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数据终端也叫无线数传终端,即实现无线数据传输所使用的终端模块。
无线数据终端通常与下位机相连,实现无线数据传输的目的,有“工业领域的手机”的称号,因为其传输原理和我们平常使用的手机的数据传输时基本一致的。
其中比较典型的设备包括无线数传,无线路由器,无线Modem等设备,下面介绍的就是应用最广泛的DTU的相关参数作为参考。
为用户提供高速,稳定可靠,数据终端永远在线,多种协议转换的虚拟专用网络。针对网络流量控制的用户,产品支持语音,短信,数据触发上线以及超时自动断线的功能。同时也支持双数据中心备份,以及多数据中心同步接收数据等功能。
扩展资料:
无线数据终端的特点:
1、DNS自动获取:自动获取DNS,不再需要人工配置输入DNS,规避了因为选择的DNS服务器异常,导致DTU设备当机的严重现象!
2、完善的协议栈: 新系统加载了完善的TCP/IP协议栈,原来系统采用的是轻量级TCP/IP(LPIP)协议栈,协议栈是有裁剪的,新系统采用了完善的TCP/IP协议栈,网络通信性能优异。
3、支持多中心:客户数据可以同时往客户指定的监控中心发送,最大支持发送中心达256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无线数传终端
物联网开发应用最重要的是各种接口的兼容性。
首先物联网终端设备数量比手机大得多,而且本身没有显示界面,通常只是能够通过特定网络协议回传数据的传感器(直接连入互联网或者通过网关设备),也就是说在物联网大数据汇聚的前端,数据的汇入是自动化进行的,应用开发的重点是后端的汇聚层。
物联网应用后端汇聚层需要有一个智能化软件系统(通常运行于数据中心),来管理物联网设备(包括固件升级等)、网络、处理海量数据,并提供给用户。
在设备层、汇聚层之外,物联网应用还需要一个分析层,负责处理物联网设备产生的大数据。
最后,是最终用户层,负责将有用的数据分析结果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到用户的终端设备中,这个层面的开发,可以是移动web网站也可以是一个手机APP。
由于设备层和汇聚层第三方专业产品和服务的完善,实际上今天的物联网应用开发,主要指的是分析层和用户层这两个层面,换而言之,未来物联网开发生态主要建立在成熟的云计算物联网平台上。成熟的物联网平台通常都提供汇聚层需要的大数据存储、实时信息总线以及于前端应用通讯的API。
实际上今天已经有大量面向物联网应用开发的平台,例如Xively、Mnubo、BugLabs和ThingWorx等,这些平台通常能够兼容大量物联网产品厂商的设备。
1 理论基础2 MES优缺点
3 IIOT的特征和优势
4 来自灵魂的11问
Part 1 理论基础
A维基百科的定义:
工业物联网The 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IIoT)是指相互连接的传感器,仪器以及与计算机的工业应用联网的其他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制造和能源管理。IIoT是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的演进,它允许通过使用云计算来细化和优化过程控制,从而实现更高程度的自动化。
B工业物联网白皮书的定义:
通过工业资源的网络互连、数据互通和系统互 *** 作,实现制造原料的灵活配置、制造过程的按需执行、制造工艺的合理优化和制造环境的快速适应,达到资源的高效利用,从而构建服务驱动型的新工业生态体系。
CGB/T 33474-2016 《物联网 参考体系结构》
D重点语句摘录
1工业物联网是支撑智能制造的一套使能技术体系。---工业物联网白皮书
2MES是智能制造的核心/大脑/灵魂。---业内的某种说法(我的下一篇文章将深入解析)
3数据采集作为MES的11大标准功能之一,原文中有一句话“数据可以以手工或自动的方式从工厂车间的设备中按快到分钟级的频率进行收集。”(注意句中的手工以及分钟级)
4在MES标准(基本都在上个世纪90年代发布)中,MES与其他系统关系模型、MES功能层次模型等地方,都表示了MES和DCS/PLC的紧密联系。
5物联网的概念最早提出于1999年,其定义是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留意4、5条的时间)
优缺点详见图三,缺点例子有很多,几乎每一个都能让管理者如鲠在喉,以下举几个例子:
1信息主要来源人员收集,信息定然存在错误、遗漏、延后、量少等问题;
·错误导致的后果有物料挤压严重,打乱计划,浪费成本等;
·遗漏导致需要大量人力去排查,增加成本等;
·延后导致延误生产,降低计划交付率等;
·量少是因为收集成本巨大,仅收集非常有限的信息,无法为质量、工艺改进提供大量有效的信息。
2无过错控制
·控制通过人执行,监控反馈不及时,无法做到预警和控制,仅能事后处理。成本和质量控制都是在过程中产生,事后处理无法;
·时间粒度以天/班次/时为单位,而有不少企业(机加等)的节拍是秒、毫秒为单位。
3指令得不到及时的传达、执行、控制、反馈(无法持续指挥)!
Part 3 IIOT 的特征和优势
六大典型特征为智能感知(基础)、泛在连通(前提)、数字建模(方法)、实时分析(手段)、精准控制(目的)和迭代优化(效果);
四大优势见图四:
综上所述,工业物联网的优势完美弥补了MES的不足,基于物联网的MES系统为企业面临的物流运输与生产线实时监控薄弱,报警系统不完善和信息交互不及时等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法,弥补了企业制造执行系统在实时监控管理方面的不足,对提高企业生产控制和管理效率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Part 4 来自灵魂的 11 问
最后,11个来自灵魂的问题,看看你能回答几个吧~
问题一:信息化和自动化高度发达了,还需要物联网吗?
问题二:你们是如何实现物体相连的?
问题三:信息化产品是否都可以加入物联网平台?
问题四:自动化、信息化和物联网,我们企业应该先实施哪一个?
问题五:如果有人恶意攻击我们公司,导致生产系统奔溃怎么办?
问题六:生产数据全都电子化了,泄密了怎么办?
问题七:现在软件更新这么快,平台会不会变旧?多久需要更新一次?
问题八:我们工厂一直在改造,是否每一次升级改造都需要重建物联网?
问题九:生产智能化了,但网络发生故障怎么办?
问题十:平台可以产生哪些效益点?
问题十一:成本有多大?
留言说出你的答案吧!记得常回来看看哟~(#^^#)
在2018年底,曾经构思了系列文章从自动化理论看工业互联网,原计划写三部分内容:介绍自动化理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第五项修炼介绍)、自动化理论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自动化理论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但于2019年初加入SAP后,一直忙于学习SAP丰富的知识,这系列的文章就中断了,但一直还是想写一写我是如何利用自动化理论学物联网的。
自动化理论中,最重要的就是闭环控制,大部分内容讨论的是通过闭环控制,实现自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看一下闭环控制原理:
在这个图中,被控对象是控制目标。而控制器、执行器和传感器都是为了实现被控对象能够达到控制目标。因而自动化原理中最核心的是 控制器 、 执行器 和 传感器 。
在拿一张物联网的架构图,我学习物联网的时候,最早用的是IBM的一张原理图:
这张图中,物联网的架构中,包括感知与识别, 控制与管理,模型与分析。
其中感知与识别对应着 传感器 ,控制与管理对应着 执行器 ,模型与分析对应着 控制器 。
物联网的架构完全可以对应上控制原理的基本架构。
物联网的架构与自动控制原理有很多相似之处,但物联网相对于自动化设备要复杂:
1、早期自动化应用于设备处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都是控制单一设备,不需要识别被控设备。但是物联网系统管理的设备多,对设备管理时,需要识别设备,因而物联网需要有识别功能,可以是通过ID识别,也可以通过IP识别。
2、早期自动化都是本地执行有了DCS之后,才有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所以控制器相对简单。但是物联网需要将信息集中处理,大大增加了复杂度:需要网络支持,需要人工智能技术来实现控制功能,考虑多个设备之间的联动关系。所以物联网相对于自动化原理,复杂性大部分体现在控制器上。现在集中讨论的大数据、智能分析、人工智能、机器学习,通讯协议、通讯网络,所有的目标都是为了实现控制器的功能。
3、物联网在控制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应用还不完善,可以直接控制设备非常少,现在物联网的执行器,还是通过事件触发,交由人来处理。因而物联网通过事件驱动的模式会比较普遍:如果未发生异常,不需要人来处理,发生异常会抛事件来让人处理。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控制器完善,执行器将越来越多的自动处理。
以上分享的自动化原理,都是早期控制单个设备的原理。自动化应用也在不断完善。比如发展出DCS系统:集散控制系统。其原理是集中管理,分散控制。
设备的控制,还是通过控制回路实现;但对控制设备的管理则集中到中控室,控制回路中的传感器信息上传到中控室,集中监控;对设备控制参数,也可以通过中控室来控制。
可以简单理解为: DCS系统是一个企业内使用的物联网简单系统 。如果将DCS管理的设备实现跨企业的集中管理,同时利用数据实现智能化,就是物联网系统。
在2013年参观陕鼓集团时,他们演示的旋转控制设备远程监控系统,是非常典型的物联网应用,陕鼓的这套系统,就是借鉴了DCS原理实现的。
本文是从自动控制原理看工业互联网系列的第六篇。
5G终端核心技术需求需要包括高频段、高带宽、多模多频段、不同组网模式、语音能力、高速率和多天线要求。
同时还要关注终端功耗性能和天线性能的需求。肖善鹏建议在芯片设计过程中加强对静态损耗、漏电等指标的控制,并在最后强调了终端研发和应用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多样性和专业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