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的概念首先由德国在2013年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提出。
它被誉为继蒸汽革命、电气革命和信息革命后,人类 历史 上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智能革命。
蒸汽革命从19世纪初期开始,历经70余年,一直到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才宣告结束。
电气革命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到20世纪50年代结束,前后也经历了七八十年。
信息革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直到今天。
如果以70年为一个周期,信息革命基本可以认为在2020年结束。
第四次工业革命,智能革命已经宣告开始!
时至今日,尽管很多专家学者都认为我们的时代已经进入了智能化时代。
但在很多领域,我们甚至还没有完成信息时代所应该具备的特点和能力。
即使在工业制造中,信息化的程度也并不能够得到全面普及。
信息革命对于工业制造的影响,呈现了金字塔的形态。
越往上,信息化的程度越高。越往下,信息化的程度越低。
真正能够实现完全信息化的工业制造的并不多。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到来之际,能够首先响应并进入这个赛道的,终究只是少数。
工业革命从始至终都是由 科技 的跨越式发展引发的。
智能时代,能够最先进入工业40这个战场的,应该是 科技 企业。
在万物互联的时代,品牌不再局限于产品品牌,而更多的向智能生态的概念延伸。
作为国内最具代表性的 科技 公司,华为完全具备率先进入工业40的条件。
生态品牌和品牌生态,仅仅只是颠倒了顺序,意义却是完全不同。
华为产品体系覆盖基础设施,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和内容服务四大细分领域。
依托鸿蒙和欧拉 *** 作系统,连接HiCar智慧生活,云端算力和集群中心加持。华为构建智能生态体系,绝非空言。
生态品牌总结起来,有两个大的特点。
高度的自主化动力和全新的生态模式。
企业想要实现高度自主化的动力,就需要让员工把自己当成企业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让员工保持强大的主观积极性。
才能让企业拥有更高的活力。
华为与一般企业的全员持股不同。这种独特的模式让华为的员工真正觉得自己是企业的主人。
生态模式是一种认知和理念的变革。
品牌从古到今,总共只有三种类型。
最常见的就是产品品牌,比如:宝马、可口可乐、肯德基等。
随后出现的是平台品牌,比如:阿里、京东、亚马逊等。
我们在网上购买3C产品,一般会选择京东而不是淘宝或者拼多多。这本身就是平台品牌效应在起作用。
最后就是物联网(IOT)时代的生态品牌。
生态品牌不仅仅是指将很多产品通过物联网连接在一起。
更多的是一种体验式的经济模式。
通过改善和提升用户的体验,从而促进品牌价值的提升。
华为产品体系所形成的生态将ToC和ToB完全纳入进来,将形成企业消费者和个人消费者共建的生态体系。
那么,全球第一个生态品牌是谁呢?
它连续三年 被BrandZ 评为全球唯一的物联网生态品牌。
是它第一个提出的生态品牌的概念。
全球前10名的商学院全部收录了它的案例。
ISO、IEEE、IEC等国际标准组织全都让它牵头主导物联网国际标准。
在构建生态品牌过程中,它大刀阔斧,直接砍掉12000名中层管理者!
也是它独创性地在三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损益表)之外,增加了共赢增量表。
它就是海尔!
一个在人们印象里或许并没有华为出色,但却已经成为真正全球化企业的先行者。
华为。根据查询2018年世界物联网大会发布的物联网100强名单,华为排名世界物联网第1,中国电信全球第10,华为物联网是更有优势的。
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设备能够接入华为云物联网平台的前提。
1、要有数据传输通路。
2、要有一定的存储功能。
3、要有CPU。
4、要有 *** 作系统。
5、要有专门的应用程序。
6、遵循物联网的通信协议
7、在世界网络中有可被识别的唯一编号。普通家电如果不能连网是不能接入华为生态链的,需要华为品牌合作的一些家电品牌。神州信息000555上市公司携手华为,共同承接研发国家级物联网项目。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神州信息000555国家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制定的参与者2016年正式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目前,公司已经成为华为在中国解决方案领域最大的合作伙伴之一,与华为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软硬件适配方面都有深入的合作2019年,公司与华为联合推出“银行关键业务系统联合解决方案”和“云化开放银行联合解决方案”,帮助金融机构实现业务安全与能效的平衡。与华为联合推出“物联网联合解决方案”,持续研发物联网在智慧园区等领域的应用同时,公司的应用软件已在金融、政府、农业等领域与华为基础软硬件环境进行适配和测试,效果良好。华为是信创领域的核心厂商之一,也是公司在信创领域中重要的合作伙伴。事实上LiteOS并非全新事物,同时在业务逻辑上对现有行业产生的影响也比较小。还有个关键点是,它基于华为本身的传感和通讯网络搞得这套系统,只支持华为海思CPU,而且不承诺保证无缝支持其他厂商CPU,也不提供相关适配技术支持。
至于云端的 *** 作,LiteOS并未给出解决方案。联网这部分只是底层的问题,更大的问题是联网之后干什么的问题——提供这方面的服务才是更大的痛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