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有哪些常见的威胁以及怎么防范

物联网有哪些常见的威胁以及怎么防范,第1张

风险:
1、监听攻击。这种攻击会用到监听程序(sniffer),窃听任何通过网络传送的未加密信息再加以窃取。
2、阻断服务攻击。网络犯罪分子利用这种攻击来封锁或阻慢对某些网络或设备的使用。
3、密钥沦陷攻击。在此类攻击中,用来加密通信的密钥被窃并用于解译加密过的资料。
4、基于密码的攻击。网络犯罪分子利用猜测或窃取密码这类攻击来入侵网络或连到特定网络的设备。
5、中间人攻击。在此类攻击中,第三者会窃走双方或设备间传输的数据。
建议:
1、启用智能设备上所有的安全功能。这些都是由制造商提供,以帮助确保您的安全,并且强烈推荐使用它们。
2、购买会定期更新产品固件的厂商出的物联网产品。产品的缺陷和漏洞在任何产品中都会存在,会定期推出固件更新补丁来加以修补的厂商出的产品通常比较安全。
3、研究自己的智能设备是否能够正确地加密其固件更新和网络通信。即使智能设备宣称具备加密能力,但有些可能加密不当或不完全。记得要去搜寻设备型号以确认是否存在任何历史性安全问题。
4、使用安全的密码。好的密码应该是包含各式字符(字母、数字、标点符号、数学符号等等)的复杂组合。至少要有八个字符长度,同时使用大小写。此外,避免重复使用密码或在不同设备上使用相同的密码。
5、了解制造商如何管理他们的设备漏洞。漏洞让恶意分子和网络犯罪分子有机会去攻击你的设备,知道了制造商和厂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决定你是免于此种威胁或是暴露在进一步的风险中。
万物联网(IoE,Internet of Everything)呈现出令人兴奋的时代,具备更多的方便性、移动性和创新科技。如今市场上许多的智能设备都是种革新,让我们看到未来的无限可能,但它的易用性和连通性也使我们的隐私越来越容易泄露。这些设备收集和传输的个人资料越多,就越容易让网络犯罪分子有机会对个人资料加以拦截并用在犯罪用途上。正因如此,我们都需要清楚了解这些风险,充分准备好尽自己的一切努力来解决这类问题。

物联网将大量非结构化的大数据发送到公司和基于云的系统中,这些系统收集这些数据以报告每辆卡车和货物的状态,并发送可查询以进行分析的大量信息,毫不奇怪,物流公司和卡车司机自身在跨美国运输货物时已迅速变得依赖于这些系统,并且运营效率也得到了提高,物联网附带的安全风险包括物联网为黑客提供的系统的切入点,以及当黑客入侵其他系统时物联网所带来的风险,然后所有物联网和周围的 *** 作必须手动进行,这使安全性和风险管理成为公司应解决的IoT战略的关键要素。

感知层安全威胁
物联网感知层面临的安全威胁主要如下:
    T1 物理攻击:攻击者实施物理破坏使物联网终端无法正常工作,或者盗窃终端设备并通过破解获取用户敏感信息。
    T2 传感设备替换威胁:攻击者非法更换传感器设备,导致数据感知异常,破坏业务正常开展。
    T3 假冒传感节点威胁:攻击者假冒终端节点加入感知网络,上报虚假感知信息,发布虚假指令或者从感知网络中合法终端节点骗取用户信息,影响业务正常开展。
    T4 拦截、篡改、伪造、重放:攻击者对网络中传输的数据和信令进行拦截、篡改、伪造、重放,从而获取用户敏感信息或者导致信息传输错误,业务无法正常开展。
    T5 耗尽攻击:攻击者向物联网终端泛洪发送垃圾信息,耗尽终端电量,使其无法继续工作。
    T6 卡滥用威胁:攻击者将物联网终端的(U)SIM卡拔出并插入其他终端设备滥用(如打电话、发短信等),对网络运营商业务造成不利影响。

感知层由具有感知、识别、控制和执行等能力的多种设备组成,采集物品和周围环境的数据,完成对现实物理世界的认知和识别。感知层感知物理世界信息的两大关键技术是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和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
k,WSN)技术。因此,探讨物联网感知层的数据信息安全,重点在于解决RFID系统和WSN系统的安全问题。

RFID技术是一种通过射频通信实现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感知层结构如图1所示:每个RFID系统作为一个独立的网络节点通过网关接入到网络层。因此,该系统架构下的信息安全依赖于在于单个RFID系统的信息安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28000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