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品牌分类:Mate系列、P系列、麦芒系列、Nova系列、畅享系列。
2笔记本
相对于智能手机市场,笔记本市场的发展较慢。由于手机行业竞争激烈,国内大厂华为、小米等手机品牌开始进一步拓展笔记本市场。
华为笔记本电脑从生态化出发,在功能上进一步增强与华为系手机的协作性(一碰即传,共享剪切板)。让华为系的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形成一个智能办公生态,极大提升工作效率,这时候产品的独家卖点和优势就显示出来了。
3电视(智慧屏)
在智能物联网时代,作为华为智能家居场景下的交互中心,华为智慧屏闪耀登场。华为智慧屏不仅仅在外观材料上细致打磨,同时也采用了华为当前最领先的技术。华为。
根据查询2018年世界物联网大会发布的物联网100强名单,华为排名世界物联网第1,中国电信全球第10,华为物联网是更有优势的。
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今天晚上,全新的华为鸿蒙系统要与大家亮相的,这次不仅仅是用到可穿戴、智慧屏上了,还会用到手机上了,大家期待了近两年的替代安卓,终于要变成现实了。
很多人表示,接下来让我们和安卓说再见,然后对着鸿蒙说你好,迎来真正的国产手机 *** 作系统。
但说实话,不是我要黑华为鸿蒙,时至今日,我依然认为鸿蒙系统的机会在物联网,不在手机,在手机领域,还是很难与安卓PK。
目前小米、OV们这些友商们很难使用鸿蒙,只靠华为自己一家使用鸿蒙,力量还是有点弱,特别是在华为手机下滑的情况之下。
为什么小米、OV们很难用鸿蒙,更愿意用安卓,相信不用我多说了,原因有很多,比如竞争关系、鸿蒙成熟问题,海外市场的原因,还有商业模式、以及站队等等问题。
而在友商们不使用的情况之下,华为手机出货量已经非常低了,全部使用上了鸿蒙,与安卓也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对手。
而手机系统的成熟,需要形成一个正向循环,那就是足够多的用户,足够多的APP,然后再吸引更多的用户,更多的厂商开发APP,靠华为一家的力量,这个循环有点难形成。
当年微软的windows phone、三星的Tizen都失败了, 原因就是没有形成这个正向循环,用户不够,APP不够,华为鸿蒙在手机上同样会面临这个问题。
但物联网产品与手机不一样。手机很多时候不只是靠硬件赚钱,还要考虑应用商店、分成、广告等等这些后向商业模式和服务,所以手机系统很重要。
物联网产品更多的是靠卖硬件赚钱,只要硬件足够好就行,后向的商业模式基本没有,也就没有手机那么多顾虑。
所以物联网产品厂商们要考虑的问题很简单,鸿蒙功能上OK就行了,就可以使用了,所以接下来我们应该会看到很多的物联网产品都会使用鸿蒙。
再加上现在物联网系统领域,也并没有一个如安卓这样强大的、已经先入为主的、形成垄断之势的系统,所以鸿蒙的机会在这里,也更容易获得大家的信任与依赖。
当然,以上只是我的个人判断,希望鸿蒙能够打我的脸,把安卓打趴下,这也是我期待的事情,相信也是网友们期待的事情。华为以运营商服务起家,运营商业务是华为业务的根本,但随着2012年后华为手机的崛起,手机消费零售业务占据华为越来越大的比重,2017年占比营收43%,仅次于运营商业务。
所以手机业务已经不止是副业了,而是变成和运营商业务同样重要的两大支柱性业务之一。
我们先来看数据,华为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年总收入1022亿美元,同比增长257%。
而在这个总收入下,每个子业务线的表现是这样的:
CNBG(运营商BG)收入450亿美元
CBG(消费者BG)收入441美元
EBG(企业BG)收入106亿美元
华为云BU等其他收入25亿美元。
以上四大业务,发展最好的就是消费者BG业务,增长到4315%的占比,2018年预计会超过运营商业务。 华为手机业务发展到底有多好呢?
目前华为是全球第三大手机出货厂商,2017年增速为5704%,已经达到了2830亿的收入,出货量高达153亿部,在全球市场份额突破10%。其中荣耀的出货量更是9000万部,占比60%。
5年前,手机可以说还是华为副业。但今天,手机业务成为了华为的支柱,顶起了集团的半边天,也是今后华为增长的第一大动力。
2015年华为手机销量108亿部,销售额1298亿元,占集团总营收(3950亿元)的份额是33%。2016年华为手机销量139亿部,销售额1815亿元,当集团总营收(5216亿元)的比重是35%。2017年华为手机销量153亿部,销售额2360亿元,当集团总营收(6036亿元)的比重是39%。
2015-2017年,华为手机业务在集团营收中的比重逐年攀升。而且2018年这个比重肯定会超过40%。华为手机销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平均单台手机也在快速增长。2015-2017年分别是1201元、1306元、1542元。
2018年华为手机单台手机均价将达到1800元左右。如果今年华为手机发货了达到2亿部的话,全年手机业务营收将达到3600亿元左右。这个营收规模几乎接近2015年整个华为集团的总营收了。
2015-2017年,华为集团营收平均增速为236%,而同期,手机业务营收平均增速却高达348%,比集团业务平均增速快了112个百分点。
在2017年之前,运营商业务是华为最大的营收版块,但2017年其占华为总营收比重首次跌破50%。而且2018年消费者业务收入(主要是手机)将追平甚至反超运营商业务,成为华为最大营收版块。
快速增长的手机销量,是华为营收增长的最大来源。2017年华为营收比2016年增加821亿元,其中消费者业务就贡献了574亿元,贡献度为70%。这种局面未来或许或持续相当一段时间。目前,华为运营商业务增长很疲软了,而企业业务规模还很小,因此增长的动力源就自然而然的落到了消费者业务,尤其是手机业务的肩膀上。
从华为最新的财报来看,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华为实现销售收入610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44%,净利润率为87%。
华为终端云服务生态获得迅速发展,已覆盖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注册开发者超过107万。
消费者业务方面,个人电脑、平板、智能穿戴和电视等获得高速增长,智能手机出货量超过185亿台。华为消费者业务占比达32%,在华为内部为第一!
为什么说华为手机不是副业?
从华为未来的战略布局来看,目前华为在全球的5G领域中有很高的话语权,而5G网络对于未来的物联网技术有着很大的推动,所以华为推出了“物联网”系统。而华为要想在未来物联网的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像手机、音箱以及 汽车 等,这些都是物联网的重要入口,也就是会说,要先把华为手机的用户提起来,目前全球华为手机用户超5个亿。所以说华为手机是占有极高的地位,现在业内已经有不少专业人士把华为看作是一家互联网公司而非通信公司!
为什么说华为手机是副业?
怎么说呢?看一家公司的业务线在公司内部地位,一方面看营收占比,再一个就看战略地位。虽然现在华为手机很强势,但就目前华为的布局来看,华为手机算不上主导,因为很多人说华为并没有围绕华为手机去布局,像电池,屏幕,内存等华为都没有战略布局。
从任正非的战略构想来看,华为与M国的下一个战场在物联网领域,而物联网领域讲究的是芯片与系统,而华为在这个点上有着重兵布局,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华为手机并不算是华为的主力方向!
结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做生意也一样,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就连苹果公司也会从硬变软,我们相信,华为也会根据时代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大家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从19年半年报来看,消费者业务的营收已经成为大头了达到 55%。
但为啥总说手机是副业呢?
首先,华为的起家,就是运营商业务。这是基础,这就好比阿里如果有一天,云服务营收超过电商了部分,但对于阿里来说,电商仍是其根本业务。
第二,对于华为来说,手机只是最近几年才开始,成为一个重点业务。也许,未来有一天,就会有别的新业务来替代手机业务。
第三,公司的业务核心业务,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消亡。手机业务做的很好,但国内还有很多手机厂商,活的也挺好,及时华为不做手机了,对于消费者的影响也没有多大。但运营商业务,华为是真老大,不可替代。
总结
9年半年报来看,消费者业务的营收已经成为大头了达到 55%。
但为啥总说手机是副业呢?
首先,华为的起家,就是运营商业务。这是基础,这就好比阿里如果有一天,云服务营收超过电商了部分,但对于阿里来说,电商仍是其根本业务。
第二,对于华为来说,手机只是最近几年才开始,成为一个重点业务。也许,未来有一天,就会有别的新业务来替代手机业务。
第三,公司的业务核心业务,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消亡。手机业务做的很好,但国内还有很多手机厂商,活的也挺好,及时华为不做手机了,对于消费者的影响也没有多大。但运营商业务,华为是真老大,不可替代。
总结
公司核心业务,是战略性,不是从短期的营收来确定。那怕是副业超过了主业的营收。
主业就是那个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为你赚钱的业务。这样才能保持,发展新的业务。
资料显示,华为的业务有三个主力领域,一是通信设备,二是手机业务,三是解决方案。2018年,华为手机营收预计为3500亿元,占比总营收4787%,不仅比2017年大幅提升,而且几乎占到了总营收的半壁江山。对一个企业而言,如果一个副业能有如此表现,那肯定也不能算是副业了,而应晋升为主业了。
华为做智能手机的时间还不是很长,最开始的时候,华为其实是做运营商贴牌手机的,但是自从余承东接手华为手机之后,对于华为手机来说是一次新生,其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得华为手机有了巨大的变化,由之前的副业逐步变成了主业。
此外,手机业务成为华为主力产品已是不争的事实了,有数据显示,2018年,华为卖了206亿台手机。在IDC公布的2018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数据中,三星、苹果及华为为前三强,销量分别为:2923亿台、2088亿台、206亿台,从数据上可以看出,华为已然非常接近于苹果的销量。如今华为手机已位列世界排名的前三甲,若是再把手机业务称为华为公司的副业,这显然也不附合实际情况。
2018年华为手机单台手机均价将达到1800元左右。如果今年华为手机发货了达到2亿部的话,全年手机业务营收将达到3600亿元左右。这个营收规模几乎接近2015年整个华为集团的总营收了。2015-2017年,华为集团营收平均增速为236%,而同期,手机业务营收平均增速却高达348%,比集团业务平均增速快了112个百分点。从华为手机的业务增速来看,也可担当主业的角色了。
那么,为什么会有人认出手机是华为的副业呢?一方面,华为在通信设备和5G领域都有非常好的表现,并且走在了世界通讯 科技 领域的最前沿,特别是5G标准也是由华为公司来制定,华为拥有90%的5G专利技术,这无疑为中国人在世界先进 科技 领域争了光。
另据华为官方人士透露,2018年,1万多个5G基站已发往世界各地,拿下了26个5G商用合同。此事或多或少掩盖了华为在智能手机业务上迅猛发展的骄人战绩。早在2013年华为在世界500强榜单中超越爱立信,已在通信设备这个领域显示出超强的竞争势头。而目前华为又开始布局6G网络,而华为的手机业务仅是其未来一个通讯终端业务而已。
另一方面,在业内人士的心目当中,华为的通讯设备和5G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且还获得了更多的专利技术,而华为的手机业务只是从2015年才在集团营收中比重快速攀升,直至2017年还占集团总营收比重的39%。到了2018年华为的手机业务才占总营收4787%。要说华为手机业务逐步进入主业的位置,也是去年的业绩才算刚刚够资格。
华为手机营收业务占比并不算低,2018年已经接近集团一半的收益了,而且华为手机业务已经排名世界智能手机销量的前三名,再将其称之为副业就有点不合时宜了。但是,华为手机业务,与其通讯设备、5G技术的光环相比,还是相对黯然失色的。毕竟,通讯设备和5G技术已经走在了世界 科技 的最前沿,再加上华为手机业务也只不过去年才刚刚步入主业的位置,相信华为手机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总之,华为手机业务起步较晚,却发展较快,已是不可忽视的业务了。
好些网友说,手机业务只是华为的副业。但这个 手机类业务 副业在2017年华为公司的营收占比中已经达到了393%,营收额为 2372亿人民币。而华为公司总 营收为6036亿,但主业通信设备类业务营业额为2978亿,占比493%,还没有过半。
唔,把副业做到了全球第二也很少见吧。按照这个趋势看下去,现在已不能再说手机业务仅仅是华为公司的副业了,也当看做核心业务。 副业,仅是过去的说法。
按照现在的数据推算,在2018年度结束后华为的手机业务营收有可能占比超过45%,将再次实现飞跃。
而华为的传统通讯业可能就会在5G来临时短暂爆发一波,这波爆发后在遥远的6G到来前这个行业将会低迷很长一段时间。
未来更多的市场可能来自于物联网。不仅是华为,很多国外巨头也纷纷在物联网发力。 而华为的手机业务刚好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毕竟手机可以看做是移动终端的代表。
在物联网时代正式步入正轨的时候,说不定华为的这个“副业”变成“主业”也不一定。有一点就是量虽然上去了 但 华为还需解决手机产品的利润问题,在这点上也要同步增长才行。
2019年华为的也务已经遍布了世界各地近170多个国家,为世界30多亿人提供网络服务,华为的业务分为三块,运营商业务、企业业务,消费者业务。2015以前,华为手机因为还没有在手机芯片上有所突破,此时华为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运营商和企业业务上,仍然采用自研低端芯片坚持使用自主研发的芯片,所以华为的手机甚至不如小米出名,因此在低端手机上和小米、OPPO、在市场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另外手机是华为掂量再三才进入的行业,所以才有了华为手机是华为的副业一说,在那个时候也确实如此。
先看看华为的增长历程:
2015年销售收入3950亿元人民币,消费者业务收入1,291亿元。
2016年销售收入5216亿元人民币,消费者业务收入1798亿元。
2017年销售收入6036亿元人民币,消费者收入收入2830亿元。
2018年销售收入7212亿元人民币,消费者业务收入3489亿元。
当2015年当华为超越思科、爱立信、诺基亚的时候,在通信技术领域快速发展的华为就看到了运营商业务已经出现了发展的天花板,不得不确立了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华为也看到了手机作为一个副业,虽然比不上华为的运营商业务,却也是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所以把能够稳定增加消费者业务的手机行业列入了发展的重点,直到余承东接手华为手机后,给花为手机带来了新生。到了2018年、2019年度,华为又不断加大5G、芯片、智能手机终端等面向未来的研发投入,终于结出硕果,继华为麒麟980芯片实现突破后,2019年又发布了超过高通855芯片的麒麟990 5G芯片成为世界第一款真正的5G芯片,华为手机也成为世界第一款真正的5G手机,华为手机终于转正成为转正的主业,成为超过华为运营商业务的第一大业务板块。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PO)公布数据显示,2018年度,华为向该机构提交了5405份专利申请,在全球所有企业中排名第一。另外随着华为在通讯领域的不断壮大,也担负起自己的 社会 责任,利用自己的专利优势,与中国移动、联通、中兴等企业一道为中国手机走出过门保驾护航,
随着华为在5G技术、高端芯片以及通讯领域全面的技术突破,在2019年陆续推出了mate30系列手机,mate x5G折叠屏手机,而且mate30系列手机上市后销售火爆,大有超过苹果和三星的节奏和气势,大家是不是觉得应该“华为手机是华为的副业“这样的说法改过来了,斗转星移,不客气的说现在华为手机是华为第一大主业。
大家都同意吗????
应邀回答本行业问题。
不管华为的手机营收占比是多少,手机都永远只是华为的副业。
华为起家于运营商业务,在通信业中多年投入巨资研发,现在已经成为了通信制造业中世界排名第一的企业,在最新的调查报告中,华为的通信设备占比是全球的28%。
虽然华为的手机业务的营收也在不断的创下新高,在2018年销售了超过2亿部手机,但是华为的根还是在通信设备制造上。
华为多年来投入资金研发,在通信领域不断壮大,也是成为了中国通信业“专利保护伞"中重要的一部分,和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兴、信科等通信业企业一起给中国的手机厂家出海之路保驾护航。
从中国通信业的角度而言,也是从中国的发展而言,主业放在通信制造业上的华为,才是重要的华为。这是使命,也是华为必须承担的责任。
在通信领域中,手机仅仅是作为移动通信领域中最末端的终端存在,在整个网络中只占了非常小的一块。
虽然手机也有很大的销售额,也有不小的利润,但是就重要性而言,甚至可以说是并不重要的,至少暂时是如此。
而手机里的某些 科技 ,实际上是和移动通信技术息息相关的,甚至可以说华为之所以手机可以做到今天,完全是移动通信领域不断研发的"副产品",是一个意外之喜。
而在华为公司内部,也有"主航道"的传闻,也说明了华为的重心也是在通信业本身更多,而不是主要精力在手机这个产品线上。
总而言之,中国的通信业需要一个主业是"通信设备制造"的华为,而不需要一个主业是"手机"的华为,孰轻孰重,华为还是拎得清的。
看一块业务是副业还是主业,不是看他的营收占比,而是看业务在公司的战略地位高低。
华为的企业文化是构架万物互联, 华为的核心在于通讯技术,而手机,智能家电等都是服务于这个核心,实现这个愿景。任正非前一段时间还在强调,华为的核心技术是5G技术,美国要制裁华为也是因为华为的通讯技术发展太快了。
华为如果手机是主业,为什么不去重点围绕手机去重点战略布局?电池,屏幕,内存等华为都没有战略布局。手机里为什么单单重点布局SOC呢?并且一定要突破基带呢?苹果CPU很厉害,GPU不是差,是做不了呢?华为的核心还是通讯,华为的重点还是在信息的处理。手机收集亿万消费者的信息,GPU将,文字,语音,视频等信息转化为电子信息,CPU对这些海量信息进行计算,调试,解读等等,然后再通过通讯基站进行传输,传输给另一终端。对信息处理关键的技术华为就要战略布局。
华为布局智能家电,他的目的不在卖电视,智能音响等,他的目的还是在信息的收集,处理,传输。所以华为的IOT战略和小米最大的不同就是:华为的智能家电芯片,系统一定要是华为自己的,他给你提供的不是电视这个硬件,而且信息处理,传输这个服务。所以跟信息处理传输无关的东西,华为不会重点战略布局,芯片,系统,基站等。而与硬件相关,和信息无关的,屏幕,整机,PBC等等其他的东西,华为不Care。
最后说一点:华为手机业务的老大,余承东。在华为内部地位,应该排不进前5。为什么?按理华为终端业务营收,利润都是第一大了啊?为什么?因为战略地位不是最高。
(老余至少排在任正非,徐直军,胡厚昆,梁华,郭平,孟晚舟之后了)
这说法是错误的,华为手机现在是,未来更是华为的主营业务,其他业务才是副业!
华为2018年完整的年报还未出来,我们就来看看2018年初华为定下的销售目标吧!当时华为预定的全年销售目标是1022亿美元,同时各大业务板块的营收目标分别为企业业务(EBG)106亿美元,运营商业务(CNBG)450亿美元,消费者业务(CBG)441亿美元,剩下的归入其他之中,其中云服务为25亿美元。
从以上制定的目标我们可以看出运营商业务和消费者业务两者的金额差距很小,仅有9亿美元的差额,在整个盘子中占比4315%,而消费者业务其实也就是手机等这些终端产品,那由此可见一个营收能达到4成以上的业务绝不再是一项副业。
华为在 2019年会上透露了2018年实际营收是1082亿美元,同时也宣布可2019全年的KPI,营收目标1259亿美元,其中消费者业务营收650亿美元,运营商业务441亿美元,华为企业168亿美元。
如此按照这个2019年的营收目标看的话,消费者业务已经成了主营业务,比重远超了其他三块业务体系,占比已经达到了516%,超过了整体的一半还多。对于手机销售目标,2019年是25亿台,2020年达到3亿台。
由此可见,华为手机现在早已是华为的主营业务,而原先比重较多的运营商业务处于下滑状态。华为在手机这块已经投入巨资进行研发,麒麟芯片,5G基带以及相关的5G技术等,这些也都预示着华为对手机业务绝不是仅仅把它当作副业来看待的。
因此,华为手机不再是副业!
近日来,有关鸿蒙 *** 作系统的消息频传。
前有Harmony OS Connect 品牌升级加速生态建设,后有美的IoT、魅族宣布接入鸿蒙系统深化合作。
华为方面更是“剧透”不断,最近,华为鸿蒙OS系统Bate公测版本也是开启了大规模推送升级。
尽管距离正式版鸿蒙手机系统推出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但自从鸿蒙OS 20开发者Beta版本开放申请以来,已有超过30万的普通消费者获得了升级,切身感受到了备受期待的鸿蒙OS系统魅力。
鸿蒙用户评价出炉
鸿蒙系统,Harmony OS,数码爱好者们对这两个名字早已了然于心。
但对许多人来说,鸿蒙系统一直显山不露水,闻得其声却不见其人,仿佛只活在传说之中。
如今,随着鸿蒙OS系统开发版陆续推出后,有一些华为用户已经尝鲜了,那么鸿蒙系统到底怎样呢?
虽然目前华为鸿蒙OS系统处在公测阶段,但全球首批升级使用鸿蒙OS系统的正式反馈评价也已经出炉了。
不少参加过鸿蒙OS系统内测/公测的用户也对鸿蒙OS系统表达了不同的看法,很多用户评价都比较中肯,没有片面的差评或好评。
根据参加鸿蒙OS系统内测和公测用户的反馈来看,目前鸿蒙OS系统的表现都还不错,“更流畅了”、“体积变小了”等等都是对于鸿蒙OS系统的评价。
此外,还有很多用户表示华为在系统流畅度、功耗、性能等方面都要比谷歌Android系统表现更好一些。在日常使用体验中,也完全不逊色于苹果iOS系统。
根据用户真实评价,很多升级鸿蒙OS系统的人都觉得手机变得更流畅了,甚至有网友评论说非常丝滑。
流畅度对于一个系统来说非常重要。从这个角度来说,鸿蒙OS系统的性能确实不错。
但同时,华为鸿蒙OS系统也暴露出来一些问题,例如:软件生态建设不够成熟、部分 游戏 应用适配BUG等等。
而且还有部分用户反馈,在一些 游戏 运行过程中,由于 游戏 APP系统优化适配问题,导致 游戏 APP无法正确识别系统、设备型号,甚至还会出现卡屏、卡顿的问题。
但是,毕竟鸿蒙OS系统目前才适配了部分APP应用,所以 游戏 中存在一定的卡顿问题也是情理之中的。
从以上的反馈来看,想必华为鸿蒙OS系统未来的发展依旧任重道远,也正像网友所说的,“华为仍需努力”。
鸿蒙的两场硬仗
不得不说,华为鸿蒙OS系统目前所出现的问题,都属于系统优化方面的问题,也是一个全新 *** 作系统走向成功时必然会遇到的问题。
作为一款问世还不到两年的手机 *** 作系统,生态不成熟是必然的,要知道,安卓和iOS系统在生态完善方面花了近十年的时间。所以,鸿蒙生态系统的建设还需要时间。
其实,华为高管曾多次提及,鸿蒙系统需要跨过“16%市场份额”的 *** 作系统基本生存底线。
而在当下这个时间节点起步,鸿蒙建立生态的难度远大于当初的谷歌,甚至需要一个爆发式的增长,迅速地占据一定份额,才有可能生存下去。
华为消费者业务AI副总裁杨海松曾在采访中表示:“未来,华为要在一年的时间完成16%市场份额的目标。”
这也就意味着,鸿蒙系统能否生存下来,未来一年的时间至关重要。
现在的鸿蒙,正面临着两场硬仗。一场是手机,另一场则是物联网。
如今手机格局稳定,但是增长率却不高,基本是个存量市场,再加上与安卓的竞争,鸿蒙面临的压力还是较大的。而物联网包目前正处在增长阶段,也没有垄断的 *** 作系统,竞争压力相对较小。
因此华为也选择了先攻物联网,就目前来看,华为鸿蒙系统已经收到许多厂商支持,应用场景也非常广泛,从家电到 汽车 ,鸿蒙系统都有涉及。
尽管在物联网领域取得了突破,但是鸿蒙在手机上还是举步维艰。
小厂们顾虑迁移的成本,尤其在初期芯片厂的适配还不完善之时,手机厂要增加相应的的软件研发团队,再加上安卓就相当于两套研发班底,所投入的人力物力非常大。
而且其相当一部分的海外用户对鸿蒙是否认可,也还是未知数。
对于头部厂商,首要问题就是对品牌形象的顾虑。如果鸿蒙运行不稳定就会影响品牌;如果运行得好,客户会认为作为一家国产手机,却采用友商系统,也会影响品牌形象。
不仅如此,手机厂商们搭载鸿蒙,还会影响他们和谷歌的关系。
但总的来说,鸿蒙OS系统作为一款新的 *** 作系统,同时又是国产 *** 作系统,我们还是要多给它一点支持和包容,相信未来鸿蒙OS能够与安卓、iOS系统分庭抗争。
2019年5月16日,华为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随后谷歌对华为进行技术限制。虽然安卓是免费的开源 *** 作系统,但谷歌将核心功能放在自家GMS服务上,没有GMS服务的支持华为海外手机市场遭到重创。
近日谷歌正式发布Android 12系统,在发布会现场我们并没有看到华为的身影,这意味着谷歌已将华为拒之门外。苹果iOS系统的闭环属性一家独大,塞班、Windows等手机 *** 作系统已经慢慢成为 历史 ,在手机 *** 作系统两家占据着95%以上的市场份额,三星早年曾推出自家 *** 作系统想要打破这样的局面,最终却是失败告终。
5月25日,华为EMUI官博正式更名HarmonyOS,与此同时华为鸿蒙正式官宣将于6月2日举办鸿蒙 *** 作系统及华为全场景芯片发布会,宣传片中鸿蒙手机 *** 作系统的开机画面分外抢眼,华为鸿蒙手机来了,谁也没想到,一切竟来得如此之快!
一款 *** 作系统想要存活下来,16%的占有率是底线。华为目前除了有多款手机推送公测,更与众多厂商跨终端打造鸿蒙生态。智慧屏、智能穿戴、家用电器等领域已经有鸿蒙系统的身影,之前有数码博主称华为鸿蒙正在推进高通平台适配,未来对联发科平台的适配工作也提上了日程。
HarmonyOS是基于微内核的全场景分布式OS,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安全和稳定,或许兼容安卓运行的特点会被大家吐槽是“安卓换皮”,但有消息称此次MIUI12稳定版的Bug比鸿蒙内测开发板的都多,较高的“苹果税”让一众开发者吐槽苹果分成比例过高。或许鸿蒙系统的到来会改变当下“两分天下”的局面。
华为方面预计到 2021 年底,搭载鸿蒙 *** 作系统的设备数量将达到三亿台,其中华为设备超过两亿台,面向第三方合作伙伴的各类终端设备数量超过一亿台。华为未来将着手进入物联网领域,或许在不久后的将来,安卓系统“凉凉”成为下一个“塞班”!
努力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自媒体视角!
作为中国相当老牌的软件企业,润和软件在“一体两翼”新战略下持续发力。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0刚结束几天,润和软件就在其南京总部与华为联合举行了一场发布会,并且取了一个略有感情色彩的主题:风雨同舟、10年见证。
这背后隐藏着双方自2010年就开始的合作之路。
9月27日,润和创智中心,主角是鲲鹏。
润和软件与华为联合发布了HopeEdge V10(首款面向边缘的物联网 *** 作系统)、HopeContainer V10(容器云)、业务中台联合解决方案V10、数字化智慧营销服务平台10等四大解决方案,都是基于鲲鹏。
润和软件董事长兼总裁 周红卫
润和软件董事长兼总裁周红卫开场提到,润和软件与华为的合作始于2010年,至今整十年。十年以来,华为与润和软件的合作持续升级,双方的合作重心逐渐转向了云计算、 *** 作系统、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智能硬件等前沿与热门领域,也越来越深入到了鲲鹏生态当中……与华为持续深化合作,这是润和软件一个非常重要的底层逻辑。
华为计算产品线副总裁 姜涛
华为计算产品线副总裁姜涛在现场表示,润和软件擅长行业、客户与应用端,结合华为领先的智能算力、应用算法等底层基础能力,双方的合作具有天然的战略互补性,有助于充分整合并释放鲲鹏的基础平台能力与润和软件的行业能力。在未来,华为将推动润和软件更加深入的参与到鲲鹏生态体系中,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润和软件的野心在哪里?
中国基础软件的领先者——这听上去梦想很大,但润和软件已为此备战多年。
发布会上,润和软件公布了《鲲鹏解决方案发展计划》,提出要成为“中国基础软件的领先者”,发展计划全面涵盖从底层基础系统到中间件、到上层业务应用解决方案。作为该计划的一部分,其中(已通过鲲鹏兼容性认证)四款解决方案在本次发布会上正式亮相。
润和软件云计算事业部总经理蔡志旻透露,润和软件《鲲鹏解决方案发展计划》下一阶段的主要内容:另有两款面向通用服务器市场的鲲鹏解决方案HopeStage、HopeBase的开发工作已经收尾,目前已经提交鲲鹏进行兼容性测试。
据雷锋网了解,目前,鲲鹏服务器已得到市场验证和部署,各行业的软件厂商已基于鲲鹏处理器的多核高并发能力,针对大数据、分布式存储、数据库、原生应用和云服务等优势场景进行了深度优化,为政府、金融、运营商、电力、互联网等广大行业客户提供了基于鲲鹏处理器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和服务。
截至目前,鲲鹏生态已经汇聚产业链上下游数百家优秀企业和百万名杰出开发者,覆盖十三个国计民生行业,汇聚1200余家软硬件企业,超过200家基础软件生态伙伴已经完成鲲鹏兼容性认证,鲲鹏产业整体投资规模已超150亿元。
四大鲲鹏解决方案,具体是什么?
润和软件云计算事业部总经理蔡志旻和金融创新事业部首席技术专家丁杰分别就上述四大鲲鹏解决方案做了发布。
润和软件云计算事业部总经理 蔡志旻
润和软件金融创新事业部首席技术专家 丁杰
润和软件的下一个产粮区
今年5月,润和软件董事长兼总裁周红卫就提到:如何为润和软件寻找到下一个十年的产粮区?
意味深长。
经过认真的思考,结合既有的业务布局,润和软件最终确立了“一体两翼”的新战略规划。
所谓“两翼”,一翼主攻金融 科技 方向,重点聚焦于传统金融行业的数字化升级;一翼主攻物联网方向,重点聚焦在智能电力、零售、 汽车 等行业。
所谓“一体”,就是以国产化、数字化为中枢,打造“需求→开发→测试→运维”于一体的底层企业能力共享平台与高效能数字化专业交付体系。
为保障一体两翼总体规划的顺利落地,润和软件还有两大特色的转型方法论:一是坚持与行业头部企业深度合作,在金融 科技 领域主要是阿里巴巴、蚂蚁金服,在物联网领域主要是华为、华为海思、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瑞萨电子、百胜中国等各个行业巨头。
而眼下,与华为“风雨同舟”10年后再度出发,意味着润和软件将继续沿着优势业务出发,在自我转型与推动客户转型上,提前占位。(雷锋网雷锋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