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学院王牌专业

无锡学院王牌专业,第1张

无锡学院王牌专业如下: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物联网工程。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金融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

省星级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点:金匮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

师资队伍: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现有专任教师570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43%,博士化率达537%。专任教师中有国家级特聘专家、省特聘教授、省“333”高层次人才、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省双创博士等高层次人才60多人次。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无锡学院

以上内容参考无锡学院-学院简介

无锡学院的专业如下:

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信息安全、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信息工程、人工智能、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

教学建设

截至2021年5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江苏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点1个。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物联网工程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金融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

省星级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点:金匮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

百度百科-无锡学院

无锡物联网公司真的不少,我也只在无锡恺易待过,不过今年刚辞职到南京了(不要多想,纯属个人原因),觉得在恺易学了很多东西,很感谢恺易。恺易是年轻的创业型的小公司,在恺易能感受到自己和公司一起成长,每个人都很努力。同事都很好,之前刚毕业到那差不多什么都不会,我主管真的没什么保留的,全教给我。工资我觉得挺合理的,五险一金。真心希望恺易越来越好!

无锡中科智库物联网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是2015-01-15在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台、港、澳资),注册地址位于无锡市新吴区菱湖大道200号中国传感网国际创新园C栋2楼。

无锡中科智库物联网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20214323630197P,企业法人孙方刚,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无锡中科智库物联网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物联网技术研究;教学实验仪器的开发和销售;培训服务(不含发证、不含国家统一认可的职业证书类培训);技术咨询;市场咨询;会务服务;计算机软件开发。(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江苏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699065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100-1000万 和 1000-5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1937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良好。

无锡中科智库物联网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对外投资3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无锡中科智库物联网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作者:郑琼洁 刘 勇

近年来江苏省物联网产业规模保持25%以上的增长率,物联网产业整体规模位居全国前列。截至2019年,全省物联网相关产业规模近7000亿元,形成了以支撑层、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为代表的物联网产业结构。其中,应用层的占比不断增加,涌现出一批有技术、有市场、上规模的物联网企业,全省物联网企业已超3000家,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40余家,从业人员达到30余万人。江苏物联网产业发展先发优势不断凸显、规模效应与集聚效应不断凸显、产业布局持续优化、产业链条不断延展、骨干企业的龙头效应不断显现,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尤其是在国际物联网产业标准制定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已成为江苏产业发展的高地和区域名片。

与此同时,有三大因素制约江苏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一)技术与市场对接不畅,骨干企业创新带动力不强

近年来,江苏物联网企业数量迅速攀升,物联网技术研发能力也大幅提升,但从企业的盈利情况看,有近五成的中小企业处于亏损或不盈利状态,这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主要原因是这些企业的技术与市场无法实现有效对接,存在技术市场化和应用推广难的问题。从江苏物联网产业的总体来看,其产业总体规模和企业的规模较小,缺少产业发展带动力强的上游骨干企业,尤其缺少“专尖特精”的物联网企业。骨干企业带动作用不强。在传感器环节,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骨干企业,在系统集成环节,缺乏具有软硬件、网络、平台、应用流程耦合的一体化高端综合集成服务能力的龙头企业和大型服务商。同时龙头和骨干企业与产业链相关企业合作不够紧密,技术与市场对接不畅,许多物联网产品和技术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核心技术链和产业链尚未形成,整体核心竞争力不强。

(二)核心技术亟待突破,标准化建设有待加强

江苏虽然是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先行区和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重要示范区,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规模化产能较小、核心技术不强、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感知与智能处理产业与国外差距较大。核心芯片、基础性系统、基础性架构等关键领域与国外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中高端传感器依赖进口,智能处理和云计算的基础架构由发达国家主导,缺乏能实现硬件、物联网、网络、平台、应用和业务流程端到端大系统综合集成企业,智能和微型传感器、超高频和微波射频识别(RFID)、地理位置感知等感知技术,以及近距离无线通信、低功耗传感网节点、人机/机器智能交互(M2M)终端、异构网络融合、网络管理等传输技术、基于MEMS 工艺、薄膜工艺技术形成的敏感芯片等相关技术研发水平和标准制定工作落后。物联网的整体研发能力不强,大多数领域的核心技术尚处在研发阶段,从物联网核心架构到各层的技术体制与产品接口大多未实现标准化,物联网标准化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标准化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三)研发投入力度不够,创新人才不足

物联网产业技术研发需要投资大量的资金和人才。在研发资金投入方面,与广东(深圳市、广州市)相比,江苏每年对物联网产业发展资金投入力度不大,对物联网企业研发支撑不足,同时与广东企业(腾讯、华为、中兴等企业)相比,江苏物联网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比整体较小。在创新人才支持方面,与广东相比,江苏物联网产业发展人才引培力度较小,同时也存在着人才引培政策制度不完善和不够落地、对稀缺高端人才的招引和需求量最大的中端人才的引流不足、一流的人才梯队缺失等问题。

为此,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推动江苏省物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增强龙头效应,打造产业核心技术创新高地

一是打造一流物联网创新企业。大力支持引进国内外龙头企业,鼓励支持企业进行产业前瞻性与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和应用试点创新,鼓励企业树立品牌意识,打造一批物联网行业的龙头和骨干企业,突出龙头骨干引领作用,建设一流创新企业。通过“以评促建”和“以评促改”,完善企业的评价考核体系,加大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程度、研发成果质量、创新辐射带动作用等指标的权重,引导龙头骨干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优化研发支出结构,联合高校院所加强“卡脖子”技术相关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快提升攻关引领能力。二是建设物联网产业重大创新平台。强化企业主体创新地位,鼓励重点领域龙头企业联合产业链企业开展协同创新,重点在物联网领域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和“杀手锏”技术。加快建设江苏物联网创新促进中心、国家高性能计算应用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先进封装与系统集成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传感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级、省部级重大创新平台。加强与高校院所合作对接,协同开展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三是提升物联网产业链协同能力。壮大产业集群,带动民营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推动产业集群式发展,强化企业专业化协作和配套能力。围绕“卡脖子”技术攻关,支持民企广泛参与龙头、骨干企业和高校院所等牵头的项目,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快形成强协同、弱耦合的创新生态。根据任务体量和条件要求,鼓励民企牵头申报。同时,通过完善 科技 创新政策,加强创新服务供给,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引导民企加大研发投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小而美、小而精”的 科技 型中小企业蓬勃发展,与“国家队”之间形成优势互补的局面。


(二)强化技术与市场协同,搭建 科技 创新协同攻关体系

攻破物联网关键技术,提升物联网产业核心能力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 社会 中介服务机构和个人等的创新行为主体,以及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协同实现。一是提升技术体系化能力,实施锻“长板”、补“短板”相结合的系统性战略布局。面对日益严峻的外部环境挑战,在推进物联网技术跨界创新时,应从战略高度、以战略思维系统谋划 科技 创新布局,优化 科技 计划,形成锻“长板”、补“短板”相结合的系统性战略部署路径规划,形成多维度、多循环的关键技术供给体系和对内对外开放合作格局。二是提高组织体系化能力,打通知识突破与商业实现的价值链接。对于物联网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要 探索 大纵深、跨学科的研发模式,打通产学研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拓展包括产业大基金在内的各类创新投资渠道,实现集科学发现、技术跃升和产业化方向于一体的突破,实现知识突破与未来面向商用生态的有效衔接。聚焦全球竞争的源头技术供给,不仅是追逐“国际发表热点”,更需要形成核心技术突破后的持续改良机制,及时跨越技术商用的成熟度阈值。实现知识突破与商业实现的价值衔接,需要改革当前重大 科技 创新工程的组织实施方式。三是鼓励重大攻关计划的创新单元之间的知识共享。鼓励物联网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与其他创新主体形成协同互动。在核心技术攻关上,借鉴重大公共创新平台的成功经验,制定权责分明的知识产权共享和保护机制,鼓励各类战略 科技 力量形成优势资源平台的吸引力和合作凝聚力,引领对领域的核心科学问题和共性技术的持续攻关。

(三)加大要素投入,优化物联网产业发展政策环境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政策。统筹利用现有资金资源,加大对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支持。采用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方式, 探索 建立国家物联网产业专项投资基金。鼓励运用政府和 社会 资本合作模式,引导 社会 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深化产融合作,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推动商业银行创新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推动政策性银行在国家规定的业务范围内,根据自身职能定位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健全融资担保体系,完善风险补偿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开展股权抵押、知识产权质押业务,试点信用保险、 科技 保险,研究合同质押、资质抵押的法律地位和可行性。二是完善人才引育体系,打造人才技术梯队。鼓励高校面向产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培育物联网和信息技术人才力量和后备干部。支持高校院所高层次人才到企业任职或兼职,选聘优秀 科技 企业家到高校担任“产业教授”,实现人才双向流动。鼓励产业园区、企业、实训(实习)机构,以及江苏高校、职业(技工)院校,联合或独立开展江苏物联网集群产才融合示范基地评估,打造一批特色化示范性物联网学院、物联网实训(实习)基地。三是加大对外宣传,提升政策效度。通过举办展会、大赛等多种形式搭建企业技术交流平台为本地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力争更多国家级、省级改革试点、创新平台落户江苏,进一步强化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导向,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对外推广重点项目、产品,帮助企业快速发展,进一步彰显全链扶持和分类施策原则,不断提升新政策的覆盖面、含金量、精准度。

作者单位:南京市 社会 科学院、江苏省扬子江创新型城市研究院/江南大学中国物联网发展战略研究基地

本文刊于《中国发展观察》杂志2021年第3-4期合刊


《中国发展观察》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管、中国发展出版社主办、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编辑出版,是以发展为主线、以经济为重点的综合性半月刊,开设有战略、宏观、区域、世界、法治、 社会 、文化、前沿、产业、智库论坛等栏目,具有较强的前瞻性、权威性、可读性。《中国发展观察》在学术理论界、各级党政机关以及企业家阶层拥有广泛而稳固的读者群,并被中国 社会 科学院、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重要机构和中国知网、维普资讯等权威数据库列为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中路22号院亦城财富中心A座7层(邮编:100176)

网址:>随着高考分数线和成绩的陆续出炉
相信每位同学都在研究如何填报志愿
那到底如何选择大学呢?




为切实帮助广大考生和家长
更真切、全方位地了解滨江学院
加深对学校及专业的认识
滨江学院定于近期举办校园开放日!
1
活动时间
7月25日-8月2日
每天9:00-11:30、14:00-16:30
2
活动地点
无锡市锡山大道333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行政楼一楼会议室
3
活动内容
由学校老师现场解答考生及家长关心的各类问题,如招生政策、志愿填报、专业选择、学校概况、发展前景等,并引导参观校园。
滨江学院是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
合建的独立学院
学院现有43个本科专业(含方向)
覆盖理、工、文、管、经、法、艺等七大学科门类
金 融工程、物联网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
入选 江苏高校一流本科专业
商学院
商学院现有3个系8个专业,分别是金融与贸易系(金融工程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财务与会计系(财务管理专业、会计学专业)、工商管理系(市场营销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物流管理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商学院拥有一支年富力强、学历和职称结构日趋合理、教学科研水平稳步上升的教师队伍。商学院依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高水平师资队伍及优质教学科研资源,不断培养自有师资力量;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努力提高教学水平;致力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升学率、就业率和社会满意度明显提高。
▲学生交流
目前已签约产教融合合作企业15家,将在专业建设、实习实训、创新创业、师资互聘等方面开展全面深度合作;毕业生考研录取率达到12%,已与英国思克莱德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台湾东华大学等在联合培养方面达成合作意向。
学院组建了12个教学团队,进一步凝练和整合了教师队伍,优化了教学资源,为实现“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打下坚实基础。学院坚持国际化办学,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充分利用各类国际合作资源,通过文化交流、本科阶段联合培养、暑期游学等形式,为广大学生提供出国留学机会。
人文法政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人文法政学院目前设有外语、思政、大学体育三个系室。其中,外语系负责英语、日语专业及大学英语公共课的教学,思政教研室负责法学专业及思政公共课的教学,大学体育教研室负责全滨江学院的体育健康课程教学。

语音实验室
学院学科积淀深厚,科研和学科建设方面成绩斐然,现有知名专业学士学位点;承担省级及市厅级课题十数项;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主编参编教材多部。
▲外教教室
近年来为实现人文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国际化的发展目标,学院不断扩大国际交流合作,为学生提供了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海外名校的国际交流机会。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前身为滨江学院电子工程系与理学系,依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博士点、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等学科与江苏省大数据分析重点实验、江苏省气象探测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金匮创新创业省级实践教育中心、物联网设备超融合应用与安全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支撑。在专业建设、科学研究、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发展。
学院紧跟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发展前沿,面向电子信息与通信行业,服务地方,设置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六个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电子信息类学科理论基础与应用技能的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
2019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获评为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通信工程与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在独立学院专业评估中获星级专业;通信工程专业获无锡市新设专业奖励。
近年来,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学科竞赛中,数十名学生获得国家级、省级奖励,其中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奖率在全省独立学院中排名第一。
学校利用产教融合,共建校企合作产业基地。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建南信大滨江华为ICT学院;与中国电科集团第58所共建中科芯微电子产业学院;与江苏省无线电科学研究所共建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与长电集团半导体有限公司达成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意向等。
结合产业基地优势资源,学院获批教育部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两项,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产教融合,紧贴地方优势产业,协同发展,多边合作,激活发展潜能,培养综合应用型人才有着深远意义。
大气与遥感学院
大气与遥感学院是依托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及在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中多次名列全国第一的大气科学学科,并在母体学校大气科学学院、应用气象学院、大气物理学院、地理科学学院、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的全力支持下所创建。
学院拥有多个国家级和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多个教育部和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国家和省级优秀人才集体作为本院教学与科研支撑,为滨江学院培养科学素养高、人文素养优、专业技能强、创新能力足的应用型人才提供全方位保障。
为了契合全国和无锡市新兴产业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大气与遥感学院积极优化专业结构,开设大气科学、地理信息科学、遥感科学与技术、测绘工程、安全工程等五个专业。
专业设置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大力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系密切的应用性专业。所设专业就业领域广,近年来大气科学、遥感、测绘、地信、安全工程类学生的就业率在98%以上;考研报考率达50%以上,考研上线率在30%左右。
▲气象局认知学习
近年来,学院先后承担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其中国际合作项目5项、国家级科研项目2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获省部级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三等奖18项,厅局级奖1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近400篇,出版专著4部、教材10余部,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国家软件著作权10余项。
自动化学院
自动化学院前身为滨江学院自动控制系,依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控制工程硕士点、江苏省重点学科、江苏省特色专业、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江苏省卓越工程师计划等载体和平台支撑创建。
学院面向先进制造业、新能源、智能化系统等领域,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融合学校教师和知名企业技术骨干打造双师型师资,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和办学水平。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多个省级科研和教学团队,多人次获得了省、市级人才奖励计划的资助。教师队伍结构合理,教授、副教授比例达35%,青年教师占比达87%,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75%,教师国际化背景达到20%,实验实习教师占比为15%,具有高级职称的企业教授占比达26%,高级职称教师均为博士研究生或硕士研究生导师。自动化学院在校硕士研究生达100余人。
学院近5年获得多项教学成果奖,近50名学生参加了江苏省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多门课程荣获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并在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中获奖。
近三年来,学生在国家级大学生电子设计、高等数学等竞赛上有25人获得各等级奖项,在省级智能车、机器人等竞赛中有89人获得各等级奖项;三年来,学生考研升学率不断提升,平均在25%以上;学生就业率达98%以上。
部分优秀学生进入中兴电子集团、南京熊猫电子集团、南京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天科技海缆智能电网等知名企业就业。
轨道交通学院
轨道交通学院是滨江学院下属的二级学院,是应我国轨道交通快速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坚持内涵发展和行业特色,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应用型轨道交通人才。
学院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建立了较完整的轨道交通行业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开设有五大专业,分别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轨道电气自动化方向)、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交通运输、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交通信息管理方向)、自动化(轨道车辆电能传动方向)。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实验课
学院建有“轨道交通综合实训基地”,涵盖了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交通运输、车辆工程、轨道交通牵引制动等核心专业内容实验室和研究平台。
轨道交通学院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工程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专职教师队伍,师资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中国中车等知名科研院所和高校。
▲交通运输专业实训基地
轨道交通学科是学校重点建设学科,学院注重发挥学科建设的龙头作用,以校企深度融合推进产学研合作,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不断提高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学院与国内外多家著名交通院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紧密的教学科研合作关系,学校培养人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传媒与艺术学院
传媒与艺术学院设有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包含交互媒体与电子竞技两个专业方向,拟设立新专业艺术与科技。专业办学通过采用“国际化特色+工作室制+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在近年来不断获得社会及行业内的办学认可与丰硕的办学成果。
▲学生作品
传媒与艺术学院实验室包括可承接国内外专业赛事的电子竞技馆、数字摄影棚、数字录音棚、画室、视听室、影视后期机房、CG机房等。实验平台已建成一幢区域先进的电竞实验基地,可同时容纳100人,满足国内中型电竞赛事的举办要求,还可承办内场综艺节目、摄影展等活动。
在数字摄影棚与录音棚建设方面,结合专业方向,建设直播、导播中心,场馆舞台对面设置控制室,不仅全部配备先进的解说直播间、导播间、机房等,还为专业建设提供最真实的教学条件。可现场拍摄及后期制作、直播转播、可现场制作各类节目视频。
学院借鉴与引进国外艺术学院工作室培养模式,将导师工作室制和以赛促学的教学机制有机融合。展赛教学成果显著,学生多次在国内外的展赛中获奖。同时建成中国、欧洲、英国等多国教授、设计师、专家共同组成的国际教育教学平台。
理学院
理学院是在滨江学院原理学系基础上组建的,并依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硕士点及“江苏省统计科学基地”、“数学教育实验中心”等平台支撑,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发展。
学院紧紧围绕当前市场对新兴市场如大数据、云计算的迫切需要,面向互联网、银行等行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设置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旨培养具有扎实的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理论基础,熟练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与计算技能解决信息处理和科学计算中的实际问题的高级人才。
近年来,学院发表SCI论文近40篇,发明专利近10项,获得全国高等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二等奖一项,逐步形成高质量的教学科研团队,学院在基础教学和实践能力培养方面逐步构建宽厚的基础课程平台和以实践创新活动及配套课程为主的实践能力培养平台,将科技发明、科技创新、科创竞赛等实践活动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突出创新能力培养,从而为国家输送高素质的本科生人才。
近年来,学院毕业生一直保持着高考研率,部分学生到境外著名高校攻读硕士学位,高质量就业率达90%。
物联网工程学院
物联网工程学院其前身是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计算机系,具有计算机、电子、通信等学科交叉综合优势,学院本着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宗旨,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培养信息、计算机、大数据等领域的高素质创新型专门人才。
结合学院科研定位,以应用型研究为主,学院科研实力增长迅速,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企事业委托项目3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及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取得软件著作权200余项,授权专利100余件。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11人,教师硕士、博士化率近100%。
▲物联网工程创新实验室
物联网工程学院目前拥有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等八个专业,具有学科交叉综合优势,2018年开始在作为我国物联网首航之城的无锡市办学,具有区位优势。物联网工程学院面向应用,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动手能力、良好的适应性,在信息、计算机、大数据等领域具有较深造诣的高素质创新型专门人才。
2020年的高考落下帷幕
新的人生旅途即将展开
附2020年江苏省招生计划表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
2020年江苏省招生计划
滨江学院2020年无锡考生咨询
无锡地区
招生
咨询QQ群 672036713
全国招生咨询QQ群 797272183
招生小程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招生小程序”
已经全面上线啦
学校概况、院系和专业介绍、
招生信息、招生计划、历年分数等
你想要的信息
来源:锡东新城
编辑:董博涵
鼓励一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26417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7
下一篇 2023-05-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