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优势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西安优势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第1张

简介:西安优势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专业致力于物联网末端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并提供行业整体物联网解决方案与实施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唯一一家提供芯片级物联网核心技术和产品的服务商。优势科技立足于国家级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始终遵循自主创新理念,承担科技兴国的历史使命,十年磨一剑,拥有了“唐芯”系列物联网的中国芯,是多项物联网相关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的起草单位,陕西省、西安市的物联网产业领军企业。经过近十年的潜心研发和积累,优势科技拥有了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是国家射频识别开放实验室发起人之一,无线传感网(WSN)国家标准组、电子标签(RFID)国家标准组、实时定位(RTLS)国家标准组成员,参与了国军标245GHz有源射频识别空口协议(GJB73772-2011)、国标245GHz有源射频识别空口协议(GB/T28925-2012)等多个国家标准的起草制定工作。优势科技始终坚持科学发展,产品创新,以产品研发为主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技术创新为保障。目前,优势科技已经通过国防武器装备企业保密企业认证,凭借国内唯一完全自主可控的物联网核心芯片,完整的物联网末端智能感知产品线,成熟的军事物联网应用解决方案,已经成功参与总后、总装等重大国防军事物联网项目建设,成为军事物联网智能感知层核心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单位。公司先后与延长石油、神华集团、广西渔政等单位合作,完成了多项智慧油田、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项目的实施,树立了多项行业示范。目前,公司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照明产品已经进入市场规模化应用。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指导下,优势科技正积极推进一期产业化基地建设,全力推动智慧国防、物联网通用产品以及物联网智能照明产品的产业化工程,并与行业合作伙伴携手,打造完善的自主创新、中国制造、现代服务产业链,为我国的低碳绿色照明和智慧城市建设、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支持和服务。
法定代表人:孙长征
成立时间:2010-11-17
注册资本:3375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610131100049658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西安市高新区科技二路77号西安光电园5层501室

中科蓝欣值得认购。

北京中科蓝欣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专注于物联网及互联网+相关技术解决方案和硬件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并提供专业的软件平台开发服务。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是中国科学院的技术转移和转化单位。它开发了一系列可独立控制并支持国家和国际标准的超高频RFID产品和电子标签芯片。是国内为数不多的通过工信部国标产品全指标测试和汽车电子标志准入测试的厂家。

公司的管理团队来自甲骨文、戴尔等公司,R&D团队来自中科院、诺基亚、PCCW等公司。硬件R&D团队技术总监参与了中国GB/T29768-2013标准的编写和制定。公司相关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于智能交通(汽车电子识别、机车号识别等)等多个领域。)、智慧出行、智慧电力、资产管理、仓储物流、新零售等等。

中科蓝欣全资子公司m蓝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专注于“工业互联网”相关软件平台和智能硬件的研发与推广,深耕行业垂直细分领域,为中小企业提供专业的信息和云服务。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工业和通信业标准化工作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肩负着服务和支撑工业转型升级、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历史使命。总体上说,当前标准化工作面临的形势是:标准受重视和关注的程度越来越高,产业对标准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标准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关键。
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标准化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社会各界、人民群众对标准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寄予的希望越来越大。在“十二五”规划中不仅一脉相承地肯定了标准对产业技术发展的重要作用,而且将标准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
在产业发展方面,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将标准与产业政策、产业规划、市场监管等相结合,发挥标准的技术标杆和标尺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需要通过标准将相关技术融合起来,加速我国自主创新技术的产业化和应用推广进程,推动新产业、新业态的形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体系需要通过完善标准体系,建立绿色门槛,实现绿色发展目标;两化深度融合需要标准发挥在各应用系统、功能之间“无缝”衔接、顺利融合的关键作用。这迫切需要我们从产业发展、自主创新的战略高度重新审视标准化的地位和作用、内涵和外延。通过解放思想、创新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密切标准与产业政策、规划等的结合,强化标准的贯彻实施,实质性发挥标准对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作用。
为此,从去年起工业和信息化部标准化工作开始“转段”,从“粗放经营”转向“精耕细作”,进入了“重点突破、整体提升”阶段。同时启动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新形势下标准化工作的意见》的编制工作,其目的在于推动标准化工作机制的改革与创新,有效指导地方行业主管部门、相关行业协会、标准化专业机构等开展本地区、本行业、本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夯实产业发展的基础。
今后一段时期,标准化工作的开展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强标准化研究工作。
做好标准研究既是指导工业和通信业标准制定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工业和通信业标准化科学管理的重要保障。我们必须在标准研究上下功夫,通过细分各行业的技术领域,深入开展标准战略、标准体系、国际标准对标和转化等方面的研究,有针对性地制定和部署相关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实施分类指导。同时,在把握好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及其对标准需求的基础上,做好标准的顶层设计,构建相应的标准体系表,明确标准制定的轻重缓急,确定标准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导标准制定工作成套成体系开展,高效地发挥标准整体作用,实现产业链各标准之间的有效衔接。
第二,加快重要标准的制定。
重要标准是指产业发展急需、具有自主创新技术、与重大规划政策相配套的标准,是提升标准化整体水平的关键标准。一是加快建立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标准体系,加强物联网、云计算、新型显示器件等产业发展重点领域的标准制定。二是加大具有创新成果的标准制定力度,实现标准与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的良性互动,与科技重大专项、产业技术研发工作的衔接,推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上升为技术标准,促进自主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第三,大力推进国际标准化工作。
一是完善推进机制,加强组织协调。支持有关单位、企业、产学研组织联合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形成国际标准化信息共享机制,提升国际竞争的整体实力和效率,增强我国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标准化工作中的影响力;二是大力开展国际标准对标工作,找出差距、分析原因,认真把握国际标准与我国产业发展和国家政策的适应性问题。积极采用和转化有利于提升国内产业水平、促进对外贸易、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的国际先进标准。三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领域,积极参与和主导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推进自主技术成为国际标准,增强我国产品在全球市场的地位和竞争力;四是加强国际标准和主要贸易国家技术标准的跟踪、对比和预警,及早规避国际贸易风险,维护我国产业利益和安全。
第四,强化重大标准的贯彻实施。
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各方就加强重大标准宣贯采取多项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标准实施贯彻意识,加强了标准实施监督。但在我国标准化工作“重制定轻实施”的现象仍不同程度的存在。强化标准贯彻实施,一是将对标贯标工作与工业质量品牌建设相结合,组织行业协会、标准化机构结合重点项目的产业化和推广应用,开展标准宣贯,推动企业贯彻执行标准。二是通过有效激励和监督惩罚等手段强化企业贯标意识,加强对重大标准贯彻实施的跟踪评估工作。
第五,完善标准化工作机制。
工业和信息化部自成立以来一直积极探索建立新形势下与大部制相适应的工业和通信业标准化工作机制,在部门联合、司局联手、部省联动、行业协作和标准制修订计划等机制建设方面都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今后应从以下几方面继续努力完善标准化工作机制:
一是加强与地方主管部门的联动,支持地方行业主管部门组织本地区的单位承担行业标准制定任务,与地方共同推进重大技术标准制定与实施。畅通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地方行业主管部门之间的标准化工作沟通交流渠道,实现标准化工作与地方产业发展相衔接,形成部省联合推进、协调互动的良好局面。二是积极发挥各方作用,鼓励以企业为主体,各方联手开展标准化工作,充分发挥标准技术归口单位等标准化机构和技术组织的作用。三是完善标准制修订机制,探索建立跨领域标准制定协作模式、强化标准制定与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处置、试验验证、产业化和应用推广等环节的统筹协调,引导和规范企业联盟技术规范的制定。
第六,深化综合标准化试点工作。
综合标准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是运用系统的思维方式和分析方法,以实现标准化对象系统整体最优为目的,以成领域、成体系制定和实施标准为手段的一种先进的标准化工作方式。它不再单纯地将制定多少标准作为工作目标,而是将解决重大问题、发挥标准整体作用作为目标,有利于充分发挥标准的整体作用,进一步加强标准与产业发展重点领域的贴合度。工业和信息化部已在物联网、半导体照明、电动汽车等领域试行综合标准化工作模式。目前,半导体照明、电动汽车的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已初步建设完成,并将于近期安排一批综合标准化制修订计划。
第七,组织实施标准化重点工程。
“十二五”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组织实施“技术标准体系提升工程”。通过加强各行业、领域标准体系研究,编制重大标准计划,加快制定急需标准、修订落后标准,加快转化适合国情的国际标准并将我国具有创新成果的技术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推进标准示范应用,建立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行业标准和重要产品标准体系,完善适应产业发展的工业和通信业技术标准体系,提升工业和通信业标准整体水平。
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正在孕育兴起,技术创新更加活跃,传统的商业模式、产业体系和组织模式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我们需抓住这一时机,进一步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
一是深刻领会新技术发展带来的技术融合、产业融合的发展趋势,创新标准化工作机制,打破条块分割,凝聚产学研用及产业链各方力量,建立多方参与、分工负责、实时沟通的标准工作机制,形成合力共同制定我国信息技术产业标准,同步参与国际竞争。二是瞄准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的发展,扎实做好信息技术标准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大力开展工业产品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企业和社会信息化,以及物联网、云计算、新型显示器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相关标准的研究与制定。三是注重标准制定与科技创新协同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创新驱动的特征,遵循着技术发明、成果转化、产业兴起的基本路径。要在科技研发阶段就启动标准化工作,做到早部署、早谋划、早研制,实现标准制定与技术创新、产业化和应用推广的联合推进。

第五代移动电话行动通信标准,也称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外语缩写:5G。
5G 目前的达成一致的国际标准是,5G NR信道编码标准,即eMBB场景标准,高通主导的LDPC拿下了eMBB的上行下行数据信道,华为主导的Polar拿下了eMBB的上行下行控制信道。
其他两大场景的信道编码标准尚未制定。

电信标准制定组织3GPP定义的5G 3大应用场景
1 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3D/超高清视频等大流量移动宽带业务;又分用于传输控制信息的控制信道和 用于传输数据信息的数据信道;
2海量物联网通信(mMTC):大规模物联网业务;

3低时延、高可靠通信(URLLC):需要低时延、高可靠连接的业务,如无人车等。

我国已着手建立区块链国家标准,以从顶层设计推动区块链标准体系建设,预计最快将于2019年底完成。

工信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区块链研究室主任李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有关区块链国家标准计划已经公布,相关部门也将组建全国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标准化委员会。

李鸣透露,区块链国家标准包括基础标准、业务和应用标准、过程和方法标准、可信和互 *** 作标准、信息安全标准等方面,并将进一步扩大标准的适用性。

“区块链技术发展或将成为我国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的重要一步。”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俞克群日前在2018区块链安全高峰论坛上表示。他指出,区块链被认为将引领新一轮技术创新和新的产业发展,势头迅猛。

俞克群指出,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技术的新型集成应用,具有去中心化、开放性、防篡改、匿名性等特点。“其可应用在生产链、管理链、交易链,会给不同领域带来整个生命周期的重构,让生命周期可管理、可追溯。”

事实上,BAT早已开始布局区块链。阿里已与普华永道达成合作,宣布应用区块链打造透明可追溯的跨境食品供应链。腾讯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落地物流场景。百度金融与其他金融机构联合发布区块链技术支持的ABS项目,发行规模424亿元。

同时,银行方面,中行、建行、工行、农行也已开始区块链方面的布局,应用到扶贫、国际贸易、住房租赁平台、电商供应链、雄安新区服务场景等领域。中国工商银行在年报中指出,积极探索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应用场景,运用区块链技术推进雄安新区建设资金的透明管理;建设银行则提出将在同业中率先实现国内信用证和国际保理领域的区块链跨行、跨境应用;农业银行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电商供应链金融,还推进金融数字积分系统建设,打造区块链积分体系;中行推出贸易融资区块链应用和指纹、指静脉及声纹认证等生物认证科技应用。

中国云体系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沈寓实表示,美国科技实力象征的IBM也押注区块链,其在2016年报告中便预测,2017年会有14%的金融市场机构和15%的银行采用区块链技术商用解决方案,65%的银行在三年内会采用区块链技术。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信息安全部副主任胡光俊表示,未来将把物理世界、跟人的关联关系纳入整个区块链生态体系里面来。他透露,目前该部门正考虑如何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公安领域。例如,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案件证据链的存储;利用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性,将区块链贯穿身份录入全流程等等。

虽然区块链应用前景被各方看好,但需注意的是,处于发展初期的区块链并不完美。俞克群表示,其安全问题存诸多挑战。白帽汇安全研究院发布的《区块链产业安全分析报告》显示,2011年到2018年4月,全球范围内因区块链安全事件造成的损失多达2864亿美元。近两年相关损失金额呈指数上升之势,仅2018年以来,损失金额就高达19亿美元。

白帽汇安全研究院负责人邓焕表示,随着信息经济价值不断上升,促使攻击者利用各种攻击手段获取更多敏感数据。“目前区块链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的虚拟货币,被黑客频繁利用漏洞攻击,造成巨额损失。”

对此,北京华顺信安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赵武也表示,区块链虽然具备颠覆性的技术潜力,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区块链仍处于初期,远远没有达到可以颠覆世界的阶段。

俞克群强调,自主可控的区块链网络,意在技术上不能受制于人,同时也可以促进区块链健康发展。安全是区块链未来的生命,只有本身的安全才能使得区块链技术落地。这就要求我们在区块链技术发展的同时,必须并重发展其安全属性,甚至是超前发展。

对此,李鸣也表示,标准中重要一块是信息安全的标准,也可以看出安全对于区块链技术的重要性。他同时指出,区块链标准的制定不意味着会快速推进行业发展,而是给行业一定指引。此前,中国在国际知识产权和标准等方面吃过很多亏,在区块链方面,中国目前已经形成了国际化区块链方面的200多项专利,甚至已站在世界技术前列。因此,我们也需要牢牢把握住自己的话语权。

内容来源 新华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0852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30
下一篇 2023-05-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