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和通的行业地位:高质量发展的物联网模组巨头。
广和通是国内物联网定制化模组龙头厂商,公司在笔电蜂窝模组和POS机模组市场占有领先地位。公司收购Sierra车载业务后有望打通海外车厂渠道,同时自研模组顺利出货国产车厂,业务线逐步贯通。
未来随着笔电销量和5G下无线模组渗透率提升,网联汽车不断发展和疫情后POS机业务回暖,公司业务有望加速增长。
公司介绍
深圳市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9年,是专业的物联网通信解决方案和无线通信模组提供商。我们致力于将可靠、便捷、安全、智能的无线通信解决方案普及至每一个物联网应用场景,为用户带来完美无线体验,丰富智慧生活。
广和通曾获“通信产业5G行业赋能创新力企业”称号,是中国通信标准协会,GSMA,GTI等多家业内协会组织成员。
广和通致力于3GPP标准的5G无线模组产品,开展更多SA架构下eMBB(增强移动宽带)、uRLLC(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mMTC(大连接物联网)场景的验证,释放5G功能价值。
百度百科-广和通
鸿蒙的问世进一步强化国产软件 在硬件发展受到制约的背景下,华为正在联合国内产业链,努力实现软件端的自主可控。
6月5日,华为捐赠出鸿蒙基础架构,意味着鸿蒙基础架构开源。而鸿蒙的开源基本可以消除其他厂商对作为竞争对手的华为的顾虑,可以根据自己的诉求平等地使用鸿蒙,有利于鸿蒙系统接入更多的设备,从而加速鸿蒙生态体系的建立。
华为预计到2021年底,搭载鸿蒙 *** 作系统的设备数量将达3亿台,其中华为设备超过2亿台,面向第三方合作伙伴的各类终端设备数量超过1亿台。随着鸿蒙基础架构开源,鸿蒙在不同平台软硬件产品的渗透率有望持续增长。
今天盘后,有媒体报道:“从华为内部人士处获悉,截至目前,HarmonyOS升级用户已经突破1000万。”
鸿蒙受益可分为四层:鸿蒙生态的合作伙伴、配套软件、物联网模组、国产软件等。
第一层:合作伙伴受益鸿蒙渗透率提升。
在构建鸿蒙生态体系过程中,合作伙伴的配合至关重要。此前华为的软件部负责人王成录表示:“在2021年底将会有3亿台设备升级鸿蒙系统,而手机占据其中的2亿,可穿戴设备等占据其中的3000万,而剩下的需要靠友商来支持。”
第二层:配套软件适配鸿蒙率先抢占市场。
在Open Harmony开源项目的支持下,鸿蒙OS拥有更丰富的配套软件,涉及视频播放、视频剪辑、地图、社交软件等应用。率先适配鸿蒙系统的软件公司有望保持在细分赛道的市占率,同时可以分享鸿蒙系统成长红利。
第三层:鸿蒙推动物联网模组加速发展。
鸿蒙系统要真正实现万物互联,一方面需要解决软件层面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有赖于硬件的支持,物联网模组则是硬件领域必不可少的一环。鸿蒙系统20的正式推出,有望加速推动万物互联的发展进程,为物联网模组带来强劲需求。
第四层:国产软件伴随鸿蒙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5月24日,据路透社消息称,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早前公司内部会议上表示,华为重视软件,因为在该领域,未来的发展基本不受美国控制,有较大独立自主权,可以“扎到根,捅破天”。鸿蒙的问世加强了软件领域自主可控情绪,我国本土软件服务行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另外,十四五软件规划即将发布,国产软件可能迎来新一轮政策催化,并且最近调研表明产业对信创发展乐观。
6月7日盘后,在重庆举办的首届中国工业软件大会上,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司长谢少锋表示,“我们会尽快发布软件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统筹推进十四五时期软件产业发展,加快出台关键技术软件三年行动计划。强化对工业软件关键技术软件的重点支持。”
2019年以来,美国频繁对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 科技 公司实施技术封锁,信创产品国产化需求更加迫切。另一方面 *** 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行业软件等各方面的国产化产品已日趋成熟,国产替代条件已具备。
另外,根据6月信创产业调研,产业对信创发展非常乐观,预计今年党政信创市场招标350万台,同比增长25%以上。
行业信创方面,监管部门要求今年金融行业拿出预算的15%用于信创,明年加码至30%,一般系统要在2023年底全部替换完毕;电信行业目标5年内实现完全替换,包括核心系统。同时行业信创价格高于党政信创,如金融行业采购东方通中间件价格提升至2万元以上。
国产软件体系介绍
第一, *** 作系统
国家全面推行党政办公系统国产化,2020年是党政信创落地元年,采购总量为700万套,按3:5:2的比例在2020-2022年逐年推进。2020年采购量大约为规划总额的30%,2021年采购量将不低于总额的50%,采购金额相比今年有望翻倍。
2020年党政领域 *** 作系统招标总量约200万台,麒麟软件中标占比55%-60%,统信软件占比40%-45%。麟 *** 作系统由中国软件旗下子公司麒麟软件开发运营,对标微软;诚迈 科技 与武汉深之度共同成立统信软件UOS,并深度绑定华为。
第二,中间件和数据库
中间件是应用于分布式系统的基础软件,位于应用软件与 *** 作系统、数据库之间,为应用软件在不同的技术间共享资源提供了可复用的标准件,是与 *** 作系统、数据库并重的三大基础软件之一。
预计到2023年,我国中间件市场规模达130亿元,复合增长率172%。在国内中间件市场,外国公司IBM和Oracle市占率超过50%,国产替代空间巨大。东方通中间件产品市占率5%,排名国内厂商第一,第二名宝兰德市占率19%。
此外,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兴起,未来软件基础设施逐渐从基础中间件向云应用平台和数据中台演进。
第三,网络安全
今年等保20等合规性政策的执行力度有望加大,《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有望出台,网安实战化演练行动覆盖范围、实施力度进一步提升。此外,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相关重保投入也有望增加。随着疫情逐渐企稳,2021年网安行业全年增速预计将恢复到20%以上。
第四,行业应用软件(包括工业软件、办公软件、金融软件、医疗软件等)
1)工业软件
工业互联网占5G下游应用的80%,是5G应用的核心场景之一,5G的高速率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大连接广覆盖的特性可有效提升工业生产效率。
工业软件上游主要为计算机硬件设备制造、系统软件、开发工具软件、中间件厂商,代表性企业为微软、IBM 等,上游产业基本仍由海外企业占据。下游应用领域众多,几乎涉及所有工业领域,涵盖离散型行业和流程性行业,如 汽车 制造、机械装备、航空航天等行业。
2)办公软件
在国内信创自主替代的大趋势下,国产办公软件支持国产软硬件环境且价格相对较低,同时产品贴近国人使用习惯,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金山办公的办公软件在党政及行业市场市占率超90%,客户覆盖国务院下属65家单位中的62家、97家央企中的90家、153家中大型银行中的133家。
蜂窝模组出货量将会激增,但市场会重新洗牌
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运营总监 龚勇
细分的场景,行业的渠道,核心的技术,才是生存的关键
中国电信广东研究院 物联网领域经理 谭华
2018年,不是寒冷,是火炉
上海移远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公共事务经理 孙芃卉
物联网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渐进
Semtech 市场战略总监 甘泉
2018年是资本市场的“寒冬”,却是物联网是的“初春”
厦门南鹏物联 科技 有限公司 市场总监 王铎霖
物联网需打破落地难、盈利难的质疑
日海智能市场经理 谭梦溪
2018年是物联网真正由示范到实际应用转化的起始年
北京昆仑海岸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总经理 刘伯林
先回归产品本质,其次是物联网。
深圳市汇径 科技 有限公司 总经理 孙科彧
物联网的窗口期说了这么多年,或在2019至2020年真的降临
APICloud联合创始人兼CTO 邹达
物联网不能只停留在“将来我们能为客户做什么“的概念中
北京羿娲 科技 有限公司 市场VP李博
物联网市场上拼价格抢市场并不明智
奇迹物联(北京) 科技 有限公司CEO 杨仁磊
聚焦用户与产品,就无惧外部环境
杭州中科思创射频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总经理 蔡玉锋
NB-IoT将成为万物互联的万能钥匙
芯翼信息 科技 市场总监 陈正磊
物联网连接增长依旧强势,国产芯片迎来良机
上海移芯通信 科技 有限公司 高级市场总监 杨月启
物联网并未达到预期,但不用怀疑未来的潜力
利尔达 科技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线经理 徐海
物联网渐行渐热,应用遍地开花
西安中星测控有限公司总经理 谷荣祥
2018年是决物联网数据传输的一年, 2019年将会是数据分析和应用的一年
上海桑锐电子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 研发总监 张吉泰
NB-IoT量价齐飞,为物联网打开了突破口
江苏南大五维电子 科技 有限公司 总经理 潘巍松
期待5G商用,实现无人驾驶、MR影院影院等应用
深圳前海翼联 科技 有限公司 企划主管 陈奕榕
物联网平台化没有想象的市场效果,头部玩家还没出现。
深圳市飞思捷跃 科技 有限公司 CEO 杨捷
物联网应用定位精度提升需求迫切
深圳思凯微电子有限公司 总经理 张光华
AI和IoT紧密结合,是未来5年物联网的最大商机
北京博大光通物联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廖原
产业周期起起伏伏,做好产品才是王道
杭州数蛙 科技 有限公司 CEO 霍燕林
2018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受到热捧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K/3事业部总经理 张剑云
“风物长宜放眼量”,未来十年一定是物联网行业的春天。
成都精位 科技 有限公司 联合创始人&总裁 周宏亮
物联互联不仅需要技术,还需要良好的市场环境
锐骐(厦门)电子 科技 有限公司 锐骐 科技 董事长 谢洪泉
明确公司定位,聚焦产品与方案迎接新一轮洗牌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物联网解决方案经理 杜利征
物联行业已是“冉冉之星”,何以谈“寒冷黑夜”
上海莱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市场经理 何良龙
物联网企业从单一供应商向解决方案转变
苏州芒种物联 科技 有限公司 CEO 薛明刚
物联网应用在普及性和上档次两方面都将大有可为
北京优锘 科技 有限公司 VP 沈祎岗
工业物联网项目数量在逆流而上
上海美迪索科电子 科技 有限公司 VP 庄正军
物联网概念热不热,与企业不相干
北京九纯健 科技 发展有公司 副总经理 王小永
2018年是一个重新洗牌,行业优胜劣汰的一个时机
机智云创始人兼CEO 黄灼
物联网或将崛起于这个异常寒冷的冬天
七牛云边缘计算及IoT负责人 陶纯堂
5G技术的到来让万物互联时代触手可及
值得看云技术有限公司CEO 许明
物联网进入跨品牌跨品类跨协议的智能互联时代
广州云智易物联网有限公司市场总监 戴筱倩
技术发展速度远远快于物联网应用的发展
上海艾拉比智能 科技 有限公司市场副总裁 万学靖
智能家居市场正在从产品推广到用户运营的转变
富连网智能家居 科技 服务公司 生态链商务拓展总监 刘威
一站式物联网私网部署及相关应用方案将会越来越受欢迎
杭州罗万信息 科技 有限公司 常务副总裁 孙伟仁
智慧零售与工业制造业转型市场崛起迅速
深圳市宏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 张艳霞
共享单车风光不再,电动车和智能锁迎头赶上
MiraMEMS Marketing吴子健
深挖企业需求,瞄准To B领域
赫里奥(苏州) 科技 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王剑宇
消防领域刺激了传感器的市场需求
合肥皖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董事长 陈锦荣
新零售方案的视觉识别技术趋于成熟
安徽耐可视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 CEO 张治国
上海艾络格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周光兵
上海艾络格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周光兵
目前市场智能家居品牌甚多,比较走入大众的也挺多的,海尔,小米,罗格朗,欧瑞博,迈科,c4,紫光物联,南京物联等等,做加盟需要考虑市场和前景
做物联网不仅仅是灯光,窗帘,网络,同时生态链也很重要。需要做好市场调研和自己的经济情况分析。适合什么。不过智能家居物联一定有前景的。物联网核心“三层网络”
● 感知层:将物体智能化,把物体的行为让电脑读出来
技术:智能卡、传感器、工业自动化、音频视频等
目的:让物体和事件具备智能、获得生命
● 传输层:各种物体和事件智能化后,连接成网络。
技术:光纤、电缆、无线、电磁感应、卫星通信等
目的:互联互通、全面联网
● 应用层: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将数据应用和提供服务
技术:云计算平台服务、建立中控室、搭建硬件环境;
数据挖掘、数据分析、专家系统、行业应用
云计算:物联网产生的海量数据,需要云计算服务优化存储和处理能力
应用和服务是物联网的核心!您好!
NB-IoT是由3GPP定义的基于蜂窝网络的窄带物联网技术。它支持海量连接、有深度覆盖能力、功耗低,适合于传感、计量、监控等物联网应用,适用于智能抄表、智能停车、车辆跟踪、物流监控、智慧农林牧渔业以及智能穿戴、智慧家庭、智慧社区等等领域。这些领域对广覆盖、低功耗、低成本的需求非常明确,目前广泛商用的2G/3G/4G及其他无线技术都无法满足这些挑战。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预测,到今年,60%的业务将在低功耗、广覆盖场景中实现。2016年,根据运营商集团市场部调研预测到2020中国窄带物联网总连接数约17亿,水电气抄表、共享单车、智能停车、家庭安防、慢病/亚健康管理、移动POS、人员追踪、危化品/冷链监控八大领域约占总连接数的90%。#TMT# 招商TMT电话会议,是不错的产业趋势跟踪资料。大家关心的物联网通信模组和苹果产业链问题,都有详细讲解。
传媒:
推荐的3家公司表现不错,继续坚定推荐。
国联股份:TO B工业品电商,最早创立于2000年,做黄页手册,06年转为网上撮合,积攒了客户资源后往电商转型。目前注册用户300万,都是需求精准的客户。受疫情影响,老客户消费下降30%,但是新客户200%增长,目前老客户备货量已经恢复到疫情前,新增长的客户也留下来了,复购率超过94%。长期看,工业品电商公司比较少,对团队要求高,需要对材料有深入了解,TO C电商容易复制线下场景,但是TO B业务是谨慎理性的备货,每单都是合同,需要对细分品类非常了解,既要有对工业品材料的了解又要有互联网思维。公司找到了合理的商业模式,通过集采红利,在交易环节、运输环节取代经销商,自己不备货,不承担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不涉及供应链金融业务,减少了很多风险。过去5年公司复合增速没有低过90%,今年明年做到60%没有,公司目前交易量占行业壁垒不到1%,长期看是蓝海市场。
锋尚文化:目前没有太多可比公司。主要业务是高端文化创意,最高端的是国家大型项目,奥运会开幕、春节晚会分会场等,在文化设计里面是对设计水平要求最高的。另外就是类似宋城演艺的景区秀的总包,从剧本创作、设计、到灯光舞台,首演成功后业务就接下,不涉及运营那块,虽然没有长期稳定的运营收入,但也减少了很多风险,因为国内景区运营很多亏损。赛道不是特别大,但是公司作为竞争优势最明显的品牌,大型国家项目背书,再去拿下沉订单就会容易,未来能做文旅秀,互联网平台、电视台晚会、光影博物馆网红打卡等项目。公司以创意设计为主,不涉及工程,没有垫资,现金流很好,上市前有5-6亿在手现金,上市融了20亿,未来通过其他方式转化为EPS,比如说参股好项目,目前在郑州项目参股了40%,未来看落地后的运营效果。长期看好公司,疫情过去后文旅需求增加,明后年的冬奥会、建党100周年、全运会等大型活动是非常多的
三人行:国内比较好的4A公司,客户包括大的国企央企、大的消费品牌公司,原有老客户的量在增长,比如说伊利投放的量越来越大,新客户也在不断持续,今年突破运营商、银行、快消品的可,出现了 汽车 的一汽大众、一汽奔腾,京东、快手互联网作为媒体投放平台之外转为化为广告主,未来看好 汽车 、互联网客户的增长。
通信:
前3季度总体收入6000亿,同比增长37%,净利润242亿,出现了同比下降。毛利率略有下降,疫情影响下全行业的管理、销售费用率下滑。联通和中兴通讯占行业一半,剔除后,营收同比增长1%,利润下降4%。单3季度收入2100亿,同比增8%,净利103亿,同比增长6%,3季度情况比前3季度好。剔除两家公司后,营收同比6%,利润同比增40%,3季度中兴通信对行业的影响非常大。
分板块看,光模块、物联网,军工信息化、北斗业绩非常不错,通信设备、光钱光缆压力大。光模块重点公司新易盛15亿,天孚通信8800万,光迅18亿,基本上都超预期。4季度到明年,行业利润存在压力,2季度末3季度初是业绩最好的点,基站推进比较紧,是拉货最好的阶段,由于财务惯性的3季度表现还是不错,但是4季度会往下走,基站建设量不如之前那么大。3季度好的板块在4季度存在压力,但是都是短暂压力,到了明年进入到新的建设节奏,明年算上广电和移动合建,加上宏基站,明年100万站是大概率,110-120万站也有可能。
中兴通讯3季度业绩低于预期,低了几个亿。压力主要在于毛利率,在2季度已经有所反应,有5-6%的下滑,3季度下降趋势进一步确认。2-3季度体现了5G低毛利率的水平,今年两次重次重点设备招标,移动无线2期把价格压到了16万,下降速度很快,给公司比较大的压力。除此以外费用率、现金流都在往好的方向走,对未来还是充满信心,明年价格还是会下降,但是幅度比今年收窄,公司降成本能力强,利润有d性。
广和通和移远通信业绩相当不错,甚至超市场预期。物联网赛道未来几年业绩兑现不断出现,移远通信净利率低,收入增长、行业卡位很明确。广和通深耕高价值赛道,具备龙头投资价值。
亿联网络之前有质疑,通过事实证明是盈利能力很强,在全球在具备强竞争力的龙头,在未来视频通信领域还是具备全球抗衡的能力。公司和可选消费影响,受到疫情压制,明年疫情消退、海外逐步恢复后,还有不出错的机会,明年还是新产品的爆发。
计算机:
中小市值:
春风动力:业绩和股价表现都不错,国内两轮车、海外四轮车需求比较旺盛,明年有2款新车型车型放量。发动机产能4条线,年底达产2条,明年产能明年放出来,明年产能和爆款车型都会出来。
安车检测:检测进度低于预期,影响了业绩。后续需求是确定的,订单持续落地;检测服务重点观察青岛推进进度和检测站的并购进度,青岛在国内检测站领域是比较乱,如果经过赋能后数据持续向好的表现,比较有说服力;最后看并购基金逐渐落地。
上海新洋:3季报业绩不错,墙布经销端增长非常快,单季度同比增长105%。另外保碧进场,通过物业平台模式去突变,目前在前景准备的阶段,年底明年量就体现出来。公司产品力非常好,一刷就上墙,销售模式从纯C端转型B2B2C,有了大B渠道加持,墙布放量值得期待,3季度墙布创了 历史 新高,有1600多万,后续10-12月预计还是不错。保碧基金带来赋能后,量上来的话股价反应会非常剧烈。
电子:
上周板块有一些调整,苹果链波动比较大,原因是苹果3季报中手机销量下滑比较明显,市场感觉低于预期。3季度手机销量下降其实市场早有预期,逻辑是今年新机延后生产和发货。另外电话会中强调,各渠道库存水位比较低,做了老品清库存的工作,都是为了4季度的超预期作准备。首批预订和销售数据还是不错的,Pro系列有加单,库克强调iPhone的需求很旺盛,主要是供应不足的问题,3季度零部件是很多厂商备了货,但不一定是全部同步,导致了供给不足。今年在少备货1个月的情况,总量不比去年差,手机业务占比高的公司更集中4季度。3季度没那么好是有预期,稼动率低了盈利有影响,还有3季度汇率以上,还有零部件库存问题,4季度现金流和库存改善。鹏鼎电话中,公司降到了10月往后需求比较好,3季度差一点,4季度坚持完成全年目标。以此类推,立讯手机占比不多,4季度也是比3季度好。其实苹果营收和盈利符合或者超预期,非手机业务快速增长,MAC和PAD 30-40%增长,手表新的两款产品在售,也是超预期的。Airpod有分歧,但我们认为今年9000万,明年12亿有希望,AirPods pro质量有小问题,苹果官方说免费更换。主要是设计的小纰漏,固件升级有问题,通过固件优化可以解决,和组装环节没有关系,而且比例也有限。对明年苹果链全系产品增长、业绩增长有信心,继续看好苹果链公司对台系从组装到零件的替代逻辑,调整后迎来优质公司的布局机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