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物联网应用中有哪些?智慧农业物联网解决方案介绍

农业物联网应用中有哪些?智慧农业物联网解决方案介绍,第1张

根据福建财经频道采访报道福建蜂窝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根据自己在行业内多年的经验总结得出四大农业物联网解决方案:温室大棚、生态农场、畜牧养殖、水产养殖
① 温室大棚:温室生产管控解决方案通过对温室内温湿度、土壤水分、光照度、光合效率、二氧化碳、光照度等进行数据监测,通过无线技术传输至云平台加工处理,并在手机、电脑、平板上实时显示。用户还可通过软件平台对温室湿帘风机、喷淋滴灌、内外遮阳、顶窗侧窗、加温补光等设备进行控制。从而达到温室种植的智能化管理,减轻用户的工作量,节省用户用工成本和管理成本。
② 生态农场:室外农作物智能监控改造方案,该方案可建设一个气象站及其相关传感器,采集农作物当地的环境参数,设备主要以水泵、电磁阀、水肥一体化设备等为主,施工简便,主要实现自动控制水阀进行浇水作业等功能,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作物产量。
③ 畜牧养殖:主要针对环境温湿度和空气中氨气含量进行监测,配套水帘与排风系统,以此来达到降温与换气功能。同时采用自动投料装置与粪便清理装置,确保了环境的环境卫生,减少用工成本。另外针对畜禽安全方面采用视频监控系统,实时关注畜禽动态情况并实现远程会诊的功能。全面结合自动化设备和计算机信息技术为畜禽的生产提供有效的管控手段。
④ 水产养殖:水产养殖生产管控解决方案通过对养殖水域的环境以及现场设备的集中监控,经过云服务器分析,得出科学的生产 *** 作指导,使得水产养殖实现智能化,通过PC、APP等显示控制方式实现随时随地监控管理。

2019年,我国养殖业总产值稳步增长。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不断优化和改善,水产品在膳食结构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养殖业总产值稳步增长。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9年,我国海水养殖业和淡水养殖业总产值分别保持年均5%和2%左右的增速。2019年,我国水产养殖业总产值939163亿元。其中海水养殖总产值354203亿元,淡水养殖总产值58496亿元。

1、水产养殖业是人类利用可供养殖(包括种植)的水域,按照养殖对象的生态习性和对水域环境条件的要求,运用水产养殖技术和设施,从事水生经济动、植物养殖。为农业生产部门之一。

2、按水域性质不同分为海水养殖业和淡水养殖业。按养殖、种植对象,分为鱼类、虾蟹类、贝类,及藻类、芡、莲、藕等。中国水产养殖业历史悠久,远至公元前1142年(殷末周初)已知凿池养鱼,范蠡约在公元前460年著有《养鱼经》,为世界最早的养鱼文献。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大力改造利用一切可供养殖的水域和潜在水域,扩大养殖面积和提高单位面积(水体)产量;开拓水产养殖的新领域、新途径,发展工厂化、机械化、高密度温流水、网箱(包括多层网箱)、人工鱼礁、立体、间套混等养殖,向集约化经营方向发展,挖掘水产生产潜力;保护水产资源和生态环境,水产养殖业获得较快发展。

水产品面积再创新低

从水产品获取方式来看,根据《渔业法》规定,我国对渔业生产实行“以养殖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的方针。在该方针指导下,多年来我国水产品主要以人工养殖为主。

水产养殖为解决我国城乡居民吃鱼难、增加优质动物蛋白供应、提高全民营养健康水平、保障我国食物安全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2015年以来,随着我国水产养殖技术及效率的不断提升,水产养殖面积呈现平稳下降的走势,到2020年,全国水产养殖面积下滑至703611千公顷。

随着国家水产养殖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以及未来环保政策的持续严紧,未来我国水产养殖面积将基本保持稳定。

从水产养殖面积构成来看,目前我国淡水养殖面积远超海水养殖面积,到2020年,全国淡水养殖面积为504056千公顷,占总面积的716%,海水养殖面积为199555千公顷,占总面积的284%。

水产养殖产量平稳增长

具体到水产品供给方面,目前,我国淡水养殖以螃蟹和鱼类为主,海水养殖则有鱼、虾、贝、藻及其他海生生物等。随着我国对水产品消费需求的增长,我国水产养殖总产量持续提升,到2020年,全国养殖水产品总产量为52242万吨,同比增长29%。

总体来看,目前,我国淡水养殖产量领先于海水养殖产量,2015年以来,全国海水养殖总产量市场份额保持在40%左右,而淡水养殖总产量占比基本维持在60%左右。2020年,全国淡水养殖产量为308889万吨,占总产量的591%;海水养殖产量为213531万吨,占总产量的409%。

水产养殖总产值持续提升

随着水产养殖产量规模的不断提升,我国水产养殖业总产值也呈现出持续提升的发展态势,2020年,全国水产养殖总产值突破一万亿元,达到102234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海水养殖总产值为38362亿元;淡水养殖产值为63872亿元。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水产养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法律分析:1、稻渔综合种养模式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就是充分利用光、热、水、气、土、肥、种等自然资源,生产出优质稻米和各种名优水产品等,比如种水稻时,在稻田里养殖一些稻花鱼、小龙虾,青蛙等,使效益最大化。目前农业农村部已开始推广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工作,并给予部分示范区政策倾向和扶持,2020年相关政策将继续,具体的要咨询当地相关部门。

2、智能渔场的智慧渔业模式

智能渔场的智慧渔业模式就是支持发展深远海绿色养殖,鼓励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渔场建设,引导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水产养殖生产深度融合。

3、休闲渔业

休闲渔业就是推动养殖、加工、流通、休闲服务等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协调发展,这种比较健全,但有一定的挑战性,目前已正在尝试。

4、鱼菜共生的新商业模式

鱼菜共生的新商业模式就是集蔬菜栽培与高密度鱼养殖为一体的生态系统,比如鱼池上面可养一些水培蔬菜,这样鱼产生的排泄废弃物就可为蔬菜生长提供富足的营养,可实现双倍效益。

5、渔光互补的跨界渔业模式

渔光互补的跨界渔业模式就是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相结合,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发电新模式,对于农民来说,收益相当可观。

法律依据:《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 第四条 国家鼓励水产养殖单位和个人发展健康养殖,减少水产养殖病害发生;控制养殖用药,保证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推广生态养殖,保护养殖环境。国家鼓励水产养殖单位和个人依照有关规定申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养殖水质监控系统是综合传感器技术、物联网技术、无线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软件开发设计、水产养殖技术等等多方面前沿技术的智能系统。每一方面的技术不到位都无法确保整个系统正常有效的运行。易渔宝智能水产养殖系统很好用,用的光学传感器,监测精准,系统稳定,能实现养殖水质的实时在线监测,让手机电脑端都能随时查看数据,一旦数据异常报警,根据监测数据联动控制相关机械,让水产养殖变得更轻松,大大降低养殖风险,真正实现水产养殖的智能化管理。

蜂窝物联自主研发的智慧农业物联网云平台可实现在线环境监测+大数据分析+可视化监控+自动化控制,实时掌控农作物的“心跳”、“脉搏”、“体温”、“温饱状态”、“病虫害”等特征,实现农业设施智能化远程控。相比传统农业管理,可节水50%-80%,节约肥料30%-60%,节省农药50%,提高效率5倍以上,目前福建蜂窝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智慧农业物联网解决方案已在全国各地的温室大棚、生态农林园场、水产养殖和畜牧养殖基地广泛应用。
(1)一套投入,全面升级
一套设备的成本投入,便能完成对温室大棚的全面智能化、生产标准化的升级改造。节约成本,有效节约成本。
(2)产品升级,全为致富
保障产品的优质、高产,形成极富特色、极具卖点的品牌农产品。产品加分,消费者放心,新农人致富。
(3)产业升级,激活资源
以大数据调动农场全部可用资源,激活农场休闲、旅游等功能。助力农业产业的全面升级,新农人多方面创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26089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6
下一篇 2023-05-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