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链物格门牌是国家支持的项目。物格门牌,也是码链数字经济“点线面体系”中的“交易所”:呈现的是交易发生的场所。物格门牌对应真实的线下门店,通过消费行为的聚集而自然形成遍布全中国300个城市,3000个区县的2100万个门牌。
门牌物格就是用户将实体商户门牌委托技术方在物格社交软件应用里把这个实体商户的形象用互联网、物联网、动画等技术手段实现的场景呈现。基于扫一扫与北斗卫星数据的融合,具有“全球唯一性、行为可识别、场所可定位、交互可溯源”的特征。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互通互联基于码链的“物格链”,对应的是10亿民众的消费,不仅总量是2100万个,而且自带收益,自带流量,全网记账,自主可控。码链是区块链的升级版。通过扫码链接,可自动叠加自己的数字人DNA,生成新的码,码与码形成链条,故称“码链codechain”。
码链物格门牌介绍
徐蔚,凌空集团董事长、2011年12月3日参加“黑马大赛第二季暨第四届创业家年会”。
二维码扫一扫、看一看全球专利发明人,码链思想创始人徐蔚荣获中国经济十大创新人物”。
2002年注册Matixink商标后,即开启了码链理论与技术的研究。
2004年开发出了第一版的Matixink技术:通过手机把sap平台与个人消费者进行无缝对接。
2008年发明了应用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基于“摇一摇”传感芯片的“璀璨星空”专利技术。
2010年发明了应用于上海世博会信息通讯馆的“五感通信”专利技术。
2011年,徐蔚利用二维码信息量大这一特点,发明了“采用条形码图像进行通信的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从服务器编码动态码终端扫码-解码-执行、可完成闭环交易系统的“扫码”实用技术。
先后获得了中国、美国、日本、新加坡、俄罗斯、中国台湾、澳门等全球10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授权。
目前常用的二维码是QRcode,这个专利是日本Denso Wave公司发明的后开放了,属于开放式的标准,不需要授权。Denso Wave公司官网上是这么写的:“利用QR码,没有必要特意申请。
只要遵从JIS/ISO的规格,可自由使用。”“针对JIS规格及ISO规格所制定的QR码的使用,没有征得许可等的必要,任何人都能自由使用。”
专利法第第二十二条条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新颖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不属于现有技术;
也没有在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告的专利文件中。
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实用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
本法所称现有技术,是指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为公众所知的技术。
扩展资料
现状 二维码应用基本处于失控和无序状态
如今,二维码的用途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手机用户也养成了随手扫码的习惯。然而,真正了解二维码为何物的人却寥寥无几。
简单来说,二维码是由黑白小方块组成的平面图形,经过加密和解密技术,简单的黑白相间的二维码可以传递文字和数字信息,便于记录、识别和信息交互,可容纳多达1850个大写字母或2710个数字或1108个字节,或500多个汉字,可以将、声音、文字、指纹等信息数字化后进行存储。
据中国二维码标准联合工作组、中国二维码注册认证中心执行主任张超介绍,二维码技术其实并不复杂,各种二维码“码制”仅是数学算法上的不同,技术上门槛不高。二维码与条形码都可以作为产品的“身份z”,用于物品的统一管理和追踪溯源。
据了解,国外对二维码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全球现有的一维码、二维码码制达到250多种。
目前我国广泛应用的是日本Denso公司1994年研制的快速响应码(QR码),由于当时国内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二维码技术,2000年QR码成为我国国家标准,并广泛应用于政务系统、智能制造、金融支付、电子商务、新闻传媒等领域,与网络信息安全、经济运行环境、社会公共安全及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张也平表示,为了达到市场垄断目的,QR码采取了所谓的全市场免费开放策略,导致我国二维码应用基本处于失控和无序状态。
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下载生成和解析二维码,并通过前台的手机进行实时解码,但没有后台对前台解析的内容进行识别和监控,出了问题往往无法锁定责任主体。
“从恶意广告到金融诈骗,甚至包括敏感政治词汇、政治宣传,以及非法集会通知、谣言等,都能通过二维码在计算机网络和移动互联网快速、广泛传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专利授权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 全球九成二维码个人用户在中国 未来规模或达万亿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