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政令通畅
智慧政府首先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政令通畅。所有来自于决策层的政策、指令能够得到坚决的贯彻和执行。政令通畅,才能减少内部资源浪费,让整个社会高效运转。在这方面,美国联邦政府最近的“停摆”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2 廉洁高效
智慧政府必须是廉洁高效的。只有一个廉洁的政府才能够为社会创造价值。 可喜的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十八大以后极大的提升了反腐倡廉的力度,并积极推进惩防体系(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建设。廉洁是实现高效的必要条件。只有廉洁的政府才有可能实现高效。
3 反应敏捷
社会发展到21世纪,各种突发事件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因此未来的“智慧政府”最为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能够及时应对各项突发事件,并做出积极的应对,能够妥善处理、善后。 这里的突发事件不仅仅指的是自然灾害,恐怖袭击,还涵盖了社会冲突事件,社会矛盾事件等。
4 决策科学
当前,作为整个社会管理者的政府已经掌握了很多关键的信息,依托先进的信息分析手段和工具,各级决策层可以依托强大的信息工作做出最全面的权衡。从而在复杂的事务中筛选出最有用的信息,做出最科学的决策。
5 可持续发展
智慧政府一定是可持续发展的,并且是不断趋向于以最小的社会资源,创造最大的社会价值。例如,现阶段,我国政府的各项考核机制已经逐步摒弃了“片面追求GDP”的模式,更多的将教育、医疗、基础建设等民生领域,获得了民众的好评。
第二届中国电子政务安全大会于9月16~17日在北京成功召开,本届大会的主题是“信创为基 安全突围”,以推动信创产业发展为目标,紧扣当前国家政策和市场热点,通过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夯实政企的安全基石,我把相关专家在大会上报告的看点提炼如下:
中国电子政务安全大会主论坛
1、中国信息协会会长何翠芹表示,尽管信创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依然存在缺少基础研究和基础关键部件、国产 *** 作系统安全性、国产信创产品使用安全等诸多“卡脖子”短板。建议加速推动信创项目大规模应用、积极构建信创行业发展健康生态!
2、国家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主任王钦敏谈到,数字政府建设中切忌出现“重发展、轻安全”的跛脚倾向,或存在“先开张、再治理”的片面思维,要建立健全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防范规章制度体系,形成安全可管可控的安全保障体系!
3、中国科学院院士尹浩在在发言中表示,政府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应以全局整体思想来优化数字政府的安全发展,不仅要强化管理、技术、运营、监管四个维度,还要从实体上分成平台、数据、应用三个层次构建数字政府全方位的安全防御。
4、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在主旨报告中对新基建面临的内生安全痛点问题做了系统性分析,认为面对新基建中幽灵般的内生安全共性问题,拟态防御能够将“未知的未知安全威胁”转变为“已知的未知安全问题”,为网络空间防御提供改变游戏规则的革命性技术。
5、国家信息中心首席工程师李新友指出,网络身份在智慧城市安全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多模式生物识别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实时动态身份认证不断提高身份认证的安全性、物联网身份认证系统(IDoT)将快速增长。
6、泛微移动办公电子政务专家蒋童做了题为《泛微新一代信创政务办公解决方案》的主题发言,政务信息化建设中OA协同办公软件是最基础的应用,泛微、蓝凌、致远等传统OA厂商是铆足了劲,当然但对于三四线城市、对于区县级政务单位而言,《天翎区县级政务OA解决方案》这种融合了“可视化低代码开发技术+区县级政务个性化业务需求+本地化源码交付服务机制”的三位一体的建设模式也是颇具特色的。
7、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特聘专家肖稳田在主旨报告中指出,必须加快政务数据治理能力建设:提升在线服务能力、政务数据的整合共享能力,构建数字资源利用的社会化新格局!
8、华为安全产品领域副总裁金席、深信服科技政府事业部总经理姜威等在主题发言中谈到了信创战略与工作推进思路,他们认为国产化是不可逆、长期性的大型工程和战略任务,不是一锤子买卖,系统的方案规划、可靠的方案落地、服务商持续运营是核心思路!
总结:中国电子政务安全大会看点多多,在全球网络形势日渐复杂、科技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不管是出于客观形势所迫还是主观发展必然要求,大力发展信创产业、构建电子政务安全环境已成为我国的时代课题与使命!希望信创产业各领域厂商要以时代使命为担当、尽行业人的本分,为新基建和信创产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IDC全称为Internet Data Center,互联网数据中心。只提供场地和机柜的数据中心,一般称为DC(Data Center),而同时提供带宽服务的,一般称IDC(互联网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两者有时不作严格区分。IDC是指一种拥有完善的设备(包括高速互联网接入带宽、高性能局域网络、安全可靠的机房环境等)、专业化的管理、完善的应用级服务的服务平台。在IDC平台基础上,IDC服务商为企业和ISP、ICP、ASP等客户提供互联网基础平台服务以及各种增值服务。
全球IDC行业投资现状:投资规模呈快速增长趋势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数据呈现爆炸式增长,互联网数据中心建设成为大势所趋。2020年在疫情的影响下,全球数据中心IT投资规模下降,但世界主要国家和企业纷纷开启数字化转型之路,在这一热潮推动下,全球数据中心IT投资正在逐步回复,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根据Gartner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数据中心IT投资规模达到2073亿美元,同比增长67%,预计2022年投资规模将达2186亿美元。
全球IDC行业建设现状:向着大型化、集约化发展
2010年以来全球数据中心平稳增长,从2017年开始,伴随着大型化、集约化的发展,全球数据中心数量开始缩减。据Gartner统计,截至2020年数据中心共计422万个,初步核算2021年全球数据中心数量进一步下降,在41万个左右。
以超大规模运营商的大型数据中心数量角度来看,随着行业集中度的逐步提升,全球超大型数据中心数量总体增长。据Synergy Research Group的最新数据,截至2021年超大规模提供商运营的大型数据中心总数增加到700个左右,较2020年同比增长1725%。根据Synergy Research Group最新预测,凭借目前已知的314个未来新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规划,运营数据中心的安装基数将在三年内突破1000个大关,并在此后继续快速增长。
注:2021年数据截止2021Q3。
全球IDC行业市场规模体量:数据量的爆发增长带动市场规模发展
随着物联网、电子政务、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发展以及云计算的发展也将进一步推动IDC领域的发展。依据IDC发布的《数据时代2025》报告,随着5G、物联网的发展,2010-2021年数据呈现爆发式增长状态,2020年全球数据量为60ZB,初步统计2021年达到70ZB;预计2025年全球数据量将达到175ZB。
数据量的爆发式增长使得市场对IDC行业愈发青睐,据中国信通院的数据显示,2017-2021年间,全球IDC市场规模均保持正增长,且年均增速在10%左右。2021年全球IDC行业市场规模为6793亿美元,同比增长99%。
全球IDC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即将迎来其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IDC产业将迎来其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此外,随着网络系统日趋复杂,伴随网络的带宽逐步提高,用于网络维护的成本投资逐步增加,网络管理难度也在日益加大,在这种情况下,以资源外包的网络服务方式逐渐受到企业重视,并取得长足的发展。另外,各国政府加大了对电信宽带的投资力度,促进电信和互联网的融合。根据中国信通院预测,2022年全球ID行业市场收入将达7465亿美元,增速总体保持平稳,2022-2027年年复合增长率在10%左右,到2027年行业规模将超过1200亿美元。
——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IDC(互联网数据中心)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材料工程:具有坚实的材料工程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领域的发展动向,掌握必要的实验、计算方法和技术,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解决工程问题或从事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的开发能力,掌握材料化学成份和组织结构的分析方法、材料的制造过程和质量控制方法、材料性能检测和分析方法、材料的改性技术、材料制品的加工工艺和技术等。冶金工程: 就业还可以,一般开冶金工程的高校就业都是100%,我是贵州师范大学冶金工程的,我们学校的冶金在全国都是排在后面的,不过就业还行,我们班60人都签了50多个了。不过搞冶金辛苦,但发展还可以,毕竟我国的钢铁还很落后,开冶金工程的高校全国就32所(到2010底),毕业实习待遇一般2000左右转正3000,去的单位一般是全国500强,基本上是国有企业。 如果读研的也还可以,研究生毕业一个月一般都5000。
物联网的背景与前景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它的定义很简单: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物联网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具体地说,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大坝、供水系统、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存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
此概念一经提出,即得到美国各界的高度关注,甚至有分析认为IBM公司的这一构想极有可能上升至美国的国家战略,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IBM认为,IT产业下一阶段的任务是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具体地说,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物联网。
针对中国经济的状况,钱大群表示,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广阔,而且中国政府正在以巨大的控制能力、实施决心、和配套资金对必要的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建设,“智慧的地球”这一战略将会产生更大的价值。
在策略发布会上,IBM还提出,如果在基础建设的执行中,植入“智慧”的理念,不仅仅能够在短期内有力的刺激经济、促进就业,而且能够在短时间内为中国打造一个成熟的智慧基础设施平台。
钱大群表示,当今世界许多重大的问题如金融危机、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等,实际上都能够以更加“智慧”的方式解决。在全球经济形势低迷的同时,也孕育着未来的发展机遇,中国不仅能够籍此机遇开创新乐观产业和新的市场,加速发展,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
IBM希望“智慧的地球”策略能掀起了“互联网”浪潮之后的又一次科技革命。IBM前首席执行官郭士纳曾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认为计算模式每隔15年发生一次变革。这一判断像摩尔定律一样准确,人们把它称为“十五年周期定律”。1965年前后发生的变革以大型机为标志,1980年前后以个人计算机的普及为标志,而1995年前后则发生了互联网革命。每一次这样的技术变革都引起企业间、产业间甚至国家间竞争格局的重大动荡和变化。而互联网革命一定程度上是由美国“信息高速公路”战略所催熟。20世纪90年代,美国克林顿政府计划用20年时间,耗资2000亿-4000亿美元,建设美国国家信息基础结构,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而今天,“智慧的地球”战略被不少美国人认为与当年的“信息高速公路”有许多相似之处,同样被他们认为是振兴经济、确立竞争优势的关键战略。该战略能否掀起如当年互联网革命一样的科技和经济浪潮,不仅为美国关注,更为世界所关注。
“物联网前景非常广阔,它将极大地改变我们目前的生活方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电工电子示范中心主任赵国安说。业内专家表示,物联网把我们的生活拟人化了,万物成了人的同类。在这个物物相联的世界中,物品(商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物联网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可以说,物联网描绘的是充满智能化的世界。在物联网的世界里,物物相连、天罗地网。
2008年11月在北京大学举行的第二届中国移动政务研讨会“知识社会与创新20”上,专家们提出移动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社会形态、创新形态的变革,推动了面向知识社会的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下一代创新(创新20)形态的形成,创新与发展更加关注用户、注重以人为本。
有研究机构预计10年内物联网就可能大规模普及,这一技术将会发展成为一个上万亿元规模的高科技市场,其产业要比互联网大30倍。
据悉,物联网产业链可以细分为标识、感知、处理和信息传送四个环节,每个环节的关键技术分别为RFID、传感器、智能芯片和电信运营商的无线传输网络。EPOSS在《Internet of Things in 2020》报告中分析预测,未来物联网的发展将经历四个阶段,2010年之前RFID被广泛应用于物流、零售和制药领域,2010~2015年物体互联,2015~2020年物体进入半智能化,2020年之后物体进入全智能化。
作为物联网发展的排头兵,RFID成为了市场最为关注的技术。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RFID市场规模已从2007年的493亿美元上升到529亿美元,这个数字覆盖了RFID市场的方方面面,包括标签、阅读器、其他基础设施、软件和服务等。RFID卡和卡相关基础设施将占市场的573%,达303亿美元。来自金融、安防行业的应用将推动RFID卡类市场的增长。易观国际预测,2009年中国RFID市场规模将达到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3%,其中电子标签超过38亿元、读写器接近7亿元、软件和服务达到5亿元的市场格局。
MEMS是微机电系统的缩写,MEMS技术是建立在微米/纳米基础之上的,市场前景广阔。MEMS传感器的主要优势在于体积小、大规模量产后成本下降快,目前主要应用在汽车和消费电子两大领域。根据ICInsight最新报告,预计在2007年至2012年间,全球基于MEMS的半导体传感器和制动器的销售额将达到19%的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与2007年的41亿美元相比,五年后将实现97亿美元的年销售额。
飞行器工程分航空和航天两个大方向。
表面上看一个主要是飞机了,一个是航天器卫星飞船之类。从所学课程上来看大学前三年基本一样,出了基础之外无非是些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相关的力学课程、还有机械方面的、控制方面的,差别可能就在于几门专业课吧,在本科阶段我的感觉是体现不出较大的差别。航空的主要是搞流体的和搞固体的,前者就是飞机的气动性能,后者就是飞机的结构、强度、可靠性之类;航天的当然也有搞结构的,还有在轨的姿态控制之类的。其实它们差别本来就不大,以前的大学里面哪有什么航天的学院啊,不都是飞机系吗,现在的航天专家不都是飞机系毕业的嘛。其实区别在本科阶段不能体现出来的。
现在前景还可以,找个工作不成问题,想找待遇高的就看你的能力了。我就知道这么多,希望对你有帮助
权美网,您最贴心的美容顾问!2010年中国把物联网发展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物联网首次写入中国政府工作报告。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网信技术的爆发与深度渗透,物联网产业发展趋势发生了更为深刻、多元的变化。智慧城市是在数字城市、平安城市等基础框架之上建立的全新实体,通过物联网将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进行有效融合,自动和实时地感知现实世界中人和物的各种状态和变化,由云计算中心处理其中海量和复杂的计算与控制,为城市管理和公众提供各种智能化的服务。
从国家政策来看,中国“863计划”智慧城市项目总体技术体系架构在科技部863计划“智慧城市(一期)”项目的支持下,863计划智慧城市项目(一期)总体组提出了“六横两纵”的智慧城市技术框架。“六横”层层递进,最下层的是城市的感知层,再是传输层,再上面依次分别是处理层、支撑服务层、应用服务层,最上面是智慧应用层,贯穿全局的是安全保障体系以及标准与评测。
而要真正实现智慧城市,必须引入大数据技术,主要包含三大方面的需求,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才能实现海量数据的搜集、处理、加工、分析,并真正作用于具体细分行业:
一、大数据融合技术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是城市系统之间由于标准问题无法有效集成,形成信息孤岛。因此,在大数据融合技术领域,一方面要加强大数据标准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强海量异构数据建模与融合、海量异构数据列存储与索引等关键技术研发,为给予底层数据集成的信息共享提供标准和技术保障。
二、大数据处理技术
大规模数据在智慧城市系统流动过程中,出于传输效率、数据质量与安全等因素的考虑,需要对大规模数据进行预处理。大数据处理技术往往需要与基于云计算的并行分布式技术相结合,这也是目前国际产业界普遍采用的技术方案。
三、大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
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为智慧城市治理提供了强大的决策支持能力。相比于大数据融合和处理技术,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更为复杂,是国际学术界和产业界面临的极具挑战性的技术难题。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行业用户对大数据技术的需求日渐明显,大数据行业应用遍地开花。小编通过金鹏信息在智慧城市大数据应用的探索,分享一些国内外的实际案例供借鉴。
1国内的智慧城市
2013年3月,北京市的“智慧朝阳服务网”正式上线。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处理、分析手段,从支撑库提炼出数据后发送到服务管理系统,然后通过服务门户,包括微信、微博、移动应用、服务网站、机顶盒等多元化的方式与不同的用户群体进行沟通。
2国外的智慧城市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政府在通往市中心的道路上设置了18个路边控制站,通过使用RFID技术以及利用激光、照相机和先进的自由车流路边系统,自动识别进入市中心的车辆,自动向在周一至周五(节假日除外)6:30到18:30之间进出市中心的注册车辆收税。通过收取“道路堵塞税”减少了车流,交通拥堵降低了25%,交通排队所需的时间下降50%,道路交通废气排放量减少了8%-14%,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下降了40%。
3智慧医疗
金鹏信息医疗制定了基于英特尔大数据解决方案的区域卫生数据中心建设目标,在郑州区域卫生数据中心形成了完整的大数据解决方案。经过反复测试和调优,这一区域卫生大数据计算架构可以满足海量数据(一亿条以上记录数)的高并发检索和实时数据分析的性能要求,满足了“智慧”的大数据需求。
4智慧警务
通过充分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视频智慧分析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移动通信网络、移动警务智能系统、数字集成等前沿科技,实现警务工作现代化、智能化、流程化、可视化。
5智慧交通
郑州建立智能公交系统,使公交车信息就在地图上显示出来:如最近的一辆公交车还有5分钟到站,满员;下一辆公交车还有10分钟到站,有空座,可以选择乘坐;下楼2分钟,走到站台1分钟,余下7分钟,还有时间坐下喝杯热茶。
6智慧消防
郑州建立智能消防系统,报警人只需拨打119,系统将立刻定位报警人当前位置,并调用位置所在区域监控摄像头,确定灾情地点和火势情况。
7智慧城市规划
在城市规划方面,通过对城市地理、气象等自然信息和经济、社会、文化、人口等人文社会信息进行挖掘,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强大的决策支持,强化城市管理服务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金鹏信息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传感网 传感网 定义:随机分布的集成有传感器、数据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的微小节点,通过自组织的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 功能:借助于节点中内置的传感器测量周边环境中的热、红外、声纳、雷达和地震波信号,从而探测包括温度、湿度、噪声、光强度、压力、土壤成分、移动物体的大小、速度和方向等物质现象。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二十世纪计算机科学的一项伟大成果,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化,然而在目前,网络功能再强大,网络世界再丰富,也终究是虚拟的,它与我们所生活的现实世界还是相隔的,在网络世界中,很难感知现实世界,很多事情还是不可能的,时代呼唤着新的网络技术。传感网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全新网络技术,它综合了传感器、低功耗、通讯以及微机电等等技术,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传感网络将给我们的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无线传感网 无线传感网络技术是典型的具有交叉学科性质的军民两用战略高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GF军事、国家安全、环境科学、交通管理、灾害预测、医疗卫生、制造业、城市信息化建设等领域。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是由许许多多功能相同或不同的无线传感器节点组成,每一个传感器节点由数据采集模块(传感器、A/D转换器)、数据处理和控制模块(微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模块(无线收发器)和供电模块(电池、DC/AC能量转换器)等组成。近期微电子机械加工(MEMS)技术的发展为传感器的微型化提供了可能,微处理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传感器的智能化,通过MEMS技术和射频(RF)通信技术的融合促进了无线传感器及其网络的诞生。传统的传感器正逐步实现微型化、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正经历着一个从传统传感器(Dumb Sensor)→智能传感器(Smart Sensor)→嵌入式Web传感器(Embedded Web Sensor)的内涵不断丰富的发展过程。 国际上比较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无线传感网络实用和研发项目有遥控战场传感器系统(Remote Battlefield Sensor System,简称 REMBASS --伦巴斯)、网络中心战(NCW)及灵巧传感器网络(SSW))、智能尘(smart dust)、IntelMote、Smart -Its项目、SensIT、SeaWeb、行为习性监控(Habitat Monitoring)项目、英国国家网格等。尤其是今年最新试制成功的低成本美军“狼群”地面无线传感器网络标志着电子战领域技战术的最新突破。俄亥俄州正在开发“沙地直线”(A Line intheSand)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这个系统能够散射电子绊网(tripwires)到任何地方,以侦测运动的高金属含量目标。民用方面,美日等发达国家在对该技术不断研发的基础上在多领域进行了应用。 英特尔与加利福尼亚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正领导着微尘技术的研究工作。他们成功创建了瓶盖大小的全功能传感器,可以执行计算、检测与通信等功能。2002年,英特尔研究实验室研究人员将处方药瓶大小的32个传感器连进互联网,以读出缅因州“大鸭岛”上的气候,评价一种海燕巢的条件。而2003年第二季度,他们换用150个安有D型微型电池的第二代传感器,来评估这些鸟巢的条件。他们的目的是让世界各国研究人员实现无入侵式及无破坏式的、对敏感野生动物及其栖居地的监测。该公司开发出了用于家庭护理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根据演示,试制系统通过在鞋、家具,以及家用电器中嵌入半导体传感器,帮助老年人、阿尔茨海默氏病患者,以及残障人士的家庭生活。该系统利用无线通信将各传感器联网,可高效传递必要的信息,从而方便病人接受护理,还可以减轻护理人员的负担。该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是英特尔公司在阿尔茨海默氏病患者家庭的合作下,历时一年研究完成的,2004年下半年开始试用。 日立制作所与YRP泛在网络化研究所2004年11月24日宣布开发出了全球体积最小的传感器网络终端。该终端为安装电池的有源无线终端,可以搭载温度、亮度、红外线、加速度等各种传感器。设想应用于大楼与家庭的无线传感器以及安全管理方面。 三菱电机日前开发成功了一种设想用于传感器网络的小型低耗电无线模块。能够使用特定小功率无线构筑对等(Ad-hoc)网络。目标是取代目前利用专线构筑的家用安全网络,计划2005年~2006年达到实用水平。具体而言,与红外线传感器配合,检测是否有人、与加速度传感器配合,检测窗玻璃和家具的振动、与磁传感器配合,检测门的开关,等等。 在旧金山,200个联网微尘已被部署在金门大桥。这些微尘用于确定大桥从一边到另一边的摆动距离—可以精确到在强风中为几英尺。当微尘检测出移动距离时,它将把该信息通过微型计算机网络传递出去。信息最后到达一台更强大的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任何与当前天气情况不吻合的异常读数都可能预示着大桥存在隐患。 我国现代意义的无线传感网及其应用研究几乎与发达国家同步启动,1999年首次正式出现于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领域方向研究》的信息与自动化领域研究报告中,作为该领域提出的五个重大项目之一。随着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的深入,2001年中科院依托上海微系统所成立微系统研究与发展中心,引领院内的相关工作,并通过该中心在无线传感网的方向上陆续部署了若干重大研究项目和方向性项目,参加单位包括上海微系统所、声学所、微电子所、半导体所、电子所、软件所、中科大等十余个校所,初步建立传感网络系统研究平台,在无线智能传感网络通信技术、微型传感器、传感器节点、簇点和应用系统等方面取得很大的进展,2004年9月相关成果在北京进行了大规模外场演示,部分成果已在实际工程系统中使用。国内的许多高校也掀起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热潮。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沈阳理工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纷纷开展了有关无线传感器网络方面的基础研究工作。一些企业如中兴通讯公司等单位也加入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的行列。 传感网在民用方面,涉及城市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生产、智能交通、智能家居、环境监控等领域。国内从事传感网应用的大企业目前为数不多,小企业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北京鼎天软件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城市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已经承担扬州电子政务和扬州应急指挥系统。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主要从事智能交通方面的工程,已经承担上海市内、外环智能交通工程。嘉兴中科无线传感网科技有限公司在数字航道、城市应急系统、机场监控等方面有较好的技术背景,相关项目工程正在进行中。沈阳东软、北大青鸟、亿阳信通等企业也传感网应用方面有所涉足,目前主要在电子政务方面,正在向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系统进发。 物联网 所谓“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 [1] 、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结 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让所有的物品都与网络连接在一起,方便识别和管理。 物联网是利用无所不在的网络技术建立起来的其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是RFID电子标签技术 以简单RFID系统为基础,结合已有的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中间件技术等,构筑一个由大量联网的阅读器和无数移动的标签组成的,比Internet更为庞大的物联网成为RFID技术发展的趋势。在这个网络中,系统可以自动的、实时的对物体进行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并触发相应事件。 物联网又称“传感网”,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二十世纪计算机科学的一项伟大成果,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化,然而在目前,网络功能再强大,网络世界再丰富,也终究是虚拟的,它与我们所生活的现实世界还是相隔的,在网络世界中,很难感知现实世界,很多事情还是不可能的,时代呼唤着新的网络技术。 无线传感网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全新网络技术,它综合了传感器、低功耗、通讯以及微机电等等技术,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无线传感网络将给我们的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定义:随机分布的集成有传感器、数据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的微小节点,通过自组织的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 英文名:Wireless Sensor Networks;缩写:WSN 功能:借助于节点中内置的传感器测量周边环境中的热、红外、声纳、雷达和地震波信号,从而探测包括温度、湿度、噪声、光强度、压力、土壤成分、移动物体的大小、速度和方向等物质现象。 目前较为成型的分布式网络集成框架是EPCglobal提出的EPC网络。EPC网络主要是针对物流领域,其目的是增加供应链的可视性(visibility)和可控性(control),使整个物流领域能够借助RFID技术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EPC网络的关键技术包括: EPC编码:长度为64位、96位和256位的ID编码,出于成本的考虑现在主要采用64位和96位两种编码。EPC编码分为四个字段,分别为:①头部,标识编码的版本号,这样就可使电子产品编码采用不同的长度和类型;②产品管理者,如产品的生产商;③产品所属的商品类别;④单品的唯一编号。 Savant,介于阅读器与企业应用之间的中间件,为企业应用提供一系列计算功能。它首要任务是减少从阅读器传往企业应用的数据量,对阅读器读取的标签数据进行过滤、汇集、计算等 *** 作,同时Savant还提供与ONS、PML服务器、其他Savant互 *** 作功能。 对象名字服务,类似于域名服务器DNS,ONS提供将EPC编码解析为一个或一组URLs的服务,通过URLs可获得与EPC相关产品的进一步信息。 信息服务,以PML格式存储产品相关信息,可供其他的应用进行检索,并以PML的格式返回。存储的信息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时间相关的历史事件记录,如原始的RFID阅读事件(记录标签在什么时间,被哪个阅读器阅读),高层次的活动记录如交易事件(记录交易涉及的标签)等;另一类是产品固有属性信息,如产品生产时间、过期时间、体积、颜色等。 物理标示语言,PML是在XML的基础上扩展而来,被视为描述所有自然物体、过程和环境的统一标准。在EPC网络中,所有有关商品的信息都以物理标示语言PML来描述,是EPC网络信息存储和交换的标准格式。2012年度中国电子政务最佳产品奖亿创网安数据交互平台旨在解决政府各个职能部门间的信息共享问题,可实现部门之间的数据交互与数据共享,将分布的、异构数据源中的数据如关系数据、数据文件等采集后进行清洗、转换、集成,最后加载到基础信息数据库中来完成数据的抽取、交换、保存、更新、共享、备份、分发和存证。
北京亿创网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亿创网安)成立于2003年9月,主要从事金融、电信和政府行业应用软件、网络安全系统、数据仓库平台、数据挖掘系统、数据交互平台、数据抽取平台、数据展现平台、数据报表平台、数据分析平台、数据灾备平台、无线POS终端、RFID物联网应用、云计算产品、数字城市,以及政府信息化产品的设计、开发和销售。
亿创网安数据交互平台旨在解决政府各个职能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可以实现部门之间的数据交互与数据共享,将分布的、异构数据源中的数据如关系数据、数据文件等采集后进行清洗、转换、集成,最后加载到基础信息数据库中来完成数据的抽取、交换、保存、更新、共享、备份、分发和存证,具有扩展容灾、备份、挖掘、分析等功能。此外,亿创网安数据交互平台还能完成各个职能部门的应用软件和数据管理系统建设。
整个数据交换中心的核心和基础是数据库。社会基础数据来源于社会分散的基础数据数据库,数据交换中心将基础数据集中到数据交换中心,并对各外围系统提供各类应用服务。亿创网安数据交互平台在保护现有电子政务系统资源的基础上,通过集成现有成熟产品,与已建系统建立接口的方式完成项目既定目标。
数据交互平台包含了数据共享交互、目录管理服务、共享数据管理、共享业务管理、系统配置管理和系统安全管理6个子系统,共同实现节点管理、主题管理、元数据管理、公共代码管理、数据采集、数据整理比对、数据交换、数据访问、数据备份与恢复、标准管理、应用支持、运行管理等12个功能模块。
该平台基于基础数据库、数据采集共享交换、智能查询引擎、工作流引擎、数据共享接口以及用户权限、日志管理等核心技术,由工作流平台来统一定义、运行和管理各项工作流程,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业务信息共享。
亿创网安数据交互平台采用SOA的框架思想,整个平台与子系统采用基于服务的对接方式,支持在平台上增加或扩展其它的子系统,用户可以通过平台统一访问各个子系统提供的功能。该平台通过对用户、角色、权限的统一管理,实现用户资源和权限的统一配置。用户通过统一的授权认证访问平台,由平台对外提供服务,在平台中提供基于用户和角色的多级授权机制,确保各类用户安全准确地访问平台,享受平台提供的各项服务和功能。
此外,亿创网安数据交互平台还通过智能查询、报表平台实现自定义统计报告,以满足系统对各种统计分析报告的需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