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展示了那些自己的科技成果?

历史: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展示了那些自己的科技成果?,第1张

上海世博会中科技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世博会的规划和建设。上海世博会的规划与建设,主要突出了绿色、环保、生态、节能,和谐宜居的理念,充分展示了现代建筑体系和现代景观体系的紧密结合。在这一目标的实现过程中,重点开展了园区规划导则、展馆建筑设计、特种空间结构和地下空间、新型生态建筑等方面的技术攻关。如,园区规划导则研究确立了和谐城市的理念,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历史与未来的和谐,总体设计上贯穿了模块化、连续性、生态化、标志性和整体性五大元素;世博轴的建设中集成了大跨度连续张拉索膜结构,阳光谷自然采光等多项技术;中国馆通过采用倒锥型大空间建筑立体同步施工和大悬挑结构技术,建成了“东方之冠”这一极富中国特色的建筑;世博文化中心采用碟形结构与超曲面壳体施工安装等技术使建筑造型简洁、生态节能。此外,在规划建设过程中,还成功开发并应用了仿真环境虚拟真实互动的控制管理系统,为规划管理、工程管理提供高效、便捷、直观的可视化公共平台。
二是绿色能源与节能减排。绿色世博和低碳世博是本届世博会的重要理念。为实现这一理念,我们重点组织开展了清洁能源技术的科技攻关和大规模示范应用。作为“亮点”之一,1017辆新能源汽车在园区内外大规模商业化运营,其中包括196辆燃料电池汽车、321辆纯电动汽车、500辆混合动力汽车,预计将节约传统燃油约10000吨,减少有害物质排放约118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约28400吨。实现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在世博园区的大规模应用,总装机容量达到约5兆瓦,其中世博会主题馆装机容量为28兆瓦,是亚洲最大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并网发电系统。半导体照明技术点亮了世博会,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一轴四馆的景观照明完全采用LED,整个园区80%以上的夜景采用LED。实施了江水源热泵系统,总装机容量为75000kW,与传统水冷式冷水机组加锅炉相比可以节省10%-30%的运行费用;与空气源热泵相比,夏季节省40%以上,冬季节省30%以上的运行费用。又如,世博中心率先获得中国绿色建筑最高认证,总能耗低于国家节能标准规定值的80%,节能率达到628%,预计每年可节约2160吨标煤。通过上述项目的实施,将实现上海世博会园区的“低碳排放”,其中园区内公共交通工具“零排放”、建筑和照明二氧化碳排放减少30%。
三是环境改善与生态综合治理。重点开展了生态环保和资源回用等技术的集成和应用。通过因地制宜地采用从防洪驳岸到河面的硬质驳岸生态软化等生物生态修复技术,充分发挥了生态系统的自净化、自调解、自平衡和景观美化功能。在世博主题馆建设了生态墙,将可回收的废塑料再利用变成植物容器,构建了立体花卉墙,总面积达5000余平方米,是世界最大的生态绿化墙面,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4吨,与玻璃幕墙相比可降温5度。对于世博园区内的绿地,集成采用了多种控虫技术,对绿化害虫进行防治管理,达到专一性强、不杀伤天敌,控虫持续时间长、不污染环境等效果。此外,还在安全饮用水保障、环境修复、垃圾无害化处理等方面开展了系列技术攻关和成果应用,从而实现园区内雨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100%、综合利用率达到30以上,工程废弃物和垃圾100回收利用、资源化利用50%以上等目标。
四是运营管理。为了实现世博会高效、便捷的管理和运营,重点开展了世博信息和服务等方面的技术攻关。如,通过智能交通技术的应用,建成了世博会交通信息服务保障系统,为交通管理部门和世博游客、社会公众提供实时交通信息服务,保证了交通高峰时段所乘区域以及换乘点的交通信息发布,可达到引导更新频率小于5分钟。通过采用视频识别技术的新型门票系统,具有凭证统计、快速检验和支持预约,以及其它拓展功能。据预测,将有7000多万张以上的门票通过这一新技术应用,人均通过世博会园区闸口入门时间不超过20秒,成为世博会高效运作的重要体现。这也是基于RFID技术在公交一卡通、第二代居民身份z全面推广后的又一大规模应用。本届世博会上还开通了全球首个TD-LTE规模演示网,应用了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创新技术,也为世博会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技术支撑。
五是展览展示。根据“精彩互动”的理念要求,重点通过运用新媒体技术手段,开展创新、创意设计,为充分演绎和展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提供技术保障。其中,网上世博会是本届世博会的一大创新,通过互联网技术、三维技术、多媒体技术,将世博会上的展示内容以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在互联网上,搭建起一个能够进行网络体验和实时互动的世博会网络平台。网上世博会实现了世博会历史上第一次网上直播,实现了民众足不出户便可欣赏世博会的梦想。这也是一项没有可借鉴经验的工作,需要在技术的先进性和可靠性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需要结合世博会的内容与互联网的特点进行有创意的策划。此外,我们还组织实施了系列技术创新和集成,实现中国馆、主题馆,以及开闭幕上有关展览展示项目的精彩、互动和创新。
六是安全与健康。举办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安全与健康是首要保障,也是对世博园区、对整座城市的公共安保、交通、气象、食品安全、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全方位考核。为此,世博科技行动计划重点围绕食品安全、防恐反恐、应急措施等提供大量的技术手段和科技装备。如,在安检和监控方面,通过运用视频人脸采集、识别系统,可以在确保快速入园的同时,根据摄像和资料对比来判断入园人的安全性。在食品安全方面,研制出多种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和产品,可以快速、便捷、准确地对世博食品生产的环境卫生和食品可能出现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实时监控。气象部门还针对上海的天气气候特点,构建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长三角地区、上海市区和世博园区三级综合立体观测网,可以提供高质量、精细化、个性化的气象服务。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必将为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提供新的机遇,并为新一轮科技创新提供思想引领和创意动力。
一是新理念,新的发展理念将广泛传播。2010年上海世博会践行的是绿色、低碳、环保理念,许多国家和地区,以及企业产业展馆都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演绎,汇聚了全球最先进的城市低碳发展理念及实践案例,这些案例对城市的发展意义深远。与此同时,这些新理念、新创意,特别是未来城市生活的新模式,也直接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相信其中许多内容将为成为新一轮科技创新的热点和亮点。
二是新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加快发展。本届世博会的举办,正逢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世界经济企稳回升之时,各国都在思考并寻找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作为成果推广和应用的舞台,世博会为全球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发展契机。各国在世博会中展示的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等大批新技术和新成果,通过后续的应用和产业化,无疑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同时,世博会中所运用的许多创意、设计新理念和手段,也为知识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动力。
三是新应用,城市运营管理的科技水平将有效提升。城市化是中国、乃至全球的发展趋势。当前,全球各国城市化同样面临许多复杂和共性的问题,如交通拥堵、城市建设,包括如何处理城市建设中的老房和新房问题,文化遗产保护和现代建设发展等问题。本届世博会上诸多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城市建筑、运营和管理等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和成功实践,必将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在城市运营管理的科学运用,从而进一步推进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发展。
四是新境界,市民科学素养将进一步提高。世博会也是一场盛大的科普活动。上海世博会的主题、理念和科技创新成果渗透于展馆展示、论坛和活动的各个方面,科技世博不仅是对世博柱体和理念的静态呈现,更多地体现在科学理念、知识的教育、启迪和普及,以及行动上。我们将联合各方力量,积极策划组织“科技世博”系列活动,激发公众参与世博的热情,满足公众共享世博的意愿,从而促进市民科学素养的新提升。

世博会说明文_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1,2010年世博会将在上海举行,其命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预示着上海及其他城市将要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而创造出来的高度人工化的生存环境,造福全体城市居民。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绿色的世纪。日本爱知举行的世博会的主题是“自然的睿智”。从这点可以看出人们对自然,对生态越来越关注。二十一世纪主导的住宅是绿色家园,二十一世纪主导的食品是绿色食品,二十一世纪主导的的环境是绿色环境。绿色也是人类的永恒主题。绿化就是体现绿色的一个重要环节。
绿化,这个词对于我们并不陌生。众所周知,绿化可以美化环境,释放氧气,减弱噪声,降低气温,阻挡风沙、改良环境。不仅如此,绿化还可以减低人类害怕及生气的情绪促进正向的心理反应。可以说,绿化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上海把绿化作为城市规划的重头戏。随着世博会申办工作进入倒计时,表盘上那分分秒秒都躁动着的指针撩拨起所有关心世博会的人的心弦,特别是与世博项目休戚相关的上海市绿化管理局的工作人员,毕竟400公顷的申办会址上有60%-80%都将是绿地。绿化对上海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城市建设、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都非常重要,而且还能带动经济增长。
首先,绿化对上海的城市建设有促进推动作用。据了解,2010年世界博览会将有多条与黄浦江垂直的绿色植物走廊,将绿化带从滨江地区延伸到城市腹地,犹如现代城市与大自然连接的纽带;在满目绿意的衬托下,一条长四五百米、专供游人徜徉观光的花桥将横跨浦江两岸,成为联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标志性建筑。世博会之后,将根据这一地区的城市雏形改造博览会的空间,将其融入上海市区。绿色走廊和运河将予以保留。穿越黄浦江的花桥也将保留,它可把散步的游人引向新的城市公园,在展览会之后,作为上海市容的一部分,成为上海的又一标志性景观。
其次,绿化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2004年2月2日上海被正式授予“国家园林城市”的称号,上海也提出了要建设森林城市的目标。在1990年,上海还处于还清债务阶段;但就2004年上海全年新建绿地1800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36%,市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0平方米。内环线内基本消除绿化500米服务半径盲区,建设了一大批大型公共绿地;由于2010年世界博览会建设的城市绿地将更多。在绿地建设中不仅突出生态功能,更加注重绿地的综合服务功能和城市景观功能。以这种发展势头,到2010年,上海达到目标就指日可待了。
不仅如此,绿化还带会动经济的增长。由于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缘故,上海的房价将会有所增长。房地产投资方面有数据显示绿地最直接的收益者就是房地产开发商:由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园绿地总是"泽被"周边---公园附近的房价几乎没有不"草长价高"的。近年来,公园附近的楼价每平方米至少上涨1000元,靠近绿地的楼盘的平均销售套数也会高出远离绿地的楼盘许多。
缺少绿色的家园就缺少了宁静、安详。没有了茵茵绿草,只有片片惨白的路面,在强烈阳光下泛着刺眼的苍白……
水是生命的源泉,而绿色是生命的色彩。只有充满绿色的城市才有勃勃生机,充满活力……
绿色,是人类永恒的理念
绿色,是文明的象征。
绿色,它显示了大自然的灵感和魅力。
让我们从现在行动起来,让城市多一份绿色,添一份活力。
说明文上海世博会各展馆介绍
北京馆
场馆主题:魅力首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
北京的神韵,无法用单一静态的形象去表达,首都的魅力正在于它日新月异的变化。天坛、水立方、国家大剧院、鸟巢……变幻的展馆造型,充分演绎出北京充满人文、科技、绿色的城市魅力。在这里可以听到北京胡同中发生的故事,看到中华第一街——长安街的实时画面,观赏张艺谋执导的精彩影片《魅力首都》。其新颖的展示技术、别有情趣的参观方式多角度地展示北京充满活力、富有魅力、具有竞争力的国际城市形象。
天津馆
场馆主题:激情魅力滨海,生态和谐新区
展馆的建筑外形以天津典型的小洋楼造型为设计元素,体现了天津中西文化交融和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特点。馆内分为“序厅”、“主题演绎厅”、“生态环保厅”、“高科技厅”、“尾厅”等五部分,采用动静结合的方式,通过高铁车厢中动感的设计和阵列小球的表演给人以全新感受,展现了当代天津的高速发展和滨海新区对生态和谐发展的积极探索。馆内还展示天津民俗等极富特色的地方文化。
河北馆
场馆主题:京畿之地、魅力河北
透明玻璃环绕四周,内部为五个互动几何体,展馆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河北的特色艺术——内画。五个几何体如同相互联系的基因链,形成一个完整的“生命有机体”,象征着河北和北京在山川河流、文明传承等方面“两位一体”的关系。馆内以中国哲学的“融合共生”思想为“经线”,以京畿之地的“时间概念”为“纬线”,追溯京畿之地的历史渊源,展示河北的文化精神与审美情调,展望环渤海经济区的未来。
山西馆
场馆主题:动力演绎时代
展馆外形以山西最能体现古代智慧的元素——“门楼”为主要视觉符号,以节能环保的粉煤灰砖和LED灯为主要材料,组成变幻的外墙图案,分别展示山西世界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黄河、太行等地的民俗、民情风貌。馆内分为“人文城市之路”、“能源城市之光”和“和谐城市之梦”三部分,按照城市发展脉络,全面展示山西的人文历史、能源科技与和谐未来。通过山西传统元素与现代高科技手段的完美结合,充分展现山西悠久的历史及深厚的文化底蕴、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面貌和未来发展的美景。
内蒙古馆
场馆主题:城市发展中的草原文明
展馆以独具匠心的展项描绘了城市发展中的草原文明,通过展示哈达、蒙古包、祥云、马鞍等,体现各种草原文化元素。展厅地面由三种不同状态的沙子叠加而成,体现了内蒙古人民使沙子变废为宝的智慧;通过最早的游牧民族居住地——“居列延”与现代城市的对照,描绘历史上草原城市的发展历程:巨型胡杨树外形的流沙树则暗喻环境的变化,表达了沙漠变绿洲的理想。参观者还可以骑上山地自行车,踏上虚拟的草原之旅。
辽宁馆
场馆主题:钢韵海律话辽宁
展馆的外观以金属板材建造富有韵律的造型,配以蓝色为主色调,体现了钢之强硬和海之柔美。入口上方是展翅翱翔的中华龙鸟仿真模型。馆内的展品包括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第一只会飞的鸟和第一朵花的古化石、辽宁六大世界文化遗产及辽宁为中国经济发展所创造的200个第一;360°的4D互动影院介绍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多媒体影片则生动直观地呈现辽宁14个城市的魅力及科技、文化、艺术、体育、风土人情等。
吉林馆
场馆主题:长白山下放歌行
展馆的建筑外观融合了长白山天池、森林、高山花园等元素,展示吉林独有的风貌和绿色宜居城市的理念。展馆内容,包括森林影像互动、数字绿色环保概念车拼装、“和谐号”动车驾驶体验、4D影院的长白山游历体验和踏雪赏雾凇体验等,众多的展项让参观者流连忘返。
黑龙江馆
场馆主题:冰雪,让我们与众不同
展馆外立面是采用水晶树脂材料模拟冰雕设计而成的人文景观。展馆以冰雪为主线,展示黑龙江独特的“绿色生态”、“冰雪旅游”和“人文精神”,表现黑龙江人在神奇的、梦幻般的冰雪城乡中快乐向上的生活情景。馆内以冰雪溶洞等元素整体造景,温度在常温以下,感觉凉爽、舒适,参观者不仅可以坐在模拟雪橇上观看全景和民族特色表演,还可以参与冰壶、滑雪等互动游戏项目。
江苏馆
场馆主题:锦绣江苏,美好家园
展馆以“园”为理念,结合多种科技手段,生动地创造了一片虚拟园林。展馆外观由组合式动静两层LED贴膜大屏风构成,大开大阖,显示了江苏的开放和灵动的活力。“苏韵流芳”、“幽兰雅韵”、“春华秋实”、“玉色临风”、“物联天下”、“七色光谱”、“江海经略”、“生命奇缘”和“锦绣江苏”等主要展项充分展示了江苏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物联网、光伏、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成就,展现了“理想之园”的精华。
浙江馆
场馆主题:幸福城乡,美好家园
展馆内主展项设计造型取自“青瓷碗”和“水”的意象符号,宛如一只青瓷巨碗,水波漫溢,“西湖揽胜”、“钱塘大潮”等场景投影在巨碗中心,循环出现。四个展区分别为“崇山曲水——山水与城市共生”、“宛若天城——家园与历史同行”、“群星璀璨——城市与乡村联动”、“水波潋滟——生活与理想互接”,展示浙江省以城乡统筹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化发展模式。
安徽馆
场馆主题:徽文化让生活更多彩——无徽不成镇
展馆的主题核心是展现城市发展中“开放、进取、创新、和谐、诚信”的徽文化核心理念。馆内分为“印象安徽”和“多彩城市”两大展区,描绘一幅回顾历史、连接当下、展望未来的安徽全景画卷。“印象安徽”中展示书法表演、安徽民居等;“多彩城市”中展示多彩城市、流光溢彩、七彩落沙、神奇沙画、幻化女神、漫天花雨等。
福建馆
场馆主题:潮涌海西,魅力福建
展馆外形如船,以“绿、蓝、白”为主色调,充分体现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城海相连、海城一色,蓝天白云、宜居家园的魅力福建形象。馆内通过实景、互动、展演、精品四个展区,以“开放前沿”、“缘通两岸”与“和谐家园”三方面演绎主题,充分展示海西经济、社会、科技、人文以及城市建设等方面的成就和魅力。
江西馆
场馆主题:生态江西
展馆的外形犹如一个放大的青花瓷容器,让人在洁白的釉彩和古老的青花纹中感受到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独特魅力。馆内以“生态”为切入点,讲述江西绚丽的生态风光、厚重的文化积淀、强烈的科学追求、崭新的发展景象,并以“生态风光、生态工程、生态城市”为主线,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的美好憧憬,展示江西正在走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正在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生活。
山东馆
场馆主题:齐鲁青未了
展馆外观以雄峙天东的泰山为主视角,侧面是抽象的大海浪涌形象,形成“青山连绵不绝,绿水长流不断”的文化意境,勾勒出“海岱文化”的山东地理形态。入口设计成敞开式,表达“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热情与好客。馆内有“智慧长廊”、“城市窗口”和 “齐鲁家园”三大展区,展示文化山东、魅力山东、好客山东以及山东人未来的城市生活,进而表达“和而不同,我们的家园”的城市内涵。
河南馆
场馆主题:国之中,城之源
展馆以河南的城市发展、演变为例证,罗列河南对中华文明发展的贡献和影响,表现历史成就对未来发展的启迪和推动力,展现河南城市的和谐未来。馆内展示了从城市文明的起源到城市繁荣的漫长历史过程,主要分“中国城市文明的起源”、“河南的表情”、“城市的繁荣”等部分。在主题影院区,一部多媒体影片在历史的沧海桑田与世间变化之中,展望河南城市的美好未来。
湖北馆
场馆主题:江湖连通,城市公园
展馆外形以古篆书“水”字为原型,以水流动的形状轨迹作为造型主线,点缀以湖北特有的符号——“楚凤云翔”凤凰纹饰,勾勒出一个灵动流畅的内聚性展示空间。 2, 2010年世博会将在上海举行,其命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预示着上海及其他城市将要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而创造出来的高度人工化的生存环境,造福全体城市居民。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绿色的世纪。日本爱知举行的世博会的主题是“自然的睿智”。从这点可以看出人们对自然,对生态越来越关注。二十一世纪主导的住宅是绿色家园,二十一世纪主导的食品是绿色食品,二十一世纪主导的的环境是绿色环境。绿色也是人类的永恒主题。绿化就是体现绿色的一个重要环节。 绿化,这个词对于我们并不陌生。众所周知,绿化可以美化环境,释放氧气,减弱噪声,降低气温,阻挡风沙、改良环境。不仅如此,绿化还可以减低人类害怕及生气的情绪促进正向的心理反应。可以说,绿化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上海把绿化作为城市规划的重头戏。随着世博会申办工作进入倒计时,表盘上那分分秒秒都躁动着的指针撩拨起所有关心世博会的人的心弦,特别是与世博项目休戚相关的上海市绿化管理局的工作人员,毕竟400公顷的申办会址上有60%-80%都将是绿地。绿化对上海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城市建设、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都非常重要,而且还能带动经济增长。 首先,绿化对上海的城市建设有促进推动作用。据了解,2010年世界博览会将有多条与黄浦江垂直的绿色植物走廊,将绿化带从滨江地区延伸到城市腹地,犹如现代城市与大自然连接的纽带;在满目绿意的衬托下,一条长四五百米、专供游人徜徉观光的花桥将横跨浦江两岸,成为联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标志性建筑。世博会之后,将根据这一地区的城市雏形改造博览会的空间,将其融入上海市区。绿色走廊和运河将予以保留。穿越黄浦江的花桥也将保留,它可把散步的游人引向新的城市公园,在展览会之后,作为上海市容的一部分,成为上海的又一标志性景观。 其次,绿化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2004年2月2日上海被正式授予“国家园林城市”的称号,上海也提出了要建设森林城市的目标。在1990年,上海还处于还清债务阶段;但就2004年上海全年新建绿地1800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36%,市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0平方米。内环线内基本消除绿化500米服务半径盲区,建设了一大批大型公共绿地;由于2010年世界博览会建设的城市绿地将更多。在绿地建设中不仅突出生态功能,更加注重绿地的综合服务功能和城市景观功能。以这种发展势头,到2010年,上海达到目标就指日可待了。 不仅如此,绿化还带会动经济的增长。由于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缘故,上海的房价将会有所增长。房地产投资方面有数据显示绿地最直接的收益者就是房地产开发商:由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园绿地总是"泽被"周边---公园附近的房价几乎没有不"草长价高"的。近年来,公园附近的楼价每平方米至少上涨1000元,靠近绿地的楼盘的平均销售套数也会高出远离绿地的楼盘许多。 缺少绿色的家园就缺少了宁静、安详。没有了茵茵绿草,只有片片惨白的路面,在强烈阳光下泛着刺眼的苍白…… 水是生命的源泉,而绿色是生命的色彩。只有充满绿色的城市才有勃勃生机,充满活力…… 绿色,是人类永恒的理念 绿色,是文明的象征。 绿色,它显示了大自然的灵感和魅力。 让我们从现在行动起来,让城市多一份绿色,添一份活力。

正式名称——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简称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0年世博会或上海世博会。由中国主办,上海承办,是国际展览局注册类世界博览会。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下设五个副主题,分别是“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重塑”、“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 Better Life
副主题
1 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2 城市经济的繁荣
3 城市科技的创新
4 城市社区的重塑
5 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Better Life。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EXPO 2010),是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中国上海市举行。

上海世博会作用:

1、提高公众对“城市时代”中各种挑战的忧患意识,并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

2、促进对城市遗产的保护,使人们更加关注健康的城市发展;

3、推广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理念,成功实践和创新技术,寻求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

4、促进人类社会的交流融合和互相理解、互相尊重。

扩展资料:

世界博览会未来——2020年世博会:

迪拜欢庆赢得2020年世博会主办权

在巴黎召开的国际展览局第154次全体大会27日投票选举阿联酋迪拜为2020年注册类世界博览会主办城市。

2020年世博会共有俄罗斯、巴西、阿联酋和土耳其四个国家提出主办申请。在当天下午举行的第一轮和第二轮投票中,巴西圣保罗和土耳其伊兹密尔先后被淘汰。最终,在第三轮投票中,迪拜以116票比47票击败俄罗斯叶卡捷琳堡,赢得2020年世博会主办权,成为首个将举办世博会的中东城市。

据悉,迪拜世博会将于2020年10月20日至2021年4月10日举办,主题为“沟通思想,创造未来”,计将接待访客2500万人次。展会规划场地位于迪拜西南部,占地面积约为438公顷,展区分三个主题:移动性、可持续性和机遇。

2020年5月4日(当地时间),国际展览局表示2020年迪拜世博会推迟至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31日举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世界博览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0380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