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这个词算是非常时髦的一个词了,不知道的朋友可能还以为是专门管理物流的,其实不然,物联网的意思是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也就是通过互联网让每个物理实体变得可控可感,因为刚发展起来,国内开设本专业的学校也不是很多,但是本专业可的确是有着大好的前景哦:
1北京邮电大学
作为国内通信巨头,北邮在这方面可谓实力十分强劲,是许多通信专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梦中的天堂,当然,与之息息相关的物联网专业也是排在国内前列。绝对是想学习物联网专业的同学的不二选择。
2电子科技大学
作为我国四所电子高校之一,也是我国最早开设物联网工程的高校之一,电子科技大学无论是电子,通信,或是物联都走在我国前列,同时,众多的科研团队如物联网智能芯片与系统团队、射频集成电路与系统研究团队、光纤传感与器件团队更是着力于培养我国的物联网人才。
3江南大学
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组建于2010年,是全国首家物联网实体学院,不仅如此,而且江南大学的计算机以及通信的实力都是十分强劲的。同时江南大学每年在物对联网专业方面的科研都十分重视,投入十分多,官方资料显示:目前年均科研经费逾3000万元,获国家“863”、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及省部纵向课题30多项/年,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00多篇/年。想必此所学校的学术氛围也是十分浓厚!同时江南大学地处南方,也算是我国的发达地区,而发达地区的物联网人才市场可谓是远远没有饱和,因此就业前景也是非常的好哦。
总之,物联网专业是个十分新潮的专业,国家目前急需物联网方面的人才,此专业很有可能掀起第三波科技浪潮,不过作为一个通信,电子,计算机等各方面交叉综合的学科,学习难度也是存在的,不过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物联网大好的就业前景还是很值得选择的!!
物联网技术人才目前是市场急缺的高新技术行业,物联网涉及范围小到个人智能生活达到国防工业等各个方面,需要大批量的技术人员岗位,就业发展和薪资待遇都是非常不错的行业。目前我国物联网行业处于起步高速发展的时代,人才需求量较大、行业发展前景广阔,是选择学习的热门专业。行业主要企业:大富科技(300134)、梦网集团(002123)、共进股份(603118)、胜宏科技(300476)、润和软件(300339)、立昂技术(300603)
本文核心数据: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全球物联网连接数量、全球物联网下游行业分布
处于市场验证期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 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因特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
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发 展历史悠久,可分为三个阶段:
物联网连接数超120亿个
根据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统计数据显示,2010-2020年全球物联网设备数量高速增长,复合增长率达19%;2020年,全球物联网设备连接数量高达126亿个。“万物物联”成为全球网络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据GSMA预测,2025年全球物联网设备(包括蜂窝及非蜂窝)联网数量将达到约246亿个。万物互联成为全球网络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下游制造业/工业占比最大
从下游领域来看,根据IoT
Analytics的数据,2020年全球物联网行业下游占比中,制造业/工业占比22%排在首位,其次是交通/车联网,占比15%。智慧能源、智慧零售、智慧城市、智慧医疗和智能物流分别占比14%、12%、12%、9%和7%,排在第3至7位。
2020年物联网链接内容90%属低功耗、广域网领域
2020年整个物联网90%连接属于低功耗、广域网领域。万物互联趋势下,传统移动蜂窝网络的高使用成本和高功耗催生了专为物联网连接设计的低功耗广域连接技术,对应中低速率应用场景,拥有广覆盖、扩展性强等特征,更符合室外、大规模接入的物联网应用。
2026年市场规模接近155万亿美元
根据知名国际信息技术数据公司lDC的测算,2019年全球loT市场规模为6860亿美元,到2022年,这一数字将突破万亿美元;与此同时,2019年全球通过万物互联传输的数据规模已达到14ZB,2025年传输规模则将达到80ZB。在loT行业本身的从全球来看,目前全球物联网相关的技术、标准、产业、应用、服务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整体上物联网核心技术持续发展,标准体系正在构建,产业体系处于建立和完善过程中。移动互联网连接和工业互联网连接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根据lDC的测算数据,2020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为7490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220%;预计2026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将会接近155万亿美元。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联网行业细分市场需求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武汉物联网产业联盟(2010425成立)武汉RFID产业创新联盟组织武汉物流协会领导及成员单位到联盟骨干企业参观
经过8月份“物联网与智能物流”技术论坛的成功召开后,许多物流企业对运用RFID技术提升物流业信息化水平表示出了浓厚兴趣,纷纷表示希望进一步深化了解,加强与本地RFID企业的沟通与合作。在武汉RFID产业创新联盟的组织下,11月26日,武汉物流协会熊鑫华副会长、韩洪保秘书长及武汉物流协会旗下会员单位,武汉商贸国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华中航运集团有限公司、武汉新港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汽车运输总公司、武汉中百物流配送有限公司、武汉捷利物流有限公司、湖北华融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武汉良中行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等九家单位的二十余名代表与武汉RFID产业创新联盟秘书处的同志一起到联盟的骨干企业,中船七〇九所武汉凌久信息技术有了限公司、武汉华工图像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武汉泰通卫星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参观与交流。
本次参观交流的第一站是联盟理长单位中船七〇九所武汉凌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该公司的黄立波总经理、段红清总工向大家介绍了RFID技术在军队资产管理和车联网中的运用,车联网是运用RFID技术实现对道路交通的精细化管理,实现对车辆的实时监控,将是未来智能交通与智慧城市的重要载体之一。物流企业代表兴致浓厚,在模拟演示厅向“凌久信息”的技术人员不断询问技术细节,部分企业表达了进一步合作的意向。
我这里还有物联网相关联盟、协会(及其会员单位)等资料,不知是否对你有帮助
参观的第二站是“华工图像”公司,该公司的李春阳总经理向大家介绍了公司在RFID领域的应用案例,其技术特点是将自身的传统优势激光全息防伪技术与RFID电子标签技术相结合,实现多重防伪和产品信息查询与追溯。另外特别是在RFID食品安全溯源系统中,该公司已于2008年与“成都九洲”合作实施了成都放心肉项目,2010年中标了仙桃市放心肉示范工程。此次参会的物流企业“良中行”、“中百物流”等对食品安全管理及冷链物流的信息化十分关注,有意向借助于本地RFID企业的技术实力和成功解决方案来提升物流效率。
最后一站大家来到武汉泰通卫星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的技术特点是RFID立体电子标签,已成功开发出运用于钢铁物流的、抗干扰的无源标签,并且参与了武钢集团科技创新项目“RFID钢铁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研究”。本次参会的物流企业湖北华融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钢材贸易、钢铁物流服务为主的物流企业,正在筹建的钢铁物流基地已经决定采用RFID信息化解决方案,目前正在对多家技术提供方进行考察,在会上对于泰通已成功解决钢铁上贴RFID标签防干扰难题表示了强烈的兴趣。根据TechNode评选,2015年国内最值得期待的Top 10物联网创新公司,是最被看好的10家正在“连接一切”新硬件创业公司。
2015年国内物联网创新经过近两年的积累,已经初成气候。物联网市场在中国被迅速开拓和发展,并且在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城市和汽车之间的互联,以及某些产业中产巨大的影响甚至是颠覆。而到了2015年,这10家企业或许代表着中国物联网创新的走向。
1小米
小米正试图在硬件行业中复制其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商业模式,毕竟它在智能手机市场还是非常成功的。凭借物美价廉的智能手环在智能穿戴市场取得初步成功后,小米推出了100家硬件公司战略,企图通过这个战略来使小米能连接到更多的智能小工具的领域,譬如医疗保健(iHealth),智能家居(Ants,Yeelink)等等(前面括号中的是在智能硬件相应区域的产品供应商中的佼佼者)。该公司还宣布与中国家电巨头美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 Broadlink
Broadlink是智能家居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他们的产品主要面向物联网的无线网络连接。除了现有的智能插座和红外设备的远程控制,Broadlink也在发展丰富自身的产品,而这有助于传统家电制造商研发更智能的产品。 现在Broadlink的Wi-Fi解决方案已经被集成到小米的智能路由器。
3 Gizwits
Gizwits是中国物联网技术平台,它所做的工作是把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连接到互联网或智能手机上。 GizWits提供给物联网开发者一些数据分析和相关开发工具,譬如远程接入,通知,和OTA固件升级。该公司已经为智能家居设备推出了自助式软件开发平台Gizwits20和一个可编程微控制器板GoKit。
4 Ayla
Ayla中国网络公司是美国Ayla在中国的分公司,它为中国开关制造商提供云连接解决方案和HVAC等智能设备。今年得到的1450万美元的投资后,该公司进入中国市场采取了一系列动作:推出中国网站,与新浪合作来推广公司,加入了中国导演协会。该公司的CEO和联合创始人,戴夫•弗里德曼,认为中国将在这一领域引领世界潮流。
5 Lifesmart
Lifesmart是杭州的一家本土公司,主要从事智能家居设备的开发,其产品线包括智能控制中心,智能插座,监控摄像机,环境传感器等。
6 Yeelink
Yeelink帮助制造商打造智能产品,他们为制造商提供从硬件设计到移动应用程序的开发,从概念阶段到最初的产品的一条龙服务。
7 Landing
Landing科技是一家总部位于深圳的智能家居公司,致力于开发、生产和销售智能家居设备和可穿戴设备并且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他们的“IVYLINK”和“Goldweb”品牌分别涵盖智能设备和网络设备及其配件。
8 Orvibo
Orvibo专注于物联网和智能家居设备。其产品线包括智能小工具,全数字可视门铃,并为成千上万的物联网终端提供智能服务云平台。该公司的旗舰产品Kepler是一台智能气体检测仪,它承诺保护您的家庭和亲人远离任何潜在的危险气体泄漏。
9 MXchip
MXchip在2005年年初成立于上海,主打方向是短距离无线网络技术及产品。
10Phantom
Phantom是一家智能家居解决方案供应商,专注于智能照明和监控产品。报道称该公司去年的A轮融资中获得了150万美元。
研发投入,是企业保持高成长性的重要支撑点,也是企业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2019年,A股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规模再创新高,研发投入总额已突破8000亿元。
目前,有89家湖北上市公司披露了2019年研发投入数据,投入总额为24257亿元,相较上年同比增长3267%。
“2020年度(第二届)湖北最佳上市公司”评选综合研发投入、研发投入强度(研发投入/营收)、研发人员数量、人员学历、专利权情况,及评审委员会意见等,最终选出了烽火通信(600498)、高德红外(002414)、光迅 科技 (002281)、华工 科技 (000988)、明德生物(002932)等五家湖北最佳创新上市公司。
2020年度“湖北最佳上市公司”评选结果出炉
2020年度湖北最佳上市公司榜单全解读
上市公司竞争力评判底线:合法合规
八成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2019年,有近8成湖北上市公司加大了研发投入力度。其中,研发投入超过1亿元的企业有36家,较去年增加了3家。
葛洲坝(600068)、烽火通信、中信特钢(000708)、闻泰 科技 (600745)、中航机电(002013)分别以2912亿元、2843亿元、2786亿元、2087亿元、1135亿元研发投入位列前五名。
年报显示,葛洲坝2019年研发投入较上年增长了3808%,主要增加了科研设备的资金和投入,包括对所属子公司实施专业化改造,分别在水利水电、市政工程、路桥工程、工业制造等关键领域组建了专业化的研究院所。
研发投入位列第二的烽火 科技 已连续8年加大研发支出。2019年,烽火通信研发支出为2843亿元,远超公司归母净利润979亿元。
闻泰 科技 去年研发投入为2087亿元,较上年增加了9906%。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增加至4455人,较上年增加了七成。
此前,闻泰 科技 通讯业务主要以手机、平板为主,现已新增笔记本电脑、物联网模块等新产品线。同时,公司成功并购半导体大厂安世半导体,半导体相关业务也在不断增长。这一背景下,去年闻泰 科技 实现归母净利润12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5498%,盈利创下新高。
去年研发投入靠后的三家湖北上市公司,则分别是长源电力(000966)、百川能源(600681)和长江通信(600345),研发投入都低于1000万元。
其中,长江通信2019年研发投入仅820万元,这一支出远低于A股通信行业345亿元的平均水平。
分行业来看,通信、电子、建筑装饰三大行业的湖北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居前,总额均超过30亿元。通信、电子行业研发投入分别为4836亿元、3972亿元。
实际上,由于技术更新迭代迅速,通信和电子行业企业历来需要高研发投入才能保持行业地位。
此外,商业贸易、食品饮料、非银金融行业的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相对较低,2019年研发投入分别为5400万元、4600万元和1600万元。
8家企业研投入强度超15%
相比于研发投入绝对值而言,用研发投入强度(研发投入/营业收入)能够更加准确地衡量上市公司对研发的重视程度。
譬如,葛洲坝虽然去年研发投入在湖北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一,但研发投入强度仅为265%。
从欧盟统计标准来看,5%以上属于高研发强度,此类企业一般被认为具备充分的研发竞争力优势。
2019年,38家湖北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强度在5%以上,精伦电子(600355)、明德生物、高德红外等14家企业在10%以上。
华为是公认的最重研发的公司之一,公司每年将10%以上的销售收入投入研发,2019年其研发投入为1317亿元,研发投入强度153%。以这一研发投入强度为线,湖北上市公司中有8家企业超过这一水平。
此外,去年湖北上市公司中研发投入强度不足1%的企业有中百集团(000759)、长源电力、百川能源等13家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研发投入强度最高的,是两家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企业ST斯太(000760)、ST盈方(000670),华中数控(300161)则位居第三。
连年亏损的企业花大价钱孤注一掷做研发,往往是为搏一把逆转翻盘。
如ST盈方,2019年花费127021万元用于研发,而当年公司营业收入仅为413万元,全年亏损206亿元。
据了解,公司研发投入主要用于芯片和应用方案的支出。不过,尽管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公司经营依然萎靡不振。2020年上半年,ST盈方已被暂停上市。
获奖企业各具特色
本次“2020年度(第二届)湖北最佳上市公司”评选选出的烽火 科技 、高德红外等五家最佳创新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都各具特色。
历年来,烽火通信将收入的10%以上用于研究和开发核心和前瞻性技术,公司承担了“新型超大容量全光交换网络构架及关键技术”“超高速超大容量超长距离光纤传输”等多个国家重点项目。
去年,烽火通信研发投入创下 历史 新高,科研成果转化率保持在90%以上。研发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同时,公司业绩再上新台阶,去年营收达24235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99%。
高德红外近十年来研发投入也逐年递增,2019年研发投入强度达1925%,研发团队在从红外焦平面探测器芯片到红外热成像光电系统、新型高 科技 完整武器系统等各个研究领域不断实现技术创新。
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高德红外红外焦平面探测器、政府装备类产品、国内及海外民品销售规模增长明显。据业绩预报,今年上半年高德红外归母净利润将同比增长220%-260%。
光迅 科技 实控人为中国信息通信 科技 集团,公司业务涉及领域包括数据传输、数据通信等,主要客户为华为、中兴通信、烽火通信,其中华为订单占比20%。2019年,该公司研发投入达538亿元,营收、归母利润同比增长83%、751%。
华工 科技 核心业务则涵盖激光先进制造装备、光通信器件、激光全息防伪、传感器,近年来各个业务板块收入均实现稳步增长。2019年,公司研发投入较上年增加1169%。
同样位列湖北最佳创新上市公司的明德生物,主要从事POCT(即时检验)快速诊断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近年来,该公司每年投入不低于总营收的15%用于产品研发和技术革新,在POCT、分子诊断、化学发光、移动心电、血气分析等多技术平台具有成熟的研发生产实力。
疫情期间,明德生物及时推出了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产品在五十多个国家销售。据业绩预告,预计2020年上半年盈利18亿元-23亿元,同比增长347%-471%。
编辑丨蒋李 吴玲
万佳安啊,中国物联网行业“云+端”一体的创新者、引领者和赋能者。荣获全球AIoT50强、中国物联网企业100强、中国最有影响力AIoT企业等奖项。他家在物联网行业还是挺牛的,成立近20年,万佳安积累了业界独有的七大AIoT算法技术,在物联网行业有自己的技术才是硬实力。互联网专业也不是都好,现在经济下行,互联网公司首当其冲,互联网泡沫最先被刺破,所以也不是所有的互联网专业前景都好,下面我们推荐的几个个专业相对来说前景比较乐观。
第一:物联网专业
首先,说起物联网专业我们第一想到的是物流产业,这是非常典型的物联网的例子。物联网可以说是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之后的一次新技术领域的运用了。又一次信息技术的变革。物联网的涉及非常的广泛,在各行各业都有其的影子。
在我国物联网的涉及的新型产业上的人才非常的稀缺,比如,物流专业的人才,在近几年的物流产业出现极度缺乏人才。随着物流产业的完善,需要的人才越来越多,就业岗位也是越来越多需要的人才就越多。在工作待遇方面也会提高很多,可以说在现在的从事物流工作的人员每个月的待遇都是非常高的。
所以说,物流网专业是一个未来前景可观的行业,同时工作待遇好工资高,前途一片光明。
第二:人工智能专业
人工智能是这两年才随着科技的发展而提出的新型产业,国家在其方面也是非常的扶持。在现在的科技越来越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将会逐步替代很多产业的员工。人工智能可以说是现在比较火的一门专业,在互联网时代发展的高速路上,人工智能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在我们的生活中,比如,现在的手机AI技术的拍照,这是我们生活中用到并且接触的人工智能的一角,在将来人工智能会在各个领域用到。
人工智能专业的人才也是非常的缺乏的,有句话叫做“物以稀为贵”,刚刚兴起的行业都会出现人才缺乏的局面。在社会上很多大企业为了能够输入人工智能的高科技人才,提高很高的年薪以及工作待遇,在国内人工智能的人才被各大企业抢着要,目前国内人工智能这一专业的人才供不应求。在工作待遇工资问题上都提得非常高。
最后学校都有好坏,清华北大也有失败者,所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校,保障就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