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卫平:
出生于1958年6月,主要负责制定本公司的发展策略,以及监督项目规划、设计和市场营销。同时也是本公司若干附属公司或联营公司的董事。1982年毕业于杭州大学,学士学位,主修历史。1995年1月6日创建本公司。宋卫平先生其通过自身不懈的奋斗精神,联合控股公司Delta House Limited以及师氏企业香港丹桂基金会有限公司持有的股份成为本公司控股股东, 同时也是Delta House Limited及香港丹桂基金会有限公司的董事。是浙江省房地产业协会的副主席和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
寿柏年:出生于1954年3月,主要负责本公司的整体业务运作及财务管理。是本公司若干附属公司或联营公司的董事。1982年毕业于杭州大学,拥有学士学位,主修历史。1982年至1998年间在浙江省鄞县县政府、宁波市政府办公厅及中国华能集团浙江公司工作。1998年4月,加入本公司。是杭州市房地产业协会的副主席。通过其控制公司Profitwise Limited持有的股份成为本公司控股股东,同时也是Profitwise Limited的董事。
罗钊明:
出生于1966年11月,于2009年5月加入本公司。主要负责公司在环渤海区域、东三省区域及江苏、安徽、新疆等地的项目拓展及开发运营,以及本公司客户关系管理和园区服务体系建设。200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1993年5月,出任北京亚运花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1995年5月至2006年1月,出任香江国际发展有限公司董事兼总裁职位。2006年10月,成立北京莱福建设有限公司,并被委任为董事兼总裁。目前,还担任其拥有权益的4个项目公司的副主席,这4个项目公司是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的远洋地产控股有限公司的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此外,也是Tandellen Group Limited的董事。
郭佳峰:
出生于1965年2月,于2009年5月加入本公司。主要负责湖南长沙、浙江杭州、浙江舟山等地10余个项目的房地产开发。1981年毕业于浙江建筑工业学校,获工业与民用建筑文凭。拥有超过25年的行业经历,在项目开发、工程营造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海尔消费金融是海尔集团,海尔财务公司,红星美凯龙,绿城电商以及中国创新支付所发起的金融产品,我来贷是亚洲金融科技集团welab旗下的纯线上金融科技产品。
海尔消费金融是围绕家电、教育、医美、保险等核心场景布局消费金融服务,致力于打造物联网家庭金融服务领航者,让亿万家庭幸福可期。
万科物业
万科物业成立于1990年,以住宅物业为主提供高品质服务,连续十年蝉联行业百强TOP1 。作为中国物业管理行业的领跑者,万科物业致力于让更多用户体验物业服务之美好,围绕业主不动产保值增值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绿城物业
绿城物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秉承“真诚、善意、精致、完美”的核心价值观,为广大业主提供充满人文关怀的服务。目前绿城物业总合同服务面积超过3亿平方米,成为全国同行业中物业类型最多、服务区域最广、服务面积最大的物业服务企业之一。
龙湖物业
龙湖集团1993年创建于重庆,发展于全国,业务涉及地产开发、商业运营、物业服务、长租公寓等领域。龙湖物业深耕住宅物业二十多年,“满意+惊喜”的龙湖式幸福是龙湖物业最深入人心的标签,在国内多个城市均是更换物业首选公司。
碧桂园物业
广东碧桂园物业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物业服务企业。目前,服务涵盖住宅、商业中心、写字楼、公园、市政等多种业态,遍及全国3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服务项目超1000个,签约管理面积2亿多平方米,服务业户约300万,服务团队逾18万人。
金科物业
金科物业是一家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的智慧服务供应商。创建于2000年,成长于重庆,发展于全国,金科服务荣获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综合实力TOP10、连续5年中西部第一、重庆综合实力第一、无锡综合实力第一、郑州综合实力前三、服务质量全国前五、企业经营绩效全国前八、服务规模全国前十。
保利物业
保利物业于1996年在广州成立,并于2017年在新三板挂牌上市(证券代码:871893)。旗下分、子公司26家,业务遍及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长春等全国60个大中城市,管理面积超过1亿平方米,员工总数两万余人。
长城物业
长城物业是中国首批国家一级资质物业服务企业,1987年创立,目前已经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发展态势,集团以“三精化”网格管理模式,着力打造“物业管理发展”与“社区生态建设”双主航道的发展模式。目前长城物业项目约750余个,物业面积逾17亿平方米。
金地物业
金地物业管理集团公司是金地集团成员企业,中国物业管理一级资质企业,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名誉副会长单位和深圳市物业管理协会副会长单位。金地物业在全国华南、华北、华东、华中、东北、西北、东南区域布点布局,下辖各区域物业公司及楼宇工程、经营管理等多个专业公司。
雅生活物业
雅生活是雅居乐集团下的物业板块。雅生活竭诚为业主提供全方面的居家生活解决方案,已集结物业服务、网络科技、旅游、广告、营销、验房六大业务舰队。2018年雅生活正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交易,成为首家红筹分拆H股的物业服务企业。
天骄爱生活物业
重庆天骄爱生活1999年正式成立。是国家一级资质物业管理企业,重庆市物业管理协会副会长单位,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天骄爱生活全国化战略布局已成型,2020、2021连续两年,天骄爱生活荣膺中国物业服务企业综合实力TOP10。
智慧社区是社区管理的一种新理念,是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新模式。智慧社区是指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利的现代化、智慧化生活环境,从而形成基于信息化、智能化社会管理与服务的一种新的管理形态的社区。
智慧社区建设背景
自IBM于2008年提出“智慧地球”和“智慧城市”概念以来,与“智慧城市”一脉相承的“智慧社区”也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兴起。。相对而言,美国、日本、欧洲、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智慧社区起步较早,发展较快。。在我国,智慧社区作为城镇化发展的新战略以及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创新模式,在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
2014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各大城市也综合国务院的指导意见,出台了适合自身城市社区建设的指导方针,全国各大城市掀起了智慧社区建设浪潮。
2017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实施“互联网+社区”行动计划,加快互联网与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的深度融合,运用社区论坛、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引导社区居民密切日常交往、参与公共事务、开展协商活动、组织邻里互助,探索网络化社区治理和服务新模式。
2018年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做好新型城市化试点工作,打造一批特色化小镇。
受政策推动,目前,全国各地建设了一批具有示范性智慧社区。包括杭州萧山的相墅花园智慧小区、合肥市滨湖世纪社区等。
智慧社区发展存在问题:资源整合困难,缺乏整体规划
目前,智慧建设建设中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缺乏整体规划
目前,大多数地方政府为响应政府号召,开展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建设活动。但现实生活中,某些社区项目高开低走,开始时高调宣传,最后却低调收场。还有部分社区建设未考虑到社区需求及后期运营问题,造成后期需要大力人力物力进行维护,造成资源浪费。
智慧社区的建设的前中后期,均需要有相对完整的建设运营规划,围绕社区的需求开展智慧化建设,但总体而言,智慧社区还处于发展初期,各个不同服务模块之间的衔接和有效运营尚待提高。
——社区资源、服务整合困难
智慧社区的理想状态,是让社区内的闲置资源、劳动力均能有效地被利用。但是现实执行却有一定难度。一是社区内的闲散人员可能经常居家不外出,或不经常接触社区的信息。要统计这类人群的信息是比较有难度的;二是社区居民基数庞大,有技术,有服务能力的人群隐藏在社区居民中,挖掘起来比较困难,将其整合起来更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社区服务差异化难以体现
。当前各个城市的智慧社区服务主要类型有物业管理公司的服务、社区行政管理中心提供的公共服务以及一些社区O2O产品提供的专项到家服务。这些服务虽然打着智慧社区的旗号,但是社区居民眼中却缺乏吸引力。例如一些社区社交产品,在微博、微信、QQ发展深入市场的环境下,社区社交产品难以成功推行。社区服务的要突出差异性,更多的是要关注社区居民的重点需求(例如:家政、故障报修、文娱、幼儿托管等),提供个性化服务。
智慧社区三类建设服务模式
目前已有的智慧社区建设模式和解决方案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自上而下”的智慧社区建设模式,该模式通过社区服务搭建一个平台,构建社会社区O2O生态圈,主要从物业或社区O2O业务切入,用户缺乏粘性,失败率较高,同时无法解决社区各个家庭智能终端的全面联接和内容交互。
二是“自下而上”的智慧社区建设模式,主要针对单一业务提供社区服务,例如e家洁、阿姨帮等。但该类社区O2O服务模式业务单一,用户推广成本高,扩张性弱。同时,无法解决家庭用户智能终端、社区门禁、安全防护等智能联接和协同问题。
三是“线上线下一体化”模式,线上主要包括云平台、服务平台建设,线下主要包括社区生活服务机构、社区团体组织。绿城智慧园区服务平台是“一体化”服务模式代表。绿城智慧园区服务体系在园区生活服务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大数据平台的建立、智能设施设备的引入、移动互联网及应用程式的推行,让业主方便的获取健康、文化教育、居家生活等各项服务,实现人与物、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高度互通,提升业主的生活便捷度、服务参与度和居住幸福度。
地产企业携手科技公司共同推进智慧社区建设
从目前国内智慧社区建设情况来看,主要还是以地产、物业企业为主导,科技企业为地产企业提供大数据、物联网、信息平台、智能化设备等技术支持。
2017年11月,万科集团旗下万科物业发展有限公司与眼神科技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打造安全、便捷、智能的新型社区。
2018年6月,腾讯与碧桂园服务签署“共建人工智能社区”合作协议,并在“云平台服务”和“云监控服务”两个领域启动联合研发项目,此举标志着双方正式携手共建国内首个“AI+服务”社区。
2019年5月,美的置业以12亿元收购智能家居公司欧瑞博科技15%股权,进一步发展智慧社区及智慧家居。
2019年6月10日,绿地控股宣布分别投资城云国际和涂鸦智能这两家“独角兽”公司。其中城云国际为城市互联网运营商,涂鸦智能为智能平台科技公司。
以上数据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智慧社区建设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作为浙商之源,衢商离开了家乡,来到了省会杭州。同饮一江水的衢商,在钱塘江畔,求学,生活,创业。他们的故事,充满了传奇。
今年,杭州衢州商会和《衢商》杂志战略合作,开展讲述自己的创业故事“寻找最美杭州新衢商”活动。征集面向杭州衢州商会所有会员展开。让我们一起沿着他们创业的足迹,听他们讲述杭州新衢商的故事。
杭州衢州商会副会长
姜吉喜, 衢州江山人,目前定居在浙江杭州。
2012年成立南消消防工程;2015年成立了浙江鼎泰消防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主要是帮助消防从业人员采购消防用品,同时进行资源平台的整合,为他们提供优良的解决方案。目前鼎泰是杭州最大的消防产品供应商。
01 同质化严重,产品单一
问及进入行业的契机,姜吉喜坦言,跟自己的家乡江山有很大的关系。为何这么说呢?
原来江山是全省远近闻名的消防之乡,经过30多年的发展,江山拥有消防产品生产企业130多家,拥有覆盖全国的消防器材销售网络和庞大的销售人员队伍,全市从事消防器材维修经营人员5万余人。
光在全国设立的消防器材经营点就有6000多个,分布于除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外的全部省、市、自治区,可以说江山已经形成 以消防产品生产销售为特色的块状经济 。
▲姜吉喜
在很多的家乡人看来,既然已经形成了产业链,从事消防一类的工作对他们来说更有市场。 每个人都在做的事情,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好。
在消防行业积累了几年经验后,姜吉喜开始反思, 形成产业链是好事,但传帮带的模式同样会带来弊端。
三、五个人组成了一家“公司”,这里之所以要加引号,是因为接项目时,挂的是别家公司的名,规模并不大,没有进行标准化公司运营;从事消防行业的人很多,但能够将消防产品做集中的很少,同质化严重且品种单一。
根据消防网数据显示,国内消防企业以销售规模500万元以下的小公司为主,前30家消防企业市场占有率不到10%;而美国前三大消防龙头企业Tyco、UTC和Honeywell在2012年市场占有率合计超过30%。
0 2 颠覆传统消防行业的模式
姜吉喜那几年很强烈的感受到,因为传统消防产品和经营模式的不变,让江山“消防之乡”的地位被撼动。他认为, 唯有变,是唯一的出路。
姜吉喜首先要做的便是推行公司化运营,“之后便是将公司定位明确,做好一件事,服务好消防从业人员”。在管理上,公司实行合伙人制度进行股权分配,针对公司高管人员是股权持有者,“ 这样一来,公司便不只是我一个人的,我只不过是这个公司的总经理,我需要做好自己的事。 ”
▲鼎泰公司内部消防产品展示
针对普通员工,公司进行工资+绩效+奖金的激励制度,分工明确,保障好每个人基本工资的前提下,让员工在各自的岗位劳有所偿,提高大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这样会让大家形成一致,把公司做大做强 ”。
针对产品结构上出现集中度不高的问题,姜吉喜先确定好定位,让鼎泰这个平台具备品牌与渠道优势,解决繁琐采购、无平台对接的行业痛点。
这就相当于一个大型的批发商,鼎泰做的是服务贸易, 把全国各地的消防产品以代理的方式,全部汇总到公司平台,同时推荐对接服务。
03 转型升级 再铸辉煌
近年来机器视觉技术的融入,智能安防已经成为了新的风口。消防行业也在这股新的技术浪潮中得到质变的发展,智能化也被视为消防行业未来的趋势。
2017年10月,公安部消防局下发《关于全面推进“智慧消防”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加快推进“智慧消防”建设,全面促进信息化与消防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
▲公司各类消防产品
在大市场的环境背景下,鼎泰在政策推动下,着力布局智慧消防市场,在智慧消防的解决方案中融入了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 等新兴技术手段,把 消防设施、消防监督管理、灭火救援 等各要素有机“链接”,实现 实时、动态、融合的消防信息采集、传递和处理 。
“最初我们的想法是建立一个平台,服务于杭州所有消防从业人员,让他们再去服务于企业,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做了升级版本,通过科技创新,与政府机构从顶层以智慧消防的形式建立合作。”
小结:
目前,鼎泰从最初几十种产品发展到6000种,产品迭代很快,未来市场也将拓展到杭州周边城市,与阿里巴巴、绿城、万科等大型集团也都有战略合作。
姜吉喜坦言,国民对消防意识还有待提高,火灾的安全防范知识还是欠缺的。这两年,也有规划去中小学校做宣传推广。他说, 在互联网和科技融合下,必将赋予消防更多的发展机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