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东风雪铁龙提升品牌,推3款新车

2017年东风雪铁龙提升品牌,推3款新车,第1张

引子:每到岁末年初,业界最为关注的无疑就是整车企业和整车品牌在过去一年所取得的成绩,以及面向未来一年的新目标和主要举措,同时也会乐于倾听整车企业和整车品牌对于行业热点问题的观点。

为此,《车业杂谈》新媒体平台通过书面形式,面向整车企业和整车品牌就上述相关业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一次专访,现就整车企业和整车品牌的专访内容在《车业杂谈》平台进行全文发布。

同时,《车业杂谈》新媒体平台也欢迎更多的整车企业和整车品牌能就上述相关问题接受我们的书面专访。

本期我们发布的是东风雪铁龙就业界关注的七大问题所回复的专访内容。

问题一:过去的2016年,贵公司整车产销取得了怎么样的成绩,在新产品研发和投放、渠道建设、营销服务等方面有哪些重要举措?

截止到11月30日,开票累计216545辆,交付累计229900辆,较2015年同期有所下滑。其中最大原因在于,没有更好的享受SUV市场高速发展的红利,整个东风雪铁龙品牌目前仅有一款C3-XR投放到SUV市场;同时旗舰车型C5已是上市6年的车型,市场对于品牌的认知与感知存在问题。

产品方面,在2016年东风雪铁龙陆续推出了全新爱丽舍2016款、全新C4L、全新越享高级轿车C6及2017款C3-XR。其中刚刚上市不久的东风雪铁龙C6,截至目前,销量达到3439辆,购买380THP车型的占比达到70%以上,其中60%的消费者选择了尊贵型或旗舰型车型。全新C4L,12月份,预计销量能完成3800辆,而且是全T车型,这个数字在所有合资品牌涡轮增压车型中,占据相当高的比例,其中购买高配车型的比更达843%,可见全新C4L高性能的标签已经深入消费者。

在服务方面,在主流车细分市场中,东风雪铁龙以全行业最高分(814分)荣登JD Power2016年中国售后服务满意度榜首并成功卫冕。不仅如此,东风雪铁龙还在JDPower2016年中国汽车销售满意度研究(SSI)也名列主流汽车品牌第一位。藉此,东风雪铁龙就成为唯一一个连续四年售时售后两项满意度排名均进入“前三甲”的主流汽车品牌。

营销方面,作为“客户体验年”第一个落地项目,为期三个月、遍布全国96站的“驾享法兰西”东风雪铁龙科技创享体验营第3季与前两届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竞赛式体验全面取代了常规式体验。此举不但完美彰显了东风雪铁龙“更年轻,更具活力和创造力”的品牌新形象,其“回归体验营销本源决胜终端”的营销方式也一举斩获极具份量的“2015-2016年度中国汽车营销创新奖”。

问题二:面向2017年,贵公司在整车产销方面有什么样的目标,会通过什么样的举措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如新品投放、渠道建设以及营销服务等方面。

2017年,东风雪铁龙确定为“品牌提升年”,将在“更年轻,更具活力和创造力”全新品牌形象引领下,通过新品牌、新产品、新网络的齐头并进,全面展现东风雪铁龙“与众不同,愉悦感受”的品牌魅力。

产品规划上,2017年,东风雪铁龙将推出3款新车,包括2017款全新爱丽舍、全新改款的C5以及一款内部代号为C84的SUV车型。

在技术上,随着PureTech战略推动,东风雪铁龙在2017年前将完成现有产品上装配PureTech标识。同时,研发和导入更先进的新型发动机和变速箱,将有效降低油耗20%,改善扭矩15%,为客户带来更高效、更经济、更环保的动力体验。

问题三:自主品牌已推出高端品牌,合资品牌也在下探,未来合资和自主品牌将可能直面竞争,贵公司对自主品牌向上发展、合资品牌下探如何看待和应对?

从近几年的市场上看,自主品牌推出高端车型、合资品牌下探,导致整体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消费者的选择更加丰富。

面对不断激烈的市场竞争,东风雪铁龙深刻洞悉消费趋势及时创新求变。品牌调性逐渐同年轻族群“接轨”、品牌特质逐步同年轻用户靠拢、品牌优势逐步向年轻化渗透,同时,东风雪铁龙也将提供更具有竞争力更高品质的产品,以及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随着品牌形象也开始大量融入时尚化元素,力求始终走在引领市场潮流的最前沿。借助上海车展、北京车展和广州车展,年轻消费者可以由衷感受到东风雪铁龙品牌有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不再古板,不再保守,突然间变得年轻而且有活力、有动感、有激情。

问题四:如何看待2016年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表现?对2017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有何期待?从贵公司的角度,政府或行业层面如何做才能进一步有效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

2016年,在国家新能源补贴政策的强力刺激下,国内新能源汽车呈井喷态势。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大方向,我们相信在国家的支持下,新能源汽车将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对东风雪铁龙来说,“十三五”期间还将导入CMP及eCMP全新平台,加速进行不同市场覆盖,新增覆盖D级、C+SUV和MPV、LCV等市场;平均每年推出1~2款新车,共计15款新车,成为满足客户主流需求,覆盖主要细分市场的主流品牌。

从政府或行业层面来说,我们希望政府进一步规范政策和标准,标准要根据技术的积累和实际情况,要市场和消费者能接受。

问题五:智能网联时代已来临,各车企在2016年已有相关行动,面向2017年,贵公司将如何响应智能网联趋势?

随着消费者需求升级,用户希望驾驶更自由、更安全,最终目标是实现无人驾驶。而为了达到无人驾驶目标,汽车智能制造、辅助智能驾驶是必经之路。汽车的产品形态正逐步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全球定位、手机互联、定速巡航、辅助泊车等辅助驾驶技术将成为标配,未来智能车联网、V2G等新技术将逐步应用到所有车型。

所谓智能网联其实是提供用户更智能的驾驶体验,以东风雪铁龙全新越享高级轿车C6为例,由于搭载了11项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是同级里最为领先和全面的智能车型。ADAS是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的缩写,字面的意思就是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其原理是通过车上的多个传感器,实时对路况和周边环境进行分析,提前做出危险预判,为行车安全带来保障。

C6驾驶辅助系统包含ACC自适应巡航、SLI智能识别限速技术、Smart Beam智能远近光辅助系统、360°全景泊车辅助系统四大模块;应急预警包含SAM盲区监测系统、LDW车道偏离预警、DAA驾驶员疲劳驾驶提醒、FD行人识别系统、FCW前方碰撞预警五大模块。

主动安全包含AEBS主动紧急刹车系统、DBS动态刹车辅助两大模块。

全新C6搭载的11项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足够全面和强大,各模块之间的协同运作,不仅起到提示,预警等作用,在紧急情况下,还能主动介入,化解潜在危险,最大程度保障驾驶者的行车安全;纵览整个车市,即使在豪华品牌的车型上能做到如此全面的也不多。雪铁龙全新C6虽不是最早搭载ADAS的,但绝对是做的最用心的,ADAS也将成为今后雪铁龙旗下车型的核心卖点之一。

问题六:不少车企开始打出移动出行服务提供商口号,贵公司对这种新的企业战略转型如何看待和应对?

出于市场及竞争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希望做B端业务,即为整车厂提供汽车智能化、数字化的产品解决方案及后期的运营服务,以及提供端到端的移动出行运营服务。

东风雪铁龙当然也看到了这一商机,也在积极布局移动出行领域,进一步详细信息后续披露。

问题七:2016 年互联网企业大举进入汽车行业,但目前的表现差异较大,甚至有些企业的表现超出业界预期。对于互联网造车,贵公司如何看待和应对?

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领域新技术的发展,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正在向传统汽车行业渗透。一大批互联网公司跨界“造车”也让整个汽车行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有人甚至危言耸听:“互联网企业终究会颠覆汽车业”。

我们认为,汽车产业不同于以载体形式存在的互联网企业,汽车更多的是实体经济,长期积累的技术、管理及用户数据对互联网企业来说是巨大的门坎。

众多的IT和互联网大腕的介入,一方面给传统汽车行业带来巨大冲击,但同时智能网联也给汽车行业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提供了新的突破方向。我们认为,互联网基于汽车行业不是一个互相颠覆的存在,双方握手言和、合作共赢才能实现汽车生态系统健康快速发展。

集采的意思:(动)收集;搜罗:~植物标本。

拼音:jí cǎi

引证解释:《与扬雄书》:“属闻 子云 独采集先代绝言,异国殊语,以为十五卷。”

笔画:

近义词:

一、收集 [ shōu jí ]

使收拢汇集在一起。

秦牧 《花城·海滩拾贝》:“有一些专门收集贝壳的‘贝壳迷’。”

二、搜罗 [ sōu luó ]

搜寻收集(到处录求(人或事物)并聚集在一起)。

朱光潜 《艺文杂谈·谈书牍》:“ 赖古堂 《尺牍新钞》搜罗较富。”

汽车行业算不算夕阳产业?这个问题放在三五年前,或放在今时今日,答案都应该说:“不,不是。”

三五年前,车市仍处在C端购买蓬勃期,我们甚至相信了某些预测,中国汽车年销量可达4000万辆;三五年后,很多打工人捂紧了荷包,导致车市数据不再像2018年前那么好看,却发现,越来越多的投资都涌向了汽车,而且都是跨界,比如大家近来津津乐道的华为造车、滴滴造车、恒大造车、宝能造车等等。

“华为造车”近日在心声社区发布《关于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管理的决议》,明确提到,“华为不造整车,而是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造好车,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提供商。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另外寻找岗位。” 先不论传言,华为近些年在汽车领域的活跃程度大家有目共睹。

曾听过这么一句话,很有道理:“钱是最聪明的东西,钱是最负责的东西。”种种投资现象或可表明,汽车行业仍然是蓬勃向上的,但未来最值钱的不是汽车本身,而是基于汽车这个载体带来的其它价值。

所以,未来主导这个汽车行业创新价值的是车企么?未必了,至少不是车企里的传统业务单元。是用户么?当然更不是。在商业逻辑中,“客户至上”是一种揽客手段和服务口号,而产品思维最终是为商业模式和企业利润服务——一套优秀的产品,可以包装成一副解决用户所有痛点的样子,比如滴滴最新发布的定制网约车D1。

这台由比亚迪生产的,看起来人畜无害的粉绿纯电小车,将打开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滑门设计+迎宾灯带来的专属尊贵感、可以实现功能遥控的智能化设备、为司机定制的超级座椅等等,一切都太能勾起大家的体验好奇心。

一种新的模式一定会触动旧有链条,首先紧张起来的是汽车租赁公司,至于出租车公司的抵触就更不用说了。目前得到的消息是,滴滴称不会享有产权,而是交给合作经销商,滴滴司机向合作方去租赁车辆,这个合作方是谁不得而知。今年以来,滴滴在全国各地推行“中心仓”制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深扒一下它和传统租赁公司的关系。另外,必须要交代的是,早在2015年,滴滴和比亚迪就合作成立了深圳市迪滴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曾用名为“深圳市迪滴新能源汽车租赁有限公司”。

另外,D1采用里程计费模式,意思是它压根就不需要向比亚迪支付昂贵的整车采购费(据说每公里支付比亚迪2元),然后比亚迪和滴滴共享利润分成,利润由谁创造呢?当然就是广大的司机朋友和乘客朋友,这么说来,不把新车设计得可爱一点、好玩一点、开得舒服一点,谁去打工,谁去消费呢?滴滴依然还是坚持“共享出行”,不过这个共享的涵义确实和刚开始不大一样了。

比亚迪和滴滴愿意花三年时间打造这个模式(注意:不是打造一款车)也许是基于对未来的一种判断,按照滴滴总裁柳青的展望,到了2050年,“那个时候,北京的六环内将不再有大型停车场,因为共享和智能技术的进化,大部分人都不再需要买车,也不再因为出行的各种场景而焦虑。”

网约车使用率的快速增长,已然形成了上、中、下游的产业链,这背后还有一大堆的大数据资产。在D1的发布会上,滴滴强调,它们将以18个月为单位进行迭代,而且是软硬件同步,连D3、D4都已经安排上了。滴滴出行创始人、CEO程维预测,到2025年,搭载自动驾驶的共享汽车有望在滴滴平台普及超过100万台。有人分析推算,这将是2025年网约车市场的一半规模——至于相关政策是否允许一家做大,那就是另一码事了。

滴滴牵手比亚迪,一头扎进造车领域,而华为官方却为了平息相关言论,几度发声——造车本身的科技含量、经济前景,哪能和5G时代下的ICT技术相提并论?怎么就有人乐此不疲去传华为造车,并且去信呢?华为在国内找头部车企合作,将自己的智能属性植入对方大脑,难道不够省时省力省钱么?所以,造车还是不造车,看你怎么去理解了。

11月14日,长安汽车宣布,它“正与华为、宁德携手打造一个全新的高端智能汽车品牌,包括一个全球领先、自主可控的智能电动汽车平台,一系列智能汽车产品和一个超级‘人车家’智慧生活和智慧能源生态”。据悉,三方合作项目在长安内部代号为CHN(长安+华为+宁德时代),首款产品已完成前期研发,明年底投入量产;除此之外,长安汽车还发布了“会进化的智能架构”——长安方舟。三巨头牵手引起多大影响,从长安汽车股票这几天表现可见一斑。

相比滴滴和比亚迪的牵手,长安+华为+宁德时代的朋友圈组合其实更能被理解是一种必然。长安是汽车行业里自主研发的排头兵,华为更是积累了通讯、算法、芯片领域的深厚资源,一个承载着中国品牌在汽车工业领域的超越之梦,一个承载着中国在信息与通信领域的制高点之梦——两个本来看似没有交集的目标,在5G来临的时代终于可以牵手了。从1G时代的空白,再到2G、3G时代的跟随,4G的同步并催生 “万物互联”,终于来到可以让人工智能与物联网深度结合的5G时代——燃油车时代,中国车企想凭借“三大件”去弥补近百年的技术差距太难了,但在电动车时代,靠智能网联汽车去实现超越,可以说是令人兴奋的大国之梦。

曾看到这么一组数据:“当汽车智能化渗透率每提高 1%,全球汽车零部件(除美国市场外)市场扩大 33 亿美元;若智能化和电动化同时提高 1%,全球汽车零部件市场将扩大 60 多亿美元,以此作为测算依据,若智能化+电动化渗透率共同提高 50%,全球将新增超万亿元市场。”

万物互联时代,万物皆为载体,最值钱的其实那一张网。所以,你会发现,现在越来越多的经济学爱好者,都在将我国的智能手机发展和当前的汽车行业做比对,由此也不难理解我们为何会引起特斯拉,一如当年为何会让“苹果“又大又红。

撇开恒大、宝能这种从房企跨进汽车领域的看不懂系列,智能网联新战场里的活跃势力可分为三组,第一股是BAT阵营(百度、阿里、腾讯)为首靠流量起家的互联网公司,它们的短板在于不够了解工业制造,第二股是格力电器、富士康等制造龙头企业,它们的短板在于没有云计算能力,第三股是以华为为代表的ICT公司,而华为就是B端C端都玩得开的那一类。

年中发布的《2020泛汽车与大出行领域CVC研究报告》指出:“2020年是一个重要转折点,我们正在从移动互联网的产业周期,过渡到物联网产业周期。2020年就是物联网产业周期的起点。”而这个新周期中,企业风投(也就是CVC,非金融企业设立的独立投资子公司或者投资部)将成为核心纽带。

据这份报告,2019年,企业风投投资额占到国内整个汽车和出行行业总投资额的34%,其中绝大部分企业风投来自于整车厂和科技企业。一面是车企投资自动驾驶和能源科技,一面是科技企业投资造车新势力、自动驾驶和相关产品。拿腾讯举例,仅它一家就投了60个项目,重点就是整车制造、出行服务和汽车金融。早在2017年,腾讯(旗下的投资公司)就以18亿美金入股特斯拉,成为其第五大股东……

那么,会有很多车企沦为代工厂么?这其实是个不算差的结果。

或早或晚,由广大普通消费者掌握的方向盘将越来越多被车联网取代。不过,万幸在于造车的上下游链条远比手机复杂得多,耗钱、耗时又占地方(现在发改委开始清查各地的新能源汽车制造项目,占地也很难了),所以“造车”环节实在不容易被取代,这将是不少汽车企业的最后一张保命符;另外,所谓自动驾驶的出行方式还有赖强大广泛的基础建设,作为普通消费者恐怕也至少需要一两代人去适应——当然,危机意识强的车企早已选好优质合作对象“带资进组”迎接智能网联时代,而活不下去的车企,可能未来连代工机会都没有。

关注车业杂谈,一起聊车、玩车、侃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要在 iPhone6S 设置 Live 动态壁纸的话,首先请打开主屏上的设置应用,如图所示
2
在设置列表中找到并点击墙纸一栏,如图所示
3
在墙纸列表中,请点击选取新的墙纸一栏,如图所示
4
如下图所示,在墙纸选择界面中,可以看到支持 iPhone6S 最新的 Live 壁纸,点击继续。
5
随后会看到有系统内置的9张 Live 壁纸可以选择,如图所示
6
如下图所示,这里随意选择了一张 Live 壁纸,在预览效果中可以通过用按按压屏幕来观看它的动态效果。
7
下图是当按压屏幕以后的效果,如图所示
8
如果要设置为主屏或锁屏壁纸的话,此时请点击设定按钮,如图所示
9
随后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设置为主屏或锁屏,也或是同时设置,如图所示
END
把自己拍的Live Photos用为壁纸
由于 iPhone6S 支持拍摄 Live Photos 壁纸,所以把自己拍的照片作为动态壁纸也是可以的。如下图所示,当前随意拍摄了一张 Live Photos 照片,在预览中点击左下角的分享按钮。
在菜单中请找到并选择用作墙纸一栏,如图所示
同样地,在预览墙纸效果时,可以通过用力按压屏幕来看效果。
觉得满意的话,设置为锁定或主屏即可,如图所示
步骤阅读
5
如下图所示,当前是把自己拍的 Live Photos 设置为锁屏壁纸,用力按压时便会看到动态效果了。
0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25746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6
下一篇 2023-05-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