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也要进军区块链了吗?

王健林也要进军区块链了吗?,第1张

“土豪”王健林也来区块链凑热闹了,确切地说,是重返区块链赛道。

3月12日晚间,新西兰一家区块链公司Centrality NZ官网宣布,其与中国万达集团旗下万达网络科技集团达成一项战略技术合作。

据了解,此次合作不涉及投融资,第一阶段主要是双方的技术合作,研发推广Centrality的开源公链技术PL^G在主要场景的应用落地;在技术集成后会双方会有更多的开展用户圈、商圈的合作,即生态系统的打造。

随后,万达网科集团确认了这一消息,并表示,区块链是颠覆性的"价值互联网"的核心底层技术,有很多OMO(线上线下融合)场景适合区块链技术作为数字化改造的基础架构,而Centrality NZ是业界领先的区块链合作伙伴,他们的PL^G底层区块链公链技术非常适合很多万达的场景。

万达方面强调,此次合作不涉及任何ICO,是双方在区块链技术、社区和人才的合作,以及后期的商业应用落地合作。

据了解,Centrality成立于2016年7月,是一家区块链创业工作室,团队成员现为75人。除了新西兰总部,在奥克兰、伦敦等地均设有办事处。

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Centrality已进行过两轮ICO。第一轮发生于2017年10月,募集总额达1500万美元;第二轮发生在今年1月,代币销售在6分钟内即为其筹得8000万美元。

实际上,此次合作并非万达网科首次入局区块链。两年前,万达就已经布局。

2016年10月13日,万达集团宣布产业结构再次调整,由原来的商业、文化、金融三大板块,调整为商业、文化、网络、金融四大产业集团。万达网科是万达集团对万达金融集团进行分拆独立出来的结晶。分拆之后,万达集团旗下的飞凡信息公司、快钱支付公司、征信公司、网络数据中心、海鼎公司、网络信贷公司全部归于网科集团。

随着互联网金融从金融牌照+互联网阶段进入到科技金融阶段,科技逐渐成为金融的核心。为了顺应这一趋势,万达把与网络科技相关的高科技业务集中到一起,成立了集合十几家互联网品牌的网络科技集团。现在,万达网络科技集团正尝试把万达的实体运营数据+互联网的模式,以API的形式向外界开放出来。

区块链在应用层面的落地场景,金融科技首当其冲。由于市场对于区块链技术的热炒,也引起了万达的注意。对于这样一种全球范围内的前沿技术,能掌握它的最好方法就是加入到相应的国际开源社区。

2016年9月8日,万达正式宣布加入国际Linux基金会超级账本(Hyperledger)项目,成为该项目第一个来自中国的核心董事会成员。

实际万达在2016年5月份就启动了超级账本研究,6月启动自主区块链技术研究平台,8月份加入了Linux基金会超级账本项目、同月内测上线了基于Hyperledger的区块链征信应用,9月发布第一个自主区块链浏览器版本、同月加入金链盟并在9月中完成基于腾讯BaaS(区块即服务)两个DAPP去中心应用的POC概念验证,10月上线区块链金融资产交易所应用、同月完成开源 *** 作系统北极星Polaris区块链技术平台架构设计。

2016年12月,万达网科联合Cloudera发布了一站式"大数据+区块链"解决开源方案ProjectHercules大力神项目。

王健林曾在公开表示,万达网络科技集团在区块链方面的主要目标是利用分布式账本技术重塑现在的互联网服务模式,打造下一代价值互联网基础设施。万达区块链将结合物联网和大数据,让商业在高度透明的分布式共享环境中展开。

能够胜任的岗位主要有:渗透测试工程师、大数据安全工程师、信息安全工程师、安全测试工程师、安全服务工程师、安全运维工程师、系统安全工程师、服务器安全工程师、云计算安全工程师、网络安全工程师、安全分析师、渗透讲师等;
说了这么多,可能还是有挺多人不太明白,词汇太过专业,那就来点接地气的说法;
按照web渗透、内网渗透、自动化渗透、代码审计、日志分析、应急响应、安全加固等知识点学完后,上述大部分岗位胜任完全没有问题,前提是实战技术要过硬,工具要使用得溜溜的。
1专业对口:渗透测试工程师
专业比较对口的工作是渗透测试工程师,主要是在企业中承担找漏洞的角色,找漏的对象主要是企业授权的站或者自己家系统的漏洞;也有定点突破的一些来自GA的网站等;
2能力提升阶段:安全服务岗位
如果能力处于提升阶段的,从事安全服务岗位是较为合适的,该岗位需要懂Web漏洞的一些原理,能够使用一些渗透工具做Web漏洞扫描或内网扫描 ,针对扫描结果生成渗透测试报告,并能够提出一些整改的建议即可;难度相对要低一些,更多的时候都是采用工具去完成渗透,主要原因也是因为任务较重,一天需要渗透测试的网站较多,需要短时间测试完毕;
3能力较强:进入企业/实验室跟进产品线
有一些能力强一点的也会选择进入企业或者实验室,跟产品线的,很多时候需要做安全分析,如态势感知的产品,需要懂Web渗透的原理、利用和编写POC或EXP,然后利用wireshark抓包分析,提取漏洞攻击和利用的一些规律,提取对应的规则等;
4能力强、口才好:渗透讲师岗位
当然如果你的能力和口才不错,也可以选择渗透讲师岗位,不过该岗位对工作经验有一定的要求。

网络安全就业方向有:渗透测试工程师、大数据安全工程师、信息安全工程师、安全测试工程师、安全服务工程师、安全运维工程师、系统安全工程师、服务器安全工程师、云计算安全工程师、网络安全工程师、安全分析师、渗透讲师网络工程师、网络管理员、运维工程师、 it专员、项目经理、公司的大数据管理,公安网络监管等;还可以考公务员。

5G技术的到来,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正在积极将中国技术向全球推广,使科技发展为全人类带来更大便利,下面我从民用业务和企业业务两方面来谈谈5G的应用。

民用业务

现在5G业务在民用业务方面,还主要是eMBB,一般的4G MBB业务估计没有太大的质的提升,所以在很多国家和地区,现在5G不见得比4G的优势明显太多。对于普通人来说,“真4G”已经可以完全满足使用,5G更应该作为4G的补充,铺设在大型场馆,需要多数据处理的交易中心,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处理大数据,而闲暇就进休眠状态。

企业业务

① 远程 *** 作

远程 *** 控已经在某些领域得到了初步的PoC验证,如矿车、挖机、集卡等工程车辆的遥控驾驶、吊机、天车等高空设备的远遥作业、远程B超、网联无人机遥控飞行等。远程 *** 控的技术其实已经较为成熟了,在各行各业投入使用只是时间问题

真实案例:深圳的妈湾港天吊的工人之前需要坐在高处的吊车工作间,弯着腰一天8小时的上班,年纪不大就腰肌劳损了。换成低时延摄像头+低时延远程控制功能后,天吊工人可以在港口办公室中央控制室来远程 *** 纵,再也不用弯腰了

② 车联网

车联网场景,也被称为“5G第一场景”。车辆实现全无人驾驶,这条高速公路会被5G完整覆盖,动态采集车辆行驶速度信息,下达行驶指令,同时,及时采集天气信息、路况异常信息(例如动物闯入、货物掉落、落石滚入),并传递给车辆,进行规避。

③ 工业物联网

5G在工业物联网的应用集中在数据采集和数据下发上,对整个制造、运输、存储、销售环节的控制能力,企业的利润,将从数据中挖掘。而工业物联网和5G,就是为企业获得数据提供支撑。除了工业物联网之外,像智慧农业,智慧城市等,其实也都是这个道理。5G支撑数据,数据驱动价值。

虽然5G还没有全面普及并得到应用,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随着技术问题一个个被攻克,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5G给生活带来的改变。

Helium公司是由Shawn Fanning,Amir Haleem和Sean Carey于2013年在美国创立,其使命是让连接设备的创建更加简单,在2018年结合区块链技术,将经济模型应用到整个生态发展。
Helium 是一个去中心化无线网络,面向的是 LoRaWAN 协议(一个底层的物联网通信网络),支持的是采用了 LoRaWAN 协议的设备。Helium 是对 LoRaWAN 协议的区块链实现,其核心就是在一个物联网网络中加入了一个激励层,非常类似于 Filcoin 和 IPFS 的关系。

Helium 网络通过 PoC(Proof of Coverage) 证明 HotSpot(基于 LoRaWAN 的无线路由器,类似 WiFi 协议的路由器) 提供网络覆盖,保证在该网络中的 HotSpot 确实在它所处的范围内提供了服务,然后为这些网络中工作的设备提供奖励。

Helium 生态中的工作流程大致如下:矿工购买并部署 Hotspots,这些 HotSpot 连接到本地网关,可以为覆盖范围内的物联网设备提供LoRa无线网络。其他用户的物联网设备可以通过这个无线网络接入互联网和传输数据。这个过程中,用户需要支付使用费。
(2)热点根据物联网设备地址查询对应的Router, 作为数据的接收方;

(3)热点生成数据的签名,然后将要发送数据的价格 发送给 Router;

(4)Router接收到由热点生成的签名后,决定是否 热点 设定的价格;

(5)若Router接收给定的价格,则构造一个支付给热点对应代币的交易,签名后发送给热点;

(6)当热点收到由Router发送的交易后,将数据传到给Router, 然后将交易广播到Helium 网络;

(7)Helium中验证节点会将交易打包到区块中,完成交易的确认过程。

Helium 建立了一套公平有效机制,实时验证热点是否通过真实定位提供无线网络覆盖,以激励网络的拓展。这一机制称为覆盖证明 (Proof of Coverage,PoC) 。此机制包含3个角色,目前均由网络中的热点来承担。具体来说,PoC机制依赖于以下射频(Radio Frequency,RF)特性:RF的物理传播有距离限制;RF信号的强度与传输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射频以光速传播,没有延时。 利用这些特性,Helium区块链使用一种被称为 "PoC挑战 "的机制持续对热点发出问询。PoC的强大之处在于,这些无线覆盖的证明会持续生成并被永久存储于链上,目前Helium区块链已经发布和处理了数千万个挑战。

PoC 角色描述挑战者(Challenger)Helium 网络中的热点每 360 个区块可以发起一次对网络中随机热点的挑战,挑战者可以获得相应的 HNT 奖励。被挑战者(Challengee)被挑战的热点接受到挑战信息后,会基于挑战的信息,发起一次无差别的无线电信标(RF Beacon),周围接收到信标的热点作为见证人,可以将信息回传至 Helium 网络以进行验证。每次挑战都需要具备有效见证,被挑战者才能获得对应的奖励。见证人 (Witness)接收到 Beacon 的热点即成为见证人,会将挑战的信息回执传至chanllenger, 聚合合提交到Helium 网络。每个 Epoch 的共识组会根据见证人和被挑战者的位置、密码学证据及信号强度和衰减的合理性等一系列符合逻辑来判定这次见证是否有效。在进行有效见证后,见证人会获得相应的奖励。

PoC交易示例: >

首先,肯定是可以学会的。

不过,难度会比有一些编程或者网络基础的人大一些。

网络安全需要天分+努力才能成就大佬。而且,天分占比远比其他常规行业要高。最难的是,这里最不缺的就是有天分还努力到没边的人。如果说,程序员面对的夜色是凌晨两点的万家灯火,那网安从业者面对的可能就只有日出。

网安和数学类似,在这里,人与人的差别,比人与狗大多了 同样一个POC,一些人批量脚本写好跑完,可能大多数人还没看懂POC是怎么回事。

但同时,这里也是最温情的圈子。前辈乐意指导萌新,同事互相协助,大体还延续着许多年前的侠义和师徒风范。

这里抄袭外加篡改一下带我入圈的师傅的话。学安全先学做人,技术不行我可以教,知识面窄可以学,人品不行,我就只能亲手送你去吃公粮。安全从业者面对的诱惑是超乎想象的,敲敲键盘,点点鼠标,可能就是千百万入账。做完一切,短时间可能还没什么人能发现恶行。面对这样的诱惑,只能靠着信念和人品抵御。所以,要学安全,先学做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29658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