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快充为什么只能公交车充电

云快充为什么只能公交车充电,第1张

云快充只能公交车充电是因为刚入行的平台开发者、运营者并不懂产品需求,不懂线下场景,云快充的平台,基于三四年运营经验不断迭代,已经实现了充电交互数据标准化,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后服务市场,充电桩的供需一直存在矛盾:一方面是车桩比高、充电难,另一方面是充电桩利用率低、盈利难。而一家叫做“云快充”的公司,通过向全国电桩运营商开放其自主研发的第三方充电物联网SaaS平台,致力改变这一状态。2020年,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被纳入新基建的重点领域,并由此站在了最强的风口。
由新能源汽车“补能充电”需求而产生的充电桩,近年来孵化出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集群:从上游充电桩制造商,到中游电桩运营商,再到下游终端应用。其中,各链角色多有重叠,如从事变电设备上市公司特锐德(300001SZ),通过推出“特来电”进入充电桩运营。
就目前阶段,在充电桩产业链中,对市场有重大影响的是中游的充电桩运营商。据东莞证券2022年1月统计,在中游链中具优势地位的企业是星星充电、特来电、国家电网、云快充等CR4(concentration ratio;前四名份额集中度指标),其合计占总体市场份额为744%。
在CR4中,云快充(江苏云快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较特殊。云快充由董事长、CEO田波创立于2016年,是充电桩行业最早一批探索者,致力为电桩运营商、设备制造商、车辆运营商、用户等,提供充电服务和能源管理综合解决方案。
同时,云快充也是唯一的第三方充电物联网平台企业,其商业模式之独特,企业在内部总结了“两个不”和“两个专注”:不产桩,专注充电物联网SaaS平台业务,保障平台服务的专业性;不建站,专注服务全国电桩运营商,不与运营商争利益。

1、电动汽车充电桩建设保持高增长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数据,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681万个。截至2021年7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95万个,私人充电桩1065万个;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2015万台,同比增加502%。

从公共充电桩建设规模来看,自2015年以后,我国电动汽车充电桩数量呈爆发式增长。截至2019年年底,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桩数量为5164万台,同比增长了3327%。截至2020年底,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8072万台,相较2019年同期增长5631%。

2、交流充电桩已在市场占据主要份额

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充电联盟)统计,截至2020年12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807万台。其中,交流充电桩498万台、直流充电桩309万台、交直流一体充电桩481台,占比分别为6167%、3827%以及006%。

3、2026年充电桩累计需求或将破千万

按照《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国家能源局规划到2020年,集中式的充换电站将达到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将达到480万个。然而,2020全年,我国仅新建30万个公共充电桩和不到40万个私人充电桩,远远无法匹配新能源汽车同年1367万辆的产能。可见,为实现国家新能源汽车规划目标,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将成未来发展重点,未来电动汽车充电行业成长空间巨大。

综合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及充电桩累计数量来看,2015年至2020年的全国车桩比从636:1下降为293:1,充电配套有所改善。近四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车桩比在3:1左右的水平波动。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于2020年9月29日在海口参加国是论坛之“能源中国”第三期时表示,未来15年汽车电动化将加速发展,市场占有量会快速提升。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超过2500万辆,销量占比大致在15%到25%之间;2030年保有量会超过8000万台,销量占比在30%到40%;2035年保有量会超过16亿辆,销量占比50%到60%,纯电动车占比在90%以上。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也提到,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

根据推算,202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将达到3350万辆左右,前瞻根据车桩比为3:1的比例保守估计,2026年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桩累计需求量将超过1116万个,预计2020年至2026年的复合增长将率达到37%左右。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桩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按安装方式分
可分为落地式充电桩、挂壁式充电桩。落地式充电桩适合安装在不靠近墙体的停车位。挂壁式充电桩适合安装在靠近墙体的停车位。
按安装地点分
按照安装地点,可分为公共充电桩和专用充电桩。 公共充电桩是建设在公共停车场(库)结合停车泊位,为社会车辆提供公共充电服务的充电桩。 专用充电桩是建设单位(企业)自有停车场(库),为单位(企业)内部人员使用的充电桩。 自用充电桩是建设在个人自有车位(库),为私人用户提供充电的充电桩。 充电桩一般结合停车场(库)的停车位建设。安装在户外的充电桩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54。安装在户内的充电桩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32。
按充电接口数分
可分为一桩一充和一桩多充。
按充电方式分
充电桩(栓)可分为直流充电桩(栓),交流充电桩(栓)和交直流一体充电桩(栓)。

1、智慧物流。智慧物流指的是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为支撑,在物流的运输、仓储、运输、配送等各个环节实现系统感知、全面分析及处理等功能。当前,应用于物联网领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仓储、运输监测以及快递终端等,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对货物的监测以及运输车辆的监测,包括货物车辆位置、状态以及货物温湿度,油耗及车速等,物联网技术的使用能提高运输效率,提升整个物流行业的智能化水平。

2、智能交通。智能交通是物联网的一种重要体现形式,利用信息技术将人、车和路紧密的结合起来,改善交通运输环境、保障交通安全以及提高资源利用率。运用物联网技术具体的应用领域,包括智能公交车、共享单车、车联网、充电桩监测、智能红绿灯以及智慧停车等领域。其中,车联网是近些年来各大厂商及互联网企业争相进入的领域。

3、智能安防。安防是物联网的一大应用市场,因为安全永远都是人们的一个基本需求。传统安防对人员的依赖性比较大,非常耗费人力,而智能安防能够通过设备实现智能判断。目前,智能安防最核心的部分在于智能安防系统,该系统是对拍摄的图像进行传输与存储,并对其分析与处理。一个完整的智能安防系统主要包括三大部分,门禁、报警和监控,行业中主要以视频监控为主。

4、智慧能源环保。智慧能源环保属于智慧城市的一个部分,其物联网应用主要集中在水能,电能,燃气、路灯等能源以及井盖、垃圾桶等环保装置。如智慧井盖监测水位以及其状态、智能水电表实现远程抄表、智能垃圾桶自动感应等。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传统的水、电、光能设备进行联网,通过监测,提升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损耗。

5、智能医疗。在智能医疗领域,新技术的应用必须以人为中心。而物联网技术是数据获取的主要途径,能有效地帮助医院实现对人的智能化管理和对物的智能化管理。对人的智能化管理指的是通过传感器对人的生理状态(如心跳频率、体力消耗、血压高低等)进行监测,主要指的是医疗可穿戴设备,将获取的数据记录到电子健康文件中,方便个人或医生查阅。除此之外,通过RFID技术还能对医疗设备、物品进行监控与管理,实现医疗设备、用品可视化,主要表现为数字化医院。

6、智慧建筑。建筑是城市的基石,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建筑的智能化发展,以物联网等新技术为主的智慧建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当前的智慧建筑主要体现在节能方面,将设备进行感知、传输并实现远程监控,不仅能够节约能源同时也能减少楼宇人员的运维。亿欧智库根据调查,了解到目前智慧建筑主要体现在用电照明、消防监测、智慧电梯、楼宇监测以及运用于古建筑领域的白蚁监测。

7、智能制造。智能制造细分概念范围很广,涉及很多行业。制造领域的市场体量巨大,是物联网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主要体现在数字化以及智能化的工厂改造上,包括工厂机械设备监控和工厂的环境监控。通过在设备上加装相应的传感器,使设备厂商可以远程随时随地对设备进行监控、升级和维护等 *** 作,更好的了解产品的使用状况,完成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信息收集,指导产品设计和售后服务;而厂房的环境主要是采集温湿度、烟感等信息。

8、智能家居。智能家居指的是使用不同的方法和设备,来提高人们的生活能力,使家庭变得更舒适、安全和高效。物联网应用于智能家居领域,能够对家居类产品的位置、状态、变化进行监测,分析其变化特征,同时根据人的需要,在一定的程度上进行反馈。智能家居行业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单品连接、物物联动和平台集成。其发展的方向是首先是连接智能家居单品,随后走向不同单品之间的联动,最后向智能家居系统平台发展。当前,各个智能家居类企业正在从单品向物物联动的过渡阶段。


易车讯 日前,我们从官方渠道获悉,威睿公司与中海领潮、中海物业、兴海物联举行了业务研讨,双方就城市级充电网络建设、供应链合作、物业服务、智慧园区建设等领域进行了深入交流,并达成了战略合作。



此次与会的各方中,中海物业和领潮供应链同属于中海企业发展集团,前者是中国首批获得一级资质的物业管理品牌,后者是整合中海40年建材采购管理经验和资源的建材交易平台,兴海物联则是中海物业旗下提供智慧建筑整体解决方案的物联网公司。



威睿公司创建于2013年,隶属于吉利控股集团,是一家专业从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驱动系统、充电系统、储能系统的研发、制造、销售与售后服务的新能源科技公司,与中海物业、领潮供应链及兴海物联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会议伊始,项目负责人付学智介绍了杭州极电项目与衢州极电项目。随后,威睿公司和中海分别就公司发展历程、经营理念及市场拓展情况等方面逐一展开交流,且中海领潮、中海物业、兴海物联分享了相应成功案例。


威睿公司汽车电子销售负责人潘福丽表示,威睿作为吉利旗下重点子公司,积累了雄厚技术实力,不断寻求技术突破与创新,目前正在快速布局城市级充电网络,打造新能源补能体系,持续为全球用户提供安全、高效、智慧的快速充电解决方案。



威睿公司充电桩优势在于:


1、速充电体验,一代产品行业首创液冷循环360kW超大功率极速充电技术,支持充电5分钟,行驶120公里,二代产品采用600kW超大功率极速充电技术,充电5分钟,续航300公里,轻松解决用户里程焦虑。


2、极细液冷q线,轻量化24mm极细液冷q线,更便于女性车主使用。


3、极智功率分配,采用全新智能功率分配架构,满足车辆最大充电需求。


4、极强充电兼容,采用自主充电模块,兼容各类电动汽车最高压平台及国际/私有协议的充电需求。


5、极低运维成本,运用全新构架及液冷功率组件,高防护、长寿命、无人值守、免维护。产品设计使用寿命时间为10年,质保时间5年。


6、极高安全防护,电气安规、软件策略、系统架构等多维度安全设计,消除车主充电安全顾虑。


业务交流中,双方领导一致表示,园区建设中涉及的智慧园区、物业服务、供应链等业务,与兴海物联、中海物业、领潮平台的产品契合度较高。同时,威睿公司的超级快充产品,在中海存量、新建商业和住宅项目上可批量应用,也可借助中海领潮的优势快速向外推广。双方可以积极探索多方向合作的可能性,携手同行,合作共赢。



打开易车App,点击首页“智能化实测”,多角度了解热门新车科技亮点,获得选购智能电动车的权威参考依据。

智能电动汽车充电桩系统由云平台,移动支付,充电桩,公众号,显示系统五大模块组成。五大模块息息相关,缺一不可。云平台是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桩系统的核心,是整个系统的中心节点,与系统中每个模块的功能都息息相关。充电桩是系统最重要的物联网前端,充当前人机交互,移动支付前端,充电/停电系统控制等重要角色,是整个系统最为复制的部分;具备充满自动断电功能:依托于大数据计算,自动识别电池已经充满;根据在电动车充电桩充电的过程中,电流是一直变化的,而且是呈现抛物线的形式。当用户刚开始充电时,电流在缓慢的上升。充电到一定的时间后电流保持在一个较高而且稳定的水平,之后充电电流会逐步减小,直至一个微小的“涓流电流”。根据上述电流变化进行计算,充电桩自动识别充满自停,充电桩内的计算模块会收集大量的电流数据并对此进行计算,当计算结果达到充电阈值时,控制模块控制继电器断开电源,结束本次充电。此功能有效防止充电器出现“过充”现象,保护电动车电动以及整个电路的安全。系统应用过程:客户扫码支付成功后会通知到云平台,云平台记录客户的订单消息,同时给对应的桩位下发开始充电指令,从此刻开始,每分钟充电桩控制系统上传一次充电桩充电数据,同时充电桩显示系统实时更新实时充电数据,当充电电量达到订单要求的电量时/充满时,自动停止充电,上报平台充电结束消息,电桩显示系统提示充电完成,本次充电结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0181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