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4G卡轻松解决上网难问题,蒲公英X4C路由器智能组网玩法多

用4G卡轻松解决上网难问题,蒲公英X4C路由器智能组网玩法多,第1张

大数据时代,数码产品最不能缺的是什么?没错!那就是网络流量,可以说即使有设备,没有网络流量的支撑确实体现不出它们的价值。很多人会说不是可以拉宽带吗?其实对于学生党或短期外出办公、经常更换工作环境的群体来说,办理宽带真的挺不划算。这类群体通常会选择便携式4G路由器,比如在前几年非常流行的随身4G路由器,它确实方便携带,可实际使用来说,并不能实现传统路由器的很多功能,使用起来在信号和发热方面也不是太好。

好在现在市面上有了更多的4G路由器可供选择,除了满足基本的路由功能外,它还支持4G连网模式,确实可以解决一些人的痛点,不用担心没有宽带,没办法使用网络的问题,只要有流量卡就可以上网,折算下来要比拉宽带要节省不少费用,而且信号和发热方面也比之前的便携式随身4G路由器要好很多。

最近笔者入手了一款蒲公英X4C 路由器,它的表现到底如何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蒲公英路由器是贝锐旗下品牌,相对来说,大家对于它旗下的向日葵远程控制应该会更熟悉一些,远程控制家里的电脑,存取资料确实非常的方便。今天介绍的这款蒲公英X4C路由,从某个角度来看也是给用户带来了方便,并且解决了一些上网的问题,也给用户带来全新的上网体验。

包装里面除了路由器外,还有一个电源适配器、一张物联网的流量卡,以及说明书三包凭证。赠送的蒲公英物联网卡可以免费使用3个月,小程序激活即可使用。



蒲公英X4C路由器的外壳采用的是哑光塑料材质,整机尺寸为195mm128mm24mm,整机扁平的设计风格,机身相对来说非常的轻薄,如果把它放入弱电箱体里面也不会占用太多的空间。

蒲公英X4C路由器搭配了四根不可拆卸的高增益天线,其中两根是4G天线,另外两根为WiFi天线。支持多角度调节,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进行方向调节,通过调节起到降低同频干扰、提升信号的增益效果,让用户使用时,能得到更稳定的WiFi信号。

正面设计了一个品牌LOGO,在路由器下方位置设有四个指示灯,分别是系统指示灯、组网指示灯、WiFi信号指示灯和4G网络指示灯,通过指示灯,用户可以非常直观地了解目前路由器的工作状态。

在底部位置,设计了大面积蜂窝状散热孔,可以看到几乎覆盖了整个底部,这样可以很好的解决蒲公英X4C路由器的散热问题,即使长时间使用也可以保证路由器的稳定使用。

背部的接口方面,蒲公英X4C路由器设计了一个百兆自适应WAN口,还有两个百兆自适应LAN口。相较于普通路由器,蒲公英X4C路由器增加了一个Nano SIM插槽,插入物联卡就可以直接使用,这也是这款路由器的亮点之一。

这款路由器支持Nano SIM卡,那么相信很多小伙伴会有一些疑惑,这个和手机热点有什么区别呢?通俗一点说,手机热点只能用于应急使用,想要稳定的信号,蒲公英X4C路由器还真的不能少,不仅满足了WiFi的稳定性,在速度方面也是没办法比。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蒲公英X4C路由器随机赠送的蒲公英专属物联网卡,只能使用在蒲公英设备上,由于做了相应的设置,无法在其它设备上使用。只需要扫码进入小程序快速激活开卡即可,首次使用会有5GB高速流量,可以免费使用三个月,相比宽带资费要更省一些。在一些不方便安装宽带的地方,通过蒲公英X4C路由器使用网络会更方便。

蒲公英X4C路由器的组网方式分为两种,一种就是常见的有线组网,通过网线插到路由器的WAN口端。然后使用手机连接指定WiFi,在浏览器中输入相应地址,就可以进入到路由器管理配置界面。 *** 作还是挺方便的,并不需要太多的学习成本。

各种网络功能,进入后台就可以清晰看见:网络行为管理、上网权限、WiFi密码管理等等,都可以在后台 *** 作。相较于传统路由器,它还有智能组网功能,这也是这款路由器的亮点之一。蒲公英SD-WAN智能组网采用自主研发的云虚拟组网技术,无需公网IP和复杂 *** 作,以简单方式快速组建异地虚拟局域网,可以实现局域网内电脑、手机、服务器等信息数据的互联互通。

在配置界面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场景选择对应的上网方式 ,蒲公英X4C路由器宽带拨号、动态IP、静态IP、APN(4G)、无线中继五种模式选择,和传统路由器上,蒲公英X4C路由器新增了一个APN(4G)上网方式,选择这个模式,直接把4G物联卡插入就可以直接使用。

它还可以设置备用网络,比如有一种上网方式网络出现问题,就会启动备用网络,这点还是挺人性化的。

在后台还设置了应用中心,里面包含了贝锐家的常用应用,比如生壳动态域名解析,这功能一般玩NAS设备的玩家都相对熟悉一些,通过相应设置,可以通过域名访问自家的设备,第二个就是向日葵远程开机功能,通过绑定支持的设备可以实现远程开机的需求。

使用物联卡速度到底如何呢?经过测试,蒲公英X4C无线路由器的速度基本可以满足日常的使用需求,下载速度达到了179MB/s,上传速度在539M/s,测试仅供参考,毕竟不同的地方的网络环境会存在差异。

好了,本次的分享就先到这里,蒲公英X4C无线路由器在功能上还是比较全面的,在这就不做一一介绍了,它不仅拥有传统路由的功能,上网方式可以自由选择,在传统的上网方式的基础上增加了4g上网功能,只需通电,插卡就可以用,并且还拥有智能组网功能,只要通过绑定设备组网,就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异地远程访问设备,所以让这款蒲公英X4C无线路由器在使用场景上变得更为丰富,解决了一些特殊人群上网的问题,这是相对来说非常合理的解决方案。

1、改变信号频道。在使用无线路由器时,通常路由器都设置了一个默认的频道,也许便是其中最拥堵的。所以,可以在路由器设置中改变通道,或是使用免费的工具软件inSSIDer也能够实现同样的效果。不要被软件看似复杂的图表所迷惑,只需要切换至不那么拥挤的频道(chanel)就可以了。

2、更新路由器的固件。家庭用户往往最容易忽视的便是更新路由器的固件,因为商用路由器往往会具备固件更新通知的功能,而家用产品则不具备。事实上,新版本的固件往往会针对信号、性能等方面进行改善,所以可以尝试使用路由器设置界面中的“检查版本更新”功能、或是自行前往官方网站下载。

3、更新无线网卡驱动。除了及时更新路由器固件之外,电脑的网卡固件更新同样重要,在某些情况下也会提升电脑的WIFI信号搜索能力。大多是笔记本电脑都内置了无线网卡,只要进入控制面板找到网络适配器的名称,然后去官方网站下载最新驱动安装即可。

4、改变路由器位置。通常情况下,会将无线路由器放置在最靠近宽带调制解调器的位置,但事实上,最好的位置是整个房屋中间的位置。当然,这取决于屋子的大小,如果仅是一室一厅的公寓,其实无线路由器放在哪里可能都不会有太大区别;如果是一个三室两厅的大面积复式住宅,那么就应该尽量将无线路由器放置在房屋的中央,为二层空间带来良好的无线信号。整个成本其实也是十分低的,如果距离宽度调制解调器较远,可以购买更长的以太网CAT 5电缆。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人们对速率和带宽的需求越来越高。从2G、3G、4G一直到5G,传输速率越来越高,20年来速率提升了近20倍。作为蜂窝网络的室内覆盖补充,WiFi同样承担着大量的数据流量卸载,技术发展从80211b/11g/11a/11n/11ac,直至即将商用的80211ax,其带宽、网络容量、覆盖范围等主要指标都有大幅提升。这些技术的进步也让我们有能力去实现更多的应用,比如物联网。

WiFi6的杀手锏

目前家用WiFi的连接存在普遍这样的问题,即无论互联网连接有多快,当使用人数过多,就会出现“拥堵”问题。此外,目前的WiFi还存在着覆盖范围小,穿墙能力不强等缺点。

近日,在Qorvo北京新闻发布会上,WiFi之父、Qorvo无线连接业务部总经理Cees Links表示,新一代WiFi技术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上述问题,甚至为了方便用户记忆,WiFi联盟对新一代IEEE 80211ax标准的命名也做了简化,现已改名为WiFi6,前两代技术80211n和80211ac则分别更名为WiFi 4和WiFi 5。Cees Links相信,WiFi6有效提高了实际数据吞吐量,同时侧重于提高网络容量,以便实现无线室内架构的改进和基础设施的长期升级。这项技术将对未来的室内无线网络带来一次革新,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网络体验。

谈到WiFi6新架构对未来室内无线网络的影响,Cees Links表示:“传统的WiFi在与现在的蜂窝网络如2G、3G或者4G连接时,需要切换SSID,WiFi 6则不同。WiFi 6的杀手锏在于,分布式WiFi及One Pod Per Room的设计将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对整个住宅的网络覆盖。以家庭为例,我们可以可在客厅中放置一个路由器,其他房间均可放置一个Pod来实现稳定的无线接入。作为一个小型的无线接入点,每一个Pod将直接连接至路由器,路由器再连接至互联网。因此,每个Pod都将提供一条全新的通路,在室内进行WiFi连接时,可选择最优通路进行WiFi网络的使用,为住宅内的每一所房间提供最优的网络传输速度,同时也拥有足够的网络容量。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所有接入只需一个SSID。”

在配置上,Pod数量可根据住宅大小自由调整,甚至包括办公室楼宇的全方位覆盖。布置的Pod数量越多,整个建筑的WiFi网络覆盖越全面,所获得的网络体验也越好。而每个Pod的使用都需要安插在电源插口上来提供电力补充。“在这一点上,Qorvo仍然坚持‘小即是美’这一理念。因此,Qorvo也是竭尽所能缩小Pod的产品大小,以便以更低的功耗提供更优的性能。” Cees Links表示。

此外,Cees Links还提出,连接至住宅的数据速率是当今WiFi连接性的瓶颈,也就是说接入住宅的数据速率远低于智能设备与接入点之间的传输速率,即使设备之间的传输速率为7 Gb/s,但是在家中上网的速率只有100 Mb/s,数据分层严重失衡。因此,数据速率的提升以及数据分层的重建应该能够创建更有意义的数据连接。随着运营商竞相提高FTTH、DOCSIS 31以及 LTE/5G网关的数据速率,WiFi 6也将切实提高实际数据吞吐量并侧重于提高网络容量,此外还通过减少干扰等措施以支持在智能家居中使用多个无线电系统。相比之前的WiFi版本只注重速率的提升而忽略网络容量的影响,预计2019年即将商用的WiFi6在速率、频段、覆盖面积上都带来了明显提升,使得WiFi网络将具备更加宽松的带宽流量以满足多用户的网络需求,同时也带来了更远的传输距离与更高的传输速率,能够满足诸如AR/VR、自动驾驶与4K影视等多元化场景应用的需求。

WiFi 6技术让智能家居实现真正的互联

智能家居是市场上日益普及的智能场景之一,它所提供的服务需要通过传感器获取数据,然后将数据收集至云进行分析,并提供多样化的智能服务。而数量庞大的传感器和为之提供网络连接的室内WiFi设备是实现智能家居服务的基础。

为了实现真正互联的智能家居,分布式WiFi6架构所采用的One Pod Per Room设计应该是目前最佳的无线组网方案。Cees Links利用智能电灯和智能标签举例对此进行了说明,他说:“每个Pod都用作无线接入点,每个接入点都将支持WiFi和物联网标准。这种智能家居网络架构一方面满足更高的WiFi要求,还可以加入Zigbee和蓝牙设备,甚至还能通过语音辅助命令进行控制。此外,利用分布式WiFi6架构,智能设备搭配上最新的WiFi6标准所提升的数据吞吐量与带宽容量,可以在多个通道中与无线路由器通信,无需使用额外的网关或在家中安装多个以太网/电缆/光纤连接点,从而真正创建一个更高效的智能家居环境。”

当然,有了WiFi6的One Pod Per Room架构,也可以不再使用Zigbee和蓝牙网格。此举意味着可延长设备的电池寿命,简化设置和故障排查流程,进一步降低用户使用成本,这一点意义非凡,Cees Links表示。

Qorvo的更多投资在WiFi6而不是5G

在物联网应用中,面对的无线通信标准越来越多,如WiFi、4G、蓝牙、Zigbee、NB-IoT、LoRa等,每种应用场景都有各自最适合的无线连接协议。Cees Links表示:“作为全球领先的射频解决方案供应商,Qorvo致力于设计、开发和制造高质量RF组件实现无线通信。在Qorvo主要的两大产品线中,一条产品线针对移动设备,另一条则更多聚焦于物联网与基础设施建设,低功耗产品则主要应用于智能电子标签、智能家居、智能灯和遥控器等领域。无线通信技术是Qorvo的强项,对我们来说不会在意最终哪个标准会赢得市场,我们的目标是,从RF前端到系统级解决方案,Qorvo将一网打尽。”

就WiFi6和5G的商用前景而言,Cees Links认为Qorvo的投资重点应该是WiFi6,而不是5G。这是因为,WiFi6可提供更广泛的应用,现实生活中有70%的数据传输是在WiFi网络上完成。在家中,我们会利用WiFi进行各种各样的数据传输,数据传输量与使用的规模接近于5G的两倍。如果用5G进行大规模部署的话,则需要更多的基站,资金投入会很大。而WiFi6的部署更经济实用,未来它也不会被5G所取代。

据Cees Links介绍,不久前,Qorvo宣布与世界级照明和物联网解决方案公司LEEDARSON(立达信)达成合作伙伴关系,以打造能够同时在ZigBee 30和蓝牙低功耗(BLE)50 协议下运行,并同时兼容最流行的物联网标准的智能家居照明产品系列。在该系列的首款产品——LEEDARSON智能灯泡和照明开关中,即集成了Qorvo适用于超低功耗无线应用的多协议/多通道智能家居通信控制器QPG6095。

“Qorvo产品涉及整个物联网领域,无论是从短距离通信到局域网传输,还是从射频前端的模块、芯片、软件以及系统,我们都有相关的产品,” Cees Links强调:“Qorvo目前在WiFi6领域同样处于领先地位,这一切主要得益于我们拥有优异的产品性能和无与伦比的高集成度设计。在WiFi6上,Qorvo已经做好全面准备,接下来仍将紧随无线通信与物联网市场快速发展的步伐,提供更加全面的系统级支持。”

在互联网时代,Wi-Fi如同我们生活中的氧气一般无处不在。它是当今使用最广泛的无线网络传输协议,承载了全球一半以上的流量。Wi-Fi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术语,用于描述不断发展的80211协议家族。


而Wi-Fi联盟是推动Wi-Fi发展的组织,他们通过数字命名法简化了Wi-Fi名称,例如Wi-Fi 6对应80211ax、Wi-Fi 5则是80211ac、Wi-Fi 4为80211n。



5G的到来,开启了万物互联的时代,像自动驾驶、智慧城市、远程医疗、智能可穿戴等,都是物联网的应用场景。 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这类市场的需求,Wi-Fi联盟推出了覆盖距离更广、功耗更低的Wi-Fi HaLow认证方案。


Wi-Fi HaLow是基于IEEE 80211ah技术的认证标准,同时也是针对IoT市场量身打造的低功耗Wi-Fi技术。



众所周知,适用于物联网的低功耗传输标准,还包括ZigBee、Z-Wave、蓝牙以及Thread。ZigBee和Z-Wave的缺点在于频宽较低,并且两者在设定时的d性较弱。以ZigBee为例,它无法进行跳频,在网络布建时容易受到干扰。因此,ZigBee不太适合射频环境不稳定的物联网或M2M应用(基于特定行业的终端)。 而Wi-Fi HaLow单个节点最多连接设备超过8000个,同时还具备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和墙壁穿透性。


至于蓝牙,它的缺点在于通讯距离,一般不会超过10米。 而Wi-Fi HaLow的最大传输距离达到了1000米。




作为远距离无线传输技术的一种,Wi-Fi HaLow低功耗、长距离的特性,除了适用于工业物联网、无人机、安防监控等领域外,还可以用于智能可穿戴设备。


目前,主流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大致可分为三大类:TWS、智能手表和智能眼镜。 首先是TWS, 消费者在选购TWS耳机前,通常会比较在意耳机的音质、降噪以及续航能力。


为了更好的便携性,TWS耳机的体积基本上做得都比较小,大概只有一根大拇指那么大。在有限的体积下,TWS耳机内部需要塞入很多元器件,包括音频单元、降噪芯片、电池等。



现在,市面上绝大多数TWS耳机,单次使用时间基本都能达到5~8个小时。想要进一步提升TWS耳机的续航能力,厂商的做法有两种:一种是增大电池容量;另一种则是引入快充技术。


虽然增大电池容量并不难,但是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存在很多问题,比如随着电池容量的增加,电池的体积也会增大,这样一来,耳机腔体部分也会变大、变重,不仅牺牲了部分便携属性,还会影响耳机的佩戴舒适度。而且,在TWS上加入更多的功能,也会加快电池消耗的速度。


至于引入快充技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TWS耳机的续航问题,因为用户需要将耳机放入充电盒,等待5分钟后,才可以继续使用1小时。 而Wi-Fi HaLow低功耗的特性有助于改善TWS耳机的续航能力,尽管不难带来质的提升,但是最起码要比以前更好一些。



其次是智能手表。 以Apple Watch为例,它可以通过e-SIM功能脱离手机独立运作,而且拥有专门的应用商店,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下载对应的App,这些 *** 作均离不开移动蜂窝数据和Wi-Fi。


传统Wi-Fi最大的瓶颈在于功耗问题。Wi-Fi HaLow在功耗表现方面,由于采用了700~900更低的频率,以及更窄的频道占用宽度,使得功耗与蓝牙、ZigBee等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也就是说,无论是下载安装应用还是长时间使用需要联网的App,支持Wi-Fi HaLow标准的智能手表功耗表现会更低,与之对应的就是续航能力的提升。



最后是智能眼镜。 现在,市面上比较常见的智能眼镜有家用或户外使用两种类型,前者主要用来影音 娱乐 ,比如看、玩 游戏 等;后者则更倾向于接打电话和听歌。


而Wi-Fi HaLow除了低功耗的特性外,还支持远距离传输、多设备连接、更好的穿墙能力以及更强的抗干扰性。 对于家用型智能眼镜,如果路由器位于客厅,在房间内使用时,WiFi连接性会变差。再加上如果家里不止你一人,路由器又不支持Wi-Fi 6的情况下,使用智能眼镜可能会因为网络拥堵问题影响用户体验。如果家用型智能眼镜支持Wi-Fi HaLow标准,上述问题或许都能得到解决。


对于像华为Eyewear这类户外使用的智能眼镜而言,其最大的问题在于网络连接的稳定性。 举个例子,在地铁、公交等信号复杂的应用场景下,使用户外型智能眼镜听歌时,可能会受到外界信号的干扰,导致设备经常断连。相比传统Wi-Fi和蓝牙,Wi-Fi HaLow拥有更强的信号抗干扰能力,可以大幅降低外接信号对智能眼镜的干扰性。




其实,相比智能可穿戴设备,Wi-Fi HaLow更多的作用在于布局AIoT市场。比如智能安防,由于Wi-Fi HaLow最大传输距离为1000米,并支持最多1万台设备同时接入同一连接点,大型商场只需要在一个位置搭建Wi-Fi HaLow的接入点,即可覆盖一公里以内所有支持该标准的监控摄像头。对于商家来说,布局安防监控成本会更低。


而且Wi-Fi HaLow有助于提升智能家居的使用体验,现阶段的智能家居,体验上都不是太好,不是经常断连,就是受到家里其他设备的信号干扰,导致实际使用起来延迟偏高。如果智能家居全部支持Wi-Fi HaLow标准,那么这些问题可能都会得到解决。



事实上,Wi-Fi HaLow并不是什么新技术,早在2016年,Wi-Fi联盟就已经公布了这项标准,只是没有厂商愿意去跟进, 直到2020年,国内珠海泰芯半导体才推出了全球首款基于Wi-Fi Halow标准的量产芯片,但应用场景与普通消费者没有太多联系。


说实话,Wi-Fi HaLow在定位上,与Wi-Fi 6多少有些重叠,毕竟室内应用场景,两者区别并不大。相较之下,Wi-Fi HaLow更适合户外场景。很显然,Wi-Fi联盟在这个时间节点再次宣布该标准,是一个很正确的决定。


不过,考虑到之前该标准从公布到芯片量产再到商用的进度,厂商们可能没有那么跟进并推出相关产品。虽然加入Wi-Fi联盟的厂商不在少数,包括上游芯片厂商英特尔、高通等,下游终端品牌厂商包括微软、苹果、华为等,但是Wi-Fi HaLow标准是否会应用于智能可穿戴领域,最终还要看厂商们愿不愿意,毕竟已经有了“前车之鉴”。

4G工业路由器和家用路由器的区别:

1、不管是4G还是5G的工业路由器的CPU,缓存,内存等硬件参数更高,NAT转发数更多,支持同时接入上网的用户数量更多。

2、从软件功能上来看,工业路由支持的协议标准及软件管理功能更多,为满足企业各种网络的需求,有些支持***,有些支持控制流量,有些支持多种虚拟服务和更多路由协议。

3、工业级路由器价格比家用路由器更贵。

4、如果是无线路由器,企业级无线路由器支持的无线接入用户数及总的接入用户数都比普通家用路由器更多。

推荐一款爱陆通生产的工业级路由器AR7091

产品采用高性能的工业级32位通信处理器和工业级无线模块,以嵌入式 *** 作系统为软件支撑平台,同时支持1个千兆以太网WAN、4个千兆以太网LAN、1个RS232/RS485(可选)接口和24G/58G WIFI接口,可同时连接串口设备、以太网设备和 WIFI 设备,能满足工业现场通信的需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28928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