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如果“物联网”时代来临,人们的日常生活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不谈什么隐私权和辐射问题,单把所有物品都植入识别芯片这一点现在看来还不太现实。人们正走向“物联网”时代,但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 物联网-原理 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 of Things”。在这个网络中,物品(商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其实质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 而RFID,正是能够让物品“开口说话”的一种技术。在“物联网”的构想中,RFID标签中存储着规范而具有互用性的信息,通过无线数据通信网络把它们自动采集到中央信息系统,实现物品(商品)的识别,进而通过开放性的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实现对物品的“透明”管理。
“物联网”概念的问世,打破了之前的传统思维。过去的思路一直是将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分开:一方面是机场、公路、建筑物,而另一方面是数据中心,个人电脑、宽带等。而在“物联网”时代,钢筋混凝土、电缆将与芯片、宽带整合为统一的基础设施,在此意义上,基础设施更像是一块新的地球工地,世界的运转就在它上面进行,其中包括经济管理、生产运行、社会管理乃至个人生活。 物联网-发展 (第二届国际epc与物联网高层论坛)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报告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世界上所有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纸巾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主动进行交换。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将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2009年2月24日消息,IBM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钱大群在2009IBM论坛上公布了名为“智慧的地球”的最新策略。针对中国经济的状况,钱大群表示,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广阔,而且中国政府正在以巨大的控制能力、实施决心、和配套资金对必要的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建设,“智慧的地球”这一战略将会产生更大的价值物联网的发展前景很不错,具体如下:
1更安全的保护措施。在新技术出现之初,它的技术力量几乎都集中在创新上,导致监管水平低下,这就使业界的兴奋、激进和政策、监管的滞后常常形成鲜明的对比。由于物联网设备和基础设施的价格下降,企业在物联网设备上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这种创新和应用一旦普及,各种新技术的风险也突显出来。
2更普遍使用智能消费品设备。IoT所覆盖的行业人群广泛,从智慧交通、智能物流、医疗、农业、能源等行业应用,到私人智能家居、个人、智能汽车等应用,无论是降低成本,还是提高中国居民的生活质量,都将是中国居民生活质量的巨大提升。随着国家将物联网建设的大力支持。物联网产业也有了更大的投资规模,长期收益可观。作为势头正猛的新兴产业,未来具有很大的发展以及投资潜力,其相关产业企业发售股票也有着良好的预期,下面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些市场上的物联网龙头股。
1、卓胜微(300782)江苏卓胜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射频前端芯片的研究、开发与销售,公司的主要产品或服务为射频开关、射频低噪声放大器。
2、中科创达(300496)中科创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移动智能终端 *** 作系统产品的研发、销售及提供相关技术服务。
3、国联股份(603613)北京国联视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B2B电子商务和产业互联网平台,以工业电子商务为基础,以互联网大数据为支撑
4、瑞芯微(603893)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集成电路的设计与研发,主要专注于数字影音和影像处理、移动智能终端、移动计算等系统级芯片的研究和开发。
5、万兴科技(300624)万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全球领先的APP应用软件开发和服务商,为全球用户提供高效、高质的数字创意、数据管理、办公效率等三大类消费类软件产品及服务。
6、北京君正(300223)北京君正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微处理器芯片、智能视频芯片及整体解决方案的研发和销售及存储芯片和模拟芯片的研发和销售。
7、移远通信(603236)上海移远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是从事物联网领域无线通信模组及其解决方案的设计、生产、研发与销售服务
8、全志科技(300458)珠海全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的主营业务为智能应用处理器SoC、高性能模拟器件和无线互联芯片的研发与设计。目前来看,华为是比阿里强太多了。可以说,未来几年内,阿里巴巴是无法超过华为,甚至和华为站在同样高度的。甚至,有一些方面,可能是阿里一辈子都无法超越华为的。
我们从几点来深入分析一下:
第一、华为是100%的纯中国企业,没有上市,没有一丝国外的资金占股。
而如今的阿里巴巴,百度,腾讯,这样的三大巨头,基本都是有外资投资的,而且都是上市公司,这一点,华为当之无愧,无人能及。
第二、华为在2018年营收达到721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95%!
相当于腾讯的2倍,腾讯在2018年营收达到3127亿人民币,虽然营收不足华为的一半!
约为阿里巴巴的3倍,2018年阿里营收达到250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81%!
第三、华为的强大有目共睹,但是我们可以发现,虽然营收上华为比阿里和腾讯都强,但是从净利润上有差别。
华为的净利润仅有59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51%。
腾讯的利润非常高,达到787亿人民币,比华为还要高。
而阿里的净利润达到64093亿人民币,同样比华为利润更高!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1、华为研发投入高达1015亿人民币,投入占比达到141%,排在欧盟2018年工业研发投资排行第五名,而且华为在最近10年,研发投入高到4800亿人民币。虽然营收很高,但是华为更注重研发。
而阿里巴巴的研发投入仅有287亿人民币,只有华为的1/4多一点。
2、华为在2018年这段时间,受到了美国的打压,这是一个“小小的”企业,对抗世界第一霸主的较量。但是,结果却是,华为的业绩依然坚挺,并且毫不示弱。
3、华为不是一家上市公司,任正非的股份占比不到14%,其他986%的股份都是员工持有,都是骨干持有,都是研发团队的人才持有。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华为把大部分的利润和分红给了员工。这是阿里无法做到的。
总结
所以,综合来看,华为的潜能真的太大了,甚至从做企业的角度,做中国100%企业的高新技术企业的角度来看,阿里和华为还有一定的距离。
虽然,利润上阿里比华为多了点,但是从目前整个市值、自身的实力、对于 社会 的贡献,以及世界的影响力来看,华为当之无愧的是目前独角兽企业霸主之一,阿里和华为还有一定的差距。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华为是一个明星企业 ,也是中国民企排名第一位的企业,其 科技 实力更是被认为是可以作为表率的一家企业,而阿里巴巴做为电商的领头羊,实力同样不容小觑,其发展速度比华为还要更快,那么阿里巴巴未来是否会超越华为了?
1、华为的营收情况
2018年华为的营收是7212亿元 ,同比增长195%,在这种体量之下还能保持这样的增速,实在是难能可贵。华为的营收也并非都是增长如此迅猛,在2011年到2013年的三年间,就出现过“低迷期”,营收增速才10%左右,但是从2014年 开始华为的营收增速就上了一个台阶,每年保持20%,甚至30%的增长,在这一增长速度下,华为的营收也很快从哪2000多亿站上了3000亿、4000亿、5000亿、6000亿、7000亿的门槛,甚至在2019年都有可能突破8000亿的门槛。
华为的营收大幅增长,一方面有赖于4G网络的铺设 ,带来的巨额投资,另一方面也有赖于华为在移动终端取得的巨大成功,从手机市场的一个小玩家,变成行业老大。
2013年的时候,华为的消费者业务贡献的营收是570亿人民币 ,占总营收的比例是24%。
但是到了5年之后的2018年 ,华为的消费者业务增 长到了3489亿元,占营收比例达到了48%。华为消费者业务贡献的营收同比上年增长了45%,相比2013年的570亿的营收,更是增长了510%;而在同期,华为的运营商业务从1601亿元增长到了2940亿元,5年时间增长了84%,而且在2018年还出现了负增长,运营商业务贡献的营收萎缩了13%。
另一个就是中国对华为营收的贡献更加突出 ,在2013年的时候,中国地区贡献的营收占比为35%。
而到了2018年,中国地区贡献的营收达到了516% ,贡献的营收比例相比2013年的35%大幅上升。
华为未来还能保持如此之高的增速吗?上半年外部环境不容乐观 ,外界都担心华为的业务增长,但是2019年上半年业绩出来后,实现了4013亿人民币的营收,增长232%,似乎是越战越勇的态势,任正非后来在采访中也讲到,华为面临的形势依然非常严峻,上半年业绩仍然保持大幅增长的原因是国内客户的大力支持,以及销售的惯性作用导致。所以未来华为是否能够保持15%、或者20%的增速是非常存疑的。
爱2019年上半年华为保持业绩的增长是有赖于消费者业务的增长 ,消费者业务贡献营收的比例,从2018年的48%增长到了2019年上半年的55%,半年之间又提高了7个百分点。
2、阿里巴巴的营收情况
2019年的年报显示阿里巴巴的营收为3768亿元(2019年年报的时间是2018年4月1日-2019年3月31日), 所以大体上可以把阿里的2019年的年报看作是自然年2018年的营收。下面我为了方便做比较,就用自然年度来代替,我说的2018年的营收,其实指的是阿里2019年年报的营收(也就是2018年4月1日-2019年3月31日间的营收),其他年度的营收也是以此类推。
2018年阿里巴巴的营收是3768亿元人民币 ,同比 增长505% ,而2019年第一季度,阿里巴巴实现营收1149亿元,同比增长 42% 。如果按照这个增速,2019年阿里的营收将会达到5000亿。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阿里巴巴过往的营收情况, 2011年的时候,阿里巴巴的营收只有200亿元,到了2018年已经增长到3768亿元,增长了18倍。
阿里巴巴的营收增速不可谓不快 ,复合增速达到了52%,而华为同期的复合增速是20%。
3、阿里巴巴有没有可能追上华为的营收?
有可能的,过去7年的时间,阿里巴巴的复合增速是52% ,而华为的复合增速是20%,增速的不同造就了两者成长速度的差异,7年时间阿里巴巴的营收增长了18倍,而华为的营收增长了25倍。
2017年阿里巴巴的营收是2503亿元 ,比华为2013年2390亿元高出了113亿元,但是2018年阿里巴巴的营收已经是相当于华为2015年的营收规模了,两者的营收分别是3768亿元和3950亿元。
如果2019年阿里巴巴保持首季度的增速42% ,那么2019年的营收将达到5035亿元,相当于华为2016年5216亿元的规模。
如果我们假设未来几年阿里巴巴保持40%的增速 ,而华为保持20%的增速,那么几年后阿里能够追上华为呢?
答案是4年时间,也就是2022年!
时间好像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快很多,但是商业就是如此, 你能想到阿里巴巴在2011年的时候营收只有200亿元吗?而当时华为的营收已经是2039亿元了,阿里巴巴只有华为的10%。而到了2018年,阿里巴巴的营收已经达到了华为的52%,商业上的事情就是如此, 速度决定了规模,天下商业唯快不破 。华为要追赶三星、苹果等巨无霸企业,依靠的也是速度,苹果已经是负增长了,这是 华为赶超的机会,当 前华为的营收只有苹果的40% 。
总结:其实未来华为的增速要保持20%是非常困难的 ,保持10%-15%已经是不错了,尽管手机业务在迅速增长,但是行业已经是负增长了,只能在萎缩的存量中进行竞争,这会非常激烈,目前还存货的手机品牌都不是那么容易就败的。华为要抢占他们的份额也不容易,尤其是当前手机并没有什么重大技术的突破带来换机潮,至于所谓的5G,每家手机品牌都是平等机会,都可以同时推出5G手机,并非是某一家手机独享的技术。
当然了,未来几年阿里巴巴要保持40%的增速也很困难 ,因为互联网的红利正在衰退,阿里巴巴保持30%的增速已经是成功。
无论以哪种方法计算,未来四五年内 ,阿里巴巴的营收赶上华为的营收是非常有可能的。
当然了,无论是阿里巴巴,还是华为都是非常优秀的企 业,在各自的领域里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创造了巨大的 社会 价值,本文的比较只是单纯的从营收规模做比较,并非是比价两家企业的优劣,这两个企业都是笔者非常喜欢的企业,两位创始人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企业家。
不会超过华为
不排除有这个可能,阿里巴巴这几年的营收保持50%以上的高速增长,2019财年阿里巴巴营收为人民币376844亿元,同比增长5058%。不久前阿里巴巴公布的2020财年一季度数据显示,阿里巴巴营收为11492亿元,同比增长42%,速度虽有所放缓,但仍然保持高速增长。
我们再来看看华为,华为是我国最大的民营企业,其2018年的营业收入为7212亿元,几乎是阿里巴巴的2倍,领先幅度不小。近年来华为的营收保持20%左右的高速增长,但增速不及阿里巴巴的一半。今年上半年,华为实现销售收入为40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2%。
其实如果两者继续保持这个速度增长,未来几年阿里巴巴的营收是不可能超过华为的,但大家都知道,华为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受到不公平打压,这对华为的发展肯定会有影响,上半年华为之所以能够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主要是从今年5月份开始华为才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对上半年的业绩影响比较小。华为总裁任正非早前就曾表示,华为重新恢复振兴需要三至五年。以阿里目前的增长势头,不出三年它的营收就可以翻一翻,当然,阿里巴巴未来几年能否保持超高速增长也是未知的,存在很大变数。
总之,不管未来几年阿里巴巴的营收能否超过华为,阿里和华为都是我国优秀的 科技 公司,谁的营收高也无所谓。
阿里巴巴的营收肯定在四年内超过华为!阿里巴巴国际站,1688速卖通,菜鸟,阿里云,蚂蚁 科技 ,饿了么,盒马鲜生,钉钉,菜赞达,哈啰出行,淘宝直播,淘宝特价版等都在快速发展壮大!是中国唯一可以在未来十年内成为全球第一企业的领军者!
尽管从感情倾向上讲,相信大多数国人都希望自主创新的华为一直领先,但以目前阿里集团的疯狂膨胀态势,营收超越只是迟早的事,我个人认为五年左右阿里营收会超过华为。
从商业模式,阿里是标准的互联网公司,无边际效应,轻资产,病毒式扩展几何数增长,而华为还是传统的技术研发类公司,增长发展方式比较稳定。因此单纯从商业模式讲阿里绝对占优。
近日,由美国全球投资数据库CBinsights发起的全球商业联赛,阿里巴巴一路过关斩将,接连击败美国的诺华制药、迪士尼、特斯拉、SpaceX、苹果、亚马逊,登顶世界第一,成为全球投资者心目中最值得长期投资的企业!
说明,在国际上不光华尔街等投行包括全球投资者都认可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
而且产品和布局上,阿里丰富多元更突出。
阿里旗下都是重杀器:蚂蚁金服(估值6000亿)、菜鸟物流、阿里云(增长迅猛,全球第二,仅次于亚马逊),电商平台:淘宝、天猫、1688国内站、alibabacom国际站、Aliexpress 全球速卖通。
从国际化来说,目前阿里走在前面。阿里的支付宝已经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阿里巴巴的跨境电商也是影响世界范围。
华为则主业突出,作为专注通迅的国际化技术企业,华为在5G时代在世界领先,然而由于涉及到基础通讯网络的国家战略,在某些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受到排斥和抵制,影响了它的快速拓展和营收的大幅提高。
再看营收:2018财年阿里巴巴营收为人民币376844亿元,而2018年的华为营业收入为7212亿元,几乎是阿里巴巴的2倍,领先幅度不小。
但阿里巴巴这几年的营收保持50%以上的高速增长,近年来华为的营收保持20%左右的增长,增速不及阿里巴巴的一半。因此,按此增长速度,阿里营收不用太久就能追上华为。
但营收只是企业成功的一个方面,并不代表谁更伟大,对 社会 的贡献更大。个人认为华为是更伟大更值得尊敬的企业。
对中国来说,华为很重要,在世界范围,阿里可以算是伟大的公司。不接受反驳
任正非,马云两个牛人创造了俩家牛逼的公司华为和阿里。算是中国的骄傲,一家偏向底层技术研发,掌握最先进的5g通信标准技术,连起未来世界万物互联的锁匙,前景不可限量,他是属于自己可以创造增量的,所以规模只会越来越大,能够达到多大规模不好预测。阿里移动互联网电商平台风生水起,中国数一,但是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国际市场也开始发力就现在效果比较不显。阿里一般资本投资控股比较多,方方面面,阿里云成长快速市占第一。阿里面广,布局很深,如果这些项目就现在合并起来规模是不输华为的。营收跟华为相比差距不大。阿里总体偏向营销,投资收购,技术刚刚开始重视。可以说是存量跟别人竞争。最后总结华为的前景更好。阿里的成长压力越来越大。
营收要超越,只要合并报表就行了,合并大润发、联华、银泰商业、三江购物等等,把这些报表一加,超过华为不成问题。
2018年世界五百强第一是沃尔玛,我们的国家电网都只能排第二,沃尔玛营收5003亿美元。沃尔玛是零售,而阿里巴巴早已入股了众多的零售集团,只是股份比例不高,所以还不能合并报表。如果阿里巴巴愿意合并报表的话,超越华为都是分分钟的事。
阿里巴巴的定位是互联网公司,而华为是硬件公司,所以两者比营收是不公平的。而且就像我上面说的,营收上去很容易,利润要上去才是难点。
但是本人还是比较看好华为在未来的收入增长,华为如果不是美国连续三轮极限施压制裁,华为极有可能在今年营业收入突破10,000亿人民币。但也正是美国的制裁,迫使华为开展了和扩展了更多方向的产品开发,华为已经明显开始加快部署整个鸿蒙系统生态,对于物联网时代特点的 *** 作系统,华为在部署的速度上明显快过竞争对手谷歌。而且华为已经开始和众手机厂商,包括中国各大智能 汽车 公司,展开了在 *** 作系统上的广泛合作。另外华为虽然在智能家居方面暂时落后于竞争对手小米,但是由于华为在产品的开发设计和颠覆性技术开发上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这些硬件开发优势,再加上华为系统软件的优势未来整个智能家居产业链,华为必然会超过小米,华为应该早已开始了芯片生产线的研发或者相关替代技术的研发,华为你完成对整个通信产业的布局只差一步。未来华为的产品开发将包括整个智能生活,家居产业链,手机通信手表,平板笔记本等产品线,再加上智能 汽车 !华为未来的成长潜力将是接近100,000亿级的!
因此短时间内,阿里巴巴的营业收入会超过阿里巴巴,但是10年20年华为的营业增长或前景将更加广阔。
——预见2023:《2023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全景图谱》(附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发展前景等)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大富科技(300134)、梦网集团(002123)、共进股份(603118)、胜宏科技(300476)、润和软件(300339)、立昂技术(300603)等
本文核心数据:物联网产业规模、竞争格局、发展前景预测等
产业概况
1、定义
所谓“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又称传感网,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并形成一个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可管理的网络。
早期的物联网是指依托射频识别技术的物流网络,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物联网的内涵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阶段,物联网是指在物理世界的实体中部署具有一定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各种信息传感设备,通过网络设施实现信息传输、协同和处理,从而实现广域或大范围的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信息交换需求的互联。物联网依托多种信息获取技术,包括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二维码、多媒体采集技术等。物联网的几个关键环节可以归纳为“感知、传输、处理”。
2、产业链剖析:共有四大层面
所谓产业链,是以生产相同或相近产品的企业集合所在产业为单位形成的价值链,是承担着不同的价值创造职能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围绕核心产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在采购原材料、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通过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中形成的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最终用户构成的一个功能链结构模式。
从产业链条来看,物联网的产业链条由上而下可以分为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四个层级。
自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美国加大了对中国高新技术出口的限制,不断扩大实体清单,影响了中国一些科技主导型企业的发展,这从侧面警示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地位的脆弱性。物联网通过传感器把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联系起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其中传感器作为数据采集的源头,已经成为各种应用能力所需的数据来源所在。目前中国国内也涌现出了一些传感器芯片重点生产企业,如:高德红外、西人马、士兰微、敏芯微电子、博通、全志科技、大唐微电子、复旦微电子等。
行业发展历程:处于市场验证期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
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因特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发展历史悠久,可分为三个阶段:
行业政策背景:政策大力推进
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十四五”期间,明确新基建,还要让5G用户普及率提高到56%。并且5次提到关于物联网的规划发展,除了划定数字经济的7大重点产业外,其余4次提到的场合均体现出对物联网发展重点的表述。
十四五规划中划定了7大数字经济重点产业,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这7大产业也将承担起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超过10%目标的重任。
产业发展现状
1、中国物联网连接数快速增长
全球物联网仍保持高速增长。物联网领域仍具备巨大的发展空间,根据GSMA发布的《The mobile economy
2020(2020年移动经济)》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物联网总连接数达到120亿,预计到2025年,全球物联网总连接数规模将达到246亿,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3%。我国物联网连接数全球占比高达30%,2019年我国的物联网连接数363亿。而根据2021年9月世界物联网大会上的数据,2020年末,我国物联网的数量已经达到453亿个,预计2025年能够超过80亿个。
2、应用层与平台层价值最高
从产业链价值分布看,应用层和平台层贡献最大的附加值,分别占到35%左右,传输连接层虽然重要,但产值规模较小;底层的感知层元器件由于种类众多,产业价值也较大,占到20%左右。
3、物联网应用者使用情况调研
微软发布的第三版《IoT Singal(物联网信号)》报告显示,2021年物联网的应用持续保持增长。91%的受访组织是物联网应用者。
物联网项目可分为四个阶段:学习、试验/概念验证、购买和使用。2021年,29%的物联网项目处于学习阶段;处于试验/概念验证阶段的项目比例仍保持不变,2020年和2021年均为25%;处于购买阶段的项目比例增加了1%,从2020年的21%增加到2021年的22%;处于使用阶段的项目在2020年和2021年保持稳定,均为25%。
4、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突破25万亿
目前,物联网已较为成熟地运用于安防监控、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物流等。近几年来,在各地政府的大力推广扶持下,物联网产业逐步壮大。再加之近几年厂商对物联网这一概念的普及,民众对物联网的认知程度不断提高,使得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整体呈快速上升的趋势。2019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约在176万亿元左右,2020年根据赛迪公布的数据,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约达到214万亿元左右。初步统计,2021年市场规模为263万亿元。预计未来三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仍将保持18%以上的增长速度。中国物联网市场投资前景巨大,发展迅速,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
产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北京物联网相关项目最多
工信部共公开2批《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项目公示名单》,结合2批的项目名单分析,目前中国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项目主要集中在北京、浙江、广东和山东。
2、企业竞争:各个行业的企业在相关领域有所布局,以龙头企业间的竞争为主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是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根本,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以“数字化”和“智慧化”为主。根据物联网的应用领域来看,企业在各自行业的“数字化”和“智慧化”有所布局。
互联网周刊发布了2021物联网企业100强,榜单显示华为排名第一、海尔智家、海康威视位居第二和第三,小米集团、中兴通讯、大华股份、阿里云、联通数科物联网、科大讯飞、神州控股进入前十,依次排名第4-10名。
产业发展前景:物联网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1、发展前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物联网占比逐渐上升
物联网是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自主创新突破的重点方向,蕴含着巨大的创新空间,在芯片、传感器、近距离传输、海量数据处理以及综合集成、应用等领域,创新活动日趋活跃,创新要素不断积聚。物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中国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更加注重经济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采用包括物联网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家居生活智能化水平。未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物联网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综合多方面的情况分析,前瞻认为未来6年中国物联网的发展将保持高速增长,到2027年市场规模超过7万亿元。
根据信通院于2020年12月发布的《2020中国物联网白皮书》,2019年中国物联网连接数中产业物联网和消费者市场各占一半,预计到2025年,物联网连接数的大部分增长来自于产业市场,产业物联网的连接数将占到总体的61%。由此来看,未来产业物联网的市场发展潜力大于消费物联网。
2、发展趋势:重点城市带动周边城市发展,分工协作格局将进一步显现
国内物联网产业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等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总体产业空间格局。其中,长三角地区产业规模位列四大区域的首位。未来中国物联网产业空间演变将呈现出三大趋势: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联网行业细分市场需求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