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业周期长、产业链长,涉及育苗、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零售等环节,同时与劳动力供给、农业政策密切关联。我国地大物博,水产养殖从地域来说也很分散,长期以来,设备落后,只能靠养殖户的经验判断“投了多少苗,现在有多少鱼,需要喂多少饲料”。
36氪了解到一家位于广州做智慧渔业的创业公司,优鱼(广州)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鱼”),在其基于大数据的水产全产业链解决方案中,已经稳定可靠的实现了集信息互联、可视化监测、智能管控、全产业链服务于一体。产品涵盖水质监测、自动化控制、自动投喂及水处理系统,平台提供ERP记账系统、生产管理到交易商城、供应链金融、全程保险等。
据优鱼CEO林锦江介绍,团队早期从集装箱工厂化养殖项目开始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并重新认识了水产养殖行业。对于这个行业的现状,林锦江给出了通俗的解释:互联网大厂为什么会养猪,而不养鱼?因为传感器,在岸上能用两三年,在水里面可能一两个月就挂了,而且完全找不出原因。水里面养了多少鱼不能数,只能靠老养殖户的经验判断,价值无法量化,所以金融不敢进,保险也不敢进,产业就无法形成规模。
优鱼在2017年研发出U鱼10版,其核心是可视化水质监测系统,通过数据直观反映出水质、溶解氧、pH值、温度等。之后随着天使轮融资的注入,优鱼一方面在硬件方面迭代升级,提高物联网设备在水下运行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在2020年,U鱼推出了U鱼APP20,不仅能记录养殖情况、计算成本和利润,还可以追溯产品来源。更重要的是,U鱼APP能与U鱼水质监测、智能控制器、投料机等智能化设备进行一体化联动。
其业务流程是,通过U鱼的智能硬件设备监测鱼塘,产生数据,数据上传到U鱼平台,养殖户再通过终端设备接收经过处理、简单明了的信息,进而实时了解鱼塘情况、合理调控和设置各物联设备的数值,实现智能化养殖。
林锦江向36氪表示:U鱼平台的开发到现在已经换了三次架构,现在所采用的微服务架构,是为了未来做开放服务,相当于在做一个水产养殖的“安卓”系统,每个U鱼用户都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在U鱼平台搭建自己的UI,做自己的业务流程。
优鱼也在 探索 将服务延伸至终端消费者,以“吃安心”为例,通过U鱼App二维码,消费者能追溯到产品的来源。在传统的模式中,农产品流通链条长,不易获知产品的产地信息和流通信息,现在,通过一物一码的方式可以建立溯源体系,帮助提升农产品流通系统的透明度,增加消费者信任度,有助于打造农产品品牌,提升优质农产品的附加值。
目前优鱼的商业模式中,营收分为如下几大部分:1)近年来政府加大在对农业领域的投入,由此所产生的大型项目定制管理平台费用;2)项目实施以及水产物联网设备销售;3)平台用户服务费及物联网费用的收取;4)商城交易服务费。
优鱼作为一家技术驱动型的公司,U鱼平台的主控设备都是自主设计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通过将农机应用于互联网、大数据结合,使平台的边际成本逐渐下降,预计未来使用成本会大幅走低,所以价格也是U鱼相比同业的一大优势。
近年来国家加强对农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如《关于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指导意见》和《关于调整和完善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相关政策的通知》等。2020年“十四五”会议中讲到,我国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激发农村市场的增长潜力。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扩大内需“农村有巨大空间,可以大有作为”;各主要部委的政策,均向农村倾斜。
据林锦江介绍: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2021年上半年1~6月份,优鱼的业绩已经是2020年的一倍,2020年又是2019年的一倍。2021年全年的营收预计将达3000-5000万,下一年度叠加商城交易,预计可达亿元。
优鱼在获客方面现阶段一方面注重标杆型客户,承接和实施的各地政府性质的超大、大中型智慧渔业项目,现已达10+个,在行业内处于先行位置;另一方面通过行来展会,各地农业厅技术推广站,媒体的宣传报导及养殖户的口口相传直接触达终端用户,目前服务于3000多个养殖场,10000多个用户。
到今年为止,U鱼成功申请了近30个软件著作权、六个产品的专利,并且跟包括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在内的高校对接和达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战略联盟。U鱼的技术研发团队占到员工总数的60%。
据悉,优鱼希望在2022年度引入A轮资本,以快速覆盖市场,树立智慧渔业标杆。
小农人 2015-04-11 举报
鱼类养殖中需要监测的几个方面
1、养殖水域环境监测
(1)温度监测
温度是影响水产养殖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这其中包括进水口温度,池内温度,养殖场空气温度等。根据经验总结,在适合的水温范围内:1)水温越高,鱼类摄食量越大,更快生长; 2)水温越高,孵化时间越短。计算好合适的水温,对鱼的生长起到重要作用。物联网监测系统可24小时全天候监测养殖水域水体温度,当温度高于或低于设定范围时,系统自动报警,并将现场情况通过短信发到用户手机上,监控界面d出报警信息。用户可通过重新设置,自动打开水温控制设备,当水温恢复正常值时,系统又会自动关闭。
(2)光照检测
光照时间长短、强弱决定着鱼类生长的繁殖周期和生产品质,光照系统会自动计算水域养殖时鱼类需要的光照时间长短,是否需要开关天窗。
2、养殖水域水质监测
(1)PH值监测
PH值过低,水体呈酸性,会引起鱼类鱼鳃病变,氧的利用率降低,照成鱼类生病或者水中细菌大量繁殖。系统安装PH值测试探头,当水体PH值超过正常范围时,水口阀门自动开启,进行换水。
(2)溶解氧监测
溶解氧的含量关系着鱼类食欲、饲料利用率、鱼类生长发育速度等,当水体溶解氧含量降低时,系统会自动打开增氧泵增氧。
(3)氨氮含量监测
养鱼池塘中的氨氮来源于饵料、水生动物排泄物、肥料及动物尸体分解等,氨氮含量超高,会影响鱼类生长,过高则会造成鱼类中毒死亡,给生产带来重大损失。系统监测氨氮含量,超出正常值范围时,就要对养殖区进行清洁或换水。
图为 :液温、PH、氨氮、溶解氧、浊度传感器
三、智能化控制系统
传统的水产养殖大量使用人工,浪费人力,增加成本。或者因为信息采集不及时和残缺,导致能源使用的浪费。而物联网智能系统能更好的规避这些问题:
1、根据水质,自动开启、关闭水口电磁阀进行换水;
2、自动检测养殖区含氧量,无需24小时增氧,当氧量不足时,系统会自动打开增氧泵;
3、养殖区温度过高时,天窗自动开启散热。
四、配置构成
1、信息采集系统:温度传感器、光照强度传感器,水体溶解氧、PH值、氨氮含量、亚硝酸盐含量、水温探头。
用途:用于监测水域影响鱼类生长的各类信息参数,及时消除不利因数。
2、无线传输系统
用途:用于远程无线传输数据采集。
3、自动控制系统:水口电磁阀、增氧泵、天窗自动开启和关闭。
4、软件平台:远程数据实时查看功能;自动化控制功能;各类预警功能
五、成功案例
(1)湖州鱼塘电子保姆
(2)托普物联网为中华绒螯蟹提供完美水环境
1水产养殖国家支持的项目有哪些?水产养殖有扶持政策。根据农业部发布的《关于加快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以下五种模式受到由国家支持:1水稻与渔业生态集成栽培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光、热、水、气、土、肥、种子等自然资源。,最终生产出人们需要的优质大米和名优水产品。比如种水稻的时候,一些米鱼,小龙虾,青蛙等。在稻田中种植,具有“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绿色发展”的特点以及“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产业扶贫、实现产业致富、加快农(渔)业转型升级”,能够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目前,农业农村部已经开始推进国家稻渔综合种植示范区工作,并给予部分示范区政策倾斜和支持。保持住。2智能渔场的智能渔业模式。智能渔业的智能渔业模式是支持发展深海绿色养殖,鼓励建设深海大规模智能养殖渔业,引导物联网、大数据、人。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水产养殖生产深度融合。3休闲渔业休闲渔业是我国现代渔业的五大产业之一,是水产养殖三次产业融合的标志性代表。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发展机遇。我中国还将推动养殖、加工、流通、休闲服务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协调发展。4水产养殖的新商业模式“水产养殖”类似于稻渔一体的养殖模式,是集蔬菜种植和高密度鱼类养殖于一体的生态系统。鱼产生的排泄物是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被农作物净化吸收的水可以作为养殖用水返回。这种模式有三大亮点吸引消费者:一是“自认证”白”,因为鱼的存在,任何农药都不能用。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鱼类和有益微生物的死亡和系统的崩溃;二是从土壤中种植。养殖可以避免土壤的重金属污染,所以水产养殖系统中蔬菜和水产品的重金属残留远低于传统土壤养殖;第三,水培系统中的蔬菜。有一个独特的水生根系。如果根分布在aquaponics农场,消费者可以很容易地识别蔬菜的来源,以防止消费者生产这个菜是否来自批次。市场质疑。在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的今天,“水产养殖”这种新的商业模式实现了物种之间的和谐共生,形成了双方的生态互惠关系,是一种可持续循环低碳生产模式也很有前景,但实施起来很难。5渔光互补的跨界渔业模式。渔业的互补模式是渔业养殖和光伏发电相结合。鱼塘水面上方架设光伏板阵列,光伏板下方水域可进行鱼虾养殖。该阵列还能为养鱼提供良好的遮蔽物,形成“上能发电,下能养鱼”的新型发电模式,综合收益可观。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