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平台和设备如何进行性能测试

物联网平台和设备如何进行性能测试,第1张

我们都知道物联网 (IoT) 正在快速发展。走过任何一家超市、家居装修中心或电子产品商店你都会看到各种各样的互联智能设备
物联网设备的数量在 2017 年增长了 31%,达到了 84 亿。2020 年,全球物联网设备连接数量高达 126 亿。预计到 2025 年将有 246 亿设备!

物联网设备的正常运行依赖于快速、可靠和持续的通信,因此连接设备使用的网络至关重要。网络出现带宽有限、延迟过大、网络硬件不可靠等问题,会对设备性能产生重大影响。
IoT 开发人员需要了解这些问题对 IoT 产品性能产生的影响,以确保产品可以正确响应,不丢失数据。

例如:显示 3G 连接的 iPhone 的流量速率可能会低至 384 Kbps 或快至 144 Mbps 。流量的速率取决于环境、服务供应商和可用带宽。流量速率不稳定可能会导致用户与其物联网设备的连接性不佳。
其他网络条件(例如延迟和数据包丢失)也会显着影响应用程序的性能。

所以网络约束是影响物联网连接的主要风险因素。开发人员需要衡量应用程序在各种网络条件下的影响,以确保程序能正确运行。

与在真实的网络环境中测试物联网设备相比,在实验室环境的局域网中测试是不够的。因为在实际情况中,像用户数量、用户与平台的传感器连接方式、最终用户与互联网连接的可靠性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物联网平台的稳定性。
开发人员需要了解 IoT 平台在不同的网络条件下做出的处理。如果设备在使用期间出现连接问题时用户与移动应用程序的交互是否会断开、传感器是否会将敏感数据发送到物联网平台。

不同类型的网络性能都会有所不同,使用移动网络、广域网、卫星、Wi-Fi 和其他网络连接物联网平台会给用户带来不同的体验。
但是可以构建具有所有这些不同条件的网络的工具很少而且大部分都很昂贵。因此许多企业使用网络损伤仪来模拟不同的网络条件。

在 IoT 平台和设备部署到现实世界网络之前使用网络损伤仪进行测试,是最准确、可扩展最强且成本最低的方式。
使用网络损伤仪测试使物联网开发人员能够了解到物联网设备在多种网络条件以及混合网络环境下的行为。
在不同的网络条件下测试物联网设备,可以使测试人员的使用体验接近最终用户体验,从而可以快速验证物联网部署。

物联网架构中智能公交实例中的四个层次分别是感知层、网络层、数据处理层和应用层。

感知层:感知层是物联网架构的最底层,包括传感器、执行器等各类物联网设备,用于采集各种物理量、环境数据和状态信息等。在智能公交实例中,感知层包括GPS定位、车载摄像头、气象传感器、车载计算机等设备,用于实时采集公交车运行的位置、状态、路况、天气等信息。

网络层:网络层是物联网的中间层,主要负责数据的传输和处理,将感知层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层进行分析和处理。在智能公交实例中,网络层包括无线通信网络和互联网,用于连接各个公交车辆和数据处理中心。

数据处理层:数据处理层是物联网实现数据智能分析和决策的核心层次,主要由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组成,用于对感知层采集到的海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在智能公交实例中,数据处理层包括云端服务器、物联网平台等设施,用于对公交车的实时位置、车速、路况等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和预测。

应用层:应用层是物联网架构的最高层,主要是由各种智能应用程序组成,用于实现物联网数据的应用和展示。在智能公交实例中,应用层包括公交车调度和管理系统、智能导航系统、乘客安全监控系统等应用程序,用于指导公交车的运行、改善乘客出行体验等。

总之,物联网架构中智能公交实例的四个层次,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物联网生态系统,涵盖了物联网系统的各个方面,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公共交通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使用rt thread系统里的EC200驱动包+web client做一个物联网项目,之前开发的时候一直都是用的EC600S模块,看起来挺好的,没什么大问题,后来量产的时候不小心买了EC600N焊上去了,之前也听厂家的技术支持说应该是完全一样的,可是就掉进了这个坑里。
故障现象:
模块的net_status和net_mode灯的状态不太对,模块开机后的最终状态有时候net_mode常亮,net_status灭掉,或者net_status一直在慢闪,net_mode一直熄灭。甚至有时候我的应用可以先从服务器拿一包数据,然后又挂掉再也连不上了。
分析:
上述这两种状态都不在文档描述中,打at client去看,你发什么它都是直接回显,比如发AT+CPIN它就直接回,而不是回OK或者错误,所以初步判断是模块进入了一个错误的状态。那么能让模块进入错误状态无非就是以下几种情况:
睡眠或者开机、重启的姿势不对
或者在模块初始化之前我的应用代码把它搞死了。但是之前用EC600S开发都是好的,而且一般应用代码不太能把模块搞到错误状态,这种可能性比较低。
排查:
针对第二种情况,排查很简单,先把应用软件去掉看看。故障依旧,所以继续排查1
在EC200的驱动包里要配置开机引脚,状态引脚,睡眠引脚。无论是开发什么东西,一般睡眠这种状态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包括x86开发,usb设备开发,屡见不鲜,所以首先把睡眠去掉了(-1),但是故障依旧。
刚开始我始终没有怀疑状态引脚,因为它是个输入,只是判断一下模块有没有开机,感觉不会有什么问题,所以绕来绕去一直没有去动它。直到看到了有个哥们遇到了类似的问题:
RT-Thread-at_device 没有使用power pin 导致的网络异常 bugRT-Thread问答社区 - RT-Thread
这个问题其实我之前用EC600S的时候好像也遇到了,但是我并不用ping,应用也没有问题,所以也没去管他。不过这倒提醒了可以去试试,于是把开机状态也改成-1,居然就好了。
 
电源引脚我没去动它,模块是需要有一个开机时序的,我看它的初始化代码里也有去动电源引脚重新开机之类的。
希望其他掉在坑里的小伙伴可以看到我这篇帖子,少走点弯路。
打开CSDN,阅读体验更佳
Quectel_EC600S系列_TCP(IP)_应用指导_V12rar
EC600S-CN 模块内置 TCP/IP 协议栈, Host 可以 直接通过 AT 命令访问网络; 这大大降低模块对 PPP 和外部 TCP/IP 协议栈的依赖性,从而降低终端设计 的成本。
EC600N(二)--核心板初次点亮
系列文章目录 EC600N(一)–基本信息介绍 EC600N(二)–核心板初次点亮 目录系列文章目录前言一、使用前说明1供电方式2 模块开机状态二、AT指令测试1测试准备2AT指令测试 前言 本次实验使用移远EC600N双排核心板,主要使用AT指令测试模块,测试模块的USB口和33V串口。 一、使用前说明 1供电方式 EC600N模块需要用排针的VIN进行供电,供电如下图所示: USB口供电可能达不到模块的开机要求(由于串联了二极管,有压降),一般采用针脚对模块供电。这个设计有点鸡肋。 2
继续访问

移远4G模组EC600N进行TCP/IP连接和服务器测试
最近公司产品需要增加一个4G模块进行数据传输,想到之前做的移远的4G模块,于是买了一个核心板回来调试。 协议选择TCP/IP,因此使用的是TCP/IP部分的AT指令手册。工具方面,使用串口调试助手,关于测试服务器,一开始用的安信可的透传云,但是服务器连接一段时间不发送消息就会自动断开,所以还是使用了网络调试助手。因为网络调试助手使用的是本地网络,如果需要和4G通信,还需要使用花生壳做内网穿透。 接下来先把服务器部分做好。 如果没有花生壳软件,建议先去官网下载一个 长这样色的。安装后打开界面如下 这个界
继续访问

STM32F405+4G模块OTA固件升级调试记录
STM32F405+4G模块OTA固件升级调试个人记录
继续访问

Cat1模块使用总结(EC600N)
由于Cat4模块(EC20)功耗大,考虑到NB网络覆盖问题(设备在野外工作场景),因此项目上用选择了Cat1(EC600N)模块,现在把调试过程总结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EC20使用总结请看:单片机和4G模块通信总结(EC20)。 一、电源 手册说供电电压≥34V,峰值电流3A。 二、通信口 UART和IO口都是18V,需要做电平准换。 三、开机顺序 我是上电1s后复位,复位低电平600ms,然后100ms后开机,开机等待10s后进行 *** 作。 四、AT指令 采用消息地体原理,具体请看
继续访问

日志组件
日志组件 1 日志是什么 日志是软件应用必备的组件,是程序debug,或是数据收集管理的重要依据,方便我们监测生产环境的变量值变化以及代码运行轨迹。本课程主要用来学习实际开发中常用的日志组件。 主要是为了方便我们监测生产环境的变量值变化以及代码运行轨迹等。 这些记录会被输出到我们指定的位置形成文件,帮助我们分析错误以及用户请求轨迹。 2 常用日志组件 21 Log4j与log4j2x ​ Log4j有8种不同的log级别,按照等级从低到高依次为:ALL>TRACE>DEBUG&gt
继续访问
ESP32+移远EC600N模组通过MQTT连接阿里云并通过>院校专业:

基本学制:三年 | 招生对象: | 学历:中专 | 专业代码:710102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传感器应用、网络通 信、综合布线、物联网项目工程实施等知识,具备物联网生产施工、物联网技术服务、 系统运维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物联网设备安装与调试、物联网 系统集成实施、物联网系统监控、物联网产品制造与检测、售后技术支持等工作的技术 技能人才。

职业能力要求

职业能力要求

1 具有物联网产品装配、焊接、检测与调试的能力; 2 具有感知层设备质量检测、典型传感网安装组建与调试的能力; 3 具有物联网项目施工图识读、物联网设备安装与调试的能力; 4 具有物联网平台、数据库及应用程序安装、配置与运行维护的能力; 5 具有物联网样机试制、数据采集与标注、应用程序辅助开发的能力; 6 具有物联网系统应用程序安装、使用、维护、系统监控与故障维修的能力; 7 具有初步将 5G、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物联网领域的能力; 8 具有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专业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程序设计基础。 专业核心课程:单片机技术及应用、数据库技术及应用、传感器与传感网技术应用、 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物联网技术及应用、物联网设备安装与调试、物联网运维与服务。 实习实训: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在校内外进行物联网综合布线、物联网 电子产品制作、物联网设备安装与调试、物联网工程实施等实训。在物联网系统集成企 业、物联网产品制造企业等单位进行岗位实习。

专业(技能)方向

专业(技能)方向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物联网智能家居系统集成和应用、物联网安装调试与运维、物 联网工程实施与运维

继续学习专业举例

接续高职专科专业举例:物联网应用技术、工业互联网技术 接续高职本科专业举例:物联网工程技术、工业互联网技术 接续普通本科专业举例: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就业方向

就业方向

面向物联网安装调试员等职业,物联网设备安装与调试、物联网系统运行与维护、 物联网系统监控、物联网产品制造与测试、物联网项目辅助开发和售后技术支持等岗位 (群)。

对应职业(岗位)

对应职业(岗位)

其他信息:

物联网应用技术是物联网在大学专科(高职)层次的唯一专业,属于电子信息类,升本专业为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类)。 本专业培养掌握射频、嵌入式、传感器、无线传输、信息处理、物联网域名等物联网技术,掌握物联网系统的传感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关键设计等专门知识和技能,具有从事WSN、RFID系统、局域网、安防监控系统等工程设计、施工、安装、调试、维护等工作的业务能力,具有良好服务意识与职业道德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专业课程有C语言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TCP/IP网络协议,RFID技术,计算机原理,程序设计原理等。

物联网设备有:条码、射频识别(RFID)、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是基础设备。

1、条码:

条码技术最早产生在风声鹤唳的二十年代,诞生于Westinghouse的实验室里。那时候对电子技术应用方面的每一个设想都使人感到非常新奇。他的想法是在信封上做条码标记,条码中的信息是收信人的地址,就象今天的邮政编码。为此Kermode发明了最早的条码标识,设计方案非常的简单,即一个“条”表示数字“1”,二个“条”表示数字“2”,以次类推。

2、射频识别(RFID):

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 *** 作快捷方便。  

3、传感器:

电阻式传感器是利用变阻器将被测非电量转换为电阻信号的原理制成。电阻式传感器一般有电位器式、触点变阻式、电阻应变片式及压阻式传感器等。电阻式传感器主要用于位移、压力、力、应变、力矩、气流流速、液位和液体流量等参数的测量。


电容式传感器是利用改变电容的几何尺寸或改变介质的性质和含量,从而使电容量发生变化的原理制成。主要用于压力、位移、液位、厚度、水分含量等参数的测量。


电感式传感器是利用改变磁路几何尺寸、磁体位置来改变电感或互感的电感量或压磁效应原理制成的。主要用于位移、压力、力、振动、加速度等参数的测量。

4、全球定位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本身并不分军用和民用,但是军用信号的精度会更高,而民用信号的精度差一点。中国也有定位系统,北斗一号已经投入使用了,当然主要是军用,北斗二号的卫星尚未部署完毕,因此离投入使用还有差距。

5、激光扫描器:

激光扫描器的使用很简单,只需要扣扳机,把光线对准条码,并且光线要穿过条码的左右两端(包括空白区),只要条码能是好的话,一般都能扫描出来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0189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