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养猪场要给猪戴“耳环”?

为什么养猪场要给猪戴“耳环”?,第1张

有时候我们经常看见养猪场的饲养员会在猪刚出生的时候,把一个圆形的塑料“小耳环”戴在猪的耳朵上,不明白的人会以为这是为了将“二师兄”区分开来的识别物件儿,其实不然,这个圆形塑料的“小耳环”可大有讲究,有了这个耳标,猪出栏之后会比其他没有耳标的猪容易进入市场销售,知道什么原因吗?

而现在技术条件比较先进的养猪场,已经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了养殖之中,在小猪的耳朵上戴上耳标,就是运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对猪的生长过程实施全程监控的结果。

可别小看这个“小耳环”,它就相当于猪的身份z,是每头猪独一无二的二维码,小猪一出生就会被固定到其耳朵上,直至猪出栏宰杀销售。这个“小耳环”叫电子耳标,它会记录着这头猪的出生地、免疫注射、检疫、运输等信息。有了这个电子耳标就会大大的提高养猪场的核心竞争力。

电子耳标在饲养过程中会全程监控猪每次强制免疫信息,如口蹄疫、蓝耳病、猪瘟等信息,这个电子耳标会将猪的各种信息传输到中央数据库。而当这头猪进入屠宰场进行屠宰时,检疫员会扫描二维码耳标,查看防疫信息和检疫信息,然后按程序实施屠宰检疫,并登记保存然后摘除耳标。

其实除了猪要佩戴电子耳标以外,其他动物也都需要佩戴这种耳标,便于信息追溯,这个电子耳标记录了动物的养殖过程中的信息,如果在食品流通环节再跟可追溯系统衔接上,就能实现从养殖场到餐桌的信息全程追溯,使每块肉的信息可追溯、责任可追查、产品可召回,这样我们每个人就都可以买到“放心肉”了。

养殖的商品动物如果没有佩戴电子识别耳标,是不能进入市场的,因为根据《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第十八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收购、屠宰、运输无免疫耳标的动物。所以如果你要创业养殖的话,这些知识你得了解。

电子耳标的编号、标准都是由农业部统一制作。耳标正面印有耳标编码,编码全国统一,均为8位阿拉伯数字,分上下两排。上排6位编码为免疫工作所在地,使用本地邮政编码。下排2位编码为防疫员的编号。耳标记录的免疫档案内容包括畜(禽)主姓名、动物种类、年龄、免疫日期、疫苗名称、疫苗批号、疫苗厂家、疫苗销售商、免疫耳标号、防疫员签字等信息。

不过现在,对动物佩戴电子耳标似乎在有的农村并不是很普及,除了一些大型养殖场以外,一些小型养殖场好像对什么是电子耳标都不知道,更别说要进入动物标识和可追溯系统了。所以为了安全也为了便于对养殖场的管理,最好到畜牧部门咨询一下,能否为动物佩戴上电子耳标,这个很重要的。

如何科学养猪\x0d\\x0d\近两年,随着猪价持续上升,发猪财的农户越来越多,然而,在这样好的行情下,也还有不赚钱的养猪户,究其原因,主要是养猪不科学,防疫保健做的差。我们认为,养猪要想取得高效益,必须把好猪舍建筑、品种选择、饲料优质、防疫灭病、科学管理五道关口。\x0d\ 一、猪舍的建筑关猪舍的建筑是否合理十分重要,因为猪只从入栏到出栏要与它终生相伴。猪舍建筑关包括猪舍选址和猪舍建筑。\x0d\ 1、猪舍选址:猪舍的选址是否合理,决定着防疫的成败和猪只能否健康生长。从当地农民的猪舍选址习惯上来看,大都选在大路的北侧,正房的南面,单从猪舍的建设看没有问题,但是考虑到人们的健康和猪群的防疫那就不合理了。首先,南风是当地夏季的主要风向,夏季气温高猪粪便气味浓,直接污染了人居环境,影响人们的健康;从对猪群的防疫方面来看,正房的南面一般是大门或大路,大门或大路是人来客往的必经之地,靠近大门或大路的猪圈极易受到过往车辆、长距离、高流量的人群所携带的细菌病毒的污染,不利于猪群的疫病防治。因此,建议有条件的农户应尽量将猪圈建在正房的北面,行人不易涉足接触到的地方,这样可以减少疫病的发生。\x0d\ 2、猪舍的建筑:对猪舍的基本要求是通风干燥、冬暖夏凉。单列猪舍应该建成南北走向,这样东西两侧都能晒到太阳。猪舍高度应便于人员进出管理,又有利于通风采光。猪舍的屋面应能充分隔热,墙面应光滑,便于清扫、冲洗,地面要硬化,以便保持干燥。公猪、母猪舍可附设外圈。只有经常保持圈舍干燥,才能减少病毒、病菌孳生。才能减少疾病,保持猪群健康。\x0d\ 二、品种选择关要改“三化”养猪为养三元杂交猪,充分发挥大约克猪耐粗饲、繁殖率高、长白猪瘦肉率高、杜洛克猪饲料报酬高的优势。普通农户可到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猪场或二元母猪繁育场购买经检疫合格、发育正常、健康无病的二元母猪,用杜洛克配种生产三元杂交猪。提倡农户自繁自养三元杂交猪,尽量避免到集市上购买仔猪,谨防将疫病带入猪群,污染圈舍,影响养殖效益。\x0d\ 三、饲料优质关购买全价饲料时,应选择价格适中、质量过关、靠得住并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饲料,切莫贪图便宜购买无质量保证、滥竽充数的杂牌料。如果只顾贪图便宜,购买价格特低的饲料,往往是适得其反,捡个芝麻,丢个西瓜。就像假奶粉事件一样,劣质料营养不足,将直接影响猪群的生长发育,影响猪群的健康,降低猪群的抗病力,导致猪群发病。\x0d\ 自己配料时要严把原料关,霉变的玉米、大豆必须使用脱霉剂脱霉处理后再使用。如果直接饲喂霉变的饲料,轻者造成拉稀,生长停止,重者会引起死亡,饲喂怀孕母猪会引起流产。2003年下半年,受连绵阴雨影响,我市玉米大部分发生霉变,阜南县某猪场给母猪饲喂霉变玉米,母猪流产率高达30%,停止饲喂霉变玉米后,流产数量明显下降。\x0d\ 四、规范防疫关\x0d\ 养猪一定要搞好防疫,圈舍每周定期消毒2-3次,随着仔猪日龄的增长应定期按时注射防疫疫苗。购买疫苗要注意观察疫苗的保存条件,疫苗的有效期。注射疫苗前要检查疫苗的真空度是否破坏,要搞清楚疫苗的理论注射量和经验注射量。近年疫病种类增加速度加快,所需注射的疫苗种类也在增加,按照猪病最新免疫程序要求,有10多种疫苗必须注射。通过注射疫苗预防猪的传染病是最省力、省钱、效果最好、效益最高的防疫措施。有的养猪户怕费时、费钱,有的疫苗就不注射了,更有甚者养了几十头猪怕费钱,什么疫苗都不打,这种听天由命的养猪方式是十分危险的,尽管新建的猪舍说不定可以养成一两批猪,但是,如果有一批猪染疫,那么前两批赚的钱有可能都赔进去还不够。养猪户应仔细的算一算账,到底是注射疫苗合算,还是不注射疫苗万一染病合算一头猪育肥几个月才赚100多元,如果一旦发病将停止生长,白吃几天饲料,又花去许多药费,即使这头猪能治好,也赚不了多少钱,所以,养猪要想赚钱,注射疫苗防疫也是一个关键环节。\x0d\ 五、科学管理关\x0d\ 1、改购买仔猪育肥为自繁自养。当前猪病比较多,从市场购买仔猪一不小心就会把疫病带回家,疫病不但影响刚购回的猪,还会传染给原有的猪。据临泉县某养猪户介绍,他从省外一次购进苗猪289头,回家饲养不到几天,289头仔猪病死一头不剩。因此,我们提倡还是自家养母猪、繁小猪、育肥猪最保险,经济效益也最好。\x0d\ 2、适当的扩大养猪规模。养一头猪是喂,养10头猪也是养,养100头育肥猪也是养,也不需要增加饲养员。养1头猪只能收入100多元,养10头猪才收入1000多元,而如果养100头猪就可以收入1万多元,那就至少相当于外出打工的收入了。说起养100头猪其实也简单,只要养5-6头二元母猪就够了。因此,建议广大养殖户适当扩大养殖规模,变副业为主业。\x0d\ 3、要利用好季节和差价。猪的生长速度与环境温度有很大关系,在10-20℃的环境中育肥猪生长最快,所以猪在春秋季节长的快,冬季次之,夏季增重最慢,吃的饲料都变成汗水流出来了,效果较差。因此,有条件的养猪场冬季要烧锅炉给猪供暖,夏天安装风扇给猪降温。五月端午、中秋节、春节的猪价可能要高些,在安排母猪配种时,考虑到肥猪的出售时间和价格因素,养猪的效益会更好一些。

说到猪场消毒,很多农民都不太重视。事实上,给养猪场消毒是养猪户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消毒做好了,很多猪病都可以在摇篮里被杀死,可以节省大量的药费,提高猪场的养殖效率。消毒是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手段杀灭或减少生产环境中病原体的重要技术措施。消毒作为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途径,被养猪户认为是养猪场预防疾病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消毒分类:1日常消毒,各种消毒工作按生产要求在生产区和生猪中进行。包括定期对圈舍、道路、猪进行消毒,门诊前对产房、床位进行消毒,对断奶、断奶仔猪的伤口进行消毒,对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消毒。2随时消毒。这意味着当群中的一些猪患有一半的血液疾病或突然死亡时,需要立即进行局部强化消毒。3终端消毒。使用多种消毒方法彻底清洁和消毒所有或部分猪舍。包括全进全出猪舍,重症传染病初期,解除封锁前的大规模消毒。1物理方法:包括高压水冲洗、猪舍通风、高温、干燥、照明等。2化学方法。最常用的消毒方法是指用化学消毒剂杀灭环境中病原体的消毒方法。3生物方法。特别是指粪便、污水、垃圾等的产生。通过发酵产生热量来杀死病原体。养猪场的消毒设施包括养猪场和生产区门口的消毒池、猪舍门口的小型消毒池、人员进出生产区的消毒通道、堆放发酵场进行粪便处理。

1、门卫消毒人员消毒。换衣服或者工作鞋,换好的衣服鞋子可以在更衣室用紫外线消毒。2车辆消毒为门卫消毒。对其表面和大门外喷洒消毒剂携带的物品表面进行消毒,然后通过消毒池进入养猪场。3材料消毒。一般情况下喷洒消毒剂后即可使用,如遇疫情,建议熏蒸后使用。4城市内生生产区消毒。要求每天清扫生产区主干道,每周使用消毒剂消毒一至两次,有疫情时增加消毒频率。5给装猪站消毒。每次使用后,清管器装载平台和清管器驱动通道需要立即清洁,并喷洒消毒剂。

不能。与其他传染病一样,猪口蹄疫的发病需要三个要素: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猪,即感染三部曲。没有一种元素,猪就不会发生口蹄疫。根据这一原则和口蹄疫流行病学特点,采取综合措施,消除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建立免疫力较高的生猪种群,控制口蹄疫的发生发展。 1全面关闭养猪场-拒绝传染源进入养猪场 11坚持自我繁殖和自养的原则,减少引种。

①养猪场门口必须设置消毒池和消毒通道,并配备缩小消毒室和高压清洗消毒设备。有业务接触的车辆和人员进入养猪场生活管理区前必须消毒(冬春季严格限制人员)。禁止外人、车辆、电器、畜产品进入养猪场生产区。养猪场生产区最好有围栏和防疫挑战。春天,在生产区周围的栅栏外种上荆棘,形成一个天然的防护网。此外,围栏和防疫挑战将生产区和生活区分开。生产区仅预留排水室人员入口、饲料入口和生猪装载平台,减少与外界的直接接触。

①口蹄疫的传播通常是接触传播(直接传播),即受感染的动物在接触口蹄疫动物,或接触被口蹄疫病毒污染的饲料、水源、垫草、用具等时,容易患上口蹄疫。通过间接感染,口蹄疫病毒通过患病动物的呼吸道进入空气,在风中漂浮很远,并被易受感染的健康动物吸入。我国绵羊的口蹄疫主要是O型和亚洲I型,猪主要是O型,如果绵羊的口蹄疫是O型,很容易感染猪。 如果绵羊发生口蹄疫,应当采取紧急措施进行隔离、消毒、报告疫情。症状的传播。睡眠和靶疾病潜伏期1~7d,平均2~4d。主要症状是体温升高、请愿丧失、抑郁和终止。口腔水泡多发生在口膜,舌上水泡很少见。山羊的口腔损伤比绵羊更常见,硬腭和舌头上会起水泡。母羊经常流产,它们蹄子上的水泡很小,不像牛那么明显。 感染途径。绵羊口蹄疫通常通过患病的牲畜传播,其次是有毒的野生动物,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

利用大棚建造成猪舍,用农 盛乐发酵床养猪,有口皆碑。现在北方地区很多都是利用大棚改造猪舍来建造发酵床的。这样可以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效果。建造的时候首先要以良好的通风和保证垫料池充分发酵为原则,按新建单列式猪舍方案改造,最大可能地扩大圈舍面积,充分提高原猪舍的利用率。改造后的单舍面积不得低于40平米。同时做好夏天降温防暑和冬天的保温除湿。改造时均首选单列式最佳,目的是以保证足够的宽度要求。

设计图:

⑴ 每栏面积以40平方米左右为宜,便于垫料的日常维护;

⑵ 发酵床面积为栏舍面积的70%左右,余下面积应作硬化处理,成为硬地平台,供生猪取食或盛夏高温的休息场所;

⑶ 垫料高度以保育猪40-50cm、育成猪60-80cm为宜,一般南方地区可适当垫低,北方地区适当垫高,夏季适当垫低,冬季适当垫高;

⑷ 育成猪养猪密度较常规养殖方式降低10%左右,便于发酵床能及时充分的分解粪尿排泄物,能保持健康养殖环境;

⑸ 垫料进出口的设计要满足进料和清槽(即垫料使用到一定期限时需要从垫料糟中清出)时 *** 作便利;

⑹ 加湿装置应保证后期垫料养护加菌时能共用;

⑺ 通风设施完整,南方夏季加温时要考虑加湿帘。冬季应定时开启排风扇,避免猪舍湿度过大。

希望可以帮到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0398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