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各个相关产业链都有上市公司:
缆通: 依米康(精密空调)、英维克、佳力图
供电设备: 中恒电气(高压直流)、科华数据(大容量UPS)、科士达(UPS)、易事特
ICT设备: 华为、浪潮、长飞、亨通
光模块企业: (中际旭创、新易盛、华工 科技 、博创 科技 、)
IDC工程企业: 力阳 科技 、城地香江、科华数据、数据港,他们本身也投资IDC,工程+数据中心运营
IDC独立供应商: 万国数据、世纪互联、光环新网、数据港、宝信软件。
东数西算政策对行业是一个提振,国内公司都会积极参与到东数西算工程里面去。
2、西部地区存量机柜上架情况?客户构成?网络延时情况?
西部地区现在30%上架率,国家部委要提升到2025年50%。西部目前上架率不容乐观,未来两年增长。
主要客户构成:目前是冷数据存储为主和部分温数据,未来规划温冷数据、热数据客户导入。
冷数据:存储类数据使用频率不高,温数据:调取评率介于冷热之间。
西部互联网接入和设备这几年得到极大改善,东数西算政府部门会对西部IDC的I部分(互联网接入和传输)加大投入。
3、对一线城市核心卡位IDC议价能力影响?
比较前瞻难判断。我觉得对一线城市肯定有一些影响。一线城市数据中心议价能力售价情况比较乐观,可能保持稳定,稳中有升趋势:位置稀缺资源,成本压力转化(用电成本和运营管理费用有提升,传导到下游)。
溢价能力:东数西算是疏导北上广深一线城市IDC企业去十个集群区域做投资,比拼的是全网络的覆盖,包括一线城市和西部,原先资源很重要。未来在北上广深有布局同时相应国家政策布局西部的会有相当强议价能力。
4、互联网单G测算?
IDC=I+DC:
I:互联网+连接,运营商做投资;
DC:共享出租,地产属性。
I是IT+CT业态。
西部改变互联网连接和互联互通,做了很多网络直连,例如乌兰察布和北京。东数西算确确实实需要做网络直连、光纤直连、利用 搞笑 的路由器、交换机、光模块来改善互联互通。
光纤投入可能是百亿计,加上配套ICT设备可能未来五年大几百亿建设投入。
云厂商、互联网厂商西部布局:像美利云宁夏中卫6、7年前就筹备,AWS亚马逊、三大运营商、人民网人民数据在西部有超大数据中心建设项目。苹果iCloud落在贵阳、乌兰察布。共有云厂家都有基地型布局。
5、西部地区建设成本优势?
数据中心经过10多年发展建设成本计算都非常精准,每机电成本千瓦2W左右,西部和东部不会有很大区别。
土建成本不同地区区别有差异,占总成本比例不到30%。运营成本:电费、人员管理运营成本。
西部丰富电力资源,火煤、光伏风电,发电成本比较低,电价较东部有优势,国家政策是西部瓦特变比特,电力变数据存储计算传输,效率高很多,不用几千公里传到东部,节省电费成本。
乌兰察布发电成本2毛多,东部65毛。租金较东部便宜不少,西部单机柜比东部便宜,比如上海6000,内蒙3000-3500。
投资者提问:
1、北京上海上架率?今年趋势?
平均70%左右。北京会提升,上海会有压力,上海有能耗指标释放。今年北京上架率70-75,上海65左右。
2、西部上架率不高痛点?
西部有成本优势,30%是被平均数据,运营商上架率高,电信呼和浩特云基地60%。
第三方投资数据中心在西部在招商运营很多问题,西部没有完善的产业链,当地没有互联网企业产业链基础。
财政税收补贴吧东部往西部传。基础设施改善、网络延时可靠性可靠性,达到东部水准。
国家会把东部把供给减少,不批数据中心项目,让数据往西部走。未来西部会承接更多东部业务。
西部运营成本与东部价差:
西部是东部50-60%水平,东部6000。
西部基础设施条件有改善空间、配套产业链有提升空间。交通、酒店,人才培养运维。
建设1-2年,运维需要本地专业团队。很多西部只能L1/L2运维(物业),L3/L4(IT/CT、系统服务器)做不到。
3、政府最先从哪几个方向切入?
结合背景、碳达峰碳中和,西部有大量能源。数据中心高耗能。
国家队运营商、央国企重点投资,东部数据中心门关上了,往西部做投资。涉及产业链瞒大的。国家工程最先获益的央国企。
碳中和可以集合起来,数据中心大量消化,未来数据中心60-70%用清洁能源。
3、西部机柜不缺,缺的是传输吗?
是的。受益相关网络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光猫、光纤;中信、长飞、亨通、天孚、ICT。专属网络(点对点)光纤直连。
4、东数西算会不会对数据中心业务有很大增量?
原本预计IDC每年20%-30%增长,数据存储计算是制约数字化的因素,东数西算实现了成本端的降低,带来了大的增量。有便宜的算力,存储的能力带来数据爆发。
——预见2023:《2023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全景图谱》(附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发展前景等)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大富科技(300134)、梦网集团(002123)、共进股份(603118)、胜宏科技(300476)、润和软件(300339)、立昂技术(300603)等
本文核心数据:物联网产业规模、竞争格局、发展前景预测等
产业概况
1、定义
所谓“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又称传感网,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并形成一个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可管理的网络。
早期的物联网是指依托射频识别技术的物流网络,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物联网的内涵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阶段,物联网是指在物理世界的实体中部署具有一定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各种信息传感设备,通过网络设施实现信息传输、协同和处理,从而实现广域或大范围的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信息交换需求的互联。物联网依托多种信息获取技术,包括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二维码、多媒体采集技术等。物联网的几个关键环节可以归纳为“感知、传输、处理”。
2、产业链剖析:共有四大层面
所谓产业链,是以生产相同或相近产品的企业集合所在产业为单位形成的价值链,是承担着不同的价值创造职能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围绕核心产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在采购原材料、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通过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中形成的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最终用户构成的一个功能链结构模式。
从产业链条来看,物联网的产业链条由上而下可以分为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四个层级。
自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美国加大了对中国高新技术出口的限制,不断扩大实体清单,影响了中国一些科技主导型企业的发展,这从侧面警示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地位的脆弱性。物联网通过传感器把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联系起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其中传感器作为数据采集的源头,已经成为各种应用能力所需的数据来源所在。目前中国国内也涌现出了一些传感器芯片重点生产企业,如:高德红外、西人马、士兰微、敏芯微电子、博通、全志科技、大唐微电子、复旦微电子等。
行业发展历程:处于市场验证期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
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因特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发展历史悠久,可分为三个阶段:
行业政策背景:政策大力推进
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十四五”期间,明确新基建,还要让5G用户普及率提高到56%。并且5次提到关于物联网的规划发展,除了划定数字经济的7大重点产业外,其余4次提到的场合均体现出对物联网发展重点的表述。
十四五规划中划定了7大数字经济重点产业,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这7大产业也将承担起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超过10%目标的重任。
产业发展现状
1、中国物联网连接数快速增长
全球物联网仍保持高速增长。物联网领域仍具备巨大的发展空间,根据GSMA发布的《The mobile economy
2020(2020年移动经济)》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物联网总连接数达到120亿,预计到2025年,全球物联网总连接数规模将达到246亿,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3%。我国物联网连接数全球占比高达30%,2019年我国的物联网连接数363亿。而根据2021年9月世界物联网大会上的数据,2020年末,我国物联网的数量已经达到453亿个,预计2025年能够超过80亿个。
2、应用层与平台层价值最高
从产业链价值分布看,应用层和平台层贡献最大的附加值,分别占到35%左右,传输连接层虽然重要,但产值规模较小;底层的感知层元器件由于种类众多,产业价值也较大,占到20%左右。
3、物联网应用者使用情况调研
微软发布的第三版《IoT Singal(物联网信号)》报告显示,2021年物联网的应用持续保持增长。91%的受访组织是物联网应用者。
物联网项目可分为四个阶段:学习、试验/概念验证、购买和使用。2021年,29%的物联网项目处于学习阶段;处于试验/概念验证阶段的项目比例仍保持不变,2020年和2021年均为25%;处于购买阶段的项目比例增加了1%,从2020年的21%增加到2021年的22%;处于使用阶段的项目在2020年和2021年保持稳定,均为25%。
4、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突破25万亿
目前,物联网已较为成熟地运用于安防监控、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物流等。近几年来,在各地政府的大力推广扶持下,物联网产业逐步壮大。再加之近几年厂商对物联网这一概念的普及,民众对物联网的认知程度不断提高,使得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整体呈快速上升的趋势。2019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约在176万亿元左右,2020年根据赛迪公布的数据,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约达到214万亿元左右。初步统计,2021年市场规模为263万亿元。预计未来三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仍将保持18%以上的增长速度。中国物联网市场投资前景巨大,发展迅速,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
产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北京物联网相关项目最多
工信部共公开2批《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项目公示名单》,结合2批的项目名单分析,目前中国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项目主要集中在北京、浙江、广东和山东。
2、企业竞争:各个行业的企业在相关领域有所布局,以龙头企业间的竞争为主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是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根本,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以“数字化”和“智慧化”为主。根据物联网的应用领域来看,企业在各自行业的“数字化”和“智慧化”有所布局。
互联网周刊发布了2021物联网企业100强,榜单显示华为排名第一、海尔智家、海康威视位居第二和第三,小米集团、中兴通讯、大华股份、阿里云、联通数科物联网、科大讯飞、神州控股进入前十,依次排名第4-10名。
产业发展前景:物联网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1、发展前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物联网占比逐渐上升
物联网是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自主创新突破的重点方向,蕴含着巨大的创新空间,在芯片、传感器、近距离传输、海量数据处理以及综合集成、应用等领域,创新活动日趋活跃,创新要素不断积聚。物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中国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更加注重经济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采用包括物联网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家居生活智能化水平。未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物联网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综合多方面的情况分析,前瞻认为未来6年中国物联网的发展将保持高速增长,到2027年市场规模超过7万亿元。
根据信通院于2020年12月发布的《2020中国物联网白皮书》,2019年中国物联网连接数中产业物联网和消费者市场各占一半,预计到2025年,物联网连接数的大部分增长来自于产业市场,产业物联网的连接数将占到总体的61%。由此来看,未来产业物联网的市场发展潜力大于消费物联网。
2、发展趋势:重点城市带动周边城市发展,分工协作格局将进一步显现
国内物联网产业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等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总体产业空间格局。其中,长三角地区产业规模位列四大区域的首位。未来中国物联网产业空间演变将呈现出三大趋势: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联网行业细分市场需求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5G发展史
1G:模拟语音——只能打电话,且信号不稳定;2G:移动数字语音和短信——电话+短信;3G:移动互联网——电话+短信+上网,文字、盛行;4G:移动宽带——移动支付+即时通讯,视频盛行;5G:万物互联+虚拟现实——高清视频+云 游戏 +AR/VR+无人驾驶+智慧工业+智慧城市
5G强在哪里
1:高速率,5G的网络速度是4G的112倍,您的4G网络下半小时才能下载的大型 游戏 和视频文件,在5G网络下,起身接杯水的时间就能高速、无损地完成下载。
示例:相同的时间,用4G网络只能下载半集电视剧,用5G网络可以下载完10集电视剧。
2:低时延,人类眨眼的时间为100毫秒,而5G的时延为1毫秒,再也不用担心卡顿、延时,5G时代您的信息交换可以完全精准流畅地进行。
示例: *** 控无人机飞行,5G网络下的无人机灵敏躲过障碍平稳飞行,4G网络下的无人机由于时延严重,反应迟钝容易撞上障碍物。
3:大容量,5G网络连接容量更大,每平方千米最大连接数将是4G的10倍。预计2025年全球5G连接数将达到14亿,中国将达到46亿,让您随时随地与人分享各种精彩。
示例:在5G网络覆盖下,每一平方公里内,可支持100万台设备同时高速上网。
近日,边缘计算概念已成A股焦点板块,数只个股实现多日涨停,其被认为是5G的下一个风口。
边缘计算是什么?
分析认为,边缘计算是指在靠近物或数据源头的一侧,采用网络、计算、存储、应用核心能力为一体的开放平台,就近提供最近端服务。简单地说,我们可以把边缘计算看作一个位于数据源附近的小型数据处理中心,数据就近采集、分析做出判断,分担一部分云的任务。
国泰君安证券将边缘计算进行类比章鱼,章鱼是无脊椎动物中智商最高的,在捕猎时它们动作非常灵巧迅速,腕足之间高度配合,从来不会缠绕和打结。这是因为,章鱼巨量的神经元有60%分布在章鱼的八条腿上,脑部只有40%,是“多个小脑+一个大脑”的构造,类似于分布式计算。
5G时代,连接设备数量会大量增加,网络边缘侧会产生庞大的数据量。如果这些数据都由核心管理平台来处理,则在敏捷性、实时性、安全和隐私等方面都会出现问题。边缘计算的优势在于其处理器更接近于数据源,减短了由数据传输速度和带宽限制带来的延时,并对本地数据做初步分析,为云分担一部分工作。
边缘计算作为一个趋势,哪些公司究竟能受益呢?国信证券认为,边缘计算才刚刚起步,最终可能像公有云市场一样,是大玩家的游戏,具体受益者还仍需观望。预判市场将由三大运营商主导,提供计算平台,如浪潮、曙光、华为、中兴等主流设备商提供服务器,此外对上游FPGA和GPU厂商需求将增加。
市场规模空间巨大
据IDC估计,到2025年,互联网设备产生的数据总量将超过40万亿字节。届时,海量的数据及数据实时处理的特性,对数据处理的技术手段提出新的要求,现行的数据处理方式不足以满足需求,边缘计算的出现则为这个难题带来了很多好处。
同时该机构预测,2020年将有超过500亿的终端与设备联网,而有50%的物联网网络将面临网络带宽的限制,40%的数据需要在网络边缘分析、处理与储存。边缘计算市场规模将超万亿,成为与云计算平分秋色的新兴市场。
根据CBInsights的市场规模量化工具,到2022年,全球边缘计算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672亿美元。虽然市场空间巨大,但是仍是一个新兴领域。目前来看,主宰云计算市场的公司正在成为边缘计算领域的领先者。随着联网设备越来越多地涌现,新兴生态系统中的许多玩家都正在开发软件和技术来帮助边缘计算实现腾飞。
此外东吴证券认为,未来边缘计算发展将继续拉动CDN等行业发展,市场空间大。5G流量比4G增长10倍以上,边缘流量占比更高,边缘计算产业链各环节的价值量至少新增10倍以上。
未来可应用于自动驾驶
边缘计算作为5G衍生概念,在当下各国进入5G“攻坚战”的关键时期,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目前这项技术能够应用于自动驾驶、物联网、机器人、工业、医疗、安防等诸多行业。
MilesGL资本认为,自动驾驶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应用。一个决定无人驾驶车辆是否安全的重要因素是其对不同路况的反应时间。利用计算云来收集并分析行车数据并及时对车辆提供适当的指令是很困难的。英特尔前首席执行官Brian Krzanich估计,一辆连接自动驾驶汽车平均每小时将生成4000兆字节的数据;微软CEO Satya Nadella的评估也类似——每小时6000兆字节的数据。
而从带宽的角度来看,就算是5G的速度也仅仅能达到10兆位/秒,还不到连续上传自动驾驶汽车数据所需的一半。由于在行车安全方面反应速度的任何延迟都可能是灾难性的,数据分析这个任务只能由距离车辆较近/车载的边缘服务器来完成。
另一个相似的应用是在石油勘探和开采上。和自动驾驶车辆一样,一个在深海的石油钻井平台每秒产生约1 GB的数据。这些数据为钻井平台提供足够的信息来决定进一步钻井的策略。由于数据很快就会变得陈旧,因此平台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
电力行业应用不容忽视
据了解,电网在 2019 年两会报告中提出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是要建设运营好“两网”,即“泛在电力物联网”和“坚强智能电网”。
对此,电网还提出了国网提出了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即到2021年初步建成泛在电力物联网,到2024年建成泛在电力物联网,包含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四层结构,全面实现业务协同、数据贯通和统一物联管理,全面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能源互联网生态圈。
数据显示,目前电网已拥有庞大的联网设备规模与海量数据。接入智能电表等各类终端54亿台,采集数据日增量超过60TB,覆盖全国约471亿客户的用电信息实现在线采集,车联网接入充电桩超过28万个。
另据输配电联盟披露的数据,目前除了电表,国网系统接入的各类保护、采集、控制设备达数千万台。规划到2030年,接入系统的设备数量将达到20亿,整个泛在电力物联网有望成为接入设备最多的物联网生态圈。
中信建投证券认为,由于边缘计算具有显著的三大特点,即:靠近数据源;低时延且响应快;数据安全性高,边缘计算技术近乎是为“泛在电力物联网”的特定需求而量身打造的,因此被国网选中成为“泛在电力物联网”感知层的核心技术。泛在电力物联网作为未来可能接入设备最多的物联网生态圈,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边缘计算应用场景。
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工业40”的本质就是实现工业互联网,即将虚拟网络与实体连接,形成更具有效率的生产系统。让传统行业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等,将优势发挥出来。
1、10就是用蒸汽机、机械装置进行生产。20就是用电气、流水线,以福特公司为代表的20生产。30实际上是属于我们每个生产单元都可以来编程,现在40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到了一个时代,来把工业互联网、人人的互联网、云计算、机器人、3D打印技术融合在一块。
2、从本质上看,工业互联网是数据流、硬件、软件和智能的交互,由智能设备和网络收集的数据存储之后,利用大数据分析工具进行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由此产生智能信息供决策者进行实时判断处理。从工作流程上来看,工业互联网通过三个步骤实现其效能:工业数据的获取、工业数据的分析、调度执行,分别对应于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专网通信,这是工业互联网的关键元素
3、工业40牵扯到很多东西,核心是智能化、数据化、去人工化,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际上如果把工业40分解起来,我们需要很多很多新的技术,工业40是整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一个里程碑,如果实现这个里程碑还需要很多很多技术。
战略目标,客运目标。航线网络是指某一地域内的航线按一定方式连接而成的构造系统,航线网络由机场、航线和飞机等要素构成,其中机场和航线构成了航空运输的空间分布,决定了航空运输地面和空中保障能力,而飞机则通过航线由一个机场飞到另一个机场以实现旅客、货物、行李和邮件的空中位移。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前景:物联网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1、发展前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物联网占比逐渐上升
物联网是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自主创新突破的重点方向,蕴含着巨大的创新空间,在芯片、传感器、近距离传输、海量数据处理以及综合集成、应用等领域,创新活动日趋活跃,创新要素不断积聚。物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中国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更加注重经济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采用包括物联网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家居生活智能化水平。未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物联网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综合多方面的情况分析,前瞻认为未来6年中国物联网的发展将保持高速增长,到2027年市场规模超过7万亿元。
根据信通院于2020年12月发布的《2020中国物联网白皮书》,2019年中国物联网连接数中产业物联网和消费者市场各占一半,预计到2025年,物联网连接数的大部分增长来自于产业市场,产业物联网的连接数将占到总体的61%。由此来看,未来产业物联网的市场发展潜力大于消费物联网。
2、发展趋势:重点城市带动周边城市发展,分工协作格局将进一步显现
国内物联网产业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等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总体产业空间格局。其中,长三角地区产业规模位列四大区域的首位。未来中国物联网产业空间演变将呈现出三大趋势:
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工业互联网发展趋势: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
通过人、机、物的全面联网,促进制造资源泛在连接、d性供给与高效配置。工业互联网正在推动制造业创新模式、生产方式、组织形式和商业范式的深刻变革。在实体经济、数字经济、软件产业共同发展的新体系中,工业互联网成为我国制造业在中国制造2025目标下、工业40时代的新的发展思路。
工信部、财政部等部委最近密集出台了《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计划(2021-2023年)》《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2020年工作计划)》等多项旨在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的产业支持政策。业内普遍认为,随着产业支持政策的不断落地,工业互联网应用将进一步普及,产业发展也将进入快速发展期。在政策引导和市场推动的情况下,工业互联网行业仍然是一片蓝海。
我国工业互联网布局不断完善,且我国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布局各方面成果初现,但仍有很大进步空间。
2、工业互联网前景预测:工业互联网将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进步而快速发展
考虑到工业互联网的跨界性质,很多产业可能将会从中受益,尤其是中小软件企业、互联网企业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等企业、智能制造企业等。作为物联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互联网发展将会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进步而得到快速发展,芯片、传感器、通信模组网络等行业的技术进步将会带动工业企业的新一轮效率提升,帮助电力、航空、医疗、铁路、能源等行业提高生产率。前瞻根据近年来的相关政策以及年复合增速测算出2027年中国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经济规模将达到243万亿元左右,渗透产业经济规模将达539万亿元,合计为782万亿元。这将为智能机器人、新型工业软件等软硬件领域带来发展机遇。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联网行业细分市场需求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