画性语言的感人力量。
这幅画,可谓第一件立体主义的作品。画面左边的三个裸女形象,显然是古典型人体的生硬变形;而右边两个裸女那粗野、异常的面容及体态,则充满了原始艺术的野性特质。野兽派画家发现了非洲及大洋洲雕刻的原始魅力,并将它们介绍给毕加索。然而用原始艺术来摧毁古典审美的,是毕加索,而不是野兽派画家。在这幅画上,不仅是比例,就连人体有机的完整性和延续性,都遭到了否定。因而这幅画(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述),“恰似一地打碎了的玻璃”。在这里,毕加索破坏了许多东西,可是,在这破坏的过程中他又获得了什么呢当我们从第一眼见到此画的震惊中恢复过来,便开始发现,那种破坏却是相当地井井有条:所有的东西,无论是形象还是背景,都被分解为带角的几何块面。我们注意到,这些碎块并不是扁平的,它们由于被衬上阴影而具有了某种三度空间的感觉。我们并不总能确定它们是凹进去还是凸出来;它们看起来有的象实体的块面,有的则象是透明体的碎片。这些非同寻常的块面,使画面具有了某种完整性与连续性。
从这幅画上,可看出一种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空间的新手法,这种手法早在塞尚的画中就已采用了。我们看见,画面中央的两个形象脸部呈正面,但其鼻子却画成了侧面;左边形象侧面的头部,眼睛却是正面的。不同角度的视象被结合在同一个形象上。这种所谓“同时性视象”的语言,被更加明显地用在了画面右边那个蹲着的形象上。这个呈四分之三背面的形象,由于受到分解与拼接的处理,而脱离了脊柱的中轴。它的腿和臂均被拉长,暗示着向深处的延伸;而那头部也被拧了过来,直楞楞地对着观者。毕加索似乎是围着形象绕了180度之后,才将诸角度的视象综合为这一形象的。这种画法,彻底打破了自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始的五百年来透视法则对画家的限制。
毕加索力求使画面保持平面的效果。虽然画上的诸多块面皆具有凹凸感,但它们并不凹得很深或凸很高。画面显示的空间其实非常浅,以致该画看起来好象表现的是一个浮雕的图像。画家有意地消除人物与背景间的距离,力图使画面的所有部分都在同一个面上显示。假如我们对右边背景的那些蓝色块面稍加注意,便可发现画家的匠心独具。蓝色,通常在视觉上具有后退的效果。毕加索为了消除这种效果,便将这些蓝色块勾上耀眼的白边,于是,它们看上去就拼命地向前凸现了。
实际上,《亚维农的少女》是一个独立的绘画结构,它并不关照外在的世界。它所关照的,是它自身的形、色构成的世界。它脱胎于塞尚那些描绘浴女的纪念碑式作品。它以某种不同于自然秩序的秩序,组建了一个纯绘画性的结构。
《卡思维勒像》
《卡思维勒像》,毕加索作,1910年,油画,100×615厘米,芝加哥,芝加哥艺术中心藏。
毕加索1909—1911年“分析立体主义”时期的绘画,进一步显示了对于客观再现的忽视。这一时期他笔下的物象,无论是静物、风景还是人物,都被彻底分解了,使观者对其不甚了了。虽然每幅画都有标题,但人们很难从中找到与标题有关的物象。那些被分解了的形体与背景相互交融,使整个画面布满以各种垂直、倾斜及水平的线所交织而成的形态各异的块面。在这种复杂的网络结构中,形象只是慢慢地浮现,可即刻间便又消解在纷繁的块面中。色彩的作用在这里已被降到最低程度。画上似乎仅有一些单调的黑、白、灰及棕色。实际上,画家所要表现的只是线与线、形与形所组成的结构,以及由这种结构所发射出的张力。
这幅《卡思维勒像》,清楚显示了毕加索是怎样将这种分析立体主义的绘画语言,用于某个具体人物形象的塑造的。令人费解的是,恰是在这种分解形象和舍弃色彩的极端抽象变形的描绘中,毕加索始终不肯放弃对于模特儿的参照。为了画这幅画,他让他的这位老朋友卡思维勒先生耐着性子摆好姿势,在他的面前端坐了有二十次。他不厌其烦地细心分解形体,从而获得一种似乎由层层交迭的透明色块所形成的画面结构。画中色彩仅有蓝色、赭色及灰紫色。色彩在这里只充当次要的角色。虽然在线条与块面的交错中,卡恩维勒先生形象的轮廊还能隐约显现,然而人们却难以判断其与真人的相似性。研究毕加索的最著名的专家罗兰·彭罗斯,在看了这幅画后,曾作过这样的评述:“每分出一个面来,就导致邻近部分又分出一个平面,这样不断向后移动,不断产生直接感受,这使人想起水面上的层层涟漪。视线在这些涟漪中游动,可以在这里和那里捕捉到一些标志,例如一个鼻子、两只眼睛、一些梳理得很整齐的头发、一条表链以及一双交叉的手。但是,当视线从这一点转向那一点时,它会不断地感到在一些表面上游来游去的乐趣,因为这些表面正以其貌相似而令人信服……看到这样的画面,就会产生想象;这种画面尽管模棱两可,却似乎是真的存在,而在这种新现实的匀称和谐生命的推动下,它会满心欢喜地作出自己的解释。”
《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
1890年—1892年,油画,45×57厘米,巴黎奥塞博物馆藏。
1912年起,毕加索转向其“综合立体主义”风格的绘画实验。他开始以拼贴的手法进行创作。这幅题为《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的作品,清楚地显示了这种新风格。
在这幅画上,我们可分辨出几个基于普通现实物象的图形:一个瓶子、一只玻璃杯和一把小提琴。它们都是以剪贴的报纸来表现的。在这里,画家所关注的焦点,其实仍然是基本形式的问题。
但是,这个问题此时却是以一种全新的态度来对待。在分析立体主义的作品中,物象被缩减到其基本原素,即被分解为许多的小块面。毕加索以这些块面为构成要素,在画中组建了物象与空间的新秩序。他通过并置和连接那些笔触短促而奔放的块面,获得一种明晰剔透的画面结构,反映了某种严格而理性的作画程序。而如今,在综合立体主义的作品上,他所采取的恰是正好相反的程序。他不再以现实物象为起点,将物象朝着基本原素去分解,而是以基本原素为起点,将基本的形状及块面转化为客观物象的图形。这就是说,他在表现出瓶子、杯子及提琴之前,就已经把一个抽象的画面结构,组织和安排妥当了。通过对涂绘及笔触的舍弃,他甚至获得一种更为客观的真实。他采用报纸、墙纸、木纹纸,以及其他类似的材料,拼贴出不同形状的块面。这些块面,一方面显示着画以外的那个世界,另一方面则以其有机的组合而显示出画的自身世界的统一性和独立性。难怪他的画商及好友卡恩维勒会如此地评价他:“即使没有摆弄画笔的本领,他也能搞出绝佳的作品。”在这幅拼贴的画上,左边的一块报纸表示一只瓶子,那块印有木纹的纸,则代表着一把提琴。而几根用木炭笔勾画的坚挺的线条,则使这种转换得以实现,并且将那些不相干的拼贴材料,纳入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中。
这种拼贴的艺术语言,可谓立体派绘画的主要标志。毕加索曾说:“即使从美学角度来说人们也可以偏爱立体主义。但纸粘贴才是我们发现的真正核心。”在这种拼贴语言的运用中,毕加索显然比别的立体派画家(如布拉克、格里斯等)更为大胆和富于幻想。别的画家在拼贴不同的纸片时,多少要顾及到是否符合现实逻辑的问题,他们总是把木纹纸限于表示木质的物品(如桌子、吉他)。而毕加索则全然摆脱这种约束。在他的画上,一张花纹墙纸可用来表现桌面,一张报纸也可剪贴成小提琴。毕加索曾在与弗朗索瓦·吉洛的交谈中,阐述了他对于拼贴的看法:
“使用纸粘贴的目的是在于指出,不同的物质都可以引入构图,并且在画面上成为和自然相匹敌的现实。我们试图摆脱透视法,并且找到迷魂术(trompe L'esprit)。报纸的碎片从不用来表示报纸,我们用它来刻画一只瓶子、一把琴或者一张面孔。我们从不根据素材的字面意义使用它,而是脱离它的习惯背景,以便在本源视觉形象和它那新的最后定义之间引起冲突。如果报纸碎片可以变成一只瓶子,这就促使人们思考报纸和瓶子的好处。物品被移位,进入了一个陌生的世界,一个格格不人的世界。我们就是要让人思考这种离奇性,因为我们意识到我们孤独地生活在一个很不使人放心的世界。”(弗朗索瓦·吉洛等《情侣笔下的毕加索》,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60页)
《格尔尼卡》
《格尔尼卡》,毕加索作,1937年,布面油画,305.5×782.3厘米,普拉多博物馆藏。
油画《格尔尼卡》,是毕加索作于30年代的一件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此画是受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委托,为1937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西班牙馆而创作。画中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暴行。作为一个具有强烈正义感的艺术家,毕加索对于这一野蛮行径表现出无比的愤慨。他仅用了几个星期便完成这幅巨作,作为对法西斯兽行的遣责和抗议。
毕加索虽然热衷于前卫艺术创新,然而却并不放弃对现实的表现,他说:“我不是一个超现实主义者,我从来没有脱离过现实。我总是待在现实的真实情况之中。”这或许也是他选择画《格尔尼卡》的一个重要原因吧。然而他此画的对于现实的表现,却与传统现实主义的表现方法截然不同。他画中那种丰富的象征性,在普通现实主义的作品中是很难找到的。毕加索自己曾解释此画图像的象征含义,称公牛象征强暴,受伤的马象征受难的西班牙,闪亮的灯火象征光明与希望……。当然,画中也有许多现实情景的描绘。画的右边,一个妇女怀抱死去的婴儿仰天哭号,她的下方是一个手握鲜花与断剑张臂倒地的士兵。画的左边,一个惊慌失措的男人高举双手仰天尖叫,离他不远处,那个俯身奔逃的女子是那样地仓惶,以致她的后腿似乎跟不上而远远落在了身后。这一切,都是可怕的空炸中受难者的真实写照。
画中的诸多图像反映了画家对于传统绘画因素的吸收。那个怀抱死去孩子的母亲图像,似乎是源自哀悼基督的圣母像传统;手持油灯的女人,使人联想起自由女神像的造型;那个高举双手仰天惊呼的形象,与戈雅画中爱国者就义的身姿不无相似之处;而那个张臂倒地的士兵形象,则似乎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某些战争画中的形象,有着姻亲关系。由此可以看出,毕加索不仅是一位富于叛逆精神的大胆创新者,同时也是一位尊崇和精通传统的艺术家。
乍看起来,这幅画在形象的组织及构图的安排上显得十分随意,我们甚至会觉得它有些杂乱。这似乎与轰炸时居民四散奔逃、惊恐万状的混乱气氛相一致。然而,当我们细察此画,却发现在这长条形的画面空间里,所有形体与图像的安排,都是经过了精细的构思与推敲,而有着严整统一的秩序。虽然诸多形象皆富于动感,可是它们的组构形式却明显流露出某种古典意味。我们看见,在画面正中央,不同的亮色图像互相交叠,构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中轴,恰好将整幅长条形画面均分为两个正方形。而画面左右两端的图像又是那样地相互平衡。可以说,这种所谓金字塔式的构图,与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的构图,有着某种相似的特质。另外,全画从左至右可分为四段:第一段突出显示了公牛的形象;第二段强调受伤挣扎的马,其上方那盏耀眼的电灯看起来好似一只惊恐、孤独的眼睛;第三段,最显眼的是那个举着灯火从窗子里伸出头来的“自由女神”;而在第四段,那个双臂伸向天空的惊恐的男子形象,一下于就把我们的视线吸引,其绝望的姿态使人过目难忘。毕加索以这种精心组织的构图,将一个个充满动感与刺激的夸张变形的形象,表现得统一有序,既刻画出丰富多变的细节,又突出与强调了重点,显示出深厚的艺术功力。
在这里,毕加索仍然采用了剪贴画的艺术语言。不过,画中那种剪贴的视觉效果,并不是以真正的剪贴手段来达到的,而是通过手绘的方式表现出来。那一块叠着另一块的“剪贴”图形,仅限于黑、白、灰三色,从而有效地突出了画面的紧张与恐怖气氛。

毕加索著名的反战作品《格尔尼卡》
1997年4月,德国总统赫尔佐克向西班牙北部小镇格尔尼卡的居民专门发出一封致歉信,就60年前德国空军对小镇的轰炸表示“认罪”,并“请求宽恕”。德国人何以在战争结束 半个多世纪以后又自揭伤疤,承认自己在西班牙内战期间曾犯下的罪行呢?这要从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的反战杰作《格尔尼卡》说起。
大屠杀激发构思
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正处于法西斯反动势力猖獗扩张的时代。在西班牙国内,随着法西斯的日益嚣张,反动军官佛朗哥公然挑起了与共和政府之间的战争,使西班牙成为法西斯分子“最好的练兵场”。此时,早已定居法国的西班牙画家毕加索,以满腔的热情关注着西班牙国内的战争局势,并利用一切机会支持共和政府的正义行动。不久,毕加索欣然接受了西班牙共和政府的任命,担任了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的馆长,直接拿起自己的特殊武器———画笔,投入了与佛朗哥一伙的战斗。
1937年初,毕加索接受西班牙共和政府的委托,为巴黎世界博览会的西班牙馆创作一幅装饰壁画。正在毕加索苦苦构思期间,1937年4月26日,与佛朗哥势力狼狈为奸的德国法西斯分子,仅仅为了试验其新式炸d的威力,悍然出动43架飞机疯狂轰炸西班牙北部城镇格尔尼卡。轰炸从下午4点30分开始,持续了3个多小时。肆虐横行的德国飞机几乎把格尔尼卡镇夷为平地,致使当地7000居民中有1654人死亡,889人受伤。这一事件震撼了全世界,也震动了画家毕加索的心。他当即决定以这一事件作为壁画创作的题材,以表达自己对战争罪犯的抗议和对这次事件中死者的哀悼。
用生命进行创作
格尔尼卡惨案发生后,毕加索收到了母亲从巴塞罗那捎来的信,说离她居住地方只有几米远的一个修道院也被炸毁了,一连几个星期,她的房间里都充满了臭烟,熏得她泪流不止。这越发激起了毕加索的愤恨之情。为了彻底揭露和鞭挞德国法西斯分子的罪行,他决定创作一幅规格宏大的壁画。为此,他甚至不得不专门找到了一个很大的空房间。当时,毕加索已经年近六旬,又正值酷暑,创造的艰辛不言而喻。在创作《格尔尼卡》的日日夜夜里,毕加索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他常常是光着脊梁,穿一条短裤,挥汗作画。一位朋友关心地劝他说:“你是一个伟大的画家,你的生命并不属于你自己,你必须要保重身体。”毕加索回答说:“我是个画家,我更是个正直的人,揭露邪恶也是我的义务。”
在创作的前几天,毕加索一口气画了25幅草图。为了完成一个满意的造型,他从具体到半抽象,再到抽象,反复试验,反复刻画,几度易稿。至最后完成时,画面已高达3493厘米,长7766厘米。特意找来的这间房子已经够大了,但要容纳这幅画,还是很难,画的上端几乎顶到了房子的椽木上。在创造和修改画的上面部分时,毕加索不得不弓着身子站在梯子的顶端,看上去像是在进行空中作业。每次从梯子上下来,毕加索都累得腰酸背痛。他回忆说,有时,甚至感觉“已经没有气力再进行下去,但是,当我听到那些无辜死去的人们的灵魂的召唤,我就又一次充满了力量”。
在毕加索的创作过程中,他的情妇道拉·玛尔用相机拍下了这幅画的创作全过程。她的这一无意举动真实记录了创作这幅作品的劳累和艰辛。
备受争议的画面
《格尔尼卡》运用了立体主义的绘画形式,以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描绘了在法西斯兽行下,人民惊恐、痛苦和死亡的悲惨情景。由于这幅画没有表现出具体情节,人物器官又有明显的移位和扭曲,致使人们对这幅作品众说纷纭。
《格尔尼卡》的画面由几组场面和人物构成。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位于画面中心的那匹仰天长啸的战马。只见它怒目圆睁,鼻子猛烈地抽搐着,那夸张的马嘴,露出了短剑般的舌头,正在竭尽全力地嘶鸣。马的下方,躺倒着一个手持断剑的男士。他的身躯与他手中的武器一样,已经残缺不全,但那只紧握利剑的手,似乎在表示人民不会轻易放下武器,誓与残暴决战到底。最令人震惊的还是画面中的几位妇女:一个瘦骨嶙峋的母亲,双手托着惨死的婴孩,仰目苍天,欲哭无泪;另一位妇女从高高的窗口中伸出长长的手臂,手持一盏油灯,似乎想要照明眼前发生的令人难以置信的一切;从燃烧着火焰的房子里又掉下来一位妇女,她那面孔因绝望而变了形,那双痉挛的双手,似乎在祈求什么。此外,画面中那个表情麻木的牛头和那盏犹如太阳的电灯,也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格尔尼卡》整幅画用黑白灰三色绘成,错综复杂的黑白灰色块造成画面阴郁、恐怖,不规则的线条形成的角和弧的交错,给人一种支离破碎和动乱的感觉,画面沉重又压抑,充满了悲剧气氛。曾经有人专门问毕加索那匹可怜的马和那头牛是否代表着受难的人民和杀人的法西斯?他回答说:“那头公牛不是法西斯,但它是残暴和黑暗。”针对人们对《格尔尼卡》的不理解,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造谣说毕加索是公开支持共和,背地里支持佛朗哥。尽管至今人们都对这幅画的意思争论不休,但是对其反对战争、呼唤和平、控诉法西斯罪恶的立场和主题却没有任何异议。
展览引起世界轰动
《格尔尼卡》在巴黎展出后,引起巨大反响。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互相诉说着他们从画中感受到的“觉醒的力量”。当时正在读法律专业的小说家洛德·罗伊说:“我被画中的暴力惊呆了,心中产生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焦虑。”超现实主义诗人米歇尔·莱里斯在谈到他的感觉时说:“在一个犹如‘潘多拉匣子’的黑白长方形里,毕加索向我们显示了深刻的悲哀———我们所爱的一切行将灭亡。”
接着,《格尔尼卡》又在挪威、英国、美国各地展出。每到一处,参观者人山人海。随着这幅画的影响越来越大,法西斯反动势力也越来越感到它像是一把锋利无比的匕首。在各地展出期间,均有极少数法西斯分子混杂其间,妄图寻找机会毁坏画面,但都没有得逞。
由于毕加索的画作和言行,他成了德国纳粹最痛恨的艺术家,一言一行都受到了秘密警察的监视。但是迫于毕加索的国际声望,纳粹分子并不敢杀害毕加索,而是虚伪地拉拢邀请他去德国观光,并声称优惠供应他额外的食品和煤炭。毕加索厉声告诉侵略者:“一个西班牙人是绝对不会感到冷的。我绝对不会背叛我的祖国。”遭到拒绝后,纳粹分子把毕加索列入盖世太保的黑名单。之后,德国人霸占了他在巴黎的一处住宅,并从房间里搜刮走大量的艺术作品。
美国“借”了40年
就在《格尔尼卡》展出期间,给整个人类带来空前灾难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爆发了。战争爆发不久,西班牙就沦陷于法西斯之手。为了保护好这幅伟大作品,20世纪40年代,经毕加索本人同意,正在美国展出的《格尔尼卡》被出借给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当然,毕加索并不会把自己这一泣血之作拱手送给美国人,他向公众表示:“一个重获民主和自由的西班牙,是这幅画的当然故乡。”没想到,这一“借”就长达40年。在二战结束以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尽管毕加索的祖国西班牙早就恢复了和平和宁静,但美国人仍然以种种借口赖着不还。这成为毕加索晚年的一块心病,他曾多次表示希望能够看到《格尔尼卡》的回归。可惜这位伟大的艺术家还是没有等到这一天。1973年4月,毕加索带着深深的遗憾与世长辞。之后,西班牙政府采取多种措施,敦促美国政府归还《格尔尼卡》。
直到1981年,这幅画才按照毕加索生前的遗愿,回到了自己的祖国

俄罗斯《报纸报》网站7月11日报道题:海明威是克格勃间谍? 前克格勃特工近日在自己的新书中爆料,诺贝尔奖得主海明威曾是苏联间谍。根据苏联情报机关档案文件,他于1941年被招募,但没有提供过任何帮助。 据英国《卫报》报道,前克格勃人员亚历山大·瓦西里耶夫发现了这位美国著名作家的黑材料。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他获准进入苏联情报机关档案馆,并用数月时间将部分秘密文件抄录下来。 瓦西里耶夫移居英国后,与美国历史学家约翰·汉斯和哈维·克莱尔分享了自己的笔记。三人在此基础上合著新书《间谍:克格勃在美国的兴衰》。该书于2009年5月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近日在英国发行。《卫报》记者发现,其中竟有一部分是关于海明威“黑暗过去”的叙述。 他首次被间接提到的时间是1941年初:“1941年1月8日,一本《丧钟为谁鸣》被寄往莫斯科。”国家安全总局(克格勃1954年才成立)给海明威的代号为“阿尔戈”。“1941年‘阿尔戈’在动身去中国前被吸收进来……在中国期间,并未与他取得联系”。海明威的确于这一年的上半年偕妻子到中国采写过战地报道。 书中提到,1941年底,“中心”写信给纽约的“马克西姆”说,需要“为他(海明威)寻找出境去我们感兴趣国家的机会”。 1943-1945年,海明威与苏联情报人员有过数次接触。这几次会面的目的是“考察其人,看他是否有能力为我们工作”。但“由于我们的人被紧急召回国内,与‘阿尔戈’没能保持进一步联系”。“阿尔戈”从未传递过“任何政治情报”。 克格勃曾于1950年派人打探海明威的消息及其政治倾向。得到的回复是:“据说,他似乎支持托洛茨基分子,并在文章中抨击苏联。” 海明威与克格勃的关系是否就此结束,不得而知。瓦西里耶夫的新书没有给出答案,因为笔记只记到上世纪50年代初。 作品LS有说,我就不重复了!

 论艺术圈撩妹谁家强? 还数“ 毕加索 ”本人!

通常,确认过妹子眼神、颜值、气质后,

他就蜜汁自信展开勾搭。求爱经典台词就是:  “我是毕加索,我能帮你画幅画么?”  很好,这句话杀伤力就是 10万伏特电力 啊!要知道,他的一生有过无数情人,但最为后人津津乐道的还数2位妻子,5位情人。因为这7个女人各有特色,给予毕加索无限的创作灵感。

1881年,毕加索诞生于西班牙一个美术教师家庭,从小跟爸爸学画画,画技了得直接导致父亲羞愧地搁笔不画;1904年,青年毕加索来到巴黎寻求发展,外出找猫间隙,邂逅年轻模特费尔南德·奥立维,她成熟性感、大眼睛、高鼻梁,魅力指数5颗星!

当时毫无名气的毕加索立刻被奥立维所吸引,迅速展开追求模式,自然而然两人成为了情侣,他们共同玩转青春期那些叛逆事,比如一起酗酒、恶作剧…

不过,好景不长,当小毕加索长大成名后,眼前的灵感缪斯奥立维已经不再那么重要,1912年两人分手。

毕加索人生信条或许是恋爱不能停,他与奥立维没有彻底分开时,两人都悄悄另寻新欢,毕加索后来追上了有夫之妇伊娃·吉埃尔。她比毕加索小4岁,身材娇小,温文尔雅,非常温顺。

两人你侬我侬在西班牙和法国边境小镇赛莱上尽情浪。同期在恋情滋润下,毕加索艺术创作变得更加旺盛有力。

BUT,1915年伊娃患上了肺结核,这段恋情也随着她因病逝去而结束。

1917年,毕加索爱上了名门贵族-俄罗斯芭蕾舞女演员奥尔嘉·柯克洛娃。她出身于沙俄乌克兰军官家庭,身份高贵,受过贵族教育,简称白富美。

1918年两人正式结婚,毕加索也借老婆的社交圈成功混进了上流社会。由于奥尔嘉是个超级爱古典画派的人,于是毕加索投其所好,画画也进入了新古典主义时期。

不过,似乎是有出轨预兆的毕加索,后期毕加索画中的第一任老婆走向了变形,果然是爱来得快,去得也快啊!

其实,毕加索婚内画风大转变的真相是他又移情别恋了。

1927年1月,毕加索喜欢上年仅17岁的玛丽·泰雷丝·沃尔特,她有着蓝灰色明亮眼睛,高颜值古典希腊式鼻子,以及健美有型的身材。而真实的玛丽,也如同她外表一样单纯,她是头脑简单、为爱痴情一生的女子。

过于温顺的玛丽,给了毕加索无限的包容,让他在艺术创作和生活上都变得疯狂起来。

尽管单纯的玛丽后来还给他生下女儿玛雅,但是,撩妹高手毕加索开始了新的目标,不肯兑现娶她的诺言。终究,玛丽只是毕加索人生中的一个过客。

毕加索死后4年,玛丽在他们相逢50周年纪念日,在车库上吊自杀,好一段旷世虐恋~

当时,毕加索在与玛丽度过了激情岁月后,他同时爱上了摄影师+画家+模特的朵拉·马尔。这个时候的毕加索,玛丽和朵拉这2个女人同时都需要。

毕加索和独立女性朵拉,因共同的艺术兴趣相互吸引,共同发展了长达八年的恋情。

1937年,毕加索在朵拉·马尔陪伴下,完成了举世闻名的画作《格尔尼卡》。

但是后来两个好强的艺术家互相看不顺眼,日常免不了争吵。所以你懂得,之后在毕加索画笔下,朵拉形象开始扭曲,变得残暴。好一个爱憎分明的毕加索!

毕加索一生的灵感几乎都取材于自己身边的女人,所以在他跟朵拉吵架之后,又爱上21岁女画家佛朗索瓦·吉洛。两人共同生活了10年,养了两个孩子,仿佛过着天伦之乐的生活。

但是聪明的吉洛知道,毕加索总有一天会厌烦自己,喜欢上新的女人。所以在1953年,她带着一双儿女远赴美国,离开了毕加索。

萃花不禁佩服吉洛的勇敢,毕竟她是唯一一个主动走出毕加索爱的小屋。虽然她这样敢爱敢恨的女子也彻底激怒了毕加索,后来导致他不愿与自己和吉洛的子女相认。

尽管吉洛带着孩子离开了自己,但是伤心过后的毕加索,还是忍受不了寂寞啊!!!

1954年,73岁的毕加索在法国南方和年仅27岁的杰奎琳·洛克认识,她对他言听计从,无比温柔,老年毕加索走在夕阳之际仍旧收获了一段美满的爱情,两人在1961年成婚。

杰奎琳·洛克是毕加索的第二任妻子,同时也是最后一任妻子。年迈的毕加索越来越依赖杰奎琳体贴入微的呵护,在人生最后的旅程中,与她携手到老。同样不变的套路,毕加索也给杰奎琳画了很多肖像画。

1973年,撩妹停不下来的毕加索,永远闭上了眼睛,享年 92 岁。1986年,在毕加索离世13年后,想不开的杰奎琳对着太阳穴开q,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无数女人造就的大师毕加索,免不得被后人诟病。那么,毕加索究竟是渣男、艺术界唐璜 、还是天才?答案已经不重要了,如果你还想了解毕加索的更多故事,请戳☟☟☟

假如毕加索生活在中国,没准是个书法家!

萃花想做个小调查问问大家

1、毕加索给7个女人创作的画 ,你最喜欢哪幅?

2、如果说你男友把你画成这样,你们还能好好做情侣吗?

张大千法国“追星”毕加索,并感叹毕加索也只是只猴子,这是因为张大千和毕加索相约在一个陶瓷艺术展上见面,但是由于毕加索的粉丝实在太疯狂了,完全将毕加索包裹住了,这使他们两个根本没有见面的机会,所以张大千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提起张大千我想应该没人不知道,因为他是中国的绘画大师,他的绘画水平是后世都难以超越的。

张大千曾被巴黎艺术博物馆邀请在巴黎举办画展,主要是希望东西方的艺术文化能够来一次正面交锋,结果也没有让人失望,张大千画展举办得非常成功,通过画风来看,在当时能与张大千比拟的也只有毕加索了,毕加索也是一个非常出色的绘画家,在办画展的时候有一位特殊的观众来了,他只是拍拍照,然后就离开了,他就是毕加索。

本来张大千没有在意,因为当时的观众有很多,有人拍照也没什么奇怪的,但是后来听人提起这个人就是毕加索,于是张大千就决定亲自拜访他,在西方艺术家的性格都是有些古怪的,想见毕加索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张大千先后找了几个人替自己引荐毕加索,结果都被拒绝了,于是张大千决定亲自前往,也就是这样他们约定在了陶瓷艺术展上,不过可惜的是依然没有见到。

后来毕加索觉得很抱歉,又再次约见了毕加索,这次他们约在了毕加索的家里,这次谈话很愉快,他们一起谈论了很多,张大千也发现其实毕加索并不像外界所说的那样,他其实是一个非常有礼节的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8057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1
下一篇 2023-05-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