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工程怎么样

物联网工程怎么样,第1张

本人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曾为电气与信息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一名学生。

物联网工程专业是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计算机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要求掌握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和物联网相关的计算机、通信和传感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培养能够系统地掌握物联网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等信息领域宽广的专业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下面从专业知识、发展前景、就业方向等几个方面介绍物联网工程专业:

1专业知识

物联网工程专业隶属于计算机类学科,是计算机专业的一个分支,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物联网工程专业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该专业所学的知识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大数据等都有相通的部分,其中公共课部分包括:高等数学、离散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大学英语、大学物理等,专业课部分包括: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 *** 作系统、C语言、Python、JAVA、数据库等,特色专业课有: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单片机、通信技术、物联网控制、传感器网络等。该专业的课程非常丰富,老师教的课程也比较有趣,是集合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知识的一门学科。

学习该专业,课时任务要比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要轻一些,而且对待代码的要求也不如纯学软件那么高,学生仅需熟练掌握一门语言即可,我本科时候掌握的是C语言,经常用C语言编译STM32单片机和51单片机,当然也玩儿过其他单片机,但是这两款是主要的。

我个人认为该专业是比较适合对硬件感兴趣的学生的,如果有浓厚的兴趣,那么学习该专业会非常有乐趣,每天看着传感器,学习搭建一套完整的系统,那是非常快乐的一个过程。

  2发展前景

  当前,物联网(IoT) 结合 5G 和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物联网可以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改进决策并增强客户体验,可以成为各个行业数字化转型关键推动因素

其主要发展前景为:

(1)5G技术。

例如联网汽车、预测性维护和医疗保健领域的可穿戴技术,将从 5G 中受益最大。5G 的超可靠、低延迟通信 (URLLC) 容量和对 TSN(时间敏感网络)的支持对于物联网的采用非常重要。

  (2)健康科技

医疗保健行业长期以来一直抵制数字革命,远远落后于其他行业。Covid-19 大流行导致远程患者监护和医疗机器人等医疗物联网技术的迅速采用,这为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开辟了巨大的数字化机会。

  (3)物联网 (AIoT)技术

人工智能 (AI) 技术通常用于实时解释和响应一些人对机器和机器对机器的数据流。AI 和 IoT 两种技术的融合催生了 AIoT 的概念,即将 AI 技术嵌入到 IoT 组件中。将连接的传感器和执行器收集的数据与 AI 相结合,可以在边缘减少延迟、增加隐私和实时智能。这也意味着需要在云服务器上发送和存储的数据更少。

  3就业方向

物联网就业方向主要有:面向物联网行业,从事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信息安全等的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等。

主要岗位包括:物联网系统设计架构师、物联网系统管理员、网络应用系统管理员、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发工程师等核心职业岗位以及物联网设备技术支持与营销等相关职业岗位。

总之,我觉得物联网工程是一个比较好的专业,是比较适合未来发展的。

物联网工程是新开没多久的专业,看宣传前景不错,但是肯定近些年会有些晦暗不明,毕竟新兴嘛。个人觉得,这种专业一定要挑学校。
==============================就业==================================
(1)面向物联网行业,从事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信息安全等的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
(2)主要面向岗位包括:物联网系统设计架构师、物联网系统管理员、网络应用系统管理员、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发工程师等核心职业岗位以及物联网设备技术支持与营销等相关职业岗位。目前通信网络发展中就业前景看好。
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王洪君表示,作为国家倡导的新兴战略性产业,物联网备受各界重视,并成为就业前景广阔的热门领域,使得物联网成为各家高校争相申请的一个新专业。
有高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其物联网专业今年就准备招生,因为现在正是国家需求比较多的时候,物联网工程专业准备单独招生。
部分高校教师也认为,物联网工程的就业前景是被一致看好的。北京理工大学有教师表示,该专业主要就业于与物联网相关的企业、行业,从事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和标准、无线传感器、信息安全等的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也可在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就业前景挺乐观。
=============================学习=================================
学生需要学习包括信息与通信工程、模拟电子技术,无线通信,物联网安全技术等20多门主要课程,同时还要有较强的数学和物理基础,最好还拥有外语这把“刷子”,这样就能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了。
课程1物联网导论推荐使用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物联网导论》(国际著名物联网专家、ACM中国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刘云浩编著)等教材。 全面了解物联网的3个重要特征,并且需要大概了解物联网的感知识别、网络构建、管理服务等技术及其行业综合应用。
课程2 C语言程序设计推荐使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C语言程序设计》(谭浩强教授的经典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C程序设计语言(第2版新版)》(国际经典教材)等教材。 物联网涉及底层编程,C语言为必修课,同时需要了解OSGi,OPC,Silverlight等技术标准。
课程3 Java程序设计推荐使用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Java语言程序设计教程》等教材。 物联网应用层,服务器端集成技术,开放Java技术也是必修课,同时需要了解Eclipse,SWT,Flash,HTML5,SaaS等技术。
课程4无线传感网络推荐使用清华出版社出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科院软件所研究员孙利民、哈工大教授李建中等编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短距离无线通讯入门与实战》等教材。 学习各种无线RF通信技术与标准,Zigbee,蓝牙,WiFi,GPRS,CDMA,3G,4G,5G等。
课程5 TCP/IP网络协议推荐使用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用TCP/IP进行网际互连(第1卷):原理、协议与结构(第5版)》等教材。 TCP/IP协议标准是所有有线和无线网络协议的基础,Socket编程技术也是基础技能,为必修课。
课程6 嵌入式系统技术推荐使用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嵌入式系统技术教程》等教材。 嵌入式系统(包括TinyOS等IoT *** 作系统),是物联网感知层和通讯层重要技术,为必修课。
课程7传感器技术推荐使用中国计量出版社出版的《传感器技术》等教材。 物联网专业学生需要对传感器技术与发展,尤其是在应用中如何选用有所了解,但不一定需要了解传感器的设计与生产,对相关的材料科学,生物技术等有深入了解。
课程8RFID技术推荐使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物联网RFID原理与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射频识别(RFID)技术原理与应用》等教材。 RFID作为物联网主要技术之一,需要了解,它本身(与智能卡技术融合)可以是一个细分专业或行业,也可以是研究生专业选题方向。
课程9 工业信息化及现场总线技术推荐使用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现场总线技术及应用教程》等教材。 工业信息化也是物联网主要应用领域,需要了解,它本身也可以是一个细分专业或行业,也可作为研究生专业选题方向。
课程10 M2M技术推荐使用TSTC Publishing出版的《M2M: The Wireless Revolution》等教材。 本书是美国“Texas State Techinical College”推出的M2M专业教材,在美国首次提出了M2M专业教学大纲,M2M也是物联网主要领域,需要了解,建议直接用英文授课。
课程11 物联网软件、标准、与中间件技术 推荐使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间件技术原理与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物联网:技术、应用、标准和商业模式》等教材。 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应用,软件是灵魂,中间件是产业化的基石,需要学习和了解,尤其是对毕业后有志于物联网技术发展的学生。

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很多考生和家长对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怎么样的问题很感兴趣。下面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物联网工程专业学什么 好就业吗”。

物联网工程专业主要课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概论、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工程电磁场、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现代通信网、传感器原理、嵌入式系统设计、无线通信原理、无线传感器网络、近距无线传输技术、二维条码技术、数据采集与处理、物联网安全技术、物联网组网技术等。

物联网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的革命性发展,目前被正式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物联网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涉及多个产业群的特点,其应用范围几乎覆盖了各行各业。 物联网专业是教育部允许高校增设新专业后,高校申请最多的学校,这也说明了国家对物联网经济的重视和人才培养的迫切性。

物联网工程专业毕业生能在政府管理部门、科学研究机构、设计院、咨询公司、建筑工程公司、物业及能源管理、建筑节能设备及产品制造生产企业等单位从事建筑节能的研究、设计、施工、运行、监测与管理工作。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等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和物联网相关的计算机、电子和传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能胜任物联网相关技术研发及物联网应用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维护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历史沿革 贺州学院

中华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3月),贺州学院的前身广西省立乐师范学校创建。

1953年,校务委员会决定把12月1日定为平师校庆日。

1957年5月,更名为贺县师范学校。

1958年9月,在贺县师范学校基础上创办梧州师专。

1959年7月,梧州师专迁往梧州与梧州大学合并,师专附属师范改称梧州专区八步师范学校。

1966年,梧州专区八步师范学校改名为梧州专区红卫师范学校。

1972年3月,取消红卫师范校名,恢复八步师范名称。

1972年4月,贺州市师范学校的前身贺县中等职业学校创建。

1975年10月,更名为贺县师范学校。

1987年7月,在梧州地区八步师范学校设立梧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

1988年3月,学校更名为梧州地区教育学院。

1982年7月,贺县师范学校被自治区教委确认为自治区定点的中等师范专业学校,正式定名为梧州地区贺县师范学校。

1997年5月,贺县师范学校更名为贺州地区师范学校。

1994年3月,经国家教委批覆、广西区人民 下文,撤销梧州地区教育学院建立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1年11月,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召开第一届全体党员大会,提出申办本科院校的工作目标。

2002年12月,更名为贺州市师范学校。

2003年7月,撤销贺州市师范学校,并入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5年12月,学校通过国家教育专家组评估,申本获得成功。

2006年2月、3月,教育部、自治区人民 分别下文批准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改建为梧州学院。

2013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2014年,加入中国套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

2015年,成为广西整体转型发展试点高校。

2016年,成为套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数字媒体专业协作会理事长单位。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18年5月,学校以工学、理学、管理学为主,形成教育学、文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良好态势。现有本科专业44个、专科(高职)专业18个。

序号 学院 专业名称 1 文化与传媒学院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新闻方向)、传媒策划与管理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代文秘方向)

2 外国语学院

师范教育专业、商务英语专业、旅游英语专业

3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化学专业(师范教育方向)、套用化学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生物工程专业、生物技术及套用专业、化学制药技术专业、园林技术专业

4 理学院

数学与套用数学专业、工程管理专业

5 教师教育学院

国小教育专业、教育套用心理学专业、学前教育专业、

6 经济与管理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旅游管理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市场行销专业、商务管理专业、投资与理财专业、旅游管理专业

7 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与历史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历史学专业

8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业物联网工程专业、计算机网路技术专业、计算机套用技术专业

9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物理学专业、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通信工程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10 音乐学院

音乐学专业、舞蹈学专业

11 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体育保健专业、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

12 设计学院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环境设计专业、美术学专业、服装与服饰专业

13 套用技术学院

(以上内容参考资料来源:贺州学院官网--机构设定 )

学科建设

学校重点发展社会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教育学三个学科,截止2014年获得广西重点学科3个,在教师教育、生物套用技术、食品工程、电子技术、自动化、旅游管理等方面初步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截止2014年3月学校有招生本科专业33个、高职高专专业12个,拥有文学、理学、工学、教育学、法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历史学等9个学科门类。

校园雕像 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5月,学校现有专任教师793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241人,研究生学历教师420人,双师型教师319人;具有硕士生导师资格教师38人;拥有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自治区各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6人;广西特聘专家1人,广西教学名师1人。另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3人,客座教授、知名专家140人;外聘一批凤凰教育、中兴通讯、甲骨文、新道科技等企业专业教师、双创导师。

教学建设 精品课程

截至2014年,学校的自治区精品课程有《分析化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广西教师教育精品课程有《国小英语教学法》、《国小语文教学法》、《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贺州学院校级精品课程有《无机化学》、《食品微生物学》 、《综合英语》、《机率论与数理统计》、《化学教学论》 《安装工程定额与预算》、《教育学》、《 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国小数学教学法》、《儿童文学》、《信号与系统》、《机械设计基础》 等。

校园风景 教学成果

2012年以来,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96项,横向项目16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4项;获广西自然科学奖1项,广西科技进步奖2项;南岭历史文化研究在国内独树一帜,获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5项,邓玉荣教授主持的《桂东北地区方言地图集》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点立项;《贺州学院学报》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

爱莲湖 学校荣誉

学校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高校节能管理先进院校、自治区首批绿色大学、自治区绿色先进集体、广西森林校园、自治区安全文明校园、自治区文明单位、自治区和谐学校、自治区文明卫生学校、贺州市" 花园式单位 "等荣誉称号。

科研成果 科研项目

在南岭走廊族群文化、贺州方言、桂东特色资源利用与开发等领域的研究颇具特色,取得了一批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截至3013年,学校获得国家专利授权30项、地市级以上科研项目41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学校教改工程立项58项、优秀教材立项2项。出版《南岭走廊瑶族乡村和谐文化建设研究》等著作。《贺州学院学报》被评为"全国地方高校优秀学报"。

贺州学院 研究机构

截止2014年3月,学校有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桂东特色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实验室)2个、重点文科基地(广西东部族群文化研究基地 )1个、其它科研基地26个等,这些是广西重点培育教师教育基地。建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族群文化博物馆、贺州矿冶钱币博物馆和林汉涛艺术作品陈列馆,建立了24个科研机构。"桂东特色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实验室"被批准为广西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广西东部族群文化研究基地"被批准为广西高校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建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贺州学院博物馆。

校园风景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4年3月,学校有纸质图书9269万册,电子图书22723万种(其中本地镜像4723万种、网路包库180万种),多媒体资源1000余件,年订购中外文纸质报刊1500余种,电子期刊7000余种,交换学报400种。文献收集符合学院专业设定要求,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

图书馆

图书馆建设特色馆藏。1998年设立了"古籍与特色资料室",收藏古籍5623种、贺州地文特色文献资料200余种,其中清代刊印的《贺县志》和民国时期出版的《贺县志》各1套。建立了完善的"贺州学院图书馆图书书目资料库"和"贺州学院图书馆期刊目录资料库",订购了"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总库"、"中国知网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资料库"、"中国知网博士学位论文全文资料库"、"维普资讯网科技期刊资料库"、Springer、EBSCO等,开通50多个免费和试用资料库,供广大师生教学、科研使用。

学术期刊

《贺州学院学报》系贺州学院主管和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季刊。报刊开设的主要栏目有:桂学与南岭民族走廊研究、语言学、哲学与政治学研究、文学与艺术、经济学与管理学研究、教育教学研究、自然科学理论探索、实验与技术等。适宜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区内外各类专业人士和党政干部参考。

学术交流

学校先后与泰国、越南、印尼、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10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联系和合作关系,已招收5批留学生,扩大了在国际上的影响。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校旗

(一)旗形采用长方形红色通用形式,代表学院积极、规范的办学方向。

校旗

(二)校名"贺州学院"与校徽居于正中主 置,代表旗帜的主体名称和学校的形象标识。

(三)校旗整体构图稳重大方、对称和谐,代表学校追求完美的办学精神。

校徽

设计理念

以"贺州学院"汉语拼音字母为设计素材,以贺州学院"山水校园"、"人文校园"、"和谐校园"的建设规划理念为指导思想,结合贺州地方特色,采用多元素变形组合的方法,以圆形校徽之样式进行创作。校徽体现了该校积极乐观、健康向上、和谐团结、奋发有为的时代精神。

主体图案释义

1校徽主体图案由"贺州"两字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H" 、"Z"及中文数字"三"变形组成。图案美观,构图和谐,体现了"人文校园"、"山水校园"和"和谐校园"理念。

校徽

2校徽中艺术形"H"构图与该校校门图案一致,形象一目了然,具有唯一代表性。

3校徽中字母"H"还代表灵峰山,下方是由"三"字变形而成的三根横线,既代表贺江水,也代表"三省通衢",点明了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具体环境,体现"山水之间美校园"的"山水校园"理念。

4 校徽中字母"H"还似一船帆,字母"Z"似一大鹏,寓意学校"一帆风顺"、"展翅高飞",不断取得新的发展。

5 校徽中高耸的主图案还象征著经过全校教职员工的艰苦努力,在学校的发展史上树立的一座座丰碑,反映了学校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爱岗敬业、求知进取的昂扬精神。

外环中英文校名及年号

外环互为环抱的是"贺州学院"中英文校名,中文字型为毛体,英文字型为PmingLiU,正下方数字"1943"为学校历史沿革中最早的办学年份,彰显学校久远的办学历史和厚重的文化积淀。

校训

自强 自立 求知 求真

“自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召唤激励著一辈又一辈中华儿女奋发努力。“自强”就是充分认识自我、相信自我,无论遇到任何艰难险阻都充满信心,勇于面对。“自强”就是敢于承担责任,把荣辱得失都归因于自己,不怨天,不尤人。“自强”是大有作为的人生哲学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是 澎湃的人生状态和永不言败的人生豪情。“自强”是对美好明天的无限憧憬和对崇高理想的不懈追求。

“自立”是人生的基石。“世界上最坚强的人就是独立的人。”只有“自立”的个人才会有所作为,才会有益于社会。只有“自立”的国家才会不受欺负,才能真正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受人养而不能自养者,犬豕之类也;养物而物为我用者,人之力也。”唯有“自立”才能赢得尊严。如果说“自强”是一种精神,“自立”就是一种作为;“自强”是一种仰望理想,志存高远,“自立”就是一种俯视大地,脚踏实地。

校歌

“求知”即求得知识、求得博学,它是每个人固有的内在潜力,是一个博采众长的过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只有经常自我反省,坦诚自己所不知,以真诚谦虚之态度求知,才能不断进步。“求知”还是一种生活方式。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无论一个人还是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获得新知,紧跟时代;才能增长才干,解决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才能开阔视野,充实精神生活,提高生活品位。

“求真”是大学的内在秉性。它要求拒绝假、丑、恶,与真理为友。“求真”就是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勇于探索,努力前行,不断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物质变化的规律性。“求真”要求我们在学院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务必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按照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办事,统筹兼顾,科学发展。“求真”要求我们真抓实干,不走形式,紧紧把握发展主线,立足本职,敬业奉献,教师追求真学问,学生学到真本领。

学校领导 姓名 职务

梁丁丁

党委书记

吴郭泉

校长、党委副书记

毛芳才

党委副书记

何星存

党委常委、副校长

黎琼锋

党委常委、副校长

吕海波

党委常委、副校长

朱其现

党委常委、副校长

蒋峰华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

王瑞龙

党委常委、总会计师

谢雪清

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知名校友

姓名

职务 江中舟 南宁市校友会副会长 翬剑平 广西建工集团贺州分公司总经理 杨立汉 原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 黄昌云 平桂管理区校友会会长

本人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曾为电气与信息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一名学生。

物联网工程专业是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计算机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要求掌握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和物联网相关的计算机、通信和传感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培养能够系统地掌握物联网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等信息领域宽广的专业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下面从专业知识、发展前景、就业方向等几个方面介绍物联网工程专业:

  1专业知识

物联网工程专业隶属于计算机类学科,是计算机专业的一个分支,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物联网工程专业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该专业所学的知识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大数据等都有相通的部分,其中公共课部分包括:高等数学、离散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大学英语、大学物理等,专业课部分包括: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 *** 作系统、C语言、Python、JAVA、数据库等,特色专业课有: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单片机、通信技术、物联网控制、传感器网络等。该专业的课程非常丰富,老师教的课程也比较有趣,是集合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知识的一门学科。

学习该专业,课时任务要比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要轻一些,而且对待代码的要求也不如纯学软件那么高,学生仅需熟练掌握一门语言即可,我本科时候掌握的是C语言,经常用C语言编译STM32单片机和51单片机,当然也玩儿过其他单片机,但是这两款是主要的。

我个人认为该专业是比较适合对硬件感兴趣的学生的,如果有浓厚的兴趣,那么学习该专业会非常有乐趣,每天看着传感器,学习搭建一套完整的系统,那是非常快乐的一个过程。

  2发展前景

当前,物联网(IoT) 结合 5G 和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物联网可以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改进决策并增强客户体验,可以成为各个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推动因素。

其主要发展前景为:

(1)5G技术。

例如联网汽车、预测性维护和医疗保健领域的可穿戴技术,将从 5G 中受益最大。5G 的超可靠、低延迟通信 (URLLC) 容量和对 TSN(时间敏感网络)的支持对于物联网的采用非常重要。

(2)健康科技

医疗保健行业长期以来一直抵制数字革命,远远落后于其他行业。Covid-19 大流行导致远程患者监护和医疗机器人等医疗物联网技术的迅速采用,这为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开辟了巨大的数字化机会。

(3)物联网 (AIoT)技术

人工智能 (AI) 技术通常用于实时解释和响应一些人对机器和机器对机器的数据流。AI 和 IoT 两种技术的融合催生了 AIoT 的概念,即将 AI 技术嵌入到 IoT 组件中。将连接的传感器和执行器收集的数据与 AI 相结合,可以在边缘减少延迟、增加隐私和实时智能。这也意味着需要在云服务器上发送和存储的数据更少。

  3就业方向

物联网就业方向主要有:面向物联网行业,从事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信息安全等的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等。

主要岗位包括:物联网系统设计架构师、物联网系统管理员、网络应用系统管理员、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发工程师等核心职业岗位以及物联网设备技术支持与营销等相关职业岗位。

总之,我觉得物联网工程是一个比较好的专业,是比较适合未来发展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29502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