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车联网市场景气度分析及车联网行业报告

2022车联网市场景气度分析及车联网行业报告,第1张

国内车联网行业主要上市企业:四维图新(002405)、东软集团(600718)、启明信息(002232)、高鸿股份(000851)、易华录(300212)、银江股份(300020)、千方科技(002373)

定义

车联网是以车内网、车际网和车云网为基础,按照约定的通信协议和数据交互标准,在车-X(X:车、路、行人及云平台等)之间,进行无线通讯和信息交换的大系统网络,是能够实现智能化交通管理、智能动态信息服务和车辆智能化控制的一体化网络,是物联网技术在交通系统领域的典型应用。

从结构层次来看,车联网系统是一个“端管云”三层结构体系:第一层是端系统,第二层是管系统,第三层是云系统。

从应用分类来看,车联网可以从联网技术、应用对象和需求对象等角度来划分,无论哪种分类方式都基本涉及到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信息服务类应用、以车辆驾驶为核心的汽车智能化应用和以协同为核心的智慧交通类应用。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中国车联网行业发展三大趋势

目前汽车产业已形成共识,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生产方式向互联协作的智能制造体系演进,服务模式呈现信息化、共享化的趋势,带有鲜明跨界融合特征的智能网联汽车正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最重要的创新载体。

2、渗透率:进入加速增长阶段,用户规模进一步成长

未来几年我国仍然是全球汽车消费大国,随着智能交通的发展,我国车联网用户的规模也将逐年提升,行业渗透率将进入进入加速增长阶段。根据亿欧智库对于中国车联网行业渗透率的预测,前瞻测算,2026年我国车联网用户规模将超过46亿辆。

3、市场规模:2026年车联网市场规模有望超过8千亿元

我国车联网行业不断壮大的优势在于汽车市场规模大,互联网技术升级速度快,以及通信产业发达。这为行业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需求、技术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因此,在发展优势的作用下,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将继续迅猛增长。

未来几年我国仍然是全球汽车消费大国,随着智能交通的发展,我国车联网用户的规模也将逐年提升,行业渗透率将进入进入加速增长阶段。经过初步估算,车联网市场规模有望在2026年达到8千亿元,2021-2026年平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036%。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车联网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第1章:车联网产业综述及数据来源说明

11 车联网的界定

12 车联网相关概念辨析(车联网、智能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

13 车联网专业术语说明

14 本报告研究范围界定说明

15 本报告数据来源及统计标准说明

151 本报告权威数据来源

152 本报告研究方法及统计标准说明

第2章:中国车联网产业宏观环境分析(PEST)

21 中国车联网产业政策(Policy)环境分析

211 中国车联网产业监管体系及机构介绍

(1)中国车联网产业主管部门

(2)中国车联网产业自律组织

212 中国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现状(国家/地方/行业/团体/企业标准)

(1)中国车联网标准体系建设

(2)中国车联网现行标准汇总

(3)中国车联网即将实施标准

(4)中国车联网重点标准解读

213 国家层面车联网产业政策规划汇总及解读(指导类/支持类/限制类)

(1)国家层面车联网产业政策汇总及解读

(2)国家层面车联网产业规划汇总及解读

214 31省市车联网产业政策规划汇总及解读(指导类/支持类/限制类)

(1)31省市车联网产业政策规划汇总

(2)31省市车联网产业发展目标解读

215 国家重点规划/政策对车联网产业发展的影响

(1)国家“十四五”规划对车联网产业发展的影响

(2)“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对车联网产业发展的影响

216 政策环境对车联网产业发展的影响总结

22 中国车联网产业经济(Economy)环境分析

221 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现状

222 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展望

223 中国车联网产业发展与宏观经济相关性分析

23 中国车联网产业社会(Society)环境分析

231 中国车联网产业社会环境分析

232 社会环境对车联网产业发展的影响总结

24 中国车联网产业技术(Technology)环境分析

241 车联网关键技术分析

(1)数据采集技术

(2)定位技术

(3)通讯技术

(4)地图技术

242 中国车联网产业科研投入状况(研发力度及强度)

243 中国车联网产业科研创新成果(专利、科研成果转化等)

(1)中国车联网产业专利申请

(2)中国车联网产业专利公开

(3)中国车联网产业热门申请人

(4)中国车联网产业热门技术

244 技术环境对车联网产业发展的影响总结

第3章:全球车联网产业发展现状调研及市场趋势洞察

31 全球车联网产业发展历程介绍

32 全球车联网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33 全球车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4 全球车联网产业市场规模体量及趋势前景预判

341 全球车联网产业市场规模体量

342 全球车联网产业市场前景预测(未来5年数据预测)

343 全球车联网产业发展趋势预判(疫情影响等)

35 全球车联网产业区域发展格局及重点区域市场研究

351 全球车联网产业区域发展格局

352 美国车联网产业发展分析

353 日本车联网产业发展分析

354 韩国车联网产业发展分析

355 欧盟车联网产业发展分析

36 全球车联网产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361 全球车联网企业兼并重组状况

362 全球车联网产业市场竞争格局

37 全球车联网产业发展经验借鉴

第4章:中国车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痛点分析

41 中国车联网产业发展历程

42 中国车联网产业商业模式分析

43 中国车联网产业市场主体类型及入场方式

431 中国车联网产业市场主体类型

432 中国车联网产业企业入场方式(自建/并购/战略合作等)

44 中国智能网联(车联网)示范区建设现状

45 中国车联网市场渗透率

46 中国车联网用户规模体量

47 中国车联网产业市场规模体量测算

48 中国车联网产业市场发展痛点分析

第5章:中国车联网产业市场竞争状况及融资并购分析

51 中国车联网产业市场竞争布局状况

511 中国车联网产业竞争者入场进程

512 中国车联网产业竞争者省市分布热力图

513 中国车联网产业竞争者战略布局状况

52 中国车联网产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521 中国车联网产业企业竞争集群分布

522 中国车联网产业企业竞争格局分析

53 中国车联网产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54 中国车联网产业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541 中国车联网产业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542 中国车联网产业消费者的议价能力

543 中国车联网产业新进入者威胁

544 中国车联网产业替代品威胁

545 中国车联网产业现有企业竞争

546 中国车联网产业竞争状态总结

55 中国车联网产业投融资、兼并与重组状况

551 中国车联网产业投融资发展状况

(1)中国车联网产业投融资概述

1)车联网产业资金来源

2)车联网产业投融资主体构成

(2)中国车联网产业投融资事件汇总

(3)中国车联网产业投融资规模

(4)中国车联网产业投融资解析(热门领域/融资轮次/对外投资等)

(5)中国车联网产业投融资趋势预测

552 中国车联网产业兼并与重组状况

(1)中国车联网产业兼并与重组事件汇总

(2)中国车联网产业兼并与重组类型及动因

(3)中国车联网产业兼并与重组案例分析

(4)中国车联网产业兼并与重组趋势预判

第6章:中国车联网产业链全景梳理及配套产业发展分析

61 中国车联网产业结构属性(产业链)分析

611 中国车联网产业链结构梳理

612 中国车联网产业链生态图谱

613 中国车联网产业链区域热力图

62 中国车联网产业价值属性(价值链)分析

621 中国车联网产业成本效益分析

622 中国车联网产业价值链分析

63 中国通讯运营服务(公网/专网)市场分析

631 通讯运营服务(公网/专网)概述

632 通讯运营服务(公网/专网)市场现状

633 通讯运营服务(公网/专网)发展趋势

64 中国车联网内容服务供应市场分析

641 车联网内容服务供应概述

642 车联网内容服务供应市场现状

643 车联网内容服务供应发展趋势

65 中国车联网定位服务供应市场分析

651 车联网定位服务供应概述

652 车联网定位服务供应市场现状

653 车联网定位服务供应发展趋势

66 中国云计算服务市场分析

661 云计算服务概述

662 云计算服务市场现状

663 云计算服务发展趋势

67 配套产业布局对车联网产业发展的影响总结

第7章:中国车联网产业细分产品及服务市场发展状况

71 中国车联网产业细分市场结构

72 中国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硬件(车载终端)市场分析

721 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硬件概述

(1)汽车电子

(2)T-Box

(3)C-V2X

(4)智能芯片

722 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硬件市场现状

723 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硬件发展趋势

73 中国车联网市场分析:车联网前装及后装

731 车联网前装及后装市场概述

732 车联网前装及后装市场发展现状

733 车联网前装及后装发展趋势前景

74 中国车联网市场分析: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整车制造

741 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整车制造市场概述

742 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整车制造市场发展现状

743 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整车制造发展趋势前景

75 中国车联网市场分析:车联网运营服务

751 车联网运营服务市场概述

752 车联网运营服务市场发展现状

753 车联网运营服务发展趋势前景

76 中国车联网市场分析:车联网软件系统

761 车联网软件系统市场概述

(1)车载 *** 作系统

(2)整车OTA系统

(3)车联网信息安全

(4)车载计算系统等

762 车联网软件系统市场发展现状

763 车联网软件系统发展趋势前景

77 中国车联网市场分析:车联网整体解决方案

771 车联网整体解决方案市场概述

772 车联网整体解决方案市场发展现状

(1)智能座舱

(2)车联网平台等

773 车联网整体解决方案发展趋势前景

78 中国车联网产业细分市场战略地位分析

第8章:中国车联网产业细分应用场景需求潜力分析

81 中国车联网产业下游应用场景/行业领域分布

811 中国车联网应用场景分布

812 中国车联网应用领域分布(主要应用于哪些行业领域?)

(1)车联网应用行业领域分布

(2)车联网应用市场渗透概况

82 中国智慧城市交通领域车联网市场需求潜力分析

821 中国智慧城市交通市场发展现状

822 中国智慧城市交通市场趋势前景

823 智慧城市交通领域车联网需求概述(特征、产品类型等)

824 中国智慧城市交通领域车联网应用需求现状分析

825 中国智慧城市交通领域车联网市场需求潜力分析

83 中国智慧高速公路领域车联网市场需求潜力分析

831 中国智慧高速公路市场发展现状

832 中国智慧高速公路市场趋势前景

833 智慧高速公路领域车联网需求概述(特征、产品类型等)

834 中国智慧高速公路领域车联网应用需求现状分析

835 中国智慧高速公路领域车联网市场需求潜力分析

84 中国智慧出行领域车联网市场需求潜力分析

841 中国智慧出行市场发展现状

842 中国智慧出行市场趋势前景

843 智慧出行领域车联网需求概述(特征、产品类型等)

844 中国智慧出行领域车联网应用需求现状分析

845 中国智慧出行领域车联网市场需求潜力分析

85 中国智慧港口领域车联网市场需求潜力分析

851 中国智慧港口市场发展现状

852 中国智慧港口市场趋势前景

853 智慧港口领域车联网需求概述(特征、产品类型等)

854 中国智慧港口领域车联网应用需求现状分析

855 中国智慧港口领域车联网市场需求潜力分析

86 中国车联网行业细分应用市场战略地位分析

第9章:全球及中国车联网企业案例研究

91 全球及中国车联网企业布局梳理与对比

92 全球车联网企业布局分析(不分先后,可定制)

921 微软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1)企业发展历程

2)企业基本信息

(2)企业业务架构及经营情况

1)企业整体业务架构

2)企业整体经营情况

(3)企业车联网产品生产布局

(4)企业车联网在华业务布局

922 谷歌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1)企业发展历程

2)企业基本信息

(2)企业业务架构及经营情况

1)企业整体业务架构

2)企业整体经营情况

(3)企业车联网产品生产布局

(4)企业车联网在华业务布局

923 苹果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1)企业发展历程

2)企业基本信息

(2)企业业务架构及经营情况

1)企业整体业务架构

2)企业整体经营情况

(3)企业车联网产品生产布局

(4)企业车联网在华业务布局

93 中国车联网企业布局分析(不分先后,可定制)

9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1)企业发展历程

2)企业基本信息

3)企业股权结构

(2)企业业务架构及经营情况

1)企业整体业务架构

2)企业整体经营情况

(3)企业车联网业务布局及发展状况

(4)企业车联网业务最新布局动向追踪

1)车联网业务科研投入及创新成果

2)企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动态追踪

3)车联网业务其他相关布局动态

(5)企业车联网业务布局与发展优劣势分析

93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1)企业发展历程

2)企业基本信息

3)企业股权结构

(2)企业业务架构及经营情况

1)企业整体业务架构

2)企业整体经营情况

(3)企业车联网业务布局及发展状况

(4)企业车联网业务最新布局动向追踪

1)车联网业务科研投入及创新成果

2)企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动态追踪

3)车联网业务其他相关布局动态

(5)企业车联网业务布局与发展优劣势分析

933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1)企业发展历程

2)企业基本信息

3)企业股权结构

(2)企业业务架构及经营情况

1)企业整体业务架构

2)企业整体经营情况

(3)企业车联网业务布局及发展状况

(4)企业车联网业务最新布局动向追踪

1)车联网业务科研投入及创新成果

2)企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动态追踪

3)车联网业务其他相关布局动态

(5)企业车联网业务布局与发展优劣势分析

93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1)企业发展历程

2)企业基本信息

3)企业股权结构

(2)企业业务架构及经营情况

1)企业整体业务架构

2)企业整体经营情况

(3)企业车联网业务布局及发展状况

(4)企业车联网业务最新布局动向追踪

1)车联网业务科研投入及创新成果

2)企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动态追踪

3)车联网业务其他相关布局动态

(5)企业车联网业务布局与发展优劣势分析

935 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1)企业发展历程

2)企业基本信息

3)企业股权结构

(2)企业业务架构及经营情况

1)企业整体业务架构

2)企业整体经营情况

(3)企业车联网业务布局及发展状况

(4)企业车联网业务最新布局动向追踪

1)车联网业务科研投入及创新成果

2)企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动态追踪

3)车联网业务其他相关布局动态

(5)企业车联网业务布局与发展优劣势分析

936 北京千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1)企业发展历程

2)企业基本信息

3)企业股权结构

(2)企业业务架构及经营情况

1)企业整体业务架构

2)企业整体经营情况

(3)企业车联网业务布局及发展状况

(4)企业车联网业务最新布局动向追踪

1)车联网业务科研投入及创新成果

2)企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动态追踪

3)车联网业务其他相关布局动态

(5)企业车联网业务布局与发展优劣势分析

937 博泰车联网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1)企业发展历程

2)企业基本信息

3)企业股权结构

(2)企业业务架构及经营情况

1)企业整体业务架构

2)企业整体经营情况

(3)企业车联网业务布局及发展状况

(4)企业车联网业务最新布局动向追踪

1)车联网业务科研投入及创新成果

2)企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动态追踪

3)车联网业务其他相关布局动态

(5)企业车联网业务布局与发展优劣势分析

938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1)企业发展历程

2)企业基本信息

3)企业股权结构

(2)企业业务架构及经营情况

1)企业整体业务架构

2)企业整体经营情况

(3)企业车联网业务布局及发展状况

(4)企业车联网业务最新布局动向追踪

1)车联网业务科研投入及创新成果

2)企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动态追踪

3)车联网业务其他相关布局动态

(5)企业车联网业务布局与发展优劣势分析

93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1)企业发展历程

2)企业基本信息

3)企业股权结构

(2)企业业务架构及经营情况

1)企业整体业务架构

2)企业整体经营情况

(3)企业车联网业务布局及发展状况

(4)企业车联网业务最新布局动向追踪

1)车联网业务科研投入及创新成果

2)企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动态追踪

3)车联网业务其他相关布局动态

(5)企业车联网业务布局与发展优劣势分析

9310 高新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1)企业发展历程

2)企业基本信息

3)企业股权结构

(2)企业业务架构及经营情况

1)企业整体业务架构

2)企业整体经营情况

(3)企业车联网业务布局及发展状况

(4)企业车联网业务最新布局动向追踪

1)车联网业务科研投入及创新成果

2)企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动态追踪

3)车联网业务其他相关布局动态

(5)企业车联网业务布局与发展优劣势分析

第10章:中国车联网产业市场前景预测及发展趋势预判

101 中国车联网产业SWOT分析

102 中国车联网产业发展潜力评估

103 中国车联网产业发展前景预测(未来5年数据预测)

104 中国车联网产业发展趋势预判(疫情影响等)

第11章:中国车联网产业投资战略规划策略及发展建议

111 中国车联网产业进入与退出壁垒

1111 车联网产业进入壁垒分析

1112 车联网产业退出壁垒分析

112 中国车联网产业投资风险预警

113 中国车联网产业投资价值评估

114 中国车联网产业投资机会分析

1141 车联网产业产业链薄弱环节投资机会

1142 车联网产业细分领域投资机会

1143 车联网产业区域市场投资机会

1144 车联网产业空白点投资机会

115 中国车联网产业投资策略与建议

116 中国车联网产业可持续发展建议

图表目录

图表1:车联网专业术语说明

图表2:本报告研究范围界定

图表3:本报告权威数据资料来源汇总

图表4:本报告的主要研究方法及统计标准说明

图表5:中国车联网产业监管体系

图表6:中国车联网产业主管部门

图表7:中国车联网产业自律组织

图表8:中国车联网标准体系建设

图表9:中国车联网现行标准汇总

图表10:中国车联网即将实施标准

图表11:中国车联网重点标准解读

图表12:截至2022年中国车联网产业发展政策汇总

图表13:截至2022年中国车联网产业发展规划汇总

图表14:31省市车联网产业政策规划汇总

图表15:31省市车联网产业发展目标解读

图表16:国家“十四五”规划对车联网产业的影响分析

图表17:政策环境对车联网产业发展的影响总结

图表18: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现状

图表19: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展望

图表20:中国车联网产业发展与宏观经济相关性分析

图表21:中国车联网产业社会环境分析

图表22:社会环境对车联网产业发展的影响总结

图表23:车联网关键技术分析

图表24:中国车联网产业科研投入状况

图表25:中国车联网产业专利申请

图表26:中国车联网产业专利公开

图表27:中国车联网产业热门申请人

图表28:中国车联网产业热门技术

图表29:技术环境对车联网产业发展的影响总结

图表30:全球车联网产业发展环境概况

图表31:全球车联网产业技术环境

图表32:全球车联网产业政策环境

图表33:全球车联网产业市场规模体量

图表34:全球车联网产业市场前景预测(未来5年数据预测)

图表35:全球车联网产业发展趋势预判

图表36:全球车联网产业区域发展格局

图表37:全球车联网产业重点区域市场分析

图表38:全球车联网企业兼并重组状况

图表39:全球车联网产业发展经验借鉴

图表40:中国车联网产业发展历程

图表41:中国车联网发展阶段

图表42:中国车联网产业市场主体类型

图表43:车联网产业利益相关方

图表44:中国车联网产业企业入场方式

图表45:中国车联网产业市场供给水平分析

图表46:中国车联网产业市场规模体量测算

图表47:中国车联网产业市场发展痛点分析

图表48:中国车联网产业竞争者入场进程

图表49:中国车联网产业竞争者区域分布热力图

图表50:中国车联网产业竞争者发展战略布局状况

图表51:中国车联网产业企业战略集群状况

图表52:中国车联网产业企业竞争格局分析

图表53:中国车联网产业市场竞争态势

图表54:中国车联网产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图表55:中国车联网产业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图表56:中国车联网产业消费者的议价能力

图表57:中国车联网产业新进入者威胁

图表58:中国车联网产业替代品威胁

图表59:中国车联网产业现有企业竞争

图表60:中国车联网产业竞争状态总结

图表61:中国车联网产业资金来源

图表62:中国车联网产业投融资主体

图表63:中国车联网产业投融资事件汇总

图表64:中国车联网产业投融资规模

图表65:中国车联网产业投融资发展状况

图表66:中国车联网产业兼并与重组事件汇总

图表67:中国车联网产业兼并与重组动因分析

图表68:中国车联网产业兼并与重组案例分析

图表69:中国车联网产业兼并与重组趋势预判

图表70:中国车联网产业链结构

图表71:车联网产业链构成

图表72:车联网产业链全景

图表73:中国四大车联网产业链雏形

图表74:中国车联网产业链生态图谱

图表75:车联网产业生态体系

图表76:中国车联网产业链区域热力图

图表77:中国车联网产业成本效益分析

图表78:中国车联网产业价值链分析

图表79:中国车联网参与主体收费模式

图表80:中国车联网基本价值链

图表81:通讯运营服务(公网/专网)市场现状

图表82:通讯运营服务(公网/专网)发展趋势

图表83:车联网内容服务供应市场现状

图表84:车联网内容服务供应发展趋势

图表85:车联网定位服务供应市场现状

图表86:车联网定位服务供应发展趋势

图表87:云计算服务市场现状

图表88:云计算服务发展趋势

图表89:中国车联网产业细分市场结构

图表90: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硬件市场现状

图表91: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硬件发展趋势

图表92:中国车联网前装及后装市场发展现状

图表93:中国车联网前装及后装发展趋势前景

图表94:中国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整车制造市场发展现状

图表95:中国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整车制造发展趋势前景

如需完整目录请联系客服

邀请了。

LCF项目不是资金盘,也不是互助盘,LCF是物联网项目。中国政府在2015年8月经过不懈努力,拿到了国际物联网的标准制定话语权,也就是说,未来物联网的标准是由我们中国人来制定的。

严格来说,在中国的LCF项目只是由罗斯柴尔德家族为中国普通老百姓量身打造的一个致富平台,是与中国政府合作的一个物联网项目。因为物联网的最终话语权在我国政府的手中,在我们中国人的手中。我国政府为达到三至五年打造7亿千万级以上富翁的远景规划,全面提高国内经济水平,引进了LCF项目模式,由罗斯柴尔德家族牵头推广并代为管理,但最终的决定权依然在我国政府的手中。

LCF项目花费了如此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来打造属于中国的商业帝国,保证所有的参与者能在LCF中成就自己,获取到属于自己的财富。

#TMT# 招商TMT电话会议,是不错的产业趋势跟踪资料。大家关心的物联网通信模组和苹果产业链问题,都有详细讲解。

传媒:
推荐的3家公司表现不错,继续坚定推荐。
国联股份:TO B工业品电商,最早创立于2000年,做黄页手册,06年转为网上撮合,积攒了客户资源后往电商转型。目前注册用户300万,都是需求精准的客户。受疫情影响,老客户消费下降30%,但是新客户200%增长,目前老客户备货量已经恢复到疫情前,新增长的客户也留下来了,复购率超过94%。长期看,工业品电商公司比较少,对团队要求高,需要对材料有深入了解,TO C电商容易复制线下场景,但是TO B业务是谨慎理性的备货,每单都是合同,需要对细分品类非常了解,既要有对工业品材料的了解又要有互联网思维。公司找到了合理的商业模式,通过集采红利,在交易环节、运输环节取代经销商,自己不备货,不承担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不涉及供应链金融业务,减少了很多风险。过去5年公司复合增速没有低过90%,今年明年做到60%没有,公司目前交易量占行业壁垒不到1%,长期看是蓝海市场。
锋尚文化:目前没有太多可比公司。主要业务是高端文化创意,最高端的是国家大型项目,奥运会开幕、春节晚会分会场等,在文化设计里面是对设计水平要求最高的。另外就是类似宋城演艺的景区秀的总包,从剧本创作、设计、到灯光舞台,首演成功后业务就接下,不涉及运营那块,虽然没有长期稳定的运营收入,但也减少了很多风险,因为国内景区运营很多亏损。赛道不是特别大,但是公司作为竞争优势最明显的品牌,大型国家项目背书,再去拿下沉订单就会容易,未来能做文旅秀,互联网平台、电视台晚会、光影博物馆网红打卡等项目。公司以创意设计为主,不涉及工程,没有垫资,现金流很好,上市前有5-6亿在手现金,上市融了20亿,未来通过其他方式转化为EPS,比如说参股好项目,目前在郑州项目参股了40%,未来看落地后的运营效果。长期看好公司,疫情过去后文旅需求增加,明后年的冬奥会、建党100周年、全运会等大型活动是非常多的
三人行:国内比较好的4A公司,客户包括大的国企央企、大的消费品牌公司,原有老客户的量在增长,比如说伊利投放的量越来越大,新客户也在不断持续,今年突破运营商、银行、快消品的可,出现了 汽车 的一汽大众、一汽奔腾,京东、快手互联网作为媒体投放平台之外转为化为广告主,未来看好 汽车 、互联网客户的增长。
通信:
前3季度总体收入6000亿,同比增长37%,净利润242亿,出现了同比下降。毛利率略有下降,疫情影响下全行业的管理、销售费用率下滑。联通和中兴通讯占行业一半,剔除后,营收同比增长1%,利润下降4%。单3季度收入2100亿,同比增8%,净利103亿,同比增长6%,3季度情况比前3季度好。剔除两家公司后,营收同比6%,利润同比增40%,3季度中兴通信对行业的影响非常大。
分板块看,光模块、物联网,军工信息化、北斗业绩非常不错,通信设备、光钱光缆压力大。光模块重点公司新易盛15亿,天孚通信8800万,光迅18亿,基本上都超预期。4季度到明年,行业利润存在压力,2季度末3季度初是业绩最好的点,基站推进比较紧,是拉货最好的阶段,由于财务惯性的3季度表现还是不错,但是4季度会往下走,基站建设量不如之前那么大。3季度好的板块在4季度存在压力,但是都是短暂压力,到了明年进入到新的建设节奏,明年算上广电和移动合建,加上宏基站,明年100万站是大概率,110-120万站也有可能。
中兴通讯3季度业绩低于预期,低了几个亿。压力主要在于毛利率,在2季度已经有所反应,有5-6%的下滑,3季度下降趋势进一步确认。2-3季度体现了5G低毛利率的水平,今年两次重次重点设备招标,移动无线2期把价格压到了16万,下降速度很快,给公司比较大的压力。除此以外费用率、现金流都在往好的方向走,对未来还是充满信心,明年价格还是会下降,但是幅度比今年收窄,公司降成本能力强,利润有d性。
广和通和移远通信业绩相当不错,甚至超市场预期。物联网赛道未来几年业绩兑现不断出现,移远通信净利率低,收入增长、行业卡位很明确。广和通深耕高价值赛道,具备龙头投资价值。
亿联网络之前有质疑,通过事实证明是盈利能力很强,在全球在具备强竞争力的龙头,在未来视频通信领域还是具备全球抗衡的能力。公司和可选消费影响,受到疫情压制,明年疫情消退、海外逐步恢复后,还有不出错的机会,明年还是新产品的爆发。
计算机:
中小市值:
春风动力:业绩和股价表现都不错,国内两轮车、海外四轮车需求比较旺盛,明年有2款新车型车型放量。发动机产能4条线,年底达产2条,明年产能明年放出来,明年产能和爆款车型都会出来。
安车检测:检测进度低于预期,影响了业绩。后续需求是确定的,订单持续落地;检测服务重点观察青岛推进进度和检测站的并购进度,青岛在国内检测站领域是比较乱,如果经过赋能后数据持续向好的表现,比较有说服力;最后看并购基金逐渐落地。
上海新洋:3季报业绩不错,墙布经销端增长非常快,单季度同比增长105%。另外保碧进场,通过物业平台模式去突变,目前在前景准备的阶段,年底明年量就体现出来。公司产品力非常好,一刷就上墙,销售模式从纯C端转型B2B2C,有了大B渠道加持,墙布放量值得期待,3季度墙布创了 历史 新高,有1600多万,后续10-12月预计还是不错。保碧基金带来赋能后,量上来的话股价反应会非常剧烈。
电子:
上周板块有一些调整,苹果链波动比较大,原因是苹果3季报中手机销量下滑比较明显,市场感觉低于预期。3季度手机销量下降其实市场早有预期,逻辑是今年新机延后生产和发货。另外电话会中强调,各渠道库存水位比较低,做了老品清库存的工作,都是为了4季度的超预期作准备。首批预订和销售数据还是不错的,Pro系列有加单,库克强调iPhone的需求很旺盛,主要是供应不足的问题,3季度零部件是很多厂商备了货,但不一定是全部同步,导致了供给不足。今年在少备货1个月的情况,总量不比去年差,手机业务占比高的公司更集中4季度。3季度没那么好是有预期,稼动率低了盈利有影响,还有3季度汇率以上,还有零部件库存问题,4季度现金流和库存改善。鹏鼎电话中,公司降到了10月往后需求比较好,3季度差一点,4季度坚持完成全年目标。以此类推,立讯手机占比不多,4季度也是比3季度好。其实苹果营收和盈利符合或者超预期,非手机业务快速增长,MAC和PAD 30-40%增长,手表新的两款产品在售,也是超预期的。Airpod有分歧,但我们认为今年9000万,明年12亿有希望,AirPods pro质量有小问题,苹果官方说免费更换。主要是设计的小纰漏,固件升级有问题,通过固件优化可以解决,和组装环节没有关系,而且比例也有限。对明年苹果链全系产品增长、业绩增长有信心,继续看好苹果链公司对台系从组装到零件的替代逻辑,调整后迎来优质公司的布局机会。

在新一轮变革浪潮下,传统制造企业正面临着“前后夹击”的挑战。在各方涌入的过程中,传统制造业其实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今天我们看到的风口上的制造,之所以能够形成风口,是由于各方资本涌进来并参与到其中。在各方涌入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见传统制造业其实有很漫长的路要走。制造企业转型动力在哪里?一方面依赖于材料、技术及流通,另一方面依赖于生产端供应链的优化。”近日,在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2016年中国智造业年会上,找钢网首席执行官、胖猫创投合伙人郎永淳表示。
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明确为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和迈向“制造强国”指出了清晰的发展路线图。在新一轮变革浪潮下,传统制造企业正面临着“前后夹击”的挑战。 
“当前制造业部门遇到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归根到底还是综合创新能力不强,所以要抓住当前新一轮产业革命和技术变革的机遇,全面推进制造业部门的创新。这里面的创新不仅仅是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服务创新等等,同时要建立市场化的配置资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昌文作出了如上总结。
智造布局

一直以来,关于中国智造的概念众说纷纭,而在赵昌文看来,“中国智造”不仅代表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产业的转型升级,还意味着从价值链的中低端逐步迈向中高端、意味着产品质量和效益的不断提高,从而进一步提升中国制造业产品国际竞争力。
在经过4个月的调研走访后,由21世纪经济报道发起组织的调研团队,联合推出了《中国制造业竞争力报告》。报告指出,国内智能制造面临着区际发展不平衡的境况,和传统制造一样,主要是分布在三大增长区域:珠三角、长三角以及京津冀。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金山认为,制造业的核心在于“怎样生产”。上述报告显示,未来全产业链竞争将成为一种趋势,而“波浪曲线”将取代“微笑曲线”,通过智能制造系统(IMS)能做到分布式的系统生产。
刘金山表示,与发达经济体走过的制造业路程相比,我国智能制造才走了不到30%的路程,到2025年,我国智能制造将能够走50%以上的路程,2035年预计能够走过70%路程。
从“制造”迈向“智造”,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深度交融的过程。在智能制造领域里,曾经因一味模仿而备受诟病的“山寨”企业,而今更多的是在合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基础上,使产品和服务能够更快地对市场需求做出反应,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360智能家居总裁邓邱伟表示,360在智能硬件行业里面做了不少布局,如智能家庭、车联网、可穿戴设备等。与此同时,他也在反思,物联网硬件产品是不是只要连上网,或者是有一些智能功能,就称得上是智能硬件呢?
据邓邱伟介绍,360的智能硬件,如智能摄像机、儿童机器人等产品,深度应用了360搜索大数据,加入更多人工智能的元素,增强了产品的实用性。“举例来说,360智能摄像机植入了人脸识别的算法,可以辨认出家庭成员,可实时监控独居的老人或儿童的动态,保证家人的安全。”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各地先后出台了机器换人的补贴政策,让国内机器人产业迎来有史以来最好的发展机遇。来自广东的巨轮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最初是轮胎装备的制造企业,随着国内机器人和智能设备市场的需求不断旺盛,在2013年成立了机器人事业部,并以智能装备作为主要发展方向。总经理杨煜俊认为,目前国内装备制造行业正处于“工业机器人10时代”,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在人机协作领域仍是一片空白,对于智能制造企业来讲,这同时也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除了依赖于材料、技术、流通方面的革新以外,在很大程度上还有赖于供应链的优化。
作为钢铁B2B平台,找钢网背靠多家知名风投机构,近年来扩张十分迅猛,今年年初宣布完成超10亿元的E轮战略融资。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行业内有170家钢铁电商,面对激烈的市场厮杀,找钢网首席执行官郎永淳认为,通过供应链的优化乃至流通的倒推,找钢已经能够在行业里初步展现出良币驱除劣币的面貌。从工业智能的角度思考,郎永淳表示,未来将借助工业互联网进一步的推动,促成生产端平等发展,同时通过全球化的企业合作,进一步提高企业效益。
资本助推实业成长

事实上,传统制造企业的升级转型离不开资本的积累、推动,而严格说来,金融机构赚取的每一分钱都是实体产业的所创造剩余价值,两者间的关系十分微妙。如何借助金融资本的力量,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普华资本合伙人周密表示,资本和产业对接一般有两类形式,一类是股权投资,另一类则是债务投资或者综合的融资方式。随着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企业对于并购贷款、银团贷款、跨境资金往来等金融服务需求在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国内的银行业也在推出相应的创新金融产品。
北京银行总行小企业事业部副总经理段红立透露,北京银行在中关村成立了小巨人创客中心,不仅为创客提供办公场所,还有专业的创业导师进行辅导,为他们提供起步阶段的支持。目前小巨人中心会员达到了近一万名,约有3000家小微企业已经获得了300多亿的融资支持,同时也获得了近五亿的股权投资。
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的过程中,商业银行也面临同步调整信贷投放和创新金融服务新方式的问题。广发银行副总经理杨悦认为,《中国制造2025》明确划定的十大重点领域不仅为银行后续的信贷投放和综合化金融服务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银行业的转型提供了政策契机和项目储备。
“随着人工成本提升和智能设备及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未来在资本市场,智能制造毫无疑问会成为主要亮点,广发对于智能制造企业也会给予更多的资源配置,包括授信业务的支持。”

内容简介:

“互联网+金融”让金融业经历了10时代的渠道金融和20时代的技术金融,现在到了30时代的创新金融。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移动化、云计算、大数据等大趋势已经使30时代金融业的“基因”发生质变,其架构中的“底层物质”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种变化使传统金融业版图日益模糊,促使传统金融业务与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更加融合,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技术创新,产生出新的金融生态、金融服务模式和金融产品。反映在金融市场上,具体表现为金融要素市场化、金融主体多元化、金融产品快速迭代过程正在发生等,这些表现我们称为“新金融”。新金融是针对互联网金融的新变化而言,创新是新金融时代的明显特征,因此也可以将互联网金融称为新金融,或更准确地称之为“新金融30”。

新金融30的市场表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与移动应用,包括各类智能终端不停地通过连通的方式连接各类客户、资产和资金。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大量新的金融模式,并且形成了第三方支付、P2P网贷、大数据金融、众筹、信息化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门户六大互联网金融模式。二是出现了大量的金融组织机构及金融业态,如私募基金、保理公司、融资租赁等,金融业态意义上的范畴可能更大。三是新金融产品层出不穷,诸如股权投资基金或私募股权投资(PE)、并购基金、风险投资(VC)基金、天使投资基金、新三版投资基金、阳光私募基金、各类交易所产品合约投资、融资租赁类、非公开化融资、P2P、P2B及保理类产品、类P2P、众筹等。

新金融核心是找到性价比高的市场,并且通过各种技术“圈”出自身管理能力范围内的市场。举例来说,在保险、银行等领域,我国传统企业还有很多没有解决的问题,新金融则能通过各种手段,在传统金融中切出没有被传统金融服务机构解决的市场,从而创造出新的“蓝海”。这不仅需要考虑差异化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打造互联网金融生态圈。

构建新金融生态圈必须注重行业渗透和融合、创新服务及风控体系构建。为此,要看准社交化、移动化、专业化和场景化的发展方向,抓住资金端和资产端这两个互联网金融行业至关重要的端口,创新商业模式,延伸金融应用领域,并理解“合规、稳健、科技金融、普惠金融”这四个关键词。

本书全面阐述了新金融30的机遇、挑战及应对措施,书中既有政策解读,更有基于大量正反两方面实例的案例分析;既有权威的指导意见,也有业内人士的真知灼见,更有作者本人的实践经验分享。该书理论上高屋建瓴,实 *** 上指导性强,是互联网金融行业研究者、从业者、参与者的必备读物。

编辑推荐:

推荐1:新金融30的行业模式不断调整,将迎来规范发展,更为健康地前行。

推荐2:看准社交化、移动化、专业化和场景化的发展方向,抓住资金端和资产端这两个互联网金融行业至关重要的端口。

目录:

第一章 新金融的变革:从10时代到30时代

10时代:通过网络渠道销售金融产品 

20时代:通过网络平台定制金融产品 

30时代:通过互联网创新业务模式 

第二章新金融30时代的机遇、挑战及应对措施

三大机遇:优势明显、潜力巨大、效益突出 

三大挑战:安全风险、政策风险、经营风险 

应对措施:产品研发、模式创新、平台创新、行业再造、生态建设 

第三章 新金融30的新四化

一化:社交化 

二化:移动化 

三化:专业化 

四化:场景化 

第四章 不走寻常路:新金融30的三种新玩法

玩法一:多元资产端 

玩法二:黏住投资者 

玩法三:打造生态环境 

第五章 新金融30的十大业务形态

形态一:金融产品网络营销 

形态二:网络金融资产管理 

形态三:网络小额贷款 

形态四:网络消费金融 

形态五:在线社交投资 

形态六:金融产品搜索 

形态七:金融在线教育 

形态八:P2P金融 

形态九:互联网众筹 

形态十:供应链金融 

第六章 新金融30的四大应用场景

场景一:新金融30+房地产 

场景二:新金融30+汽车 

场景三:新金融30+电商 

场景四:新金融30+农业 

第七章 发展新金融30的四个关键词

关键词一:合规 

关键词二:稳健 

关键词三:科技金融 

关键词四:普惠金融 

第八章 新金融30的五大趋势

趋势一:监管趋严 

趋势二:行业集中度提升 

趋势三:行业内平台相互并购 

趋势四:迎来集体转型期 

趋势五:科技驱动未来 

参考资料 

精彩试读:

新金融30不仅仅是把线下金融业务搬到网上,而是一种全新的金融生态,是一种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互联网必将推动金融业的深刻变革,类似第三方支付、人人贷、阿里金融的新金融30产品和服务也将层出不穷。因此,新金融30时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一定的挑战,需要我们积极应对。

三大机遇:优势明显、潜力巨大、效益突出

新金融30时代将技术应用到金融领域,通过工具的变革推动金融体系的创新,从而改变了传统的金融信息采集来源、风险定价模型、投资决策过程和信用中介的角色。在这场新的蝶变中,新金融30时代呈现出优势明显、潜力巨大、效益突出三大机遇。

●机遇一:新金融30具有巨大优势

新金融30,由于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大数据有利于客户行为研究的深化,对于进一步开展金融服务创新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是传统类似服务难以做到的。新金融30能够填补传统金融服务的“盲区”,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新金融30有助于服务创新。传统银行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新的应用场景,将金融服务延伸至各个领域。

在广发银行看来,数字化应用早已不是简单地把银行业务线上化或是20时代的移动互联,数字化30时代更注重双向交互能力。为此,广发银行基于新应用场景,研究如何将金融服务延伸至可穿戴智能设备等新载体,以及在智能投顾、财务管家、物联网及VR应用等领域的服务创新。该银行将网络金融业务视为公司发展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鲶鱼效应”,激活了该行各业务板块的数字化革新。截至2016年6月30日,广发银行网络金融创新业务主动获客规模近270万。

近年来,广发银行积极与各类市场主体开展数字化跨界合作,与人寿、银联、BAT、移动运营商等海量客户企业,以及大量中小微企业建立了伙伴型的合作关系。积极参与行业联盟,通过接口互联、数据合作和平台共享等模式,致力于系统互联、账户互认、资金互通,持续建立良好的新金融30生态环境和产业链。同时,广发银行积极推动O2O场景融合,如2016年推出的“智慧医院”方案,通过“线上平台+自助终端”整体解决方案,实现了医院高效运营,便利患者就诊。

传统银行业应对新金融30,需要以客户为中心,做到了解客户、为客户提供整合的服务渠道、提供有针对性的营销服务和创新金融服务;而银行对信息科技则更应该放宽各种限制,通过制度改革来激励创新,发挥科技引领作用。

二是新金融30具有数据信息积累和挖掘优势。新金融30在运作模式上更强调互联网技术与金融核心业务的深度整合,凸显其强大的数据信息积累和挖掘优势。通过将电子商务行为数据转化为信用数据,并以此作为依据控制信贷风险,使能够获得信贷资源的人群得以向下延伸。

2017年7月31日,财富中文网发布了《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搜狐集团旗下的新金融30平台搜易贷榜上有名。搜易贷自2014年9月上线之初即确立了“垂直、O2O、平台化”三大战略,深耕行业细分市场,现已完成房产和汽车两大垂直行业的全产业链布局,2016年上半年推出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小狐分期,在电商、游戏、教育、旅游等领域拓展。

截至2016年5月31日,平台累计交易额突破119亿元,注册用户超过146万人,单月成交额超126亿元,作为一线互联网金融平台,搜易贷发展速度稳居行业前列。此外,搜易贷一直秉承科技金融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大数据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智能技术等在借贷、投资过程中的应用,目前在借贷流程方面、风险审核方面、智能分散投资方面等应用效果显著。

搜易贷上榜《财富》中国500强,与其利用新金融30进行数据信息积累和挖掘有很大关系。搜易贷自2016年3月首批加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后,就接入了央行支付清算协会主导建立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信息共享系统,共享平台相关借款人数据情况,为国家征信数据做出贡献。同时,围绕监管思路建立了全面、透明的信息披露体系,与相关机构合作,直接切入消费场景,提供全线上系统对接、大数据风控、用户先消费后付款等服务。更为重要的是,搜易贷打造了智能风控系统。搜易贷参照国际金融行业巴塞尔协议构建全面的风险管理框架,结合垂直行业本身的特性和大数据技术制定智能化风控模型,并已逐步应用到薪易贷、小狐分期等产品,不仅帮助传统征信体系内信用数据缺失的用户获得借款;而且申请更便捷,审批效率得到较快提升。

事实上,作为搜狐旗下企业,来自IT行业的搜易贷天然就有大数据、云计算优势。搜易贷一上线,就打出了“最放心”平台的旗号;立体化风控体系的保障,也是搜易贷能迅速进入行业第一梯队、交易额最快破百亿的关键原因之一。搜易贷利用现有的数据资源,通过精准的历史数据,精确预测包括违约率、早偿率等固有风险指标,优化整个产品的风险敞口。

搜易贷建立的立体化风控体系包括多个维度,如甄选优质项目、加入新金融30风险共享系统、签约民生银行资金存管、企业征信牌照等方面。其中,尤其是与民生银行的合作,更是P2P行业发展的里程碑事件。例如在甄选优质项目方面,搜易贷有“七重风险控制保障”,如投资人所有资金都是专款专户,物理隔离,严格选择合作伙伴,采用小额分散的模式及国际水准的风险决策引擎,应用已有互联网和大数据,能够更加信息化地完成风控。

三是新金融30具有巨大的成本优势。利用自身海量的客户资源及信息挖掘优势,通过互联网及时记录并查看交易记录,分析财产状况、消费习惯等,从而解决借款人的信用评级、交易费用、风险评估等问题。这些优势是传统金融机构无法低成本做到的,对于解决当下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困境颇有益处。小微企业融资的主要障碍就是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新金融30的优势恰恰就在这两个方面。

在监管部门的监管引领下,南阳市各银行业机构加大了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有效支持了小微企业发展。截至2016年10月末,全市银行业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8656亿元,同比增长1847%,与年初相比增幅1467%,高于全市各项贷款59个百分点;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9615%,较上年同期上升262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户数1028万户,较上年同期增加061万户,顺利实现了银监会提出的小微企业贷款增长“三个不低于”目标。

随着新金融30的快速发展,小微企业能够借助新金融30获得透明度更高、参与度更高、中间成本更低、协作性更好的融资方式。

是的。
销售是指把产品推荐给别人,通过产品特点,优势等,让别人来购买你的产品。物联网产品经理负责物联网产品的线下线上产品工作及运营方面,还有为客户推荐并购买物联网产品,目前主要以销售为主,所以物联网产品经理是销售。
与内外部客户积极沟通,收集、分析、挖掘客户产品需求,制定并编写产品需求说明书以及协调和组织产品模型开发,负责公司物联网AIoT平台相关规划设计工作,包括目标用户分析、业务价值定位、产品原型开发、产品立项、并推动落地实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0467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