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展行业原创品牌多吗

中国会展行业原创品牌多吗,第1张

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有坚实的现代产业体系,服务业作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而会展业是现代服务业的名片,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引擎,能够带动国际贸易、文旅业、交通业、餐饮业、酒店业和广告业等诸多行业的综合发展。
广交会、进博会、服贸会,中国改革开放的的金名片
中国大地上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也是一部中国会展经济风起云涌的发展史。
创办于1957年的广交会原名“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改革开放之前几乎曾是中国企业对西方国家市场贸易的唯一通道。1978年开始我国打破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格局正是从广交会打开了改革开放的窗口。当时随着外贸行业垄断被打破,生产企业、外资企业、各类新兴企业不断涌现,以“广交会”为平台形成了万舸争流的大外贸格局。甚至中国内地的第一家五星级酒店—广州白天鹅宾馆也是因“广交会”顺势而生。当时的广州虽然作为华南中心城市,但“老百姓上街购物要带46种票证”“每届广交会期间的物资供应(糖、烟、酒、肉、禽、蛋、日用品等)均由经贸部向全国各地调拨”“有的采购商来参加广交会,甚至要主管副省长过问解决住宿问题”。在此背景下,中国高层确立要在全国的几个大城市建立几个国际水准的旅游饭店。随后国务院成立了“利用侨资外资筹建旅游饭店领导小组”,具体提出在北京、广州、上海、南京四大城市,建八家涉外宾馆。1979年初,香港工商领袖霍英东、彭国珍方面即与广东省旅游局签署《白天鹅投资与兴建旅馆计划意向草案》,即后来的白天鹅宾馆项目。该项目从中央到广东省政府均给予高规格重视与推动。1983年,广州白天鹅宾馆建成开业后,成为中国第一家五星级酒店。一个“广交会”,引领着成千上万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推动着中国制造借海扬帆走向世界,也拉开了中国服务业飞速发展大幕。
岁月如歌,历经40年改革开放的辉煌历程,到了2018年,中国经济实现了从走出去到引进来,从“卖全球”到“买全球”的历史性跨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就在上海应运而生,塑造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让展品变商品、让展商变投资商,交流创意和理念,联通中国和世界,成为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的四大平台,成为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好事从来成双,2019年,京交会由“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更名为“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成就了全球唯一一个国家级、国际性、综合型的服务贸易平台,涵盖服务贸易12大领域,全景展现出中国服务贸易快速增长的灿烂历程。
至此,南有广交会、中有进博会、北有服贸会,三个展会品牌如耀眼的明星闪耀在粤港澳、京津冀、长三角,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成就了中国对外开放的三张金名片。
会展成就城市之光
曾有一位美国市长说过:“如果在我的城市开一个国际会展,就好比有一架飞机在我们头顶上撒美元。”诚如斯言,40多年间,许多中国城市借助会展,推介自己、提升自己,汇聚人才、技术,建设产业升级的集聚平台,谱写出一幅幅美丽华章,让城市之光更加绚烂夺目。
打造城市品牌竞争力是以城市为主体进行的一种“形神合一”的美化,也是对城市形象信息的挖掘、提炼、组合和综合优化,使某个具体城市在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城市之林中突跳出来,闪现其特定的形象光彩。所以建设城市品牌除了门户型模式,更好的形式是平台型模式,一个城市通过影响广泛的会展活动,成为会展服务中心和会展名城,不仅能带动城市的发展,也能给本土品牌更好的展示和宣传空间,一举两得。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而规模大、专业性强,影响力广、成本低、效益高的会展能够给商家带来高回报,也能提升参展企业的品牌形象。
海南博螯就以亚洲论坛的营销聚焦了世界的目光。博鳌曾经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小镇。在中国的地图上,曾经都没有它的标记;在海南省的地图上,它也不过是标有锚和鱼的小点。它之所以在一夜之间令世界瞩目,不仅仅是其优美得足可与法国蓝色海岸媲美的景色;更因为这里诞生了第一个总部设在中国、面向亚洲同时也面向世界的高层次论坛。博鳌亚洲论坛成立以来,立足亚洲,面向世界,在凝聚亚洲共识、促进各方合作、推进经济全球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建言献策,提出许多富有价值的“博鳌方案”,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个城市的展会定位,也跟这座城市的气质相关。正如三亚世界先生、世界大赛,带动了三亚的美丽经济。三亚依据其阳光、沙滩的度假气质,定位“美丽经济”,每年当地会定期会举办选美比赛。后来,三亚还曾举办“海天盛筵”,其实这也是一个展会,奢侈品的盛会。三亚,其会展经济加上房地产项目,把原来一个不知名的地方,变成一个世界瞩目的焦点。再比如,航展对珠海经济助推、烟酒会展之于成都、国际车展之于北京。同样,杭州湾区也在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很多国际会议、互联网会议都在这里举办,从云栖大会到乌镇互联网大会,再到全球G20杭州峰会,互联网给了杭州一个成为黑马的机会,也让杭州湾经济充满魅力。目前的“杭州湾区”,有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做龙头,又有杭州、宁波2座中心城市做支撑,还有3座支点城市嘉兴、绍兴、舟山,已经形成了一个城市梯度结构。
无论是一座城市还一个企业,建设平台,提升自己,推介自己,会展与论坛,就是一个不错的形式。企业在获取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要在城市品牌形象中找到合适的落脚点,与城市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在中国的城市经营与品牌建设上,青岛堪称典范之一,打造出一座具有良好品牌基础和深厚品牌底蕴的品牌之都。为推进品牌梯次式培育、高端化提升和数字化赋能,以品牌建设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青岛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将每年7月17日定为“青岛品牌日”,这使得青岛成为全国首个以人大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形式设立品牌日的城市。
通过“青岛品牌日”的会展活动,进一步推动以海尔等为代表的本土品牌成为青岛品牌发展史上最靓丽重要的名片之一,生动演绎了城市品牌和企业品牌的共生共融。在立足青岛、走向世界的同时,海尔集团在充分借鉴西方技术与先进管理经验上,在品牌营销与管理方面,勇于创新,变得更加成熟,更加有活力,并更加强大,创造出“人单合一模式”。
为进一步推动中国管理模式与品牌价值输出能力,海尔连续多年在青岛举办“人单合一模式引领论坛”,吸引了来自全球的管理学家、经济学家、企业家共聚一堂,对话全球管理创新的前沿观点,国际权威机构发布普适化的变革工具,引领企业分享创新实践经验,共襄物联网时代管理变革之道。“青岛品牌日”的会展活动与“人单合一模式引领论坛”相映生辉,意味着中国品牌在走向世界,也意味着中国的管理模式在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更体现了从制造大国到品牌强国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这代表着从输出中国品牌到输出中国的管理模式,中国智慧已经走向全世界。
这些生动的事例说明会展成就城市品牌之光,城市与企业因会展而更有活力。
会展品牌化生存的发展之道
疫情与百年未有大变局相互叠加之加,对近年来中国会展的快速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而更深层次的问题则在于随着全球价值链加速重构,以研发、金融、物流、营销、品牌为代表的服务环节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愈加凸显。进入新发展阶段,以数字技术为引领的新一代技术革命,为会展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条件。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中国会展发展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国际竞争力亟待提升,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改革深度、创新能力和发展动力仍显不足。中国会展业规模已经全球最大,但仍然存在大量大而不强的展会,品牌展会数量少,国际知名并有影响力的展会少。一方面,我国展会需要提升专业化水平,提升国际化、市场化的运营水平,另一方面,会展活动的品牌传播也是打造品牌展会的要点。品牌化生存才是中国会展业发展的长久之道。
会展经济并不仅仅是盖场馆,中国任何一个城市都不缺场馆,而是缺会展品牌。要发展会展经济,一是做持续性地做会展品牌,而且要拓展思路,除了卖展位之外,还要加上互联网思维。未来的会展将会向小型化、私人化、定制化方向发展。例如每两年在广州举办的纯民间的“美博会”,主推各种美容产品。因为展会做非常专业,体验也不错,由此吸引了大量的化妆品厂家进驻,慢慢地形成了品牌效应,每年“美博会”举行,都有大量拥趸从全国各地来到广州淘货。所以会展必须要树立品牌效应、集聚效应。
同时一个成功的展会一定要持续举办下去,注重延伸效应,以衍生出更多的商业机会,并且要孵化出小论坛、小会议,举办各种子博览会、经济论坛、圆桌会议等。跨界融合是未来产业转型的必经之路,也是会展行业未来转型的一个趋势。正如一次成功的会展都会给主办城市带来大量人流、物流和智慧流。智慧流便是指论坛经济,一场展会必然会有许多分论坛举行,论坛便会邀请大量的智者前来"坐而论道",这样一来,举办城市就会吸纳大量智慧流聚集,许多专家、学者坐在一起碰撞出智慧火花,从而提出更多适用于城市发展的方式、方法。
另外,未来的会展品牌打造应更重视沉浸式体验与数字化营销。随着物联网、大数据、 5G 等新技术、新工具、新理念、新经济模式的广泛运用,虚拟会展与和线上会展的将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场景。加快数字化建设,搭建线上沉浸式空间体验平台,可以将单调的、静态的空间变得有趣和生动,让会展用户沉浸,不仅降低了会展成本,还可以无地域限制地辐射到全球客户,所以在办会展的时候,主办方想到的不仅全是“打造富丽堂皇的展厅”、“如何吸引人气”,而是要想到如何做行业标杆,如何发挥连接展商与观众的桥梁作用,提升软件和服务质量,让参与进来的人都能感受到会展的实质内容,体验到参会办展的快乐,感受极致体验的乐趣。
虽然如今中国会展业是是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行业之一,但我们更应看到,风雨之后再现辉煌,未来中国会展业将会进一步深化与国同运的强大内生动力,必能创造出更加巨大的增长点和发力点,成就更大的发展。

去年,新冠疫情突然爆发,给全球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很多行业和企业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甚至面临倒闭和破产的危机。然而,也有一些行业和企业在疫情中逆势而上,实现了增长和发展,比如医疗、防护、在线教育、电商、外卖、云计算等。这些行业和企业之所以能够在去年的疫情中生意还好,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与疫情防控和民生需求密切相关。比如医疗和防护行业,由于疫情的爆发,导致了医疗资源的紧缺和防护物资的需求激增,这些行业和企业能够及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和产品,满足了市场的迫切需求,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认可。比如在线教育、电商和外卖行业,由于疫情的影响,导致了很多人不能正常出行和工作,这些行业和企业能够提供便捷的在线服务和产品,满足了人们在家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需求,增加了客户的粘性和忠诚度。
与数字化转型和创新能力密切相关。比如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行业,由于疫情的影响,导致了很多传统行业和企业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压力和机遇,这些行业和企业能够提供先进的技术和平台,帮助客户实现数字化转型和创新,提升客户的效率和竞争力。比如一些新兴的创新型企业,由于疫情的影响,导致了很多市场空白和需求变化,这些企业能够快速地抓住机遇,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和服务,打造出新的商业模式和价值主张。
与危机应对和管理能力密切相关。比如一些有实力和规模的企业,在疫情中表现出了强大的危机应对和管理能力,能够及时地调整战略、优化结构、降低成本、保障供应、稳定团队、扩大市场等,从而实现了逆势增长。比如一些有社会责任感和公益精神的企业,在疫情中表现出了强大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精神,能够积极地参与疫情防控和救助工作,捐赠物资、资金、技术等,从而赢得了社会的尊重和支持。
预计疫情对上述行业和企业的影响将逐渐减弱,但不同行业和企业的发展态势可能存在差异。对于那些能够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和数字化转型趋势的企业来说,未来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一些传统行业和企业可能需要加强数字化转型和创新能力,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竞争的加剧。围绕疫情防控和与之相关的民生需求,仍有许多潜在的商机和发展机会等待挖掘和开发。
此外,企业对于危机应对和管理能力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在未来的发展中,企业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韧性和适应性,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和临时应急机制,以应对不确定性和变化性的市场环境。同时,企业还应注重提升员工的素质和能力,建设稳定的人才梯队,为未来的发展积累足够的人力资源。
总之,去年疫情对于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但也为一些行业和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未来,企业需要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数字化转型趋势,加强危机应对和管理能力,培养稳定的人才梯队,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疫情大流行期间,出现了许多新的医疗保健发明,从诊断受感染的患者到给他们接种疫苗不等。2021年,医疗电子市场的价值估计为63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88亿美元。
在所有令人惊叹的医疗保健技术中,物联网已完美地充当了“一线工作者”的角色。最近,物联网被用来管理疾病的各个方面,包括跟踪、监测和治疗患者。物联网已经并将使医疗保健系统变得更好,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如何改变
医疗保健领域中的物联网
预计在2021年,全球使用的连网设备总数预计将急剧增长至62亿台。去年,世界见证了医疗保健领域中大量的物联网服务,例如:
早期症状检测
基于物联网框架的实时新冠肺炎检测和监测系统已用于收集用户的症状数据,以及早识别病毒感染者。早期症状检测围绕五个主要框架开发:
症状数据收集和上传、隔离中心、数据分析、医生咨询和云基础设施。

2021上海快递物流包装材料与技术设备展
地点:上海世博展览馆(国展路1099号)
时间:2021年4月27-29日

展会主题:“创新+服务”创新绿色快递·服务电商未来
专为快递包装行业定制化,展示行业新产品、新设备、新材料全新解决方案
同期举办:2021上海快递物流博览会
主办单位:上海市快递行业协会
上海市仓储与配送协会
上海信世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江苏省快递协会
浙江省快递行业协会
安徽省快递协会
上海市包装技术协会
上海市冷链协会
上海快递包装展,开启绿色包装新时代
为深入贯彻落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持续邮政业服务“三农”能力,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邮政局联合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供销合作总社发布了《关于推进邮政业服务乡村振兴的意见》《意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目标,提出了推进邮政业服务乡村振兴的工作思路和目标。预计到2022年,邮政服务乡乡有局所、建制村直通邮,快递服务乡乡有网点、村村通快递,实现建制村电商寄递配送全覆盖。
2020年8月,关于加强快递绿色包装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力争到2022年,建立严格有约束力的快递绿色包装标准体系,逐步完善标准与法律政策协调配套的快递绿色包装治理体系,推动标准成为快递绿色包装的“硬约束”,支撑快递包装减量化、绿色化、可循环取得显著成效。同时,也让快递包装行业引来市场的商机。
2021上海快递包装展将以20,000平方米展示面积,300家行业企业参与,超过200家快递企业、物流服务公司、货运代理公司、物流装备企业同台竞技,共享超过30,000名买家,有效行业品牌知名度及经济效益,为快递产业创新发展助力,迎接快递产业蓝海。本次展会将打造集“展示、商贸、学习、交流”为一体的全产业链覆盖,行业综合服务平台!打造高标准化的绿色快递生态圈。
专题论坛及配属活动,为市场热点把脉
直击绿色包装标准体系、包装减量化、资源回收利用等多个主题,分析市场热点、解读实践案例、前瞻产业趋势,打造行业交流分享的思想盛宴。覆盖:电商、零售业、制造业联动、物流及快递业40、航空货运、生鲜供应链、餐饮供应链等多应用行业。
2021绿色快递包装创新发展论坛
时间:2021年4月27日 地点:上海世博展览馆
主办单位:上海市包装技术协会
2021快递业发展与服务高峰论坛(上海)
时间:2021年4月27日 地点:上海世博展览馆
指导单位:上海市邮政管理局
支持单位:中国快递协会
主办单位:上海市快递行业协会
2021电商营销峰会
时间:2021年4月28日 地点:上海世博展览馆
2021冷链运输技术论坛
时间:2021年4月28日 地点:上海世博展览馆
主办单位:上海冷链协会
2021智慧仓配与物流服务产业发展论坛
时间:2021年4月27日 地点:上海世博展览馆
主办单位:上海市仓储与配送行业协会
VIP买家/行业用户
以下行业的生产商、制造商、经销商、出口贸易商决策人将亲临展会现场
·品牌电商、综合电商、跨境电商、垂直领域电商、微商;
·寄递服务、快递、物流业、交通运输、仓储地产与服务、货运代理、铁路、航空公司;
·连锁加盟、零售、yao品、化妆品、个人护理产品、服装服饰、酒店用品、时尚产品、日用品;
·食品、饮料、乳品、生鲜果蔬、品牌餐饮、休闲食品、调味品、酒品等快消品;
·冷链运输(鲜活品、加工食品、医药产品)冷冻冷链、生鲜配送;
·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通信行业、航空、能源、玩具、家具、家居、灯具、玻璃陶瓷、制造业。
展品范围
一、包装材料及产品展区:
11 包装材料:绿色包装新材料、纸制品包装、塑料包装、彩盒包装、铝箔膜、铝箔袋、容器、轻量化材质、可降解材料、功能性薄膜、保鲜、无菌、包装材料、纤维制品、绿色环保材料、封箱塑胶带、封箱纸胶带、封箱胶等;
22 包装产品:快递袋、快递箱、容器、缓冲气柱袋、填充袋、冷链包装技术、液体折叠箱、瓦楞纸箱、蜂窝纸制品、运输包装材料及辅料、集装袋、缓冲包装、塑料编织袋、背胶袋、EPP、EPE、EVA等;
二.包装设备展区:电商包装自动化、快递袋包装机、纸箱自动成型机、智能标识标签打印机、喷码机、 纸箱自动成型机、打包机、封口机、装箱机、码垛机、热收缩包装机、缠绕包装机械、纸杯机、制盒机、智能后道自动包装系统、果蔬智能包装解决方案、工业自动化机器人、包装视觉、jiance控制系统、捆扎机、智能后道包装系统等;
三、智慧包装展区:
41标签、定制标签、贴标打码设备、条码技术、RFID标签和技术、智能标签TTI、标牌、防伪标签和技术等;
42 自动识别与分拣:自动化包装机械设备、称重设备、测量仪器、jian测条码阅读系统、自动化分拣设备、RFID电子标签、读写器、无线传感技术、视频监控系统。
四、配套设备展区:托盘、智能化共享租赁托盘、周转箱、工位器具、租赁包装、集装单元器具、大型热收缩包装、各类物流装备等。
参观/参展联系
上海信世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上海市九新公路2888号申新商务1号楼5楼
电 话:021-6765 1322
联系人:周 彬 18721959001
邮箱:76575962@qqcom

我这边简单的举一个例子,具体的什么时间以及什么时候的展会你可以点击链接搜索。

2018北京国际物联网科技展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老馆)

亚洲 中国 北京市 北京市

20180517 - 20180520

展会周期:未知

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简称“科博会”)是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贸促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等共同主办的,具有前瞻性、权威性、高层次、影响力的年度科技盛会。中央及有关部委领导对科博会高度重视,出席每届科博会开幕式并参观展览。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美联社等国内外重要媒体到会并宣传报道科博会。每届参观人数超过20万。 
2018中国科博会物联网科技展,是一个关于物联网完整产业链、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传感网技术、短距离通讯技术、最新移动支付技术、电子标签生产解决方案、读写器开发最新技术、中间件的精确控制技术、云计算及其物联网技术在交通、工业自动化、智能电网、智能家居、物流、防伪、人员、车辆、军事、资产管理、服饰、图书、家用智能化、城市管理、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全面解决方案和成功应用展示的高级别国际盛会。
展会为中国乃至国际的物联网行业(RFID、传感器、智能识别、无线通讯、云计算、应用集成)企业提供了一个涉及物联网整个行业链的厂家、供应商、经销商、应用集成商聚合、展示、交流与洽谈合作的完善平台。同时,展会也通过广泛而有影响力的宣传,邀请了大量的物联网各大应用行业的终端客户、信息化服务提供商、软件开发集成商新临现场,实现供需双方的近距离相互了解和商务合作。展会将体现出专业性、创新性、国际性、高端性的特色,有力地促进企业的品牌宣传和合作交流。

展品分类

RFID标签芯片、读写器、天线、生产设备、材料、仪器等 
RFID中间件及RFID应用系统解决方案 
传感器及控制芯片相关 
智能卡相关 
条码、标签相关技术及产品 
生物识别技术与设备 
视频采集、传输、储存、识别技术与设备     
通信技术与产品 
网络架构和数据处理: 
智能家居 
系统集成和软件 
物联网示范应用

网页链接

疫情带来的十大机遇,疫情利好行业:

1、防护行业,如口罩、电子体温计、空气消毒机等;

2、互联网医疗行业;

3、医药电商O2O行业;

4、手游行业;

5、旅游行业;

6、网红经济行业;

7、咨询服务行业,如会计事务所、审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设计公司等;

8、在线教育行业;

9、现代制造行业;

10、配送服务行业;

11、生命医疗行业;

12、心理咨询陪护行业;

13、餐饮行业。

疫情过后上述13个会迎来大发展,大家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领域进行创业,这样才能顺利挣到钱。

疫情对中国经济影响是真的难以估量,但任何一场灾难都是一次变革和财富洗牌的开始!

举个列子:不得不说马云就是上次非典疫情的最大受益者!2003年5月正值非典疫情最严重的时期,大家生活购物成为了最大痛点,就在这个时候,马云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淘宝网的诞生。电商借助疫情乘风破浪,根本不用宣传就深入人心,虽然当时大家都还没有尝试,但是也都会去主动研究、了解,一场非典疫情让马云省去几个亿的广告费,也将电商的进程至少缩短了两到三年。

那么,这次疫情,马云不管是在财力和眼界上跟当年相比远远超越,马云也肯定会看的很远,在他倾囊相助的同时,肯定会做好战略上的布局。从他的营销战略上来看,阿里未来布局的重点应该是:阿里商城增加更多的企业用户;扩大蚂蚁金服和网上银行的营业范围;大力推荐钉钉的网上在线办公软件;扩展菜鸟服务半径以及强化盒马鲜生的线下统治力。这次疫情之后,会让很多人慢慢的就离不开阿里这样的系统了。所以,马云在这次倾囊相助的资金肯定会在未来加倍还回来。

结合阿里的战略,联系最近的生活状态,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可能如下:

一、这次疫情会让公司觉得远程办公并不会影响效率,聚集更多的人在昂贵的写字楼里反而没那么大的必要,所以很多公司可能会考虑远程办公的设备配置。仅将核心部门留下,服务部门和技术部门都可以转移。所以远程办公会有发展的苗头。

二、疫情会刺激教育行业的洗牌。这次的疫情让更多的目光聚集在线上教育,会让更多的人接受在线教育,不管是被动接受也好,这次实践都将倒逼技术公司根据学校的要求对线上教育进行进一步的完善系统,满足学校老师的需求。更多的人也将会在疫情之后开辟自己的副业,学生和家长也将更加接受这样的学习方式。线上教育会冲击教育行业,让好学校变得并不是那么重要了,教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合理化。

三、疫情会对线上生活购物更繁荣。疫情让大家适应线上买菜、买生鲜等的生活方式,未来这样的物流配送体系也会更加的完善,这样会导致物流小区自提柜的全面铺开,提升物流效率。这样来看,线下零售的生意会越来越难做。

不管怎样,我觉得自己如果拿捏不准未来发展方向和机会的时候,我们就去看看行业大佬是怎么做的,说不定就能不经意间把握住机会呢。

03年SARS之后,中国进入了电子商务的元年,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从此开始崛起爆发,最终成长为国内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

本次疫情过后,哪些产业会爆发?

虽然目前处在疫情过程中,远程办公、在线医疗、在线教育等产业已经进入爆发期,疫情防护用品也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其实这些行业已经进入爆发阶段,且短期之内热度依然不会降低。

疫情过后,很多目前在线上热门的产品,个人会认为逐渐趋于平稳,甚至逐渐回归线下。

医疗防护用品产业

而疫情的爆发,打了平时不注重健康防护的人们一个措手不及,求购口罩、酒精等防护用品的现象到处都有。相信疫情过后,医疗防护用品类产品会成为每个家庭居家旅行之必备, 医疗防护、健康产业会迎来新的爆发。 目前很多非防护用品企业纷纷增加防护用品生产线,除了疫情支援需要,更多的是为了将来的产业布局。

餐饮、娱乐等消费行业

疫情之中,餐饮、娱乐业首当其冲,纷纷闭门关店,防止成为疫情传播渠道,想象一下全国那么多人,宅在家中许久,即使上班了也没法聚聚去,找地玩会去。

疫情结束,各种聚会、聚餐、娱乐的需求就会集中爆发,这些行业必然会迎来反d增长(前提是先能活下去)。

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高新科技行业

疫情当下,由于疫情的人传人等因素影响,让我们看到高新科技带来的便利。

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大大提高了疫情防控的效率,生产、办公等自动化避免的人群聚集,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疫情传播的渠道。

疫情过后,各个行业必然会加速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的布局,以期待未来更好的发展。

相信疫情过后,非常多的行业都会迎来爆发性的增长,被疫情抑制的行业会快速进入快速恢复、反d增长,高新科技行业的发展也会进入新的阶段。

以上仅是个人片面的见解,只愿疫情早日被战胜,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疫情以后会改变不少个人的生活习惯,人们或许会从群居变成独居,或者从线下的真实的群居变成一个线上的社群的群居。显而易见的是这些直播短视频的行业会有大的发展。那么长远来讲的话,这种上门服务包括这个,到家的服务也都会成为一个比较大的一个行业的发展;非接触式的无人便利店无人售货机,可能发展会更快;工业方面的自动化会加快智能设备啊,包括机器人会是更大的趋势。个性化需求带来的精益生产,代替大规模的规模化生产也是一个方向。

可能发展最快的就是互联网医疗企业。因为在疫情期间其实无形中完成了一次用户教育,让在线问诊习以为常。同时随着医保线上支付的进入,对于互联网医疗闭环中的支付端也打通了,无疑是在线医疗行业的一次大发展机遇。

疫情解除之后,我认为最赚钱的几个行业

第一个肯定是理发店”在中国的过年习俗里讲究正月不理发,再加上这次由于疫情假期延长导致都不能出门,所以理发将迎来一波爆发高潮。

第二保险业”通过这次经历大家深刻意识到在疾病面前人类是多么渺小,接下来的重疾、意外都会是我们关注的热点。

第三线上办公软件”现在大家都是在家办公,甚至出现了共享员工的概念,能够实现个体协同办公的软件,都是未来的趋势。

第四线上教育”线下培训会加强在线化,物联网时代来了,今年很可能会造就一批在线教育机构。

第五外卖、快递、同城物流”到家服务会更加普及,会迎来新一轮爆发。

最后报复性反d消费机遇娱乐、餐饮、旅游业”由于无法出门,大家压抑了,会在结束以后迎来报复性反d,这种情况下大家可以提前未雨绸缪,抓住反d的商机。

行业冲击对各行各业都有,对于联创杰来说,2022年还有芯片短缺问题得到缓解,终端市场的需求放缓了。所以联创杰及时调整了战略方向,快速响应市场,关注需求热度集中的汽车和物联行业,加大系能源汽车、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市场拓展,优化客户结构,使自己在市场立于不败之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26449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7
下一篇 2023-05-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