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接私活完整攻略

程序员接私活完整攻略,第1张

接私活 对程序员这个圈子来说是一个既公开又隐私的话题,不说全部,应该大多数程序员都有过想要接私活的想法,当然,也有部分得道成仙的不主张接私活。但是很少有人在公开场合讨论私活的问题,似乎都在避嫌。就跟有人下班后跑滴滴一样,程序员私有时间接点活挣点钱不也很正常么,不过不要在上班时间就行,就跟你上班期间出去跑滴滴一样。

当你竭尽全力想要去接私活的时候一定做过这样的事,百度搜索“程序员如何接私活”或者“程序员到哪接外包”之类的问题,那么相信你也一定看到过让你不要接私活的帖子,观点大概就是:

把有限的时间花在提升自己的能力上,技术深度,技术广度,或者多阅读书籍,丰富自己,这样有可能比做外包收益大。

这里就不跟大家讨论该不该接的问题了,很明显,我接了。首先跟大家分享几个项目案例。

案例1

大概是13年14年左右的样子,谈到一个项目,做一个APP连接甩脂机,通过蓝牙模块传输数据,便于手机上观察,大概这样。依稀记得跟甲方项目经理沟通需求时,他拿了一个 Android 2x 系统的手机给我演示了QQ的一些功能,我一本正经的跟他说,“你放心,这个肯定做不了”,他当时就懵了因为我并不想兼容2x版本的系统。后来进入签合同阶段,这家公司不大,事儿倒是不少,又是身份z复印件,又是按指纹。这个项目是我外包生涯中的一次滑铁卢,为什么呢,因为我竟然同意了不用付定金,等项目开发中期再支付第一笔费用。带着一个他们提供的蓝牙硬件模块,回去了。后端开始编写API,Android iOS 开始研究蓝牙数据传输,噼里啪啦直接把项目做完了。测试包发过去了,结果大家能想到,不给钱!

我至今都记得这家公司的名字,不知道倒闭了没有,我们整个团队一分钱没得到,项目以失败告终。

案例2

一个汽车后市场项目。当时市场上有一款APP,养车点点,后来已经改名,叫典典养车,我们当时要做的就是抄袭它,功能类似,整个项目差不多十几万。甲方是做汽车零配件的,在上海有很多家店,每次交流的地址在一家咖啡馆。两个多月后,项目上线,经营一段时间后,甲方意欲挖我们过去,毕竟项目是我们做的,他想把原班人马招过去,婉拒。

案例3

一个海外社交项目。这个项目比较小,只做 Android 一个端,原因是甲方招聘的 Android 人员离职了,时间紧急,就让我接了。比较顺利,对方提供视觉稿、API,我开发 Android 即可,项目也没啥难度,我闲着无聊,特地给他们做了一些交互动画,甲方验收的时候非常高兴,直言比他们自己员工做得都好。

还有很多其它项目就不一一介绍了,小到做一个控件,几百块,千把块,大到几十万的项目,从整理需求到设计到开发。当然,也不是什么项目都接,举个例子,以APP为例,在甲方提供API和视觉稿的前提下,一个端低于2万的项目从来不接。

做私活挣钱吗?不挣钱是脑子进水了吗。尤其对于刚入场的选手,外包收入可以说抵你一年的工资都可以。不仅挣钱,还特别积累经验,外包项目五花八门,搞地图的,搞语音的,搞视频的,搞蓝牙的,能帮助初级选手快速成长。

做私活累吗?相当累。白天黑夜,从无周末。项目一旦接下来,从此进入心事重重的生活,不到最后交付那一刻,不会停缓。周末是最佳的工作时间,平时下班晚的话还做不了,所以几乎没有休息时间。

重点来了,到哪里接呢?

初级选手自己乱七八糟找项目,高级选手项目找上门。做私活一定要找到最佳状态,不然就是受罪。什么是最佳状态,就是当项目找上门时, 想做就做,不想做又想赚就转。 那么到底有哪些方法可以接到私活呢?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有哪些方法我一一说来。

方法1

各个众包平台。这是入门级的手段,也是最容易做的方法。有哪些众包平台就不用我一一细说了吧,猪八戒,威客网,CSDN 也有外包频道,一些技术论坛,海外的 Freelance 网站等等,每个都注册一遍,前期比较麻烦,各种资料需要填写,团队介绍,历史案例。注册之后理论上就可以投标项目了,不过如果需要认证的话,还需要继续花钱,很多项目只有花钱之后才有机会投标,这个就自己评估吧,我没花钱。通常没啥好项目,钱哪有那么容易赚,都是些边边角角稀奇古怪的项目。当然,即便是被别人挑剩下来的项目,也不排除有好项目,你要一一去沟通才知道。

方法2

主动联系各个外包公司,成为他们的备选开发人员。外包公司接单子的手段肯定比我们个人高明多了,他们就靠这个吃饭的,当他们出现人员紧缺、项目过剩、员工离职等情况时,不排除他们会考虑找临时替补人员,甚至把项目整包转出去。如果你身边有朋友开外包公司的,那很好,先天优势,长期互助。但是大部分人也许并没有这样的资源,那么这就是个体力活了,在方法1的基础上,部分平台会留下甲方的,比如猪八戒,你直接搜索软件外包服务商,他们的介绍页面上通常会有他们的手机号码和邮箱等信息,或者当你点击“在线咨询”“与我联系”等类似按钮的时候,他们的自动回复也会出现一些QQ号、手机号、邮箱等联系信息。

这边我只是以其中一个平台为例,只要你用心,各个平台你都能扒到一些有用的信息。拿到这些信息之后你就可以把你编辑好的话术发给他们,也可以直接加他们微信,通常手机号码就是微信,不要怂,直接跟他们联系,打电话、发邮件、发QQ,发微信,把你想要做外包的意图告诉他们即可,然后就静静的躺在他们的朋友圈里,或者被遗忘,一两个月问一次好打个招呼,不要太频繁,这也算是人际关系的维护,看你本领了,多认识点人没坏处,剩下的就是平淡的等待了,如果他们会联系你的话。

方法3

跟身边的开发人员灰度交流。你没有项目,不代表别人都没有,如果别人愿意带着你的话,这也算是一个渠道。什么是灰度交流,就是半含蓄状态,文章开始我说了,程序员接私活是一个既公开又隐私的话题,不过这个度大家自己把握好,搞不好丢饭碗,把握不好的还是放弃这个方法吧。

方法4

人脉资源。除了从网络上接项目,或者吃外包公司的残羹冷炙,还有另外一个类别的项目,那就是创业者。在这个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盛行的时代,创业者也是一波接着一波,虽然热度有高有低,但是从不缺。组建一个公司,组建一个技术团队需要一笔不菲的费用,尤其软件开发人员的工资,将成为一个创业公司的沉重负担。种子投资,或者天使轮投资能有多少,对大多数创业项目来说,几十万,一百万,两百万,或者五百万,基本顶天了,这些钱能维持一个团队多久,何况还有很多创业者并没有拿到融资,他们等着先开发一个上线项目,再拿项目去找投资。如果你能接到这样的项目,那也是很爽的,不过通常这类项目靠熟人介绍,但是你千万要注意,一定要营造良好的口碑。有条件的话,也可以做套名片,几十块钱,够发好久的。

做私活没有稳定的渠道,你可能一直找不到项目,也可能一年一个项目,重点是心态,不然你将陷入困扰的情绪当中。有更好,没有拉倒,找到最舒服的状态。

当项目来临时,该如何报价?

价值都是相对的,一定要有自己的心理预期,有些人觉得五千很值,有些人觉得一万很值。不要饥不择食,不管多廉价都接;也不要人心不足,吃着碗里看着锅里,或者觊觎别人的高价。跟对方交谈时,一定要快速判断彼此是否是目标客户,不要啰嗦太多,你的心理预期是几万,对方的心理预算是几千,这样的项目还谈个啥,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大家是否可以继续谈下去,否则浪费不必要的时间。如果大家心理预期差不多,对方不是那种想三千块钱做个淘宝的,则继续往下进行。有的甲方要求不多,很爽快,这样最好,有的甲方需要出报价单,那么就详细沟通需求,整理报价,整理报价是一个费时的过程,不要嫌麻烦,我们不是服务商,我们是抢食的个体,一定要不怕付出,哪怕一无所获。

甲方有可能只是来询价,也可能等你出完报价单再回去比价,还是那句话,不要怕吃亏。如果甲方是个体的话,通常很好弄,但是甲方是商家的话就麻烦一点,一定要问清楚是否要开票,开票是要税的,不过羊毛出在羊身上,告诉他我们的报价是不含税的,如果要开票的话要加上税钱,20万的话,差不多几千块钱,看对方要求开什么类型的票。开票的话可以自己去税务局开,不过我没去过,如果自己认识几个开公司的朋友的话那是最好,让他们帮忙开张票,把税钱贴给他们。

如果你觉的开票你对来说很难实施的话,那么有三个方案,一是放弃,这样的单子直接不要接了,继续寻找下一个单子;二是先接下来再转包,转给其它的外包公司做,不过你要估摸好有公司接,有朋友做外包公司那是最好的,相互帮忙,但是这种方案并不推荐,原因是不好把控项目进度和质量,还担风险;三是把项目介绍给认识的公司去谈,谈好了你拿提成,这样你既不担风险,还赚点快钱。

付款方式该如何确定呢?

切记,必须付定金,越多越好。通常我的付款方式是442,即预付40%的定金,项目提测再付40%,项目上线付清余款20%,这套方式针对个人比较好用,针对公司不好用,公司通常会留一笔费用在上线后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再付清,所以付款方式可以改成5311,即预付50%的定金,提测30%,上线10%,上线运营一个月后10%,坚持一个原则,前期付的钱越多越好。

接下来就是签合同了

一般只有个人才可能不要求签合同,大多数情况还是要签合同的。合同尽量你来拟定,不会写的话上网抄,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权益,重点是防止被对方坑。比如在合同中一定要写好适配哪些系统哪些浏览器,基于哪个版本开发等等,做得到的就写,做不到的别乱写,合同这东西,在心情好的时候怎么写都无所谓,心情不好的时候大家只能拿合同说话,你可别赔个十万二十万的,吓死你。

整个接私活的过程差不多就是这样了,最后,我再强调几点 注意事项

end

自从某大佬喊出物联网 (IOT,Internet of Things)是Next Big Thing之后,物联网才开始热起来。但是你对物联网有什么概念?物联网和我们生活有什么关系?物联网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商业模式?

什么是物联网?

你们有没有想过,物联网的时代,会是怎样的模样呢?

套一小段小米创办人雷军接受《福布斯》(Forbes)杂志专访时所说的,“我希望有一天你掏出小米手机,家里的智能设备都能连在一起,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如果把雷军先生的话延伸来看,在物联网时代,每个人家里的手机、冰箱、桌子、咖啡机等物品会变得更有人性。怎么说呢?家里的冰箱会主动告知冰箱内还有多少食材、多媒体设备会自动播放音乐、电视会挑选您有兴趣的新闻、然后在你梳洗的同时,咖啡机会自动磨豆子煮咖啡等您来品尝。

开车出门上班或是游玩,您的爱车会告知应该怎么走才能避免塞车,或是告知哪里有停车场,减少您把宝贵时间耗费在车阵或是找寻停车场上头。甚至,你要出门前或是去拜访客户前,手机会提醒您:“亲爱的主人,今天早上温度偏热,但中午过后会下雷阵雨的机率为70%,提醒您带把伞出门。”

听起来如何?期待吗?

物联网的未来发展?

其实,物联网概念于1998年出现,但当时技术价格昂贵,所以一直处在“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阶段,到了2007年,iPhone的上市为物联网拉开序幕。有兴趣了解物联网历史的朋友,请自行利用谷歌大神查询,谢谢。

物联网未来发展有几大主轴:智能汽车、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能工厂、智慧医院和智慧学校。

友讯董事长高鹤轩表示:“物联网起飞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智能手机,我们使用手机控制智能车、智能家居与智能手环,手机是物联网装置的 *** 控中枢。”

总而言之,物联网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也能带来更多的“安全”。例如英特尔在物联网论坛曾展示输油管检测系统,漏油时传感器会发出讯号,避免类似高雄气爆事件重演。中兴保全在嘉义小装置地震警报电梯,其预警机制让学生不会因地震而被关在电梯里。

当然,想要把物联网做得好又让普罗大众皆能受益,不单单要有大数据做为基础,还要有其他的硬件来帮忙,方能达到“万物皆联”的终极目标。

拜物联网崛起所赐,有3大领域藏着惊人商机!分别是:1 终端/零组件;2 平台;3 服务。不过呢,因为物联网目前尚处于早期阶段,各大厂商仍在彼此角力中,尚未有一个强而有力的物联网标准与系统。尽管如此,各方专家依旧预估至 2020 年,物联网将可创造全球145兆亿美元的商机喔!

在物联网这个浩瀚的产业中,中国有一些厂商亦能躬逢其盛。

未来,网络与我们的生活将更加紧密结合,但罗马并非一日塑成的,这样的改变需要时间,就跟投资一样,需要时间来累积才能看到甜美的果实。因此,在商机还未大爆发之前,若能先抓住趋势、找到正确的投资标的,相信您未来帐户内的数字,亦会跟物联网一样令人期待啰!

发掘科技一家专业的物联网硬件方案公司:发掘科技

 1、 未来是万物互联&万物智能黄金十年,市场空间可观。物联网市场规模超万亿,未来仍存广阔市场空间。 目前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已超过 2 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速持续维持在 20%以上,同时 IDC 预计 2025 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达到 11 万亿美元。物联网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主要来源于: (1) AIoT 科技 大方向,未来规模高速增长。预计 2022 年 AIoT 市场达到 7509 亿元, 2018 年-2022 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305%。 (2)5G 为基, 物联网连接数持续快速增长。 物联网连接数预计在 2019-2025 年将以 21%CAGR 增长,同时产业物联网领域连接量将成为主要增长贡献。 (3) 物体数据开始产生交互属性, 物联流量释放数据商业价值。 物联网时代实现万物互联,提供物体的流量,创造新的数据价值。 2、 十年沉淀,多核驱动物联网产业加速发展 核心驱动一:技术/产品/产业链日趋成熟。 网络由局域到广域、由窄带到宽带、由低速到高速。 另外, 物联网产业链各层不断发展完善: 1芯片/模组性能指标逐渐优化,应用场景不断扩展; 2网络覆盖不断完善, 4G/5G 与 NB-IoT 基站数量快速增长;3平台建设赋能物联网; 4应用场景不断拓宽。 核心驱动二:降本增效助力物联网普及。 1 摩尔定律推动芯片硬件价格快速下降;2规模效应推动模组等产品价格下降; 3 流量资费快速下降; 4物联网助力企业经营/生产效率提升。 核心驱动三:场景丰富+数据闭环+巨头加速入局,释放物联网显著商业价值。 1物联网应用场景经历由单一到丰富,由简单自动化到智能化演进; 2数据也从单一采集到产生数据交互,提高产品/应用粘性,数据链条从底层芯片、 MCU、通信模组、网络覆盖到中上层 *** 作系统、应用平台全打通,生态构建和商业闭环加速释放物联网商业价值;3以华为/小米/高通/谷歌/腾讯等为代表的 科技 巨头纷纷入局 IOT,引领产业加速发展; 核心驱动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IOT 应用边界不断拓展。 传统产业发展至今也将面临数字化转型,应用物联网,拓宽物联网产业边界。 3、 科技 巨头积极布局 AIoT,引领行业加速发展 以互联网企业、设备商、 芯片以及硬件终端为代表的 科技 巨头积极布局 IOT。 (1)阿里巴巴以阿里经济体为核心,向天猫精灵与阿里云 IoT 提供业务支持,打造AIoT 生态。(2)京东构建小京鱼智能平台,提供 AIoT 解决方案;(3)华为开启 AIoT新篇章,覆盖包括电力、交通、 汽车 等多个领域;(4)苹果围绕 iOS 布局,储备丰厚 AI 能力;(5) 高通作为万物互联践行者, AIoT 布局多场景应用;(6) 小米核心技术为 AIoT 发展提供支撑,打造包括家庭、个人与智能生活三大应用场景;(7)美的打造智慧家居 AIoT 应用场景。 4、产业链(端、管、云) 及相关标的: 端: 1)传感器:步入智能化阶段,车联网是主要发展阵地——海康威视、大华股份、 韦尔股份、必创 科技 、汉威 科技 等; 2) MCU:芯片级的计算机,智能控制的核心——拓邦股份、和而泰、兆易创新、中颖电子、瑞芯微、全志 科技 等; 3)通信芯片: 基带射频两大阵营,蜂窝、 WiFi、 LoRa 各放异彩——乐鑫 科技 、翱捷 科技 、中兴通讯、华为/高通/MTK/展锐等; 4)通信模组:联网基础枢纽,承上启下重要一环——广和通、移远通信、美格智能、 有方 科技 、 日海智能等; 5) 终端: M2M空间广阔——鸿泉物联、威胜信息、移为通信等。 管: 无线传输为主,短距和长距各擅胜场——中兴通讯、三大运营商等 云: 物联平台,应用层进行管理和分析的天地——涂鸦智能、 思科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0467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