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有芯片吗

华为有芯片吗,第1张

华为现在的处境如下:


                                 

华为去年受到进一步制裁后,已经不能生产自家的芯片,也不能继续使用 EDA 芯片设计软件,更不能使用谷歌 GMS 等手机系统生态。

不过,相关限制后来获得一定程度的放宽,英特尔等美国芯片公司陆续获得供货许可,台积电也可以为华为代工 28nm 以下的成熟制程。换言之,除了手机芯片以外的产品,华为仍然有一定程度的发展空间。

但今年3月路透社传出消息,称美国针对华为的限制又再收紧,任何包括 5G、关键基础设施、企业数据中心、云计算等相关应用,均不会发放许可。如果消息属实的话,这将会影响华为几个本来尚能运转的新业务板块。

毕竟华为造车要芯片、云计算也要芯片、物联网也要芯片,受影响的绝不仅仅只有手机和基站业务。笔者曾向华为求证汽车以至云计算业务是否会受到影响,但截至发稿,华为未有任何回复。

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华为早前已经加强备货,在刚发布的华为新一年财报里,其库存量已达多年来的历史高位(上图)。截至 2020 年 9 月,有消息称华为手机芯片“麒麟”累积了 1000 万颗的库存,预计能支撑半年。

另有消息表示,华为的基站芯片天罡累积了约 200 万颗库存,英特尔的 CPU 和赛灵思 FPGA 芯片则囤了一年半至两年的数量。

目前我们熟知的手机芯片有,高通骁龙,三星猎户座,联发科,苹果,华为的海思麒麟,小米澎湃。其中绝大多数芯片基本都是国外研发,中国手机芯片十分紧缺,小米澎湃就是处于中兴事件后,有手机芯片。
1、高通骁龙: 全球知名手机CPU厂商,CPU计算能力强,产品涵盖各个档次;
2、英伟达: 原来是做显卡的,后来做起手机CPU,图形处理能力好,缺点是更加容易发烫
3、华为麒麟:在3G芯片大战中,扮演了"黑马"的角色;2009年,华为推出了一款K3处理器试水智能手机,这也是国内第一款智能手机处理器。
4、联发科曦力,中国台湾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全球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在智能移动设备、智慧家庭应用、无线连接技术及物联网设备等市场位居领先地位。
5、三星猎户座:型号8895可基本与高通所产的骁龙835处于同一水准,而新型号猎户座9810则将和骁龙845看齐,但是远远没有高通销量高。
6、海思麒麟: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华为旗下CPU厂商,前身是创建于1991年的华为集成电路设计中心5英特尔,英特尔手机CPU基本都是高端货。
7、小米澎湃s2:小米的合作厂商台积电是负责小米澎湃s2的生产,性能相当于华为麒麟960。

碳基芯片来了,弯道超车!


光子芯片来了,弯道超车!


似乎苹果三星已经被按在地上摩擦,沦为了过去式的老爷车。


近日,有人提到,关于中国科研人员研发的光子芯片,如果能成功,那么将可以应用于华为。而相关人士透露,这主要是因为首个轨道角动量的波导光子芯片被其研发出来,进一步实现光子OAM(轨道角动量)能在波导中近乎无损的有效传输,且就此申请专利。


手机的芯片


一般情况下,芯片工艺的制作是从设计研发,到生产,再到封测三大阶段。后两者还需要用到我们常说的光刻机,这也是制作环节的硬核。它的工作原理类似相片曝光,利用具光线的曝光将掩膜版中的图形纹理给印在硅片上。


所以我们先了解下常见芯片,手机芯片(chip)都是硅材质,且大多采用单晶硅。晶圆(Wafer)就是半导体载体的硅晶片,在该晶圆体中每个小点的单体晶片则是裸片(Die)。


设计芯片时,需要使用EDA方式


即通过CAD软件采用EDA方式实现集成芯片的设计,而设计如果无法做好,则不能达到集成效果,只能算是强硬的拼接。


而手机厂在设计中,要将这一系列的芯片组合在一起,怎么说呢?由于为了不占据空间,采用的ARM(英国一家设计公司)精简指令设计模板,如果单一的芯片,性能非常差。因此要将每个芯片集成起来,但此项技术是大部分企业没有突破的,仅有苹果,ARM,高通,三星等为数不多的企业能做到。


这就是为什么苹果的集成芯片性能好出那么多,以及英特尔比AMD同nm级下,依然比ADM性能强大许多(AMD也是集成,但是没有英特尔做得更好)。其他的企业,一般都是把芯片黏贴在一起组装的,并非做到了集成。


集成芯片是由哪些芯片构成的呢?


一、CPU(即中央处理器),它会在手机或者电脑中进行计算,相当于核心大脑。


二、GPU(即图形处理器),用于显示图形工作处理,目前手机中大多为3D的GPU,间接的给CPU减负,也是除CPU外最核心的一块芯片了。


三、NPU(即神经网络芯片),主要负责视频,图像等多媒体数据处理。


四、MCU(即单片微型计算机,扩容芯片),将CPU的频率跟规格缩减,另一个作用是把运行内存等元件统一的整合在单一芯片中。


五、ASIC(即定制集成电路),将所有元器件集成在电路中,相当于我们常说的电路板,可根据客户设计单独定制。


六、DSP(即数字信号芯片),利用硬件乘法器,来达到对各种数字信号处理的计算工作。


七、FPGA(即半定制电路),是设计可调控,生产即固定的可编程器,弥补定制电路不足与编程器电路数缺陷。


八、SOC(即可定制芯片),属于系统级别,常见的有可用于视频电话等方面(但在国外,其功能远远不止于此),也可以包含CPU、GPU等等。因为具备复杂指令的IP核,加上定制化,导致功能非常多。这个产品的技术含量极高,很少有企业能做出来,目前我国的企业都倒在了这里。SOC芯片是未来手机最主要的发展方向,因为其运行能力远强于其他芯片。


九、BIOS(输入输出芯片),在启动后,对硬件检测与初始化功能。属于只读存储器,不供电情况下也可以保留数据。


十、CMOS(临时存储器),保留BIOS中的设置信息及系统时间,日期等,临时存储器,断电后数据丢失。


十一、DRAM(即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短时间保留数据,需要定时刷新。


十二、NAND(即闪存),它的存储数据不易丢失,断电后依旧可以保留数据,提升了存储容量,一般保障重要数据。


十三、SRAM(即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与DRAM相反,不刷新可保留数据,不过断电后依然数据丢失。


十四、ROM(只读存储器),断不断电都可以保留数据,虽然不是硬盘,但功能类似于电脑硬盘。


十五、IC(电源开关芯片),顾名思义按键开关后,该芯片带动电源。


十六、LED(发光芯片),手机信号灯一闪一闪的,有时候绿色有时候橙色,就是这个芯片在捣鬼,当然除此之外,还负责照明技术。


十七、CIS(传感器芯片),需要配合CIS传感器,两者联通点对点收发,如摄像头至CIS芯片的图像处理等。


十八、永久芯片(别名打印机芯片),因为属于垄断型芯片,所以很多人不知道,但类似于北斗,大多军用。寿命长,无差别工作。


十九、M芯片(视频监控芯片),在国内属于被垄断领域,由三大企业掌控,据说国外的该芯片性能更好一些,但一直无法进入市场。


二十、航天芯片,被垄断行业,倒是有一家民企,未来或许会国企改革。


二十一、北斗芯片,具备基带芯片,RF射频芯片及微处理器的芯片组,国内垄断企业。


二十二、载波芯片,电力网络收发器,具体参数不详,垄断行业。


当然芯片的种类有很多,还有物联网,AI(人工智能,甚至是互交功能),RFID(视频识别),雷达,网卡等芯片。手机的设计商们,需要把以上核心的芯片集成在一起,才能最大化性能。


光子芯片是什么原理?


单光子芯片由英特尔和美国加州大学共同研制,把原本具备发光属性的磷化铟,跟硅的光路融合至单个混合芯片里。于是在增加电压后,磷化铟的光,便会冲进硅体晶片中的波导,从而产生持续的激光束,最终由这种激光束来驱动手机芯片上的器件。


同样的原理在光纤中早已上演,不过其导体为玻璃或塑料。


我们的轨道角动量波导光子芯片,是将以上光在通过波导内以后,能够高效高保真地传输低阶OAM模式,传输效率约为60%。此外,三比特中那“高维量子比特(qutrit)”态,也比硅导体的双比特“量子比特(qubit)”态要好,该波导确实有可能对高维量子态拥有 *** 控和传输的能力。


光子芯片VS硅芯片


事实上,电流传播速度大约等光速,为3 10^8m/s。光子芯片速度比硅芯片提高50倍,功耗却只有其1%,确实能够极大压缩成本。


那么光子芯片是否可以实现


但是,根据目前的研究表明,仍然无法让OAM存在于芯片内部。这一方面是由于生产设备问题,另外一方面,则是 传输中,无法掌握具体数据。以及由于扭曲光本身是自旋波导,加上螺旋形波阵的反冲,导致最后没有找到合适的位置。


不过磷化铟会致癌,属于2A类呼吸级致癌物,当然主要原因还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曾经英特尔就表示,此项技术依然需要很久,至少不是目前(十年内)可以做到的,当然等可以研发出的那天,标志着硅光子芯片成本的压缩。


超车的方向很重要


常常有人说就算我们研发了5nm芯片或者光刻机,但是西方 科技 肯定更领先,绝对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要弯道超车云云。


其实这是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或者说基础才行,如果在条件未充足的情况下,那么就像一辆三轮车想以60码速度超过 汽车 ,在弯道上就会翻车,没什么可以继续老话长谈的。甚至在芯片领域,我们什么都没有,研发,生产,设备等等,这就更应该扎实基础。


哪怕要弯道超车,也选择我们较有优势的领域,超到全球一流或者顶级,这个可能性总比芯片来的高。不知道楼下的读者们,是怎么认为的呢?

1手机

华为品牌分类:Mate系列、P系列、麦芒系列、Nova系列、畅享系列。

2笔记本

相对于智能手机市场,笔记本市场的发展较慢。由于手机行业竞争激烈,国内大厂华为、小米等手机品牌开始进一步拓展笔记本市场。



华为笔记本电脑从生态化出发,在功能上进一步增强与华为系手机的协作性(一碰即传,共享剪切板)。让华为系的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形成一个智能办公生态,极大提升工作效率,这时候产品的独家卖点和优势就显示出来了。

3电视(智慧屏)

在智能物联网时代,作为华为智能家居场景下的交互中心,华为智慧屏闪耀登场。华为智慧屏不仅仅在外观材料上细致打磨,同时也采用了华为当前最领先的技术。

物联网是以感知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主要手段,实现人、机、物的泛在连接,提供信息感知、信息传输、信息处理等服务的基础设施。
展锐的优势在于提供了完整的、软硬结合的一站式端到端物联网解决方案。
随着5G的正式商用,实施2G/3G的退网清频并向4G网络迁移在全球范围内已是大势所趋。展锐推出了全球首款LTE Cat1bis物联网芯片:8910DM。作为全球首款LTE Cat1bis 物联网芯片,8910DM的推出解决了目前物联网连接中的痛点,填补了低功耗窄带物联网与传统宽带物联网之间的蜂窝通信方案空白,其相比NB-IoT、2G模组在网络覆盖、速度和延时上具有优势,相比传统LTE Cat4模组则拥有更低的成本和功耗,同时适配当前国内的4G网络,非常适用于对性价比、时延性、覆盖范围、通信速度有要求的应用场景。

Wi-Fi最大的优点是连接快速持久稳定,它是解决IoT设备端连接的首选方案,唯一需要考虑的是智能设备对于Wi-Fi的覆盖范围的依赖导致智能设备的活动范围比较小,缺点是不适合随身携带或户外场景

1、3765C考勤机是一款典型的通过Wi-Fi与云平台连接通讯设备,但是手机与其连接借助的是Bluetooth通讯

蓝牙最大的优点是不依赖于外部网络,便携,低功耗,只要有手机和相应的智能设备,就能够保持稳定的连接,走到哪连到哪,所以大部分运动的智能设备和户外使用的设备都会优先考虑Bluetooth。它的主要不足有:
1不能直接连接云端
2传输速度比较慢,只能用于数据量较小的传输
3组网能力比较弱(距离近(大概10米)、蓝牙的组网一个central只能连接7个外设)

13650签到机采用的蓝牙通讯:校验设备、设置各种参数,签到机的发现采用的Beacon协议(而Beacon协议也是蓝牙协议的扩展):智能手环与手机之间的通讯是蓝牙通讯

Wi-Fi的不足是智能设备移动范围小,蓝牙的短板是设备不能直接连云端和组网能力弱。而WWAN既可以移动,也可以随时联网,看上去好像完全弥补了Wi-Fi和Bluetooth的不足,实际上它也两个主要的短板
1在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比较高的费用
2网络状况不稳定,常常遇到无网或弱网的环境

智能设备车载Wi-Fi

前面介绍了主流的三种无线技术占到了所有IoT使用场景的95% ,剩下的是一些特殊场景用到的无线技术选型

ZigBee,也称紫蜂,是一种低速短距离传输的无线网上协议,底层是采用IEEE 802154标准规范的媒体访问层与物理层。主要特色有低速、低耗电、低成本、支持大量网上节点、支持多种网上拓扑、低复杂度、快速、可靠、安全
例如在全屋智能场景中,家中已存在大量IoT设备,如果使用Wi-Fi方案,每个设备配网会非常麻烦,并且Wi-Fi每次做移动,修改密码,智能设备都要一一作出调整。如果使用蓝牙方案,以目前BLE42标准,蓝牙的组网一个central连接7个外设,但是蓝牙的组网能力弱也满足不了需求,所以在全屋智能场景中,经常会使用ZigBee+Wi-Fi的二合一网关。ZigBee和蓝牙一样都是近距离低功耗的通讯技术,但他对比蓝牙有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强大的组网能力,在全屋智能场景中,IoT设备多达十几个,蓝牙的配网模式满足不了需求,所以一般会使用搭配ZigBee和Wi-Fi的二合一网关,通过ZigBee连接IoT设备,通过Wi-Fi将数据同步到云端

智能家居场景

智能家居的通信一般使用Wi-Fi,蓝牙,Zigbee。而我们的手机,平板可以通过蓝牙和Wi-Fi接入进行数传通信。电脑可以通过Wi-Fi
此方案中,蓝牙和Wifi都可以作为设备的接入点,即使身边没有专业的Zigbee控制器,也可以通过蓝牙,Wifi这些常用的设备接入,最终通过串口控制另一个可接入模块和Zigbee的主设备

例如飞行器的使用场景,飞行器一般都在没有Wi-Fi的环境使用,所以Wi-Fi不满足,飞行器常常有较远的飞行距离,所以Bluetooth和ZigBee不满足,另外飞行器常常在海边、山上等GPRS无线信号或者弱网的环境使用,所以WWAN也不合适,从上述来看单一的无线通讯模块都不能很好的解决飞行器的通讯需求,所以飞行器需要用的是多种无线模块的组合使用,通过Bluetooth让遥控器和手机连接,通过Sub1GHZ处理长距离时飞行器和遥控器之间的通讯,通过其他波长处理中距离或短距离飞行中的数据通信,这种组合技能满足手机 *** 控,又能在中距离有高质量的图像数据,在远距离还能继续控制

NB-IoT,Narrow BandInternet of Things,窄带物联网,是一种专为“万物互联”打造的蜂窝网络连接技术,万物互联网络的一个重要分支。顾名思义,NB-IoT 所占用的带宽很窄,只需约 180KHz,而且使用License 频段,可采取带内、保护带或独立载波三种部署方式,与现有网络共存,并且能够直接部署在GSM、UMTS 或 LTE 网络,即2/3/4G的网络上,实现现有网络的复用,降低部署成本,实现平滑升级
移动网络作为全球覆盖范围最大的网络,其接入能力可谓得天独厚,基于蜂窝网络的 NB-IoT 连接技术的前景更加被看好,已经逐渐作为开启万物互联时代的钥匙,而被商用到物联网行业中

2014年,华为与沃达丰共同提出 NB-M2M

2015年5月,华为和高通共同宣布了一种融合的解决方案,即上行采用 FDMA 多址方式,下行采用 OFDM 多址方式,命名为 NB-CIoT(Narrow Band Cellular IoT)

2015年8月10日,在 GERAN SI阶段最后一次会议,爱立信联合几家公司提出了 NB-LTE(Narrow Band LTE)的概念

2015年9月,3GPP在2015年9月的 RAN 全会达成一致,NB-CIoT 和 NB-LTE 两个技术方案进行融合形成了 NB-IoT WID。NB-CIoT 演进到了 NB-IoT(Narrow Band IoT),确立 NB-IoT 为窄带蜂窝物联网的唯一标准

2016年4月,伦敦 M2M 大会上华为宣布与沃达丰成立 NB-IoT 开放实验室

2016年4月,NB-IoT 物理层标准在 3GPP R13 冻结

2016年6月,NB-IoT核心标准正式在3GPP R13冻结

2017年一季度,根据《国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划》,把 NB-IoT 网络定为信息通信业“十三五”的重点工程之一

2017年4月1日,海尔、中国电信、华为三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研发基于新一代 NB-loT 技术的物联网智慧生活方案

2017年4月25日,全球移动通信设备供应商协会发布数据,目前全球仅有4张 NB-IoT 商用网络。但同时又指出,至少有13个国家的18家运营商规划部署或正在测试40张 NB-IoT 网络

2017年5月,软银与爱立信合作,将在日本全面部署 Cat-M1 和 NB-IoT 网络,以期率先在日本国内推出商用蜂窝物联网业务

2017年5月,中国联通上海宣布5月底完成上海市 NB-IoT 商用部署。上海联通在2016年上半年,建设了全球首个 pre NB-IoT 大规模连续覆盖区域—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并携手华为共同发布 NB-IoT 技术的智能停车解决方案

2017年5月,华为 NB-IoT 芯片 Boudica 120在6月底大规模发货

从2018年开始全面推进国家范围内的 NB-IoT 商用部署。其实在我们生活当中已经推行了很长一段时间了。试用商反馈也是一片良好,垂直使用场景也是数不胜数

NB-IoT目前的应用

综上所述,NB-IoT 就像一个可以保障 5G 大范围完美落地的安全气垫。建设基于 NB-IoT 技术的物联网垂直行业应用将趋于更加简单,分工更加明晰。在 5G 大家庭里,它是一个温润如水的大哥。有山的背膀和水的包容力。是 5G 家里稳定又踏实的“经济适用男”。是家里第一个冲向前线的人,并且为了实现家庭的大目标尽可能完善自己。飞速发展的 5G 时代里,它是勇攀高峰的保险绳

对前面无线通讯技术的做个总结,优缺点以及适用于哪些领域一目了然

对于未来的Bluetooth50以及NB-IoT都是需要我们密切关注的技术,Bluetooth50相比42,在组网和传输距离上有了很大的提升,连接范围扩大了4倍,速度提高了2倍,无连接数据广播能力提高了8倍,Bluetooth50对于ZigBee的冲击影响可想而知
而NB-IoT目前的提出就是针对IoT的使用场景,其中最大的特色是覆盖面广,价格便宜。NB-IoT现在联盟的力量很强大,大部分芯片商,通讯商,电信运营商都参与其中,都在积极的推进NB-IoT的公共网络建设,未来潜力非常值得关注

IoT技术选型及模型设计的思考

什么是NB-IoT

Marvell:大家常听到Marvell(中文叫美满……)的SSD主控,实际上Marvell在路由器处理器上一直是标杆级别的存在。小编一直认为Marvell近年的产品无论从功耗还是性能,几乎都无可挑剔,唯独价格真是不便宜。

代表机型:Linksys WRT1200/1900/32X

第三方系统:DD-WRT、LEDE/OpenWrt

Broadcom:博通在无线路由器上是神一样的存在(也在强行收购高通中……),性能很好兼容性俱佳,市场占有率也一直很高。之前的产品如BCM4708等被批评高性能高功耗,发热也大,新款处理器大为改善。之前以MIPS构架芯片为主,后来也切换到了ARM构架,很多高端路由器都是采用博通的处理器。

代表机型:华硕RT-AC86U/RT-AC68U、网件R6900/R7000

第三方系统:DD-WRT、Tomato、梅林

Qualcomm:著名的高通也进入了路由器领域,不同的是他的产品基本都是由收购的Atheros而来,Atheros曾经是性能王者,曾经退出了很多经典产品,包括WiFi网卡也是如此。目前主要是ARM构架的路由器芯片,性能十分突出。

代表机型:网件R7500/7800、华硕ACRH17

第三方系统:DD-WRT、LEDE/OpenWrt

Intel:英特尔的路由比较少,但是不意味着英特尔在网络产品上毫无建树,要知道很多网络设备都是使用英特尔处理器的。目前已知的是斐讯K3采用,家用级产品中英特尔确实存在感不高。

代表机型:斐讯K3

第三方系统:LEDE、改版梅林

MTK:联发科无敌刷机王不是白叫的,路由器也是如此。联发科惯用交钥匙方案给客户,所以路由器厂商二次开发门槛低(容易拿到源码),成品快,适配的路由器系统也很多,可玩性很高。

代表机型:newifi 3、极路由4、水星MAC2600R

第三方系统:Padavan、LEDE、改版梅林

海思:华为海思只用在自家路由上,海思作为优秀的ARM构架处理器开发企业,实力不容小觑。更重要的是,华为在网络设备上的造诣可不是一般厂商可以媲美的!唯一的遗憾是可玩性较低,第三方系统适配为0。

代表机型:华为WS5200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26581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7
下一篇 2023-05-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