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阿里巴巴14个月的积累以后,2019年饿了么到了真正发力的时间点。
文|杜博奇
即时配送,一个以秒为竞争单位的行业,如今迎来了一个重量级玩家的高调入场。
6月5日,饿了么旗下的物流平台蜂鸟进行战略升级:一方面,原来的“蜂鸟配送”品牌升级为“蜂鸟即配”;另一方面,“蜂鸟即配”还将向全 社会 开放自身的即时配送服务。
2015年上线的蜂鸟是国内最早的即时配送平台,也被视为饿了么最为核心的资产与竞争武器,2018年阿里全资收购饿了么之后,蜂鸟的算力、运力和组织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目前蜂鸟注册骑手达300万、活跃骑手667万,覆盖全国2000个城市和县区的350万商户。
也就是说,从今往后蜂鸟的业务范围将扩展到阿里巴巴之外,“只要有需要,都可以输出运力。”
王磊形容饿了么加入阿里巴巴的这14个月是“一个各方面不停向上的成长过程”。“阿里对饿了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饿了么每次介入一个新的行业、一个新的业务,都有新的沉淀。”
以餐饮外卖为“火车头”,饿了么从一二线城市快速拓展到了2000多个城市和县区,建立了一张全国性的运营网络。王磊认为,“这个比较有效率的即时配送网络,可以扩展到更多的客户、更多的行业,不仅仅是饿了么的商家,这是我们认为从效率和成本上的优势。”
在餐饮外卖之外,饿了么还锤炼出了医药、水果、鲜花、商超等多个行业的综合服务能力。
比如,2018年饿了么联合星巴克推出咖啡行业第一个即时配送解决方案:“专星送”,目前已经覆盖全国35个城市的2000多家星巴克门店,未来还将被星巴克推广到全球的其他市场。
与此同时,饿了么从跑腿服务这个入口介入产业链上游,沉淀出了产业链服务能力。
一年多下来,饿了么在广度、深度、强度三方面的能力提升,让蜂鸟获得了单飞的底气。
王磊说:“蜂鸟是和饿了么一起长出来的,先有饿了么了再有蜂鸟,只是今天我们把它升级为独立品牌。”
蜂鸟始于外卖配送需求,饿了么开创了餐饮外卖行业,而蜂鸟则催生了即时配送行业。
“这个行业渗透率还很低,市场空间还很大,如何让行业再一次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饿了么coo康嘉的答案是,“还是要回到物流本身,最重要的是两点——灵活和高效。”
与传统物流不同,即时配送链条短、频次高、密度大,要做到像自来水那样即需即用,高效灵活地满足随时随地产生的需求,离不开一个智能化的即时配送网络的立体化支持。
5月28日的全球物流峰会上,阿里CEO张勇提出,“未来的物流一定是从数字化到数智化”。
随着5G投入商用,IOT将得到加速发展,推动物流要素的数字化,并走向智慧化和智能化。
鉴于即时配送有很强的区域性,只有单位面积内订单密度足够高,才能摊薄平均成本。
早在2016年,饿了么就发现整个配送行业出现了人力成本拐点,开始考虑用数字化手段优化成本结构。
第二年3月,饿了么发布了方舟智能调度系统,并拿到了代表国家AI应用技术的最高奖项“吴文俊AI技术奖”。有了这套系统,饿了么每年大约能够节省20多亿人民币的运营成本。
也是在2017年,饿了么智能化设备就已经提上了日程,2018年加入阿里巴巴后获得了突破性进展。
蜂鸟即配高级总监刘歆杨透露:饿了么方舟智能调度系统得到了阿里云的支持,计算能力和优化迭代的速度都得到了跃升;装备和物联网方面,也从阿里巴巴集团获得很大的红利。
目前,饿了么“玉狮”无人车已累计完成65万配送,“青蜂”无人机累计完成3200单配送,“赤兔”机器人通过物流网可与电梯交互,解放大量的劳动力,以前每到了午餐时间写字楼的电梯就人满为患,外卖小哥都挤不出来,现在通过人机协作,节省了很多费用。
刘歆杨说:“人机协作的配送只要在场景满足的情况下,单均成本远远低于纯人力配送。”
阿里2019年财年,本地生活服务业务创造了180亿人民币营收,三四线是增长的主阵地。
外卖是一个2B2C的生意,用王磊的话来讲,就是通过服务B端商家来服务C端用户。随着移动互联网红利向下沉市场转移,三四线城市的用户希望得到更全面的本地生活服务,商家也希望有更多的平台选择,因此饿了么的战略下沉顺应趋势而势如破竹,并未遇到什么实质性抵抗。
这一年,饿了么有30%的订单就来自于淘宝和支付宝。淘宝新增了超过1亿月活用户,其中70%来自下沉市场;支付宝增长的13亿月活用户中大约有55%的来自于三四线城市。
饿了么今年的战略重点依然是下沉市场,向三四线城市加速渗透,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
王磊认为,“要跟随阿里巴巴商业 *** 作系统一起下沉:蚂蚁金服的金融能力,阿里云的大数据云计算能力,淘宝天猫的电商能力,再加上口碑饿了么的本地生活服务能力,蜂鸟的即时配送能力。”
本土生活服务行业的难点在于,面对的是一个局域化市场,不大具有普遍的可复制性。
这也是王磊之所以认为“攻打下沉市场最大的难度是自身”的原因。在他看来,虽然人才培养周期已经非常快了,但是还是跟不上快速扩张的需求,以至于目前的人力配置还不是那么充足,因此急需打造一支既了解行业,又熟悉当地市场,还能与总部节奏保持一致的团队。
王磊坦言,饿了么加入阿里这个一年零两个月,经历了非常大的变化,这也是一个非常不容易的过程。
比如,口碑和饿了么原本是两个团队,口碑base杭州,长在支付宝体系上,饿了么有1万多人,分布在以上海为中心的全国各地,团队的融合并不轻松。并且,两个APP的系统开发语言都不大一样,在迭代更新的同时,还要统一到阿里云上,无异于高速路上换引擎。
经过这14个月的磨合,饿了么、口碑组建的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终于到了发力的时间点。
以前,在外卖的竞争格局中,饿了么处于相对劣势,“竞对打饿了么是站在2楼打1楼”。阿里CEO张勇对饿了么的要求是尽快站到6楼去。王磊告诉他,“今年争取站到3楼”。
电子商务前景很好。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在是互联网时代,购物也是,电商已经很普及,所以学电子商务很有前途。
2、“电子商务”所学的东西各有不同,有营销类的、物流类的、运营管理类的,不管这三种类型学的是哪种,对大家都有好处。
3、营销类,电商普及,学营销出来很吃香。随着电商的普及,物流也在同步发展中,几乎跟电商是一家,所以学物流也是不错。
4、运营管理,现在各个企业都有网站,而网站运营就需要管理者,而刚好电子商务偏运营管理的就能胜任这份工作,所以电子商务是非常有前途的专业。
2019年1月15日目录
?轨交、铁路托底基建,订单逐渐回暖行业拐点显现(太平洋证券)
?市场终端需求有所回暖,血制品行业底部温和复苏(广发证券)
?政策驱动应用快速落地,物联网产业进入快车道(广证恒生)
?基建发力利好工程机械,国产品牌市占率持续提升(东吴证券)
?智慧能源平台稳健增长,双良节能闪现业务新亮点(国联证券)
1。轨交、铁路托底基建,订单逐渐回暖行业拐点显现(太平洋证券)
2018年四季度,发改委总共批复重点项目11万亿元,强度超过2017年以来所有季度,而在所批复重点项目中,轨道交通与铁路项目投资额分别为7113亿、4293亿元,是基建稳增长的重要载体。太平洋证券指出,就地区而言,四季度批复轨道交通项目集中在省会城市,而铁路项目75%投资额来自华东华南省份,与“十三五”规划所体现的华东华南是铁路建设重点区域的情况基本相符。
近期上海建工、葛洲坝披露了公司2018年新签订单情况。根据测算,上海建工下半年建筑施工订单同比增长412%,增速大幅高于2018年上半年(同比增长69%);同时葛洲坝四季度国内新签合同总额同比上升528%,增速四季度扭负为正并迅速上升。太平洋证券认为两家重点公司订单情况表明2018年下半年,特别是四季度以来,随着基建补短板基调的确定以及PPP清库的结束,重点公司新签订单迅速回暖,行业拐点逐渐体现。
1月上旬,中国铁建、中国化学、中铝国际三家央企公告中标投资额100亿以上的PPP项目,其中两项为公路建设,一项为高新区综合开发。太平洋证券认为在清库结束后,PPP商业模式已逐步呈现回暖迹象,项目落地率稳步提升,但市场对PPP项目质量及带来的负债仍然较为关注。首先,就三家央企签订合同情况来看,所签订PPP项目运营期均有良好的现金流支撑,其次,重点PPP公司东方园林发行2019年第一期公司债券时,债券期限仅为两年,并且在第一年末追加回售权利,而太平洋证券认为上述条款体现了投资者对公司PPP项目现金流质量以及PPP投资增加公司负债的担忧。同时,也注意到了PPP单个项目投资额逐渐增大,这也将有利于资金实力更加雄厚的龙头企业。
基建板块方面,太平洋证券推荐轨交施工龙头隧道股份(600820SH)、铁路龙头及轨交施工领先企业中国中铁(601390SH);房建板块方面,太平洋证券推荐市场份额稳定提升,估值有修复预期的建筑行业龙头中国建筑(601668SH)。
2。市场终端需求有所回暖,血制品行业底部温和复苏(广发证券)
广发证券指出,人血白蛋白批签发总量同比增长12%,进口占比有所提升。根据中检院及各地药检所披露,2018年国内人血白蛋白批签发总量(折合10g/瓶)为470393万瓶,同比增长12%,其中国产人血白蛋白批签发量为19052万瓶(同比增长74%),进口人血白蛋白279873万瓶(同比增长153%),进口占比提升至595%。2018年第一季度是国内人血白蛋白批签发量低点,后三季度批签发量逐步回升,反映了市场终端需求有所回暖。
2018年国内人凝血因子VIII实现批签发总量(折合200IU/瓶)15917万瓶,同比增长194%,近几年来保持快速增长,其中华兰生物已连续多年市占率排名第一。纤维蛋白原批签发总量(折合05g/瓶)为8895万瓶,较往年同期下滑约52%,主要原因是上海莱士批签发同比下滑幅度较大;博雅生物全年批签发量实现近翻倍增长,其市占率遥遥领先其他企业。人凝血酶原复合物(PCC)批签发总量(折合200IU/瓶)为9868万瓶,基本与往年持平。
免疫球蛋白类产品批签发呈现分化,狂免表现亮眼。2018年国内静丙实现批签发总量(折合25g/瓶)108304万瓶,略低于往年同期水平。静丙市场集中度较高,其中天坛生物、泰邦生物、上海莱士、华兰生物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5%、15%、12%、10%,位于国内前列,合计占据国内62%的市场份额。广发证券根据对各上市公司的财报分析发现,目前血制品细分产品中静丙的库存压力相对较大。特免类产品中,狂免表现亮眼,全年实现批签发总量(折合200IU/瓶)79375万瓶,同比增长603%;乙免全年实现批签发总量18219万瓶,同比增长274%;破免全年实现批签发总量(折合250IU/瓶)33725万瓶,同比减少206%。人免全年实现批签发总量(折合300mg/瓶)6399万瓶,较往年同期下滑明显,同比减少36%。
广发证券认为,从血制品相关的上市公司三季报来看,各企业的血制品业务收入季度环比稳步提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环比大幅改善,应收账款与票据以及库存逐步企稳,说明终端需以及销售渠道正在逐渐好转,因此判断血制品行业正于底部温和复苏。建议重点关注华兰生物(002007SZ)与博雅生物(300294SZ)。
3。政策驱动应用快速落地,物联网产业进入快车道(广证恒生)
广证恒生指出,低功耗广域网是未来几年连接数爆发最快的领域,局域物联网是连接数最大的领域。未来在5G场景中,能同时支持高带宽和窄带宽、低时延和高时延这些“两极分化”的场景。
根据《2018年中国物联网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及未来五年发展趋势预测》预测,2017~2022年全球蜂窝连接复合增速24%、LPWA为62%、局域网18%,全球物联网连接数接近200亿部。其中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物联网连接市场(占比约2成以上),2022年,预计中国物联网终端总数达到448亿部,蜂窝物联网30亿部(25%)、LPWA113亿部(95%)、局域网305亿部(29%)。据Techno Systems Research预测,至2020年全球物联网通信模块中,4G及NB-IoT模组出货量持续快速增长并逐渐成为主流,两者合计占比将超过50%。
公众网络M2M连接数距“十三五”期末目标值完成318%,相关应用将在下半程规模推进。2017年1月,工信部发布《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物联网分册(2016-2020年)》,明确指出我国物联网加速进入“跨界融合、集成创新和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从截至2018年6月的完成情况看,广证恒生预计2018年我国物联网总体产业规模达到12万亿元,距“十三五”期末目标值完成80%;公众网络M2M连接数共计54亿,距“十三五”期末目标值完成318%。NB-IoT在“十三五”上半程处于网络建设阶段,相关应用将在下半程规模推进,预计连接数将呈现加速增长态势。
广证恒生表示,物联网平台成为解决物联网碎片化,提升规模化的重要基础。根据物联网白皮书,设备管理平台(DMP):基本由通信模组、通信设备提供商主导,目前形成博世BSI、DiGi、诺基亚Impact、Sierra Wireless四大主流DMP平台,设备管理平台一般不单独提供,多集成与端到端设备管理解决方案之中。连接管理平台(CMP):网络管理平台由电信设备商、运营商主导,全球形成思科Jasper、爱立信DCP、沃达丰GDSP三大阵营,两类运作模式,一是以Jasper为代表的纯连接式,即卡管理平台,目前规模最大,与全球超过100家运营商、3500家企业客户开展合作;二是以爱立信DCP为代表的连接管理与核心网捆绑模式,目前规模明显小于Jasper,与全球超过20家运营商和1500家企业客户开展合作。
麦肯锡将物联网场景分为9类,包括工厂、医疗保健、外部环境、工地、车辆、家庭、人类生产力、办公室。九项应用的最大潜在价值可以高达111万亿美元,平均的潜在价值也有74万亿美元。物联网在智能制造、车联网、公共事业、智能家居、可穿戴这类大细分市场未来几年预计可实现25%~50%的复合增长率。
广证恒生重点推荐中兴通讯(000063SZ)、烽火通信(600498SZ)、光迅科技(002281SZ)、通宇通讯(002792SZ)、亿联网络(300628SZ)、高新兴(300098SZ)。
4。基建发力利好工程机械,国产品牌市占率持续提升(东吴证券)
东吴证券指出,2018年12月挖掘机销量16027台,同比增长14%,环比增长1%。全年挖机销量203420台,远超2011年年销量178352台(历史最高水平),2018年第四季度单季度挖机销量超6万台(同比增长24%)也是历史最高水平。根据草根调研的情况看,2019年挖机销量可能有10%~20%的下滑,但小挖受益于农村劳动力短缺将持续增长。
2018年以来,挖掘机出口量同比增速维持在70%以上,出口正在成为新的增长点。国内厂商海外布局多年,叠加“一带一路”沿线的工程需求对挖掘机出口的拉动作用,东吴证券预计未来出口销量依旧维持高增长。国内方面,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分别实现销量5408、4441、4463台,市占率分别为34%、28%、28%,东中部市占率略有上升,西部市占率有所下降。就吨位销售情况分析,12月小挖、中挖、大挖销量分别为8870台、4980台、2177台,分别占比55%、31%、14%。由于2017年中大挖销量增速较快,基数较高,目前中大挖销量增速均有减缓,小挖势头强劲占比持续扩大。
东吴证券认为,下游房地产投资增速略有放缓,预期基建发力利好工程机械。11月房地产投资完成额同比上涨93%,1-11月累计同比上涨97%;房屋新开工面积单月同比上升217%,1-11月累计同比上升168%,房地产投资增速有所回升。1-11月基建投资累计同比上涨37%。近期政策放松,以交通基础设施为代表的基建项目审批明显加快,基建投资有望迎来反d。
此外,环保核查趋严将加快更新需求释放,国三切换国四标准有望推动更新需求提前释放,拉长工程机械行业景气周期。此外1-11月房屋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增长168%,与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增长14%)产生分化,可推断开发商为缓解经营压力主动采取快开工、快开盘、快回款的高周转模式,东吴证券认为这也是下游需求持续旺盛的原因之一。
东吴证券持续首推三一重工(600031SH),推荐恒立液压(601100SH)。建议关注徐工机械(000425SZ)、柳工(000528SZ)、中国龙工(3339HK)、中联重科(000157SZ)。
5。智慧能源平台稳健增长,双良节能闪现业务新亮点(国联证券)
双良节能(600481SH)1982年以溴冷机起家,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溴冷机生产基地,之后横向拓展换热器、空冷器,加码多晶硅还原炉,逐步发展成为面向工业领域的节能设备、节水设备、新能源设备的系统集成商。国联证券认为,未来公司将扎根工业领域,并大力拓展民用节能市场,由单一产品制造向系统集成和智能运维业务转型,致力于打造国内领先的综合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
公司能源设备主要有溴冷机、换热器、空冷器和多晶硅还原炉。其中溴冷机已经由民用中央空调逐步转向工业余热利用,由于工业能耗占比较大及工业企业复苏,需求呈现恢复性增长。溴冷机行业集中度较高,公司在行业中已占据龙头地位。2018年,国联证券预计溴冷机实现收入75亿元,同比增长30%。换热器方面,其业务下游应用广泛,国内需求稳健,但出口增长较为迅猛。与此同时,公司空冷器业务在手订单丰富,节水效果明显,在缺水少水地区尤其适用。拥有国内首座全钢结构空冷塔,技术实力领先,业绩增长主要来自于订单的释放。此外,多晶硅还原炉目前市场占有率较高,多晶硅产量上升带动还原炉的产量增长。总体看,能源设备稳中有升,出口是亮点,根据国联证券对业务的拆分预测,预计2018年能源设备实现收入2158亿元,同比增长3666%。
公司通过设立全资孙公司双良智慧能源开展智慧能源能效云平台业务,还通过牵手阿里云打造混沌能效云平台,采用EMC、EPC或OC的模式不断向公共建筑节能业务进行拓展。国联证券指出,智慧能源开发的能效云通过大数据分析、预知式提醒、远程监控、云端备份、远程专家诊断的功能,与节能设备实现O2O互联互通,对节能设备能耗实时监测、能源计划管理、能源负荷预测与分析、节能调优控制、能源成本考核管理等实时互动,提升节能效果,实现每年节能20%~35%。此外,公司在公共建筑节能过程中的案例较多,节能效果明显,回收期短,经济效益好。未来公司通过公共建筑节能业务的持续拓展,逐步实现国内领先的综合能源服务商。
国联证券预计公司2018~2020年EPS分别为015元、018元、021元,对应的PE分别为23倍、19倍、16倍,鉴于公司能源设备受下游工业复苏稳定增长,未来公共建筑节能业务有望快速放量,给予“推荐”评级。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金融本身或许并不直接产生价值,但它可以融入所有行业中,间接地加速价值的产生。
——馨金融
洪偌馨、伊蕾/文
1
2003年初,亚马逊的创始人贝索斯醉心于一本叫做《创造》(Creation: Life and How to Make It)的书,作者史蒂夫·格兰德(Steve Grand)是20世纪90年代的一个视频 游戏 「生物」的开发商。
这款类似后来很流行的「养成」系 游戏 ,可以让玩家在电脑上培育自己的「智能生物」。格兰德总结创造「智能生物」的奥义是:专注于设计简单的计算构件——原语,然后就可以坐等那些奇怪的行为出现。
尽管《创造》的内容有些生涩难懂,但并不妨碍它在亚马逊内部快速流行起来。因为当时,公司内部正对于是否要做一个互联网「基础设施」而激烈辩论。
而按照格兰德的说法,再复杂的智能系统也是由无数小设备、代码像积木一样从底层搭建起来,最终形成一个有机的生物体,进行自我地迭代和进化。这种观点启发了贝索斯,也推动了亚马逊云的发展。
后来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了,就像比尔盖茨抓住了个人计算机革命的红利,让微软引领了整个PC时代。贝索斯则预见到了「数据大爆炸」的未来:每家企业都会需要灵活的储存和计算能力,而云服务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计算经济。
所以,成就伟大企业的要义,除了超凡的远见,更重要的是要成为 商业的基础设施 。
而当下,数字经济高速发展正在重塑所有行业,伴随着5G的发展,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也将愈发成熟,并与商业的融合不断加深。那么未来,还有什么可以成为新商业重要的润滑剂、加速?
或许金融 科技 是其中一个答案。
最近在360数科首届技术开放日上,首席科学家张家兴提到, 未来每家公司都需要金融 科技 服务。 它可以提升企业效率、增强用户黏性,进而让企业更有市场竞争力。
事实上,金融 科技 作为商业基础设施的认知由来已久,尤其是在美国,从超商巨头沃尔玛到物流巨擘美国运通,他们都可以为用户提供金融服务,也借助 科技 的力量让企业跨越了周期,成为了商业世界的王者。
回看国内,过去几年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新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新经济、新金融的演进。一批金融 科技 企业趁势而起,并经历了商业市场的磨砺和发展周期的考验,比如那些已经上市和即将上市的几家金融 科技 巨头。
如果说这些行业巨头的崛起是抓住了中国从PC向移动互联网转轨的时代机遇,并在过去几年里完成了商业模式和核心能力的锻造;那么眼下,无疑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市场「拐点」。
张家兴提到,在360数科在过去几年的实践中感受到了巨大的市场缺口。
例如,各类场景端,零售、医疗、制造业等都在加速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不管是B端自身内部,还是对外的C端服务的过程中都越来越多地出现了金融 科技 的身影。
还有大量的金融业机构,更是加大了金融 科技 应用的力度和深度。甚至把它作为了下一步战略转型的关键驱动力。尤其在今年疫情发生之后,「无接触」金融成为了主流趋势。
事实上,长久以来金融都被认为是 社会 经济生活的「血液」,而金融 科技 的核心则是以技术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和效果,当它与商业发生更紧密的融合时,势必将成为一种能够提供更高效服务的基础设施。
2
我们也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为什么金融 科技 可以成为商业的基础设施?
这几年,「熵减」成为了企业发展和管理中的一个网红词。它源于物理学上的概念——熵增定律,也被称为热力学第二定律: 一切自发过程总是向着熵增加的方向发展。
「熵」在物理学中被用于计算系统的混乱程度,因此,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大至宇宙、国家,小至企业、个体,在一个封闭的体系里,在外界不加干扰自然发展的过程中,终会进入无序混乱的状态,甚至最终走向毁灭。
以企业发展为例,「熵增」被认为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由于企业经营规模扩大,管理的复杂度也随之增加,边际效益往往会开始递减;再加上外部的技术进步、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产业周期规律等等因素,就会对企业构成源源不断地威胁,最后就表现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功能失效」。
这也是为什么这个概念会被引入现代管理学领域,备受许多企业家推崇。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就曾多次引用这个概念,并以此为华为不断推动开放创新的动力,包括优化组织架构管理、加大研发投资结构,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对抗「熵增」,实现「熵减」。
一家公司尚且如此,一个行业更是如此。360数科CEO吴海生也在分享中提到, 相比其他很多传统产业,金融行业更需要对抗「熵增」。
他举例说明到,金融行业是一个财富创造能力极强的存在,而财富本身就容易给企业带来腐败等问题。再比如,金融行业掌握着其他企业不敢奢求的海量数据,在数据成为新「财富密码」的今天,数据的管理和运用不当将带来难以想象的灾难性后果。
此外,金融机构拥有庞大的线下网点和团队,一家大型金融机构动辄就有数万名员工,这也及容易带来管理低效、人员冗余甚至业务变形等等问题。而在数字化转型提速的今天,这些问题就变得格外突出。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美国零售之王「富国银行」,它曾在2016年爆出的「假账户」丑闻——其在未经用户允许的情况下开设账户并违规收取费用,最终被监管机构处以天价罚金,零售业务也受到了极大打击。
复盘事件的过程可以看到金融企业所面临的「熵增」挑战——曾经的「交叉」销售战略不再奏效,边际效益开始衰减,而员工也在KPI的压力之下逐渐走向了无序与混乱。
那么,今天再来看金融行业,到底该如何对抗「熵增」、实现「熵减」呢?
吴海生在分享中总结了几个关键点:
其一是 「开放」 。他认为,越开放的公司越能够引入新的观点,让自己变得更加有序。这也是任正非和贝索斯反复提及「熵减」的原因,企业必须打破封闭体系,不断检视自身,推动进化与迭代。
以金融 科技 中最为重要的人工智能应用为例,数据、算法,再加平台本身构成了一个滚动的「飞轮」,数据衍生了算法,算法给平台赋能,平台有了更好能力在吸引了更多用户,进而产生更多数据。
而在这个过程中,数据的积累、算法的演进与能力的共享很难完全由某一家企业独立完成,尤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数据增长和技术演进的速度越来越快,企业需要更加充分的协同、合作才能使「飞轮」转得更快,实现能力的进化。
其二是 「技术」 。企业可以通过「持续的技术投入和开放的形态」变得更加强壮。
我们也可以看到,眼下无论是传统金融机构还是金融 科技 公司,他们对研发投入的占比都在不断提高,这也是整个行业不可逆的发展潮流。
事实上, 科技 与开放两个关键词本来就是让金融 科技 行业安身立命的关键,以此拓展了触达范围、提升了服务效率并从一开始就打破封闭的商业生态,而连接和共生的本质则让商业的能量进一步释放。
3
那么,在实践中,金融 科技 对抗「熵增」上的效果如何?
众所周知,过去几年,金融 科技 给支付行业带来了一次近乎颠覆式的变革。
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底,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约1598亿户,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为1304亿户。而根据此前益普索的测算,第三方移动支付在网民中的渗透率高达969%。
毫无疑问, 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了中国商业的基础设施, 它大大地提升了支付效率,加速了金融线上化的进程、催生一大批新的商业模式,并由此累积了海量数据反过来进一步加深了金融 科技 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互联网贷款又是另一个典型案例。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互联网贷款的发展让服务群体进一步「下沉」,贷款的人群、场景、产品形态也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以360数科为例,在过去4年里,它服务了超过15亿用户,以核心千人的员工规模撬动起每年超过2000亿的GMV规模,增长速度之快、触达人群之广是传统的金融服务方式难以想象的。
达到这一目标的核心就是将AI技术逐步应用于贷前、贷中和贷后的全流程。
比如360数科自主研发的Argus风控引擎,通过对于后台数据的复杂风控计算,可以做到自动过滤和监测风险人群、智能决策、并且实时监测贷中风险变化,评估用户资质变化、实现智能催收、智能客服等。
数据显示,Argus为360数科拦截新型风险人数超过了100万,自动过检率超过了99%,保护资产超过700亿,日均挽回损失1000万,平台欺诈损失率小于02%。
在AI能力不断成熟的基础之上,360数科将这些能力向金融机构开放,为其提供五大解决方案:数字化营销方案、数字化运营方案、数字化风控方案、数字化贷后方案,以及智能金融全链路方案。
360数科2020年二季报显示,平台 科技 业务占比提升至269%,综合 科技 服务收入占比已接近50%。结合前面提到的AI「飞轮」来看,其开放策略之下交易与数据的积累使得平台的「飞轮」自动高速运转。
在数字化成为日常的未来,每家企业都在努力成为 科技 公司,而每家 科技 公司都有一个AI大脑。 金融 科技 企业在数据、技术方面的积累,在业务发展过程中所锻造的能力,也使得其在AI时代有了更大的舞台。
尽管金融 科技 的发展一直伴随着很多争议和挑战,但今天来看,在金融这件事上,大多数人享受到了更便捷、高效、灵活,甚至低成本的服务,这也证明了金融 科技 蕴藏着改变整个商业格局的潜能。
无论未来如何发展,金融 科技 都在数字时代留下了最深刻的烙印。
华为日前发布了包括笔记本电脑、商用台式机等在内的10余款智慧办公新品。此前,智能手机品牌realme也发布了首款笔记本电脑,正式进军笔记本电脑市场。
手机厂商做电脑已不是新鲜事,从国外的苹果、三星到国内的华为、小米,都早已推出了笔记本电脑。为何手机厂商喜欢跨界做电脑?传统的电脑厂商怎么看?带着这些问题,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
增强品牌黏性
“手机厂商做电脑,未来会是一个标配。这就像手机厂商会推出耳机等其他电子产品一样,目前知名度较高的手机厂商基本都有布局电脑行业。”艾媒咨询集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手机厂商乐于跨界做电脑,电脑行业有着吸引人的“大蛋糕”显然是一个重要原因。受疫情影响,个人电脑重新回到了数字生活的中心。市场调研机构IDC最新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PC市场同比大幅增长497%,三线以下的中小城市呈现了更大的市场需求。IDC还预测,个人电脑更新周期在缩短,渗透率在持续提高,市场总量到2025年将至少保持当前规模,更高价值的商用客户的需求正在快速恢复。
一方面,手机行业盈利有限,需要拓展新的赛道。众诚智库高级咨询师王立萍对记者表示,产业链全面“缺芯”导致手机出货缓慢,手机产业变现速度下滑。手机市场已接近增速天花板,市场盈利空间有限,需要新的产业来支持企业生存和未来发展。
另一方面,“笔记本电脑可以与自家手机捆绑,在增加手机销量的同时,培养强品牌黏性的用户。”王立萍表示,这是手机厂商延展自身产品产业链、扩展产品生态的举措,也是手机厂商拥抱“万物互联”时代的战略布局,符合时代发展需求。
“在目前手机厂商的销售渠道中,线下门店仍是绝对的主要销售渠道,而这些线下门店往往都处于繁华地段,店租成本高昂,销售电脑有助于分担经营渠道成本,也有利于消费者的一站式体验。此外,此次疫情推动了在线办公、在线教育、在线 娱乐 的发展,电脑行业因而发展迅猛,手机厂商自然不能放过这一市场机会。”张毅说。
realme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徐起告诉记者,手机是用户使用的终端核心,手机品牌也逐渐在别的领域带来一些颠覆,如手环、手表、耳机等。电脑行业有一定特殊性,传统品牌耕耘时间较久也处于比较明显的领导地位,手机品牌进入PC行业很难一下颠覆整个行业。但是近年来,手机品牌如华为进入电脑行业也做得比较成功。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其他手机厂商也可能会进入这个赛道,并给PC格局带来新变化。
优势得天独厚
手机厂商做电脑有优势吗?“优势可以说是得天独厚,手机的工业设计难度和竞争激烈程度都要比电脑大,从生产和销售渠道来看,手机厂商做电脑是顺带手的事。”张毅说。
王立萍分析说,手机和笔记本电脑都属于可移动互联网终端设备,很容易借力现有手机品牌的知名度;从制造流程看,两者的制造工艺大致相当,容易上手;有成熟的产业链,可以快速找到笔记本电脑配件供应商,较快实现跨界发展;手机厂商依托现有线下门店布局笔记本电脑,也能让消费者更快了解与购买笔记本电脑新品;手机厂商有海量的手机用户,这是传统电脑厂商无法做到的。
徐起也表示,近年来,消费者对笔记本电脑的速度、轻薄、高清显示等方面呈现增长性的升级需求;此外,手机品牌已积累大量用户,销量达到1亿台,在此拐点下进一步加速人工智能物联网生态布局,是推出笔记本电脑的好时机。
不仅如此,“手机和电脑消费场景的无缝连接是手机厂商做电脑的发力点和最大优势。”张毅说。
在首款小米笔记本电脑发布时,小米董事长兼CEO雷军就曾表示,小米做笔记本电脑很大程度上是米粉要求的,其根本原因就是用户需要多个智能硬件间的融合。
生态融合也是华为智慧办公场景中的核心能力。此前,华为的多屏协同功能让电脑、手机、平板的生态融合迈出了第一步,而华为最新推出的移动应用引擎,又让人们可以打开电脑玩手机,实现了电脑应用生态和移动应用生态的深度融合。
“苹果手机和苹果电脑可以通过同一个ID账号登录相连,提高了苹果的生态壁垒,一直是国内手机厂家的对标标杆。此外,华为从手机试水笔记本电脑的成功,也为其他手机厂商跨界做笔记本电脑做了很好的示范。”王立萍说。
产业迎来变革
手机厂商跨界做电脑做得怎么样?从市场上看,除了苹果,华为、小米等也比较出色。比如华为自2016年开始进入笔记本电脑市场,根据2020年8月的一份市场统计报告,华为笔记本电脑市场份额已占到了国内第二,仅落后于联想。
从产品亮点来看,“华为笔记本电脑有全面屏、d出式摄像头、多屏协同等功能;小米笔记本电脑则简化了分类,并进一步拉低了轻薄本的价格;realme面向年轻消费群体,在屏幕设计、散热性能、全新跨屏互联体验及配色等方面比较出色。”王立萍分析说。
对于这些新的跨界竞争者,传统电脑厂商怎么看?今年第二季度,联想继续蝉联全球最大的个人电脑厂商。对于新的入局者,联想表示这印证了电脑仍是高景气的好赛道。同时,联想也表示,自身在PC领域深耕30多年,积累了深厚的供应链能力、智能制造能力以及产品创新能力,还将持续提升旗下产品的先进性,结合人工智能与5G等领域的技术积累,满足后疫情时代用户更多元的个人计算需求,巩固并扩大行业领先优势。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与可折叠设备领域,联想也在持续开发核心技术, 探索 新一代计算设备的客户与行业需求,不断强化智能设备业务“护城河”。
责编:张倩
1 大数据兴起预示逗信息时代地进入新阶段
11 看待大数据要有历史性的眼光
信息时代是相对于农业和工业时代而言的一段相当长的时间。不同时代的生产要素和社会发展驱动力有明显差别。信息时代的标志性技术发明是数字计算机、集成电路、光纤通信和互联网(万维网)。尽管媒体上大量出现逗大数据时代地的说法,但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目前还没有出现与上述划时代的技术发明可媲美的技术突破,难以构成一个超越信息时代的新时代。信息时代可以分成若干阶段,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标志着信息社会将进入一个新阶段。
考察分析100年以上的历史长河可以发现,信息时代与工业时代的发展规律有许多相似之处。电气化时代与信息时代生产率的提高过程惊人地相似。都是经过20~30年扩散储备之后才有明显提高,分界线分别是1915年和1995年。笔者猜想,信息技术经过几十年的扩散储备后,21世纪的前30年可能是信息技术提高生产率的黄金时期。
12 从逗信息时代新阶段地的高度认识逗大数据地
中国已开始进入信息时代,但许多人的思想还停留在工业时代。经济和科技工作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其根源是对时代的认识不到位。18-19世纪中国落后挨打,根源是满清政府没有认识到时代变了,我们不能重犯历史性的错误。
中央提出中国进入经济逗新常态地以后,媒体上有很多讨论,但多数是为经济增速降低做解释,很少有从时代改变的角度论述逗新常态地的文章。笔者认为,经济新常态意味着中国进入了以信息化带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新阶段,是经济和社会管理的跃迁,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倒退。
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成的IT架构逗第三平台地是信息社会进入新阶段的标志,对整个经济的转型有引领和带动作用。媒体上经常出现的互联网、创客、逗第二次机器革命地、逗工业40地等都与大数据和云计算有关。大数据和云计算是新常态下提高生产率的新杠杆,所谓创新驱动发展就是主要依靠信息技术促进生产率的提高。
13 大数据可能是中国信息产业从跟踪走向引领的突破口
中国的大数据企业已经有相当好的基础。全球十大互联网服务企业中国占有4席(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和京东),其他6个Top10 互联网服务企业全部是美国企业,欧洲和日本没有互联网企业进入Top10。这说明中国企业在基于大数据的互联网服务业务上已处于世界前列。在发展大数据技术上,我国有可能改变过去30年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在大数据应用上中国有可能在全世界起到引领作用。
但是,企业的规模走在世界前列并不表示我国在大数据技术上领先。实际上,国际上目前流行的大数据主流技术没有一项是我国开创的。开源社区和众包是发展大数据技术和产业的重要途径,但我们对开源社区的贡献很小,在全球近万名社区核心志愿者中,我国可能不到200名。我们要吸取过去基础研究为企业提供核心技术不够的教训,加强大数据基础研究和前瞻技术研究,努力攻克大数据核心和关键技术。
2 理解大数据需要上升到文化和认识论的高度
21 数据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
数据文化的本质是尊重客观世界的实事求是精神,数据就是事实。重视数据就是强调用事实说话、按理性思维的科学精神。中国人的传统习惯是定性思维而不是定量思维。目前许多城市在开展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工作,但是发现多数老百姓对政府要开放的数据并不感兴趣。要让大数据走上健康的发展轨道,首先要大力弘扬数据文化。本文讲的数据文化不只是大数据用于文艺、出版等文化产业,而是指全民的数据意识。全社会应认识到:信息化的核心是数据,只有政府和大众都关注数据时,才能真正理解信息化的实质;数据是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大数据的利用可以改变资本和土地等传统要素在经济中的权重。
有人将逗上帝与数据共舞地归纳为美国文化的特点之一,说的是美国人既有对神的诚意,又有通过数据求真的理性。美国从镀金时代到进步主义时期完成了数据文化的思维转变,南北战争之后人口普查的方法被应用到很多领域,形成了数据预测分析的思维方式。近百年来美国和西方各国的现代化与数据文化的传播渗透有密切关系,我国要实现现代化也必须强调数据文化。
提高数据意识的关键是要理解大数据的战略意义。数据是与物质、能源一样重要的战略资源,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涉及每一个行业,是带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技术。从硬技术到软技术的转变是当今全球性的技术发展趋势,而从数据中发现价值的技术正是最有活力的软技术,数据技术与数据产业的落后将使我们像错过工业革命机会一样延误一个时代。
22 理解大数据需要有正确的认识论
历史上科学研究是从逻辑演绎开始的,欧几里得几何的所有定理可从几条公理推导出来。从伽利略和牛顿开始,科学研究更加重视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在观察基础上通过归纳方法提炼出科学理论,逗科学始于观察地成为科学研究和认识论的主流。经验论和唯理论这两大流派都对科学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但也暴露出明显的问题,甚至走入极端。理性主义走向极端就成为康德所批判的独断主义,经验主义走入极端就变成怀疑论和不可知论。
20世纪30年代,德国哲学家波普尔提出了被后人称为逗证伪主义地的认识论观点,他认为科学理论不能用归纳法证实,只能被试验发现的反例逗证伪地,因而他否定科学始于观察,提出逗科学始于问题地的著名观点[3]。证伪主义有其局限性,如果严格遵守证伪法则,万有引力定律、原子论等重要理论都可能被早期的所谓反例扼杀。但逗科学始于问题地的观点对当前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有指导意义。
大数据的兴起引发了新的科学研究模式:逗科学始于数据地。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大数据分析方法与逗科学始于观察地的经验论较为接近,但我们要牢记历史的教训,避免滑入否定理论作用的经验主义泥坑。在强调逗相关性地的时候不要怀疑逗因果性地的存在;在宣称大数据的客观性、中立性的时候,不要忘了不管数据的规模如何,大数据总会受制于自身的局限性和人的偏见。不要相信这样的预言:逗采用大数据挖掘,你不需要对数据提出任何问题,数据就会自动产生知识地。面对像大海一样的巨量数据,从事数据挖掘的科技人员最大的困惑是,我们想捞的逗针地是什么看这海里究竟有没有逗针地看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知道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讲,逗科学始于数据地与逗科学始于问题地应有机地结合起来。
对逗原因地的追求是科学发展的永恒动力。但是,原因是追求不完的,人类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找到逗终极真理地。在科学的探索途中,人们往往用逗这是客观规律地解释世界,并不立即追问为什么有这样的客观规律。也就是说,传统科学并非只追寻因果性,也可以用客观规律作为结论。大数据研究的结果多半是一些新的知识或新的模型,这些知识和模型也可以用来预测未来,可以认为是一类局部性的客观规律。科学史上通过小数据模型发现一般性规律的例子不少,比如开普勒归纳的天体运动规律等;而大数据模型多半是发现一些特殊性的规律。物理学中的定律一般具有必然性,但大数据模型不一定具有必然性,也不一定具有可演绎性。大数据研究的对象往往是人的心理和社会,在知识阶梯上位于较高层,其自然边界是模糊的,但有更多的实践特征。大数据研究者更重视知行合一,相信实践论。大数据认识论有许多与传统认识论不同的特点,我们不能因其特点不同就否定大数据方法的科学性。大数据研究挑战了传统认识论对因果性的偏爱,用数据规律补充了单一的因果规律,实现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数据化统一,一种全新的大数据认识论正在形成。
3 正确认识大数据的价值和效益
31 大数据的价值主要体现为它的驱动效应
人们总是期望从大数据中挖掘出意想不到的逗大价值地。实际上大数据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它的驱动效应,即带动有关的科研和产业发展,提高各行各业通过数据分析解决困难问题和增值的能力。大数据对经济的贡献并不完全反映在大数据公司的直接收入上,应考虑对其他行业效率和质量提高的贡献。大数据是典型的通用技术,理解通用技术要采用逗蜜蜂模型地:蜜蜂的效益主要不是自己酿的蜂蜜,而是蜜蜂传粉对农业的贡献。
电子计算机的创始人之一冯·诺依曼曾指出:逗在每一门科学中,当通过研究那些与终极目标相比颇为朴实的问题,发展出一些可以不断加以推广的方法时,这门学科就得到了巨大的进展。地我们不必天天期盼奇迹出现,多做一些逗颇为朴实地的事情,实际的进步就在扎扎实实的努力之中。媒体喜欢宣传一些令人惊奇的大数据成功案例,对这些案例我们应保持清醒的头脑。据Intel中国研究院首席工程师吴甘沙在一次报告中透露,所谓逗啤酒加尿布地的数据挖掘经典案例,其实是Teradata公司一位经理编出来的逗故事地,历史上并没有发生过[4]。即使有这个案例,也不说明大数据分析本身有什么神奇,大数据中看起来毫不相关的两件事同时或相继出现的现象比比皆是,关键是人的分析推理找出为什么两件事物同时或相继出现,找对了理由才是新知识或新发现的规律,相关性本身并没有多大价值。
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寓言可以从一个角度说明大数据的价值:一位老农民临终前告诉他的3个儿子,他在他家的地中埋藏了一罐金子,但没有讲埋在哪里。
他的儿子们把他家所有的地都深挖了一遍,没有挖到金子,但由于深挖了土地,从此庄稼收成特别好。数据收集、分析的能力提高了,即使没有发现什么普适的规律或令人完全想不到的新知识,大数据的价值也已逐步体现。
32 大数据的力量来自逗大成智慧地
每一种数据来源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只有融合、集成各方面的原始数据,才能反映事物的全貌。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隐藏在各种原始数据的相互关联之中。不同的数据可能描述同一实体,但角度不同。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数据能提供互补信息,可对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因此在大数据分析中,汇集尽量多种来源的数据是关键。
数据科学是数学(统计、代数、拓扑等)、计算机科学、基础科学和各种应用科学融合的科学,类似钱学森先生提出的逗大成智慧学地[5]。钱老指出:逗必集大成,才能得智慧地。大数据能不能出智慧,关键在于对多种数据源的集成和融合。IEEE计算机学会最近发布了2014年的计算机技术发展趋势预测报告,重点强调逗无缝智慧(seamless intelligence)地。发展大数据的目标就是要获得协同融合的逗无缝智慧地。单靠一种数据源,即使数据规模很大,也可能出现逗瞎子摸象地一样的片面性。数据的开放共享不是锦上添花的工作,而是决定大数据成败的必要前提。
大数据研究和应用要改变过去各部门和各学科相互分割、独立发展的传统思路,重点不是支持单项技术和单个方法的发展,而是强调不同部门、不同学科的协作。数据科学不是垂直的逗烟囱地,而是像环境、能源科学一样的横向集成科学。
33 大数据远景灿烂,但近期不能期望太高
交流电问世时主要用作照明,根本想象不到今天无处不在的应用。大数据技术也一样,将来一定会产生许多现在想不到的应用。我们不必担心大数据的未来,但近期要非常务实地工作。人们往往对近期的发展估计过高,而对长期的发展估计不足。Gartner公司预测,大数据技术要在5~10年后才会成为较普遍采用的主流技术,对发展大数据技术要有足够的耐心。
大数据与其他信息技术一样,在一段时间内遵循指数发展规律。指数发展的特点是,从一段历史时期衡量(至少30年),前期发展比较慢,经过相当长时间(可能需要20年以上)的积累,会出现一个拐点,过了拐点以后,就会出现爆炸式的增长。但任何技术都不会永远保持逗指数性地增长,一般而言,高技术发展遵循Gartner公司描述的技术成熟度曲线(hype cycle),最后可能进入良性发展的稳定状态或者走向消亡。
需要采用大数据技术来解决的问题往往都是十分复杂的问题,比如社会计算、生命科学、脑科学等,这些问题绝不是几代人的努力就可以解决的。宇宙经过百亿年的演化,才出现生物和人类,其复杂和巧妙堪称绝伦,不要指望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就能彻底揭开其奥妙。展望数百万年甚至更长远的未来,大数据技术只是科学技术发展长河中的一朵浪花,对10~20年大数据研究可能取得的科学成就不能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4 从复杂性的角度看大数据研究和应用面临的挑战
大数据技术和人类探索复杂性的努力有密切关系。20世纪70年代,新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的兴起对几百年来贯穿科学技术研究的还原论发起了挑战。1984年盖尔曼等3位诺贝尔奖得主成立以研究复杂性为主的圣菲研究所,提出超越还原论的口号,在科技界掀起了一场复杂性科学运动。虽然雷声很大,但30年来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其原因之一可能是当时还没有出现解决复杂性的技术。
集成电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大大增强了人类研究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大数据技术将复杂性科学的新思想发扬光大,可能使复杂性科学得以落地。复杂性科学是大数据技术的科学基础,大数据方法可以看作复杂性科学的技术实现。大数据方法为还原论与整体论的辩证统一提供了技术实现途径。大数据研究要从复杂性研究中吸取营养,从事数据科学研究的学者不但要了解20世纪的逗新三论地,可能还要学习与超循环、混沌、分形和元胞自动机等理论有关的知识,扩大自己的视野,加深对大数据机理的理解。
大数据技术还不成熟,面对海量、异构、动态变化的数据,传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难以应对,现有的数据处理系统实现大数据应用的效率较低,成本和能耗较大,而且难以扩展。这些挑战大多来自数据本身的复杂性、计算的复杂性和信息系统的复杂性。
41 数据复杂性引起的挑战
图文检索、主题发现、语义分析、情感分析等数据分析工作十分困难,其原因是大数据涉及复杂的类型、复杂的结构和复杂的模式,数据本身具有很高的复杂性。目前,人们对大数据背后的物理意义缺乏理解,对数据之间的关联规律认识不足,对大数据的复杂性和计算复杂性的内在联系也缺乏深刻理解,领域知识的缺乏制约了人们对大数据模型的发现和高效计算方法的设计。形式化或定量化地描述大数据复杂性的本质特征及度量指标,需要深入研究数据复杂性的内在机理。人脑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千万亿级的树突和轴突的链接,大数据的复杂性主要也体现在数据之间的相互关联。理解数据之间关联的奥秘可能是揭示微观到宏观逗涌现地规律的突破口。大数据复杂性规律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大数据复杂模式的本质特征和生成机理,从而简化大数据的表征,获取更好的知识抽象。为此,需要建立多模态关联关系下的数据分布理论和模型,理清数据复杂度和计算复杂度之间的内在联系,奠定大数据计算的理论基础。
42 计算复杂性引起的挑战
大数据计算不能像处理小样本数据集那样做全局数据的统计分析和迭代计算,在分析大数据时,需要重新审视和研究它的可计算性、计算复杂性和求解算法。大数据样本量巨大,内在关联密切而复杂,价值密度分布极不均衡,这些特征对建立大数据计算范式提出了挑战。对于PB级的数据,即使只有线性复杂性的计算也难以实现,而且,由于数据分布的稀疏性,可能做了许多无效计算。
传统的计算复杂度是指某个问题求解时需要的时间空间与问题规模的函数关系,所谓具有多项式复杂性的算法是指当问题的规模增大时,计算时间和空间的增长速度在可容忍的范围内。传统科学计算关注的重点是,针对给定规模的问题,如何逗算得快地。而在大数据应用中,尤其是流式计算中,往往对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时间、空间有明确限制,比如网络服务如果回应时间超过几秒甚至几毫秒,就会丢失许多用户。大数据应用本质上是在给定的时间、空间限制下,如何逗算得多地。从逗算得快地到逗算得多地,考虑计算复杂性的思维逻辑有很大的转变。所谓逗算得多地并不是计算的数据量越大越好,需要探索从足够多的数据,到刚刚好的数据,再到有价值的数据的按需约简方法。
基于大数据求解困难问题的一条思路是放弃通用解,针对特殊的限制条件求具体问题的解。人类的认知问题一般都是NP难问题,但只要数据充分多,在限制条件下可以找到十分满意的解,近几年自动驾驶汽车取得重大进展就是很好的案例。为了降低计算量,需要研究基于自举和采样的局部计算和近似方法,提出不依赖于全量数据的新型算法理论,研究适应大数据的非确定性算法等理论。
43 系统复杂性引起的挑战
大数据对计算机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能耗提出了苛刻要求,大数据处理系统的效能评价与优化问题具有挑战性,不但要求理清大数据的计算复杂性与系统效率、能耗间的关系,还要综合度量系统的吞吐率、并行处理能力、作业计算精度、作业单位能耗等多种效能因素。针对大数据的价值稀疏性和访问弱局部性的特点,需要研究大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和处理架构。
大数据应用涉及几乎所有的领域,大数据的优势是能在长尾应用中发现稀疏而珍贵的价值,但一种优化的计算机系统结构很难适应各种不同的需求,碎片化的应用大大增加了信息系统的复杂性,像昆虫种类一样多(500多万种)的大数据和物联网应用如何形成手机一样的巨大市场,这就是所谓逗昆虫纲悖论地[6]。为了化解计算机系统的复杂性,需要研究异构计算系统和可塑计算技术。
大数据应用中,计算机系统的负载发生了本质性变化,计算机系统结构需要革命性的重构。信息系统需要从数据围着处理器转改变为处理能力围着数据转,关注的重点不是数据加工,而是数据的搬运;系统结构设计的出发点要从重视单任务的完成时间转变到提高系统吞吐率和并行处理能力,并发执行的规模要提高到10亿级以上。构建以数据为中心的计算系统的基本思路是从根本上消除不必要的数据流动,必要的数据搬运也应由逗大象搬木头地转变为逗蚂蚁搬大米地。
5 发展大数据应避免的误区
51 不要一味追求逗数据规模大地
大数据主要难点不是数据量大,而是数据类型多样、要求及时回应和原始数据真假难辨。现有数据库软件解决不了非结构化数据,要重视数据融合、数据格式的标准化和数据的互 *** 作。采集的数据往往质量不高是大数据的特点之一,但尽可能提高原始数据的质量仍然值得重视。脑科学研究的最大问题就是采集的数据可信度差,基于可信度很差的数据难以分析出有价值的结果。
一味追求数据规模大不仅会造成浪费,而且效果未必很好。多个来源的小数据的集成融合可能挖掘出单一来源大数据得不到的大价值。应多在数据的融合技术上下功夫,重视数据的开放与共享。所谓数据规模大与应用领域有密切关系,有些领域几个PB的数据未必算大,有些领域可能几十TB已经是很大的规模。
发展大数据不能无止境地追求逗更大、更多、更快地,要走低成本、低能耗、惠及大众、公正法治的良性发展道路,要像现在治理环境污染一样,及早关注大数据可能带来的逗污染地和侵犯隐私等各种弊端。
52 不要逗技术驱动地,要逗应用为先地
新的信息技术层出不穷,信息领域不断冒出新概念、新名词,估计继逗大数据地以后,逗认知计算地、逗可穿戴设备地、逗机器人地等新技术又会进入炒作高峰。我们习惯于跟随国外的热潮,往往不自觉地跟着技术潮流走,最容易走上逗技术驱动地的道路。实际上发展信息技术的目的是为人服务,检验一切技术的唯一标准是应用。我国发展大数据产业一定要坚持逗应用为先地的发展战略,坚持应用牵引的技术路线。技术有限,应用无限。各地发展云计算和大数据,一定要通过政策和各种措施调动应用部门和创新企业的积极性,通过跨界的组合创新开拓新的应用,从应用中找出路。
53 不能抛弃逗小数据地方法
流行的逗大数据地定义是:无法通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采集、存储、处理的数据集。这是用不能胜任的技术定义问题,可能导致认识的误区。按照这种定义,人们可能只会重视目前解决不了的问题,如同走路的人想踩着自己身前的影子。其实,目前各行各业碰到的数据处理多数还是逗小数据地问题。我们应重视实际碰到的问题,不管是大数据还是小数据。
统计学家们花了200多年,总结出认知数据过程中的种种陷阱,这些陷阱不会随着数据量的增大而自动填平。大数据中有大量的小数据问题,大数据采集同样会犯小数据采集一样的统计偏差。Google公司的流感预测这两年失灵,就是由于搜索推荐等人为的干预造成统计误差。
大数据界流行一种看法:大数据不需要分析因果关系、不需要采样、不需要精确数据。这种观念不能绝对化,实际工作中要逻辑演绎和归纳相结合、白盒与黑盒研究相结合、大数据方法与小数据方法相结合。
54 要高度关注构建大数据平台的成本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建设大数据中心,吕梁山下都建立了容量达2 PB以上的数据处理中心,许多城市公安部门要求存储3个月以上的高清监控录像。这些系统的成本都非常高。数据挖掘的价值是用成本换来的,不能不计成本,盲目建设大数据系统。什么数据需要保存,要保存多少时间,应当根据可能的价值和所需的成本来决定。大数据系统技术还在研究之中,美国的E级超级计算机系统要求能耗降低1 000倍,计划到2024年才能研制出来,用现在的技术构建的巨型系统能耗极高。
我们不要攀比大数据系统的规模,而是要比实际应用效果,比完成同样的事消耗更少的资源和能量。先抓老百姓最需要的大数据应用,因地制宜发展大数据。发展大数据与实现信息化的策略一样:目标要远大、起步要精准、发展要快速。
1蚂蚁集团致投资者信:上市计划暂缓,将妥善处理好后续工作 周二晚间上交所致函蚂蚁称:你公司报告所处的金融 科技 监管环境发生变化等重大事项, 该重大事项可能导致你公司不符合发行上市条件或者信息披露要求 ,本所决定你公司暂缓上市。
蚂蚁集团随后发布致投资者信:接到上海证券交易所通知,暂缓在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计划。受此影响, 蚂蚁决定于香港联交所H股同步上市的计划也将暂缓 。对由此给投资者带来的麻烦,蚂蚁集团深表歉意。(财联社)
解读 有分析认为主要是小额贷监管办法出台影响的,但我们认为这在蚂蚁上市前就应该有所讨论。主要可能还是 监管层担心蚂蚁上市叠加这两天海外风险事件,市场可能会有较大波动 。还有顺便给蚂蚁管理者降降温。冷静一段时间后,还是会上市。
2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建议公布 建议提到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 提升金融 科技 水平,增强金融普惠性 ;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证券时报)
3新华社:特斯拉恶意甩锅是对中国消费者的无理傲慢 关于特斯拉国内召回问题,特斯拉致信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时,否认其车辆悬架存在隐患,并表示出现损坏并非质量问题,而是部分中国车主滥用造成。
特斯拉在海外不认账,甩锅中国用户使用习惯和监管部门压力,这种无理傲慢不能惯。 要想开得长远,首先要学会遵守当地法规,保护好车主的正当权益。(新华社)
4美团就A股二次上市接触多家券商和深沪两交易所 从市场人士处获悉,“科创板或创业板上市都有可能”。美团方面回应称:“没有相关的上市计划或时间表。”(财新网)
5格力“裸辞”董秘疑似泄密:曾4次电话联系,当事人获利近百万 广东证监局官网公开行政处罚决定书,当事人 喻筠内幕交易海立股份存在违法行为 。 格力电器前任董秘望靖东疑似卷入其中 ,二人关系密切,在敏感期内4次电话联系,喻筠在与案外其他人微信聊天时明确提及“有钱买海立,明天公告了”。8月格力电器曾发公告,公司副总裁、董秘望靖东因个人原因裸辞。(澎湃)
6台州发布楼市新政,市区新购买住房3年内不得交易 在台州市区新购买的住房( 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 ),自取得不动产权证书满3年后方可转让。(财联社)
7虚拟币监管延续高压态势,已有多位涉币案件人员疑似被警方带走 一位消息人表示,此前10月OKEx创始人徐明星被吕梁警方带走调查的原因是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OK方面尚未有回应。(贝壳 财经 )
8美股三大指数大幅收涨,阿里巴巴逆势大跌逾8% 道指收涨206%,纳指收涨185%,标普500指数收涨178%。蔚来 汽车 涨超6%、小鹏 汽车 涨超7%,拼多多涨约7%。(财联社)
1商务部数据显示,1-9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33900亿元,同比下降157% 其中,出口13995亿元,下降15%;进口19905亿元,下降235%。9月当月我国服务出口1625亿元,同比增长41%, 单月增速由负转正。 (中新网)
解读 服务的出口表现明显好于进口,贸易逆差减少 。未来大的趋势是商品贸易顺差缩小,而服务贸易是逆差缩小。
2袁隆平:下一个杂交水稻双季稻亩产目标是4000斤 (中新网)
3截至10月23日当周猪肉价格较9月降幅超过20%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总指数的周平均值,九月第一周为每公斤4716元,10月19日至23日这周为 每公斤3715元 ,降幅超过20%。(财联社)
4国际油价跌破“地板价”,国内油价将迎下调 近期以来,国际油价已跌破40美元/桶的地板价。截至11月3日第八个工作日,参考原油品种均价为3967美元/桶, 汽柴油零售价应下调约180元/吨。 (财联社)
1中国恒大前10月实现销售金额6326亿,已超过去年全年 已完成6500亿年度目标的973%。(e公司)
解读 恒大加大了打折促销力度,还是有成效的。
210月40城新房成交环比下降3% 同比增长12%,“金九银十”平淡收官。(财联社)
3深圳二手房成交量连续3月下滑,10月成交套数环比降42% (澎湃)
1上交所:推动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持续推进退市制度改革 (新浪)
2海通证券:大 科技 板块有望王者归来 从周线上来看,沪指从3月中旬2646点涨到7月中旬3458点用了17周的时间,而从3458点调整至今也正好是17周的时间,根据对称原理,指数本周将迎来周线级别的变盘。周二大概率就是市场向上转势的拐点。(海通证券)
投资机会方面,从10月份以来主流资金抱团新能源主线和白酒、白电等业绩确定性板块,但是到了 11月份主流资金已经切换到半导体等 科技 板块 ,大 科技 板块有望乘着东风王者归来。(海通证券)
解读 江恩理论里面有“神奇数字”说法,通常7和17、27等带7的周期容易变盘,“17”更甚。而上涨和调整都是17周,也符合 等周期理论 变盘点。因此,目前有结束调整的可能。
3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内地新上市IPO数量全球第一 融资额全球第二。(国是直通车)
4外资蜂拥入华,5天16家机构申请境外机构投资者资格 11月1日,QFII、RQFII新规正式开始实施,各路境外机构也开始密集提交相关资格申请。(蓝鲸 财经 )
5想抄明星基金经理“作业”,结果却亏大了 长江证券选取了4只知名的爆款基金,以其二季度末十大重仓股数据进行模拟,得出了一份“抄作业”的结果: 等比例买入前十大重仓股;买入、卖出时间分别为二、三季报披露日。
结果除了一只爆款基金“抄作业”的组合收益率小幅超越同期基金收益率外,其他的抄写效果远不如直接买基金,有的甚至出现亏损。(上证报)
解读 现在“抄作业”盛行,基金也只能缩短投资周期,公布季报的时候可能已经卖了。现在就是 提防三季报公布的基金重仓消费股,可能在10月下旬已经开始减持了 。
63只绩优 科技 股市盈率不到10倍 分别是 万集 科技 、金溢 科技 、振德医疗 。万集 科技 滚动市盈率最低,为629倍。(证券时报)
7北向资金 周二净流入3121亿元,招商银行获净买入587亿元居首,中国中免和伊利股份分获净买入312亿和278亿元;宁德时代再遭净卖出41亿元。(Wind)
解读 昨天我们说了,一些短期资金借新能源车规划利好出台离场。属于“买消息、卖事实”的现象。不过宁德时代还是比较抗跌,中期资金继续看好、短期调整风险依然比较大。
8资金面 周二央行开展了1200亿元逆回购 *** 作。当日有1000亿元逆回购到期,实现净投放200亿元。今日公开市场有1200亿逆回购到期。(新浪)
9新股中心 新股申购:会通股份。
1晶澳、隆基等六大光伏企业联合发声,希望放开对玻璃产能扩张限制 玻璃产能的严重短缺使组件企业的排产、出货面临严重危机,目前正在积极协调资源,竭尽全力“保供应”。 玻璃行业的产能瓶颈是组件供应“告急”的直接诱因 。(太阳能光伏网)
解读 四季度光伏行业步入抢装阶段,对光伏玻璃需求旺盛。同时,双玻组件渗透率趋势不减,光伏玻璃需求长期将维持高位,光伏企业成本压力加大。
2业内人士:有关部门正研究制定有关促进光伏玻璃行业发展文件 拟 对光伏玻璃实行有别于传统浮法玻璃的政策 ,以尽快释放产能,缓解供应偏紧,抑制价格上涨。此外,还将 对光伏玻璃产能置换实行差别化政策。 (上证报)
解读 受消息影响,将增加光伏玻璃供给预期,利空A股光伏玻璃概念股,有 福莱特、南玻A、亚玛顿、旗滨集团 。同时利多光伏企业,包括 隆基股份、通威股份、晶澳 科技 等。
4武汉江汉路路灯可为手机无线充电 武汉市江汉路出现大量能给手机无线充电的路灯,可以实现极速快充,不少来此逛街的市民纷纷试用。(人民日报)
解读 智慧灯杆将摄像头、广告屏、充电桩、小基站等功能集于一身,是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未来规模将呈指数增长。目前产业渗透率较低,未来潜在发展空间大。 A股相关上市公司有:华体 科技 、数知 科技 、洲明 科技 、视源股份等。
5中信证券:5AIoT是下一轮 科技 红利最大的机遇 当前正处于两轮 科技 红利之间,伴随5G、WiFi、AI等技术发展、成本下降,以及 应用场景的逐渐成熟,5AIoT(5G+AI+物联网)将成继移动互联网后,下一轮 科技 红利最大的机遇。
6国家广电总局:将多措并举加强超高清视频内容生产 加强5G高新视频建设和落地应用。推动超高清视频节目制作资源整合,支持超高清节目制作和摄录转播, 鼓励各网络视听服务平台向用户提供4K超高清视频和5G高新视频服务。 (证券时报)
7我国累计已建充电桩142万个,车桩比约31比1 (新华 财经 )
8半导体公司迎十年来最旺三季度,封测端爆发式增长 A股近七成半导体上市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而且 行业平均净利润增速创下了自2010年同期以来最高水平 ,而半导体封装测试端迎来了爆发式增长。(财联社)
1格力电器:截至10月31日,累计回购157%公司股份 支付的总金额为5182亿元。(Wind)
解读 公司4月的回购公告显示,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30亿元且不超过60亿元;回购股份价格不超过688元/股。 现在已经回购的数量接近上限了。
2宇通客车:10月份销售量3642辆,同比增25% (Wind)
解读 今年国庆假期多一天,销量还出现了同比大幅增长,经营开始现拐点。
3京东方A:拟以425亿元挂牌转让北京北旭电子材料100%股权 (格隆汇)
解读 北旭电子是京东方显示面板产业上游化工材料供应商之一,业务比较独立。剥离之后有利于盘活京东方的存量资产。由于总体规模不大,对公司业绩提振有限。
4居然之家:拟定增募资不超3595亿元,阿里软件拟认购2亿元 公司增设数字化研发中心,主要负责公司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建设全域流量管理平台、推进公司向数字化时代家装和家居行业的产业服务平台转型升级等。(Wind)
1消息人士称,紧急抗疫购债计划(PEPP)可能仍然是欧洲央行12月经济刺激计划的主要工具 欧洲央行的政策制定者正在讨论是否要通过资产购买计划(APP)为即将到来的刺激计划提供部分渠道。(财联社)
2宝马宣布将于11月11日发布iNext量产车型 这意味着特斯拉又多了一个竞争对手。iNext最终设计以及参数将在下周发布会上揭晓,宝马高管此前称续航可达435英里,但去年又下调至360英里。(第一 财经 )
解读 续航435英里接近700公里。
作者 / 李祖滨 德锐咨询董事长,杜若芸 德锐咨询咨询顾问
来源 / 德锐咨询
严重的战略错误往往就是没能极具进攻性地、持续地取得胜利,之所以一些管理者会犯这个错误,是因为他们沉醉于不断寻找新的爆品。
——《飞轮效应》,吉姆·柯林斯 著
新冠疫情加快了这个世界步入乌卡时代的步伐,各种地缘政治冲突、经济贸易摩擦成为了新闻报道中的常客,以5G、物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新正在昭示着一个新的经济时代的到来。毋庸置疑,所有人、所有企业、所有国家,都在共同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未知与挑战。
吉姆·柯林斯在《飞轮效应》中反复强调:“如果你真正地构建你的飞轮,并一直专注更新和延伸,那么你的飞轮就会经久不衰,甚至能够确保你的组织成功跨越重大的战略拐点或动荡混乱。”
那些理解自己核心竞争力和飞轮底层架构的企业,在每一次危机下的转型,都是对飞轮核心的延伸和拓展。
想象一下,有一家曾经推动行业进程、产品遍布全球的知名国际品牌,在辉煌的巅峰时期结束后,同时面临着核心技术专利到期、竞争对手价格竞争、同时整个行业被时代浪潮冲击的三大困境。它要如何让自己满载昔日荣耀的大船驶向新的航道?
这家公司就是拥有广泛人气的乐高。
如今,我们可以在绝大部分玩具商城中最醒目的位置看到孩子们搭出的各种“乐高积木塔”,但在上世纪90年代,迷茫的乐高曾经在危机中苦苦挣扎,直到它认清了自己飞轮的核心。
危机中的乐高究竟做错了什么?又是如何找到正确方向的?这家企业的故事,或多或少可以给处在危机中的众多企业一些启示。
往
昔
荣
耀
诞生于1932年的乐高,最早靠制作木制玩具起家。早在二战结束后不久,乐高就生产出了第一块自己的塑料积木,并在几年后将塑料玩具投入市场。然而,由于早期的技术并不成熟,塑料玩具并未受到市场的青睐。投入了大量资金和时间进行研发的乐高,并没有因此放弃。
在经过十多年的反复研发和试验后,一款拥有凸起和凹孔,可以进行拼接的塑料积木横空出世,小朋友们可以凭借想象力来搭建自己喜欢的世界。随着多款乐高建筑模型和积木套装的推出,乐高世界的版图在 游戏 与现实中同步快速扩张,很快从欧洲发展至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成为孩子们最梦寐以求的圣诞礼物之一。
转型成功的乐高并未就此止步。随着年仅31岁的克里斯蒂安森成为乐高新任接班人,乐高拓展了针对2-5岁幼儿与12岁以上青少年的产品线,同时推出了乐高的经典产品——乐高主题小人。这些迪士尼乐高小人和芭比娃娃、变形金刚们充分满足了小朋友们带入动画进行角色扮演的心理需求,小朋友们喜欢用它们来玩“过家家”,每次一经推出就能引发购买热潮。
在克里斯蒂安森接手乐高的15年时间里,乐高的销售额翻了足足8倍,成长为在全球拥有45家分公司和9000多名员工的大型玩具集团。
狼
烟
四
起
然而进入90年代后,乐高的光环逐渐开始暗淡。先是随着乐高积木的专利正式到期,早就蠢蠢欲动的加拿大、中国等生产商开始大量生产各种款式的积木玩具,并且依靠更低的价格快速蚕食乐高原有的市场。尽管乐高以其他公司违反商标法为由来提起诉讼,但最终并未能获得法院的支持,只能眼看着市场被竞争对手不断蚕食,并被拖入价格战中。
而更糟糕的事情是,自90年代开始,电子 游戏 市场开始了高速增长并进入繁荣时期,建设模拟类的电子 游戏 替代了老旧的积木玩具,让小朋友们体会到建造城市、宠物养成、家庭扮演的乐趣。相比之下,乐高的积木不仅要占用很大的场地,收纳较为麻烦,还需要孩子们花很长时间耐心的一个一个拼接起来,自然很难比更刺激、更“爽”的电子 游戏 吸引孩子们的眼球。
在新潮的电子 游戏 面前,乐高的积木变成了落伍的、幼稚的小玩具,不得不说,塑料积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拥有敏锐市场洞察力的乐高对自己的处境并非无动于衷,高层们很快就意识到了乐高面临的危机。为此乐高开始了各种各样的“自救尝试”,他们先是开辟了婴儿玩具产品线、机器人套装产品线,但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效果。后来,激进的乐高直接挖来了丹麦国宝级音响品牌B&O的知名设计师,计划进行自我颠覆,在玩具积木的基础上推出了电子 游戏 《乐高三维工厂》,甚至投巨资研发3D数码积木 游戏 。
那时的乐高在互联网泡沫的浪潮下四处试探,尝试过教育服务、电视剧、百货商店、主题公园、平板电脑,把谷歌、迪士尼、NETFLIX的核心业务都尝试了个遍。所有的这些举动看上去都能为乐高开辟新市场,但这些项目都无一例外的无疾而终。
吉姆·柯林斯在《飞轮效应》中曾反复提醒:“严重的战略错误往往就是没能极具进攻性地、持续地取得胜利,之所以一些管理者会犯这个错误,是因为他们沉醉于不断寻找新的爆品。”
此时的乐高就是典型代表。在盲目尝试创新的那几年间,乐高平均每年推出的新产品数量是原来的3倍,同时保持着平均每年增加5个新主题的速度。这些产品中有一些获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但大部分不仅反响平平,反而对原有经典产品的销量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乐高的种种创新就是把一个好不容易向某个方向转动起来的飞轮,快速推向了另一个方向,并且持续重复这种打断飞轮的行为,这使得飞轮始终缺乏连续转动的惯性。
这个巨大的玩具帝国,如同一只被蒙住双眼的巨兽,虽然使劲地驱动着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向前进,可在外人看来却只是张牙舞爪的原地打转。到2003年,乐高的现金流变成了负18亿美元,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正是乐高错误的将飞轮底层结构当成了新的产品和业务。
吉姆·柯林斯强调:“组织管理者需要清楚地认识到,飞轮的底层结构并不是单一的业务生产线或业务活动。”
显然,此时的乐高管理层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审
视
核
心
不过幸运的是,濒临破产的乐高迎来了新的领导者约根·克努德斯托普。
这位来自麦肯锡的年轻人在上任后指出了乐高重生的新方向,他曾说:“对于乐高或者其他这样的公司来说,我们可以每5年进入一个创新的周边领域。但不幸的是,乐高过去这几年居然是每年进入5个。这种节奏和步调无法让组织真正消化这些创新,从而带来收益,反而成本和管理问题层出不穷,最终几乎拖垮了公司。所以乐高公司现在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回归核心。”
在回归核心这一前提下,乐高终于找到了真正的飞轮——不是新产品、不是顺应互联网潮流,而是独一无二的 游戏 系统和强有力的、遍布世界的供应链管理能力。
那些比乐高更便宜的玩具厂商们,可以做到年产上百亿块玩具积木,同时保证品质始终如一吗?不能。
那些比乐高更年轻的玩具品牌们可以做到当一款热卖套装出现后,同时保证欧洲、美国、亚洲、大洋洲的本地超市里都有充足的产品供应吗?不能。
那些乐高的模仿者们能够像乐高那样投入足够的研发热情,尝试十几年只为保证积木拼接处毫米级精度的摩擦力,让小朋友们轻松舒服地拼接吗?不能。
那些电子 游戏 能够搭建一套简单、可动手实践、充满乐趣的 游戏 系统,让任何2-14岁年龄段的儿童都能够轻易理解并上手吗?不能。
而这些,才是乐高经久不衰的生命力源泉。
浴
火
重
生
回归核心的乐高开始大刀阔斧的砍掉没有发展潜力的产品线,同时也停产了那些只满足设计师的艺术想象,却并没有真正受到儿童们喜爱的积木零件。
在之前创新思维的影响下,乐高的积木零件不断膨胀到13万种左右,里面很多零件看似精巧,却完全不符合儿童的思维逻辑,最终只有大约7000种零件被保留下来。
不断“瘦身”的乐高还卖掉了创始人非常喜欢的主题公园、从产品直营变为IP授权、征集下游经销商的意见、对各年龄段的小朋友们进行了大量的行为测试和用户意见征集,观察并记录小朋友们在拼装乐高玩具的时候,究竟对哪些环节感到激动,又对哪些环节觉得无聊。
不仅如此,乐高在原有的对积木品质的要求上,对研发周期进行了严格的控制,逼迫习惯了“自由散漫”的设计师们,通过整个项目团队的合作和项目资源的调动来保证按期完成设计。
在不懈的推动下,产品的研发周期从之前的3年缩短到6个月,极大的确保了乐高的新产品可以迎合当年度的最新潮流,提高爆款产品产生的概率。
除了对积木品质上进行了大量的研发投入外,乐高设计团队还去消防局、监狱、市政厅进行实地考察,为这些主题套装积木增加了很多有趣生动的细节,最大限度的对现实场景进行还原,这使得乐高的城市系列从新品变成了永恒的经典,直到现在,依然是家长们首选的乐高入门套装之一。
在对产品和 游戏 系统进行大规模更新的同时,乐高也开始对供应链进行升级,调整仓库中各类产品的库存占比,确保自己在沃尔玛、玩具反斗城等经销商中的话语权。
同时为了确保乐高的产品利润,约根·克努德斯托普提出了那条著名的“135%原则”:即从现在起,每个乐高产品的销售利润率不能低于135%,否则这个产品就会被淘汰。
这样一条简单、明确、可执行、可衡量的标准,比几十条规则与激励方案更有效果,避免了公司战略在自上至下的传导中发生变形。在这条原则下,每款产品在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生产和仓储运输的成本,确保最终的销售利润率超过135%。这样的做法帮助乐高不断升级自己的供应链水平,削减更多不必要的成本。
如今的乐高,每年仅依靠IP授权就能获得数亿欧元的收入。新时代的可编程积木NXT同样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至今已推出第二代。2011年推出的新品牌乐高忍者(LEGO NINJAGO)不仅帮助乐高在当年获得了利润和销售额的大幅增长,同时带动了乐高在后千禧世代儿童中的口碑和产品普及。常年位居世界500强的乐高,在2012年超过美泰(MATTEL)成为全球最大的玩具公司,在年近百岁时依旧散发着生命活力。
回看乐高的历程,它经历过动荡不安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经历过60年代开始的 科技 高速发展、经历过90年代的互联网泡沫与传统实体产业的没落、也经历过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乐高的顾客们从上世纪60、70年代的标准中产家庭小孩,到80、90年代的XYZ世代,再到早已成为互联网原住民的千禧年世代。
技术在变化、观念在变化、经济环境在变化,唯一不变的是乐高对飞轮核心的深刻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一遍又一遍推动飞轮的决心与坚持。
对于那些正在追赶风口、盲目相信新产品和新业务奇迹的企业而言,乐高的发展历程可能会帮助公司从另一面理解飞轮的核心与本质。
即使面对动荡的外部环境,也不要忘记吉姆·柯林斯在飞轮案例后面经常强调的话: “在决定淘汰现有的飞轮之前,你需要理解它的深层次逻辑。千万不要随意放弃一个可持续、可更新、可延伸的有效飞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