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NET在物联网中的基本架构如下图所示,作为PaaS层,OneNET为SaaS层和IaaS层搭建连接桥梁,分别向上下游提供中间层核心能力。
OneNET在物联网中的基本架构如下图所示,作为PaaS层,OneNET为SaaS层和IaaS层搭建连接桥梁,分别向上下游提供中间层核心能力。
应用场景示意图
OneNET聚焦各大行业痛点需求,在智能家居、智慧车载、智慧穿戴、智慧能源以及工业制造等行业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OneNET聚焦各大行业痛点需求,在智能家居、智慧车载、智慧穿戴、智慧能源以及工业制造等行业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价值与优势
一站式托管—高效性、低成本
电信级设备集群,满足海量设备高并发快速接入
云主机服务和平台级基础化服务,降低硬件成本和时间成本
开放的API接口,快速生成应用
多协议智慧解析—包容性、适应性
支持多种行业标准协议的解析和转换,如MQTT、Modbus、EDP等
适配多种网络接入方式,多种语言开发环境
面向全行业领域,提供全开源SDK,开放24小时交流社区和论坛
数据存储和大数据分析—可靠性、安全性
分布式结构和多重数据保障机制,提供安全的数据存储
提供私有云功能模块和特有的私有协议RGMP,将数据安全性能最大化
提供统一的数据管理、丰富的数据服务、智慧的数据分析,深挖数据价值
多维度支撑—即时性、持续性
产品、技术、营销等全方位培训,专业团队全程支持
最快反应速度响应客户需求和问题,不间断的售后服务支持
强大的品牌实力,为客户提供营销渠道和持续服务能力,共建物联生态圈
OneNET作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推出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专业的物联网开放云平台,提供了丰富的智能硬件开发工具和可靠的服务,助力各类终端设备迅速接入网络,实现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管理等完整的交互流程。
简介
本文档只从逻辑上简单梳理设备真正接入OneNET之前,在平台侧需要做的准备工作,目的在于让初次使用OneNET的用户了解设备接入OneNET的前期流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希望帮助您更加快速地在OneNET上创建您的产品,即您真实的硬件产品在平台的对应。
用户注册
为了使用OneNET设备云的强大功能,您首要做的是在OneNET上注册您的开发者账号,来创建您专属的“开发者中心”;
点击首页右上角的“注册”按钮,注册用户账号;
填写用户名、用户密码、有效邮箱地址(或者有效手机号码)等,点击获取验证码,打开邮箱邮件查看验证码,并完成注册;
OneNET支持“个人用户”和“企业用户”两种入驻方式,您可以根据您的实际情况选择注册方式;
注册完成后,回到主页点击“登录”,即可进入OneNET的官方主页,并由此进入到您的“开发者中心”。
产品创建
接下来,为了使用OneNET的强大功能和服务,您需要在OneNET平台上创建您的产品;
点击“
开发者中心
”,进入相应的“
产品列表
”管理页面,在这里您可以新建并管理您的产品;
点击“开发者中心”,进入相应的“产品列表”管理页面,在这里您可以新建并管理您的产品;
点击右上角的 “创建产品”,在d出页面中按照提示填写产品的基本信息,进行产品创建;
在创建过程中,请您按照提示尽可能完整、全面地填写相应内容,这样更方便您后期对产品进行管理;
在创建过程最后一步,系统会提示让您选择“设备接入方式”和“设备接入协议”,OneNET提供公开协议和私有协议两种产品类型,关于这两类协议,请看下面详细介绍。
协议介绍
OneNET作为一个开放的物联网服务平台,能够支持符合当前行业应用的多种协议的解析和转换。公开协议包括EDP、MODBUS、MQTT以及>
公开协议
EDP协议(Enhanced Device Protocol)是OneNET平台根据物联网特点专门定制的完全公开的基于TCP的长连接协议,提供设备接入、加密传输、数据存储等功能,协议的特点和功能包括:
长连接协议
终端数据点上报,支持的数据点类型包括
整型(int)
浮点数(float)
字符串(string)
JSON
二进制数据
平台数据下发
端到端数据转发
2Modbus协议
Modbus协议是应用于电子控制器上的一种通用工业标准协议。此协议支持传统的RS-232、RS-422、RS-485和以太网设备。典型工业设备包括 PLC、DTU等均使用Modbus协议作为它们之间的标准协议,协议的特点和功能包括:
长连接协议
OneNET平台为Modbus主机
通过单条数据流的属性确定单条下发命令的内容以及周期
自动将终端上报的数据转化为数据流中的数据点
协议的典型应用场景如下:
3MQTT协议
MQTT协议是一个面向物联网应用的即时通信协议,使用TCP/IP提供网络连接,能够对负载内容实现消息屏蔽传输,开销小,可以有效降低网络流量,协议的特点和功能包括:
长连接协议
终端数据点上报,支持的数据点类型包括:
整型(int)
浮点数(float)
字符串(string)
JSON格式
平台消息下发
基于Topic的订阅、发布以及消息推送,可以实现设备间的消息单播以及组播
4>
OneNET支持设备采用>
短连接协议
终端数据点上报,支持的数据点类型包括:
整型(int)
浮点数(float)
字符串(string)
JSON格式
二进制数据
平台侧相关资源管理(见API接口文档)
5JT/T808协议
OneNET基于JT/T808协议定义了一个扩展协议JTEXT,可以让已经基于JT/T808协议传输数据的设备快速接入平台,协议的特点和功能包括:
交通部定制的用于车辆动态监控的标准通信协议
设备和平台可以保持长连接,可及时检测设备的上/下线状态
标准的“位置信息汇报”等消息格式,方便已支持JT/T808协议的终端快速接入平台
基于“上/下数据透传”模式,可以灵活上传用户自定义的数据,查询数据最新响应
私有协议RGMP
考虑到尽可能简化开发者的开发流程,提高用户设备数据传输的安全性,OneNET为设备接入平台提供了专门的私有协议,即RGMP协议(Remote Gateway Management Protocol)。
RGMP 协议与公开协议最大的不同是OneNET平台不提供协议的报文说明,而是根据开发者定义的设备数据模型自动生成SDK源码,开发者将SDK嵌入到设备中,实现与平台的对接。
RGMP协议具有业务数据格式灵活、数据传输紧凑高效以及实时性高等优点,其主要特点和功能包括:
私有的报文格式,保证数据安全性
终端数据点上报,支持的数据点类型包括:
整型(int)
浮点数(float)
字符串(string)
二进制数据
布尔值
远程配置更新
平台通知信息下发
远程固件升级(OTA)
协议的典型应用场景如下:
请根据您的产品功能需求,选择接入协议,点击“确定”按钮,完成产品创建。
创建完成后,在d出的对话框可进一步创建设备或者返回到产品列表页面;
在产品列表页面会列出您创建的全部产品,可直接对各产品进行编辑和删除 *** 作,也可以点击产品名称,进入该产品的管理页面;
至此,您已经在OneNET上完成了产品的创建。
若您选择的是EDP,MQTT,>
若您选择的是RGMP作为接入协议,请进入私有协议产品指南了解详情。
物联网平台为设备提供安全可靠的连接通信能力,向下连接海量设备,支撑设备数据采集上云;向上提供云端API,指令数据通过API调用下发至设备端,实现远程控制。物联网平台也提供了其他增值能力,如设备管理、规则引擎、数据分析、边缘计算等,为各类IoT场景和行业开发者赋能。
如下是共享单车基于物联网平台的解决方案。
物联网平台提供边缘计算能力,支持在离设备最近的位置构建边缘计算节点处理设备数据。
在断网或弱网情况下,边缘计算可缓存设备数据,网络恢复后,自动将数据同步至云端。
提供多种业务逻辑的开发和运行框架,包括场景联动、函数计算和流式计算,各框架均支持云端开发、动态部署。
边缘计算能力允许在最靠近设备的地方构建边缘计算节点,过滤清洗设备数据,并将处理后的数据上传至云平台。
物联网应用可广泛应用于:智能生活、智能工业、智能楼宇、环境保护、农业水利、能源监控等环境。计算平台主要涉及:
开发者使用设备接入SDK,将非标设备转换成标准物模型,就近接入网关,从而实现设备的管理和控制。
设备连接到网关后,网关可以实现设备数据的采集、流转、存储、分析和上报设备数据至云端,同时网关提供规则引擎、函数计算引擎,方便场景编排和业务扩展。
设备数据上传云端后,可以结合云功能,如大数据、AI学习等,通过标准API接口,实现更多功能和应用。
物联网 (IoT) 设备必须连接互联网。通过连接到互联网,设备就能相互协作,以及与后端服务协同工作。互联网的基础网络协议是 TCP/IP。MQTT(Message Queue Telemetry Transport,消息队列遥测传输) 是基于 TCP/IP 协议栈而构建的,已成为 IoT 通信的标准。
更多详细参考 官网
1参见官方文档
2推荐参考
登录 kuiper-manager
登录时需要提供 kuiper-manager 的地址,用户名、密码。如下图所示:
本文档不会涵盖 EdgeX 或 LF Edge eKuiper 的基本 *** 作。读者应具备以下基本知识:
为方便大家阅读,下面以界面 *** 作方式介绍
>
物联网开发应用最重要的是各种接口的兼容性。
首先物联网终端设备数量比手机大得多,而且本身没有显示界面,通常只是能够通过特定网络协议回传数据的传感器(直接连入互联网或者通过网关设备),也就是说在物联网大数据汇聚的前端,数据的汇入是自动化进行的,应用开发的重点是后端的汇聚层。
物联网应用后端汇聚层需要有一个智能化软件系统(通常运行于数据中心),来管理物联网设备(包括固件升级等)、网络、处理海量数据,并提供给用户。
在设备层、汇聚层之外,物联网应用还需要一个分析层,负责处理物联网设备产生的大数据。
最后,是最终用户层,负责将有用的数据分析结果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到用户的终端设备中,这个层面的开发,可以是移动web网站也可以是一个手机APP。
由于设备层和汇聚层第三方专业产品和服务的完善,实际上今天的物联网应用开发,主要指的是分析层和用户层这两个层面,换而言之,未来物联网开发生态主要建立在成熟的云计算物联网平台上。成熟的物联网平台通常都提供汇聚层需要的大数据存储、实时信息总线以及于前端应用通讯的API。
实际上今天已经有大量面向物联网应用开发的平台,例如Xively、Mnubo、BugLabs和ThingWorx等,这些平台通常能够兼容大量物联网产品厂商的设备。
物联网 ——指的是将无处不在的末端设备和设施,包括具备“内在智能”的传感器、移动终端、工业系统、楼控系统、家庭智能设施、视频监控系统等和“外在使能”,如携带无线终端的个人与车辆等“智能化物件或动物”,通过各种无线或有线的通讯网络实现互联互通、应用大集成,以及基于云计算的SaaS营运等模式,提供安全可控乃至个性化的实时在线监测、定位追溯、报警联动、调度指挥、预案管理、远程控制、安全防范、远程维保、统计报表、决策支持等管理和服务功能,实现对“万物”的“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管、控、营”一体化。物联网是一门新兴的信息技术,社会各界政府部门都非常关注,未来发展前景应该不错!
了解更多物联网相关信息可访问飞瑞敖物联网信息论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