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霸凌的特点

校园霸凌的特点,第1张

一般来说,霸凌尚有下列特点:
1男孩与女孩同样地都会有霸凌行为。
2从学生的自我报告研究中发现,男孩比较会进行霸凌行为。
3一般而言,男孩大多只会被男孩霸凌。女孩会被男孩及女孩霸凌。
4言语霸凌是最常见的霸凌方式。
5男孩比较会使用暴力霸凌,女孩则是以散播谣言、社交霸凌为主。
6被霸凌的时间长了,会有心理障碍。
成因
校园霸凌源自社会学习。从家庭开始,父母对孩童的照顾若带有敌意、不负责任、冷漠,例如遗弃或施以家庭暴力,让孩童的社会互动处于负向状态,则孩童将来成为加害人的可能性会大幅提升。其次,孩童进入小学后,在学校里受教师影响至深,因为此时孩童正处于模仿阶段。教师若选择错误的管教方式,霸凌的可能性也会增加。若同学间发生霸凌行为,而教师不加以阻止,也可能造成其他同学的错误价值观。
孩童的人格养成与家庭生活有密切关联,家人,尤其父母,通常是孩童的第一个重要他人。这些重要他人对孩童的身心发展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少或从未给予孩童关怀的父母,其子女极可能成为霸凌加害人。因为霸凌是一种学习行为,霸凌者通常都有攻击前科,而攻击则从模仿而来,这种模仿得自父母对待孩童的态度,采取权威、斥责、惩罚和冷漠做为管教手段的父母,其子女会产生自卑心理。这些在家中得不到关怀,甚至遭到虐待的孩童容易将痛苦加诸于他人,借此宣泄情绪或获得关怀,这些相对地,采取开明、关怀、宽容和温暖管教手段的父母,其子女有较多正向心理,也较不易产生行为偏差。
在孩童入学后,学校对孩童的身心发展扮演和家庭一样重的角色,而教师又是其中与学生最密切的重要他人。教师因专业判断采取不同的管教方式,会导致“教育家”和“霸凌者”的差别。态度正向、行为积极的教师,和态度负面、行为消极的教师会教育出不同思维的学生,这些思维上的差异决定学生成为“好学生”或“霸凌加害人”。关怀和监督并重的教育策略可以有效降低霸凌事件的发生率,排斥、放任甚至体罚与霸凌发生率呈正相关关系。
零体罚
2001年因台湾桃园县八德国中等学校霸凌事件频传,外界把部分矛头指向人本教育文教基金会提倡零体罚。网友质疑零体罚似乎是驼鸟教育。2011年台湾新竹市发生新竹象腿帮霸凌事件,亦引起不少声音的探讨。
校园霸凌中的各角色 欺凌过程,蕴藏着一个复杂的互动状态,牵涉的学生可分为几种:
欺凌者(英文:Bully)发动欺凌行为,通常还带领其他同学参与其中。 受害者/被欺凌者(英文:Victim/Bullied)受到欺凌。 协助者(英文:Assistant)跟随欺凌者,直接参与欺凌行动。 附和者(英文:Reinforcer)支持欺凌者的行为,例如:在旁嬉笑或呐喊助威。 保护者(英文:Defender)安慰及支持受害者,尝试制止欺凌行为。(但这样的人通常为数不多)。 局外人(英文:Outsider)置身事外。(也有些是害怕帮助受害者会让自己受到欺负而假装局外人的身份。但通常如果受害者转学或是住院等无法到校上课时,欺凌者便可能从局外人里挑选下一个目标)。

河南一女生遭到了三人校园霸凌

校园霸凌事件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各大学校存在的严重问题,而近期在我国河南的一所学校内就出现了一起十分严重的校园霸凌事件;遭到校园霸凌的是一名女同学,在学校遭到了其他三个女同学的校园霸凌,不仅被扒光了衣服,同时还被各种殴打;后来女同学的父亲的此事之后向学校讨要说法也并没有成功,于是将这件事情发布到了网络上,寻求网友的帮助;此次事件发布到网络上之后,也立刻引起了大量网友的关注,并且形了强大的舆论。

目前教育局也已经调查清楚

此次事件发布到网络上之后,也立刻引起了当地教育部门的关注,并且联合当地警方对整个事件展开了细致的调查,目前基本情况和网络上出现的信息属实,教育部门也立刻发出了相应的公告;表示将会对参与校园霸凌的三名女生采取刑事措施,同时学校也会担负一定的责任,对受害女生的家庭进行一定的经济赔偿;但是这样的处理方式很明显并不能完全消除人们心中的愤怒,任然有很多的网友在网络上对三名校园霸凌的女生进行谴责。

校园霸凌事件必须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校园霸凌不仅仅会对学生的身体造成损害,同时更加严重的是对学生心理上的创伤,很有可能会成为一个学生一辈子的心理阴影;所以相关部门和学校以及家长都需要对校园霸凌事件引起高度的重视,学校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教育,同时家庭也要为学生提供教育,不要让校园霸凌的思想出现;同时遭受到校园霸凌的学生也一定要鼓起勇气向老师或者是相关部门揭发,避免出现更多被校园霸凌伤害的无辜学生。

读到新闻”14名未成年女生因校园欺凌被判刑 到农场军训接受教育”,心里不由感叹一下”这帮欺凌别人的熊孩子总算有被社会你姐教育了”。相比以往网络曝光的贵州小学和中关村二小等校园凌霸事件,这是第一起出现在公众视野的对校园凌霸在法律上进行的惩罚事件。看似行凶者得到惩罚,正义得到伸张,但是不得不说,该类事件背后校园监管的责任更不应该被忽视。在校园发生的这样的事件,校方作为未成年人在学校期间的监护方,必要担负对这类事件制止,处理和教育的责任。

学生一天24小时,除去睡觉,大部分时间多在学校度过。相对家长,学校日常对孩子实际监管的时间要更长。一个未成年的学生从小学一年纪到十八岁成年具备刑事责任能力为止,正常要在学校待12年左右。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学校不仅仅是一个学习的地方,更是走向大社会之前的一个同龄人的小社会。
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咨询中心温方主任认为: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根源在于欺凌者、被欺凌者、围观者在“社会化教育”上出现了短板。与人相处,是非对错,礼义廉耻,固然家长有责任教育。鉴于校园欺凌事件都是发生在校园里,而孩子在走向社会前的社会化教育的过程多在学校和家里进行,那么温方主任提到的校园发生的欺凌者、被欺凌者、围观者在“社会化教育”上出现的短板缺少的责任第四方即教育,制止,沟通和处理方-学校

校园欺凌是一个全世界都存在的问题。2016年联合国针对全球18个国家的10万名儿童的民意测验显示:2/3的儿童都曾遭受欺凌。不少国家对校方监管在校园欺凌事件的责任都很重视,与之相关的政策和法律都值得我们借鉴。例如美国在校园安全法律中明确规定了学校安全状况需由政府和学校共同承担安全管理的责任,条款内容细致堪比执行手册。丹麦教育法提案中也提出如果在校园欺凌事件中学校不作为,家长有权控告校方。政府并且对于受到欺凌的未成年在提供心理疏导。

此次校园欺凌被判刑到农场军训接受教育虽然警示了部分熊孩子,但是校方监管不作为或漠视也应被问责,才能从多方面制止这类熊孩子施暴事件。

爱臻品琥珀蜜蜡,修佛家七宝之路。中国官方公众号 丹麦丹蒂琥珀 ID: eranni2010

我相信大多数的孩子,都曾与其他孩子发生过矛盾。其实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大人间都会有些摩擦,更不要说这些没有自制力的孩子们了。
但在这些矛盾中,却有一些矛盾是单方面的,这就是“校园霸凌”。最家长很震惊的是,很多孩子对自己“被欺负”的事都会选择隐瞒,这是为什么呢?
宝妈:孩子在学校被欺负1年多,我却不知道
倩倩的儿子今年已经上2年级了,最近他发现儿子的手臂上有一排牙印,问孩子怎么回事,孩子却支支吾吾的说是自己咬的。
看着紧张的儿子,倩倩根本不相信,在宝妈的逼问下,孩子终于说出了实情。
原来是最近开学,班里的“小霸王”总是让儿子写作业,儿子昨天不愿意,没想到那个孩子竟然直接咬了儿子。
这让倩倩非常愤怒,她万万没想到“校园霸凌”会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仔细一问才知道,这几个孩子从去年开始就经常欺负儿子了。
倩倩想找老师,却被儿子制止了,儿子哭着说:“他们会说我只会打小报告的,以后都不会有人和我玩了。”看着哭泣的儿子,倩倩无奈又心疼,她到底该如何保护孩子?
有这4种特点的孩子,容易在学校挨欺负
根据调查显示,45%的孩子在遭到校园霸凌的时候,会选择隐瞒。
1)成绩不好的孩子
根据美国“阻止校园霸凌网站”统计,成绩一般的孩子更容易受到霸凌。
心理学家表示,很多霸凌者为体现自己的优越,会下意识找那些不如自己的人,成绩差就是其中之一。
如果你家孩子成绩比较差,且性格比较软弱,那么家长就要注意了,一旦发现有什么不对劲,一定要及时和孩子沟通。
2)内向不反抗的孩子
如果你家孩子性格比较内向,且不懂得如何拒绝别人,那么一定要小心,这样的孩子也很容易被“坏孩子”盯上。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的不反抗都是家长造成的,很多内向的孩子都有一个强势的家长。当家长过于强势时,孩子也丧失了表达权和选择权,更不会拒绝。
3)过胖或过瘦的孩子
根据“阻止校园霸凌网站”研究,过胖或过瘦的孩子,也更容易受到霸凌。
当然这种胖瘦都应该是“体质弱”的,如果孩子是很壮的胖或是有肌肉的瘦,也是不容易挨欺负的。
很多孩子喜欢拿孩子的“胖”来取乐,就算不在行动上欺负,也多多少少会在语言上“中伤”孩子,对孩子的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
4)转校的孩子
心理学家表示:任何人都会有“排外”的心理,这是因为当一个新的同类到来时,势必会分走一部分属于你的资源。
对于绝大多数的孩子来说,重新融入一个集体都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所以,如果不是必要,尽量少给孩子转学,避免孩子“被孤立”。
孩子被欺负了,我们该怎么做?
1)告诉孩子该如何做?
① 当自己势单力薄的时候,不要激怒对方,也不要情绪变化特别大,这会让霸凌者得到满足感,尽可能的拖延和求救,事后一定要告诉家长和老师。
② 当双方势均力敌的时候,要做出明确的反抗,可以用警告性的语言来击退对方。
2)家长该如何做?
知道孩子受欺负了以后,马上联系学校和老师。然后告诉孩子这不是他的错,给予孩子安慰。之后应该教给孩子如何反抗和拒绝,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的方法。
在平时也要加强孩子的体质,可以学一些强身健体的运动,当然也要多带孩子社交,让孩子更好的融入集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9503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2
下一篇 2023-05-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