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模块WIFI的AP和STA的区别

物联网模块WIFI的AP和STA的区别,第1张

天工测控WiFi模块

WiFi模块选型表

AP模式: Access Point,提供无线接入服务,允许其它无线设备接入,提供数据访问,一般的无线路由/网桥工作在该模式下。AP和AP之间允许相互连接。

Sta模式:Station, 类似于无线终端,sta本身并不接受无线的接入,它可以连接到AP,一般无线网卡即工作在该模式。

模块的引脚图如下:
      这个Wifi模块的主芯片Cortex-M3内核,288K的SRAM,有最大2M的Flash空间,是一款性价比不错的Wifi芯片。只要提供VCC(33-36V),GND,Reset就可以实现物联网的功能,对于模块的传统应用,EEL-WifiM600提供完善易用的AT命令,方便用户外挂便宜的MCU实现物联网。

应用场景一:
        这是一个比较经典的Wifi物联网应用场景,普通用户或者管理员,通过平台服务器管理或者授权来链接Wifi模块,由Wifi模块自带的GPIO/ADC/PWM等硬件资源,控制或者采集现场的模拟量和数字量,达到主人和设备的交互。

应用场景二:
      这个应用场景是某个 Wifi 模块为 AP, 模式接入控制用户, 若干 Station模块 (最大可以是 8 个 Station 模块 )接入这个 AP 模块 ,最多接入 15 个TCP/IP 链接 ,n Station 端实现模拟量,数字量,传感器等等的采集,控制,接口设备的控制 ,不需要服务器接入,自成系统。用户的手机就可以有效的控制或者采集比较多的现实中数字模拟量。

应用场景三:
      这个种用场景是 可以大规模的接入模拟,数字终端,只需要 配置一个 Wifi 接入通用路由器就可以了 , 我们实际测试可以很大的设备接入量,服务器管理简单,用户 *** 控容易。

eeLanguage的应用:

hc25是串口WiFi模块,类似市场上常见的ESP8266串口WiFi模块,串口WiFi模块是应用极广泛的一种无线通信模块,基于通用串行接口特性,符合IEEE80211 协议栈网络标准,内置TCP/IP协议栈,而安全方面来说,支持多种无线网络加密方式,能充分保证用户数据的安全传输,包括:WEP64/WEP128/ TKIP/CCMP(AES) WEP/WPA-PSK/WPA2-PSK。能够实现用户串口、以太网、无线网(WIFI)3个接口之间的任意透明转换,使传统串口设备更好地加入无线网络。

工作模式:串口WiFi模块工作模式有两种工作模式分别是AP和STA,AP就是热点也就是说它作为AP模式自身可以辐射出一个无线wifi网络,STA就是站点模式,客户端模式,也就是像我们电脑连接路由器一样,它相当于电脑的角色。

应用实例包括:公用事业和智能能源:恒温器、照明控制、EV充电器、智能仪表;零售:POS终端、无线价签、数字远程标牌;消费电子:远程控制、网络广播、家庭安保、玩具;远程设备管理:位置和资产追踪、汽车、代码更新;医疗、健康和保健:患者监护、健康设备、实时定位系统;工控:化学传感器、无线控制器、安保系统、M2M通信等。

应用场景

智能插座智能插座方案主要以串口WiFi模块为基础,实现无线数传、控制等功能。方案包括:1) 硬件参考设计;2)云平台服务;3)iOS,Android APP设计服务;4)嵌入式软件服务;5)WiFi模块。智能插座方案说明:手机APP通过路由器连接WiFi,控制内置串口WiFi模块的WiFi智能插座,实现不同的功能,比如可以定时,延时,自动报警;通电、断电以及usb充电,网络远控,电量统计,节能省电……等 *** 作;在WiFi辐射范围外,也可以通过云端来实现控制。

远程视频传输基于大功率图传WiFi模块SKW77的无人机远程视频传输解决方案。在无人机和地面的中继器内加入串口WiFi模块,手机通过与无人机和地面的中继器内置的串口WiFi模块给无人机传递控制信号,控制它的飞行方向、距离、速度、倾斜角度等等。远程视频传输方案说明:手机端通过WiFi与地面中继器的的WiFi模块SKW77建立连接,地面中继器的WiFi模块SKW77通过WiFi再沟通无人机的WiFi模块SKW77,既可以发送来自地面手机端的控制信号,也可以通过WiFi传输无人机航拍的视频数据到手机端,进行实时查看!

家庭网关网关可以实现感知网络与通信网络,以及不同类型感知网络之间的协议转换,既可以实现广域互联,也可以实现局域互联。此外家庭网关还具备设备管理功能,用户通过家庭网关可以管理家庭内各种家电和设备,了解各家电和设备的相关信息,并实现远程控制。家庭网关方案说明:内置串口WiFi模块的家庭网关设备内部,集成了几套常用自组网通信协议,能够同时与使用不同协议的设备或子系统进行通信。用户手机只需对网关进行 *** 作,便可以控制家里所有连接到网关的智能设备,从而实现通过智能家庭网关作为家庭网络控制中心的功能。

蓝牙网关物联网应用场景中,BLE蓝牙和WiFi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两种无线通信方式,而蓝牙网关是一个集成BLE低功耗蓝牙和WiFi的网关设备,蓝牙网关内置WiFi和BLE低功耗蓝牙两种无线通信方式,WiFi与BLE蓝牙之间通过串口实现通信,可灵活应用于各种场景。蓝牙网关方案说明:移动的蓝牙设备进入某个蓝牙网关的范围,和蓝牙网关的蓝牙部分进行连接,并将传输当前数据;蓝牙网关的蓝牙部分接收到数据,和WiFi模块通过串口连接并传输数据;蓝牙网关WiFi部分通过无线路由器将数据上传到服务器(此时蓝牙网关需要DC_5V供电) 或者蓝牙网关WiFi部分通过RJ45连接POE交换机将数据上传到服务器(此时蓝牙网关可直接用POE供电);控制端加载服务器数据,并对当前的情况进行控制修改;服务器经过计算和分析将蓝牙设备的定位信息在前端显示,控制指令也可通过服务器传给蓝牙网关的WiFi,WiFi传输给蓝牙,蓝牙传输给蓝牙设备实现控制。

L107核心模组是一款基于台湾MTK MT7688/MT7628通用的WiFi智能模块,符合IEEE的80211 b/g/n标准,可支持5个Ethernet有线 接口可配置WAN/LAN,1路USB Host接 口,1路SD卡接口,1路音频IIS接口,串行通讯IIC接口,串行UART接口3路,若干个GPIO它可以适用于很多场合比如:有线转WiFi、4G转WiFi、吸顶AP、4G路由器、无线音箱、无线存储扩容、无线图传、数据透传等等;通过FCC CE RoHs等相关认证。
◆MIPS架构CPU主频580M
◆支持64MB/128MB/256MB DDR2
◆支持8MB/16MB/32MB SPI Flash
◆超小体积40×25x30mm,采用邮票接口(半孔工艺)
◆WiFi信号可以使用I-PEX引出或邮票孔引出非常灵活
◆只需供电3V3系统即可正常启动不需要增加任何外围很好的减少成本
◆无线+有线路由器方案
◆无线支持80211b/g/n MT7688速率150MBPS,MT7628速率300MBPS
◆有线支持1WAN与4LAN,10M/100M 自适应,可以支持5有线网口
◆适中的RF功率消耗
◆480Mbps 的高速USB 20 Host接口
◆3 路UART(推荐UART0 专用于系统Debug)
◆I2S 数字音频接口
◆I2C 串行通信接口
◆TF卡存储接口
◆若干个GPIO可以通过软件配置模式

4G模块,也被叫作4G通信模块或4G DTU模块,他是物联网行业具有4G通信功能的一种产品,通过4G模块,我们可以实现工业设备数据通过无线4G网络传输到远端控制中心,并从控制中心通过4G模块远程对工业设备进行数据通信。从而实现工业设备通过无线4G网络的集中管理集中监控。通过4G模块可大大的减少运营人工成本。

4G模块的工作原理

近年来物联网行业飞速发展,通过各种物联网模块来代替人力,应用到了各行各业。那么4G模块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呢,我们就来分析4G模块塔石怎么工作的。4G模块是基于4G网络来进行通信的,4G模块是指支持TD-LTE和FDD-LTE等LTE网络制式的统称。具有通信速度快、网络频谱宽、通信灵活等特点。4G模块在硬件上将射频、基带集成在一块PCB小板上,完成无线接收、发射、基带信号处理功能。软件上通过4GLTE网络传输,对下位机modbus数据进行传输到服务器端,支持心跳包,注册包功能。并可支持软件支持语音拨号、短信收发、拨号联网等功能。

WiFi模块又名串口Wi-Fi模块,属于物联网传输层,功能是将串口或TTL电平转为符合Wi-Fi无线网络通信标准的嵌入式模块,内置无线网络协议IEEE80211bgn协议栈以及TCP/IP协议栈。传统的硬件设备嵌入Wi-Fi模块可以直接利用Wi-Fi联入互联网,是实现无线智能家居、M2M等物联网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串口WiFi模块的工作原理

串口WiFi模块的工作原理大致如下: 网络发送–TCP数据 => 模块 =>串口数据–单片机接收,反向也是一样的,模块作为一个数据传输的通道。

三、串口WiFi模块在智能插座上的应用

串口wifi模块数据传输速率比较低,一般在几K/S,所以这种传输速率不适合传输和视频等大文件,倒是非常适合传输小数据量的数据,比如开关通断信号、控制信号等。比如将串口WiFi模块应用在传统插座上,再结合手机app就能做成智能WiFi插座。见下图。

智能WiFi插座支持远程WiFi *** 控以及定时开关等功能,可实现在异地对家里各种家用电器的控制,比如控制空调、电饭煲、热水器等的开启和关闭, *** 作方便省心。同时,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开发更多的功能,比如定时延时,usb充电,网络远控,电量统计,节能省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0539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30
下一篇 2023-05-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