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黑科技官宣:手机一指就能 *** 控

小米黑科技官宣:手机一指就能 *** 控,第1张

今天上午,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正式官宣了一项小米全新的技术:「一指连」小米UWB技术。并且,小米还魔改了小米10手机和一系列的小米智能家居设备,对一指连技术进行了实物演示。
从官方演示视频可见,搭载一指连技术的小米智能设备都具备了空间感知能力,手机指向设备即可进行直接的定向 *** 控,目前该技术支持“一指 *** 控”和“一指投送”两大功能。
其中,一指 *** 控是指用户拿起手机对准智能设备,手机界面就会自动d出 *** 控界面方便进行具体 *** 作,包括打开电视、台灯调色、选歌以及查看歌词等。
而一指投送则是指在手机的任何界面下,对准智能设备进行手势 *** 作,即可自动将当前屏幕投送至小米电视、触屏音箱小米笔记本等智能设备。
此外,曾学忠还透露,小米一指连UWB技术区别于现存的窄带宽通信系统,拥有500MHz超大带宽来传输信息,已经实现厘米级定位和 3 的角度测量精度。并且随着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今后用户使用时连指一下都可以省略,做到真正的无感联动,可以实现无感开锁、自动刷卡过闸等使用场景。
需要注意的是,UWB超宽带通信技术其实并非是一项前卫技术,其在1960年被发明以后,就被广泛运用在雷达等特殊领域。而该技术首次被引入到消费电子产品领域,则是苹果公司。去年,苹果在iOS 131正式版系统中新增了一项隔空投送(AirDrop)功能,用户只需将手中iPhone(需内置U1芯片)指向其他人的iPhone,系统就会为对方优先排序,进行更快速的文件共享。
在苹果隔空投送功能亮相时,我们就知晓一个手机超宽频时代或许正在到来,具备空间定位的UWB连接技术,结合位于行业风口的智能IoT设备未来绝对是大有可期。所以对于小米今日官宣的一指连技术我们并不感到意外,因为这是作为智能生活第一品牌小米的必经发展路。
我们知道,在一众手机厂商里小米凭借先发的优势在IoT生态布局上实现领先。据小米2019年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小米IoT平台已连接的IoT设备数(不包括手机和笔记本电脑)达到235亿 ;智能语音助理“小爱同学”的月活用户数在2019年12月超过6,000万,小米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消费及物联网平台之一。
而不出意外的话,虽然苹果率先将UWB技术带入消费电子领域,但是要论发展速度,拥有“小米百货”称谓的小米可能会实现后发而先至。

这次小米发布会比较有意思的是,整场发布会居然分为两部分。尽管雷军表示这是因为自己感冒而无法一次性完整介绍所有产品,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小米的这次发布会产品过多,一次性介绍完所消耗时间太长,无论是观众还是雷军本人,要坚持四五个小时,难度的确太大,也很难让媒体找出重点去介绍。

不过这最多算是一个趣事,真正的重点在于小米以一种很紧凑的节奏,举办了一场令人印象深刻的发布会。而这场发布会的上半场,让很多人不自觉地产生了一个想法:小米或许已经取代了华为在手机行业的位置。或者换一个说法,这场发布会小米所发布的产品,让人不是那么很期待华为未来发布的P50系列手机了。

这次发布会的重点显然是小米新的三款小米11系列手机,和以往的小米发布的产品有一些区别,这次雷军直接发布了小米11最顶级的两款手机:小米11 Pro以及小米11 Ultra,同时还发布了一款小米11青春版。在我们印象中,这或许是小米在发布会上发布的手机数量最多的一次。

事实上这次小米发布手机的节奏以及产品的分类,都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华为。加上小米11标准版,事实上小米11整个系列已经形成了小杯、中杯、大杯以及超大杯的产品格局。而除了小杯的小米11青春版之外,剩下的几款产品实际上在芯片、屏幕以及外观部分都比较接近,最主要的变化来自于后置的拍摄方案,这一点也和华为这几年的P系列以及Mate系列产品比较雷同。

但和华为的产品相比,小米11的每款产品都显得更有个性和特色。小米11青春版主打轻薄,首发的骁龙780G也颇有噱头;小米11标准版相对中庸一些,但拥有HMX传感器的一亿像素摄像头依然是不错的卖点;小米11 Pro首发三星GN2传感器,同时5 光学变焦想必能引起不少人的兴趣;至于小米11 Ultra,除了GN2传感器之外,采用索尼IMX586来做超广角和潜望式镜头,的确算是一个创举,可以想象这或许是画质最好的长焦镜头,更别说那个副屏的设计的确带来一些有趣的功能。

如果考虑到华为现在手机的现状,我们可能更愿意推荐小米11系列,毕竟小米11系列的性能更强,价格更低,同时显然比华为手机要好买得多。更关键的是,和未来的华为P50系列相比,小米11系列可能在拍照方面并不逊色。

这次特别让笔者比较意外的是,小米新发布的三款小米11新机,全部支持杜比视界。手机支持杜比视界,并非小米首创,苹果在前几代iPhone早就实现这一功能。但在国内手机厂商中,小米是第一个让自家手机支持杜比视界的。

关于杜比视界,我们这里就不多做介绍了。事实上,国产手机这几年的飞速发展,早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一直不支持杜比视界这个效果最好的动态HDR,的确算得上是一个遗憾。这其中的原因比较复杂,一来大家都用三星的OLED面板,三星自己不会支持杜比视界,而是力挺自家标准的HDR10+,国内手机厂商多半要给一些面子;另外杜比视界并非开源免费的技术,要支持杜比视界,厂商必须向杜比交纳一笔不菲的授权费用,这也是很多手机厂商不支持杜比视界的原因。

小米11支持杜比视界,这意味着在小米手机上看片,将会拥有最好的视觉效果,同时也能更快推动杜比视界这类特效在国内流媒体厂商上普及的速度,再不济至少用小米11看奈飞的效果不会比iPhone差了……至于华为,因为种种原因肯定无法支持杜比视界,而华为力挺的国产HDR标准HDR Vivid,想要成长起来尚需时日,而且肯定不会被海外所支持,短时间里很难找到原生HDR Vivid的视频(后期添加HDR效果没问题)。

从这个角度而言,小米11系列或许是目前综合而言观看视频最好的手机。更别说和华为惯用的京东方OLED面板相比起来,小米所采用的三星E4面板的确素质要更为出色,也不用担心有“周冬雨排列”这样的设计对实际显示效果造成负面影响。

非常有意思的是,在当下华为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去安卓化,华为很快就会在四月全面启动鸿蒙手机版系统的更新,且不管鸿蒙和安卓之间到底有多少雷同和联系,至少在华为和一些用户的眼中,华为手机全面采用鸿蒙系统,可能是目前最重要的事。尽管在软件方面,努力去安卓化的华为,在较长一段时间里不得不靠兼容安卓软件来支撑。

而小米这次在发布会上,几乎和华为争锋相对地采用抱紧安卓大腿的举措。在小米11 Pro上,小米采用的形容词是“安卓机皇”;而在小米11 Ultra上,小米采用的形容词则是“安卓之光”。说句玩笑话,小米这几乎是赤裸裸地对华为进行“挑衅”,至少对于小米现在而言,安卓是目前最好也几乎是唯一的选择,这多少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至于华为之前曾表示会向第三方手机厂商开放鸿蒙系统,现在看来小米是没什么兴趣。

实际上这也是两家手机厂商环境不同所导致的。但是对于用户而言,购机的时候并不会去考虑哪家厂商现在是什么样的环境。就我们看来,在现有的手机产业中,安卓依然是厂商和用户的最佳选择,作为一个成熟的 *** 作系统,安卓拥有众多的软件和良好的生态。而在华为方面,最主要的问题不是鸿蒙系统到底好不好用,而是用户实际上很难买到鸿蒙系统的手机,华为也只能在现有手机用户中推广更新,鸿蒙系统的未来依然是一团迷雾。

而对于厂商而言,特别是手机厂商,抵制鸿蒙系统是可以预见的事情。作为一个新的 *** 作系统,鸿蒙最主要的功能是loT物联网以及智能家居,华为也希望能用鸿蒙系统作为自己抢占物联网和智能家居市场的先锋。但其他手机厂商不是傻子,物联网和智能家居这么庞大的市场,每个厂商都想来分一杯羹,如果自家手机采用了鸿蒙系统,那等于是帮华为添砖加瓦;而利用更开放的安卓系统,打造属于自己的标准,这显然更符合厂商的利益。

小米这次发布会,不但有手机,还会更多的家电产品,很显然小米也会在智能家居方面发力,而抱紧安卓则是小米最好的选择。此外对于普通用户而言,恐怕安卓系统也是最安全的选择,毕竟大家的家电没有多少采用鸿蒙系统,而未来想购买华为手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过去这么多场厂商手机发布会中,小米这半场发布会无疑是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这当然不是因为雷军那夹杂着严重口音的普通话,更主要还是产品本身的确有很多令人觉得惊喜的设计和功能。如果说上半年有什么手机能争夺安卓机皇的名号,那么我们可能会考虑一加9 Pro以及小米11 Ultra这两款产品,当然我们更看好小米11 Ultra。

这场发布会上,小米当然也保持着过去的一些习惯,比如依然拿自己的手机和iPhone 12来做一些对比,依然将信誉度已经烂到天际的DXOMark得分拿来炫耀一番……不过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全场发布会小米都没有提到华为,很显然现在的华为,在手机领域的确和小米已经很难相比了。

事实上,小米这场发布会的产品,的确让我们不再那么期待P50,因为从华为的环境和实际出发,P50系列无论再怎么设计,也很难在用户看重的视觉、性能、功能、外形,甚至是拍照方面的体验,去超越小米11系列。更别说我们几乎可以笃定P50系列的价格会比小米11系列价格更高,同时也很难买到。

别忘记了,小米的发布会还有下半场,小米MIX以及澎湃自主研发芯片或许又是一个能让市场以及用户为之欢呼的产品!

本篇是 科技 终局系列之《小米的终局》

我们将小米的终局分三块:

1、世界级品牌 :基于中国的第三次消费浪潮觉醒,小米的终局是第一个有着广泛 世界影响力的中国消费品牌

2、平台级技术 :基于to Things唤醒万物的次时代 科技 浪潮,小米的终局是第一个聚焦 人居的物联网2T生态

3、生态级资本 :与腾讯背靠微信流量赋能战投类似,小米同样基于巨大终端吞吐量,产业投资赋能和绑定上游零部件供应链生态,成为 硬 科技 全栈+全场景的资本生态

飞轮模型:持续增长的模型。 我们此前基于亚马逊原始飞轮的核心思想构建了小米成长的飞轮模型,其终局的实现仍需要以下三个飞轮的快速正反馈:

1、智能手机是飞轮旋转的起点,以获取流量和客基为战略目标,以销售额扩大为战术目标,以超低毛利带来的极致性价比为实现手段,最终实现小米整个生态开启的第一步。

2、IoT硬件生态是智能手机的第二曲线,通过在白电、黑电、小家电、日用品等几千个SKU,在全球范围内宣导小米式的极简美学和iPhone级别的工业设计,最终实现扩大销售额和留住客户的战术目标以及创造可连接的粘性MAU的战略目标。

3、互联网业务则是小米实现战略自洽的核心落脚点,以10%左右的营收体量实现了将近80%的净利润,通过巨额利润驱动小米三大飞轮的可持续发展。

终局本质:为 社会 创造价值。 互联网的盈利并不是小米的终局,终局是一个更高维度的价值表达,本质是为全 社会 创造的价值,是帕累托改进的增量博弈,而不是存量市场的零和厮杀。我们再次回顾小米的三大终局:

1、小米的 IoT生态 终局,将是物联网时代四大场景之一,占据未来世界 科技 的制高点。

2、小米的世界级品牌,将作为载体把中国现代工业文明传播到全世界,成为 中国的Sony、MUJI、大众

3、小米的产业投资,将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硬 科技 产业链(纵向) 小米生态链(横向)股权投资生态,成为下一个腾讯战投或是硬 科技 的红杉。

小米集团:为消费者让利。 我们将企业家分为两种,雷军很明显属于第二种

1、优秀企业家以盈利为终极目标;

2、伟大企业家以创造 社会 价值为目标。

小米公司硬件超低毛利倒逼供应链提高效率,通过极致的成本管控和升维盈利,造就了自身无与伦比的效率护城河,并让利给广大消费者,创造了巨大 社会 价值。基于此,我们重申小米的推荐评级。

盈利预测: 我们长期看好小米集团的公司文化、产品竞争力和业绩成长。我们预计公司20-22年实现收入2,515/3,233/3,988亿人民币,GAAP净利润分别为110/161/219亿人民币,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疫情或对2020年业绩产生影响;行业竞争加剧;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产品研发不及预期。

正文如下:

1 小米成长的飞轮模型

优秀的公司赚的是利润,卓越的公司赢的是人心,无论从小米的价值观、商业模式还是小米目前的发展路径来看,我们认为小米已经具备发展成为如亚马逊一样伟大公司的基因,被奉为亚马逊成长真理的“飞轮效应”在小米同样适用。

我们基于亚马逊原始飞轮的核心思想,借鉴该理论从三大业务板块、四个层次构建小米成长的飞轮模型。

1)底层飞轮。 智能手机是飞轮旋转的起点,以获取流量和客基为战略目标,以销售额扩大为战术目标,以超低毛利带来的极致性价比为实现手段,最终实现小米整个生态开启的第一步。

2)第二层飞轮。 IoT硬件生态是智能手机的第二曲线,通过白电、黑电、小家电、日用品等几千个SKU,在全球范围内宣导小米式的极简美学和iPhone级别的工业设计,最终实现扩大销售额和留住客户的战术目标以及创造可连接的粘性MAU的战略目标。

3)第三层飞轮。 互联网业务则是小米实现战略自洽的核心落脚点,以10%左右的营收体量实现了将近80%的净利润,通过巨额利润实现小米三大飞轮的可持续发展。

4)第四层飞轮:小米的三大终局。 我们认为小米的终局分为三块:基于to Things唤醒万物的次时代 科技 浪潮,小米的终局是第一个聚焦人居的物联网2T生态;基于中国的第三次消费浪潮觉醒,小米的终局是第一个有着广泛世界影响力的中国消费品牌;腾讯背靠微信流量用资本战投赋能互联网生态,小米同样基于巨大终端吞吐量,产业投资赋能和绑定上游零部件供应链生态,成为硬 科技 世界级资本生态。

2 小米业务版图的战略价值

21 智能手机

手机的战略价值在于以出货量支撑起整个供应链体系,基于对未来竞争格局的预判,我们认为小米有成长为全球前三的巨头潜质。

作为小米根基的智能手机业务在其经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20年第二季度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总计2830万台,市占率在全球50个市场排名前5,25个市场排名前3。在中国大陆地区,小米多款手机斩获618京东销冠;在境外市场,高端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99%,其中欧洲智能手机第二季度出货量排名第三,增速第一。巨大的手机出货量帮助小米在全球范围内扩张了客户群体基础,获取更多高活跃度流量,从而达到支撑起小米上下游供应链体系的目的。

通过复盘4G的换机周期以展望小米手机在5G时代的表现。目前我国5G建设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叠加目前重塑的竞争格局,我们预计5G手机换机潮即将到来。凭借明确的产品定位,我们认为小米将在5G换机潮有突出的市场表现,预计从2020年到2022年小米手机出货量增速将分别达到9%、24%和16%,2021年和2022年小米手机出货量将达到168亿部和195亿部,在未来全球手机市场中冲进前三。

目前小米智能手机业务版图贯穿整个低、中、高端手机市场,千元以下价位段持续发布极具竞争力的入门级机型;1000-3000元中端价位段手机将5G技术向大众市场普及;3000元价位段以上高端手机市场逐步站稳,重塑小米智能手机在市场思维固化下的品牌定位。随着5G换机潮拐点的来临,根据营收=ASP出货量,我们预计2023年小米智能手机分部营收为29652亿元。

22 IoT及生活消费品

IoT及生活消费品业务的战略价值在于打造全方位的品牌形象,实现其中国Sony的全球品牌目标。

在众多领域小米都以一流的品质、紧贴成本的定价彻底改变了行业面貌,大大加速了产品普及。截至2020年第二季度,小米已投资了300多家物联网设备初创企业,涉及白电、黑电、小家电、日用品等两千多种产品SKU,覆盖用户多元化的生活场景,精准触达客户。IoT在帮助小米不断扩大用户群体时,与手机一同发挥乘数效应,进一步巩固小米商业模式的护城河。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索尼是全球消费电子产品领域的领头羊,为消费者带来一系列极具开创性的产品,行业地位相当于苹果之于手机。而小米的奋斗目标是在影响力上像当时的索尼一样,推动整个中国制造业进步,实现其中国索尼的全球品牌目标。

索尼公司开拓市场的秘诀就是不断开发高 科技 的新产品,以新制胜。日本第一台磁带录音机、晶体管收音机、“特丽珑”彩色电视机等代表Sony的众多商品凭借优异的产品性能迅速抢占了市场,为Sony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索尼立足于电子领域,又不断超越电子领域,开展多元化经营,在新的领域不断拓展,强化索尼的全球品牌形象。

我们认为如今的小米通过研发创新,推出了白电、黑电、小家电、日用品等几千个SKU,实现以扩大销售额和留住客户的战术目标、和创造可连接的粘性MAU为战略目标,有望打造成为世界级品牌,可以复刻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索尼的辉煌 历史 。

23 互联网服务

互联网服务的战略价值是公司利润的落脚点和最终粘性的总集合。

通过控制硬件利润带来的性价比迅速积累、扩大用户基数,带来高活跃度、高转化和高留存率的互联网用户群体,并最终实现流量变现。

我们在此前《小米集团:估值方法论》中得出2020Q1智能手机综合税后净利率为-22%,略有亏损;IoT及生活消费品综合税后净利率为25%,略有盈利;互联网服务收入综合税后净利率为409%,盈利能力最强。由小米互联网广告业务的独特商业模式,可以管中窥豹至整个小米的战略高度,而这也是其有资格定义物联网时代新的营销法则的底气所在。

3 衍生的飞轮:小米的三大终局

在最后一个衍生的飞轮,我们分为三个并行的小飞轮分别对应小米的三大终局:第一个是全球最大可互联的IoT平台:AIoT生态的领跑者;第二个是成就中国的世界级消费品牌;第三个是小米产业投资基金。

31 终局一:AIoT生态的领跑者

基于to Things唤醒万物的次时代 科技 浪潮,小米的终局是第一个基于人居的物联网2T生态。

我们将IoT物联网定义成toThings的创新,按场景分为四类,分别为:家庭IoT、 汽车 IoT、城市IoT以及工业IoT。家庭IoT由于应用场景成熟、智能化终端丰富,成为了互联网巨头、传统通讯、家电企业、以及垂直领域初创公司重点布局的方向。我们认为现在正处于AIoT时代的前夜,黎明很快到来,家庭IoT作为整个2T物联网最新落地的场景,小米已经领跑全球,占据未来 科技 的制高点,小米的IoT生态将是小米终局的第一块。

在IoT的家庭场景,小米提前布局,已经将手机成功的模式复制到家庭场景的方方面面。小米利用IoT开放平台和推出的多款小米系列智能终端产品挖掘家庭物联网的价值,具有极强的先发优势。截至2020年6月30日,小米连接设备数已达到271亿台,拥有5个及以上连接至小米IoT平台上的设备的用户数已达到510万户,小米已成为全球领先的消费级AIoT平台。

32 终局二:成就中国的世界级消费品牌

基于中国的第三次消费浪潮觉醒,小米的终局是第一个有着广泛世界影响力的中国消费品牌,将作为载体把中国现代工业文明传播到全世界,成为中国的Sony。

纵观 历史 上所有成功的国际品牌,他们的共性就是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质,而不是泛泛的国际性,拥有能够为全世界消费者能够接受的价值理念。

美国公司素来是高 科技 的代表,英特尔、英伟达、苹果等都是享誉全球的 科技 公司;瑞士人对于精细手工的执着和专注,使得欧米茄、劳力士等成为世界名表品牌;日本制造曾经风靡全球,松下、索尼等全球性品牌更是品质的代名词;而中国企业虽然已经高喊走出去的口号,但是真正为全球消费者认可的国际品牌却寥寥无几,海尔、联想等公司的国际化战略迟迟没有看到丰收的硕果。

我们认为,能够真正成为国际化品牌的行业应该具有全球化的消费基础,再加上其品牌的核心价值能够被各国消费者接受,而小米正是具备这种品牌国际化的潜力。小米的IoT硬件生态包罗万象,拥有白电、黑电、小家电、日用品等几千个SKU,未来它的触角正在向用户多元化的应用场景延伸,小米式的极简美学和iPhone级别的工业设计正在逐渐被全球的消费者接受,小米的终局是成为第一个具有正真世界影响力的中国消费品牌,将中国现代工业文明传播到全世界。

33 终局三: 探索 产业投资的星辰大海

我们基于小米产业投资逻辑认为,小米的产业投资作为小米终局的第三块,将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硬 科技 产业链(纵向) 小米生态链(横向)股权投资生态,或将成为下一个腾讯战投或是硬 科技 的红杉。

在过去,投资生态链企业的打法让小米的商业版图不断扩大。面向未来,小米的产业投资将是小米深入布局产业上游的关键举措,得以让整个投资生态变得硬核。

小米拓展供应链产业投资布局,主要看重两大方向:一是国产替代。当前的竞争格局开始倒逼国产核心器件快速崛起,面对国产替代的黄金时期,小米愿意也有能力帮助中国的芯片快速成长。二是新兴技术,投资与国外差距不大的新兴技术更能推动中国电子产业链的前进步伐,而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正是小米布局产业投资的第一步。

成立于2017年的长江产业基金已经对外进行了42项投资,其中有17家隶属于芯片行业。这些企业如芯来 科技 在RISC-V架构,隔空智能在AloT触控交互传感器、射频模拟专用芯片,芯原微电子在IP设计, 比亚迪半导体在功率模块等方面,从浅层、中层、深层要素对小米进行补充以强化其硬 科技 。硬 科技 纵向全栈要素创新配合软 科技 横向全场景创新(小米生态链),小米产业投资未来可期。

以腾讯为例,投资作为腾讯集团的核心战略之一,根据腾讯二季报,若以其他收益净额粗略计算,2020Q2腾讯投资收益占比高达26%。随着小米投资生态链企业的成功经验将再次在产业上游进行复刻,新的投资架构驱动下,小米有着更大的战略期望。截止到2020年6月30日,投资的账面价值已达368亿元。

我们将企业家分为两种:1、优秀企业家以盈利为终极目标;2、伟大企业家以创造 社会 价值为目标。小米公司硬件超低毛利倒逼供应链提高效率,通过极致的成本管控和升维盈利,造就了自身无与伦比的效率护城河,并让利给广大消费者,创造了巨大 社会 价值。基于此,我们再次强调小米的三大终局并重申小米的推荐评级:

你好!小米是一家中国智能手机、电子产品和软件开发公司,于2010年成立。小米手机的品牌定位是“成就每个人的智慧生活”,旨在将最先进的科技与价格优势结合,为消费者提供高性价比的智能手机和智能家居产品。
小米手机的产品特点是以各种最新技术为特色,如高像素的摄像头、人工智能和大容量电池等。此外,小米手机还在消费者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因为小米公司的产品不仅价格实惠,而且具有硬件品质、可靠性高、维护保障好的特点。这与小米公司除了智能手机以外的其他商业战略,如物联网、智能家居产品线也有关。小米公司通过实际应用,融合了越来越多的产品应用场景,向着真诚贴心的“生态链”转变。这些特点形成了小米品牌的独特定位,深受使用过小米产品的消费者喜欢。

IoT,简单来说,就是物联网,是Internet of things的简称,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既能实现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换,又能实现物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IoT是即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又一大信息产业发展浪潮,可谓是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目前,IoT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智能家居,智能家居作为一个已经发展了几十年的产业,在最近几年终于迎来了大爆发,智能语音也成为继路由器之后的又一智能家居控制中心,带着新中心的浪潮,IoT产业也迎来了大爆发。

按小米CEO雷军的说法,小米的IOT战略经历了2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 以“参股+实业”来扩张生态链

小米的生态链布局,采取的是“参股+实业”的双向驱动方式 ,以“占股不控股”的模式不断扩张其生态链规模。

小米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成就,表面上看,是小米已经形成的庞大的智能硬件生态链和整个生态的环境,营销渠道有线上的小米商城和线下的小米之家;实际上,却是小米对生态链企业“投资而不控股”的策略,这与苹果、Google等同样布局 loT 生态的厂商有很大不同。

小米的“造链运动”就是这么来的。雷军在布局IOT之初,就提出了“100 家生态链企业”的战略目标。时至今日,小米生态链已经成为拥有上百家硬件厂商,其IOT开发者平台也接入了多达上亿台设备,成为目前“最大消费IOT平台 ”。

这种模式的好处是见效快,能够快速的打开市场。但潜在的问题是,真正能够进入小米IOT平台的智能设备,大多来自于甘愿接受小米管控的小企业。市面上销量大、口碑好的家电、智能设备厂商都很难进入这个“圈子”,这就让消费者的选择极其有限。

2017年11月,小米对外宣布开放小米IoT开发者平台。

小米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正式宣布,小米IoT平台联网设备超过8500万台,日活设备超过1000万台,合作伙伴超400家,已经稳居全球最大的智能硬件IoT平台;雷军认为小米已经成为全球最大智能硬件IoT平台。

在大会上,小米 科技 董事长兼CEO雷军表示小米初步完成了当初的目标,现在要开启小米IoT战略第二阶段,小米将全面开放IoT平台并启动小米IoT开发者计划,AI+IOT战略。

而在小米IoT战略的第二阶段,“AI”将成为关键词,小米方面表示希望能在AI 技术的加持下,将硬件、软件、云服务和新零售业务串联起来。

所谓AI+IoT,就是人工能智能+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现在基本上都是基于机器学习和大数据,还不能算是真正的智能。但物联网已经逐渐发展起来了,尤其是即将到来的5G时代,很有可能促进物联网行业的进一步起飞。

从小米第一阶段的IOT战略布局,我们可以了解到:

一,现在接入的智能产品主要有三种

1,小米自有品牌的智能产品,如小米手机、小米手环、小米音箱、小米智能空气净化器等

2,小米生态链产品,即小米投资入股的产品

3,第三方产品,这也是小米更加开放的表现。

二,小米布局AIoT有三大优势:硬件优势、大数据优势和丰富的生态链布局优势。

1,硬件优势

小米AIoT战略,也是以手机作为第一入口,然后以小米音箱、小米手环、空气净化器、智能灯等与家庭相关的智能产品作为辅助入口,进而建个人、家庭的智能家居场景 。

雷军在2018 MIDC 小米AIoT开发者大会宣布,2018年小米IoT平台已连接了超过132亿台智能设备(不含手机和笔记本电脑),遍布全球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日活设备超过2000万台,每日处理设备请求高达800亿次。内置小爱同学的激活设备数超过1亿台,月活跃用户超3400万。

活跃的物联网设备为海量数据获取及万物互联提供了坚实基础,这是小米布局AIoT战略的硬件优势。

2,大数据优势

2018年7月,在中国大数据应用大会上,小米大数据产品总监赵辉华曾表示,小米有三亿的用户,在三亿用户中有超过日活21个的千万小米应用,这些应用都沉淀到云服务上;在大数据全局搜索方面,小米已经接入了16类的垂直内容,日均用户量是1600万,日均请求量四千多万。

3,丰富的生态链布局优势

AI+IoT 是如今小米最有想象力的业务,远胜于手机。大到智能电视、空调、洗衣机,小到闹钟、移动电源、电动牙刷,小米生态链已经形成了一张大网,小米凭借着用户量、设备数与数据积累,正试图构建一个完整的生态。随着 5G 商用的加速,设备的连接能力将有明显的飞跃,因此 IoT 也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期。在AIoT领域,小米布局很早,积累也较为深厚,已经形成了强大的生态链体系,且线上线下渠道也都已打通。这是小米AIoT战略布局的生态链布局优势。

对于小米来说,推动AIoT战略加速落地,不仅是时机成熟,更是势在必行,所以就有了后面一系列的大动作!

在2017年11月的小米IoT大会上,小米宣布在人工智能领域与百度达成合作,双方将在知识图谱、深度学习、语音、视觉、自然语言处理、人机交互、机器人、无人驾驶、AI芯片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也就是说,小米的智能硬件需要通过DuerOS等外援来补充技术。

2018年第二次开发者大会上,小米AIoT将开放全面升级,Zigbee方案接入到小米IoT平台,云云互联,可以与其他云,并支持标准蓝牙Mesh

在落地应用上,小米开始在AR(owlii)、智慧酒店(全季酒店)、智慧家装(爱空间)上进行落地。

AIoT平台将接入智能门锁。

2018年,小米也开始向海外扩张IoT业务,2018年2月,智能电视进入印度市场,并在2018年第四季度在印度市场出货量排名第四。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小米2018年年度财报,2019年3月19日,小米发布了2018年财报。

2018年,小米智能手机收入1138亿元,同比增长413%。报告期内,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达119亿台,同比增长298%。

2018年,小米IoT与生活消费产品分部的收入为438亿元,较去年增长869%,也成为小米2018年增速最快的业务。

从该业务在整体营收中的占比来看,2018年全年达到251%,而2017年为205%;2018年第四季度,该业务营收占比甚至达到了336%,而2017年同期为242%。IoT业务无疑成为小米2018年第四季度和全年的最大亮点。

根据财报公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12月31日,小米IoT平台已连接的IoT设备数(不包括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约为151亿,同比增长1932%。拥有5个以上小米IoT设备(不包括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的用户数约230万,同比增长1091%。

此外,小爱音箱累计出货量超900万台,小米电视全球出货量840万,同比增长2255%。报告期内,小米也开始向白电领域进军,分别在2018年7月和12月推出了米家空调和米家互联网洗烘一体机。

从2018年的年报可以看出,今年开始,小米的动作也确实比以往更频繁。

1月11日,他们宣布启动“手机+AIoT”双引擎战略,雷军称小米将在未来的5年内,持续在AIoT领域投入累计超过100亿元,ALL in AIoT;

2月26日,又成立集团技术委员会,成立人工智能部、大数据部、云平台部;

3月7日,小米成立了AIoT战略委员会,由IoT平台部、人工智能部、生态链部、智能硬件部等十几个核心业务部门的总经理、副总经理组成。

2019年4月2日,小米决定拆分松果电子部分团队为大鱼半导体,新部门以后将专注AI、IoT芯片研发,而松果电子继续研发手机芯片。

而这些动作背后都有一个整体的指导思想,AIoT战略要如何深入?设备层面,小米已经积累了五六年的优势,很显然,想要真正把握住这个万亿级的大市场,只有由设备下潜到基础核心技术层面,包括芯片、人工智能、连接技术、边缘计算等等。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无数次实践已经证明,只有对全产业链的把握,才能在千变万化的时代中以不变应万变,小米跑得更早,所以也有更多的时间积淀这个能力。

我们看到,在小米前进的路途上,也在不停的思考,及时更新战略。胜不喜,败不骄之余,小米的AIOT战略也有不得不要面对和考虑的问题。

一,AI技术先天不足

IoT是一个生态,并非是单一的设备模式,核心驱动力肯定离不开AI技术。而在小米IoT战略的第二阶段,人工智能成了整个生态的关键词,小米希望在AI技术的加持下,将硬件、软件、云服务和新零售业务串联起来。

小米在AI技术上的不足,导致小米的IoT模式不够完美,甚至还容易遭到外界和投资者的“挑刺“。

所以,在2017年11月的小米IoT大会上,小米宣布在人工智能领域与百度达成合作,双方将在知识图谱、深度学习、语音、视觉、自然语言处理、人机交互、机器人、无人驾驶、AI芯片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也就是说,小米的智能硬件需要通过DuerOS等外援来补充技术。

小米之所以和百度合作,原因有二

1,在国内的互联网巨之头中,百度是最早选择“All in AI”的玩家,数据上的优势加之时间上的红利,百度在人工智能技术上有着深厚的基础。尤其是以对话式人工智能 *** 作系统DuerOS的出现,打开了国内人工智能 *** 作系统的先河。在DuerOS的合作名单中,已经出现了美的、海尔、TCL、vivo、海信、HTC、联想等超过130家的合作伙伴,在AI技术方面的积累与小米在硬件场景上的布局有着很强的互补性。

2,百度也是这场合作的受益者,小米庞大的IoT基础和大数据,不仅可以为百度的人工智能提供丰富的训练样本,也在加速人工智能技术在实际场景中的落地。除此之外,DuerOS和小米IoT在场景和应用上存在一定的交叉,百度和小米的合作便意味着,小米的供应链优势可以丰富百度人工智能生态,将AI技术应用到更多场景,进而为DuerOS和小米用户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二,研发资金不足

AI技术研发的投入和生态打造,是一件相当长周期的事儿。拿百度在AI技术领域的投入为例,5年前就一直持续砸资金,直到今天还谈不上形成规模化收入。所以,技术是需要积淀的,需要长期研发,共同攻关,不是临时抱佛脚就能解决的。而且更关键的一点是,与主流互联网企业百度、腾讯、阿里和美团比,小米身上的硬件痕迹过重,缺乏应用服务的场景支持,少了大数据这一侧持续训练和学习的支持,玩AI的难度就更大一些了。

在人工智能方面,华为终端今年预计投400亿研发iot物,百度每年在此技术的投入均在15%以上,阿里在未来对达摩研究院投入1000亿以上。而小米姗姗来迟,在2016年才涉足AI研发,在接下来的五年里,小米将继续在AIoT上投资100多亿元。

三,IoT芯片“核芯”不足

从IoT的开发上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级:硬件设备、 *** 作系统和处理芯片。目前国内没有哪一家公司能够将这三个层级全部做好。小米做到了最大普及程度的消费级硬件设备,百度、阿里则是拿出了 *** 作系统,华为在芯片和硬件上更为侧重。

从物联网产业链来看,主要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几大方面。除了网络层之外,其他方面则厂商争夺的重点。而从产业环节而言,芯片无疑是物联网系统的核心。为此,想要构建自主生态,打造低功耗连接,芯片的作用不可言喻。

小米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在许多关键领域都不得不依赖其他企业。例如,在手机AI芯片、IOT 芯片方面,小米都缺乏实力,无法像华为那样依托自家的麒麟芯片实现自主的产品以及技术迭代。这也导致了小米在高性能、低功耗IOT芯片方面的研发能力和产品迭代速度也远远落后于华为。

相对于手机芯片,物联网芯片本质上还是通信芯片,具有一定的相通性,但对于小米而言想要进入也并非易事。

以华为这么大的投入力度,在芯片自主研发的路上也不是一帆风顺。自2004年开始,华为就开始布局自主研发芯片,2009年才研发出第一颗K3芯片,并且还是试水。之后更是经历了多次实验,才在2014年成功研制麒麟芯片,并最终应用到华为手机之中。由此可见,芯片的研发难度有多大。

小米自2014年成立小米松果电子以来,第一款NB-IOT芯片在2017年底才推出。虽然在时间点上,并没有落后很多,但是显然华为等厂商已经抢先一步。从布局方面来看,首款NB-IOT芯片的推出,小米IOT生态布局也趋向于进一步完善。

而且,在小米的IOT产品系列中,除了手机这个核心产品掌握在自己手里外,其余产品大多依赖生态链企业去研发制造。问题是,这些生态链企业也和小米一样,面临“缺芯”的困扰。

所以,未来小米需要在IoT芯片领域加大研发力度。

四,生态链并非固若金汤

小米在布局生态链的过程中,采用“占股不控股”模式。看似明朗的背后,隐藏着哪些风险。

借助小米品牌的声誉以及小米在互联网渠道的优势,多家小米生态链企业迅速发展,更有数家企业年营收迅速从零增加至超过十亿元,这无疑进一步提升了小米的名声,但是随着小米生态链企业的成功,一些质疑也伴随而来,担忧它们过于依赖小米将难以持续发展壮大,去小米化呼声日益严重!

以小米生态链企业的典范--华米为例,2015年、2016年来自小米的收入占其营收的比例超过九成,而净利润分别为-038亿元、024亿元,到2017年、2018年来自小米的收入占比降低到八成以下,其净利润分别提升至2305亿元、4748亿元,华米也不忌言净利润的增长主要是由于自有品牌Amazfit业务发展所取得。

对比之下,可以看出华米虽然依赖小米贡献了大部分收入,但是小米方面带来的净利润较低,而它在2017年、2018年取得净利润的大幅增长主要来自于拓展自有品牌业务。

小米生态链企业,依托小米的销售渠道,离开小米将面临失去市场的风险。同时,小米对生态链企业的管控虽然越来越弱,要求却越来越严格。

不仅如此,竞争也是生态链企业面临的严峻考验。在内部,同一类别产品有多家企业竞争,例如,同时做智能锁的云丁、云柚和绿米;同时做空气净化器的睿米、琭珞含章和星月电器。

在外部,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快了进军IOT市场的速度,华为与硬件厂商合作,在智能家居领域打造一个更开放的生态;OPPO、vivo、TCL 则是共同合作,宣布成立IoT开放生态联盟。

显然,IoT已经成了厂商们的第二战场,生态链企业面对的竞争日益激烈。

结语:

5G时代的到来,IoT业务也成为众多手机厂商发力的对象。OPPO和vivo在2018年联合多家家电企业成立了IoT开放生态联盟;华为在日前的AWE上宣布升级IoT战略,余承东还定下了三年内拿下中国三分之一IoT设备的目标。

2019年,是5G商用部署的元年,而5G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对海量物联网的连接提供支持,它的高速率、低时延、大容量等特性,是物联网体系成熟的必要条件,可以预见,从今年开始,随着5G商用的进程逐渐推进,IoT的发展将驶入快车道。

希望小米一路前行,再创辉煌!

一说“小米”这个品牌让我联想到吃的粮食小米,小米又称为粟,北方称谷子,谷子脱壳为小米,其粒小,直径1 mm左右。小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农作物之一,起源于中国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的主要粮食作物。粟生长耐旱,品种繁多,俗称“粟有五彩”,有白、红、黄、黑、橙、紫等各种颜色的小米,也有黏性小米。中国最早的酒也是用小米酿造的。

小米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对普罗大众的吃饭问题至关重要,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谁不吃饭那可是要命的事,手机用小米当作品牌名称可见也有人人离不开的意思在里面,的确现在从小孩到老年人机不离手成了常态,和做为粮食的小米一样占据了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位置,虽然小米手机的制造商宣传内容和我的理解大相径庭,但现实是手机和粮食都成了必需品了。

去买。

我原来全家都用华为,现在又全家使用小米,华为我曾经是热衷者、高价时买过美腿8、还买过手表、空间买到一个T,付出不少,但华为各方面收费比较高!相对小米实用些,况且雷军也是内行人,价格适宜,设计不错,过得去就行了。

说到小米我会想到它的理念: 始终坚持做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好产品 ,正是秉持这个理念,小米一步步走到了今天,改变了便宜没好货的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能够不忘初心坚持下来,需要莫大的勇气!
12011年小米1手机发布,1999元的价格让人们疯狂,从此改变了中国手机市场的局面,让山寨机无路可走;

22013年小米充电宝正式亮相,采用进口电芯、多重电路保护和金属外壳等多重安全保护措施,售价仅为69元,当时其他品牌充电宝售价普遍两百多,再次轰动整个行业,从此提到充电宝只有小米和其他两个分类;

32015年4月8日推出了小米插线板,凭借高颜值、做工扎实、高性价比,再次占领市场,最后倒逼老牌插线板厂商公牛改变固步自封的思想,推动了行业发展;

42016年8月31日米家扫地机器人正式发布,一经上市,凭借高颜值、高智商、高性价比撸粉无数,迅速走红,1699的价格不输其他品牌四五千块的品质;

人们都说小米进军一个行业,这个行业就会迎来腥风血雨,是这个行业的价格屠夫,这话言之有理,正是凭借这一理念,改变了人们的思想,改变了世界对于中国制造的认识,感谢小米,感谢雷军!
最求极致的性价比,用最简单的话说就是,相同的配置,我的价格更低。
而且这里指的不只是手机,还有小米的整个生态。

最直观的就是电视,曾经行业寡头,消费者和企业信息不对称,导致电视行业价格虚高,老百姓要买个合适的电视都是伤筋动骨。而小米以性价比入局,直接打破了行业暴利。

说到这里,有朋友会说,小米是劣币,小米入局,就是劣币驱逐良币。但是我觉得小米是“鲶鱼”,其实就现在2020年的市场来看,小米的入局对三星和索尼没什么影响。小米:“高端你们继续玩,我做大众产品。”

很多消费者电视就是看个亮,我不求什么8k画质、不求超薄体验、不求极致真实的画质。而且这些高级片源也不是怎么好找的,对应的不单单是电视一个产品,音箱?网速?存储?是不是也要考虑?

所以总结来说小米就是做低价,至少大众可以消费。而高端的发烧的产品,留给有经济实力的玩家(注意我说的是玩家,不是消费者)去玩。
雷布斯布局宏达,手机只是个媒介,全物联网才是雷布斯想打的江山。而且小米真的在做“万物智联”,而不是一个口号。很多企业甚至是家电大厂,都在提“万物智联”,但是这些大厂都是喊口号,产品还是自己做“智联”,绝不松手将产品共享出来。大厂反而成了“万物智联”的阻碍。完全不去了解大众的真实需求。现在正常的家庭布置一套智能家居,基本都是多个app甚至多套网关去组网,根本不能实现一个平台去管理。

小米争取更多的智能家电厂商入局,开放iot平台,欢迎组织或者个人团体加入:小米IOT开放平台。
但是,这里还是要吐槽一下,我和身边的朋友都觉得:小米的第一代家电产品不要买。

我们一致认为,小米家电第一代都是试水产品,品控?真的不敢恭维。

但小米最让人着迷的就是“用户体验”。

怎么解释“用户体验”,可以解释,如果一个产品小米能做到第二代甚至第三代,那么这个产品一定会有沉淀会是个合格的产品,而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并且加入小米的特色进去,让这个产品很小米。

说到怼自己,小米出的最大一招,就是子品牌:红米。
坊间流传:红米的存在的意义就是怼小米,做小米自己的鲶鱼。而事实就是红米真的就是这么在做,最开始只是手机产品线,后来是电视,再到现在的小型智能家居。

云米,可以说算是小米的一个痛,自己的子公司,但是品控太差,连小米自己的商城都没资格上。

小米:“ok,小云你太失败了,我觉得自己可以做和你对标的产品,你不行就休息吧。”结果真的小米就对标云米,往死里怼云米。云米也是“一脸小朋友问号”

在小米10和红米K30 Pro以前,这句话依旧是我心中的真理。手机真的算是雷布斯的痛,还不如电脑、电视,音箱,物联网做的优秀。甚至很多代工厂,因为搭上小米的物联网,慢慢从小厂,到小米参与的自主品牌。

这么一聊,感觉小米还是有责任的企业,不止让自己富了起来,还带动相当多的厂商一起致富。
是手机?

不是的,

是他家的Aqara智能家居产品,有兴趣的可以去了解一下。

小米的生态很完整,但也紧限于生态。

他作为互联网 的产物,也必然有各种受限。

他的产品比较炫彩,但是没有核心思想。容易被其他品牌给替代。这一点甚至不如联想。

百度的ai和无人驾驶

华为的5g和手机终端

腾讯和阿里的海量用户群

360的安全防护

甚至老东家的金山办公

都比小米深刻的多

当然是小米手机了,想当初1999元的小米1,那可是一机难求啊!现在都小米10了,已经过去10年了,时间真的是转瞬即逝啊!

说起小米,提这个小米的品牌,其实很多人都是五味杂陈的,五味杂陈也就是它的品牌,它的定位,它的发展历程,曾经是那么的青春,现在是那么的。。。。。。有很多时候小米已经从手机转换成一个米家生态的小商品了。

我是在2013年的时候入手了第1部小米1的电信版手机,开始了小米的米粉历程,期间帮助朋友购买过小米的手机,红米的手机一直维持到小米4,小米5。

不管是自己使用的小米,还是推荐朋友购买的小米,主要的问题和拐点就出现在小米4,小米5时期,这个时间自己帮别人购买了很多部的手机,结果多多少少都出现了一些问题,在售后的时候,也是各种事故频发,以至于再也不敢向用户推荐小米的手机了。

另外就是小米的米家生态了,我购买的有运动鞋,扫地机器人,yeelnight灯等等的产品,总体来说小米机器人和吸顶灯都是非常不错的,目前也正在使用,没有出现故障,购买的小米运动鞋,第1次出现了莫名其妙的质量问题,更换之后效果也不太明显。

小米手机从发布的互联网基因做成了互联网一哥的位置,曾经的风风光光,有时候为了拥有一部小米手机而感到自豪。其实也说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小米的手机再也没有那么青春那么性价比了,换句话说,应该是其他的品牌模拟了小米,并且超越了小米。

反观现在的时期,小米手机与荣耀手机或者华为手机已经从几年前的形式来了一个大的翻转,曾经的一哥变得不是那么一个了,曾经的追随者变成了全球手机的一个领导者。这期间的风风雨雨,发展历程应该是小米现在应该思考和回顾的。

总之现在提到小米提到小米品牌,就是一个五味杂陈,曾经的骄傲和青春,似乎没有那么骄傲和青春了,曾经的互联网偶像,现在已经把小米的品牌带的很low了,还是希望能够小米做回曾经的小米,曾经的年轻与荣耀。

回想从购入第一台小米2s被圈粉开始,我已经以米粉的身份活跃了8年。从2012年底年底认识小米开始,到如今2020年,虽然谈不上什么元老级米粉,但是这8年也是横跨了我“上学、工作、成家”人生三个阶段。
翻阅自己的小米云相册,从2012年第一张照片开始,到现在2020年结束,每次看都是感慨万千。在这8年中,我从一个学生变成了 社会 人,女朋友也变成了老婆,连家都搬了两次。现在回望这8年,千言万语不胜感慨,但是这8年的点滴在小米云相册中真就d指一挥。
这8年中,我和小米一起经历了很多很多的故事。大家都是“半路认识”的陌生人。 如今的人越来越觉得自己很孤独,正如前阵子看到的关于日本的“办公室文化”。打破人与人之间隔阂的,有时候就是那些有共同爱好的人。

1月3日,小米对外正式宣布,旗下红米品牌将独立运营,更名为“Redmi”。这也被外界解读为小米拆分独立品牌,有意对标荣耀。

红米独立以后,小米的手机产品下拥有主打中高端的小米、主打性价比的红米、偏自拍和 时尚 的美图、 游戏 手机黑鲨以及主打海外的 POCO 五个品牌。在国内手机增长遭遇停滞后,重新规划产品线,有的放矢,是小米首先做出的改变。而小米双品牌的策略,很难不让人拿它与就是如今国内手机市场份额的头名——华为+荣耀做对比。

战略调整后,小米或许将面临更多的挑战,走出转型阵痛期,和脱胎于华为的荣耀,双方一战在所难免,你更看好谁?

正方观点

“红米”独立,难逾“荣耀”

文 /豪伊

田忌赛马的故事家喻户晓,这种分而治之的思路在品牌运营中也一样。

几天前,小米官方宣布,此前主打低端市场的红米品牌将独立运营,更名为“Redmi”。红米独立以后,小米的手机产品下拥有主打中高端的小米、主打性价比的红米、偏自拍和 时尚 的美图、 游戏 手机黑鲨以及主打海外的POCO五个品牌。

从2013年第一部红米手机H1诞生到小米红米不分彼此,再到今天根据低端手机和中高端手机两条赛道打造品牌策略,小米终于选择把低端机的接力棒交给红米,专心做中高端机。在这两条新赛道上,小米红米首先就要面对华为荣耀的直接竞争。

在五年前学习小米实施双品牌策略的华为如今已在双线作战中风生水起。未来,小米的直接竞争对手是华为,而后者通过商务定位以及和保时捷、徕卡等品牌的合作,逐渐站稳了高端市场;红米则要和荣耀正面刚。

从双方实力上看,小米红米已落于下风。过去,不管是红米还是小米都被消费者视为性价比的代名词,这虽然为小米赢得很多粉丝,但是也让小米陷入性价比的泥潭无法自拔。经过不断的渲染,外界眼中小米的同档次的对手无疑就是荣耀,只不过,后者已在出货量等数据上超过了小米。据赛诺发布的去年上半年手机销量和销售额显示,荣耀全面碾压小米,仅整体旗舰系列销售这一个方面,荣耀第8代到第10代对小米5、小米6、小米8就取得三连胜,荣耀V20更是让小米诸多中高端机型输得没脾气。

从内部环境上看,小米红米尚在左右互搏。目前,在小米的品牌矩阵中,POCO针对印度的高端机市场,黑鲨针对 游戏 手机的细分市场,新加入的美图帮助小米更好地覆盖女性市场,小米、红米则分别针对中高端市场和低端市场。然而,在中端市场这个敏感区域,小米和红米长期处于“内斗”状态。去年,小米旗舰产品Mix3一度被视作性价比手机,这不仅暗示了小米做高端机水平的乏力,也压缩了红米的生存空间。还有针对1000-2000元市场推出的小米8青春版和6X、小米Play、小米8 SE等中低端机型,其在配置和定位上都有“红米旗舰”的影子。这进一步模糊了小米和红米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既不利于小米打造高端形象,也让小米、红米在市场上“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越来越复杂。

从出海竞争上看,小米红米陷入瓶颈。虽然小米在印度有声有色,但由于主销机型都是红米手机,仍然不赚钱甚至亏钱,还需要抢夺欧洲这块高地。相较于亚非拉用户,欧洲用户更在乎品牌和质量,小米擅长的低价策略无法获得较大突破。虽然小米也将MIX系列高端产品带入了欧洲,但真正走量的还是红米等低价机型,价格普遍不超过1000元,即便帮小米拿到了不错的数据,也为小米贴上了“低端”的标签。而刚刚过完五周岁生日的荣耀启用全新的大写“honor”LOGO,进一步加强品牌形象和深耕国家化市场。同样是欧洲市场,荣耀则在德、芬、荷、意等国也杀入前五,赵明甚至表示要在2020年实现海外市场占比过半。彼时,小米或许在欧洲挣扎,而在拉美和非洲折戟的红米,怕是只有一边小心国内对手在南亚和东南亚抢市场份额,一边在那里做“消费分级”了。

上马对中马,中马对下马,以己之长敌人之短,是取胜之道。如果当自己的上马都比不上对方中马了,比赛的悬念便已消失……

反方观点

拆分小米和红米,2019年雷军的担子不轻

文/李长祥

运营乏术,股价大跌,创新失位,乔布斯时代的苹果 科技 已成为过去,如今的Iphone除了贵,基本没有变化。

而作为追赶者的雷军和小米 科技 ,正在加紧品牌拆分,技术创新,布局物联网,抢占未来品牌竞争的有利地位。

拆分小米和红米,就是要搞事情

从营收的角度来看,小米手机靠“主打性价比”,抢占中低端市场已经没有太大的拓展空间。提升企业营收,更需要靠抢占中高端市场份额来实现。

2018年,小米 科技 发行存托凭证招股说明书中显示:小米有小米MIX、小米、红米三大系列。其中,其中小米系列定位为旗舰机和中高端机型,红米主要是中端机和入门机。

2018年1-3月,小米销售28413万部,销售收入23239亿元;其中1299元以下中端机和入门机,即红米销售2206万部,占比小米手机销量比例达7765%,红米销售收入14283亿元,占比小米手机销售收入达6146%。

不难看出,小米 科技 销售收入超六成是由红米手机带来的。甚至可以说,借助“高性价比”抢占中低端市场正是过去几年小米 科技 掀起智能手机变革的关键因素。

但是,长期主打性价比,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米在中高端手机市场的品牌影响力。当年,小米手机推出Note,Mix两个系列冲击3000元以上市场时,便遭遇到不少质疑,市场反应也不佳。

按照雷军的解释:对小米品牌进行拆分,红米专注极致性价比,可以主攻电商市场,小米则可以专注中高端和新零售。各自按照不同的方向发展,有助于小米整体品牌形象越做越好。

其实,通俗的解释一下就是要“深耕中低端,抢占中高端,拓展营收空间,把小米股价尽快拉起来”。

细心的网友发现,在官微发布的Redmi新品海报里,有隐约的倒影呈现,而该倒影若隐若现的显示为“4800”。考虑到之前雷军和小米公司费心重点打造手机相机的前兆来看,这一款Redmi独立品牌的首款机型可能会配置有4800像素的摄像头。

如果猜测无误,只从手机摄像头硬件配置来看,独立后的Redmi已经可以叫板任何一款小米旗舰版。毫无疑问,产品发布后势必会在年轻人中掀起一波红米热。

在Redmi作为独立品牌消息公布的前一天,雷军更新了自己的微博:欢迎金立前总裁卢伟冰正式加入小米。

尽管小米公司尚未对卢伟冰未来具体担任的职位做过多披露,但考虑到之前卢伟冰深耕印度手机市场多年,以及红米手机在印度市场庞大的市场潜力,此次加入小米,卢伟冰可能将主管红米手机业务,拓展海外市场。

据知情人士透露,未来Redmi不仅会作为独立的品牌运营,甚至还会成立独立的公司。

短短的几天之内,一系列公司架构、人员、产品调整,可以看出小米对于“提升自身品牌定位,拓展营收空间,整合资本市场”的急切需求。

2019年,小米手机逆袭?

小米品牌之下,已经有小米手机、红米手机、电视、生态链、小米之家等多个产品线。2018年仅前10个月,小米手机的出货量便已经超过1亿台。

这一轮的品牌拆分,能帮助小米和红米根据自身市场定位更快地响应市场需求,减少流程环节,根据自己的特点去制定更多元化的海外战略。

在红米品牌独立后,在手机产品的品牌中,小米的几条产品线分割将会更加清晰。小米将针对中高端市场,红米针对中低端市场,poco则可以进入印度高端市场,黑鲨可以主攻 游戏 电竞类手机,美图主攻女性手机,产品矩阵更加完整。

尽管2018年小米总销量尚未公布,但预计2019年目标销量将在15亿左右。除了1月10日已经确认要发布的Redmi新品外,还会有其他各种高性价比的机型推出,但重点将放在中高端旗舰手机的研发和制造上。

如果华为可以不断地站稳高端手机市场,同样富有创新能力的小米当然也可以成功。

事实上,品牌拆分,意味着红米不仅仅要面临和荣耀等品牌在中低端价位的竞争,也要和小米品牌进行对抗,在集团内部确立红米本身的含金量。

而每一个敢于品牌拆分的内地企业都应该值得肯定,毕竟只有敢于竞争才能够保证企业的创新力和活力。华为如此,小米如此,每一个有抱负的内地企业都如此。

只不过,这一年雷军和小米 科技 肩上的担子注定不轻。

正反观点PK Round 1

正方

华尔街肥猫 :做一个小调查,红米的sologen 是什么?荣耀的sologen 又是什么?肥猫回答的最快的是荣耀,至少年轻态这个概念是深入人心。而红米给市场最大的卖点就是便宜,除了便宜呢?好像再想不出别的,但荣耀至少除了便宜之外你还能想到拍照、 游戏 已经了不得的什么什么。从产品定位到市场形象,荣耀比红米更清晰更有效。因此,分拆后的红米要在短时间内赶上荣耀,难。

反方

起士 :在国内的互联网行业,红米几乎可以算得上最早的一批副牌了,高性价比的形象深入人心。而荣耀虽然 历史 不短,但华为真正发力将其打造成自己的副牌还是近几年的事情,受众对于其品牌认知仍存在割裂感。随着战场逐渐被清扫干净,魅蓝消失、一加不再做副牌,市场空间不再拥挤,在小米依然可以靠大量专卖店提携红米,而华为的荣耀专门店却数量寥寥,虽说打着互联网的旗号,但实际上对于末端消费者的触及还是远远不够的。

正反观点PK Round 2

正方

粒粒酱 :红米是小米集团旗下的中低端手机品牌,定价在799元—1299元之间。多年来,红米扮演了小米出货主力的角色。与小米手机平起平坐后,红米手机或将不再固守入门到中端机型,在定价上可能也会有所调整,这两个品牌左右互博的竞争局面也难以避免。在手机业务即将触及市场容量天花板的情况下,小米不如在IoT业务上寄托更多希望,这一板块有望成为小米营收增长的新发动机。

反方

杰森 :智能手机销量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不少厂商通过细分品牌来抢占更多的市场。荣耀的这五年,用一连串的创新 科技 ,在销量和品牌树立上面打了一场漂亮翻身仗。小米此时的分拆为时已晚?未必。要知道,上半场比拼的是销量,下半场竞争的是技术。荣耀主攻的创新是否已触顶天花板,目前难说。但小米的拆分,所面临的品牌和创新技术升级或许才刚刚开始,走过转型阵痛期,加上海外市场的铺垫和高性价比的加持,红米有希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29475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