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农业物联网发展概况
美国
推进农业数据标准化。从长期来看,农业物联网需要的是可以相互识别的可 *** 作标准,这样不同设备才能在一起工作,否则不同设备传回的信息格式不能兼容。目前AgGateway和OADA正在研究农业数据标准化的问题。AgGateway是一家非营利性的商业联合组织,致力于推进电子商务在农业领域的发展和推动信息通信技术在农业的使用。OADA是一个帮助农民全面、安全获取数据的开放式项目。美国农业与生化工程师协会(ASABE)也在支持建立农业数据标准的工作。
大农场引领农业物联网应用。就农业物联网技术覆盖主体而言,大农场成为美国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引领者,在农业物联网技术推广中起着示范作用。美国大农场采用物联网设备的数量相对更多,研究显示,美国大农场对技术的采用率高达80%。而对于小农场而言,由于设备的安装和维护成本高,它们使用物联网设备的数量相对较少,不过在大农场的示范作用带动下,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小农场采用物联网技术。
信息化基础设施奠定农业物联网发展基础。从美国农业物联网的发展现状来看,其信息化基础设施完备,为美国农业物联网的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美国政府每年用于农业信息网络建设方面的投资约为15亿美元,已建成世界最大的农业计算机网络系统AGNET,可以为美国农业物联网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信息资源。同时,美国建立了农业技术信息数据库,如BISIS(生物科学情报社)、CAB(英联邦农业局)、AGRICOLA(美国国家农业数据库)和AGRIS(FAO农业情报体系)等。
日本
政府大力推动农业物联网发展。农业物联网在2004年被列入日本政府计划。当时日本总务省提出U-Japan计划,其核心是力求实现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相连,在未来形成一个人或物均可互联、无处不在的网络社会,其中就包括农业物联网技术。目前,日本政府不断加强对智慧农业的扶持补助,通过一系列补助措施,到2020年日本农业信息技术化规模将达到580亿至600亿日元,计划在十年内以农业物联网为信息主体源普及农用机器人,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50亿日元。
制造商推广农业物联网技术知识。日本农户在最初引进农业物联网时,由于成本过高、技术较难掌控等原因,物联网设备长时间处于停用状态。后来在制造商与当地农协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逐渐接受并理解了物联网技术,比如在家里看看农作物的照片,并对比一下各类数据便可管理偌大的土地,并可较以前减少一半的工作量。
产、官、学协同研发农业物联网技术。近年来,日本农业物联网技术主要由NEC、富士通、日立等大型公司的IT部门牵头研发,并与三井物产等农用品开发商合作。日本非常注重引进和发展符合日本国情的精确农业。目前,日本产、官、学合作进行的农业物联网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精确农业的基础研究,提供农业生产应用的作物生长模型数据库,可用于农业物联网的农业生产指导信息平台。二是精确农业机械的研究,提供农业物联网的智能化 *** 作终端。
英国
政府考核基于物联网的农业信息化。英国政府通过执行欧盟的单一补贴政策,把农业环境保护、农业产出与效益等很好地纳入补贴政策的考核指标,把农业机械的信息化程度作为重要考核指标予以支持,督促农业生产者广泛利用农业物联网,促进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等新技术融合,推动开展农业生产,从而推动农业物联网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精确化、高效化和自动化水平,实现环境保护、生产发展、效益提高、收入增加、资源节约等多重目标的均衡发展。
政府引导、多元市场主体拉动农业物联网建设。英国发展农业物联网主要依靠市场机制进行推动,政府主要是制定引导政策,采取扶持措施引导农业生产者,电信运营商、IT公司等农业物联网的主要建设者参与农业物联网建设。以政策为指引,以需求为导向,利用市场机制,按照有偿、自愿、效益的原则,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开展信息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实用性、针对性、可持续性,能够较好地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
注重涉农人员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英国政府十分重视涉农人员的信息化技能和知识的培训与教育,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农村教育信息化计划。政府制定政策,把信息技术课列为全国中小学必修课程,并拟定了具体考核标准,采取了有效措施加强农村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了各种网络学校和培训中心,开展了适宜于农村地区的各种网络或者视频远程教育,一些地方政府在教育经费的投入中要求不低于6%用作计算机和网络费用,一些农村制定了学生和计算机、图书馆的具体比例等,这些措施有效促进了信息化知识和技术在农村的普及,涉农人员的知识水平得到很大提高,这对农业物联网的发展至关重要。
以色列
以农业产业化、规模化促进农业物联网发展。农用土地有效集中和生产经营组织化是以色列农业物联网发展的基础。以色列945%的土地为国家所有,私人土地仅占55%。农业生产经营主要采取较为独特的集体农场(基布兹)和农业合作社(莫沙夫)两种形式。应运而生的是由多家集体农场和农业合作社联合组建的区域合作组织,它使整个农业生产经营有了较高的组织化程度,这些农业经营主体更加关心并追求农业生产经营的质量和效益,对应用农业物联网技术的愿望更加强烈,并且可以为应用农业物联网技术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撑。
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支撑农业物联网发展。高度发达的农业科技和完善的农业服务体系是以色列农业物联网发展不可比拟的优势。以色列农业增产的96%靠科技,其高度发达和集约化的农业是以强大的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体系作为后盾和支柱的。政府每年用于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方面的经费高达数亿美元,占GDP的比例位居世界前列。目前,以色列已建立一整套由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农业合作组织紧密配合的农业研究和推广体系。以色列鼓励科研人员和推广人员结合自身的专业特长,开办或联办私人示范农场、科技型开发企业、推广型的培训示范基地等。
滴灌推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滴灌在一般人印象中,就是布设大量打上微小孔洞管线的一种节水浇灌方式,但以色列人运用物联网技术把它做到了极致。以一个深埋地下的简单喷嘴为例,它凝聚了大量的高科技,它由电脑控制,依据传感器传回的土壤数据,决定何时浇水、浇多还是浇少,通过物联网技术,不仅节约了宝贵的水资源,而且节约了人力成本。铺完管线以后,未来大量农田的灌溉将由少数几个农民通过智能设备来控制。
国外农业物联网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政府力推农业物联网建设
无论是美国这样的农业强国,还是以色列这样的农业资源匮乏的国家,在他们农业物联网的发展过程中,政府都十分重视农业物联网发展的战略规划、农业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和农业技术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并以此加快农业物联网技术的采纳和应用,从而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因此,我国政府应强化农业物联网发展的顶层设计,促进农业物联网技术的研究开发。此外,政府在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同时,大力引导农业生产的产业化也是农业物联网推广应用的重要动力。
以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
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是指农业信息的收集、传输、反馈、检测、控制、存储的载体、执行机构、数据库和管理软件等。例如,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完备为美国农业物联网的发展创造了极其优越的条件,因此,大力促进农村宽带网络建设,建设和完善农业信息化专家系统和管理软件,配置性能完善的控制系统、通信传输、电力供给等信息化元器件,这一系列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我国发展农业物联网的重要基础。
以农业产业化、规模化为动力
从美国、以色列等国家农业物联网发展状况来看,农业产业化、规模化为农业物联网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农业产业化将变革农业组织管理结构,实现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经济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组织会涌现出来,相比传统分散经营的农户而言,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加关心并追求农业生产经营的质量和效益,对应用信息技术的愿望更加强烈,这些新型农业生产组织必然会推动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因此,我国应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等新型农业组织必将凭借在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的优势,提高农业物联网的应用水平。
以农业物联网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为保障
日本、以色列等进入农业现代化的国家都拥有高度发达的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农业物联网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可以促进农业物联网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因此,我国应加大农业物联网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比如从培养、引进、使用三个环节加强农业物联网人才队伍建设,可以引进海外人才,培养农业物联网研究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及人才团队,制定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等。同时,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研发平台建设,加快推进以农业物联网研究为立足点的重点实验室等知识创新平台建设; 重点实施科技“110”综合信息服务工程、专家大院工程、企业和农村科技特派员创业工程、科技入户工程四大示范服务与推广工程,强力推进农业物联网技术服务推广体系建设。
加大对涉农人员农业信息科技教育
日本、英国等国家在推进农业物联网发展的过程中,都涉及对相关人员进行农业信息科技方面的教育,这不仅有利于涉农人员事先对农业物联网技术进行评估,提高他们应用先进信息技术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他们在具体应用农业物联网技术时能够得心应手,从而推动农业物联网技术的传播。我国农民数量众多,农村教育水平较低,农民整体文化水平不高,国家即使研发出高科技的农业物联网技术,虽然能够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但在落后的农村很难推广应用,我国涉农人员的信息科技水平严重阻碍了农业科技的推广。所以,我国要通过农村信息服务站、“阳光培训”工程、专题培训班、网络学校、远程教育等多种方式,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农民信息化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涉农人员的信息科技水平,为我国农业物联网的发展提供最基本的保障。
经过2年时间的打磨,6月2日,华为正式向消费者推出了鸿蒙系统。 可以搭载在任何IoT设备上,所有设备将统一语言,打通体验 , 实现万物互联 。用余承东的话说,就是“ One as All,All as One ”。
为了消除既是“ 运动员 ”,又是“ 裁判 ”的顾虑。早在去年9月份,华为就将鸿蒙系统底层核心架构捐赠给“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这意味着鸿蒙将不再属于华为, 任何厂商就可以免费获取核心代码进行二次开发 。同时华为官方也表示,欢迎更多的品牌和厂商接入鸿蒙系统。
从手机厂商的态度来看,不免让很多网友失望。即便是魅族高调宣布接入鸿蒙OS,也仅仅是其智能设备接入。但硬件厂商的态度明显不同, 目前已经有上千家智能硬件厂商接入鸿蒙系统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曾公开表示,格力将在未来全面接入鸿蒙系统。
在“ 你期待格力接入鸿蒙系统吗? ”的投票调查中,有8成网友表示很期待,从侧面也反映出网友对国产 *** 作系统的期待。
格力加入鸿蒙生态其实并不意外,董明珠曾在公开采访中说过: 华为作为后起之最,令我们自豪,我们要向华为学习,华为永远是我们的老大哥,华为做第一,我格力做第二 。格力接入鸿蒙,将会迎来一个双赢的局面。
在智能化的今天, 格力的发展让不少人感到揪心 ,不仅公司市值,还是产品销量都被后起之秀超越过。
就拿小米来说,虽然是一家手机厂商,但在我来看,手机仅仅是一把“ 智能钥匙 ”,其核心是围绕着手机布局生态,这也是我为何一直看好小米的原因。目前,小米线下体验店超过5000家, 遍及全国30个省,覆盖超过300个县市。
随着小米的快速崛起,必定会进一步抢占领家电市场份额,这对于格力来说显然不是一个好消息,尤其是在物联网时代。
格力电器一旦全面接入鸿蒙生态,必定会在智能家居上有所作为,再加上华为品牌的加持,格力家电将会迎来全新的舞台。
鸿蒙系统的定位本身就不限于手机, 智能家居又是鸿蒙生态很重要的领域 。而格力电器在国内是数一数二的家电品牌,格力如果接入华为鸿蒙,那华为鸿蒙的生态将会更进一步完善。
鸿蒙系统的愿景就是实现“ 万物互联 ”,只要不断有厂商接入鸿蒙系统,才可以实现一个手机、电脑、智能厨房等真正万物互联!这不是一家或者几家企业可以完成的。
除此格力电器之外,不少企业、机构已经在开展测试工作。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已有多家上市公司披露是鸿蒙生态合作伙伴 。
目前安卓和IOS系统占据手机系统99%的市场,且谷歌、苹果、三星都在推行自己的物联网系统,例如,谷歌的Fuchsia OS,苹果的Home OS,鸿蒙OS面临的挑战不言而喻。
最后,鸿蒙系统想要在智能系统领域占领一席之地,仅凭网友的口号和呼声是行不通的,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打铁还得自身硬 。
两位是在互相激励共同进步,真要是交割了赌资,那就不好玩了。在过去五年,格力虽然依然是赢的,但是小米和格力的起点本身是不同的,小米基本是从零开始,13年营收265亿。而格力那个时候已经接近千亿。从成立时间算,那小米就更短了。短时间要扩大营业收入,这本身就不在同一起跑线。而下一个五年就不同了,小米2018年营收1749亿,格力1981亿。小米没有赶上,但是距离不远。
周末在一家民宿感受了小米的家居,其实挺简单的,一个小爱同学印象,可以 *** 控窗帘,可以开关照明,可以唱歌,可以聊天。还有小米全自动的垃圾桶。今日的小米已经不是我们熟悉的手机小米,他已经成为一家整合性电商,各种硬件并非自己研发,但是可以纳入自己的闭环系统,通过一个智能音箱,逐步渗透到家电的每一个角落。上半年小米电视机销量已经全行业第一。为了证实这个数据,我搜索了京东等电商的销售排名,小米的确是在电视机领域异军突起,虽然毛利率还是很低,技术含量依然不高,但是他的模式闭环很显然是做成了。
小米的成功不在于技术,而在于其想做一个模式,都能够做成。我们看到很多企业没有这种整合能力,这源自于一些企业的虽然有钱有技术,但是其不善于整合资源,和BAT不同,雷军实质上是中国最早的互联网创业者,当年从金山开始走,猎豹,欢聚时代,小米。几乎想要做成的东西都做成了。在形象塑造上面,也没有给人压力,其小爱音箱里面还有他那首混音的“Areyouok?”的哥,这种自黑大约也很少有人能够做到。
而格力这边,铁娘子董明珠处处强势,然而在开会时候,依然会凑过去和雷军讨论一下电饭锅,装填是这样的。
所以这其实不是技术路线和模式路线上的争议,实际上,他们都想在自己的企业中嵌入对方的模式。雷军想要的,是技术,因为其如今主方向是物联网,其在这个领域再往上走很容易遇到技术壁垒,而格力要的是模式,空调的领域格力做到了第一,但是董明珠在不停的谋求新的产业,比如这几年你也看到了格力的其他产品,比如晶弘冰箱。如开头数据显示,格力已经开始遇到空调业的天花板,他的营收已经没有小米增长那么快。
而且,小米的商业版图不仅限于国内,在印度和非洲市场,小米同样做的不错,拥有可观的市场份额。并且,小米已经在印度建了3家手机工厂,95%以上手机都是印度本土生产。
再看格力,以印度市场为例,格力空调在印度开拓也有些年头了,效率却始终不见起色,为此格力官网还曾发布声明:空调在印销售良好,暂无建厂计划。
显然,格力近些年的创新能力下降了。
值得留意的是,格力现在所做的空调、洗衣机、电饭煲等等,小米基本全有涉猎,包括现在比较流行的智能家居,也是小米的主打路线。在这方面,格力明显是处于弱势的。
所以,他们再对赌5亿,最终也不会成为一场赌局,只会是一种潜在的激励行为。按照惯性来看,小米应该能够胜出,但是未来之事又哪有如此简单,谁知道格力会否另辟蹊径,毕竟在渠道方面,格力更有优势,而小米需要更高的毛利率,则需要在技术上补课。
拖延了半年的格力电器(000651SZ)董事会换届,即将水落石出。1月2日,格力电器公布了新一届董事、监事侯选人名单,并将于1月16日召开临时股东会审议。从名单看,董明珠连任格力电器董事长几无悬念。而她的“好姐妹”、金融学专家刘姝威也将出任格力电器的独立董事。
新一届格力电器侯选董事的人数增至九人,独立董事仍为三人;非独立董事增至六人,其中四人由格力集团提名,两人由第二大股东京海担保提名,上述情况显示格力电器高管层和经销商的话语权增强。
曲折换届背后:三大担忧
格力电器上一届董事会任期从2012年5月25日起,到2018年5月31日止。现年64岁的董明珠能否连任格力电器董事长,一直备受瞩目,外界猜测她到底会不会退休。
董明珠在去年5月16日举行的“格力2018再启航”晚会上回应道,退休是自然规律,但她认为自己还年轻,虽然她60多岁了,但心像25岁一样。她透露,格力电器2018年将冲击2000亿元。
当时与会的珠海市委书记郭永航在致辞时表示,大力支持以格力为代表的实体企业,希望格力进一步做大做强;祝愿年轻的董明珠女士,带领年轻的格力电器,把事业做得更加辉煌。由于格力电器是珠海市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种种信息显示,董明珠的连任已基本上得到地方政府的认可。
让外界没想到的是,格力电器的董事会换届随后却拖延了超过半年。格力电器去年6月5日称,鉴于公司新一届董事、监事候选人提名工作仍在进行中,公司董事会、监事会换届将适当延期。
期间,再度引发外界对董明珠是否会连任担忧的有三件事,一是董明珠与其参股的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的创始人魏银仓的矛盾公开化,二是董明珠力推格力电器涉足半导体领域,三是格力电器首次在年度业绩创新高的情况下没有分红。
不过,格力智能装备业务没有因为银隆的因素而停滞,已牵头承接在湛江的广东省小家电智能制造区域创新中心的项目。而格力电器进军半导体领域也选择了一个相对保险的方案——去年12月1日,格力电器公告拟投资30亿元参与闻泰 科技 (600745SH)收购安世半导体的项目。
据去年12月28日公告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格力电器相关人士重申,闻泰 科技 和安世半导体在已有业务的基础上,积极布局 5G 产业,具备增长潜力和协同效应,该项目本身具有良好的投资价值。格力电器参与闻泰 科技 收购安世集团的投资项目,成为闻泰 科技 股东,将加大公司与闻泰 科技 在通讯终端、物联网、智能硬件等业务上的合作,形成优势互补,提升公司整体业务能力。
随着对外重大投资项目落定,格力电器2018年上半年分红方案也确定,将于2019年1月16日的临时股东大会上审议。而且,董明珠去年12月在公开场合表示,格力电器2018年2000亿元营收的目标已完成。所以,董明珠这次在新一届格力电器董事会的侯选董事名单中领衔,符合外界预期。
曾表示要再干六年
新一届格力电器侯选董事的人数为九人,比上届增加两人。其中,独立董事仍为三人;非独立董事人数从四人增至六人,六名侯选非独立董事都是格力电器的高管层、有格力电器背景的格力集团高管或一致行动人士。由此推测,董明珠在新一届格力电器董事会中连任董事长几乎没有悬念,也就是说她将再干六年。
在六名侯选非独立董事中,格力电器大股东格力集团推荐了四位,分别是董明珠、黄辉、望靖东和张伟。格力电器董事长、总裁董明珠,格力电器执行总裁黄辉已是“老董事”,“新晋”的侯选董事望靖东是格力电器副总裁、财务负责人和董事会秘书,张伟现任格力集团常务副总裁。
现年48岁的望靖东,擅长财务、投资者关系管理,格力电器对外投资、收购都会出现他的身影。1999年加入格力电器的张伟,曾任格力电器管路分厂、物资供应部、外协外购质量管理部、企业管理部负责人,格力电器总裁助理,现任格力集团常务副总裁。“新人”进入格力电器董事会,也显示出格力集团和董明珠对格力电器“接班人”培养的意图。
京海担保提名的两个格力电器非独立侯选董事中,张军督也是格力电器的“老董事”,他是浙江盛世欣兴格力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郭书战为河北京海担保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河南盛世欣兴格力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现任格力电器公司监事。张军督和郭书战都是董明珠一手搭建的格力电器经销商体系的中坚骨干。
格力电器三位独立董事侯选人中,也有董明珠的“铁杆”。中央 财经 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万科独立董事刘姝威,向来力挺董明珠。在2015年格力电器主办的第一届中国制造高峰论坛上,刘姝威就出席并演讲。后来,董明珠还接受她的建议,格力电器与航天 科技 集团进行合作。2018年5月16日格力电器的晚会,刘姝威再次出席,与“闺蜜”董明珠相聚。预计有金融学深厚学术背景的刘姝威在格力电器今后抵御“野蛮人”收购以及收购扩张等方面,会是董明珠的好参谋。
另外两位格力电器独立董事侯选人,分别是西安交通大学流体机械及压缩机国家工程中心副主任、教授邢子文,以及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主任王晓华。
而格力电器新一届监事会的两位侯选监事,分别为格力集团党委副书记、格力电器党委书记李绪鹏,以及山东盛世欣兴格力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段秀峰。
董明珠去年曾表示,格力电器不仅2018年营收要达到2000亿元,而且计划到2023年营收冲击6000亿元。这是她“再干六年”的战略目标,如何在巩固格力空调业优势的基础上,实现在智能家居、智能装备、通信设备等领域的“多元化”稳健协调发展,是6000亿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
董明珠=格力?或许我们真的可以划等号,因为如果没有董 明珠的严词拒绝,从2004年开始,格力早已不是“中国的格力”了。
2012年,董明珠接过前任董事长朱江洪的“指挥棒”,正式开启了格力的“董明珠时代”。10年的时光转眼即逝,董明珠从当年的“铁娘子”变成了如今的网红“董**”。
2020年,格力在与美的“家电一哥之争”中惨败。新能源 汽车 、智能手机、芯片等跨界发展,格力均折戟沉沙。
从前坊间讨论董明珠的更多是她究竟适合为“帅”、还是为“将”。如今已经改为:年近70岁的董明珠如果被“劝退”,格力的“大旗”谁来扛?董明珠为何不效仿任正非,早早放权呢?
2000年前后,全国各地都在与世界500强合资办厂,名其名曰:“如其培养一个世界500强,不如直接引入。”我国很多合资 汽车 公司如广汽本田,一汽丰田便是响应这一号召设立的。
当时珠海市国资委也“不甘寂寞”,有意以9亿美元的价格将格力电器卖给美国开利。为了收购顺利,美国开利向身为格力总经理的董明珠开出了8000万元的年薪,要知道董明珠如今的工资一年不过200万。
是拿钱,还是拒绝?董明珠早有了打算。
在董事会上,董明珠义愤填膺地说:8000万的年薪的确非常有诱惑力,但我不会接受!格力空调必须是“中国造”,给我20年,我还你一个世界500强。
2015年,格力营收超970亿,净利润超120亿,正式加入世界500强俱乐部,这距董明珠当年的承诺,足足早了近10年。
董明珠对格力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是董明珠“留下”了格力,并一步一步将格力缔造成全球空调行业“霸主”。董明珠成就了格力,格力也成就了董明珠。作为格力的“掌门人”,董明珠多次荣登福布斯“中国最杰出商界女强人”第一名。
如今,1954年出生的董明珠已年过65岁,也已超过了男性的退休年龄。近几年来,董明珠该不该退的声音不绝于耳。2022年1月,格力电器将迎来新一届董事换届,届时67岁的董明珠如果落选格力董事长,格力选好“接班人”了么?
管理学著作《基业长青》的作者吉姆·柯林斯曾说:如何评定一个企业家是否优秀,不单看在他的任期内,企业是否发展得很好,更要看他离任后,企业是否仍能保持卓越。
2012年之前,格力我们知道上有朱江洪,下有董明珠。
2012年之后,“朱董配”成为 历史 ,格力变成了董明珠的“一言堂”,除了董明珠,我们还知道谁?
在如何培养得力干将这个问题上,任正非的做法很值得董明珠学习。
1998年,任正非放下权力,举荐时任华为市场部负责人的孙亚芳担任华为董事长,自己改任华为总裁。2004年到2012年,任正非在国内首开先河,启动“轮值董事长”制度,自己当起了“甩手掌柜”,而撑起华为万亿资产的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以孙亚芳、余承东、郑宝用、徐志军、郭平、梁华等为代表的,人人能够独当一面的华为“封疆大吏”们。
正是由于任正非不断地放权,舍得放权,使各路英雄也舍得为华为肝脑涂地。
对此董明珠也颇感认同,她曾说:在华为面前,格力甘当第二。
2019年,高瓴资本以4166亿元拿下格力电器15%的股份,是当年最为轰动的股权收购事件。当时外界有传:高瓴有意“劝退”董明珠,培养自己的“接班人”。
后来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出面澄清:要让企业家坐上“C位”。
显然,在这场格力控制权的“争夺战”中,董明珠依然无可撼动。
2020年“格力618”直播结束后,面对100亿的“骄人战绩”,董明珠喜出望外,并透露了自己对“接班人”的标准:必须像我这样的才行。
2个月后,格力电器副总裁 望靖东离职。半年后,格力执行总裁黄辉离职。两位“接班人”热门人选的相继离任,董明珠究竟是为自己连任扫清障碍,还是为新任董事长接班“荡平”山头?
董明珠对此的回复是:有些人破坏了格力的规则,必须走,没得商量。
在格力电器2021年一季报上,格力第一大股东为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第二大为珠海 明骏有限合伙公司。而 珠海 明骏的第一大股东是格臻投资,格臻投资的资金全部来自格力高管,其中董明珠出资95482%。
至此,关于格力“接班人”的悬案 已经越来越清晰。
1、董事长已无人竞争;
2、股权、管理权,董明珠“双权在手”。
未来是谁挂着“董事长”的头衔似乎已经不再重要,格力电器的“实控人”或许才是董明珠想要的。职业经理人不是董明珠所追求的,董明珠要做“企业家”。
2018年在一次企业家聚会上,董明珠“习惯性”地最后一个出场,柳传志、王健林、陈东升等大佬赶紧从沙发上站了起来,纷纷叫了一声“董姐”。
董明珠为何能得到如此礼遇、尊敬?
白手起家。
董明珠初入格力时,格力刚刚扭亏为盈。而后,董明珠断供苏宁、绝交国美,几乎以一己之力带领格力打败了春兰、美的,成为空调行业“霸主”。如今格力业绩不佳,董明珠更是上综艺、做直播为格力摇旗呐喊。
董明珠对外界曾说:格力是我唯一的梦想。
或许,爱得越深,占有欲才会越强。从销售员到企业家,从“格力的董明珠”,到“董明珠的格力”,我们一起来见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