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中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移动网络,5G给人们带来了什么?

好消息!中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移动网络,5G给人们带来了什么?,第1张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消息,我国已初步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5G移动网络,5G手机终端连接数达26亿。此消息在社交平台上发酵后,引起了网民们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部分网民认为未来5G的普及将会对我国的各行各业产生重要的影响;也有部分网民认为,当前我国的5G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完善,5G普及之路任重而道远。而笔者认为,5G作为第五代通信技术,它自身低时延、广连接、高速率的特点,将会对我国的各行各业带来助力作用,给人们带来方便和益处。而以下笔者将结合自身所熟悉的新闻行业来讲一讲5G给新闻人所带来的便利。

一、信息采集:物联网助力增加信息采集效率

首先在信息采集方面5G的发展将会推动物联网的发展,而未来将会由万众皆媒向万物皆媒来进行过渡。正如新华社在2020年所制作的新媒体产品戈壁滩中即是通过物联网的方式向人们呈现了戈壁滩的全景全貌。而在4G时代之下,因为4G自身速度的有限,导致物联网不能够与设备进行紧密的连接,但是未来5G的普及将会助推物联网的发展,提高信息采集效率。

二、信息生产:新闻发布零时差零距离零边界

而在信息生产方面,在之前人们当看到新闻产品之时,他们看到的是已经被完善后的新闻产品,但是随着5G的发展未来的新闻发布必将是零时差、零距离、零边界。正如新华社所建立的现场云平台,与会媒体只要接入到现场云平台,即可实现新闻的即采即编即发,而云平台的建设,它则是与通信技术有着巨大的关联,以5G为基础的生态系统,将有助于信息生产的全程化。

三、信息传递:新闻产品的还原式传播

我们在关注某些新闻产品之时,会发现现在新闻产品中多了很多VR产品,让自己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但是为何在5G发展之前没有此类产品呢?这是因为通信技术速度的限制导致了此类产品需要消耗更多的流量以及加载时间。而未来5G在与人们生活进行紧密连接的同时,新闻产品将进行立体式、环绕式、还原式的传播,增强新闻产品的可阅读性。

四、信息消费:优化用户消费体验

在3G未普及的时代,用户们在阅读新闻时看到的只是和文章,4G到来之后,用户们在阅读消费新闻产品之时,他们看到的是短视频,而当5G到来之后,用户再一次消费新闻产品之时,他们则可以被置于新闻现场,届时会提供给他们不同的站位,让他们去沉浸式的体验新闻产品,优化用户的消费体验。

展览:

有界之外: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

坐标:北京

博物馆:故宫博物院

展览时间:2019年6月1日 - 7月31日

门票信息:不单独售票,持故宫博物院门票即可免费参观

继2009年“卡地亚珍宝艺术展”成功举办十年后,故宫博物院与卡地亚再度携手,展现双方友谊,让艺术灵感与精湛工艺在古老的紫禁城中精彩碰撞。展览名称——“有界之外”通过诗意的语言和哲学的含义展现了本次展览的策展理念。

这一名称来源于故宫博物院钟表修复团队在与卡地亚进行合作交流时的真实感悟,正是在双方对钟表技艺的切磋 探索 中,回溯时间和 历史 的脉络,激发出彼此对传统的领悟,也让双方的合作不断突破本来的界限。

无论是钟表艺术、装饰艺术或造型艺术,本次展览的展品也呈现出跨越时间和技艺的界限,及跨越文化的重塑力和艺术的创造力。

本次展览共设三个展厅,以“精湛技艺”为主轴,沿着时间和主题两条主线,进行多元视角的解读。展览集结了800余件艺术作品,最早的展品可追溯至明代。

这些展品分别来自卡地亚、故宫博物院、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澳大利亚国立美术馆、卡塔尔博物馆、瑞士拉夏德芳国际钟表博物馆等。

展览:釉彩国度 —— 葡萄牙瓷板画500年

坐标:北京

博物馆:故宫博物院

展览时间:2019年6月12日 - 10月7日

门票信息:不单独售票,持故宫博物院门票即可免费参观

这是故宫博物院首次与葡萄牙国立瓷板画博物馆合作举办的展览,共展出16世纪至21世纪50余幅葡萄牙瓷板画精品。由于每幅瓷板画都是由数块瓷板拼接而成,因此,用于本次展览的瓷板多达5000块左右。

葡萄牙是“瓷板画王国”,其瓷板画艺术具有悠久的 历史 ,体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葡萄牙瓷板画融合东西方多个文明的元素,堪称葡萄牙 历史 与文化的缩影。

作为大航海时代的先驱,葡萄牙是较早与中国发生联系的欧洲国家,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随着贸易往来而频繁不息。中国的制瓷工艺和审美情趣传播到欧洲后,对葡萄牙瓷板画产生过重要影响。

特别是在18世纪,葡萄牙瓷板画生产出现一股“中国风”潮流,青花画面和中国题材成为风尚。很多葡萄牙瓷板画具备中国青花瓷器淡雅、婉约、质朴的特色,同时也带有鲜明的西方文化烙印,堪称中西文化合璧的产物、海上丝绸之路连通的结果。

本次展览展品贯穿葡萄牙瓷板画500余年 历史 ,通过不同时代的作品,观众不难看出瓷板画风格的变迁。

这些作品颇具代表性,可谓异彩纷呈、精妙绝伦。以“裸展”方式呈现给观众,可为观众带来直观的视觉享受。

展览:

亚洲文明联展 之 大美亚西亚

坐标:北京

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

展览时间:2019年5月14日 - 8月11日

门票信息:免费

亚细亚洲是亚洲的全称,意为“太阳升起的地方”。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广袤、人口与民族最多的大陆,也是人类古老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文明和中华文明等都诞生于亚洲。

亚洲各国各地区人民,在 探索 人与自然、人与 社会 、现实与未来的关系中,描绘了博大精深、绚丽多彩的文明画卷。

「大美亚西亚」汇集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全部47国及希腊、埃及两个文明古国伙伴,共400余件组文物。

展览以“多元文明并置,古今文明相通”为主线,共分四个单元:“美成在久 日出东方”“美在通途 行久致远”“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美人之美 礼尚往来”。

展览:

心灵的畅想 —— 梵高艺术沉浸式体验

坐标:北京

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

展览时间:2019年6月22日 - 9月22日

门票信息:60元起

「心灵的畅想——梵高艺术沉浸式体验」由国博(北京)文化事业中心与皕博国际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由世界一流声光创意团队参与设计。

本次体验拥有比利时 Exhibition Hub SPRL 授权超过200幅西方后印象派艺术天才梵高画作的全息视频影像作品,利用360度全息全景超高清激光投影设备、VR逼真虚拟现实技术,重建梵高的艺术作品。

1500平米的超大体验空间分设9大区域(艺术家生平、沉浸式主厅、星空沉浸式厅、花瓶投影厅、梵高卧室、纪录片放映厅、VR虚拟现实厅、互动绘画体验厅、衍生品商店),全方位多角度调动多感官沉浸式体验感与观众参与热情度。

展览:殊方共享 —— 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

坐标:北京

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

展览时间:2019年4月1日 - 7月14日

门票信息:免费

古代丝绸之路绵亘几万里,延续数千年,积淀形成了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丝路精神,即“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一带一路”沿线的柬埔寨、日本、哈萨克斯坦、拉脱维亚、蒙古、阿曼、波兰、韩国、罗马尼亚、俄罗斯、斯洛文尼亚、塔吉克斯坦等12个国家博物馆共同举办这次展览。

展览就是要通过精挑细选的各个时期、不同门类的234件(套) 历史 文物,实证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丰富多样的文化交流,包括人口迁徙、经贸往来、 科技 交流、宗教传播以及生产生活方式、文化艺术的相互影响等等。

这次展览的主题是“殊方共享”。“殊方”一词源出中国汉朝班固所著《西都赋》,意为远方异域,唐朝诗人王维诗“人作殊方语,莺为旧国声”即本其义。

“殊方共享”就是要让世界人民共享人类文明之光,共同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共享人类文明成果。

这次展览的结构是陆海统筹。展览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两个板块来表现和展示主题,并按照地理方位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纳入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宏观视野之中来观察和思考。

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展品中,既有俄罗斯国家 历史 博物馆藏的叶形矛头、波兰华沙国家博物馆藏中国风格的伊朗瓷盘,也有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藏的黄金武士。

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展品中,既有柬埔寨国家博物馆藏铜鼓、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唐三彩三足罐,也有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突线钮铜铎、阿曼国家博物馆藏哈德拉毛语雕刻饰板,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这些精 美文 物充分展示了“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在 科技 艺术的融合互鉴、交汇碰撞的广度和深度,深刻揭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世界未来发展方向的 历史 必然性。

展览:灼烁重现 ——— 十五世纪中期景德镇瓷器大展

坐标:上海

博物馆:上海博物馆

展览时间:2019年5月28日 - 9月1日

门票信息:免费

上海博物馆与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联合举办此次大展,以上海博物馆收藏品和大量窑址考古发掘瓷器及标本为主,并向包括故宫博物院在内的海内外26家博物馆和收藏机构借展藏品和出土器物。

其中除了正统到天顺的皇家官瓷外,还有这一时期与分封藩王相关的产品和民窑瓷器。从品种和质量看,很多产品并不逊于宣德、成化朝的瓷器。 值得指出的是,把国内外15世纪中期官民窑代表性器物大批量集中展出的情况尚属首次。

希望通过此次艺术性、学术性、 探索 性兼具的展览,对正统、景泰、天顺三朝景德镇瓷业发展情况和具有时代特点的产品,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较为系统而真实地还原这一阶段的瓷器发展史。

展览:熠熠千年 ——— 中国货币史中的白银

坐标:上海

博物馆:上海博物馆

展览时间:2019年4月26日 - 7月28日

门票信息:免费

在中国的 历史 长河中,白银的冶炼和使用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至唐代中期出现了最早具备货币功能的白银——铤。

两宋时期白银的使用范围扩大,逐渐成为政府在政治、经济活动中十分重要的支付手段。白银成为主流货币的时间大致在明代中叶以后。

明清时期完成了中国货币制度步入银本位制的 历史 进程,白银货币在中国货币金融和 社会 生活中的意义影响深远。

欧洲大航海时代的开启打开了全球贸易的大门,源源不断的白银通过贸易途径进入中国,极大满足了中国市场上的白银需求。

白银的富足促进了明清手工业、出口贸易的发展。中国白银时代的来临,是大航海时代和国际贸易的必然结果,白银是连接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纽带。

清代中期以后白银渐向外输出,尤其鸦片战争以后白银大量流失、外商纸币流通于市,迫使清政府创立国家银行发行中国自己的纸币。

但是,这并没有促使中国的货币制度由银本位向更先进的信用货币制度转变,中国的货币市场呈现出传统银两、新式银元、铜钱、纸币并存的复杂局面,这一局面终结于法币的实行。

尽管白银货币在中国的发展被动地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国内生产力和 社会 的发展与前进,提升了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

本次展览旨在通过对白银货币和相关器物的展示,希望能让公众比较直观地了解到货币史中的白银的发展 历史 ,白银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白银联结下的中国和世界。

此次展览还分别由中国财税博物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海一号考古队为展览提供了珍贵的展品,相信一定会为大家带来独特的体验。

展览:浮槎于海 ——— 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藏太平洋艺术珍品

坐标:上海

博物馆:上海博物馆

展览时间:2019年5月16日 - 8月18日

门票信息:免费

本次展览由上海博物馆群岛藏品主管康斯坦斯•德•蒙布里森策划,展览并不是将看似缺乏联系和背景交待的展品进行简单的罗列。

恰恰相反,这些被集中到一起的展品,其本身便反映着大洋洲中人与人、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也反映着这片区域的运转、交流与联系——包括有形与无形之物之间的联系、生者与他们的祖先之间的联系,以及土地与海洋之间的联系。

本次展览的150件作品具有非凡的美学和人类学价值,它们共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视角,让我们认识到一个广袤的文化区域是如何的丰富多彩、包含着怎样的多元身份与超越地理距离的多样关系。在那些复杂的、有时甚至称得上是严酷的环境中,人们依旧表现出了惊人的创造力。

展览:大海道——“南海I号”沉船与南宋海贸

坐标:广州

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

展览时间:2019年5月18日 - 8月25日

门票信息:免费

大海道——“南海I号”沉船与南宋海贸》展览由广东省博物馆、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共同主办。

展览以400余件“南海I号”沉船文物及馆藏相关南宋时期文物为载体,文物类别涵盖了陶瓷器、金银宝石、金属器、碑拓、动植物标本等。

本次展览的主角——“南海I号”沉船,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较早、船体巨大、保存较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

“南海I号”沉没于广东下川岛西南海域,1987年8月被发现,经过二十年的调查及相关考古工作,2007年12月整体打捞出水,并移驻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相关考古发掘和保护工作持续进行。

本次展览是“南海I号”沉船文物第一次在广州进行大规模展示,展览筹展组亲赴现场挑选展品,力图将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带来广州。

本次展览,文物类别丰富,出水的瓷器、各类别金属器、金银器、朱砂、果实、动物骨头、水晶、骨头制品、石质文物等都被涵盖。

其中,既有1987年第一调查发现搜集的第一批代表性器物,也有2019年最新发现的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粤博参加中央电视台《国家宝藏》(第二季)的宋金项饰,都将在展览中呈现。

展览:越王时代 —— 吴越楚文物精粹展

坐标:杭州

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

展览时间:2019年6月6日 - 9月6日

门票信息:免费

百越,泛指我们东南和南部地区众多的民族。其中的於越是世居在江、浙一带的土著,是百越部族中最古老、最发达的一支,活动范围在今浙江的杭嘉湖平原、宁绍平原和金衢丘陵地带。

他们依水而居,渔猎农耕,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越地文化,并建立了越国,而越王句践更是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传奇霸主。

「越王时代 —— 吴越楚文物精粹展」以越文化为主线,汇集了全国27家文博机构300余件馆藏精品,展示春秋战国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三个最有影响力的诸侯霸主吴、越、楚之间相互征伐、文化融合的 历史 片段。

此次展览重量级文物云集,其中一级品就有80件,涵盖了代表吴越楚文化的青铜器、漆器、玉器、印纹硬陶和原始瓷精品。

展览:苏韵流芳 —— 2019首届苏州青年手工艺展

坐标:苏州

博物馆:苏州博物馆

展览时间:2019年6月29日 - 8月20日

门票信息:免费

苏州,一座两千五百多年的古城, 历史 的沉淀,不断被发掘。文明如流水,在城市中静静地流淌,最终汇聚于一点——苏州博物馆。

苏州的风物,自隋唐以来,便常见诸于唐诗宋画中,手工艺品更远销海外,虽经千年,传承未曾断绝。

进入现代以来,经过数次大规模地恢复、抢救,闻名于世的苏州玉雕、木雕、核雕、竹刻、缂丝、刺绣、织锦、制扇、金砖、泥塑、镶嵌、雕漆、木刻年画等技艺在曲折中得到继承与发扬。

自工业化兴起以来,城市化与全球化浪潮席卷每个角落,传统手工艺也受到了外部环境与内部传承的双重考验。而随着传统生活方式不断地消逝,手工艺更能赋予人们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

对手工艺的追求使我们与 历史 、前人的审美与生活紧密相连。手工艺品的温度独一无二不可取代,是人们在速食生活中的理想庇护所。

手工艺是一种态度,技艺因时间而从容舒展。手工艺是一种身份,它因独特的个性脱颖而出。手工艺也是一种意识,唯有坚守才能展现其间的精致细腻。

手工艺如何通过青年人焕发新的活力与光彩?手工艺如何成为现代生活中的一部分?手工艺如何使传统成为革新的要素?我们期待未来的答案。

在历经岁月的忠王府楠木厅展示当代苏州青年手工艺者的作品,让它们浸润在古人的气息里,同样也是融古会今的不懈努力。这种传统与未来的相互交融,在苏州博物馆一定能得到完美的呈现,诚令人期待。

本次展览共计展出57位艺人70余件作品,包括织绣、玉雕、竹刻、木作、漆雕、石雕、泥塑、砖雕、泥塑、核雕、蟋蟀罐、制扇、金银丝镶嵌、铜器、桃花坞木版年画等多个门类。

展览:自在苏杭 ——— 林海钟中国画作品展

坐标:苏州

博物馆:苏州博物馆

展览时间:2019年7月2日 - 8月18日

门票信息:免费

天上天堂,地上苏杭,早在宋代,范成大便在《吴郡志》中作如是说。此后近千年的口耳相传,遂有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与杭州,是南宋以来文人最青睐的地方。

数百年里,文人墨客往来其间,大抵并不匆忙,可无视车舟之劳,更多是在慢慢享受这段旅程。

苏州、杭州之间的旅程,在旧时曾是一船的灯影桨声,载着游思,或坐或卧,或读诗,或观画,从晨光熹微中,一直到明月满头。

梦中想望着的是西湖,是虎丘,是太湖,是南山,悠然醒来,或形之诗咏,或付诸笔墨。如今一日虽可陆行千里,达则速矣,风景则殊,更难入画了。

林海钟对于苏、杭的偏爱,尽管曾遍览名山大川,但定居杭城西湖畔,自号钱塘后来生,亦复寄情吴中,时来问道。

忘却一路的风尘,抻纸落墨,挥洒所及,成了他眼中的吴山、沧浪、西湖、白堤、太湖。一笔一划,出于古人,若董玄宰辈,却不落窠臼;有其自己的面目,而与古不相违。

林海钟笔下所描绘的是苏州、杭州,而不拘泥于苏杭;偶尔他会彻底出离了苏杭,不妨去徽州、过太行、访武当,涤荡胸臆,然后再返观苏杭,经历了不同的视野,可苏杭依然,别有滋味,他这种根深蒂固的信念,留给了苏杭。

这里有林海钟的童年记忆与一生挚爱,毋宁说这是他的苏杭,不如说这是苏杭借着林海钟的笔,用满壁烟水,呈现自我。

展览:琢·磨 —— 璞玉的成器之路

坐标:西安

博物馆:西安博物院

展览时间:2019年5月18日起

门票信息:免费

此次展览由西安博物院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共同举办,展览遴选西安博物院和宝鸡青铜器博物馆珍藏的157组玉器,通过“璞玉浑金”、“琢玉成器”、“美玉如斯”三个单元展现玉器的制作工艺,讲述璞玉成为美玉的蜕变之路。

玉石虽美,但在开凿之初,却仍与璞石无异,只有在经过能工巧匠的琢磨雕刻之后,才能华丽蜕变成美玉。

自史前的古朴拙稚到秦汉的雄浑豪放,发展至明清的玲珑剔透,给世人留下了无数璀璨珍宝。

展览:漫游奇境 —— 动漫原画特展

坐标:石家庄

博物馆:河北博物院

展览时间:2019年5月1日 - 7月16日

门票信息:免费

本次展览选取了200幅世界动漫原画,试图通过原画这种动漫艺术代表性实物的展示和还原,与大家一起感受和探讨动漫艺术语言。

从迪士尼的白雪公主和小飞侠再到七龙珠、柯南、海贼王,近距离观看大师原画,身临其境体验赛璐璐的工作原理;从彩色概念画到大师签名版铅笔手稿,趣味步览动漫 历史 。

本次展览中,囊括了《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木偶奇遇记》、《爱丽丝梦游仙境》、《睡美人》等7部迪士尼动漫原画和珍稀赛璐璐。

日漫题材主要是《七龙珠》和仍在连载的《海贼王》,除了这两部主宰两个时代的宇宙级超王牌动漫原画之外,还有《北斗神拳》、《名侦探柯南》、《铁臂阿童木》等耳熟能详的日漫原画。

这些原画生动展示了动画制作的关键环节,甚至有部分原画是动漫角色第一次在这个世界诞生的模样。

展览:冰河巨兽 —— 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标本展

坐标:石家庄

博物馆:河北博物院

展览时间:2019年7月10日 - 10月13日

门票信息:免费

还记得《冰河世纪 Ice Age》系列中那头心地善良的长毛象曼弗瑞德(Manfred)吗?没错,它就是本次展览的主角——猛犸象!

此次展览由河北博物院、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泥河湾博物馆共同主办,分为“它们生活的时代”“猛犸象”“披毛犀”“其它动物成员”“草原猛犸象的摇篮——河北泥河湾”五部分。

展览介绍了冰河时期活跃在我国东北地区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的生存环境以及动物群的主要成员,共展示化石标本、模型标本75件(具)。

配合标本、图文,通过模型集中展示、科普视频、触摸屏、可触摸化石等,多维度、深层次解读展览主题,在科普史前生物知识的同时,旨在传达这样的警示与启迪:生存与环境是永恒的主题,珍爱我们生活的土地!

吾空空博物馆

平台图文内容版权归吾空空博物馆所有

谢绝任何形式的商业转载、修改和使用

主办

郑 州 市 文 物 局

欢迎个人转发、扩散。公号转载、商务合作请联系

84592314@qqcom

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有坚实的现代产业体系,服务业作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而会展业是现代服务业的名片,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引擎,能够带动国际贸易、文旅业、交通业、餐饮业、酒店业和广告业等诸多行业的综合发展。
广交会、进博会、服贸会,中国改革开放的的金名片
中国大地上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也是一部中国会展经济风起云涌的发展史。
创办于1957年的广交会原名“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改革开放之前几乎曾是中国企业对西方国家市场贸易的唯一通道。1978年开始我国打破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格局正是从广交会打开了改革开放的窗口。当时随着外贸行业垄断被打破,生产企业、外资企业、各类新兴企业不断涌现,以“广交会”为平台形成了万舸争流的大外贸格局。甚至中国内地的第一家五星级酒店—广州白天鹅宾馆也是因“广交会”顺势而生。当时的广州虽然作为华南中心城市,但“老百姓上街购物要带46种票证”“每届广交会期间的物资供应(糖、烟、酒、肉、禽、蛋、日用品等)均由经贸部向全国各地调拨”“有的采购商来参加广交会,甚至要主管副省长过问解决住宿问题”。在此背景下,中国高层确立要在全国的几个大城市建立几个国际水准的旅游饭店。随后国务院成立了“利用侨资外资筹建旅游饭店领导小组”,具体提出在北京、广州、上海、南京四大城市,建八家涉外宾馆。1979年初,香港工商领袖霍英东、彭国珍方面即与广东省旅游局签署《白天鹅投资与兴建旅馆计划意向草案》,即后来的白天鹅宾馆项目。该项目从中央到广东省政府均给予高规格重视与推动。1983年,广州白天鹅宾馆建成开业后,成为中国第一家五星级酒店。一个“广交会”,引领着成千上万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推动着中国制造借海扬帆走向世界,也拉开了中国服务业飞速发展大幕。
岁月如歌,历经40年改革开放的辉煌历程,到了2018年,中国经济实现了从走出去到引进来,从“卖全球”到“买全球”的历史性跨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就在上海应运而生,塑造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让展品变商品、让展商变投资商,交流创意和理念,联通中国和世界,成为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的四大平台,成为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好事从来成双,2019年,京交会由“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更名为“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成就了全球唯一一个国家级、国际性、综合型的服务贸易平台,涵盖服务贸易12大领域,全景展现出中国服务贸易快速增长的灿烂历程。
至此,南有广交会、中有进博会、北有服贸会,三个展会品牌如耀眼的明星闪耀在粤港澳、京津冀、长三角,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成就了中国对外开放的三张金名片。
会展成就城市之光
曾有一位美国市长说过:“如果在我的城市开一个国际会展,就好比有一架飞机在我们头顶上撒美元。”诚如斯言,40多年间,许多中国城市借助会展,推介自己、提升自己,汇聚人才、技术,建设产业升级的集聚平台,谱写出一幅幅美丽华章,让城市之光更加绚烂夺目。
打造城市品牌竞争力是以城市为主体进行的一种“形神合一”的美化,也是对城市形象信息的挖掘、提炼、组合和综合优化,使某个具体城市在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城市之林中突跳出来,闪现其特定的形象光彩。所以建设城市品牌除了门户型模式,更好的形式是平台型模式,一个城市通过影响广泛的会展活动,成为会展服务中心和会展名城,不仅能带动城市的发展,也能给本土品牌更好的展示和宣传空间,一举两得。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而规模大、专业性强,影响力广、成本低、效益高的会展能够给商家带来高回报,也能提升参展企业的品牌形象。
海南博螯就以亚洲论坛的营销聚焦了世界的目光。博鳌曾经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小镇。在中国的地图上,曾经都没有它的标记;在海南省的地图上,它也不过是标有锚和鱼的小点。它之所以在一夜之间令世界瞩目,不仅仅是其优美得足可与法国蓝色海岸媲美的景色;更因为这里诞生了第一个总部设在中国、面向亚洲同时也面向世界的高层次论坛。博鳌亚洲论坛成立以来,立足亚洲,面向世界,在凝聚亚洲共识、促进各方合作、推进经济全球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建言献策,提出许多富有价值的“博鳌方案”,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个城市的展会定位,也跟这座城市的气质相关。正如三亚世界先生、世界**大赛,带动了三亚的美丽经济。三亚依据其阳光、沙滩的度假气质,定位“美丽经济”,每年当地会定期会举办选美比赛。后来,三亚还曾举办“海天盛筵”,其实这也是一个展会,奢侈品的盛会。三亚,其会展经济加上房地产项目,把原来一个不知名的地方,变成一个世界瞩目的焦点。再比如,航展对珠海经济助推、烟酒会展之于成都、国际车展之于北京。同样,杭州湾区也在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很多国际会议、互联网会议都在这里举办,从云栖大会到乌镇互联网大会,再到全球G20杭州峰会,互联网给了杭州一个成为黑马的机会,也让杭州湾经济充满魅力。目前的“杭州湾区”,有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做龙头,又有杭州、宁波2座中心城市做支撑,还有3座支点城市嘉兴、绍兴、舟山,已经形成了一个城市梯度结构。
无论是一座城市还一个企业,建设平台,提升自己,推介自己,会展与论坛,就是一个不错的形式。企业在获取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要在城市品牌形象中找到合适的落脚点,与城市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在中国的城市经营与品牌建设上,青岛堪称典范之一,打造出一座具有良好品牌基础和深厚品牌底蕴的品牌之都。为推进品牌梯次式培育、高端化提升和数字化赋能,以品牌建设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青岛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将每年7月17日定为“青岛品牌日”,这使得青岛成为全国首个以人大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形式设立品牌日的城市。
通过“青岛品牌日”的会展活动,进一步推动以海尔等为代表的本土品牌成为青岛品牌发展史上最靓丽重要的名片之一,生动演绎了城市品牌和企业品牌的共生共融。在立足青岛、走向世界的同时,海尔集团在充分借鉴西方技术与先进管理经验上,在品牌营销与管理方面,勇于创新,变得更加成熟,更加有活力,并更加强大,创造出“人单合一模式”。
为进一步推动中国管理模式与品牌价值输出能力,海尔连续多年在青岛举办“人单合一模式引领论坛”,吸引了来自全球的管理学家、经济学家、企业家共聚一堂,对话全球管理创新的前沿观点,国际权威机构发布普适化的变革工具,引领企业分享创新实践经验,共襄物联网时代管理变革之道。“青岛品牌日”的会展活动与“人单合一模式引领论坛”相映生辉,意味着中国品牌在走向世界,也意味着中国的管理模式在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更体现了从制造大国到品牌强国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这代表着从输出中国品牌到输出中国的管理模式,中国智慧已经走向全世界。
这些生动的事例说明会展成就城市品牌之光,城市与企业因会展而更有活力。
会展品牌化生存的发展之道
疫情与百年未有大变局相互叠加之加,对近年来中国会展的快速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而更深层次的问题则在于随着全球价值链加速重构,以研发、金融、物流、营销、品牌为代表的服务环节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愈加凸显。进入新发展阶段,以数字技术为引领的新一代技术革命,为会展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条件。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中国会展发展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国际竞争力亟待提升,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改革深度、创新能力和发展动力仍显不足。中国会展业规模已经全球最大,但仍然存在大量大而不强的展会,品牌展会数量少,国际知名并有影响力的展会少。一方面,我国展会需要提升专业化水平,提升国际化、市场化的运营水平,另一方面,会展活动的品牌传播也是打造品牌展会的要点。品牌化生存才是中国会展业发展的长久之道。
会展经济并不仅仅是盖场馆,中国任何一个城市都不缺场馆,而是缺会展品牌。要发展会展经济,一是做持续性地做会展品牌,而且要拓展思路,除了卖展位之外,还要加上互联网思维。未来的会展将会向小型化、私人化、定制化方向发展。例如每两年在广州举办的纯民间的“美博会”,主推各种美容产品。因为展会做非常专业,体验也不错,由此吸引了大量的化妆品厂家进驻,慢慢地形成了品牌效应,每年“美博会”举行,都有大量拥趸从全国各地来到广州淘货。所以会展必须要树立品牌效应、集聚效应。
同时一个成功的展会一定要持续举办下去,注重延伸效应,以衍生出更多的商业机会,并且要孵化出小论坛、小会议,举办各种子博览会、经济论坛、圆桌会议等。跨界融合是未来产业转型的必经之路,也是会展行业未来转型的一个趋势。正如一次成功的会展都会给主办城市带来大量人流、物流和智慧流。智慧流便是指论坛经济,一场展会必然会有许多分论坛举行,论坛便会邀请大量的智者前来"坐而论道",这样一来,举办城市就会吸纳大量智慧流聚集,许多专家、学者坐在一起碰撞出智慧火花,从而提出更多适用于城市发展的方式、方法。
另外,未来的会展品牌打造应更重视沉浸式体验与数字化营销。随着物联网、大数据、 5G 等新技术、新工具、新理念、新经济模式的广泛运用,虚拟会展与和线上会展的将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场景。加快数字化建设,搭建线上沉浸式空间体验平台,可以将单调的、静态的空间变得有趣和生动,让会展用户沉浸,不仅降低了会展成本,还可以无地域限制地辐射到全球客户,所以在办会展的时候,主办方想到的不仅全是“打造富丽堂皇的展厅”、“如何吸引人气”,而是要想到如何做行业标杆,如何发挥连接展商与观众的桥梁作用,提升软件和服务质量,让参与进来的人都能感受到会展的实质内容,体验到参会办展的快乐,感受极致体验的乐趣。
虽然如今中国会展业是是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行业之一,但我们更应看到,风雨之后再现辉煌,未来中国会展业将会进一步深化与国同运的强大内生动力,必能创造出更加巨大的增长点和发力点,成就更大的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27312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7
下一篇 2023-05-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