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是一套什么样的系统呢?其主要功能有哪些?

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是一套什么样的系统呢?其主要功能有哪些?,第1张

智能农业物联网便是农牧业在生产制造、运营、生产制造、服务项目中的运用。是用各种各样认知机器设备,收集 检测农作物生产制造中的信息内容。再运用无线通信机器设备,将信息发送至数据管理平台,完成海量数据的归纳梳理和结合,完成对每个环节的监管,为农业给出的数据适用。

水肥一体化喷灌系统:智能控制系统机器设备电源开关的起停,可以根据手动式和自动化技术二种方式 *** 纵,在移动端或是pc端一键 *** 纵。工作员设置一个安全性标值,当数值或高或低时,全自动浇灌。当标值高于缓冲区值时,系统软件会发出声响,将非常的数据信息转发给工作员的手机上。可以立即做调节。与此同时可以完成数据采集归纳,将检测到的数据信息归纳梳理,提交,还能够对数据储存,随时随地对数据资料开展抽样检查。

温智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传统式的温室大棚一直欠缺科学论证,对阳光照射、环境温度、环境湿度的检测不及时,因此当强降雨下雪来临时性,防护措施一直不立即,导致一些财产损失。而智能温室可以使温棚内长期维持一个恒温恒湿的情况。一年四季可以开展生产制造,提升了经济收益。

智能监控系统:手机上可查询温室大棚内的各类状况,即时把握棚里状况。可以在移动端、pc端开展查询。智能农业在许多地区已经逐渐运用,坚信在不久的未来,智能农业会更为智能化。全套系统关键一部分主要是由这一些构成。智能农业物联网系统还能够依据用户需求订制开发设计版本号,而且可以扩充版面,依据要求,提升,商品知识库系统,产品溯源,监管平台这些。全套系统覆盖了农牧业里边的各行各业版面,推动在我国的农业现代化,现代化前行的脚步。

不难。
近年来,农业生产领域物联网应用实践主要集中在设施农业生产环境监控、土壤墒情监测、农产品质量溯源以及粮食储运等环节,应用开展得有声有色,不过实施过程也暴露出农业领域物联网应用推广存在的三方面问题:
——现有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制约物联网应用规模化发展。目前,我国农业基本是包干到户、分散经营的小农经济,不适合物联网应用的大规模推广。
——物联网应用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较高造成应用推广困难。物联网应用首先要部署传感器,农用传感器多为土壤监测、水质监测等化学类传感器,而传感器成本较高则是难以突破的瓶颈。
——物联网技术产品尚不成熟,设备性能远远低于应用预期。

今年廊坊重大项目有哪些?
廊坊2018年启动11个棚户区改造项目
2018年廊坊市启动棚户区改造项目11个。推进新开路北延、外环路西南环线、艺术大道贯通等路网改造提升工程,加快停车场规划建设,加大垃圾山处理力度,加快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国电投燃气热电、污水处理厂、广阳水库、市殡仪馆等项目建设。同时,继续开展县城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加快推进10个首批省级特色小镇建设,加快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加快推进与京津交通互联互通。
教育篇
2018年廊坊多所学校规划扩建、改造!
2017年市教育局在市城区启动20所中小学、幼儿园建设,其中,7个项目完工(广阳四幼、五幼、市一小、开发区八小、瑞河兰乔小学、幼儿园、新中家园幼儿园);3个项目工程过半(廊坊一中迁建工程、管道二小改扩建工程、安次三幼新建工程),其他项目正在加紧推进。
规划投入445亿元 新改扩建、提升改造学校184所
实施好主城区教育扩容提质三年攻坚行动,规划投入445亿元,新改扩建、提升改造学校184所,新增中小学、幼儿学位63万个,推动主城区教育实现超常规发展。科学谋划,编制《廊坊市中心城区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18—2030年)》。深入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大幅度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依法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监管,缓解入园难、入园贵问题。
商业篇
万向城
最近,指尖廊坊经常被朋友撺掇去华谊兄弟看,《美国队长3》《愤怒的小鸟》再也不用等了。这放在以前,廊坊院只有万达一家独大的时代真不敢想。引入竞争,得实惠的还是咱老百姓。
新朝阳二期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新朝阳二期正在建设当中。低调的不像实力派,正应了他的广告语:本土雄心、国际视野。好消息:新朝阳二期为廊坊带来了中影星美院线。到时看会有更多选择。
新世界中心
不出意外,周各庄的新世界中心会在今年开业,A区大型商业及五星级酒店与品牌公寓的综合体, B区精品商业风情街和高端公寓, C区主要为商务办公和居住板块。
苏宁广场
廊坊苏宁广场是今年4月22日才正式动工的。建成后廊坊将增加一座近200米高的新地标!苏宁广场定位为廊坊市城市客厅,超大体量的城市中心首席商业综合体,将从项目体量、高度、业态、档次、规格等方面全面刷新廊坊记录。
壹佰剧院
壹佰剧院方是集剧院、教育、艺术、庆典文化、商业为一体的文化地标建筑,包含“壹佰剧院”、“艺术大厦”、“戏剧公园”三个部分。
交通篇
北京城铁来了
近日,连接新老机场的北京城际联络线S6线的设站情况在部分招标网站公布。招标信息显示,S6线初步考虑全程设站17座,其中北京境内15座,廊坊境内2座。廊坊境内2站为廊坊东站、空港新区站。(来源网络)
涿密高速廊坊口明确
素有“北京大七环”之称的其中一段,涿密高速廊坊出口在百度地图可以查询,即万庄附近(图中标注处),而此区域也被廊坊规划部门明确为万庄新城规划区域。
新机场建设
今年4月26日,广阳区北京新机场建设红线区征迁工作全部完成,正式封网,已向首都机场集团交地,土地移交面积113811公顷,封网涉及广阳辖区共计22148公里。在回迁区建设方面,最终确定回迁安置房建在白家务办事处的四小寨区域,让村民离土未离乡。回迁户型以85平方米、110平方米、115平方米、135平方米为主打户型。
新机场一期2019年建成,即:新机场北航站楼,满足年吞吐量4500万人次的需求,一期完成后二期将同步开建,于2025年达到7200万人次的吞吐量。新机场的建立必定带来周边地区的发展,廊坊市距离北京新机场只有26km,尤其是廊坊广阳区,以后很有发展潜力。
京霸高速铁路
今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了京霸高铁高铁建设项目。线路起自北京枢纽李营站,向南经黄村、北京新机场、河北廊坊永清县至霸州市,全长7824公里。全线设黄村、新机场、永清西、霸州等4座车站。同步建设廊坊动车运用所。
铁路等级:高速铁路。正线数目:双线。设计速度:北京至新机场段采用250公里/小时,新机场至霸州段采用350公里/小时。建设工时:3年半。
京唐城铁
铁三院于2015年9月6日公布了京唐城际铁路环评二次公示,据公示内容,京唐城际从北京的铁路枢纽通州站引出,经过燕郊、大厂、香河、天津宝坻区、河北唐山市到达唐山站。线路全长1531公里。先期工程已在2015年底开工,工期预计为3年半,将在2019年完工。
医疗篇
廊坊市中心医院开建
廊坊北部再添一座三甲医院。廊坊市中心医院选址科技谷园区,青果路以东,凤仪道以南,桐万路以北,后王各庄村以东,项目总占地24052亩,总建筑面积超14万平方米,计划投资1044亿元,项目于2013年开始谋划,经过选址对比、功能论证、规划设计、征地拆迁、队伍招标等一系列工作,已具备开工条件,预计2018年下半年竣工。
安次区医院
安次区医院迁建工程位于廊坊市龙河高新区内,规划三号路与建设南路交口西南角。总建筑面积24000平方米,建设单位是安次区卫生局。此规划2013年在廊坊城乡规划在线公示,目前已经动工。据了解安次区医院为2级甲等医院。
公园篇
丹凤公园目前正在建设中,预计今年竣工,丹凤公园是由廊坊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投资15000万元,选址在廊坊市北环路北、裕华路西、永兴路东、艺术大道南侧。
廊坊各区2018年城建规划一览
香河县
即将崛起的城际铁路
根据规划,京津冀城际铁路网,以京、津、石三大城市为核心,形成“四纵四横一环”为骨架的城际铁路网络。其中,“四纵”分别指京石邯城际、京霸衡城际、津承沧城际、环渤海城际。“四横”分别指京津塘城际、京唐城际、津保城际、石沧黄城际。“一环”为环北京城际,即“涿州—首都第二机场—廊坊—香河—平谷—密云—怀来-涿州”。届时中心城市之间形成1到2小时交通圈。现在京唐城际铁路已经开工建设,全线共设置车站8座,分别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燕郊站、大厂站、香河站、宝坻南站、鸦鸿桥站、机场站、唐山站,预计2020年开通。建成后,北京到唐山的运行时间仅为30分钟。
北京大外环通车
作为北京大外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密涿高速公路河北段起自河北省三河市东北京冀界处,自北向南经三河市、大厂县、香河县,进入北京通州区,于大兴区采育北再次进入廊坊市区,经广阳区与现有廊涿高速公路相接,项目全长5046公里,采用双向六车道标准建设。
香河大爱医养中心项目
发布时间2018年1月8日,建设周期:2018-3-5至2020-3-5。
建设内容:约60亩,总建面积约10万平方米。中心集医疗、康复、护理、保健和养生为一体,并以老年人疾病诊断、治疗、康复、医养为主。重点打造老年医学研究、精准医疗、康复疗养、中医健康、远程会诊、慢病管理、健康养老等特色健康服务平台。建成京津冀协同发展医养结合示范项目,服务北京副中心建设示范工程。
香河将建机场
河北香河通用机场正式启动选址招标,标志着京津冀已经开始搭建通用机场网络。也就是说,未来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中,不仅有城际铁路、高速公路,还将有空中航线网路。
中国民用航空华北地区管理局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服务招标采购中标公告中,正式对“香河通用机场选址”技术服务进行招标。香河通用机场因为毗邻北京而广受关注。
关于“香河机场”的规划,此前曾网传机场将建在香河县东部产业新城附近。规划占地面积300亩;跑道为80030米规格;候机楼指挥中心3000㎡;停机库2000㎡X5座;停机坪3000㎡X10片;地下油库1000㎡;辅助道路若干条。
杨家将文化小镇
日前,杨家将文化小镇建设说明会在廊坊市香河县五百户镇举行,该镇将凭借北宋抗辽名将杨业(俗称杨令公)埋骨地的史实,以杨令公广场为核心,依托廊坊全境的杨家将文化旅游资源,打造承接杨家将后人祭祖、文化交流的基地。据廊坊市杨家将文化研究会会长杨万金介绍,杨家将文化小镇将按宋辽时期建筑风格进行建设。
霸州市
京津冀1小时交通圈
《京津冀城际铁路网规划》期限为2015-2030年,提出将以“京津、京保石、京唐秦”三大通道为主轴,新建24条城际铁路,总规模3400多公里,形成“四纵四横一环”为骨架的城际铁路网络,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霸州作为京津走廊上的明珠,正好被京津冀交通网“包围”!
五纵两横
新机场的建设对于霸州意义非常重大,五纵两横的布局让地处京津腹地的霸州受益匪浅。
五纵:
1京台高速公路。已于2016年底建成通车。
2新机场高速公路。新机场高速公路南五环至新机场段已于2016年11月开工建设,目前正在加快实施。
3轨道交通新机场线一期。已于2016年12月开工建设,目前正在加快实施。
4京雄城际铁路。已于2016年12月开工建设,目前正在按计划实施。
5京开高速公路(拓宽)。已于2016年6月开工建设,目前正在按计划建设。
两横:
1新机场北线高速公路。已于2017年11月开工建设,计划2019年与新机场同步建成通车。
2城际铁路联络线。新机场红线内工程已于2017年3月开工建设。
京秦高速
京秦高速东至秦皇岛,经燕郊、蓟县、玉田、遵化、秦皇岛等地。全长264公里,开通后,北京与燕郊之间再添一条捷径。根据规划方案,京秦高速燕郊段设计时速为120公里/小时。照此计算,未来从北京东六环到三河,最快仅需要五六分钟。 2018年1月1日,燕郊西收费站挂牌,预示着工程又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京雄城际
雄安新区的设立对整个中国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与之相关的京雄城际更是世人瞩目的焦点。京雄城际线路全长92783公里,沿线涉及北京市大兴区,固安县、永清县、霸州市,雄安新区。全线设黄村站、新机场站、固安东站、霸州北站、雄安站5座车站。
霸州打造“中国名片” 孕育绿色发展引擎
依托省级霸州经济开发区,与产业新城运营商华夏幸福通过PPP模式共同规划建设运营产业新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霸州产业新城位于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部核心功能区,更是河北·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的地理位置核心,霸州云谷第6代AMOLED模组生产线等一批“大智移云”高端项目纷至沓来。
霸州云谷第6代AMOLED模组项目生产的产品包括中小尺寸柔性和硬屏AMOLED模组,未来以柔性产品为主,涵盖可穿戴设备、智能手机、VR显示等应用领域,被誉为“下一代显示屏”。未来,将与固安第6代AMOLED生产线形成上下游配套,共同打造国内AMOLED新型显示产业高地,深刻改变全球新型显示产业格局,有望打造继高铁、核电之后“中国制造”的又一张崭新名片。
永清县
北京新机场2019年交付使用
北京新机场位于北京市大兴区礼贤镇、榆垡镇与廊坊市广阳区之间的超大型国际航空综合交通枢纽,距离永清15公里。距离廊坊市区仅有26公里,预计2040年将成为世界最大机场。计划于2019年7月15日交付。在通往世界级机场群道路上,京津冀三地迎来空中资源大整合,坐飞机不用再往北京挤。
永清轨道交通
国家发改委已经批复了京津冀地区城际铁路网规划,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京津石中心城区与周边城镇05~1小时通勤圈,京津保05~1小时交通圈。多条轨道交通连接固安。
廊坊至涿州城际铁路
廊涿城际全长约87公里,是北京新机场外围综合交通配套工程,线路起自新廊坊东站、空港新区站,途经北京新机场,终点与规划的京石城际涿州南站相连。
固安至保定城际铁路
固保城际铁路北起廊涿城际固安县,向南经保定高碑店市、白沟新城、雄县、容城县、安新县、清苑区,终到保定市与既有京广铁路保定站并站,并修建支线与京广高铁保定东站并站。
京台高速已通车
向东与京沪高速,向南与廊沧高速连接,在为廊坊市打开一条连接京津、快速出海的同时,将使廊坊与北京全面实现“变近为通,变通为同”,“京畿新廊坊”的区位将更加凸显。京台高速廊坊段将与即将建设的密涿高速和正在建设的廊沧高速相连,使全市高速实现互联互通。
京台高速直穿永清县区,永清县区到第二机场仅需20分钟车程。通车后,永清到北京市区、到港口码头,可以说是转瞬即到。这条高速对于拓展城市空间、加速永清楼市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亦庄·永清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这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第一个获批的跨区域合作共建高新区,并被纳入河北·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这里将被打造成为一个产值千亿元、税收百亿元的升级版“新亦庄”。
这里几乎每天都有客商造访,其中大多来自北京。“这里成了北京高端产业项目争相转移的热土。目前已签约项目36个,7个项目进场施工。”高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邹本雨介绍。
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
永清县远村现代农业园区,集生猪养殖、菊王茶产业、苋草种植、蔬菜种植、花卉种植、万亩花海、温泉水世界、月亮海宾馆、生态餐厅、农产品加工等十大主导产业为一体,形成了与农户利益紧密联结的新机制。园区打造的“睿志”牌菊王茶品牌,通过专卖店等渠道销往全国30多个省市,年收入达5000万元以上,带动农民就业980人,年人均收入35万元,成为廊坊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一张新名片。

实时监测功能
通过传感设备实时采集温室(大棚)内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二氧化碳、光照、土壤水分、土壤温度、棚外温度与风速等数据;将数据通过移动通讯网络传输给服务管理平台,服务服管理平台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远程控制功能
针对条件较好的大棚,安装有电动卷帘,排风机,电动灌溉系统等机电设备,可实现远程控制功能。农户可通过手机或电脑登录系统,控制温室内的水阀、排风机、卷帘机的开关;也可设定好控制逻辑,系统会根据内外情况自动开启或关闭卷帘机、水阀、风机等大棚机电设备。
查询功能
农户使用手机或电脑登录系统后,可以实时查询温室(大棚)内的各项环境参数、历史温湿度曲线、历史机电设备 *** 作记录、历史照片等信息; 登录系统后,还可以查询当地的农业政策、市场行情、供求信息、专家通告等,实现有针对性的综合信息服务。
警告功能
警告功能需预先设定适合条件的上限值和下限值,设定值可根据农作物种类、生长周期和季节的变化进行修改。 当某个数据超出限值时,系统立即将警告信息发送给相应的农户,提示农户及时采取措施。
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推动农业发展向集约型、规模化转变,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农业部决定启动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下称区试工程),选择有一定工作基础的天津、上海、安徽三省市率先开展试点试验工作。为确保区试工程顺利进行,制定如下方案。一、实施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明显加快,但也面临着资源、环境与市场的多重约束,保障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的压力依然存在,确保农民稳定增收的任务越来越重。实施区试工程,对于探索农业物联网理论研究、系统集成、重点领域、发展模式及推进路径,提高农业物联网理论及应用水平,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农民增收有重要意义。(一)实施区试工程,有利于把握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特点及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规律,探索形成农业物联网发展模式。信息技术是新生事物,是多种学科技术的集成,兼具系统性和整体性。农业是个古老产业,兼具地域性、季节性和多样性,这就决定了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实施区试工程,研究物联网技术在不同产品、不同领域的集成、组装模式和技术实现路径,逐步构建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促进农业物联网基础理论研究、适用技术和产品研发,探索构建国家农业物联网标准框架体系及相关公共服务平台,将为推动农业物联网产业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实施区试工程,有利于积累农业物联网应用经验,促进农业物联网科学发展。目前,我国农业物联网应用尚处于尝试性起步阶段,整体应用水平和建设规模明显落后于电力、医疗、环保等其它行业。各地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基本呈各自为战、散兵游勇式发展,点多面广,严重缺乏顶层设计,为示范而示范的现象较普遍,重复投入问题较突出,可持续发展商业模式较少。实施区试工程,有利于逐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为全面、整体、系统推进农业物联网积累经验。(三)实施区试工程,有利于调动地方农业部门积极性,整合各方力量共同推进农业物联网应用。虽然一些地方农业部门发展农业物联网的积极性较高,但由于缺乏稳定投入,系统推动的后劲明显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物联网效果发挥和长远发展。实施区试工程,不仅有利于调动地方农业部门积极性,更重要的是通过政府工程项目的示范、引导和带动,能够促进社会各方资源整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农业物联网发展。二、目标和重点任务 (一)工程目标。开展农业物联网应用理论研究,探索农业物联网应用主攻方向、重点领域、发展模式及推进路径;开展农业物联网技术研发与系统集成,构建农业物联网应用技术、标准、政策体系;构建农业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产学研和多部门协同推进的创新机制和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适时开展成功经验模式的推广应用。(二)总体思路。按照“统一规划、系统设计、领域侧重、统分结合、整体推进、跨越发展”的总体思路组织实施。遵从“先集中规划后分区试验,先集中建平台后组装集成,先试点试验、积累经验后推广应用”的指导思想分步推进实施。在系统规划设计的同时,支持天津、上海和安徽根据各自经济、社会及农业发展水平和产业特点,分别以设施农业与水产养殖、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控和农业电子商务推进、大田粮食作物生产监测为重点领域开展试验示范,力图探索形成农业物联网可看、可用、可持续的推广应用模式,逐步构建农业物联网理论体系、技术体系、应用体系、标准体系、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政策体系,并在全国范围内分区分阶段推广应用。(三)重点任务一是研究和部署农业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面向农业物联网重大行业应用,重点突破多源信息融合、海量信息分布式管理、智能信息服务等关键技术,构建农业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开展面向农业资源规划与管理、生产过程精准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等领域的共性的服务。二是研究和制定一批农业物联网应用行业标准。联合产学研用单位,研究和编制农业领域条形码(一维码、二维码)、电子标签(RFID)等的使用规范,制修订一批农业物联网传感器及传感节点、数据采集、应用软件接口、服务对象注册以及面向大田、设施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应用等方面标准。三是中试和熟化一批农业物联网关键技术和装备。围绕区域主导产业,重点中试和熟化动植物环境(土壤、水、大气)、生命信息(生长、发育、营养、病变、胁迫等)传感器,研制成熟度、营养组分、形态、有害物残留、产品包装标识等传感器,开展农业物联网技术和装备的系统引进和自主研发,加强动植物生长过程数字化监测手段、模型研究,突破农业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四是形成一批可推广的技术应用模式。针对设施农业与水产养殖、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电子商务、大田粮食作物生产等的监测监控,分别研发系列专用传感、传输、控制等设备,开发相应的软件和管理信息系统,从而构建全程技术体系及可持续发展机制。五是培育农业物联网产业。按照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思路,围绕农业物联网的感知识别、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智能控制和信息服务等环节,积极引导和推进农业物联网设备制造、软件开发及相关服务,培育一批农业物联网产业化研究基地、中试基地和生产基地,促进农业物联网新兴产业发展。六是强化政策措施研究。总结区试工程经验,研究提出促进农业物联网应用推广的政策建议,积极推动相关政策措施出台,营造农业物联网发展的良好环境。三、试验布局 围绕天津、上海和安徽农业特色产业和重点领域,统筹考虑行业及产业链布局,逐步实现物联网技术在农业全产业链的渗透和试点省市的整体推进。(一)天津设施农业与水产养殖物联网试验区天津毗邻北京,经济和交通条件好,区位优势明显。设施农业发达,目前拥有高标准设施农业面积60万亩,水产养殖面积62万亩,规模化水产养殖小区55个,蔬菜和水产品自给率高。试验重点是在现代农业示范基地、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水产养殖小区等开展设施农业与水产养殖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探索不同种类农产品、不同类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开展农产品批发市场物流信息化管理,探索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新型农产品流通格局,有效减少交易环节,提高交易效率。一是设施农业与水产养殖环境信息采集技术产品集成应用。选择现代农业示范基地、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水产养殖小区,探索不同种类农产品、不同类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模式及可持续商业模式。二是设施农业生命信息感知技术引进与创新。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作物生命信息感知技术和设备,实现农作物径流、叶面温度、蒸腾量等作物关键生理生态信息在线获取,实现即时灌溉决策与在线营养诊断。三是设施蔬菜病虫害和水产病害特征信息提取与预警防控。融合设施环境、视频、动植物生命感知信息,引进创新设施农业病虫害和水产主要病害特征信息提取技术,实现设施农业主要作物的重点病虫害和水产主要病害信息实时提取与预警、事前防治与控制。四是探索设施农业物联网应用平台与服务模式。集成现有农业信息服务系统,构建设施农业物联网集成应用服务平台,面向农业主管部门、生产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层农技人员、农户等提供多渠道、内容丰富的设施农业与水产养殖物联网应用服务;总结形成可持续、可推广的设施农业与水产养殖物联网应用服务模式。五是农产品交易流通平台。以天津韩家墅海吉星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体,综合利用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农产品质量追溯,实现物流、配送、仓储高效管理,并依托深圳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分布在全国的26个农产品批发市场,探索构建“产地装车、销地卸车、网上交易撮合、单品种全国互联互通”的新型农产品流通格局。(二)上海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试验区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农产品主要依靠外阜输入,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探索应用物联网技术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试验,对确保大中城市食品安全具有普遍意义。试验重点是农产品(水稻、绿叶菜、动物及动物产品)生产加工、冷链物流和市场销售等环节的物联网技术应用,借助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和条码技术,搭建农产品监管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对农产品生产、流通等环节全过程智能化监控,有效追溯农产品生产、运输、储存、消费全过程信息。一是建设农产品安全生产管理物联网系统。集成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生产环境信息实时在线采集技术,研究生产履历信息现场快速采集技术,开发农产品安全生产管理物联网系统,实现产前提示、产中预警和产后反馈。二是建设农业投入品监管物联网系统。在农业生产环节,建立水稻、绿叶菜等农产品田间 *** 作电子化档案,对农业投入品进行规范管理,做到来源清楚,领用清晰,用量明确。三是农产品冷链物流物联网技术引进与创新。引进、消化国外农业物联网先进技术,在消化吸收相关技术基础上,研制集多种传感器、车辆定位、无线传输于一体的冷链物流过程监测设备,力争在稳定性、可靠性、低成本和低能耗方面有进展。开发农产品冷链物流过程监测与预警系统,实现基于物流过程的实时化监测与智能化决策。四是农产品全程质量安全监管物联网应用平台构建与服务模式创新。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综合数据库,开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物联网应用平台,提供从农田到餐桌为主线的物联网综合应用服务,实现以追溯为核心的多方式溯源服务。培育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示范企业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积极探索商业化服务模式。五是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应用示范。以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为突破口,重点支持农产品电子商务与农产品追溯系统的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和推广从农产品生产至终端销售全程追溯的应用系统,搭建农产品产销服务信息平台。(三)安徽大田生产物联网试验区安徽是典型的农业大省,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试验以大田作物“四情”(苗情、墒情、病虫情、灾情)监测服务为重点,通过远程视频监控与先进感知相结合的农情数据信息实时采集、高效低成本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智能决策技术的集成应用,实现大田作物全生育期动态监测预警和生产调度。一是建设大田作物农情监测系统。基于传感网数据采集,集成开发大田作物农情监测系统,实现对农田生态环境和作物苗情、墒情、病虫情以及灾情的动态高精度监测。二是建立基于感知数据的大田生产智能决策系统。基于信息采集点感知数据,集成农业生产管理知识模型,开发大田生产智能决策系统,实现科学施肥、节水灌溉、病虫害预警防治等生产措施的智能化管理。三是建立基于物联网的农机作业质量监控与调度指挥系统。在粮食主产区,基于无线传感、定位导航与地理信息技术,开发农机作业质量监控终端与调度指挥系统,实现农机资源管理、田间作业质量监控和跨区调度指挥。四是构建集成于12316平台的大田生产信息综合服务平台。以12316平台为基础,集成现有信息资源和各类专业服务系统,构建大田生产信息综合服务平台,为农情监测、生产决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农机调度、市场监测预警等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五是大田生产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区建设。在小麦、水稻等主产县(市、区)建设大田生产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区,开展“四情”监测预警、农业生产管理、农机作业调度等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探索物联网在大田作物生产上的技术应用模式和机制。六是探索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在设施蔬菜、畜牧、渔业、茶叶、水果等产业,依托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龙头企业,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和规模种养殖场开展农业物联网应用试点,探索适合不同种类农产品、不同类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四、条件保障(一)加强组织领导。为有序、高效推进区试工程任务,必须建立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区试工作由农业部农业信息化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组建区试工程技术专家组,由国家有关科研、教育系统的专家参与,负责研究制定区试工程总体技术解决方案,指导区试工程建设,研究和突破关键技术,制定农业物联网相关标准等。试点省市要成立以分管省市领导为组长、农业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副组长、涉农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及技术专家组,负责推进本省区试工程。(二)明确工作分工。农业部负责组织制定区试工程总体实施方案,统筹推进区试工程,组织专家开展农业物联网应用理论、标准规范、共性技术和设备研究与熟化工作,构建农业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应用模式及经验推广;试点省市领导小组及农业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本地区实施方案、落实配套经费、推进区试工程及技术成果的示范与推广、加强资金监管及提高补助资金使用效益等工作。(三)确保稳定投入。要按区试总体方案安排,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以确保区试工程整体、稳步推进。农业部负责监督中央补助资金使用。试点省市要按不少于1:1的比例落实配套资金,并制定相应资金管理办法;注重积极引导有关IT企业和有实力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投资参与区试工程,逐步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注重商业模式的培育,探索可持续发展机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27445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7
下一篇 2023-05-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