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门
白家大爷、御医白颖园不慎治死了詹王爷的二女儿,先朝同治帝的嫔妃,詹王爷落井下石,百草厅被查封,白颖园被问成死罪,幸遇刑部大狱牢头严爷和朱顺搭救,以一韩姓死囚顶替,白颖园远走天涯。白萌堂病故,临终时将家庭大权交给二儿媳白文氏,白颖园之妻听说丈夫被处死,上吊自杀。转眼界,白景琦长到七岁,到了上学的年龄,但其生性顽劣,先后气走了三位私塾先生,最终被新请来的老师,原神机营军官季宗布降服,并表现出了医药方面的天赋。白文氏治家有方,白家老号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三爷白颖宇坏事做尽,勾结外人,谋夺白家的财产和秘方。白景琦长大成人,爱上了小姑娘黄春,却并不知道她是贵武和詹王府大格格的私生女,遭到家人的一致反对。
《大宅门》是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视剧。剧中百草厅的原型就是大清末年的同仁堂。该剧的导演和编剧郭宝昌在同仁堂这个大宅门里生活了整整26年。出于各种考虑,同时也为了保护这部作品,郭宝昌不仅将同仁堂改成了剧中的百草厅,还把同仁堂原本的4个房头改成了3个房头,在创作人物的时候也都进行了必要的艺术加工。《大宅门》中男一号白景琦的生活原型就是郭宝昌的养父乐镜宇。现实生活中的乐镜宇自幼顽劣,个性张扬,靠刻苦学习自学成才。他不仅是一位医生,还是一个发明了很多中成药的中药学家,阿胶、乌鸡白凤丸等配方都是乐镜宇研制、发明的。《大宅门》中的女一号白文氏的生活原型是郭宝昌综合了乐家三代女人:曾祖母、祖母和养母的许多事迹而成。 《大宅门》中有位痴迷名伶的白玉婷,其生活原型就是郭宝昌的十二姑。她迷恋的名优就是梅兰芳先生。
《大宅门》的故事从清光绪年间讲起,以北京一个卖药兼行医的大宅门的历史变迁为主干,讲述了一群人的恩怨沧桑。这类故事在中外影视作品中很多见,要有自己的特色,不是件容易的事。《大宅门》却能标新立异,把故事说得精彩纷呈,每一集都有悬念。《大宅门》的可贵,不仅在于写了宅门的变迁、人物的命运,还在于透过大宅门写了历史,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庚子事变、辛亥革命、张勋复辟、五四运动、革命军北伐、卢沟桥事变等等,这些近现代的历史事件都在戏里或隐或显的有反映,而且这些历史事件也对大宅门的生活构成影响。国家兴亡和家庭、个人是这么直接地发生着关系,剧中人物的生活、思想不得不跟着时世的变化而调整,显示了作者郭宝昌的历史眼光。
乔家大院
清咸丰年间,山西祁县大东家乔致广因生意惨败病重身亡,股东们纷纷上门讨债,家族内部暗流涌动,伺机瓜分家产。危机之下,大太太(娟子 饰)急传在外考取功名的二少爷乔致庸(陈建斌 饰)回家出任新的大东家,并让他斩断与其青梅竹马的江雪瑛(马伊俐 饰)任何联系,迎娶“山西第一抠”之女陆玉菡(蒋勤勤 饰)。乔致庸生性顽劣,根本不想接手生意,但面对族人的跪求,考虑到乔家未来的兴衰勉强就范。穷秀才孙茂才(倪大宏 饰)自觉满腹经纶,见乔家有难自荐上门帮忙,成了乔致庸的军师。上任伊始,乔致庸一行首先赶往包头乔家分号,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人事调整,他任人为贤的做法很快赢得了众商家的尊崇。从此,一代奇商乔致庸开始了他数十年的风雨历程。
该剧的制片人由第二届"百佳电视艺术工作者"得主孟凡耀担任,编剧由海军 创作室创作员朱秀海担任,此外剧组还专门邀请了乔家大院的第七代传人乔燕和担任该剧的总顾问,并专门成立了创作顾问团、创作策划组,而山西省晋中市市委宣传部、山西省晋中市祁县县委县政府、山西省电视艺术家协会和"乔家大院--祁县民俗博物馆则作为该剧的协拍单位 。2005年3月3日,该剧正式开拍。为了真实反映清末乔家大院的情况,摄制组在山西祁县千处民宅中最为出名的乔家大院实地取景拍摄 。在拍摄过程中,胡玫导演坚持要让每一个演员上场前都确定自己的角色没有问题,如果有人感到不舒服,演员和导演就会反复讨论,在拍摄过程当中,演员有任何灵感和想法,只要不违背整部戏的基调和发展都可以尝试。有一次为了一场戏,蒋勤勤和陈建斌谁也说服不了谁,导演最终决定按照两个人的想法各拍一条,然后再决定用哪条,这样的表演氛围让演员感觉是真正在创作 。
《乔家大院》通过剧情故事塑造的银屏人物,将乔家的商德、晋商的商经娓娓道来,在人物剧情的烘托中,将晋商的经营之道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比如晋商的经营诀窍,晋商的经营艺术,就是通过剧中人乔致庸、孙茂才、马荀几位的口中讲出;比如商号的任何人都不得任用私人,私自拆借银子给店号造成损失的,违反店规喝花酒、捧戏子的,都要受到惩罚,轻则问罪,重则开除出号;比如激发号内所有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号内伙计增加分红身股,奖罚分明,事业留人等等,这些都对现代的经营管理有所启示 。
走西口
清末民初,山西祁县大户田家。嗜赌成性的田耀祖(侯天来饰),居然在田家为儿子田青举行抓周庆典之际,一把输掉全部家产以及妻子淑贞(王静饰)。淑贞幸得革命党人徐木匠(储智博饰)挺身相救,才免于被奸污。徐木匠一面从事革命活动,一面接济淑贞母子艰难度日,这使田青从小就立志重振家业。 适逢大旱,长大成人的田青(杜淳饰)决定带着姐夫梁满囤(富大龙饰)踏上“走西口”的道路。途中,他们意外被土匪刘一刀(杜志国饰)绑票,刘一刀为笼络田青让他当了三当家,并将肉票豆花(苗圃饰)赏给他为妻。在历经无数挫折之后,田青终于在荒漠中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经商之路。然而连年的军阀混战使得社会动荡不安,田青破产。此刻他才深切地认识到,只有国泰才能民安。于是田青投奔大青山游击队,又一次踏上了走西口的道路。
田耀祖将田家大院赌输给夏三之后,淑贞将家中祖传的乾隆御赐的“礼智仁义信”牌匾摘下来带走时,原来的匾是红底金字,而此时摘下的匾变成了蓝底金字。丹丹给梁满囤纳鞋底时候的动作很不熟练,完全不像是一个熟悉女红的能手,而且明明是手工缝制的鞋底却换成了缝的密实的“机制鞋”。徐木匠与蒙古王子试q的时候,徐木匠额头左上方大约10厘米长的伤疤不见了,续看3分钟后,棺材铺的田老板与徐木匠对话的片刻,突然看到徐木匠额头上的大疤再次清晰浮现,而徐木匠的疤在这集的以前都是有的。
中国历史上,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并称为著名的三次人口大迁徙,那年月不知有多少哥哥走了西口,又有多少妹妹流尽了泪花,可以说随便拎出哪个来都是部厚重的故事。看《走西口》片头原以为是展现小民百姓的辛酸及移民进程的壮阔,末了实际上就是在讲主人公“田青”的发家史。剧集完全围绕田青一人展开,将他的人生放在父子、儿女、手足、朋友恩怨交织中历练,再给他一个激荡的时代背景,附送上贵族王子撑腰、强盗头子扶助……诸多细节在逻辑上既经不起推敲,又过于离奇。编剧只拿这层厚重的迁徙史当浮土,没能揭示晋商文化深刻的思想内涵。观众要看的是晋商的‘义、兴、利’如何贯穿在生活戏里,但儿女情长的戏过多,既掩盖了山西人闯口外的风景,也没能体现出普通移民的辛酸和移民史的波澜壮阔。
大商道
清末民初,河北蔚县一支满载货物的骡队突遭“响马”打劫,货主被杀,货主外甥华惟臻负伤滞留在郭家镖局后,与郭家大郭玉娴“冲喜”完婚,他凭着聪慧正直的秉性进入成记皮庄做了账房先生。华惟臻前往张家口经商后,与山西商界一霸恒泰永商号的少东家任伯驰结下仇怨,多亏德盛隆掌柜玉陇非鼎力相救,俩人义结金兰。华惟臻多方开拓筹资渠道,办起一条龙作坊,苦心经营“成记皮庄张家口分号”,终于在商界站稳了脚跟。眼红华惟臻家产的任伯驰暗地勾结成记皮庄少东家挤兑华惟臻,致使华惟臻近乎破产。 为求更大发展,华惟臻跟随商队远走库伦,历经千难万险,最终历练成为享誉河北商道的商界典范。功成名就后的华惟臻一心造福乡里,倾其家财修筑张库公路,由此,一代晋商的豪情壮举在河北大地传唱。
《大商道》剧组山西远赴敦煌等地选景拍摄 。在敦煌拍摄异常艰苦,沙尘暴在当地属于“家常便饭”,最难忘的是中午吃饭的时候,因为是剧组自己聘用的厨师做的饭菜,所以很好吃,大家都排着队去打饭,打了饭之后就都找可以躲避风沙的地方用餐,有的人干脆席地而坐就在风沙里吃,基本上每个人都能吃到沙子。何中华笑言道,应该能用‘沙餐’两字来形容吧。虽然很辛苦,但在剧组很开心,因为大家都很辛苦。
《大商道》融合了家族、商战、历史三大元素,不仅仅是何天宝个人的奋斗史,也不仅仅是家族命运的兴衰再现,更是民族资本家民族精神与商业精神交锋融合的过程。“不同于其他商战剧,我们的主角何天宝是一个白手起家的传奇人物,没有任何背景,郭家是不支持他从商的,他打破了这个规定,还被赶了出去。此后历经波折,往返于库伦与张家口之间,从一个只知挣钱的商人变成一个为国为民的实业家。段先念直言,剧中何天宝表现出来的商道,以诚信为表征,正是当代社会缺失的,理应呼唤的精神。
大染坊
清朝末年,一派萧瑟之气。父母早亡无家可归的十五岁少年陈六子流落街头,靠着要饭存活。但六子天子聪颖,机智灵活,时不时去听听说书,了解外面的世界。某个冬天,六子得到了饭店伙计锁子叔的照顾,让六子感激了一生。冻得没办法的六子倒在了周村通和染坊门前,早晨出来扫雪的周掌柜,救下了六子,且把他认为义子,取名陈寿亭(侯勇 饰)。就这样,陈寿亭开始了在通和染坊的生活。时光荏苒,十年间,寿亭通过自己的勤奋和机智,熟练的掌握了染坊的所有技艺和事项,把通和染坊经营成了周村的最大染坊,引起了大亨染坊老板的觊觎。他想通过贿赂把寿亭挖过来,寿亭却意志坚定,连绑架他的土匪都对他心生敬佩。就这样,周村上下无人不知晓陈寿亭。 大户卢家老爷看中了寿亭,想让其去青岛协助从德国归来学印染的儿子卢家驹(罗刚 饰)。寿亭因此走上了工业印染之路和创业之路。
拍《大染坊》,印染车间必不可少。主创方选择了车墩影视基地中最大的摄影棚作为工厂的布景地,投资四十多万元,搭建了办公室、车间、帐房等场景。《泰坦尼克号》的制片人参观完大染坊的场景之后,感慨地说,这个棚的精致华美程度是国外很多大投资影片难以相比的,绝对堪称"亚洲第一棚"。宏森连忙找到影视中心领导王汉平,两人一拍即合,都认为是一个难得的好本子,于是立即拍板,买剧本,见编剧。而该剧本就是陈杰写的一部关于他爷爷的作品,起名《乱世奇商》,后改名《大染坊》。
《大染坊》讲述的是民族工业的奋斗史,在主题上更发人深省,它昭示了这样一个不容辩驳的真理,即"国不富则民不强"。而剧中的语言幽默、简洁,人物对话机智隽永,时而贴紧人物性格与情节线索,时而谈古论今、旁征博引,新奇的比喻、警策的句子层出迭见,尤其陈寿亭语言犀利诙谐,言简意赅,擅长比拟讽喻,对北方民间俗语和谚语的灵活运用,独特的语言艺术魅力也是该剧的一大特色
评书是中国民间优秀的口头文学形式之一,深受老百姓的喜爱。但学术界对评书的研究相当有限。相对于诗歌、小说、戏曲的研究,评书研究显得更加寥落。正统的学术界和艺术界并没有给它应有的地位,偶有学者涉及,也是在研究小说、戏曲、曲艺时顺便提及。如倪钟之的《中国曲艺史》①,蔡源莉、吴文科的《中国曲艺史》②,姜昆等主编的《中国曲艺通史》③、《中国曲艺概论》④,他们在梳理源远流长而又纷杂旁乱的曲艺的起源、发展、流变、分类时,是在不可避免的情况下,才不得不涉及曲艺中的评书这一较大的门类。早在20世纪30年代,连阔如发表了《评书的起源》一文,引发了一场学术争鸣。1934年8月9日《新北平报》文艺版刊登了署名金禅雨的文章《与阔如先生研讨“评书”的发源》,在一个月内分五次连载,连阔如又以《答禅雨先生研讨的“评书发源”》为题,也分五次在报纸上连载,给予回应。他们的辩论,使评书艺术的起源研究走向深入。“这是距今整整70年前,媒体上第一次公开探讨、争论评书理论问题,可以说开了中国评书理论研究、探讨之先河。”⑤但这种良好的开端并没有引发评书研究的热潮,之后,学术界对评书的理论研究依然冷寂。
笔者搜罗各种和评书有关的研究,发现只有几部专著:
孙楷第在1953年《论中国短篇白话小说》一文的基础上补充修订而成的《俗讲、说话与白话小说》⑥,收入了五篇论文,其中《中国短篇白话小说的发展与艺术上的特点》对从唐代“转变”、宋代“说话”到明代“短篇小说”的演变轨迹及其艺术特点作了系统的论述与分析;《宋朝说话人的家数问题》讨论了宋代说话四家的门类;《说话考》、《词话考》论述了宋代说话、元明词话的渊源、沿革以及因承关系,点明元明词话即宋代说话,并论述了词话的体制和词话之“词”的三种解释。《唐代俗讲轨范与其本之体裁》主要探讨了唐代讲唱经文中的唱经、吟词、吟唱与说解之人、押座文与开题、表白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此书对后人研究中国古代说唱文学的发展、沿革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郑振铎在此书第一版《论中国短篇白话小说》的序言中称赞此书:“许多见解是很精辟的,许多材料是第一手的,足以供研究者作为依据的。”⑦
叶德均《宋元明讲唱文学》⑧,1957年出版。宋元明讲唱文学在曲艺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上承唐代的俗讲,下开近代说唱艺术的先河。该书对宋元明讲唱文学的系统论述,受到后代曲艺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全文分“讲唱文学的一般情形”、“乐曲系讲唱文学”、“诗赞系讲唱文学”三个大部分。“讲唱文学的一般情形”说明了乐曲系和诗赞系讲唱文学的特点,论述了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乐曲系讲唱文学》论述了乐曲系讲唱文学的发展和流变,介绍了宋元以来的小说、叙事鼓子词、覆赚和诸宫调、驭说、说唱货郎儿的情况,也分析了当时流行的陶真、叙事乐曲道情、叙事莲花落等的特殊情况。《诗赞系讲唱文学》论述了诗赞系讲唱文学的发展和流变,介绍了宋代的涯词和陶真,并以主要篇幅论述了词话的体裁特点,以及从词话到d词、鼓词的发展过程,指出明代诗赞系讲唱文学主要是南北通行的词话和流行于南方的陶真,陶真一系嘉靖年间改名为d词,词话一系在明清之际的北方称为鼓词。
陈汝衡早在1936年用文言文写过《说书小史》⑨,1958年在《说书小史》的基础上用现代汉语写成《说书史话》⑩,本书和《说书小史》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和提高。陈汝衡的主要贡献在于详尽地描述了说书艺术的历史轨迹,从先秦到隋代做了简要的勾勒,但对于“唐代说书”、“北宋说书”、“南宋说书”、“元明说书”、“清代说书”则有较为详尽的说明,脉络清楚,论证严密,在很多地方都有独到的见解,后世学者凡要阐述说唱艺术的历史和发展轨迹的,大都要参照此书。不过这里的说书不单包含现代意义上只说不唱的评书,更包含只唱不说或又说又唱的d词、鼓词、子弟书、快书、河南坠子、道情、四川竹琴、广东的龙舟和南音等。1979年陈汝衡又出版了《宋代说书史》B11,按照《说书史话》划分的几个阶段“断代”去写,原计划分别写成《宋代说书史》、《元明说书史》、《清代说书史》之类,可惜只完成了《宋代说书史》。陈汝衡还关注说书艺人,写成《大说书家柳敬亭》B12、《说书艺人柳敬亭》B13两书。作为几十年来一直对说书艺术倾心研究的理论家,陈汝衡的成就是不言而喻的。
程毅中于1964年出版了《宋元话本》B14一书,该书介绍了说话的渊源、宋元的说话、话本的编写和流传;对“讲史”的名目、体制、题材、主题思想、讲史的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小说”的题材、篇目、本制、思想性、艺术性,以及“说经”的诸多问题作了精当的分析,本书还从话本的历史意义、话本在小说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话本对其他文学作品的影响诸方面来强调宋元话本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1980年出版的胡士莹的《话本小说概论》B15追溯了说话的起源和演变,辨析了“话”、“说话”、“话本”的概念,说明了话本与小说、话本与平话、话本与诗话、话本与词话的关系,唐传奇、通俗文学与话本的关系,元、明的说书与话本的关系,清代说书与拟话本的关系。该书也考证了宋代说话的家数,点明了宋代话本的政治倾向和艺术特色,对公案小说和讲史也有专章论述。该书作者从六十年代起四易其稿,至1980年才出版,可谓精心结撰。全书十八章,作者旁搜博引,资料翔实,研究透彻,使得内容非常丰厚,赵景深先生曾评价此书是“研究话本的百科全书”。
以上介绍的几位学人在评书的研究方面都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然而,就其研究的对象来说,基本上是“古代说书”,用广义的说唱文学的标准来衡量,还不是对现代意义上的评书的研究。严格地说,现代意义上的“评书”研究只有以下三部专著:
一是谭达先的《中国评书(评话)研究》B16。
谭达先是著名的民间文学专家,他自1953年开始研究中国民间文学,1982年出版了《中国评书(评话)研究》。他一生出版专著40余部,《中国评书(评话)研究》一书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探讨“评书的特点”,“评书的作用”,“评书的产生、发展”,“评书的种类”,“评书的传统艺术形式:无韵评书”,“评书的新创艺术形式:有韵评书”,“评书的情节结构”,“评书的人物描写”,“评书的语言特色”,“评书的表现手法”,“评书的套语、赞赋、韵语”共11个部分;下篇收有中国近代评书传统作品选:《武松大闹石家庄》(山西有韵评书)、《李太白赶考》(四川评书)、《古城相会》(苏州评话《三国志》的一回)、《打黄盖》(扬州长篇评话《三国》的一回)、《天波府比武》(苏州长篇评话《杨家将》的一回)、《武松打虎》(扬州评话)、《西门豹治邺》(吉林评书)等,让我们了解了中国南北方评书、评话作品的基本面貌。书中还附录了八个城市评书(评话)的活动资料选:1914年北平的书馆和艺人简况、20年代北平的评书和唱曲、20年代的江苏无锡书场、20年代苏州书场和名家一览、30年代上海说书场、30年代的福州说书场、30年代的山西太原说书场、30年代安徽芜湖说书简况、20年代以来广州粤语说书简介等。这些资料虽为一鳞半爪,但勾勒了当时书场说书的概况,有助于我们了解南北评书和南方评书的演出状况。作者还介绍了扬州评话的流派,广州粤语说书的“十忌”、“十要”、“八法”、“七情”。作者用功甚勤,搜集颇细,资料翔实,这是非常可贵的。但把评书归为有韵评书和无韵评书两大类似有不当。比如狄来珍是著名的竹板书演员,他的《武松大闹石家庄》乃是竹板书作品,竹板书和评书乃是两个不同的曲艺曲种,不宜把竹板书和评书混为一谈。
二是汪景寿、王决、曾惠杰于1997年出版的《中国评书艺术论》B17。
该书侧重于北方评书,对于南方评书和南方评话则不作论述。全书用十二章——“历史源流”、“发展过程”、“美学意蕴”、“艺术特色”、“龙蛇笔法”、“结构手段”、“表演手段”、“杰作赏析”、“书目评介”、“名家评点”、“新人点将”、“前景展望”——来论述北方评书艺术。全书最有分量的是对“梁子”、“柁子”、“扣子”、“开脸”、“赋赞”、“摆砌末子”、“拨口”、“定场、收场”的结构手段的具体论述,对“说”、“演”、“评”、“噱”、“学”等表演手段也有具体分析。此书还挖掘了评书的美学意蕴,把评书的艺术特色归结为细腻、逼真、传神、幽默。对《岳飞传》、《三国演义》、《兴唐传》、《三侠五义》、《聊斋》等著名书目也有全面的分析和评价。此书是迄今为止评书研究中比较有分量的著作。
三是张啸涛于2008年出版的《评书——中国国粹艺术读本》。
全书分为“可溯之源长——评书溯源篇”、“遗失的龙票——形成发展篇”、“江山代有才人出——繁荣兴盛篇”、“吐故纳新——改革创新篇”、“评书界的新生代——晨光熹微篇”、“评书艺术的传播与发展——历久弥新篇”六大部分,以时代发展为线索,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评书艺术的形成、发展、繁荣、革新和现状,线索清晰,简单明了;以说书艺人为重点,介绍了莫后光、柳敬亭、双厚坪、石玉昆、潘诚立、连阔如、王少堂、王杰魁、陈士和、袁杰英、品正三、固桐晟、陈荫荣、马连登、袁阔成、李鑫荃、单田芳、刘兰芳、田连元、连丽如、何祚欢、田战义、刘朝、张少佐等各个时代杰出的评书艺人。“中国国粹艺术读本”旨在“向国人、尤其是青少年传播我们传统的民族艺术,也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精粹”B18,因此,该书也就带有介绍性、描述性和普及性的特点,学术性不足。
相隔十年甚至二十年才出一本专著,可见评书研究的寥落。这种局面相对于诗文、戏曲、小说的研究不能不令人慨叹。
近年来有关评书的论著很少有对评书的本质特征、评书的文本文学、评书的表演技巧等内部规律进行探讨,研究者的目光集中在对评书艺术家的关注上,成果则多为传记,如宫钦科的《刘兰芳说书的故事》B19、李微的《刘兰芳评传——中国说唱艺术丛书》B20、萨仁图娅的《声贯九州田连元》B21、徐勍的《口舌人生:评书艺术家徐勍自述》B22、单田芳口述、奚青汶编的《单田芳说单田芳:磨难篇》B23、邢绍忠、王成禄的《单田芳评书艺术研究》B24、簔笠翁的《醒木惊天连阔如》B25、张继合的《且听下回分解•单田芳传》B26和《评书大师单田芳的传奇一生》B27等。
专著如此,有关评书的单篇论文也集中在对评书艺术家的生平介绍或艺术评价上,如王满仓、牛双喜的《叛逆者——访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B28、郝衞群的《连氏父女的评书缘》B29、李小娟的《著名评书家何祚欢笑说人生》B30、徐勍的《评书少年闯江湖》B31、崔金生的《评书大家连阔如》B32、陈连升的《献身曲艺无怨无悔——忆恩师王决》B33、苏运生的《刘兰芳:曲艺幽兰声名流芳》B34、马岐的《忆恩师——评书艺术家陈荣启》B35、程汪红的《献身评书痴情不悔——徐勍从艺60周年研讨会综述》B36、王池良的《南北评书评话交流的使者——我的老师刘兰芳》B37等。当然,对评书演员本身的关注是应该的,对他们的研究有助于让我们了解他们如何成长为著名的评书艺术家。他们的出身、经历、对人生磨难的正确对待等,都对后人有着重要的启示;他们对评书事业的执着追求、在艺术上的转益多师、精益求精,更值得后人学习。不过,对评书艺术本身研究的缺乏却是不应该的。
对评书作品本身、评书的内容和风格的研究比较少,只有下列论文有所涉及:杨佩琴的《单田芳评书的艺术风格》B38从干净利落的快节奏、融汇情理的知识、跌宕起伏的情节、通俗简练的语言四个方面高度评价了单田芳的艺术才华。方珍平、詹秀华的《单田芳说书艺术风格——兼谈评书的特征》B39从语言艺术独具的魅力、声情并茂的现场表演、借今说古的时代色彩三个方面细致分析了单田芳说书的高超的艺术造诣。潘伊川的《民本思想与民族意识是传统评书的底色——与曲艺专家戴宏森一席谈》B40以对话的形式探讨了评书的起源、评书题材的变化、怎样看待传统评书“脸谱化”、评书怎样表现老百姓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追求、评书中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以及评书对国民价值体系的建构的影响等,虽然涉及问题很多,但因是谈话形式,显得不够深入和透彻。吴文科的《刘兰芳评书说演的声韵美及其当下意义》B41多方面分析了刘兰芳激情洋溢、豪迈雄浑的声韵美特点,认为这种特点对目前不够重视声韵美的曲艺舞台是一个启示,并能给更多从事评书表演的女评书演员增添信心。
2000年后,探讨评书传播的文章逐渐增多。史艳芳的《电视评书的形式开拓》B42以大型电视评书《辽沈战役》为例,说明“三说一评”和声画结合的形式使得电视和评书达到了双赢,这是拓展电视评书表现功能的一次新的探索和尝试。蔡连卫的《“杨家将”故事传播情况综述》B43从历史上的杨家将到正史、野史中的杨家将,从通俗小说中的杨家将到戏曲、评书中的杨家将,再到电视、乃至网络中的杨家将故事的传播资料作了系统的搜集和整理,并认为目前杨家将故事的传播相对萧条的主要原因在于,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并张扬个性的功利时代,使得人们不再关注杨家将故事承载的传统思想文化和道德观念。李春瑜的《单田芳“三卖”评书与商业模式》B44虽然是站在经济管理的立场上谈商业模式,但对评书如何与市场经济挂钩、评书如何适应现代传媒手段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评书表面“火爆”的背后,评书艺术的濒危,引起了一些人的关注,他们把评书艺术的保护和发展提上了议事日程。王晨波的《当评书成为往事》B45描述了评书危机的现状,现在的评书演员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子女从事评书工作,有的评书演员甚至改行,冲进影视圈,评书的断层不只断了一代,而且在艺术上精益求精的执着态度也很罕见。王晨波的另一篇文章《田连元:“评书不会死”》B46则让人稍微有点乐观,田连元认为评书主要通过一个人、一人多角的形式讲述故事,这是其它艺术形式所没有的,因而评书具有不可取代性,评书自有它固定的受众群,只要人类存在,评书就会存在,因为人不能不听故事。吴文科的《中国曲艺——当下困境与发展对策》B47认为缺少具有经典品格的新节目、缺少高素质的创演人才、艺术传承的传统机制被破坏、对曲艺传统的误读和专业知识的缺失、对曲艺基础知识的普及和教育不够、曲艺理论和评论的薄弱等是包括评书在内的曲艺目前面临的大问题,并提出了国家政策扶持、兴办各级各类曲艺学校、营造正确舆论等一系列的措施。吴文科的《按照文化事象的自身规律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曲艺曲种的保护为例》B48、庆遂增的《学会念曲艺生意经——曲艺走向市场之我见》B49、冯光钰《曲艺学学科建设与曲艺音乐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成立20周年感言》B50、蒋慧明的《传播与传承——略谈如何有效利用现代传媒促进传统曲艺的保护与发展》B51都在为曲艺的保护和发展出谋划策,不过这大多是就整个曲艺而言,并非针对评书。
至于评书与姊妹艺术之间的关系,更是少有人关注。翁偶虹的《北京话旧》B52一书中有《评书与戏曲》一文,认为评书的“最忠实的听众,当属戏曲演员。他们对于听书的爱好,不仅是娱乐消遣,而是汲取营养、解疑求知。”B53他还用大量的事实证明:“评书与戏曲,可以说是血缘相依的姊妹艺术。戏曲演员能于评书中吸取营养,而评书艺人也能于戏曲中吸取营养。”B54这是目前笔者所见唯一一篇把戏曲和评书相提并论的文章。作者本身是戏曲剧作家,所述之事均为自己亲身经历,此文有很重要的价值。蒋方才的《论评书与小说的联系及区别》B55认为:小说与评书有相同的渊源,小说在发展过程中孕育了评书艺术,评书从明末清初的小说中分离出来;小说与评书又是两个不同的艺术概念,它们在欣赏方式、讲述故事、塑造人物的方法、环境描写、语言等方面都有区别。无论他的论述是否准确,都是难能可贵的,因为这样的文章数量极少。
总之,曲艺理论的研究非常薄弱,全国只有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所一个专门研究曲艺的机构,曲艺所的研究人员长期以来只有蔡源莉和吴文科两个人,况且蔡源莉已经退休。专门发表曲艺文章的刊物也只有《曲艺》一家。大学校园里也很少有开设曲艺课的。曲艺如此,评书更是如此。评书作为曲艺中比较大的曲种之一,虽然依然活跃,但面临很多困境。对它的研究,除了评书演员的传记之外,专著只有三部,单篇论文也不很多,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不过,这种局面也让我们后学者的研究有了很大的空间。
在我们对评书的研究现状有了清楚的了解之后,才能进一步深刻认识到评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一)可以增进对社会史、文化史、曲艺史的认识和了解。
评书的孕育、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当时的社会条件,对评书的研究,自然有助于对社会史的了解。在人类文化史的演进过程中,“雅”与“俗”始终扭结在一起,既对立又互相渗透,雅文化经常接纳俗文化中的雅化部分,俗文化时时转化为雅文化。评书是通俗文学,小说是被雅化了的俗文学,但它们一开始是扭结在一起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小说大多由文人在“说书”的基础上加工而成,而这些小说形成之后,又影响着“说书”艺术的发展。它们之间的关系,反应着雅文化与俗文化的关系。评书作为曲艺中的一个大的门类,它的发展、变迁反映着曲艺史的发展变迁。因此,研究评书有助于对社会史、文化史、曲艺史的认识和了解。
(二)有助于推动评书艺术理论的建设。
目前,导致评书低迷的原因很多,其中学术界对评书艺术关注不够,是重要原因之一。学术领域的“缺席”和“失语”使得评书理论自身建设不足。评书艺术发展的不自觉和理论的不自觉不无关系。笔者希望自己的研究,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学界高度关注评书理论的建设。
(三)有助于评书艺术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评书长时间以来吸引着众多的听众,让人们如痴如醉,这和评书自身的优秀艺术传统是分不开的。但是,目前评书却遭遇了寒流。通过对评书的研究,尽可能多地发现评书艺术的优长,寻找它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对于评书的保护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四)可以树立并坚定评书艺术在未来社会继续存在和发展的信心。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新的科学技术不断产生,也不断催生新的艺术样式,人们的审美情趣也有变化和提高。作为传统文化的评书艺术在客观上受到严峻的挑战,评书目前的低迷状态,让人们怀疑它的生命力。评书是否可以长期存在,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成了人们心头挥之不去的疑问。评书要想生存,就必须认识到时代的特征和自身的不足。评书如何充分表现自身的审美内涵,如何更好地跟上时代的发展,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口头文学是评书最本质的特征,它以讲故事为己任,通过对评书本质特征的挖掘,我们应该坚定评书可以继续存在的信心。评书是口头语言,只要人们用以交流和交际的口头语言不消失,评书就不会消失;只要人们还有听故事的愿望,评书就有存在的必要。
(五)可持续开发的研究项目。
对评书以及评书研究的现状有了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以后,可以拓展研究的视野,并进一步深化研究。
一个时代的评书有一个时代的面貌,如“清末民初的评书研究”、“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评书研究”、“20世纪50年代的评书研究”、“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评书研究”等,都可以结合当时的社会大背景做深刻的挖掘。对具有代表性的评书作品本身也可以作深入、细致、具体、系统的探讨,如对《聊斋志异》、《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可以对比评书和小说的关系,发现它们的相同和差异,在对比中揭示评书与小说两种文学样式的内部特征以及它们的本质区别。而对《三侠五义》、《岳飞传》、《杨家将》等评书可以结合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当时人们的审美情趣,探讨它们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对评书演员的研究、对戏曲和曲艺的关系等问题,也有必要继续深入。
注释:
①倪钟之《中国曲艺史》,春风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②蔡源莉、吴文科《中国曲艺史》,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
③姜昆、倪钟之(主编)《中国曲艺通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④姜昆、戴宏森(主编)《中国曲艺概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⑤簑笠翁《醒目惊天连阔如》,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版,第57页。
⑥孙楷第《俗讲、说话与白话小说》,作家出版社,1956年版。
⑦孙楷第《俗讲、说话与白话小说》,作家出版社,1956年版,第2页。
⑧叶德均《宋元明讲唱文学》,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后又被叶德均《戏曲小说丛考》收入,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⑨陈汝衡《说书小史》,中华书局,1936年版。
⑩陈汝衡《说书史话》,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
B11陈汝衡《宋代说书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版。
B12陈汝衡《大说书家柳敬亭》,上海四联书店,1954年版。
B13陈汝衡《说书艺人柳敬亭》,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版。
B14程毅中《宋元话本》,中华书局,1964年版。
B15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中华书局,1980年版。
B16谭达先《中国评书(评话)研究》,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2年版。
B17汪景寿、王决、曾惠杰《中国评书艺术论》,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版。
B18白庚胜(主编)、张啸涛(编著)《评书——中国国粹艺术读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B19花山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B20新华出版社,1993年版。
B21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B22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
B23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0年版。
B24中国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
B25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版。
B26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B27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年版。
B28《当代电视》,1996年第5期。
B29《中华儿女》(海外版),1997年第7期。
B30《今日湖北》,1999年9月号。
B31《红岩春秋》,2002年第5期。
B32《北京档案》,2005年第11期。
B33《曲艺》,2007年第11期。
B34《党员干部之友》,2007年第12期。
B35《曲艺》,2008年第2期。
B36《曲艺》,2008年第2期。
B37《曲艺》,2009年第2期。
B38《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
B39《阅读与写作》,1997年第2期。
B40《曲艺》,2008年第3期。
B41《曲艺》,2009年第3期。
B42《中国电视》,2000年第8期。
B43《民俗研究》,2005年第2期。
B44《中外管理》,2005年第8期。
B45《新闻周刊》,2002年11月4日。
B46《新闻周刊》,2002年11月4日。
B47《北京观察》,2004年第3期。
B48《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B49《曲艺》,2007年第1期。
B50《曲艺》,2007年第2期。
B51《曲艺》,2008年第4期。
B52翁偶虹《北京话旧》,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B53翁偶虹《北京话旧》,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32页。
B54翁偶虹《北京话旧》,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38页。
B55《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作者:李小红 来源:《艺术百家》
五行属木寓意好的郭姓男孩名字有哪些,可选用秋彬、利强、乔和、锋凯、少柏等名字,具体名字解释如下。
乔和 五行:木 水,读qiáo hé
乔字的字义是:指高、改扮。和:平静;相安,谐调,平息争端。乔和寓指地位崇高、和颜悦色、聪明豁达之意。
秋彬 五行:金 木,读qiū bīn
秋字的字义是:秋字的本义是一年的第三季,指庄稼成熟收获的时期。彬:文质兼备的样子,形容人文雅有礼貌,富有文采的。一般指温文尔雅、品德出众的人。如:文质彬彬(既文雅又朴实)。秋彬寓指五谷丰登、风度翩翩、功成名就之意。
乔宽 五行:木 木,读qiáo kuān
乔字的字义是:指高、改扮。宽:指富裕、松缓、范围广的意思。乔宽寓指宽容豁达、地位崇高、富贵骄人之意。
甲远 五行:木 土,读jiǎ yuǎn
甲字的字义是:一般指第一的,上等的,如甲第;现代用金属做成有保护功能的装备,引申为坚硬,如牢甲利兵。远:指高远、深远、扩大、深奥、远大、长久、长远。 甲远寓指富甲一方、坚强、名列前茅之意。
利强 五行:金 木,读lì qiáng
利字的字义是:刀剑锋利,刀口快。也指好处,顺利,与愿望相符合,超过本钱的收获等。如利益,利已,一本万利。强:指的是健壮,有力,强者,强盛,刚强。优越等之义,强,弘虫为强,力及至远。利强寓指马到成功、旗开得胜、能征敢战之意。
锋凯 五行:金 木,读fēng kǎi
锋字的字义是:指锐利、尖锐、锐气。凯:凯指军队得胜回来奏的乐曲。向征成功的意思。锋凯寓指大智大勇、马到成功、所向披靡之意。
梓彬 五行:木 木,读zǐ bīn
梓字的字义是:指落叶乔木。木材可供建筑及制造器物之用。彬:文质兼备的样子,形容人文雅有礼貌,富有文采的。一般指温文尔雅、品德出众的人。如:文质彬彬(既文雅又朴实)。梓彬寓指风度翩翩、生机勃勃、高情远致之意。
少柏 五行:金 木,读shǎo bǎi
少字的字义是:数量小的,与“多”相对;年纪轻或年轻人。柏:常绿乔木,木质坚硬,纹理致密。少柏寓指繁荣昌盛、意志坚强、意气奋发之意。
俊强 五行:火 木,读jùn qiáng
俊字的字义是:1、相貌清秀好看,雄健,英武,如俊俏;2、指才智出众,高尚,杰出,卓越,才貌超群,如俊杰。强:指的是健壮,有力,强者,强盛,刚强。优越等之义,强,弘虫为强,力及至远。俊强寓指能征敢战、所向披靡、年轻有为之意。
彦磊 五行:木 土,读yàn lěi
彦字的字义是:指有才德的杰出人物,象征有才学, *** 守廉政,名利双收,成功昌隆。磊:众石累积,意为很多石头堆垒在一起,石头坚硬、顽强,棱角分明于天地间不隐藏、不闪躲。“磊”以三“石”强调坚硬,坦荡,一目了然。彦磊寓指材雄德茂、学识广博、襟怀坦白之意。
更多五行属木寓意好的郭姓男孩名字有哪些好听的名字
豪怿洋蒿昌喆海立沁宝晖永粟全焕材
朝士世瞻溢强立心
谨宣宜正庆域义嵘
毅礼谧路义影铜洋
拓苠宏森洋灵冠研
屿常柯怿再翰诚林
知川锡骏倾波常笙
荭纬国衡轩弘赫束
珑洲兼明祥樽莛林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人生不过短短几十载光阴,名字却是代表着这几十载光阴的重要标识,取个好名尤为重要。起名是一个劳力劳神的事,专业人做专业事,如果您还是没挑到合适的名字,可以找林大师帮您定制起名,林子翔为中国十大姓名学大师之首,起名网创始人及首席起名专家顾问,20年以“只为一个好名字”专注深耕起名,以一次付款满意为止的服务理念,赢得百万家庭的一致选择和好评。
看了五行属木寓意好的郭姓男孩名字有哪些,还是不知道如何起名,可点击底部的官方服务进行在线起名、在线测名、联系林大师手工起名,赐子千金不如赐子好名,起名请认准起名网官网,20年只为一个好名字,数百万家长一致信赖的选择,让好名幸福一生!>出口编码有很多,有的可以按照你的发票去申请报关。
弘翔布业有限公司
生产氨纶布,d力网,氨纶网,经编莱卡,纬编莱卡,锦氨布,涤氨布,烫金布,内衣布,泳衣布,印花布,提花布,牛奶丝,汗布,超细面料,超薄布,高d布。
联系人:戴志文 地址:浙江省海宁市经编园区经编十二路8号 欢迎来电采购面谈,可来样开发
1、出自姒姓。相传尧时中原洪水泛滥,尧派鲧治水,鲧采用堵的方法,结果失败了。据说鲧的妻子梦食薏苡,醒来后有了身孕,生下了禹。舜即位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禹采用疏的方法,结果成功了。禹治水成功后,舜赐姒姓于禹。
周初大封诸侯时,姒姓的一支被封于谭国(今山东省章丘县西),爵位为子。春秋初期,齐桓公称霸诸侯,于周庄王四年(公元前683年)吞并了谭国。谭国国君之子逃亡到莒国(今山东莒县)。子孙就以国为氏,称谭氏,史称谭氏正宗,是为山东谭氏。
2、出自古代西南少数民族。据《万姓统谱》的考证,巴南(今云南、贵州一带)六姓有谭氏,自称盘古的后代,望出弘农,是为云南、贵州谭氏。
扩展资料:
谭氏家谱:
山东:郓城县有个郭谭村,全村为谭姓,还有其他乡镇也有正村谭姓家族。潍坊安丘市有村“谭家秋峪村”,村内全部姓“谭”而排除外姓,为谭氏讳真后代。洪武年间,山东大旱,瘟疫四起而迁至此地,有《谭氏家谱》藏于村内,原本下落不详,后世有增补本。
江苏:武进毗陵缸巷谭氏宗谱
浙江:萧山萧邑谭氏宗谱十二卷、嘉兴谭氏宗谱十卷、嘉兴谭氏家乘十卷首一卷
湖北:新洲谭氏宗谱四卷 、 沔阳谭氏族谱十三卷(民国九年修)湖北省图书馆藏有影印件 、沔阳谭氏宗谱六卷(1989修) 、天门谭氏宗谱(民国十五年修)现存四套
陕西:陈仓谭家堡谭氏宗谱藏于三卷 宗谱一本
江西:南丰谭氏续修族谱二十卷首一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谭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