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翱捷科技是一家提供无线通信、超大规模芯片的平台型芯片的企业。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专注于无线通信芯片的研发和技术创新,同时拥有全制式蜂窝基带芯片及多协议非蜂窝物联网芯片研发设计实力,且具备提供超大规模高速SoC芯片定制及半导体IP授权服务能力。公司各类芯片产品下游应用场景广阔,可应用于以手机、智能可穿戴设备为代表的消费电子市场及以智慧安防、智能家居为代表的智能物联网市场。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翱捷科技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戴保家。戴保家直接持有公司936%的股份,并通过其控制的公司员工持股平台宁波捷芯、GreatASR1Limited、GreatASR2Limited合计控制公司2436%的表决权,系公司实际控制人。
3、翱捷科技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本次拟发行不低于418301万股,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本的10%。公司此次拟募集资金238,00000万元,其中106,25512万元用于新型通信芯片设计,24,86369万元用于智能IPC芯片设计项目,29,61306万元用于多种无线协议融合、多场域下高精度导航定位整体解决方案及平台项目,17,26813万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60,00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nrf52832芯片是深圳市蓝科迅通科技有限公司的。
Nordic Semiconductor (“Nordic”)是一家无晶圆半导体公司,专长是开发短距离无线技术和低功耗蜂窝物联网应用。
该公司率先推出超低功耗无线技术,并帮助开发广泛采用的低功耗蓝牙(Bluetooth Low Energy)无线技术。
nrf52832参数:
支持Bluetooth Mesh
24GHz射频收发器
低功耗蓝牙模式下极高的接收灵敏度-96dBm
支持1Mbps,2Mbps的速率
TX发射功率从-20~+4dBm以4dB为间隔
RX和TX(0dBm)的峰值电流为55mA
ARM Cortex M4F 32位64MHz主频待浮点单元处理器
在FLASH中运行时功耗为38uA/MHz
在RAM中运行时功耗为30uA/MHz
单线调试接口(SWD)
支持并行多协议
带唤醒的NFC-A标签
支持BLE、ANT、私有24G多种协议
灵活的电源管理
支持电压范围17~36V
全自动切换LDO和DC/DC稳压模式
400nA @3V OFF关闭模式
720nA @3V OFF关闭模式带32kB RAM保持
19uA @3V ON开启模式,32768kHz晶体振荡器,RTC时钟,32kB RAM保持
512kB flash/64kB RAM
丰富的外设及接口
带可编程增益的8个12位的ADC通道
温度传感器
32个GPIO
3×4个带Easy DMA的硬件PWM
5个带计数器模式的32位定时器
标准的IIS接口
数字麦克风接口(PDM)
3组带主从模式的SPI接口
2组带主从模式的I2C接口
带easy DMA的UART
可编程外设接口(PPI)
正交解码器(QDEC)
带Easy DMA的硬件AES加密器
3个RTC时钟
RedCap模式。1、ADI—5G mmWave芯片组(该解决方案被称为mmWave 5G无线网络基础设施规则改变者,具有高集成度,以降低下一代蜂窝网络基础设施的设计要求和复杂性。)2、联发科5G SoC联发科瞄准5G旗舰智能手机推出了多模式5G芯片组。7纳米SoC集成联发科Helio M70调制解调器,以及Arm最新的Cortex-A77 CPU、Mali-G77 GPU和联发科先进的AI处理器(APU),以满足5G电源和性能需求。联发科表示,这款集成芯片组专为独立和非独立(SA/NSA)的6- GHz子网络设计,支持从2G到4G的连接,以连接现有网络,同时5G网络在全球铺开。
9月16日,Wi-Fi联盟宣布启动Wi-Fi6认证计划。和上一代的Wi-Fi技术标准相比,Wi-Fi6的数据传输速度提高了四成,能够支持增强和虚拟现实(AR/VR),扩大了网络容量,即使身处拥挤的火车站和相对封闭的角落,也能享受到优质的网络服务。目前,新发布的iPhone11全系均支持Wi-Fi6标准,这也将极大推动Wi-Fi6技术的普及速度。
去年年底,Wi-Fi联盟宣布改变Wi-Fi的命名方式,复杂的命名方式已经不复存在,Wi-Fi6(也就是原来的80211ax)将是下一代Wi-Fi标准的名称,从1999年使用至今的80211a命名格式正式退出 历史 舞台。
WiFi6相关技术规范仍在商讨中,预计会在今年完成正式及标准化,目前已有厂家提前做出产品抢跑市场。在日前举办的IFA国际电子消费展上,WiFi6系列产品包括拓展器,MeshWiFi系统等均有亮相。
几乎人手一部手机的移动互联时代,Wi-Fi对我们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业内人士预计,2019年将是Wi-Fi6商用元年。
关注“乐晴智库”,看深度行业研究报告(公众号:乐晴智库精选 / 网站:>
农业物联网
农业物联网,即通过各种仪器仪表实时显示或作为自动控制的参变量参与到自动控制中的物联网。可以为温室精准调控提供科学依据,达到增产、改善品质、调节生长周期、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大棚控制系统中,运用物联网系统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PH值传感器、光照度传感器、CO2传感器等设备,检测环境中的温度、相对湿度、PH值、光照强度、土壤养分、CO2浓度等物理量参数,保证农作物有一个良好的、适宜的生长环境。远程控制的实现使技术人员在办公室就能对多个大棚的环境进行监测控制。采用无线网络来测量获得作物生长的最佳条件。
农业物联网一般应用是将大量的传感器节点构成监控网络, 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信息, 以帮助农民及时发现问题, 并且准确地确定发生问题的位置, 这样农业将逐渐地从以人力为中心、依赖于孤立机械的生产模式转向以信息和软件为中心的生产模式,从而大量使用各种自动化、智能化、远程控制的生产设备。
基本介绍
随着世界各国政府对物联网行业的的政策倾斜和企业的大力支持和投入,物联网产业被急速的催生,根据国内外的数据显示,物联网从1999年至今进行了极大的发展渗透进每一个行业领域。可以预见到的是越来越多的行业领域以及技术、应用会和物联网产生交叉,向物联方向转变优化已经成为了时代的发展方向,物联网的发展,科技融合的加快。
农业物联网:物联网被世界公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他是以感知为前提,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全面互联的网络。在这背后,则是在物体上植入各种微型芯片,用这些传感器获取物理世界的各种信息,再通过局部的无线网络、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各种通信网路交互传递,从而实现对世界的感知。
传统农业,浇水、施肥、打药,农民全凭经验、靠感觉。如今,设施农业生产基地,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瓜果蔬菜该不该浇水?施肥、打药,怎样保持精确的浓度?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如何实行按需供给?一系列作物在不同生长周期曾被“模糊”处理的问题,都有信息化智能监控系统实时定量“精确”把关,农民只需按个开关,做个选择,或是完全听“指令”,就能种好菜、养好花。
原理
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 of Things”。在这个网络中,物品(商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其实质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
步骤
(1)对物体属性进行标识,属性包括静态和动态的属性,静态属性可以直接存储在标签中,动态属性需要先由传感器实时探测;
(2)需要识别设备完成对物体属性的读取,并将信息转换为适合网络传输的数据格式;
(3)将物体的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到信息处理中心(处理中心可能是分布式的,如家里的电脑或者手机,也可能是集中式的,如中国移动的IDC),由处理中心完成物体通信的相关计算。
优势
1、科学栽培:经过传感器数据剖析可断定土壤适合栽培的作物种类,经过气候环境传感器能够实时收集作物成长环境数据。 [1]
2、精准 *** 控:经过布置的各种传感器,体系迅速依照作物成长的请求对栽培基地的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等进行调控。
3、进步功率:与传统农业栽培方法不一样,物联网农业栽培方法根本完成体系主动化智能化和长途化比手工栽培模式更精准更高效。
4、绿色农业:传统农业很难将栽培过程中的一切监测数据完好记录下来,而物联网农业可经过各种监控传感器和网路体系将一切监控数据保存,便于农商品的追根溯源,完成农业出产的绿色无公害化。
百科链接网页链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